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之名的历史演变

合集下载

应县木塔简介作文

应县木塔简介作文

应县木塔简介作文《应县木塔简介》要说这应县木塔,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存在!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它时的情景,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怀着满心的期待,踏上了应县这片土地。

远远地,我就瞧见了那高耸入云的木塔,它就像一位古老而庄重的巨人,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当我真正走到它的跟前,那种震撼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这座木塔,叫做释迦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它建于辽清宁二年,也就是公元 1056 年,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一千年的历史了。

你瞧它那外观,八角形的平面,五层六檐,看起来端庄大气。

但实际上,它内部还有四个暗层,加起来一共有九层呢!从下往上看,那层层叠叠的屋檐,就像是一朵朵盛开的莲花,美丽极了。

木塔的塔身,全部都是用红松木搭建而成的。

我凑近了仔细看,那些木头的纹理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每一根木头之间,都通过榫卯结构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没有用一颗铁钉,这简直就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我摸着那粗糙的木头表面,心里不禁感叹,古人是怎么做到让这座木塔历经千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呢?走进木塔里面,那又是另一番景象。

里面的空间虽然不大,但是却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沿着狭窄的楼梯往上爬,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那楼梯有的地方已经被磨得光滑发亮,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从这里走过。

爬到第二层的时候,我透过窗户往外看,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房屋尽收眼底。

微风拂过,带来了一阵凉爽,也让我更加陶醉在这美景之中。

再往上爬,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佛像和壁画。

那些佛像,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慈祥温和,每一尊都栩栩如生,仿佛在注视着世间的一切。

而那些壁画,虽然因为岁月的侵蚀已经有些褪色,但是依然能够看出当年的精美。

站在木塔的顶层,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开阔和宁静。

向下俯瞰,整个应县的景色一览无余。

街道上的人们来来往往,车辆川流不息,而这座木塔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听当地的老人说,这座木塔曾经经历过多次地震和战火,但是它都顽强地挺了过来。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法兰西站长亲赴应县木塔考察照片(17张)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

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

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

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

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

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

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

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塔内各层均塑佛像。

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

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

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

四层塑佛和阿傩、迦叶、文殊、普贤像。

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

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

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山西应县木塔寺佛教

山西应县木塔寺佛教

山西应县木塔寺佛教佛教是中国古老而深远的文化遗产之一,它融合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和修行方式。

在山西省的应县,有一座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木塔寺。

本文将为您介绍山西应县木塔寺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以及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木塔寺的历史渊源木塔寺位于山西省应县城西南的山麓之上,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该寺最早由唐代高僧道宣创建,起初名为“玉佛寺”,后来才改为“木塔寺”。

随着历史的变迁,木塔寺屡经兴衰,但幸存至今,成为山西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二、木塔寺的建筑特色木塔寺的建筑庞大而壮观,占地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

寺内建筑主要包括山门、大雄宝殿、方丈楼、禅房和钟楼等,整体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寺庙建筑风格。

1. 山门:木塔寺的入口是一座宏伟的山门,山门上方悬挂着一幅巨大的佛教壁画,绘制了佛陀的神像和佛教经文。

2.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木塔寺的主要建筑,也是供奉佛像的场所。

宝殿内的金佛座坐落在高耸的宝座上,佛像呈金身、莲花座的形象,庄严而庄重。

3. 方丈楼:木塔寺的方丈楼是寺内住持和僧侣居住的场所,也是禅修和学习的地方。

楼内设有静心禅堂,供僧侣们进行静心冥想,寻求内心的净化和修行的智慧。

4. 禅房:木塔寺的禅房是供信徒和游客休息的地方,房内简洁而整洁,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5. 钟楼:木塔寺的钟楼是古代寺庙的标志之一,钟楼内悬挂着一口古老的铜钟,每日钟声响起,象征着正信佛法的传承和时光的流转。

三、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除了其壮丽的建筑风格,木塔寺还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

