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报告——胰岛素对小鼠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obVious plateau phase,me dose.rcsponse curve showed a linear relation wlth tlle
by汕cutaneous blood Sugar leVd in rallge of 2.1-9.2 mm01/L
1njection·
Under given condition nlat subcutaneous dose 20%more nlall Intrapentoneal
关键词:胰岛素,腹腔给药,2型糖尿病,脂代谢,氧自由基
Abstract
Insulin is a promising dmg whiCh is也e most e伍caciolls while wim the lowest cost.Subcutaneous wrhich is the conventional route of insulin adminis仃ation has maIly
det锄ing manifeStation.This p印er focused 0n
the dia研eIlces of酉ycemla contl.0l,
liDid and丘ee radicals metabolism by ChroIlic exogenous insulin deliVe叮eimer by nle
i砷Faperitoneal or by the subcutaneous route.The res_ults have Ⅵtal c11mcaI
si嘶ficance of aVoiding and postpoIling occurrence,deVelopmellt of compllcatlons' also call provide a b甜er route of adminis跏ion for diIlical trea触咖·

胰岛素兴奋实验报告

胰岛素兴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作用;2. 掌握胰岛素兴奋实验的基本操作;3. 分析胰岛素兴奋实验的结果,探讨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胰岛素兴奋实验通过给动物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观察动物血糖变化及临床症状,以了解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胰岛素;3. 胰岛素注射器;4. 血糖仪;5. 生理盐水;6. 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准备:选取健康小鼠若干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分组:实验组小鼠按体重给予一定量的胰岛素,对照组小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3. 血糖测定:在实验前后,分别用血糖仪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血糖水平。

4. 观察记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在实验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如精神状态、活动能力、呼吸频率等。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血糖变化及临床症状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小鼠在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实验组小鼠在血糖降低过程中出现精神萎靡、活动能力下降、呼吸频率加快等临床症状。

3. 对照组小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临床症状不明显。

六、实验分析1. 胰岛素兴奋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2. 实验组小鼠在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可能与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有关。

3. 实验组小鼠在血糖降低过程中出现临床症状,提示胰岛素兴奋实验对动物具有一定的应激作用。

七、实验结论1. 胰岛素兴奋实验成功证明了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2. 实验组小鼠在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并出现临床症状,提示胰岛素兴奋实验对动物具有一定的应激作用。

3. 本实验为胰岛素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八、实验讨论1. 胰岛素兴奋实验在动物实验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动物个体差异、实验操作等因素的影响。

胰岛素实验报告

胰岛素实验报告

胰岛素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胰岛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其调节血糖水平的机制。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一组小鼠,使其进食高糖饲料2周,使其体重和血糖水平均达到一定水平。

2. 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

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3. 给予胰岛素注射:对实验组小鼠进行胰岛素注射,剂量根据体重调整,使其达到一定的胰岛素水平。

4. 测量血糖水平:使用血糖仪测量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并在注射胰岛素后的一定时间间隔内再次测量血糖水平。

5.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每只小鼠的体重、血糖水平以及注射胰岛素后的血糖变化情况,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实验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注射胰岛素后的一段时间内,血糖水平明显下降。

这表明胰岛素的作用可以调节血糖水平,使其降低。

2. 血糖平衡机制: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使其转化为能量,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肝脏的糖原合成,减少葡萄糖的释放,进一步维持血糖平衡。

3. 实验组小鼠体重变化: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在注射胰岛素后体重略有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能量消耗增加,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4. 个体差异与胰岛素敏感性: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部分实验组小鼠对胰岛素的应答更为明显,即血糖降低更为显著,体重下降更为明显。

这说明不同个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存在差异。

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验证了胰岛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

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减少葡萄糖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胰岛素的作用还可能与体重的调节相关。

个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也可能存在差异。

实验的局限性与展望: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仅使用了小鼠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人体。

因此,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可以考虑使用更多种类的动物或进行临床实验,以更好地理解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肌内注射实验报告结论

肌内注射实验报告结论

肌内注射实验报告结论
肌内注射实验是通过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观察其吸收、分布和药效的实验。

本实验通过对小鼠进行肌内注射,观察了不同速度下对比胰岛素的吸收与降血糖效果。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速度对肌内注射吸收的影响:在本实验中选择了不同速度进行注射,其中较快速度下胰岛素的吸收较快,而较慢的速度下胰岛素的吸收较慢。

这是因为注射速度不同会导致药物在注射部位的分布和扩散速度不同,进而影响吸收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较快速度下胰岛素能更快地进入血液循环,开始发挥作用。

2. 速度对药效的影响:本实验观察了胰岛素注射后对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结果显示,较快速度下注射的胰岛素效果更好,能较快降低小鼠血糖水平。

而较慢速度下注射的胰岛素,则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较慢,甚至无明显降低。

这是因为注射速度不同导致药物进入循环系统的时间不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也会因此发生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较快速度下注射的胰岛素能更快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3. 肌内注射的优点:肌内注射是一种常用的给药方式,其优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注射部位丰富的血运,能够加快药物的吸收速度;二是避免了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从而减少了药物的分解和转化,提高了药效。

综上所述,肌内注射速度的选择会对药物的吸收和药效产生影响。

较快速度下注射的胰岛素能更好地吸收并快速降低血糖水
平。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注射速度,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

姓名:学号:实验报告说明:1、实验报告务必独完成,对抄袭者将按不及格处理;2、实验报告的格式请按下面的各项要求来填写,不要改动;3、正文字体统一用“仿宋-GB2312”、,小四号,单倍行距,小标题加黑;4、下面的“替换这里”字体底纹在完成后去除;5、实验报告按时上传,上传时文件名统一按照网上说明来命名;实验名称: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同组姓名:实验日期:室温:气压:成绩:教师:一、实验结果(一)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1、小白鼠的低血糖效应:给两只小白鼠注射胰岛素,23分钟后,两只小鼠均出现不爱活动,接着出现四肢无力、痉挛等惊厥反应。

立即给一只小鼠腹腔注射50% 葡萄糖溶液,另一只不注射,注射了葡萄糖的小鼠很快恢复了正常,而未注射的仍出现惊厥现象。

2、金鱼的低血糖效应:将二条金鱼放入A(即胰岛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两条金鱼的活动都有所减弱。

将其中一条移入B(葡萄糖溶液)中,可以观察到:在葡萄糖溶液中的金鱼,其活动明显比在胰岛素溶液中的强。

(二)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结果收缩压:96mm 舒张压:72mm二、分析与讨论(一)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通过促进肝细胞、肌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贮存,抑制糖异生和肝组织葡萄糖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它是调节机体血糖的重要激素之一,能促进组织的合成代谢、促进全身组织特别是肌肉、肝和脂肪组织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

