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处理好几种关系[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处理好几种关系[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摘要: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大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更趋于理性化、实践化,能够很好地将新课标指导于教学实践,使得语文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

笔者经过长期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总结出新课改下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就必须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工具性与人文性、教与学、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关系新课程改革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致力于教学改革,在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语文教学如何摆脱费时低效状态,实现高效教学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笔者结合自己对新课改的认识与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教学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以往的教学过于强调教案的完美与教学的流畅,将整个教学严格地控制在教师手里,严格地按照预定的教学方案进行,不允许学生有与教案无关的举动,将学生视为被加工的对象,接受知识的容器,整个教学是封闭而呆板的。

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提出要摆脱教案的束缚,要学会运用教学机智灵活处理那些以往被视为异常的举动与言行,使之成为教学新的生长点、学生思维的转折点,造就课堂生成的精彩。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就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动态生成就没有必要再进行课堂预设,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课堂的动态生成与预设并不矛盾,生成是建立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之上,只有做好预设才能在教学中更为灵活地处理突发事件,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

我们在进行课堂预设时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控教案,驾驭课堂,使课堂教学呈现动态性。

初中语文论文(优秀6篇)

初中语文论文(优秀6篇)

初中语文论文(优秀6篇)一、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实际情况目前,大部分初中语文合作教学依旧采用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主要针对学生学习成绩高低进行排序,将学生分数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然而,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通过利用合作和讨论方法,无法为学生评分,由此可见,传统教学评价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合作学习模式,构建并完善新教学体系至关重要。

二、完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策(一)合理分组,激发学生积极性由于学生本身存在差异,如果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只有成绩好的学生互相合作,长此以往,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丧失学习信心,势必会影响教学有效性。

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合理分组的重要性,将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分组,促使合作学习发挥作用。

另外,教师还需要注重组内分工问题,学生理解能力存在偏差,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分配一些相对简单的任务,帮助其巩固基础知识;而学习成绩较好学生要适当增加任务难度。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之间能够互相配合,相互带动,促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鼓励沟通,营造课堂氛围(三)适当引导,提高有效性学生在初中阶段,正处于叛逆期,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合理安排合作学习,避免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浪费时间。

首先,合理控制时间,如果合作学习时间过长,学生可能会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反之,时间过短,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讨论,影响学生积极性。

因此,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控制时间,促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讨论内容;其次,引导并鼓励学生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言,启迪学生思维,也可以向学生提问,营造积极、共同参与教学氛围。

(四)建立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师反思及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手段,必不可少。

合作学习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够单纯用分数来衡量教学效果。

走进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文

走进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文

走进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实施多年。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层出不穷,这既丰富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经验,又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亲历着新课改的发展过程,体会着它为教学工作带来的可喜的变化。

我深切地感到,与新课改同行,既是我学习反思的过程,更是我成长发展的过程。

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新课改带给我的思考。

一、在阅读教学中陶冶性情,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语感。

教学中我的做法是:1.变换读的方式,激发阅读兴趣。

课前安排学生自读,课堂上形式多样地反复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读,接力朗读,分组朗读,对比朗读。

课后开展朗诵比赛,从而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2.创设读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配乐配景朗读不失为好方法。

在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第12段里,我用琵琶演奏的《十面埋伏》为背景音乐进行朗读,在急促的音乐中营造紧张气氛,学生就能很快体会到主人公在暴风雨来临时那孤独无依,极其恐惧的心理状态,效果颇佳。

3.拓宽阅读空间,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学生必读书目录,每学期,我给学生列出必读书目录,指导学生订好读书计划,每学期读不少于2万字的课外书,读后写出故事梗概、人物分析、片断摘录、心得体会等,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

实践证明,通过阅读,学生的知识经验扩充了,观点认识了改变了,思想感情升华了,良好语感形成了。

二、在读书中交流信息,启迪思维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尤其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我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由常规性评价向鼓励性转变。

教学中我坚持“学生无错”原则,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荒谬的。

从而营造敢想、敢说的氛围。

2.由具体提问向适当点拨转变。

教学文言文《论语六则》时,我组织学生对孔子语录的现实意义进行讨论。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摘要: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探索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过程而已。

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的知识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往的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不管学生快不快乐,无视学生的感受,针对这一点,接手课改班级时我就给自己写了一句座右铭;“我快乐学生才快乐,学生快乐了,我就快乐。

”每一堂课我都这样提醒自己,所以每堂课下来,学生学的轻松愉快,我也教得轻松快乐。

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

二、赏识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教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而歧视成绩不好的学生。