在寺内,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慈悲,从而得到内心的抚慰和启迪。

1. 佛教经文:木塔寺供奉着密集的佛像与珍贵的佛教经文,人们可以在这里亲身感受到佛法的智慧和教义的深邃。

2. 佛教修行:木塔寺也是许多信徒前来参拜和修行的地方。

在这里,人们可以学习佛法的修行方法,向内心探寻真理,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近现 代的 应县 木塔 级内 景
中国营造学社 应县木塔立面图&剖面图
匠师们用石料砌成巨厚的塔基,仅深入地下部分就达2米,总厚度更是超过6.4米, 相当于3~4个人的身高。 塔基的地上部分,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八边形、下层为正方形,对应“天圆地方” ,四面再各伸出月台形成一个稳定的大十字结构。 紧接着,32根木柱分为三圈,被放置在柱础之上,形成一张八角形的柱网.
摘自 张十庆 《中日大木作比较》
应县木塔细部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VS永宁寺塔
永宁寺塔为北魏洛阳城的皇家寺院永宁寺中的塔。它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 是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 寺建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为灵太后胡氏所建﹐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毁 。永宁寺遗址中央﹐迄今尚存塔基遗迹﹐为高大的土台﹐当地俗称木宁寺或木塔寺 ﹐清代误定为陵冢﹐树“汉质帝静陵”碑﹐至今碑石犹存。遗址于1963年由中国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勘察﹐1979~1981年发掘。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鞑靼小王子 犯阳和(山西阳高),掠应州。明总兵 王勋迎战,被困于应州。明武宗率师援 应。十月,两军在应州血战六天,小王 子败退。这次决战,给鞑靼一定的打击 ,从此,边境安宁了几年。第二年七月 ,为了庆祝应州之捷,明武宗二次来应 州,登塔宴赏功臣,书写了“天下奇观”四 字赞美木塔。
网友摄 应县木塔内部结构 1、最激进的方案被称为“落架大修”,即将木塔构件全部拆卸下来,维修更换后重新 组装。 2、最保守的方案被称为“木塔全支撑”,即在木塔内外竖立起全新的钢结构框架,帮 助木塔衰弱的肌体支撑起载荷,如同安装了假肢。 3、折衷的方案被称为“上部抬升”,即将不需要维修的三层以上部分整体抬升,将受 损最严重的第一层、第二层拆卸下来落架大修。

天下奇观应县木塔

天下奇观应县木塔

天下奇观应县木塔作者:方草来源:《百姓生活》2019年第05期山西朔州市应县木塔,又称应县释迦塔,位于应县县城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

它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塔高67.31米,总重量约7400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式高层建筑,也是当今世上独一无二的木结构千年木塔。

明朝时,有两位皇帝分别为应县木塔题了“峻极神工”“天下奇观”两个匾额。

1961年,应县木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前来参观应县木塔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人们在为木塔的独特魅力所倾倒的同时,也感到好奇:相当于现代楼房20层高的木塔,没用一个铁钉子,是怎样建造的?这么壮观华美的木塔,为何会建在一个小县城?古人建塔时,上万立方米的木材从何而来?木塔为何能千年不毁?其实,游人们感到神奇的这些问题,也正是应县木塔的魅力所在。

应县木塔是怎样一座塔坐落在应县县城西北角的佛宫寺院,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木塔、大雄宝殿。

寺院前部建有钟鼓二楼,后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

整个寺院除了木塔是辽代建筑,其它都是明清以后所建。

高67.31米的应县木塔,底层直径30.27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塔基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平面也是八角形,高9层,5个明层,4个暗层,外观为5层6檐。

塔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月、宝盖、宝珠组成,制作精巧,与塔身十分协调。

应县木塔在设计和施工上匠心独具,整体构架全部用木材建造,在结构上采用双层环形、空间框架。

上层柱脚插在下层柱头的枋上,并向内递收,形成一层比一层小的优美轮廓。

60多米高的木塔,相当于现代楼房20层高,全部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没用一个铁钉子。

塔的暗层,内外槽柱之间梁栿联系,斜撑连接,成八角筒式双层框架,加强了构件的整体性。

全塔共使用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种类之多,国内罕见。

塔的底层南北开门,四周设有回廓。

塔内各层装有木制楼梯,二层以上都设有平座栏杆,形成回廓。

山西朔州:定居西雅图的副主编讲述应县木塔历史

山西朔州:定居西雅图的副主编讲述应县木塔历史

山西朔州:定居西雅图的副主编讲述应县木塔历史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

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国家AAAA 级景区。

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2] 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3]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

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

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据说萧挞里的父亲是辽国重臣萧孝穆,萧孝穆的姐姐是皇后(萧耨斤),女儿是皇后,侄女也是皇后(萧观音),自己是王,两个儿子也是王。

