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合集下载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

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表摘要: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和作用1.溶解度曲线的定义2.溶解度曲线的重要性3.溶解度曲线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二、溶解度曲线的类型和特点1.固体的溶解度曲线2.液体的溶解度曲线3.气体的溶解度曲线4.各类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和区别三、溶解度表的定义和用途1.溶解度表的定义2.溶解度表的重要性3.溶解度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四、如何理解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1.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和趋势2.掌握溶解度表的数据和信息3.将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应用于实际问题正文: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理解物质的溶解性和在溶液中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溶解度曲线是一种图形表示方法,展示了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而溶解度表则是一种数据表格,列出了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

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和作用溶解度曲线,也称为溶解度图,是一种将温度作为横坐标,溶解度作为纵坐标的曲线图。

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以及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溶解度曲线对于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和在溶液中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

二、溶解度曲线的类型和特点根据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溶解度曲线可以分为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液体的溶解度曲线和气体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通常呈现出随着温度升高而上升的趋势,而液体的溶解度曲线则通常呈现出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气体的溶解度曲线则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会降低。

三、溶解度表的定义和用途溶解度表是一种数据表格,列出了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

溶解度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查找和获取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信息,为实际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溶解度表对于研究和分析物质的溶解性和在溶液中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学、地质、环境等领域。

四、如何理解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要理解和使用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首先需要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和趋势,以及溶解度表的数据和信息。

化学实验教案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与分析

化学实验教案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与分析

化学实验教案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与分析化学实验教案: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与分析介绍:溶解度曲线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用于描述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能力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与分析对于理解溶解过程以及相关物理化学概念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案将介绍溶解度曲线的制作方法以及分析流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并加深对热力学的理解。

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了解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以及进一步深入分析溶解度曲线的特征和规律。

2. 实验器材:- 高温恒温槽- 烧杯- 搅拌器- 温度计- 量筒- 溶质试样(例如:硫酸钠)- 溶剂(例如:水)3. 实验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在高温恒温槽中装满适量的溶剂,并设置初始温度(如20℃)。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不同浓度的溶质试样。

步骤2:制备溶液将事先称取好的溶质试样逐渐加入烧杯中的溶剂中,持续搅拌并等待溶质充分溶解。

步骤3:升温过程将高温恒温槽中的温度逐步升高,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温度,并记录下此时溶液的状态(溶解与过饱和)。

步骤4:降温过程在达到最高温度后,关闭加热源,观察溶液的冷却过程。

记录溶液温度在冷却过程中最先出现结晶的温度。

步骤5:重复实验根据需要,可以重复实验多次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可以绘制溶解度曲线图。

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溶质在100g溶剂中的溶解度(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利用数据点绘制折线图。

根据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进行以下分析:-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观察曲线的形状,找出温度升高时溶解度的变化趋势,如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区间。

- 饱和溶解度:曲线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水平的段,表示溶液处于饱和状态。

- 过饱和溶解度:曲线上的下降段表示溶液过饱和,该段的斜率可用于计算过饱和度。

5. 实验注意事项:- 操作时注意安全,避免与高温恒温槽中的热液体接触。

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

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

化学溶解度曲线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溶解度变化的图形。

这种图形通常以溶质在溶剂中的摩尔浓度(或质量浓度)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解度曲线反映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特性。

一般来说,溶解度曲线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1.不饱和区域:在曲线的起始部分,溶质的摩尔浓度较低,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尚未达到饱和状态,仍然能够溶解更多的溶质。

2.饱和区域:曲线逐渐上升,进入饱和区域。

在这个区域,溶质的摩尔浓度达到最大值,溶解度曲线呈水平或略微上升趋势。

此时,溶质在给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已经达到最大的溶解度。

3.过饱和区域:超过饱和区域的溶质摩尔浓度,这是一种不稳定状态。

在这个区域,溶质实际上溶解得比饱和状态更多,但是一点点扰动就可能导致溶质析出。

过饱和通常是在饱和溶液中冷却或者加入过量溶质的情况下发生。

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物质的性质,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具有不同的溶解度规律。

一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另一些物质则相反。

对于气体溶解度,通常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化学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实验室技术员经常使用溶解度曲线来了解和控制溶液的性质,以优化反应条件或提高产品纯度。