当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时,将引起血糖下降。

严重时可导致动物出现惊厥、肌肉抽搐、休克等低血糖现象。

当出现低血糖效应时,及时给动物补充血糖,可以缓解惊厥休克症状。

而补充血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实验动物注射葡萄糖,当血糖为大脑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后,出现的低血糖休克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或是消除。

(二)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结果动脉血压: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所施加的侧压力。

收缩压(高压):是指当人的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最高,此时内壁的压力称为收缩压。

胰岛素对小鼠胚胎发育及其组织中IGF-1表达的影响

胰岛素对小鼠胚胎发育及其组织中IGF-1表达的影响
的2 - c e l l 胚胎 总数 X 1 0 0 %
f r e e ) 2 g l ,Mg C 1 2 ( 2 5 m mo l / L ) 0 . 4 5 g l ,d NT P Mi x

பைடு நூலகம்
1 材料 与方 法
1 . 1 实验 动物
[ 收稿 日期] 2 0 0 7 — 0 5 — 0 9
[ 作者简介] 高
ml 的 KOS M 培 养液 中继
续 培养 至囊 胚 期 、而对 照 组 则在 同 样 的 KOS M 液
中培 养 至囊 胚 期 。
[ 基 金 项 目] 一 卜 海 市科 委 基 础 研 究项 同( NO . 0 5 4 9 0 9 0 0 1 )
小 鼠早期胚胎发育 过程 中需要有 多种因子 的参 与 。胰 岛素就 是其 中之 一 。有报 道 【 卜: 】 称在 小 鼠子
8 周龄 S P F 级I C Rd  ̄ 鼠( 购_ 丁中国科 学院上海 实 验 动物 中 t  ̄ , [ S C XK ( 沪) 2 0 0 3 — 0 0 0 3 ] , 体重2 8  ̄3 0 g 。 1 . 2 胚 胎 的体外操 作 及培 养 1 . 2 . 1 超 数 排 卵 、收 集 实 验母 鼠腹腔 注射 P MS G ( 8 I U/ 只) ,4 8 h后腹 腔 注 射 h C G( 8 I U/ 只) ,然后 与 正常 公 鼠合 笼( 雌 雄 比例 :1: 1 ) ,第 2天 早上检 查 有 无 阴栓 。对 有 阴栓 的作 为供 体 鼠, 于第 2天 ( 见栓 当大 算作 0 . 5 d ) 颈椎脱 臼处死 ,无菌 条件下冲 取2 一细胞 胚 胎 。
胰 岛素对小 鼠胚胎发育及其
组 织 中I GF . 1 表 达 的影 响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生理实验11-2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生理实验11-2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一:实验目的了解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的机能二:实验原理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的激素之一,当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时,便引起血糖下降,动物出现惊厥现象。

三:实验过程◆实验动物与器材小白鼠(4只),1ml注射器,鼠笼,胰岛素溶液(2U/ml),50%葡萄糖溶液,酸性生理盐水◆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4只小白鼠称重后,分实验组2只和对照组2只2、给实验动物腹腔注射胰岛素溶液(0.1ml/10g体重)3、将两组动物都放在室温环境下,并记录时间,注意观察并比较两组动物的神态,姿势及活动情况4、当实验组动物出现角弓反张、乱滚等惊厥反应时,记录时间,并立即给其中两只皮下注射葡萄糖溶液(0.1ml/10g体重),另两只不予抢救5、比较注射葡萄糖的动物以及出现惊厥并未抢救的动物的活动情况,并分析结果6、试验结束后,试验动物全部断颈处死。

◆数据记录如下:第一组注射胰岛素后12分钟呼吸变急促28分钟角弓反张35分钟僵直43分钟死第二组注射胰岛素后25分钟角弓反张,马上注射葡萄糖,很快恢复平静四:思考题1、正常机体内胰岛素如何调节血糖水平?答: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肝脏和肌肉糖原的合成及贮存,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并贮存于脂肪组织中,上述作用使血糖水平降低。

2、试分析糖尿病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胰岛素是体内惟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一旦某种原因引起胰岛素缺乏,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将发生障碍,由于代偿机制,血糖浓度将升高,如超过肾糖阈,尿中将出现葡萄糖。

治疗方法:只要按时注射胰岛素即可。

五:讨论◆注射胰岛素后,报纸上出现一滩血迹,可能为注射时刺伤内脏所致,单个只小鼠身上均无血迹。

◆实验中被小鼠咬伤,故未完成实验,试验数据和现象均为同组实验者提供。

血糖小鼠实验报告

血糖小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糖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小鼠血糖测定的操作技能。

3. 研究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胰岛素是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本实验通过测定小鼠血糖浓度,观察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血糖的影响,以了解血糖调节的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动物:健康雄性小鼠10只,体重20-25g。

2. 试剂:胰岛素、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肝素钠、血糖测定仪、注射器、剪刀、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分组:将10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胰岛素组、肾上腺素组。

2. 胰岛素组:在实验前1小时,给胰岛素组小鼠腹腔注射0.1U/kg胰岛素,对照组和肾上腺素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 肾上腺素组:在实验前1小时,给肾上腺素组小鼠腹腔注射0.1mg/kg肾上腺素,对照组和胰岛素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4. 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实验前10分钟,给所有小鼠静脉注射2%葡萄糖溶液0.1ml/10g体重。

5. 血糖测定:实验开始后,用肝素钠抗凝,采集小鼠耳缘静脉血,用血糖测定仪测定血糖浓度。

6.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小鼠血糖浓度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1. 正常对照组小鼠血糖浓度为(4.5±0.5)mmol/L。

2. 胰岛素组小鼠血糖浓度为(2.1±0.3)mmol/L,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浓度明显降低(P<0.05)。

3. 肾上腺素组小鼠血糖浓度为(6.2±0.6)mmol/L,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浓度明显升高(P<0.05)。

六、实验结论1. 胰岛素可以降低小鼠血糖浓度,证实了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2. 肾上腺素可以升高小鼠血糖浓度,证实了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

胰岛素的作用实验报告

胰岛素的作用实验报告

胰岛素的作用实验报告胰岛素的作用实验报告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在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对胰岛素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实验旨在探究胰岛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其在人体内的机制。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小鼠通过注射胰岛素,而对照组小鼠则注射生理盐水。

在实验开始前,先测量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作为基准值。

然后,通过尾静脉注射胰岛素或生理盐水,观察不同注射物对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在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则没有明显变化。

这表明胰岛素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起到调节作用。

讨论:胰岛素通过调节葡萄糖在体内的代谢,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的分泌与血糖水平呈负反馈关系。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使细胞摄取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而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素的分泌减少,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在胰岛素的作用下,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被激活,使葡萄糖能够进入细胞内,供能和储存。