萧氏一门出了三个皇后,三个王爷,确实荣耀非凡。

应县木塔一层内槽的门额照壁前后板上有六幅供养人像,研究者判断就是萧氏的三王三后的画像。

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砍倒黄花梁,建起应州塔”,黄花梁是应县几十里以外的一片原始森林。

整个木塔共用木料3000立方米,大约2600多吨,一座纯木结构的塔,千年不倒,它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它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遥望木塔,巍峨耸立,表面的朱漆几乎脱落殆尽,很多地方露出了木纹的本色。

塔身悬挂着数十块匾额,其中挂在正面最高处第五层的是明成祖朱棣1423年率军北出宣化御敌,回师北京路过应州的时候题写的“峻极神工”,赞扬木塔高大,工艺精湛。

四个字中只有“极”是原来的样子,其他三个字是1974年应县中学教师俞浩模仿剩下的”极“字书写的。

第四层的“天下奇观”是明武宗朱厚照写于应州大捷的第二年,也就是1518年。

再次来到应州,武宗的内心颇为骄傲,志得意满之意溢于言表。

这块匾虽在万历年间经过重新粉饰,但字体仍是原样,现在看异常珍贵。

应州大捷亦称应州大战、应州之役,指发生于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明武宗亲征在应州击退鞑靼的战事。

【山西应县】木塔的匾额和塑像

【山西应县】木塔的匾额和塑像

【山西应县】木塔的匾额和塑像
2021年8月1号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的知名度远超释迦塔。

第三层「释迦塔」则是所有匾额中年代最早的一块,这三个颜体大字是金代书法家王瓛所书,边上的小字题记则陆陆续续记述了木塔的历史。

塔内有明、清及民国匾、联 54 块。

明成祖朱棣亲题“峻极神功”。

明武宗朱厚照题“天下奇观”。

两人都是打败蒙古鞑靼人之后登塔抒发豪迈之情,夸塔的同时也顺带自夸一下。

天宫高耸,清代挂的。

正直(清代)和天柱地轴(明代)。

清代的万古观瞻,整个应县木塔共有匾额54块,属清代的就有38块。

其它的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木塔每一层每一面都有,密密麻麻。

辽代以后的元明清等不思进取,自己不建,热衷表功。

这个力士塑像不记得是在哪个位置拍的,从光线来看,应该是塔外。

塔内禁止拍照,但我后来发现木塔侧面的宣传栏里有摄影师拍的塔内照片,感兴趣就拍了部分。

塔内,巨大的释迦佛,佛像为辽代原塑,后世有过重妆,高约11 米,在较小的内槽中显得尤为高大。

另外山门附近的一面墙上镶嵌有壁画,从分割缝来看,不是石雕而是烧制的砖画。

对佛教故事不了解,只能外行看热闹。

木塔基座有多块石碑,围绕着木塔,但字迹和图案多半已模糊,显示年代久远。

旅途流水账加拙拍,只为记录真实的经历,感谢各位博友深情惠顾。

应县木塔:文化瑰宝250

应县木塔:文化瑰宝250

应县木塔:文化瑰宝250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有一座举世瞩目的建筑——应县木塔。

这座木塔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应县木塔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 年)。

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这座木塔高达 6731 米,底层直径 3027 米,呈平面八角形。

其外观雄浑壮美,内部结构精巧复杂。

从建筑结构上看,应县木塔的设计巧夺天工。

它采用了筒中筒式结构,将内外两圈柱网通过梁枋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

这种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木塔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而且,木塔的斗拱设计更是精妙绝伦。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构件,在应县木塔中,斗拱的种类多达54 种,堪称中国古建筑斗拱的博物馆。

这些斗拱不仅具有结构上的支撑作用,还起到了装饰的效果,使木塔更加美观大气。

在建筑材料方面,应县木塔全部采用了木材。

这些木材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质地坚硬,耐久性强。

为了保证木材的耐久性,古代工匠们还采用了特殊的防腐处理技术。

尽管历经了近千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的考验,应县木塔依然屹立不倒,这充分证明了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和建筑材料选择的精准。

应县木塔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极为丰富。

它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塔内供奉着众多的佛像和佛教文物,反映了当时佛教在中国的盛行和发展。

同时,木塔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也体现了辽代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念。

从塔身上精美的壁画、雕刻,到塔内的佛像造型和布局,都展现了辽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座木塔的建造过程也是一个传奇。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建造这样一座高大而复杂的木结构建筑,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然而,古代工匠们凭借着他们的智慧和精湛技艺,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这一伟大的杰作。

