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麻醉课件
口腔局部麻醉及拔牙术PPT课件【111页】
![口腔局部麻醉及拔牙术PPT课件【111页】](https://img.taocdn.com/s3/m/7934915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7.png)
口内注射法 牵引上唇向前向上,注射针与上颌中线成45°角,于侧切牙根尖相应部位得口腔前庭沟顶刺入,向上后外进针,即可到达眶下孔,但不易进入眶下管。 麻药注入眶下管内的麻醉效果较眶下孔注射为好,麻醉区域亦较广泛。可以麻醉同侧下眼睑、鼻眶下区、上唇、上颌前牙、前磨牙,以及这些牙的唇颊侧牙槽突、骨膜、牙龈和黏膜等组织。
四、注射区疼痛或水肿 原因:麻药变质、有杂质、注射针头变形损伤骨膜、违背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感染。 术前要检查注射针头,认真消毒,进针时针头斜面朝骨面,避免刺伤骨膜。发生后可热敷、理疗、封闭,同时给予消炎止痛药品。
五、血肿
注射针刺破血管所致,较常见于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特别在刺伤静脉丛后,可发生组织内出血。 临床表现:血肿部位快速肿胀、无疼痛。在粘膜下或皮下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肿块。数日后,血肿处颜色逐渐变浅呈黄绿色,并缓慢吸收消失。
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双尖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粘骨膜及下唇部,以下唇麻木为注射成功的主要标志。
注射方法:病员大张口,下颌牙平面与地面平行,将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第二双尖牙之间,与中线成45°角。注射针应高于下颌牙平面1cm并与之平行。按上述的刺入点标点进针2.5cm左右,可达下颌骨骨面的下牙槽神经沟。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1~1.5ml。约5分钟后,病员即感同侧下唇口角麻木、肿胀,探刺无痛。
1.皮丘注射法:在皮下或粘膜下注射少量药液,形成皮丘,然后再分层向周围注射。可麻醉神经末梢,用于表面软组织肿物的切除及脓肿切开引流。药物压力使局部组织内张力增大,毛细血管减少,手术视野清晰,分离组织容易。
2、骨膜上浸润法常用1 % ~2%利多卡因 适用于牙、牙槽突、牙周组织手术,在牙及牙槽外科手术中,一般多在上颌牙槽突或下颌前牙区的牙槽突应用浸润麻醉,因为这些部位的牙槽骨骨质比较菲薄,并且疏松多孔,局麻药液容易渗透入众多小孔,进入颌骨,麻醉牙神经丛。首先调整病员的椅位,并预计注射点至麻醉区的最短距离,注射前检查针有无阻塞,针尖是否锐利,一般在麻醉牙的前庭沟进针,距龈缘1cm,针尖与粘膜成45°,进针后,针尖抵触到骨面,感觉到阻力,退针2mm,注射0.5~2ml
第七章口腔局部麻醉53页PPT
![第七章口腔局部麻醉5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6ba8abbd64783e08122b4e.png)
2020/3/26
14
阻滞麻醉
进行阻滞麻醉要熟悉口腔颌面部的局部 解剖,特别是三叉神经的行径与分布, 以及神经走行的骨孔位置,严格按照无 菌操作,针头避免接触未消毒的口腔组 织器官,以免将污染带入深层组织引起 感染,推注药物之前,应回吸检查有无 回血,如有回血应改变注射针的方向, 直到回吸无血,方可注射麻醉药物。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普鲁卡因(aethocaine) 利多卡因(ledocaine) 布比卡因(bupivacaine) 丁卡因(desicaine) 阿替卡因
1
普鲁卡因
普鲁卡因的穿透力弱,不适于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可用1%~2%的 溶液,每次用量不超过1g。临床上常常 加入少量的肾上腺素 (1:100000一200000), 使局部血管收缩,减慢药物的吸收,延
2020/3/26
18
2020/3/26
19
2020/3/26
20
2020/3/26
21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进针点为上颌第三或第二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 线 连 线 的 中 外 l/3 的 交 界 处 , 软 硬 腭 交 界 前 约 0.5cm。
注射时,患者取坐位,头后仰,大张口,上 颌牙牙合平面与地平面成600角,注射针从对 侧下颌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向后、上、外
长作用的时间、减少麻药的毒性作用、
减少出血。
2020/3/26
2
利多卡因
局部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强2倍,维持时 间要长1倍,毒性也相应较大。由于其穿
透性和扩散性强,可用于表面麻醉,药 物浓度是2%一4%溶液。浸润麻醉和阻 滞麻醉为1%一2%溶液,每次用量不超 过0.4g,是口腔科应用最多的局部麻醉药 物。
《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
![《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4ef84e4431b90d6c85c7b1.png)
组织手术
润
法
麻
骨膜上浸
醉
润法
上颌或下前牙区牙
牙周膜注
槽突区域小手术
射法
精选ppt课件
21
1.软组织浸润麻醉法 适应症:软组织内的手术行皮下或黏膜下浸润。
设计切口,避免 注药后组织变形
注射少量麻药, 麻药在组织内
形成小皮丘
产生张力
减少出血,术 野清楚,易于 分离组织
沿切口线由浅 至深分层注射
麻药扩散渗透 至神经末梢