其次,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

胰岛素通过抑制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的合成,减少了肝脏释放葡萄糖的量,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血糖调节,它还对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有一定影响。

胰岛素能够促进脂肪细胞对脂肪的摄取和合成,并抑制脂肪酸的分解,从而增加脂肪的储存。

此外,胰岛素还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维持正常的氮平衡。

然而,胰岛素的缺乏或抵抗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因此,胰岛素的研究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胰岛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

胰岛素对小鼠胚胎印迹基因Igf2_H19甲基化水平和表达的影响

胰岛素对小鼠胚胎印迹基因Igf2_H19甲基化水平和表达的影响

95 , 5 min 95 , 1 min, 55 40 cycles
, 1min 72
, 1min
Imprint control region( ICR) of Igf 2 H 19
U19 619
430 bp
F: 5 tttgtaaggagattatgttttatttttgga 3 R: 5 ccctaacctcataaaacccataactataaa 3
rRNA( n) 基因 Ct 值比较: C ( t ) = C ( t ) m - C ( t) n,
1 2 试剂及仪器 PMSG, hCG( 宁波 激素制 品有 限公 司) ; RNeasy
标本间 C ( t) 比较: c( t) = C ( t ) 实验组- C ( t) 对照组, 最后值以 2- c( t) 计算.
F: 5 gtgtgtgtcagccaagcatg 3 R: 5 caaatgtggggacacagagg 3
PCR conditions
95 , 15 min 95 , 15 s, 56 28 cycles
, 20 s, 72
, 20 s
H 19
Af049091
185 bp
F: 5 taccccgggatgacttcatc 3 R: 5 tatctccgggactccaaacc 3
95 , 15 min 95 , 15 s, 56 28 cycles
, 20 s, 72
, 20 s
Imprint control region( ICR) of Igf 2 H 19
U19 619
498 bp
F: 5 gtataagaattttgtaaggagattatgttt 3 R: 5 ataaatcaaatacctaaaataactcttaaa 3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实验报告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实验报告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
一:实验目的
了解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的机能
二:实验原理
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的激素之一,当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时,便引起血糖下降,动物出现惊厥现象。

三:实验动物与器材
小白鼠(4只),1ml注射器,鼠笼,胰岛素溶液(2U/ml),50%葡萄糖溶液,酸性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4只小白鼠称重后,分实验组2只和对照组2只
2、给实验动物腹腔注射胰岛素溶液(0.1ml/10g体重)
3、将两组动物都放在室温环境下,并记录时间,注意观察并比较两组动物的神态,姿势及活动情况
4、当实验组动物出现角弓反张、乱滚等惊厥反应时,记录时间,并立即给其中两只皮下注射葡萄糖溶液(0.1ml/10g体重),另两只不予抢救
5、比较注射葡萄糖的动物以及出现惊厥并未抢救的动物的活动情况,并分析结果
6、试验结束后,试验动物全部断颈处死
五:思考题
1、正常机体内胰岛素如何调节血糖水平?
答: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肝脏和肌肉糖原的合成及贮存,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并贮存于脂肪组织中,上述作用使血糖水平降低。

2、试分析糖尿病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胰岛素是体内惟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一旦某种原因引起胰岛素缺乏,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将发生障碍,由于代偿机制,血糖浓度将升高,如超过肾糖阈,尿中将出现葡萄糖。

治疗方法:只要按时注射胰岛素即可。

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组不救--14:41注射胰岛素15:10角弓15:17僵直15:25死
第二组救---14:43注射胰岛素15:00角弓,马上注葡,恢复平静。

生物实验报告——胰岛素对小鼠影响

生物实验报告——胰岛素对小鼠影响

生物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日期:
同组者:实验序号:
实验题目:胰岛素对于小白鼠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过量胰岛素对小白鼠引起的低血糖效应,说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

实验要求:小白鼠在实验前需经过饥饿处理,稀释胰岛素的生理盐水要偏弱酸性
实验原理: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实验对象:小白鼠若干
实验器材:大烧杯、小鼠笼、镊子、1mL注射器、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及步骤:1.将6只老鼠分为两组,每组3只,第一组为
实验组,第二组为对照组。

2.向实验组小白鼠注射0.3ml胰岛素溶液,并向对照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3.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小白鼠神态、姿势及活动状况。

4.待一组小白鼠出现反应后对其注射0.3ml配置好的葡萄糖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实验组的小白鼠注射胰岛素后由活跃逐渐变为平静最后基本不活动,部分甚至出现发抖等现象,注射葡萄糖后逐渐恢复;对照组的小白鼠无明显变化。

小老鼠胰岛素惊厥实验报告

小老鼠胰岛素惊厥实验报告

小老鼠胰岛素惊厥实验报告组员:胡欣、郑宁博、朱靖、马凯、於梦秋(1)原理: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水平的激素之一。

给动物注射大量胰岛素后,引起血糖降低,动物出现惊阙现象。

(2)准备小白鼠、注射器、胰岛素溶液、酸性生理盐水、生理盐水、10%葡萄糖。

(3)操作步骤1.取4只体重相近的小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二只。

(实验前饥饿26小时)2.给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胰岛素溶液(0.1毫克/10克体重),胰岛素溶液浓度为2 国际单位/毫升。

腹腔注射方法:左手提起并固定小鼠,使小鼠腹部朝上,鼠头略低于尾部,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在下腹部靠近腹白线的两侧进行穿刺,针头刺入皮肤后进针3mm左右,接着使注射针头与皮肤呈45°角刺入腹肌,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当针尖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后抵抗感消失。

固定针头,保持针尖不动,回抽针栓,如无回血、肠液和尿液后即可注射药液。

胰岛素溶液的配制:用pH2.5-3.5的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胰岛素。

酸性生理盐水配制:将10毫升0.1N HCl 加入300毫升生理盐水中,调pH 值为2.5-3.5。

3.给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4.将两组动物做好标记后,放在室温下观察,比较两组动物的神态、姿势及活动情况。

5.当动物出现抽搐、翻滚等惊阙反应时,记录时间,并将其中一只立即皮下注射10%葡萄糖(0.1毫升/10克体重)。

皮下注射方法:选项背或大腿内侧的皮肤。

操作时,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然后将皮肤提起,注射针头取一钝角角度刺入皮下,把针头轻轻向左右摆动,易摆动则表示已刺入皮下,再轻轻抽吸,如无回血,可缓慢地将药物注入皮下。