他们的精神和创造力,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应县木塔的存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文化史、宗教史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千年古韵—应县释迦木塔

千年古韵—应县释迦木塔

千年古韵—应县释迦木塔塔,这一建筑形式,自古以来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其渊源可追溯至遥远的古代印度。

在那里,它被称作“窣堵坡”,是佛教高僧们圆寂后的安息之所。

随着佛教的东传,窣堵坡这一建筑艺术也在东方土地上生根发芽,并逐渐演变出了极具东方韵味的“木塔”建筑。

而在中国的山西朔州应县,便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木塔——佛宫寺释迦塔,它不仅是应县的象征,更是世界木塔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山西,这片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文化璀璨之地,仿佛一座活生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

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古迹遍布,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而应县木塔,便是这些古迹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古老与高耸,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释迦塔,这座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构塔式建筑,不仅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定,更与巴黎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自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始建以来,释迦塔已屹立近千年,见证了无数的风雨沧桑。

塔身无钉无铆,全凭纯木质结构搭建而成,高达67.31米,底层直径达30.27米,平面呈八角形,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释迦塔的建筑技艺之精湛,堪称一绝。

它完全采用传统的斗拱结构,全塔斗拱法多达54种,被誉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

这些斗拱不仅形态各异,而且功能卓著,有的将梁、坊、柱巧妙地结成一个整体,使得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塔身的稳定性,还赋予了释迦塔超凡的避震能力。

据史书记载,释迦塔曾多次经历地震的考验,其中烈度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之多,但塔身依然完好无损,足见其建筑技艺之高超。

从外观上看,释迦塔似乎只有五层六檐,但实际上它却是九层之塔。

在各层之间,巧妙地设置了暗层,使得塔身更加厚重而富有层次感。

塔内每层都装有木质楼塔,第二层以上更是设计有平座栏杆,人们可以沿着木质楼梯攀登至塔顶,俯瞰四周美景。

在各层塔内,还塑有形态各异的佛像,第一层更是供奉着高达11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内槽墙壁上则绘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则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

山西行之寻踪觅祖(6)应县木塔的奇迹

山西行之寻踪觅祖(6)应县木塔的奇迹

山西行之寻踪觅祖(6)应县木塔的奇迹展开全文2021-6-30(应县木塔的奇迹)麻燕风云间,生死共千年;世人话辽国,扶摇过塔尖。

骄阳之下,“应县木塔”熠熠生辉,无数的麻燕在空中回旋,缭绕。

它们飞快地进进出出木塔,贪婪地吃着塔身里的蛀虫。

“应县木塔”,巍峨屹立,壮观之余,更闪耀着无比灿烂的坚韧之光,更让人情不自禁地对人类智慧之无限而发出感慨和赞叹。

“应县木塔”的全名叫“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的木塔,有六十七点三一米高。

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那么,“应县木塔”到底奇在哪里呢?一千多年来,“应县木塔”经历过大大小小几十次的地震。

周围的建筑毁了又建,建了又毁,而“应县木塔”,以柔克刚,以自身的相互协调和避重就轻的推诿,始终稳稳妥妥地伫立着。

军阀混战时期,冯玉祥与阎锡山在山西开战,“应县木塔”身中二百余发子弹,伤痕累累,惨不忍睹。

但是,“应县木塔”尽力自我治愈,依然保持着完美的姿态。

解放战争时期,“应县木塔”更是神奇有加。

它曾被十二发炮弹击中,居然不起火,居然不倒下,居然还能等着五星红旗插到了自己的肩膀上。

……是真的有神灵护佑吗?不得而知。

有资料说,梁思成先生看了“应县木塔”后,对古代的设计者和能工巧匠佩服不已。

这样的巧夺天工,实在是匪夷所思啊!告别“应县木塔“时,我笑着想:如果生命都如“应县木塔”一样,绵里藏针,以柔克刚,坚忍不拔,笑傲天下!那该有多好啊!呵呵,多美好的胡思乱想啊!2021-7-11。

应县木塔稳健千年的擎天巨塔

应县木塔稳健千年的擎天巨塔

在华夏大地上众多的古建筑中,雄伟壮观,华美玲珑,威严庄重,典雅高贵的应县木塔,始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漯南宫阙尽,一塔挂青天。