精选ppt课件
4
局麻适 用范围
局麻特点
口外门诊手术
牙髓病的治疗
固定义齿修复
➢不需要特殊设备 ➢不需要麻醉医师参与 ➢不需要特别护理 ➢不适于不合作的病人
精选ppt课件
5
第一节 概述
二、常用局麻药物 酯类
局麻药 酰胺类
普鲁卡因
丁卡因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阿替卡因 甲哌卡因 丙胺卡因
精选ppt课件
6
1.利多卡因(Lidocaine ) Ø 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可用于表麻。 Ø 临床常用:2%利多卡因行阻滞和浸润麻醉。 Ø 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心律失常病人首选。 Ø 临床最常用。
精选ppt课件
19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定义: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 经末梢,使其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
适用范围: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手术。 上颌或下前牙区牙槽突区域小手术。
常用药物:2%利多卡因,碧兰麻
精选ppt课件
20
软组织浸
口腔颌面部软
浸
润麻醉
第八章
口腔局部麻醉
(Oral Local Anaethesia) 医药系 张少芳
章口腔局部麻醉(ppt)
![章口腔局部麻醉(ppt)](https://img.taocdn.com/s3/m/9a195f1c0508763230121285.png)
适应证
• 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引流 • 拔除松动乳牙或恒牙 • 舌根部检查及手术前准备 • 作气管内插管的粘膜表面麻醉
常用药物
•1%丁卡因或2%-4%利多卡因on anesthesia
• 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 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 而产生麻醉效果
•
不适用于表面麻醉。每次用量<1g。
丁卡因: 1-2%浓度,< 0.1g / 次,表面麻醉,毒性大,可
维持20-40分钟。
•利多卡因:比普鲁卡因强,毒性比普鲁卡因大,维持时间1-2
•
小时。 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为1-2%溶液,每次用
•
量<0.4g。可表麻 2-4%浓度
•布比卡因:比利多卡因强4倍,维持时间5小时, 毒副作用
麻醉范围:78、6远中颊根腭根、
牙槽突及颊侧牙周膜、 骨膜龈粘膜。
(2)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进针点:8或7腭侧龈缘至腭中
线的中外1/3交界处。 8未萌出则 在7腭侧。
注射方法:坐位,头后仰,大
张口,上牙 平面与地平面成60。 角。注射针从对侧下颌尖牙与第 一前磨牙之间,向后、上、外进 针达骨面,稍回抽0.1cm,注药 0.5ml。可见局部腭黏膜变白。
2cm注药1ml,示指压在眶下缘中点下方,寻找并进入眶下孔, 回抽无血,注药1ml。
麻醉范围:同侧下睑、鼻、眶下部、上唇及上颌前牙、前磨
牙及其唇颊侧龈粘膜、骨膜牙槽骨。
(5)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口内注射法: 进针点:颊脂垫尖 ,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0.3-0.4cm,下颌
磨牙 平面上1cm 。无牙合患者上下牙槽嵴连线中点外侧 0.3-0.4cm
(7) 颊神经阻滞麻醉
方法与下牙槽神经麻醉相同,在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口内法注射后, 注射针后退至肌层、黏膜下,再注射麻醉药物1ml,可麻醉颊神经。 麻醉范围:下颌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侧黏膜、肌肉和皮肤。
高清图解口腔麻醉
![高清图解口腔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5b7f8d2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8.png)
⾼清图解⼝腔⿇醉局部⿇醉常⽤药物 ⼝腔科常⽤的局⿇药物是普鲁卡因(奴佛卡因)和利多卡因(赛洛卡因)。
⼀般病员拔⽛多采⽤2%盐酸普鲁卡因,性稳定,煮沸消毒不被破坏。
为了增强⿇醉效果,延长⿇醉时间,可加⼊1:1000肾上腺素约⼗万分之⼀(即100ml普鲁卡因中加1:1000肾上腺素1ml)。
但须注意:对患有⾼⾎压、⼼脏病、甲状腺毒症病员及孕妇等,禁⽤含有肾上腺素的普鲁卡因,以⽤2%利多卡因(Lidocaine xylocaine)较适宜。
⼝腔局部⿇醉⽅法 (⼀)⽛槽部浸润⿇醉 图5~1 ⽛槽部浸润⿇醉 适⽤于⾻质疏松的上颌⽛槽部的拔⽛和⽛槽⼿术。
注射⿇醉药于⽛槽的唇(颊)侧和⾆(腭)侧的粘膜下或⾻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粘膜,针与粘膜约成30~35度⾓(图5~1),注意⿇药1~2ml.⾆(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龈缘0.5~1cm处进针,注射⿇药0.5ml. (⼆)阻滞⿇醉 在神经⼲附近注射⿇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醉效果,称为阻滞⿇醉,适⽤于⾻质较致密的下颌⾻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醉者。
阻滞⿇醉在⼝腔科应⽤较多,由于注射位置⼀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管,然后缓慢注⼊。