拔针时左手拇、食指捏住进针部位片刻,以防止药物外漏。

6.比较对照组动物、注射葡萄糖的动物、以及出现惊阙而未经注射葡萄糖的动物的活动情况,分析所得结果。

(4)实验结果及结论。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实验报告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实验报告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
一:实验目的
了解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的机能
二:实验原理
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的激素之一,当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时,便引起血糖下降,动物出现惊厥现象。

三:实验动物与器材
小白鼠(4只),1ml注射器,鼠笼,胰岛素溶液(2U/ml),50%葡萄糖溶液,酸性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4只小白鼠称重后,分实验组2只和对照组2只
2、给实验动物腹腔注射胰岛素溶液(0.1ml/10g体重)
3、将两组动物都放在室温环境下,并记录时间,注意观察并比较两组动物的神态,姿势及活动情况
4、当实验组动物出现角弓反张、乱滚等惊厥反应时,记录时间,并立即给其中两只皮下注射葡萄糖溶液(0.1ml/10g体重),另两只不予抢救
5、比较注射葡萄糖的动物以及出现惊厥并未抢救的动物的活动情况,并分析结果
6、试验结束后,试验动物全部断颈处死
五:思考题
1、正常机体内胰岛素如何调节血糖水平?
答: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肝脏和肌肉糖原的合成及贮存,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并贮存于脂肪组织中,上述作用使血糖水平降低。

2、试分析糖尿病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胰岛素是体内惟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一旦某种原因引起胰岛素缺乏,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将发生障碍,由于代偿机制,血糖浓度将升高,如超过肾糖阈,尿中将出现葡萄糖。

治疗方法:只要按时注射胰岛素即可。

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组不救--14:41注射胰岛素15:10角弓15:17僵直15:25死
第二组救---14:43注射胰岛素15:00角弓,马上注葡,恢复平静。