十个手指都有长短,何况尚在成长的孩子,他们每个人不可能都按照我们心中预定的好学生的标准去发展。

针对这一点,我努力做到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注意地去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也让学生互相寻找、互相称赞,给他们勇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在我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的一面。

我相信他们能慢慢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朝着好的方面去发展。

三、真正发挥学生地自主地位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的理念,也就是说教师就是一个引路者、指导者,而不是单纯的传授者。

虽然大多教师都知道这个理论,却不能把其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一堂课下来,还是老师讲的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

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来落实这一理念的。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如何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如何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如何教学多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课程改革确实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只是如何改还需要一个思考过程。

这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广大的语文教师来说是一次大考验。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实现转换,由指挥者变为指导者,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与学生平等交往、平等对话。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自己读书、自己体会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忽然间觉得自己把书读懂了,但没觉得是老师在帮助自己。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师生是平等的,求知不存在尊严,谁说得对,就听谁的,服从谁,这就叫伙伴关系,这就叫合作关系,这就叫和谐发展。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去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教学活动。

“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二、确立面向全体的教育思想教师心中必须有整体、全体意识,应该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培养所有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也就是说,教学要面对每一个个体,把所有的学生都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

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论文

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论文

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内容提要:新课程的改革,更注重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学中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使知识深入“生”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实践体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承载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课堂,让语文教学更精彩!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我充分的感受了新课程所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的变化。

下面就我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语文新课改的体会。

一、新课程的改革让师生关系更开放新课程的改革让教师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卸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者”的身份,强调尊重、赞赏学生,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找回自信。

如我在一次课堂上,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点了班上一位沉默寡言的小女孩。

开始这个小女孩站起来半天都没读出一个字,我一次又一次地耐心引导她——“你肯定行,老师跟你一起读,好吗?”“你先试试,轻轻地读给老师听。

”“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点,同学们就都听见了。

”“老师就知道你肯定行,这不,读得多流利、多响亮啊!”小女孩终于消除了胆怯的心理,流利地朗读了课文。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小女孩满怀喜悦地坐下了。

而且这个女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最近在学校举行的“讲故事”比赛中还获了奖。

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真心呵护,用“心”施教。

二、新课程改革让学生个性更张扬新课程的改革,把学生从“听我讲”的枯燥课堂中解放了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

另外,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大胆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被灌输的“瓶子”,不再是书本的奴隶,不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团待燃的火”,是真正的主人。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从努力实现三个创新、进一步做好两个完善、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落实三个方面,就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进行探讨。

初中语文创新完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黄梅教研室推出的初中语文新课堂,定向、自学、答疑、检测、自信“五环”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予以了灵活的运用,收获颇丰,科学地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

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新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大方向上有必要实现“三创新二完善一落实”。

一、努力实现三个创新1.教师内涵的创新敢于角色创新,由“教师向教育家转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

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大运动“孜孜乐教”,教师照本宣科,架空教材,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

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初衷的。

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

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械型的教师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创新。

2.教学模式的创新由“课堂讲授型向指导策划型转变”。

利用好定向、自学、答疑、检测、自信,“五环”教学模式。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

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不放心”。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

但不管教学形势如何发展,教学观念如何改变,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的永恒追求。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我们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反思,要彻底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为学生构建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精心预设促生成,使课堂教学处于动态生成中有效教学始于备课,备课是对教学各方面的整体规划,是对教学过程的提前预设。

新课改提倡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并不是不需要预设。

预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管什么情况下都需要课前预设。

但在执行预案的过程中,也就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不为预设所束缚,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运用教学机智对预设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从而使具体的课堂处于动态生成中。

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教材、学生、教法等重要因素。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以往教学严格执行教材,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半步,是典型的教教材。

现在,我们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观,明白教材只是教学的重要媒体,是承载知识的载体,是重要的教学依据。

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立足教材,同时又要超越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如对教学内容的增删、教学顺序的调整等。

我们还要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体现教学的时代性、生活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

其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教学的附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智力情况,包括基础知识、认知规律、接受水平、思维特点等,还要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

这样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做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再次,备教法。

新课改在语文教学中带来的变化教育论文

新课改在语文教学中带来的变化教育论文

新课改在语文教学中带来的变化教育论文新课改在语文教学中带来的变化教育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使我们对教育的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的教学理念变了,教学方式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学习兴趣浓了,教研氛围更浓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关键词:观念方式形式新课程标准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也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由于对新课改最初的迷惘、茫然,到渐渐的认识、实践及至现在的掌握、运用,经历许多探索,也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所幸的是,经过实践,学校教学工作也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教学评价也发生了变化,教师“新”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素质教育在新课改目标强力驱动下不断推进,使我们对教育的一些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挑战。