上⽛槽后神经阻滞⿇醉(上颌结节注射):见图5~2 图5~2 上颌结节注射 腭前神经阻滞⿇醉(腭⼤孔注射):见图5~3. ⿐腭神经阻滞⿇醉(节⽛孔注射):见图5~4 下⽛槽神经阻滞⿇醉(下颌孔注射)和⾆神经、颊神经阻滞⿇醉:(图5~5、5~6、5~7)。
针刺⿇醉和指压⿇醉在拔⽛术中的应⽤ 针⿇常⽤⽳位参考 指压颌前⽛:合⾕配⼈中。
拔上颌前磨⽛:合⾕配四⽩。
拔上颌磨⽛:合⾕配下关。
拔下颌前前⽛:合⾕配承浆。
肢下颌前磨⽛:合⾕配⼤迎。
拔下颌磨⽛:合⾕配颊车。
微信名:KQ88⼝腔医学⽹微信ID:kq88_com。
《口腔局部麻醉》课件
![《口腔局部麻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59b3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b.png)
目录
• 口腔局部麻醉简介 • 口腔局部麻醉的方法 • 口腔局部麻醉的注意事项 •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 • 口腔局部麻醉的发展趋势
01
口腔局部麻醉简介
局部麻醉的定义
01
局部麻醉是一种通过局部注射药 物,暂时阻断神经传导以达到镇 痛效果的方法。
02
局部麻醉通常用于口腔治疗中, 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小的副作用。
新型注射方式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注射器的研发
新型注射器在注射方式、注射剂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使得注射过程更加精准、 安全和舒适。
新型注射技术的应用
例如超声引导注射、神经刺激器引导注射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注射部位更加精确,减少 了麻醉药物的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
个体化给药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观察恢复情况
在麻醉恢复期间,密切观察患 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和呼吸情 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 当的止痛措施,如口服止痛药 、冷敷等,缓解术后疼痛。
口腔卫生
指导患者在麻醉恢复后保持口 腔卫生,避免食物残渣和细菌 滋生,预防感染。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术 后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
详细描述
局部血肿表现为拔牙或手术后局部肿 胀、疼痛和瘀斑。轻微的局部血肿可 以自行消退,但较大的血肿需要就医 治疗,如冷敷、压迫止血和口服止血 药等。
暂时性面瘫
总结词
暂时性面瘫是口腔局部麻醉的常见并发 症,表现为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
VS
详细描述
暂时性面瘫通常在麻醉后出现,可能是由 于药物作用或注射位置不当所致。轻度面 瘫可以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自行恢复,但严 重面瘫需要就医治疗,如给予糖皮质激素 和营养神经药物等。
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
![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259caa6529647d2728524b.png)
常用麻醉药
碧兰麻 :4%盐酸阿替卡因+1:100000的肾 上腺素组成。起效快2~3分钟,组织渗透性 强,效能高,毒副作用小。 麻药付肾联合应用:优点:延缓吸收,增强 镇痛效果,降低毒性反应,延长局麻时间, 减少出血、使术野清晰。缺点:肾上腺素 反应。 麻醉药物过敏试验0.1—1.0—0.1 20min 对照
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防治
4 注射区疼痛和水肿:常因麻醉药液变质或混入 杂质;注射针头钝而弯曲或有倒钩 防治原则:认真检查麻醉剂和器械,并避免同 一部位反复注射。 5 血肿:注射针刺破血管(特别是翼静脉丛, 眶下神经血管束)所致。 防治原则:注射针不能有倒钩,注射时不要反 反复穿刺。出现血肿立即压迫止血并冷敷 ,24小时后热敷。
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防治
6 感染: 注射针被污染,局部或麻药消毒 不严,或注射针穿过感染病灶, 将感染带入深层引起。 防治: 严格的无菌操作,严格消毒注射器 器械及注射区;防止注射针的污染和避免 穿过或直接在炎症区注射。 7 暂时性面瘫:麻药注入腮腺内麻醉面神经引 引起,多见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的比较
药名 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 丁卡因 效能强度 1 1.5~2 10 毒性强度 1 1~1.5 10 显效时间 中等 最短 最迟 维持时间 45~60 90~120 120 ~150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的比较
药名 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 丁卡因 浸润性 弱 强 强 表麻浓度% —— 2~4 2 浸润麻浓度% 0.5~1 1~2 0 .1 阻滞麻醉% 2 1~2 0.1~0.2 最大剂量mg 800~1000 300~400 60~100
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防治