这对于药物制造、食品工业和化工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图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图

a 30g 100g ×14 130g ×14
的饱和溶液中,
b 40g 100g ×13 140g ×13 C 30g 100g ×14 130g ×14
谁的溶解度大 所含水就少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b
.................. ..........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0 10
20 30
. 40 50 60 70 80 90 100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2) 溶解度曲线
()
溶 解 度
200 190 180 170
D 50oC时,10gKNO3中加入20g水,充分溶解后
再降温到30oC,有KNO3固体析出
B、列表法中,判定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方法:看
低温时低的溶解度与相邻该物质高温的溶解度之间是否包含
另一物质高温是的溶解度,若包含则符合题意。
40oC时 KCL的溶解度为4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KCl
(5)稀释问题套入稀释公式:m浓液×P%浓= m稀液 ×P%稀
100g
20g 20g+100g
(100+50)g
X
X=11.1%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 ..........
1.将t1oC a、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oC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解度曲线是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它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曲线的坡度及走向不同表示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有三种趋向:从左至右向上、向下和平缓。

具体来说,溶解度曲线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1)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平行Y轴作不同温度的垂线相交曲线(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平行Y轴作某温度的垂线相交不同曲线(3)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看曲线斜率(4)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将曲线下点上移或左移到曲线上,看增加溶质量和改变的温度(5)如何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析出——比较曲线上两点的溶解度(6)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如硝酸钾中混有氯化钠杂质——降温结晶法氯化钠中混有硝酸钾杂质——蒸发结晶法(7)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如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常出现白色的斑迹;北方有些盐湖,当地农民夏天捞盐(氯化钠),冬天捞碱(碳酸钠)综合应用例1 溶解度/g AB10 40 C 温度/℃(1)10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10℃时A B C饱和溶液各w克,升温到40℃时,无晶体析出的是有晶体析出的是。

分析:从图中可看出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温度升高时有晶体析出的是C。

例2 根据下图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钠和纯碱晶体属于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2)我国某些盐湖里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为纯碱)晶体,并含少量氯化钠杂质。

要想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的纯碱晶体,应采用方法。

(3)具体的实验步骤为:①加热溶解②③④洗涤晾干(4)完成①----②必备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溶解度/g碳酸钠5040 氯化钠3020100 10 20 30 40 50 温度/℃解析:本题综合考察了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结晶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及实验步骤和实验操作。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有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有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温度(t),纵坐标表示溶解度(S),由t—S的坐标画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

①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其变化趋势分为三种: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②缓升型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小,如NaCl;③下降型极小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面(或线外的点):⑴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相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不作要求)。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是 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Q(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把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a、b、c 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大小关系。

(6)若把混在a中的少量b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若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若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巩固练习1、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20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KNO3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实验绘制与解读

溶解度曲线的实验绘制与解读

溶解度曲线的实验绘制与解读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解度与温度关系的图表,它对于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溶解度曲线实验的绘制方法,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一、实验绘制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 所需物质和溶剂: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物质和溶剂,确保能够在实验条件下发生溶解反应。

- 温度控制设备:例如恒温水浴或恒温槽,用于控制溶液的温度。

- 称量仪器和容器:如天平、烧杯或烧瓶,用于准确称量物质和制备溶液。

2. 实验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验要求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并将其加入容器中。

- 步骤二:逐渐加入溶剂,同时搅拌溶解,直到物质完全溶解,记录所需溶剂的体积。

- 步骤三:在不同温度下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的操作,记录每次实验的溶剂体积和温度。

3. 数据处理与绘制- 根据实验记录,可以得到一组温度和溶剂体积的数据。

- 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曲线拟合,得到溶解度曲线的方程式和相关参数。

- 使用绘图软件或手绘图表,将温度作为横轴,溶解度(溶剂体积)作为纵轴,绘制溶解度曲线图。

二、溶解度曲线的解读通过实验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图可以提供如下信息:1. 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根据曲线的形态,可以了解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 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时,表明该物质在升温过程中更易溶解。

- 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时,表示该物质在升温过程中不易溶解或发生反应生成其他物质。

2. 饱和溶解度和不饱和溶解度- 饱和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能够溶解的最大物质量。

- 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确定饱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即曲线上的水平段。

- 曲线上的上升段表示不饱和溶解度,此时可以继续添加溶质直至达到饱和状态。

3.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观察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斜率。

- 斜率较大表示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较大,溶解度的变化敏感。

- 斜率较小表示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较小,溶解度的变化较为缓慢。

三种溶液溶解度曲线

三种溶液溶解度曲线

三种溶液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是描述在不同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曲线。

一般来说,溶解度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常溶解度曲线、异常溶解度曲线和饱和溶解度曲线。

1. 正常溶解度曲线:
正常溶解度曲线是指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曲线。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其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也随之增加。

典型的例子是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2. 异常溶解度曲线:
异常溶解度曲线是指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曲线。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某些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在特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然后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种情况通常涉及到一些非常规的化学现象,例如溶解热或者晶体结构的变化。