”清代学者顾炎武曾这样赞叹应县木塔。

近一千年过去了,木塔依然巍巍挺立在莽莽恒岳之阴,悠悠漯水(今桑干河)之阳的内长城要冲之地应县古城内。

诚如中国建筑史大家梁思成所言:“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

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天柱地轴稳健千年的擎天巨塔今天的应县,在辽代称为应州,下了高速是县城的北部边缘,因为没有什么高大建筑,依然保留着千百年来的天际线,著名的应县木塔成了视线中唯一高耸之物。

行至塔应县木塔稳健千年的擎天巨塔影子微档案: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建于公元1056年(辽清宁二年),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木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重达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是中国现存最早、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高层建筑,1961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2016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木塔,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构建筑的典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202007/VACATION TOUR 前,空旷的广场更加剧了这种高大感,此时的木塔真如一层匾额上所书“天柱地轴”一般,拔地升起,大气磅礴,矗立在苍茫的天地间。

“噫嘘唏,危乎高哉”,从辽清宁二年到元代到明清再到如今,它经历了多少历史巨变?它又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站在这稳健千年的擎天巨塔下面,心如狂浪,震撼难平。

走近细看,近七十米的木塔更加令人难以置信,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塔基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八角形。

塔身像一层层叠起来的楼阁,平面均为八角形,外观为五层六檐。

塔高近70米,高峻而不失凝重。

各层塔檐基本平直,角翘平缓,每层檐下均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世界木塔之冠─山西应县木塔

世界木塔之冠─山西应县木塔

世界木塔之冠─山西应县木塔中国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就在大同市应县“佛宫寺”内。

“佛宫寺”原是一座很具规模的寺庙,现已塌陷损毁,独留这座原名叫“释迦塔”的木塔巍然屹立。

“佛宫寺”是辽代萧太后之父,萧孝穆(陈六)为了替太后宣扬功德主持兴建的。

已近千年,这座佛塔至今安然无恙,创中国建筑史上抗震、避雷、防腐等多项奇迹。

木塔塔高67.31米,直径30米,其中塔刹高约10米,塔的平面呈八角形,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端立一制作精美的铁刹,与塔身型式协调,使木塔更显宏伟壮观。

塔的每层檐下系有风铃,风吹铃动,响音悦耳。

整个塔身古朴中见典雅,既粗犷又玲珑。

建筑特色它是历史上最多创新的木塔,立面重檐,也就是塔的外形为5层6檐,内夹有四级暗层,谓之“明五暗四”,整体应算是9层的塔。

各明层的外柱,均筑立在下层外柱的梁架上,并且向塔心收缩进半柱径大小,使塔身外观轮廓,构成优美的曲线弧度。

塔身式样繁复,建筑结构精巧,设计严密,使得整座塔的比例适度优美,巍峨壮观又不失端庄秀丽。

在整体建筑结构方式上,一改过去以“中心立柱”的方式,而采用了“双层环形空间”的构架。

这种方法延续至今,被高层建筑所采用。

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塔内外两道八角形结构框架,用大梁和斗拱互相拉结,柱头间有一些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全部用纵横交错的主柱、木环、斗扶、深架与斜撑相互搭连,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

全塔没有一钉一铆,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

各层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梁架,每层外有24根,内有8根木柱,木柱之间使用了60多种斜撑、梁、枋和短柱,规格和手法变化多样,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使整个塔的构架联结成一个整体,既坚固,又美观。

木塔精巧的结构,恰恰对木塔是最为致命的伤害。

木塔的双层套筒状设计,内环有8根柱子,外环却有24根柱子,每环都用木枋连接后,就构成了两道八角形木环。

巧妙的柱网布局,采取建筑学上“侧脚”和“生起”的技术,降低塔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塔的稳定性。

应县木塔的建筑审美

应县木塔的建筑审美

应县木塔的建筑审美
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极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审美魅力。

应县木塔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和艺术水平,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围绕应县木塔的建筑审美展开探讨,从历史起源、建筑特色、审美价值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应县木塔的建筑审美需要从其历史起源说起。

应县木塔,又称应县双塔,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应县县城东北15公里处。

据史料记载,应县的木塔最早出现在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木塔自唐代出现以来,一直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木塔的建筑审美源于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审美理念。

应县木塔的建筑特色是其建筑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县木塔采用了独特的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充分展现了中国木质建筑的特点。

其建筑结构主要由柱、梁、榫卯等组成,横平竖直,精巧而稳固。

在建筑装饰方面,应县木塔采用了精美的彩绘和雕刻工艺,表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韵味。

在整体布局上,应县木塔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谐和和谐美,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审美风格。