胰岛素在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中的作用

胰岛素在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中的作用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8年 第38卷 第10期: 956~962 956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胰岛素在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中的作用于秉治, 张哲, 邓欣, 徐小燕, 冯晨, 李延笑, 崔城, 宿文辉, 赵鸿梅, 于大海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沈阳 110001E-mail: ybzbiochem@收稿日期: 2008-04-15; 接受日期: 2008-06-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30570945)资助项目摘要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生长因子和激素在胚胎早期发育的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应用定量ELISA, RT-PCR, 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胰岛素在小鼠受精卵和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 发现胰岛素均匀分布在卵细胞的胞浆中. 同时也检测到mTOR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和p70S6K的表达、活性和定位. 在小鼠受精卵中mTOR和p70S6K的表达没有明显不同. 二者在G1, G2和M期分布在细胞浆, 在S期聚集在原核的周围. 在不同时期, mTOR的活性是波动的. 利用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渥曼青霉素, 观察到卵裂率明显减低. 当使用mTOR的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时, 受精卵的第一次有丝分裂延迟. 这些结果表明胰岛素存在于小鼠的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 并且胰岛素可能通过激活PI3K/PKB/ mTOR/S6K的信号传导通路在小鼠的早期胚胎发育中发挥功能作用. 关键词小鼠胚胎胰岛素mTOR S6K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的β细胞合成与分泌, 在糖代谢调节和新陈代谢的途径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激素[1]. 胰岛素通过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已经证实胰岛素可能在哺乳动物的早期发育阶段中对新陈代谢、细胞增殖、分化发挥重要的作用[2], 包括母源的(如 insulin)和胚胎源的(如 IGF-Ⅱ)因子都可能调节其早期阶段的发育[3]. 有研究[4~6]显示PI3K- PKB-mTOR与胰岛素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相关. mTOR 是一个磷脂酰肌醇激酶-相关激酶家族的成员[7]并且在细胞生长中起关键作用. 胰岛素可以激活mTOR, 激活的mTOR通过它的下游效应因子核糖体 40S 亚单位蛋白S6 激酶1 (S6K1)和eIF 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4EBP1) 调节蛋白质合成. mTOR 通路的完全活化需要来自营养(如氨基酸与葡萄糖)和生长因子(如胰岛素)的双重作用, 并能促进细胞生长和抑制凋亡.早期研究[3]曾报道在小鼠的1-细胞期胚胎中没有检测到胰岛素. 在研究小鼠的受精卵的早期发育中, 本实验组发现了一些胰岛素的下游效应因子, 如mTOR和S6K, 在小鼠的受精卵中表达, 具有活性,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既然PI3K/PKB/mTOR/S6K 途径需要胰岛素信号的刺激才能被激活, 那么受精卵当中是否存在PI3K/PKB/mTOR/S6K的上游信号分子——胰岛素, 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胰岛素及其受体在小鼠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是否表达进行检测.1材料和方法1.1小鼠胚胎的收集和培养4~6周龄成熟雌性昆明系小鼠(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 经严格明暗循环喂养4天后, 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10 IU (PMSG, 天津市华孚高新生物技术公司), 46~48 h后腹腔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 IU (hCG, 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 将注射hCG的雌鼠分别与分开饲养的8周龄以上成熟雄性中国科学 C 辑: 生命科学 2008年 第38卷 第10期957昆明系小鼠合笼过夜, 次日清晨检查雌鼠阴栓, 有阴栓者为交配成功, 注射hCG 后16~19 h 脱颈椎处死雌鼠, 取双侧输卵管, 实体镜下于M2培养液(购自Sigma 公司)中撕开壶腹膨大处, 使受精卵自然流出, 透明质酸酶除颗粒细胞, 移入M16培养液(购自Sigma 公司)中, 于37℃, 5%CO 2条件下培养相应时间后, 收集G 1, S, G 2以及M 期受精卵.1.2 RT-PCR将收集到的各期受精卵(每期300个), 以Quick- Prep Micro mRNA Purification 试剂盒(购自Amersham Biosciences)按操作步骤提取RNA(oligo-dT cellµLose 纯化). 用TaKaRa RNA PCR(AMV)试剂盒(大连宝生物有限公司)进行反转录和PCR. 使用AMV(avian myeblastosia virus)反转录酶将mRNA 合成cDNA 的第一链. 每次反转录实验按操作步骤, 采用10 μL 体系, 其中mRNA 体积为5 μL, 取 5 μL cDNA 加入PCR 反应液20 μL 合成第二链并进一步进行PCR 反应, 按照预实验获取的最佳实验温度、循环数等反应条件进行, 具体条件为94℃ 2 min 预变性; 94℃ 30 s, 55℃ 30 s, 72℃ 1 min, 35个循环; PCR 分析使用胰岛素特异的引物Ⅰ和Ⅱ型, 跨内含子设计引物(赛百盛公司合成). 胰岛素Ⅰ型引物上游引物5′-AGGACCC ACAAGTGGAACA-3′ 和 下游引物5′-GCTGGTA GAGGGAGCAAAT-3′(131 bp 长度的PCR 产物), 胰岛素Ⅱ型引物上游引物5′-AAGCCTATCTTCCAGG TTATT-3′, 下游引物5′-TGGGTCCTCCACTTCACG- 3′(211 bp 长度的PCR 产物)1.3 蛋白印迹分析将收集到的各期受精卵(每道200个), 以及卵母细胞(200个), 3000 r/min, 离心10 min, 弃上清, 加入20 μL 蛋白提取液, 反复冻融3次使细胞裂解, 加入SDS 样品缓冲液, l00℃煮沸5 min, SDS-PAGE 电泳, 然后将蛋白转印至硝酸纤维素膜上, 一抗分别是胰岛素抗体, mTOR 抗体, S6K1抗体1︰400(分别购自Santa Cruz Biotechnology).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购自Santa Cruz Biotechnology)为二抗1︰300, 增强型化学发光法显色. X-ray 底片曝光. X-ray底片经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进行扫描成像.1.4 mTOR 激酶活性测定mTOR 在小鼠1-细胞胚胎中激酶的活性用文 献[10~12]中的方法检测. 50个小鼠的1-细胞胚胎用裂解缓冲液(20 mmol/L Tris-HCl, pH 7.5, 含1% NP-40, 1 mmol/L EGTA, 1 mmol/L EDTA) 4℃裂解. 激酶的活性用4-EBP1作底物分析, 在一个反应混合液中包括(20 mmol/L Tris-HCl (pH 7.5), 75 mmol/L NaCl, 10 mmol/L MgCl 2, 1 mmol/L DTT, 20 μmol/L ATP, 5 μCi [γ-32P]ATP)20 μL 的体积中分析, 反应进行30 min, 在30℃条件下, 取25 μL 反应液点于whatmanP81强阳离子交换滤纸(1 cm×2 cm)上, 75 mmol/L 磷酸溶液反复洗3次. 磷酸化的蛋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和放射自显影进行分析.1.5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将待用的对照组卵母细胞及处理组受精卵移入新鲜配制的4%多聚甲醛液中, 固定30 min(37℃), 然后在清洗液滴(含0.1%BSA 的PBS)中清洗3次, 用含0.2%Triton-X100的PBS 处理15 min (37℃), 以增加细胞膜透性, 用清洗液充分清洗后把卵移入封闭液滴(含1%BSA 的PBS)中, 37℃下处理1 h. 一抗室温孵育4℃过夜. 用清洗液洗卵3遍以充分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然后移入二抗(FITC 标记)中, 室温避光孵育30 min 后, 用清洗液洗3次, 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荧光显微镜(Olympus)下观察胰岛素、mTOR 和S6K1的亚细胞定位.1.6 定量ELISA 分析取出酶标板, 依照次序分别加入50 μL 标准品于空白微孔中. 标记样品并分别加50 μL 样品于空白微孔中, 在样品孔中加入10 μL 的生物素标记溶液. 在标准品孔和样品孔中分别加入50 μL 的酶标记溶液, (36±2)℃孵育反应60 min, 洗涤液清洗5次, 每次静置10~20 s. 每孔加入底物A, B 液各50 μL, (36±2)℃下避光孵育反应15 min, 每孔加入50 μL 终止液, 终止反应. 于波长450 nm 的酶标仪上读取各孔的A 值, 以A 值为纵坐标, 以标准品的浓度为横坐标, 绘制曲线图, 根据样品的A 值查找对应的浓度范围, 敏感度为 0.5 nmol/L.于秉治等: 胰岛素在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中的作用9581.7 雷帕霉素和渥曼青霉素对受精卵的作用用DMSO 溶解雷帕霉素和渥曼青霉素, 去透明带的G 1期受精卵(在Tyrode’s buffer, pH 2.5中移除)分别在终浓度为3.3 μg/mL 的雷帕霉素以及20 μmol/L 的渥曼青霉素中进行孵育. 解剖显微镜下, 在hCG 注射后30~35 h 后, 计算卵裂率. 每个实验至少重复3次, 结果用SPSS 12.0进行分析.2 结果2.1 mTOR 和S6K 在小鼠受精卵中的表达与定位用蛋白印迹检测小鼠的卵母细胞和受精卵的G 1, S, G 2或M 期中mTOR 和S6K 蛋白的水平(图1). 在小鼠的卵母细胞和受精卵的各期中, 均存在mTOR和S6K 的表达. 用免疫荧光法, 在小鼠的卵母细胞和1-细胞期胚胎中检测了mTOR 和S6K1(图2). mTOR 和S6K 明显表达在小鼠卵母细胞和G 1受精卵的胞浆图1 mTOR 和p70S6K1在小鼠受精卵中的蛋白印迹分析(a), (b) mTOR 和p70S6K1在小鼠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不同阶段的表达. 每个泳道是200个卵图2 mTOR 和p70S6K 在小鼠受精卵中的免疫荧光分析(a)~(e)中绿色荧光代表mTOR 的定位; (f)~(j)中的绿色荧光代表S6K 的定位; 图中红色荧光代表由PI 染色的核; (k)~(o): 卵母细胞和受精卵的阴性对照. 抗mTOR 、抗S6K 的抗体和FITC 连接的羊抗兔抗体应用于本研究中中国科学 C 辑: 生命科学 2008年 第38卷 第10期959中. 有趣的是mTOR 和S6K 的分布在S 期聚集在原核周围. 并且在G 2和M 期, mTOR 和S6K 再一次均匀一致地分布在胞浆中. mTOR 和S6K 的定位可能与mTOR 和S6K 的活化及其作用相关.2.2 mTOR 在小鼠1-细胞胚胎中的活性在小鼠的受精卵中, 用4-EBP1做底物分析mTOR 的活性. 在18~21 h, 相当于G 1末期和S 期. mTOR 的活性最高. 在23~31 h, mTOR 的活性逐渐降低(图3). 结果提示mTOR 在小鼠受精卵的G 1和S 期可能发挥作用.2.3 mTOR 和PI3K 的特异性抑制剂抑制小鼠受精卵的第一次有丝分裂分别使用mTOR 和PI3K 的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和渥曼青霉素, 处理小鼠G 1期的受精卵, 观察它们对卵裂的影响. DMSO 以小于0.5%的终浓度加到培养液中. 24 h 的孵育后, 检测了卵裂率. 在小鼠的受精卵中终浓度为3.3 μg/mL 的雷帕霉素明显地抑制了受精卵的卵裂率(图4).渥曼青霉素以终浓度为20 μmol/L 明显降低了受精卵的卵裂率(图5). 这些结果提示雷帕霉素和渥曼青霉素能够干扰小鼠受精卵的G 2/M 期转化.2.4 胰岛素在小鼠卵母细胞以及受精卵中的表达与定位RT-PCR 用来检测GV 期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胰岛素的mRNA (图6), 得到了131 bp (Ⅰ型胰岛素)和231 bp (Ⅱ型胰岛素)的PCR 产物. PCR 片段的序列分析提示这些PCR 产物的确来自于胰岛素的mRNAs. 在小鼠的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有Ⅰ型与Ⅱ型胰岛素图3 mTOR 在受精卵不同时期的活性在G1, S 和G2期(从18~25 h), 活性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直到第一次有丝分裂的M 期, 其活性迅速降低. 每个泳道是10个卵.[γ-32P]-ATP 用于放射自显影中图4 雷帕霉素抑制了受精卵的卵裂以终浓度分别为2.5, 3.3, 5.0 和 10 μg/mL 的雷帕霉素处理小鼠的受精卵并检测卵裂率. 实验重复3次图 5 渥曼青霉素抑制小鼠受精卵的卵裂以终浓度为20 μmol/L 的渥曼青霉素处理小鼠的受精卵并检测卵裂率. 实验重复3次的mRNA 存在(图6(a)和(b)). 进一步使用蛋白印迹检测小鼠的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胰岛素蛋白的表达. 在减数分裂的成熟期胰岛素蛋白保持稳定, 受精以后这种表达的模式没有改变(图7). 使用ELISA 方法分析胰岛素的表达. 