3. 饱和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在这种情况下,压力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因为在一定压力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典型的例子是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会减小。

总的来说,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曲线,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包括正常溶解度曲线、异常溶解度曲线和饱和溶解度曲线。

这些曲线的研究对于理解溶解过程和控制溶解度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3 、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 36.0克, 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 )错
4、在20º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 36.0克,则氯化钠在20ºC时的溶解度为36.0 克( 对 )
例2.
溶解度/g
1、20℃时,A的溶解 80 度是_____1_0_克___ 2、 70
A
10g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_难__溶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A )
A.易溶 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表格法
例:KCl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1.0 34.0 37.0 40.0 42.6 温度/℃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45.5 48.3 51.1 54.0 56.7
应达到饱和状态
比较溶解能力,应控制的条件有:
同温 等量的同种溶剂 达到饱和状态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的质量来比较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四要素:
条件:一定温度 状态:饱和状态(最多)

100
标准:100克溶剂 单位:克
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C可能表示哪种物质:__C__a_(_O_H__)_2_或__C__O_2_等__气_ 体
谢 谢 大 家 !
作业: P41 第8和10题
钠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0ºC时,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关系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关系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关系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它是描述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

溶解度曲线则是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将从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曲线的特点以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压力和溶质浓度。

首先,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溶质分子的动能增大,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促进溶质分子进入溶剂中。

但是,对于某些溶质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反而会减小,这是由于溶质分子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会使溶解过程的熵变增大,从而导致溶解度的减小。

其次,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

只有在气体溶解度较高的情况下,压力的变化才会对溶解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气体溶解度较高时,增大压力会使溶质分子更容易进入溶剂中,从而增加溶解度。

最后,溶质浓度对溶解度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溶质浓度越高,溶解度也会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溶质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增加溶质分子进入溶剂中的倾向。

二、溶解度曲线的特点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一般情况下,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溶解度曲线的斜率代表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速率。

斜率越大,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越快,反之则越慢。

其次,溶解度曲线在某些温度点上可能会出现突变。

这是因为在某些特定的温度下,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导致溶解度发生突变。

最后,溶解度曲线在不同的溶剂中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这是由于不同的溶剂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从而影响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解度曲线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用于溶解度的预测和计算。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解读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解读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解读溶解度是指单位质量的溶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通常以克/100克溶剂(g/100g)或克/升溶液(g/L)表示。

溶解度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溶解过程的理解以及反应速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温度、压力和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其中最显著的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导致溶质分子更容易克服吸引力和相互作用力,从而更容易融入溶剂中。

另一方面,在低温下,溶剂分子的平均动能降低,相互作用力增强,溶质的溶解度相对较低。

与温度相比,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通常较小,尤其是对于固体溶质和液体溶剂的溶解过程。

但是,对于气体溶质和液体溶剂的情况下,压力的增大可以显著提高溶解度。

这是因为根据亨利定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其压力成正比。

增加压力可以增加溶质分子通过液体表面进入溶液的机会,从而提高溶解度。

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时,溶解度通常较高。

相反,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时,溶解度则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相互作用力较强可以促使溶质分子在溶剂中更好地分散,并与溶剂分子形成较为稳定的溶液结构。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进行解读。

溶解度曲线是描述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度随溶剂质量或摩尔分数变化的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形态可以根据溶剂的类型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溶解度曲线包括饱和溶解度曲线、过饱和溶解度曲线和不饱和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解度曲线描述了在给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度随溶剂质量的增加而变化的情况。

在曲线上各点的坐标表示了溶剂中存在的溶质的最大可能质量。

曲线的形状通常呈正向斜率,即溶质溶解度随溶剂质量增加而增加,直到达到饱和状态。

此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无法再进一步增加。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溶剂中可以溶解的最大溶质的量。

溶解度通常用溶质在单位溶剂中的摩尔或质量浓度来表示,单位常用mol/L或g/L。

溶解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和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其中,温度是溶解度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

随着温度的升高,大部分固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会增加,而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则会减小。

这是由于高温会增加溶质与溶剂之间的分子热运动,从而有利于克服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溶质更容易溶解。

相反,低温下,热运动减弱,溶剂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导致溶质溶解度减小。

除了温度,压力也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

对于气体溶质,在一定温度下,随着压力的增加,气体溶质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这是由于增加压力会使气体溶质分子更加密集,更容易与溶剂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增加溶解度。

而固体或液体溶质的溶解度对压力影响较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溶剂选择也会对溶解度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溶剂有着不同的溶解度能力,这主要与溶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性质和极性相关。