应县木塔的建筑审美还表现在其对当代建筑的启示和影响上。

应县木塔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对当代建筑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木塔独特的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为当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设计思路和艺术灵感,对当代建筑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木塔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建筑审美观念,也对当代建筑审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当代建筑注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应县木塔介绍以及结构介绍

应县木塔介绍以及结构介绍

67 LOREM
10 LOREM
2
应县木塔结构介绍
应县木塔结构介绍
应县木塔采用的是传统的中国木 结构建筑方式,主要由柱、梁、 椽、斗拱等组成。整个木塔共五 层,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 米,呈平面八角形。木塔每层均 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 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大柱直通 顶层,犹如八根钢铁般的支柱, 顶着千钧压力
八角形平面:应县木塔采用的是八角形平面,这种设计使木塔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很好的结构对称性和
1 稳定性
纯木结构:应县木塔采用的是纯木结构,没有使用一钉一铆。全靠斗拱、大梁、立柱互为支撑和扣合,
2 这种工艺精湛之极,传世罕见
防震设计:在建造过程中,工匠们充分考虑了防震设计。他们通过使用交叉梁和斗拱等结构,将地震力
木塔的设计精巧无比,底层重檐, 四面敞开,给人以稳健之感。以 上各层均为单檐,每层外檐分为 八面,作亭殿式,互相对称。顶 层为八角攒尖顶,上冠琉璃莲瓣 宝瓶。木塔的内槽结构分内外两 圈,并分别用不同方式构造。外 圈柱呈八面八角,内圈亦为八面 八角,面面开窗。这种构造方式 使木塔不仅外观雄伟,而且具有 坚固的结构强度
木塔的外檐分为上下两层,均为 重檐。下檐建筑风格古朴庄重, 上檐则流露出一些唐代建筑的遗 风。斗拱是木塔的精华所在,其 造型优美,结构精巧,具有极高 的艺术价值。斗拱的配置非常合 理,使木塔能够承受住各种自然 力的考验
应县木塔结构介绍
1
在建造过程中,工匠们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木材,包括松木、榆木、槐木等。 这些木材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久性。此外,木塔的
斗拱结构:斗拱是应县木塔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不仅具有很强的结构功能,而 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斗拱的配置非常合理,能够承受住各种自然力的考验

应县木塔导游词2篇

应县木塔导游词2篇

应县木塔导游词2篇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坐落于山西应县城里大西北佛宫寺内,别名应县木塔。

始建辽伏成二年(公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年1195年)增修结束。

是在我国现有最大最古的一座木结构立式工程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建筑亭台楼阁式塔,为全国各地关键文化遗产保护企业。

木塔坐落于寺南北方中心线上的庙门与正殿中间,归属于“前塔后殿”的合理布局。

塔修建在四米高的地基上,塔高67.31米,最底层直徑30.27米,呈平面图八角形。

第一层建筑立面飞檐,之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固层夹设暗层,实则九层。

因最底层为飞檐并有神殿,故塔的外型为六层房檐。

各层均用内、外几圈立柱支撑点,各层外有24根柱头,内有八根,立柱中间应用了很多抛撑、梁、枋和短柱,构成不一样方位的复梁式木架子。

有些人测算,全部木塔同用红松木材3000立方米,约2600吨重重,总体占比适度,工程建筑宏大,造型艺术精致,外观设计沉稳庄重。

该架体最底层南北方各开一门,二层之上周设平座护栏,各层配有木制室内楼梯,游客逐步攀爬,可以达到顶部。

二至五层各层有四门,均设木古典家具,光源充裕,外出倚栏眺望,恒岳如屏,桑干似带,一览无遗,神清气爽。

塔体各层均塑佛象。

一层为释迦摩尼佛,高11米,相貌庄重,神情逸然,顶端有精致绮丽的藻井,内槽墙面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扇两边内壁也绘有金钢、巨星、徒弟等,墙壁画颜色艳丽,角色惟妙惟肖。

二层坛座正方形,上塑一佛二观音菩萨和二胁侍。

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

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菩萨、普贤像。

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祖和人观音菩萨。

各佛像雕塑细致,各具神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上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做精致,与塔融洽,更使木塔宏大壮阔。