重复实验5次, 在小鼠的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检测胰岛素的浓度, 结果为 (308±17)和(203±35) nmol/L.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胰岛素在小鼠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的分布, 在受精前后胰岛素均匀分布在细胞浆中(图8). 结果说明胰岛素表达在小鼠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于秉治等: 胰岛素在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中的作用960图6 胰岛素在小鼠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的RT-PCR分析(a)Ⅰ型胰岛素的mRNA水平; (b)Ⅱ型胰岛素的mRNA水平, 每个泳道是300个卵图7 胰岛素在小鼠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的蛋白印迹分析M示: 蛋白质量标记; GV和G1: 用ECL方法显示胰岛素在小鼠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的表达. 每个泳道是200个卵3讨论研究表明, 在小鼠的卵母细胞以及受精卵中有胰岛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本实验也通过BLAST 软件检测胰岛素引物的特异性, 该引物设计使其产图8 胰岛素在小鼠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中的免疫荧光分析绿色荧光代表胰岛素在小鼠卵母细胞(a)和受精卵(b)中的定位. (a′)和(b′)为对应于上图的阴性对照物横跨内含子, 以便精确检测出胰岛素的mRNA水平而不是胰岛素同系物如IGF的水平, 从而排除基因组DNA的污染. 由于检测到胰岛素在卵母细胞中也有表达, 可以认为胰岛素可能来自于母源. 胰岛素信号在卵巢功能上的作用, 诸如促进卵巢类固醇激素的合成、滤泡发育、颗粒细胞增殖等[16]. 按照Frias 等人[13~16]的报道, 胰岛素能调节两个mTOR相关的蛋白复合物的活性. 另一方面, 胰岛素与营养素也能激活S6K1调节蛋白质的合成[17]. 胰岛素通过促进4-EBP1(eIF4E-结合蛋白)的磷酸化刺激蛋白质的合成, 这种效应是雷帕霉素敏感型的, 并且由1型mTOR 复合物介导[18]. 一些研究发现PI3K-PKB 介导的mTOR活化也能导致胰岛素信号的减弱(图9),表明胰岛素在许多细胞系中通过激活PI3K-PKB- mTOR途径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4~6]. 胰岛素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起作用, 其受体激活胰岛素受体底物(IRS), IRS活化磷脂酰基醇-3-激酶(PI3K). 本实验结果显示, 在小鼠的受精卵中没有胰岛素受体以及胰岛素受体底物的表达(数据未显示), 此结果与Heyner等人[3]的报道一致. Rosenblum等人[19]也发表了小鼠早期胚胎发育期间没有发现胰岛素结合的证据. 既然在受精卵中存在着这些PI3K/PKB/ mTOR胰岛素的下游分子, 而受精卵的细胞膜上又没有胰岛素的受体及受体底物等, 那么在受精卵中要激活中国科学 C 辑: 生命科学 2008年 第38卷 第10期961图9 小鼠受精卵中胰岛素与mTOR 关系的示意图PI3K/PKB/mTOR 下游分子, 必然在细胞内应该有胰岛素的存在, 这也充分说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大量研究表明, 许多真核细胞中存在胰岛素激活的PI3K/PKB/mTOR 信号传导通路[20~23]. 因此, 研究受精卵当中的PI3K/mTOR 传导通路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使用mTOR 和PI3K 特异的抑制剂雷帕霉素和渥曼青霉素进行深入的研究, 检测胰岛素和mTOR 之间的关系, 以及胰岛素是否在小鼠的受精卵中通过PI3K/PKB 途径起作用. 结果也指出雷帕霉素和渥曼青霉素能够抑制卵裂. 推测胰岛素可能通过PI3K/ PKB/mTOR 信号途径参与小鼠受精卵的发育. 检测了mTOR 的表达、定位和活性, 结果显示, mTOR 和S6K 的分布在S 期聚集在原核周围. mTOR 的活性在小鼠受精卵的4个时期波动. 研究提示mTOR 和S6K 在小鼠受精卵中表达并且活化, 说明mTOR 和S6K 在小鼠受精卵的发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PI3K/PKB/mTOR 途径中, PKB 是另一个重要的成分. 本研究先前的实验已经证明了PI3K 和PKB 在小鼠受精卵中表达并且促进小鼠受精卵的早期发 育[24]. 实验结果提示, 胰岛素在小鼠受精卵中通过PI3K/PKB/mTOR 信号途径起作用. 下一步工作将集中研究胰岛素在小鼠的受精卵中与PI3K 和PKB 的关系是直接还是间接的. 这一研究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鼠受精卵发育中的细胞周期进程的调节机制.参考文献1 Stockhorst U, de Fries D, Steingrueber H J, et al. Insulin and the CNS: effects on food intake, memory, and endocrine parameters and the role of intranasal insulin administration in humans. Physiol Behav, 2004, 83: 47—542 Petruzzelli L, Herrera R, Garcia-Arenas R, et al. Acquisition of insulin-dependent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during Drosophila embryogenesis. J Biol Chem, 1985, 260(30): 16072—160753 Heyner S, Smith R M , Schultz G A. Temporally regulated expression of insulin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and their receptors in early mammalian development. Bioessays, 2004, 11: 171—1764 Haruta T, Uno T, Kawahara J, et al. A rapamycin-sensitive pathway down-regulates insulin signal via phosphorylation and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of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Mol Endocrinol, 2000, 14: 783—7945 Greene M W, Sakaue H, Wang L, et al. Modulation of insulin-stimulated degradation of human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 by Serine 312 phosphorylation. J Biol Chem, 2003, 278: 8199—82116 Carlson C J, White M F, Rondinone C M.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regulates IRS-1 serine 307 phosphorylation.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0, 316: 533—5397 Murakami M, Ichisaka T, Maeda M, et al. mTOR is essential for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in early mouse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 Mol Cell Biol, 2004, 24: 6710—67188 Hogan B, Constantini L E. Manipulating the Mouse Embryos: A laboratory Manual.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86. 249—2509Laemmli V K. Cleavage of structural proteins during the assembly of the head of bacteriophage T4. Nature, 1970, 227: 680—685于秉治等: 胰岛素在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中的作用10 Gallicano G L, Mcgaughey W M, Capco D G. Activation of protein kinase C after fertilization is required for remodeling the mouseegg into the zygote. Mol Reprod Dev, 1997, 46: 587—60111 Yu B Z, Zheng J, Yu A M, et al. Effects of protein kinase C on M-phase promotin factor in early development of fertilized mouse eggs.Cell Biochem Funct, 2004, 22: 291—29812 Yu B, Wang Y, Liu Y, et al. Protein kinase A regula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of mouse one-cell stage embryos by means of MPF. DevDynam, 2005, 232(1): 98—10513 Adashi E Y, Resnick C E, Payne D W, et al. The mouse intraovari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system: departures from the ratparadigm. Endocrinology, 1997, 138: 3881—389014 Poretsky L, Cataldo N A, Rosenwaks Z, et al. The insulin-related ovarianregulatory system in health and disease. Endocr Rev, 1999, 20:535—58215 Willis D, Mason H, Gilling-Smith C, et al. Modulation by insulin of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and luteinizing hormone actions inhuman granulosa cells of normal and polycystic ovarie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96, 81: 302—30916 Frias M A, Thoreen C C, Jaffe J D, et al. mSin1 is necessary for PKB/PKB phosphorylation, and its isoforms define thouree distinctmTORC2s. Curr Biol, 2006, 16(18): 1865—187017 Matsushima R, Harada N, Webster N J, et al. Effect of TRB3 on insulin and nutrient-stimulated hepatic p70 S6 kinase activity. J BiolChem, 2006, 281(40): 29719—2972918 Wang L, Rhodes C J, Lawrence J C Jr. Activation of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by insulin is associated with stimulationof 4EBP1 binding to dimeric mTOR complex 1. J Biol Chem, 2006, 281: 24293—2430319 Rosenblum I Y, Mattson B A, Heyner S. Stage-specific insulin binding in mouse preimplantation embryos. Dev Biol, 1986, 116:261—26320 Han E K, Leverson J D, McGonigal T, et al. Akt inhibitor A-443654 induces rapid Akt Ser-473 phosphorylation independent ofmTORC1 inhibitor. Oncogene, 2007, 26(38): 5655—566121 Alpert E, Gruzman A, Tennenbaum T, et al. Selective 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s stimulate glucose transport in L6 myotubes in aprotein kinase Cdelta-dependent manner. Biochem Pharmacol, 2007, 73: 368—37722 Dann S G, Thomas G. The amino acid sensitive TOR pathway from yeast to mammals. FEBS Lett, 2006, 580: 2821—282923 Yeshao W, Gu J, Peng X, et al. Elevated glucose activates protein synthesis in cultured cardiac myocytes. Metabolism, 2005, 54:1453—146024 Chen F, Yu A M, Feng C, et al. Activity and expression changes of protein kinase B in 1-cell stage fertilized eggs of mouse. Chin JBiochem Mol Biol, 2003, 19(4): 542—545962。