一、教育观念的变化为保证实验工作的有序有效,县领导把转变教育观念,作为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工作来抓。

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全过程,特别开展了大量扎实的、以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教职活动,如集体备课、不同课型的探讨、多层次的探讨课等,使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个学生身上。

“学习新课程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活动已在全县展开。

他们在使用现行教材、现行大纲的条件下,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育实验为突破口,改革教育教学,推动素质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新课程能否顺利地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的要求,在于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因此课程改革的过程将是新课程思想与我们旧有的教育思想碰撞、思辨的过程。

二、课堂面貌的变化1.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过去的教学是以教为中心,教育方式是”师命生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唯一主宰,教学变得民主化了、人为化了,教师的权威与尊严受到学生的挑战,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地位,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激励的是学生学习的创造力。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转变及策略论文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转变及策略论文

浅议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转变及策略摘要: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的创新,才能摸索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语文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目在课改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就如何实现语文教学转变,提出以下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创新一.改变观念。

传统的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似乎老师只有高高在上,才算符合身份和地位.但“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双方是合作而非对立的关系。

特别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才有火花闪耀的光辉。

因此新课改下,语文老师应该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

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应该是体验课程。

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是新课改下做好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二.改变教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

因此新课改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根据我个人的实践和经验,我归结为以下几点:(1)情感教学。

教育研究表明:师生情绪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

新课程理念倡导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所以教师应该把阳光洒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理,一个激励的动作一个夸奖的眼神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语文教学充满了强烈的人文色彩,情感的相通才有情感的共鸣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实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体验,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等。

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

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曾说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唯情感教育是推进教学过程优化的最强盛的驱动力。

另一位资深行家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效应,是指有活力、能感动人、鼓舞人、调动人的情绪的一种效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摘要:在我国逐渐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初中语文教学也逐渐取得了进步和发展。

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是考验我国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也是考验我国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内容。

本文在我国新课改的背景下,联系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语文教学以“新课程,新理念”为主题的教育改革正在全国教育领域广泛展开,相关的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也如火如荼。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创新。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去追求和完善这一门艺术,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1 改进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素质提升众所周知,当前初中语文教育还处于一种应试教育的恶性循环之中。

学生在学习上以考试成绩高低为学习的终极目标,这与新理念产生分歧,也不利于学生成长,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升学率或者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上趋于保守,填鸭式以教师中心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大行其事。

在教学方法上的选取不当,评价也较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教学的顺利开展。

新课程教学改革,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对老师既有教学方法改进的要求,也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

从实际情况看,教学方法的改进重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实践的灵动。

一堂课 45 分钟,只讲 1 分钟的老师不是不好的老师,讲 45 分钟的老师也不一定是好老师。

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把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做到有参与的能力、有展现自己的舞台。

语文不是一门纯属书本知识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贴近每一个人。

例如汶川地震是一个很好的写作素材,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畅所欲言的冲动,因此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选用这样回归生活的题材,无疑很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在熟悉的生活题材上求师生的互动,老师把角色定位在引导而不是主导,这样的课堂才可谓探索创新,才是与新教改主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创新的精神相吻合的。

[新课改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新课改和新课程

[新课改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新课改和新课程

[新课改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新课改和新课程新课改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一、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单调呆板、枯燥无味,如同一潭死水,无法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与主动意识,这样的教学处于低效状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改变传统教学枯燥的教学局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如我们可以用幽默的语言、诙谐的语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运用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为学生营造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等等。

只有符合学生的学情,贴近教学内容,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能够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我们都要大胆尝试。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活动中来,主动探究,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构建者。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实现师生角色的彻底转换,要改变以往教师的控制地位,构建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权威的架子,由事无巨细的管理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为学生的主动思考预留空间,为学生的积极探究创设平台。

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围绕问题对文本展开充分的阅读,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学生思维受阻,或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于肤浅,或是学生思路出现问题等情况时,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必要的指导与修正。

初中语文课改论文(5篇)

初中语文课改论文(5篇)

初中语文课改论文(5篇)学校语文课改论文(5篇)学校语文课改论文范文第1篇1.挖掘每个同学自身的潜能首先要让每个同学在原有语文水平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进展,老师要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公正、客观对待同学,给同学参加的机会。