8 注射针折断: 常因注射针质量差、缺乏弹性, 操作不当,病人躁动等引起。 防治原则:注射前检查,向病人解释清楚、得到 患者配合,选择适当长度的注射针(至少 应有1cm长度保留在组织外)。若断针完 全进入组织内,应在X线定位下手术取出。 9 暂时性牙关禁闭:麻药注入翼内肌或咬肌。 10 暂时性复视或失明:麻药入下牙槽动脉逆行至 眼动脉。注意回抽无血。
口腔局麻-幻灯片
![口腔局麻-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e50925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c.png)
适应症
1.一般的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手术 2.牙髓病的治疗 3.牙周刮治等治疗 4.固定义齿修复的牙体预备 5.种植牙手术等
常见药物
1.普鲁卡因 优点:麻醉效果较好,价格低廉,毒性和不良反应小。 缺点:其血管扩张作用较为明显,故应用时常加入少量肾上腺素,以减慢组织对普鲁卡因的吸收而延长麻醉 作用的时间。 过敏反应:酯类麻醉药物,偶能产生过敏反应。
2.利多卡因 优点: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维持时间亦长,有较强的阻滞穿透性和扩散性,可用做表面麻醉。但在临床 上主要以含1:100 000肾上腺素的1%-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目前是口腔科应用最多的局麻药。 还有迅速而安全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因而对心律失常病人常作首选的局部麻醉药物。 过敏反应:罕见。
2.过敏反应:可发生于注射酯类局麻药物后,即刻反应可出现突然惊厥、昏迷、呼吸心 跳骤停而死亡,延迟反应是血管神经性水肿。 防治原则: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必要时做过敏试验。
3.中毒:常因单位时间内注射药量过大或局麻药快速注入血管引起。 防治原则:应了解局麻药一次的最大用量及原则。
4.注射区疼痛:常见原因麻药液变质或混入杂质,或针头钝而弯曲等。 防治原则:注射前认真检查麻醉剂及器械。
2.表面麻醉 是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药物吸收后麻醉末梢神经, 使浅层组织的痛觉消失。 适应症:适用于表浅的粘膜下脓肿的切开引流,松动乳牙及恒牙 的拔除以及气管插管前的粘膜表面麻醉。 2%丁卡因,麻醉效果强,但毒性大,临床上较多应用2%-5%的利 多卡因
3.浸润麻醉 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
麻醉前准备
1.让病人知道病情及所要做的治疗,征求病人的同意, 然后才可以进行操作。消除病人的余虑。 2.不要让病人看到注射器和针头。 3.如果麻醉药从冰箱里拿出或室外温度太低,麻药要 捏在手里,加温。 4.可将麻药涂布于粘膜表面以麻醉末梢神经(麻醉药滴 在棉球上,涂布于进针部位)。 5.如果病人在打麻醉的过程中,有乱动,手乱抓的情 况下,应该有人帮助压住病人的手。 6.缓慢推注麻药。
口腔局部麻醉 PPT课件
![口腔局部麻醉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61e4207cd184254b3535a1.png)
注意事项:熟悉局部解剖,无菌操作,减少或避 免并发症
口腔神经解剖结构
口腔神经解剖结构
口腔神经解剖结构
阻滞麻醉
1、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法)
适用症:上颌骨后部手 术及磨牙拔除或上颌 窦 手术时后壁的麻醉。 进针点:一般在上颌第二 磨牙远中颊侧根部的前庭 沟处。 麻醉范围:876 颊侧牙周 膜、骨膜、龈黏膜
3、碧兰麻 起效2-3分钟 渗透性强 毒副作用小 注射速度慢(1ml/mi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 常用局麻药物
碧兰麻专用注射器
ppt课件 6
第二节 常用局麻药物
(二)血管收缩剂——肾上腺素的应用
作用: 延缓吸收 减少毒性 延长时间 减少出血 常用浓度: 1:100000-200000(10-20ug/ml) 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ppt课件
9
浸润麻醉
常用药:0.5-1%普鲁卡因或1-2%的利多卡因。 方法:(1)皮丘注射法 (2)骨膜上注射法 (3)牙周膜注射法
浸润麻醉(牙周膜注射法)示意图
疼痛
出血倾向
补充加强
第三节 口腔局麻方法
(三)阻滞麻醉 定义:是将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 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所 分布的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优点:(1)免多次注射; (2)麻药用量少; (3)麻醉效果完全;(4)麻醉作用深, 维持时间长。
ppt课件 24
5-1 1-5 876 678
第四节 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防治
(一)晕厥 定义: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短暂的意识丧失 过程。 原因:病人出现恐惧、饥饿、疲劳和全身健康较差 等内在因素。 症状:病人先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 四肢冰冷无力、脉快而弱、恶心、呼吸困难, 严重者有短暂的意识丧失。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544dd574e518964bcf847ced.png)
第四节 牙和牙槽骨损伤
• 一、牙挫伤 • 二、牙脱位:嵌入性、脱离牙槽窝 • 三、牙折:冠折、根折、颈部折断
第五节 颌骨骨折