塔各层屋檐下配有贝壳风铃,轻风吹开,叮咚叮咚直响,十分动听。

应县木塔的设计方案,胆大承继了汉、唐至今颇具民族特色的重楼方式,灵活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方法,普遍选用斗拱结构,全塔同用斗拱结构54种,每一个斗拱结构都是有一定的组成方式,有的将梁、坊、柱结为一个总体,各层都产生了一个八边形空心固层。

应县木塔简介及历史的说明文作文

应县木塔简介及历史的说明文作文

应县木塔简介及历史的说明文作文应县木塔,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牛逼啊!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高达13层楼高,比埃菲尔铁塔还要高出那么一点点。

这座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这座木塔建于公元986年,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的主人是一个叫做
宋太祖赵匡胤的人,他是北宋的开国皇帝。

据说,当时他听说应县有一种神奇的树木,可以用来建造高大的建筑物,于是他就派人去寻找这种树木,并在这里建造了这座木塔。

这座木塔的造型非常独特,它没有用砖石等材料来建造,而是全部采用了木材。

这些木材都是从周边的山林中砍伐而来的,然后经过精心的加工和拼接而成。

整个木塔看起来非常坚固耐用,即使经历了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除了外观独特之外,这座木塔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比如说,传说在建造木塔的过程中,有一位工匠不小心从高空坠落身亡了。

为了纪念这位工匠,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在他的遗体上放置了一块金子。

这块金子至今仍然保存在木塔里面,成为了一道神秘的符号。

另外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说在夜晚时分,如果站在木塔下面仰望星空,可以看到一条巨龙在天空中飞舞。

这条巨龙就是传说中的“应县木塔龙”,它被认为是守护这座木塔的神灵。

虽然这段传说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但是它却为这座木塔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应县木塔是一座非常独特的古建筑,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还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

如果你有机会去山西旅游的话,一定要去看一下这座古老的木塔哦!。

应县木塔鉴赏2000字

应县木塔鉴赏2000字

应县木塔鉴赏2000字应县木塔修建的同时期,北宋都城开封就有一座纯木构的塔,名为开宝寺塔,体型和形制都差不多,为著名工匠俞昊所修建。

同时期的辽南京(今北京)也有一座木塔,称大昊天寺塔。

但是都没有保存下来,也就是说在当时,兴建高层木塔的属于崇信佛教的兴盛时期。

仅仅也只是短时期,这样的高层木构建筑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在后世元明清再也没有出现。

目前史学界公认的是辽清宁二年所修建,也就是在辽兴宗皇后萧挞里时期。

辽兴宗执政二十四年后驾崩,萧挞里成为皇太后,继续把持朝政二十年。

在应县木塔一层内槽南北的门额照壁板上,赫然六幅供养人像,三男三女。

于是就有史学家断言,此为当年萧氏一门兴盛时期之家庙。

当年辽朝外戚专权,作为皇后之故地,如此大兴土木以崇佛也在情理之中了。

经过勘测,发现应县木塔的第三层为全塔的中心,其余各层的数据都是以第三层为基准增减而成。

第三层一圈立柱的周长恰好是全塔的高度,除去塔刹的高度,作为一个直径划圆的中心,正好是第三层中心。

第三层的中心是空的,四周为四方佛。

原来作为中央的法身毗卢遮那佛高于现实世界,已上升至第四层。

在这座佛像身中,竟然藏着辽宋之前佛经和佛牙舍利。

它始建于距今约1000年的辽代,高达65.84米,相当于一幢20多层的现代高楼,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

它采用全木结构搭建,不用一颗铁钉,3000吨木制构件,互相咬合构成塔身可以同时容1500人登上木塔。

第一层的每根木柱平均负重高达110吨。

而且这一负重,自公元1056年木塔建成已持续近千年。

木塔的塔基由石料砌成,仅深入地下部分就达2米,总厚度更是超过6.4米,相当于3—4个人的身高。

塔基的地上部分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八边形、下层为正方形,四面再各伸出月台,形成一个稳定的大十字结构,塔基表面预留若干柱础,用于承接木柱。

32根木柱分为3圈,被放置在柱础之上,形成了一张八角形的柱网,柱子最高可达9米。

柱与柱之间再通过“枋”“梁”横向互连,从建筑正上方俯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筒体”,大大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县木塔之名的历史演变
蔡升元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简称应县木塔)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奇塔。

而这座奇塔之名的历史演变更让我们对木塔十分敬重,对它的历史文化也有了深刻的意识。

(一)
应县木塔北魏时称“应州崇虚寺木塔”。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至太和十五年(491),这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平城(今山西大同)人口急剧上升,居舍建到了静轮宫的四周,人神混杂,无法清净神道,于是孝文帝就于太和十五年(491)将静轮宫移到了“桑干之阴”的应州,改名“崇虚寺”。