相似的化学性质或极性的溶质和溶剂更容易彼此相互作用,从而溶解度较高。

此外,溶剂的溶解度也会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可能与溶质的影响程度不完全相同。

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根据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得到溶解度曲线的形状。

溶解度曲线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显热型和隐热型。

显热型溶解度曲线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增加,形成一个正斜率的曲线。

这是由于溶解过程是放热的,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热运动,从而有利于溶质溶解。

隐热型溶解度曲线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减小,形成一个负斜率的曲线。

这是由于溶解过程是吸热的,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热运动,导致溶质分子逃逸出溶液,从而减小溶解度。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我们可以推断溶解过程中是否有热效应。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斜率,我们还可以判断溶解度对温度的敏感程度。

溶解度曲线图的含义和例题解读

溶解度曲线图的含义和例题解读

溶解度曲线图的含义和例题上海市清流中学朱初耀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 801 号 200126溶解度曲线图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有关习题涉及溶解度、溶解度计算、浓度计 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物质的结晶、物质分离等概念和知识,本文简述了溶 解度曲线的含义,并列举常见相关习题并分析,供参考。

溶解度曲线图通常有如图所示的图 A 、图 B 二类涉及的计算公式有:公式 1:S m (溶质) S m (溶质)或 100 m (溶剂) 100 S m (溶液)公式 2:C%=m (溶质) m (溶液)×100%公式3:C%(饱和溶液)=SS 100×100% 一、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查出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并 计算相应的 C%等数值。

例1:由曲线溶解度图A回答下列问题:①t2 时,B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②t1时,将30克A物质投入60克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③t4时, 90克B物质溶解在1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为了得到B物质的饱和溶液,问:a. 维持温度不变,至少要蒸发掉克水,才能使溶液饱和。

b. 维持温度不变,原溶液中至少再加入B物质克,才能使溶液饱和。

c.不改变溶液组成,只要把温度降低到℃,也能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④要配制C%为28.6%的C物质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控制在℃。

解:①由图A知t2 时,S B=60 克∕100 克水,根据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克数,即当溶剂的质量为100 克时,溶质的质量为60 克,则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60∶100 或 3:5。

②由图A知t1时,S A=32克∕100克水,根据公式1计算可知,在60克水中最多溶解19.2克A物质,即30克A物质不能全部溶解,则根据公式2计算C%=19.219.260×100%=24.2%③a:已知t4时,S B=65克∕100克水,设90克B物质完全溶解并形成饱和溶液只需要溶剂水为x 克,根据公式1,65 90100 xx=138 克,由于原溶剂为150克,则150-138=12克,即蒸发12克水能使溶液达到饱和。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中,“溶解度”以海水中的物质、侯氏制碱法、氨碱法制纯碱等初中课本中的工业流程作为背景,考察同学们对溶解度曲线上升下降、交点等特征的了解,分值通常在3-5分。

什么是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进行各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进行物质结晶或溶解的计算。

从溶解度曲线中能获得哪些信息?1、点① 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如:下图中a表示A物质在t1℃时溶解度为m1g。

②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

如:图中b表示在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有(m2-m1)g未溶解的溶质。

③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如:图中c表示在t1℃时,A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1-m3)g A物质才达到饱和。

④ 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如图中d表示在t2℃,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4g。

2、线溶解度曲线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三类:①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型”。

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②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③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溶解度曲线怎么考?1.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此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2.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3.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并根据此情况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例如: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陡”,表明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降温结晶法。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液能够溶解的最大量溶质的性质。

溶解度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来表示,该曲线展示了溶质在不同温度下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1. 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物质的量。

溶解度受温度、溶剂性质、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

温度升高对于固体溶解度而言通常是有利的,但对于气体来说则相反。

2. 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和绘制方法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溶质在单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曲线。

绘制溶解度曲线的方法是通过实验测定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使用图表工具将温度和溶解度的关系表示出来。

3. 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和解读溶解度曲线可以展示出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 水溶液中的一些溶解度曲线是正斜率曲线,即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加;- 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曲线是水平的,即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某些溶质的溶解度曲线是倒U型曲线,即溶解度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达到一定温度后再逐渐降低。

4. 重点溶解度曲线的实例分析以下是几个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实例分析:- 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溶解度曲线是正斜率曲线;- 硝酸钙水溶液的溶解度曲线是倒U型曲线;- 汞的溶解度曲线是正斜率曲线。

5. 应用和意义溶解度曲线对于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条件来调节溶解度,从而实现产品的最优化制备。

此外,溶解度曲线还能帮助科学家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深入研究物质的溶解动力学规律。