例如转变课堂教学的问答式,将“答题卡”发放给同学,让其他同学做答,老师予以评判和修改,并将信息回馈给同学,这样能够熬炼同学解题力量和记忆力。

其次增加同学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要增加同学使用母语的力量,培育进展汉语语感的思维,提高同学交际、写作和阅读力量。

此外语文教学可以树立同学健全人格,推动身心和综合素养的共同进展。

最终培育同学合作精神,进展探究式学习方式。

同学参加教学的深度、广度和乐观性,影响着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增加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同学间的探讨、倾听、提问和发言来完成语文学习,让同学学会敬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想法。

2.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首先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要逐步转变以教材、老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提升同学的中心和主体地位。

运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例如自学辅导法、试验探究法、问题情境教学法、争论式教学法、“学案导学式”等方式,转变观念、转变单一教学方式,让同学学会思索,主动发言。

其次丰富学习内容。

新课改后的学校语文不但要学习基础学问,还要向纵深进展,用语文独有的敏锐性去思索和熟悉生活,进行生态理论、环境理论等教育。

新教材增加与实际生活有亲密联系的内容,老师要收集新发觉、新科技资料或者地方资料,并分小组进行讨论和争论,激发同学学习热忱,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意识。

让同学情感自由、创新自由和思想自由,调动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

3.优化教学方式学校语文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构建起有活力又开放的语文课程。

语文教学要立足于现实,面对将来、面对世界。

要不断拓展语文学习以及语文学问应用的范围,重视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让同学在不同方法和内容的整合、渗透和沟通中开阔视野,增加学习效率,得到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实践力量。

新课改下山区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几点反思论文

新课改下山区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几点反思论文

新课改下山区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新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春笋拔节般的生机!让更多学生爱上了语文课堂及语文学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语文课堂尤其是山区农村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

一、课堂活动体验渗透在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建构,在活动中发展”。

用“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活动,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起到喧宾夺主的反作用。

主要表现有:1、活动无目的。

形式上热热闹闹,内容上乱七八糟,该讲的没讲清,该听的没听懂,课堂秩序失控,是“为活动而活动”。

2、活动脱离语文本身。

有些语文课堂中,非语文化现象突出,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了文本,本末倒置,甚至上成了思品课、自然课、法律课等。

可谓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

3、活动方式单一。

在语文课堂上的活动方式不仅仅指根据文章内容而进行的表演、唱歌等,可以形式多样。

现在有些课堂中,只要是活动,总是生硬的表演课文内容,造成了学生的视觉疲劳不说,有的还起到了反作用。

根据课文及课堂情形,老师可灵活、恰当的运用比赛、点评、欣赏、辩论等形式。

“活动体验”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学习材料,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及引导鼓励,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阅读兴趣,使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内省并感悟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精神生长的过程。

二、小组合作讨论新课程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小组学习为这种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交流整合,完善和扩展自己的认识,还学会了参与、倾听、关注……但是在美好的愿望下伴随而来的是小组讨论运用的不当,导致讨论形式化……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

主要表现:1、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未处理好。

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感触[论文]

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感触[论文]

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感触目前,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作为语文课教师,应在创新素质教育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把学生培养成善于思考,敢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人才。

就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谈几点认识。

新课程初中语文创造性思维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就是“把各种已有的知识、信息,借助于想象与联想,通过科学的思考方法,进行更新组合与综合,从而形成新知识、新信息的思维活动。

”可见,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思维,它的本质在于创新。

要想成为未来的创新人才,必须拥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只有从小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才能真正形成这种未来必须具备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品质的关键在“创造”二字上。

它在学生整个思维能力结构中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文学家、科学家、发明家,还是企业家,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异想天开”都是必备的素质。

以这种认识为出发点来思考语文教学,能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一、构筑全新的语文教学价值观初中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强。

在创新思想的前提下,教师要放下权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思考,大胆展开想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究、去创新。

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课文的要求,除了掌握课文的字词以外,还要找出精美的句段以及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句子;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反复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对全篇课文的思维就有整体感悟。

对于疑难问题也就如同一层窗户纸,教师一点就会明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树立威信去影响学生,同时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特别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当的估价,哪怕学生犯错误,老师也要耐心引导,这样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初中语文新课改中教学方法运用论文

初中语文新课改中教学方法运用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改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