《魏书》有证:“八月戊戌,移道坛于桑干之阴,改曰崇虚寺。

”(《魏书·高祖纪》168页)《资治通鉴二》第137卷767页也有同样的记载。

(二)
应县木塔唐代称“应州宝宫寺木塔”。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十分崇道,为了提高其地位,便把皇家敕建的道观升格为“宫”。

这样一来,“崇虚寺”这个北魏孝文帝敕建的道观就更名为“宝宫寺”了。

也有人讲,因崇虚寺内藏珍宝而改名。

《山西通志》记载:“兴光元年秋,敕有司马为太祖以下五帝铸释迦像,各长一丈六尺,用赤金二万五千斤。

”(《山西通志》第57卷4129页)
宋雍熙三年(986),著名画师冯清云游应州,写下了《登应州宝
宫寺木塔》之诗篇,这就告诉我们“崇虚寺”已改成了“宝宫寺”。

(三)
应县木塔五代时称“应州兴王寺木塔”。

明《应州志》载:“天王词,在古旧城帅府东北隅。

唐魏公李靖创建。

相传晋王李克用母,尝祷于祠,见壁裂,金甲神人跃出。

后生克用。

”(《应州志·营建志》第2卷49页)《大明一统志》云:“天王祠,在应州城内,旧为天王村,晋王李克用母祷此祠,有金甲神人跃出,果生克用。

”天王祠即李靖的家庙,也有人叫“天王寺”,为纪念李克用出世,后改名为“兴王寺”。

“考异《地理志》云,兴王寺有白衣观音像,军还,入幽州,幸大悲阁,指此像曰‘我梦神人令送石郎为中国帝,即此。

’因移木叶山,建庙告赛,尊为家神。

纪未载。

”(《辽史纪事本末》第10卷249页)据《辽史》记载:太宗天显十一年(936)冬十月甲子,封敬瑭为晋王,幸其府。

十一月丁酉,册敬瑭为大晋皇帝。

十二月庚寅,发太原。

戊戌,次雁门,以沙太保所部兵分隶诸将。

庚戌,幸应州。

由上可见,大悲阁隶属兴王寺。

而历史上人们曾把“应州”讹称“幽州”,宋辽大战中的幽州,也是根据民间传说演变而来的。

实际上辽太宗“军还”时所幸的正是应州,并非“幽州”。

“《元一统志》云,大悲阁在旧城之中,建自有唐,自辽开泰中重修,圣宗遇雨,飞驾来临,改寺圣恩,而阁隶也,金皇统九年重葺,元至元壬午春复修,中奉大夫领道教事安藏撰记,二十四年四月立
石。

”(《辽史纪事本末》第10卷249页)《辽史》37卷2446页也有同样的记录。

《元纳新经台集》云,“大悲阁榜,唐虞世南所书。

”(《辽史纪事本末》第10卷249页)可见,大悲阁“建自有唐”可信。

《大元大一统志》中有“圣恩寺即大悲阁,后有方甃八角塔。

”《辽史纪事本末》于“大悲阁”后又注有:“宋荦《筠廊偶笔》云,应州木塔甚奇。

”这就告诉人们,大悲阁里有应县木塔。

《辽史》载:“圣宗开泰五年(1016)四月,猎于浑河之西。

”(《辽史》第68卷1058页)浑河之西,不就是应州之地域吗?这与“圣宗遇雨,飞驾来临”又不十分吻合吗?更何况《雁北志集注》作者、应县木塔历史研究学者徐德富老前辈“文革”前曾在应县九家店亲眼目睹了“大悲阁”这块牌匾。

(四)
应县木塔辽宋时称“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明《应州志》载:“佛宫寺,初名宝宫寺,在州治西。

辽清宁二年,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

塔曰‘释迦’,道宗皇帝赐额。

元延祐二年,避御讳敕改‘宝宫’为‘佛宫’。

”(《应州志·营建志》第2卷56——57页)史料告诉我们,辽清宁二年应县木塔始建是不可能的,只能是重新修建而已。

从此,一个道教之塔被佛教全部代替,这也是宋崇道,辽崇佛,政治与宗教的有机结合,一个全新的佛塔留给了后人,这就是我们现存的“佛宫寺释迦塔”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