总结: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是研究溶液中溶质溶解现象的重要概念。

溶解度曲线能够展示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对于控制溶解度以及了解溶解过程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溶解度曲线来调节溶解度以实现特定的需求。

同时,溶解度曲线也为科学家研究溶解动力学提供了重要依据,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一、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四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100g水③达到饱和状态④单位:g二、溶解度曲线⑴溶解度曲线中的信息①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饱和溶液②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③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④溶解度曲线上交点的含义:该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针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⑶饱和溶液改变条件后,溶液的变化情况真题回顾【例1】(2011山东淄博)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A.130g B.140g C.160g D.180g【例2】(2011四川泸州)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例3】(2011江苏盐城市)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例4】(2011北京选摘)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①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巧用溶解度曲线可以帮助解决化学问题。

溶解度曲线是一种用数学方式表示溶解度与温度关系的直观表达方式。

以下是一些技巧: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

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溶液的状态。

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

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

某温度下将溶升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某温度下将溶降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

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100g+S×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

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XXX×100%。

举个例子: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解决以下问题:(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饱和或不饱和?(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

此时溶液C 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饱和或不饱和?(4)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氯化钾,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D,此时溶液D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饱和或不饱和?(5)在溶解度曲线中绘制表示四各溶液A,B,C,D的点。

水的饱和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水的饱和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水的饱和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的溶解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而溶解度曲线则是描述了在不同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水的饱和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水中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不同的溶质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也不同。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质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会增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质分子的动能,使其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有利于溶解过程的进行。

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了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饱和溶解度。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曲线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

但是并非所有溶质都符合这个规律,有些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溶解度曲线的形态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有些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呈现出“正弯曲”的形态,也就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的速度逐渐减慢。

这是因为在低温下,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溶解度增大较快。

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质分子的动能增加,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导致溶解度增大的速度减慢。

另一些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呈现出“负弯曲”的形态,也就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的速度逐渐加快。

这是因为在低温下,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溶质分子容易进入溶剂中,溶解度增大较快。

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质分子的动能增加,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导致溶解度增大的速度加快。

除了温度,压力也会影响水的饱和溶解度。

一般来说,随着压力的增加,溶质在溶剂中的饱和溶解度会增大。

这是因为增加压力会使溶剂分子更加紧密地排列,从而增加了溶质分子进入溶剂中的机会。

总的来说,水的饱和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研究领域。

通过研究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溶解过程的机理,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
1.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NaCl溶液中加人10g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10g水后,剩余固体全部溶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g 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
3.下列因素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没有影响的是
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类型
C.温度
D.溶剂的量的多少
4.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

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
....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
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 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
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 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B.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水分蒸发后盐分结晶析出
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
D.氯化钠在20℃时溶解度是36 g,则100 g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 g
6.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⑥
7.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
A.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B.托盘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C.托盘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D.托盘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8.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 0 ℃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9.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A.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B.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C.相应温度下,100g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D.相应温度下,达到饱和时,100g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10,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基本反应类型是。

(3)在纳米ZnFe2O4的催化作用下,太阳光将水分解为氢气与氧气:,该
反应中将能转化为氢能
(4)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反应:,红棕色粉末变成
色,且能被磁铁吸引
(5)用铝片与稀盐酸来制各氢气:,基本反应类型是。

11.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说明下列问题:
(1)给煤炉生火时,用于引火的木柴不宜紧密地堆在一起,而应该架空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2)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

以上事实表明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关的因素是.
(3)寒冷的冬季。

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融化。

其原因是
12.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⑴4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克;这句话的含义是
⑵D点是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它的涵义是
⑶4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4)要使从溶液中析出晶体B,最好采用法。

1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洗洁精洗去碗筷上油污的现象称为。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

(3)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电能转化成了能;家用燃气燃烧过程中能转化为热能。

(4)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

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填(“硬水”或“软水”)。

生活中我们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表示的意义是在20℃时,在__________g水里,达到_______状态时,溶解氯化钠__________g。

(注意:下面两小题必须有计算过程!!!!)(1)、在20℃时,在50g水中加入15 g氯化钠,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所得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过程:
(2)、在20℃时,在50g水中加入25 g氯化钠,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g。

所得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过程:
15.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浓度(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限值如下表所示:
浓度限值(mg/m3)
一级标准0.15 二级标准
0.50
三级标准
0.70
可通过下面的实验来测定某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向某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含碘
(I2)1.27mg的碘溶液,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淀粉遇I2变蓝色),通过抽气装置抽气,使空气进入该装置与碘溶液充分接触,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I2+2H2O===H2SO4+2HI.实验过程中进入装置内的空气的总
体积为1000L.请通过计算判断出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计算过程要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