这对老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怎样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呢?我认为可以从先学后教,在课堂上分组合作阅读文本和思维激发教学上进行尝试。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堂上合作阅读、思维激发教学尝试的关键。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用发展的目光看待现在的时代,创造性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我们应该清楚准确地认识到,以前学习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境地,对新时期教育是极为不利的。

老师的教,应是言简意赅,给学生留点思考余地,不越俎代庖,给学生一点自己动手的机会。

激励学生的首创精神;要变对文本篇章结构的分析为教师注意精讲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部分,使学生透彻理解,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新学期伊始,不马上急于教课文,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

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其中的一首。

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中的所有作品,并写好读书心得等。

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

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

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论文六篇

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论文六篇

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论文六篇【篇一】摘要:在深化教学改革背景下加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新课改重要教学任务。

就目前初中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来看,尚存在着几个方面问题,制约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提高。

下面本文将总结目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苏教版初中语文进行有效解决对策探讨,促进语文综合性教学更加完善,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学习活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创新型教学活动,注重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探究性,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模式。

就目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来看,存在着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活动不够丰富、过分依赖语文教材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

下面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出有效解决对策,促进初中语文综合性教学进一步完善,提高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1.重视力度不够就目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现状来看,存在着重视力度不够问题,直接影响语文综合性教学的开展。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缺乏重视不仅来自教师方面,也来自学生方面。

①教师对综合性教学开展过程中没有深入认识到该教学模式的多层次性,只是在课堂上开展代表性的活动,更偏向流于形式。

②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缺乏重视,认识不到该教学的重要性,片面认为该教学形式对提高语文成绩没有太大帮助,且在教学活动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2.学习活动不够丰富在进行综合性教学时没有准确进行活动设计,活动主题不适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造成活动内容单薄,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的《济南的冬天》时,教师设计活动主题为“别样的冬天”,由于大部分学生并为接触过济南,对北方的冬天也缺少概念,这样主题设计会影响和限制学生思路,且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过分依赖教材课改过程中对语文综合性教学的要求是要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同时挖掘多方面语文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拓宽眼界,丰富语文知识。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三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三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三篇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国初中语文教育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三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信息化教学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摘要: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当中的渗透,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技术途径,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所以在如今的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当中,我们应当加强对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以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发展。

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然后主要对信息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在初中教学课程体系当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对于学生的文化知识与素质能力全面、综合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价值。

在当前,我们应当将信息化教学有效的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1信息化教学的优势1.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只有让他们对教学产生主观兴趣,才能使他们百分之百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当中。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很难单单凭借教材课本就吸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而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具有非常新颖的形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显著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1.2降低教学的抽象性初中学生依然更倾向于形象思维,在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还较差,所以如果教学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话,就会使他们难以理解和掌握,降低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而信息化技术具有非常强的编辑和演示能力,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通过形象而趣味的方式将其展示出来,从而降低其抽想性,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

1.3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下,学生显得较为被动,主体性体现不足,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发挥,这其实就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并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摘要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是存储知识的容器,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独占讲坛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默默地接受,把复杂的语文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简单的品耳授受过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而在新课改下,新型的教学方式是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改革注重理论和实践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

作为语文教师,其主要任务就是这段话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语言(口语和书面语)的社会功能是交流思想感情,既可以通过口语(听、说)来交流,也可以通过书面(读、写)来交流,因此,可以说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同时,我也认识到语文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他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由于明确服语文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实际教学过程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改变教师“灌输式”教学的观念,重在“启发”“引导”的观念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是存储知识的容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独占讲坛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默默地接受,把复杂的语文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简单的品耳授受过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是内因,读书作文一定要通过学生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们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来完成。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内容摘要通过对课改的学习,认识了改的方向,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和对本地学生的学所需要的方法,经过大家的研究和一段时间的体会,总结一些工作体会,和大家一起再研究,具体内容看正文。

关键词认识;教学;有效;课改中图分类号:h319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位初中语文教师的责任和希望,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困扰了较多的教师。

我本人认为,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开展教学工作。

一、让学生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凸显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是优化课堂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有以下两种方法。

1.合理引导,体现生活中存在语文。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与人的交往中……然而,这些在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视而不见。

相反如果老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发现,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

2.营造情境,再现生活。

我在网络上看过这样一堂课,课题是一首古诗《观沧海》的欣赏。

该诗的篇幅不长,容量也不大,但这节课的课堂内容却很丰富,学生参与积极,兴致很高,气氛非常活跃。

原因就在于这位老师善于营造生活化的情境:他一开始不是急于讲解诗的内容,而是让学生看了一些有关沧海的图片,这些图片主要是沧海波澜壮阔,气势澎湃的画面,接着老师又介绍了曹操到沧海时他自己的状况,然后再借助诗歌的伴乐朗诵,将学生一步步引入诗歌的美妙境界,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活了课堂。