胰岛素过量反应及解救实验报告结果

胰岛素过量反应及解救实验报告结果

胰岛素过量反应及解救实验报告结果胰岛素是一种能够下调血糖的激素,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会出现胰岛素过量反应,如糖尿病患者误注胰岛素、儿童偶然口服、超量注射胰岛素等。

胰岛素过量反应会造成低血糖,若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本实验旨在探究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症状以及解救方法。

实验设计:
将小鼠随机分为胰岛素组和生理盐水组,胰岛素组小鼠腹腔注射胰岛素(2 IU/kg)后建立模型。

两组小鼠在注射后分别12、24、48、72h时取血检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浓度和肝、肌肉、脑组织内糖原含量,观察小鼠运动活力和体重等指标。

实验结果:
注射胰岛素后12h,胰岛素组小鼠FBG显著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射后24、48、72h,胰岛素组小鼠FBG与生理盐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注射后12h,胰岛素组小鼠血清胰岛素浓度显著升高(P<0.01),注射后24、48、72h,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P>0.05)。

胰岛素组小鼠肝、肌肉、脑组织内的糖原含量显著降低
(P<0.01),注射后24、48、72h,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P>0.05)。

胰岛素组小鼠显著减少了运动活力和体重。

实验结论:
本实验模拟小鼠胰岛素过量反应,发现注射后12h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血糖水平下降明显;血清胰岛素浓度显著升高,并且组织内糖原含量降低。

注射后24、48、72h,以上指标与生理盐水组差异不显著。

此外,
小鼠在注射胰岛素后运动活力和体重显著减少。

因此,在胰岛素过量反应时,应尽快补充葡萄糖或给予稳定剂等解救措施。

胰岛素实验报告

胰岛素实验报告

胰岛素实验报告
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在调节血糖水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
验旨在研究胰岛素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以及了解其在调节血糖方面的作用机制。

实验方法: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然后,我们
测定了它们的空腹血糖水平作为基准值。

接着,我们给实验组的小鼠注射了一定剂量的胰岛素,而对照组则注射了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随后,我们在不同时间点测定了它们的血糖水平,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测定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实验结果,在注射胰岛素后,实验
组小鼠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的血糖水平基本保持不变。

这表明胰岛素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同时,我们观察到实验组小鼠在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了一些低血糖症状,如乏力、出汗等,但这些症状在一段时间后逐渐消失。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胰岛素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水平,从而起
到调节血糖的作用。

然而,过量的胰岛素会导致低血糖症状的出现,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谨慎使用。

此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总结:
本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胰岛素调节血糖的重要信息,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进
一步研究的方向。

胰岛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激素,在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胰岛素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胰岛素实验报告

胰岛素实验报告

胰岛素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胰岛素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

实验使用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胰岛素,观察其对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胰岛素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并且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效果。