二、“教”与“学”转变的误解目前许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认识到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但从教学实际行为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往往是以教的效率来代替学的效率。

“备教材”主要是记住教材上的标准答案,“备学生”就是如何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我在语文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改革,采用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在新课改大力推行的前提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和学生都能热爱语文,从而为语文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着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参与意识
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使我体会到,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意识的强弱和投入兴趣的浓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我曾作过多次调查:语文成绩明显高于自己其它学科成绩的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语文学习活动,对课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多。

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习语文的参与意识。

其方法有:
1.在教学中变教师的权威角色为引路人,努力创设一个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坚持采取师生共同研究的方式解决,尽最大可能把找出答案的乐趣留给学生。

比如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人物性格特征等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后,由学生讨论,归纳出来。

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

预习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好途径,好办法。

经验证明,学生预习取得好效果的关键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紧密联系且难易适中的自学思考题;同时,学生解答思考题时应由
易到难,逐步深入。

此法既能照顾到成绩较好的学生,也能让成绩差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这就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自读思考或回答问题的欲望。

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

在一次作文评讲课上,我选择了一篇取材尚好的学生作文印发给他们,并提出明确的修改要求:第一遍用铅笔修改,第二遍用圆珠笔,第三遍用钢笔修改,最后分组讨论并发言。

这样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多读、多改、多议能使自己的文章越来越好,而且强化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参与意识,还锻炼了学生的竞辩口才。

二、“低起点,分层次”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初中新生语文基础优差多层次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多层次性。

“低起点,分层次”教学,即把一个单班变成类似复式班来教学,尽可能降低教学起点,让每位学生都能从“懂”开始学习。

课堂上,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可学的东西,都有事可做。

低层次学生虽然感到有压力,但是这种方式能激发他们“赶上去”的信心和勇气。

中职生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但也常常会因为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而灰心。

“低起点,分层次”这种教学方式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让他们从“懂”开始学习,既稳定了情绪,又诱发了兴趣,从而实现了学习成绩的稳步上升。

三、加强语文学科的科学方法教育
现代教学论认为:基本科学方法教育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途径。

语文学科的科学方
法教育,有助于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我坚持做到。

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方法教育。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学科研究方法,不能脱离具体的语文学习过程。

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对现代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像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

要完成上述任务离不开课文,而具体课文教学的每个环节在客观上都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贯穿方法教育。

2.充分发挥语文知识本身的方法教育作用。

语文知识和方法、思路是水乳相融的。

比如记叙文的写作要素:记叙的方法和和线索,记叙的中心和材料,记叙的人称和顺序,记叙中的描写和说明,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记叙中的联想和想象等等,都融于具体的课文中。

因此,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挖掘知识本身的方法,并揭示给学生,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掌握,使之迅速转化为学生应用或写作能力。

四、激发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比更加体现出了教育的灵魂和意义。

语文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新教改对于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思
考能力,从不同角度去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1.培养好问习惯,引发创新意识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有相关教育人士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养成好问的好习惯,疑问是思考的结果,同时疑问是创新的源头。

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积极思考大胆发问。

2.启发个性思维,引发创新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创造性思维的启发着手,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担负其培养学生个性思考的重任,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开拓学生的逆向思维,鼓励他们换位思考、各抒己见,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去慢慢领略知识所展现的不同风景,从而培养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3.鼓励研究评价,激发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都不尽相同,所以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文章在理解上都会有不同,这是很正常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的引导学生以审视的心理、怀疑的目光和认真的态度去品读作品、鉴赏艺术、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当然,所有的评价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据,以社会人文道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底线,这样的创新才有价值,才有益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五、展示自我风采,具有独特见解
同传统及教学方式不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要求课堂上要充
分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主体也是学生,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和服务者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给与更多的关注和把握,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了解各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的去开展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自我成长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应多交流彼此增进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去学习各自的长处。

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求教师放低姿态,认识到彼此的不同,拓宽视野。

随着相互学习的不断深化,产生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总之,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办法还有很多,但以上的几点做法所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在本人施教的初一至初三多个循环中,学生语文成绩大幅度提升;在各级各类语文知识竞赛中,我班获奖人数名显高于其他班级。

面对一群鲜活生动的工作对象,恳望广大语文教师群策群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普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