此外,通过测定胰岛素受体自磷酸化水平,发现胰岛素在升高肌肉葡萄糖摄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能有效调节血糖水平,为糖尿病治疗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引言:胰岛素是由胰腺β细胞产生的一种重要激素,主要作用是调节血糖水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失控。

了解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机制,对于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胰岛素,观察其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使用8周龄的健康小鼠,雄性、体重20-25g,随机分组;2. 药物准备:使用纯化的胰岛素溶液,分别配制3个剂量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3. 实验设备:血糖仪、注射器、动物饲养笼;4. 实验操作:a) 饥饿处理:通过禁食12小时使小鼠进入空腹状态;b) 分组注射:根据随机数表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胰岛素(低剂量组注射A单位,中剂量组注射B单位,高剂量组注射C单位);c) 血糖测定:在注射胰岛素后的0、30、60、120分钟采集小鼠尾血样本,使用血糖仪检测血糖水平;d) 数据分析:计算各组血糖浓度的平均数及标准偏差,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注射胰岛素后,小鼠血糖水平显著下降。

对照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在观察时间内保持稳定,而实验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在注射后的30分钟开始下降,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效果。

在观察时间的不同阶段,各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变化如下:- 0分钟:对照组血糖水平为X±Y mmol/L(平均±标准偏差);实验组低剂量组为X±Y mmol/L,中剂量组为X±Y mmol/L,高剂量组为X±Y mmol/L;- 30分钟:对照组血糖水平为X±Y mmol/L;实验组低剂量组为X±Y mmol/L,中剂量组为X±Y mmol/L,高剂量组为X±Y mmol/L;- 60分钟:对照组血糖水平为X±Y mmol/L;实验组低剂量组为X±Y mmol/L,中剂量组为X±Y mmol/L,高剂量组为X±Y mmol/L;- 120分钟:对照组血糖水平为X±Y mmol/L;实验组低剂量组为X±Y mmol/L,中剂量组为X±Y mmol/L,高剂量组为X±Y mmol/L。

胰岛素耐受实验

胰岛素耐受实验

1、胰岛素耐受实验(ITT)
胰岛素用量根据小鼠的年龄和性别来决定,一般理想用量是使葡萄糖水平在注射30min 后下降至注射前的40%左右。

小鼠胰岛素耐受实验的胰岛素用量一般为0.5-1.2U/kg,胰岛素用生理盐水稀释,如用量0.5U/kg,配制浓度0.5U/ml。

0.75U/kg,0、15、30、60min测血糖;0.027U/10g=2.7U/kg
上午禁食4小时,正常饮水。

下午试验,称体重,标记序号,注射胰岛素前测血糖,胰岛素按体重计算注射量,在15min、30min、45min、60min分别测血糖,实验完毕,每笼补充上饲料。

2、葡萄糖耐受实验(GTT)
小鼠葡萄糖耐受实验的葡萄糖用量一般为1.5-2g/kg,如葡萄糖2 g/kg,用生理盐水配制20%葡萄糖溶液。

1g/kg,0、15、45、75、105min测血糖,10%葡萄糖注射液,注射量0.1mg/10g体重。

前一天下午5点禁食,16h即次日上午9点,饮水正常。

注射前测血糖,腹腔注射葡萄糖,每g注射0.01ml,每只间隔1min,在15min、30min、60min、90min、120min分别测血糖,实验完毕,每笼补充上饲料。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及小鼠解剖实验报告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及小鼠解剖实验报告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及小鼠解剖实验报告生理解剖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及小鼠解剖实验人:林鸿运同组者:蒋仕新刘辉实验日期:2011.04.26一、实验目的1. 掌握小鼠的抓取和固定方法;掌握小鼠的解剖方法; 2.3. 了解一般实验动物的抓取和固定方法二、实验内容1、观察胰岛素对小鼠的降血糖作用2、掌握小鼠的腹腔注射方法3、学会对普通动物的实验解剖三、实验对象及器材昆明鼠一只,蛙板一块,固定针2根 ,手术剪,眼科剪,玻璃分针两根,注射器及消毒棉等。

实验药品有50%的葡萄糖溶液、胰岛素溶液、麻醉剂,生理盐水。

四(实验步骤1、小鼠的抓取与固定正确的抓取固定动物,是为了不损害动物健康,不影响观察指标,并防止被动物咬伤,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抓取固定动物的方法依实验内容和动物类而定。

抓取固定动物前,必须对各种动物的一般习性有所了解,抓取固定时既要小心仔细,不能粗暴,又要大胆敏捷,确实达到正确抓取固定动物的目的.小鼠性情较温顺,挣扎力小,比较容易抓取和保定。

抓取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尾巴中部(图1)放在格板或铁笼上。

趁着小鼠试图挣脱的瞬间,迅速用另外三个手指压住小鼠的尾巴根部握入手掌(图2);放松拇指和食指,用另外三个手指控制小鼠,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小鼠头部两边疏松的皮肤提起小鼠(图3),完成抓取保定。

注意,抓小鼠尾巴应抓住尾巴中部或根部,不能仅捏住小鼠尾巴的尾端,因为这时小鼠的重量全部集中到尾端,如果小鼠挣扎,有可能弄破尾端。

2、胰岛素的降低血糖的作用(将小鼠分为2组,一组注射0.3ml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观察两组小鼠的变化情况)。

3、小鼠被毛去除有剪毛法,拔毛法,剃毛法,用硫化钠脱毛法(我们用剪毛法)4、小鼠的麻醉麻药有挥发性的和非挥发性两种。

给药途径有吸入性麻醉,注射给药。

小鼠一般用腹部麻醉的方法。

用水合氯醛300ml,kg,根据小鼠的体重给药0.25ml。

抓取小鼠后,使针头和腹部成30度的角,刺入腹腔,回抽若无回血或者肠内容物可以注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日期:
同组者:实验序号:
实验题目:胰岛素对于小白鼠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过量胰岛素对小白鼠引起的低血糖效应,说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

实验要求:小白鼠在实验前需经过饥饿处理,稀释胰岛素的生理盐水要偏弱酸性
实验原理: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实验对象:小白鼠若干
实验器材:大烧杯、小鼠笼、镊子、1mL注射器、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及步骤:1.将6只老鼠分为两组,每组3只,第一组为
实验组,第二组为对照组。

2.向实验组小白鼠注射0.3ml胰岛素溶液,并向对照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3.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小白鼠神态、姿势及活动状况。

4.待一组小白鼠出现反应后对其注射0.3ml配置好的葡萄糖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实验组的小白鼠注射胰岛素后由活跃逐渐变为平静最后基本不活动,部分甚至出现发抖等现象,注射葡萄糖后逐渐恢复;对照组的小白鼠无明显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