• 一、上颌骨骨折 • (一)临床分类 • 1.Le FortⅠ型骨折 又称低位或水平骨折。 • 2. Le FortⅡ型骨折 又称中位或锥形骨折。 • 3. Le FortⅢ型骨折 又称高位或颅面分离骨折。 •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 1.骨折段移位和咬合错乱 • 2.眶区淤血,典型的“眼镜”的症状 • 3.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 概述
• 1、口腔颌面部感染:红、肿、热、痛和功能障 碍。
• 2、口腔颌面部感染多属于化脓性感染,常见 的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 主,其次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 3、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应扶正祛邪,消灭 病原菌,采用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生素治疗,辅 以局部治疗。
第二节 第三磨牙冠周炎
第一节 局部麻醉的定义
• 局部麻醉是指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一 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使该部分的痛觉 消失,以便在完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手 术。
• 口腔局部麻醉常用的方法有表面麻醉、 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
第二节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 一、利多卡因 • 二、普鲁卡因 • 三、布比卡因 • 四、丁卡因:表麻 • 五、碧兰麻: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主要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 化脓性炎症的总称,间隙感染的弥散期称为蜂 窝织炎,化脓局限期称为脓肿。在颌面部各组 织之间,从解剖结构上即是潜在的间隙,而且 相邻的间隙之间互相通连。
第十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
第一节 概述
•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 1、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再生修复和抗感染的能力
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
![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4dc93e02768e9951e73888.png)
800~1000
300~400
60~100 20
过敏试验
主要针对 1、酯类药物:代谢过程中的对氨基苯甲酸 (PABA) 2、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
实验方法:皮试(0.1%普鲁卡因或0.2%利多 卡因0.1ml,20min)、黏膜试验
21
血管收缩剂在局麻药物中的作用
• 作用:延缓吸收,降低毒性,延长作用时 间,减少术区出血。
14
利多卡因
• 属酰胺类,最常用,作用比普鲁卡因快、强而持 久,安全范围较大,能穿透粘膜,可用于各种局 麻方法。
• 利多卡因还可用于抗心律失常局部麻醉作用比普 鲁卡因强2倍,维持时间要长1倍,毒性也相应较 大。由于其穿透性和扩散性强,可用于表面麻醉。 药物浓度是2%一4%溶液。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 为1%一2%溶液,每次用量不超过0.4g,是口腔科 应用最多的局部麻醉药物。
11
• 特别强调缓慢推注局麻药物。注射压力过 大、快速注入造成的局部组织膨胀和撕裂。 是局麻术中和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一般 定义是0.5—1.0 ml局麻药物注入时间不 少于60 s。临床上1.8 ml阿替卡因推荐注 入时间不少于60 s,可视为标准注射速度, 在此速度之下,很少产生可以感知的注射 疼痛。
口腔局部麻醉 Oral Local Anesthesia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
1
重点内容
•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特点 • 常用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 局部• 表面麻醉
• 浸润麻醉: ①软组织浸润 ②粘膜下浸润 ③骨膜下浸润
• 阻滞麻醉(传导麻醉): ①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麻 醉) ②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麻醉) ③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切牙孔麻醉) 3
15
丁卡因
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完整版
![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f5ed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7.png)
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02
适用于下颌牙齿及牙周组织的手术。
舌神经阻滞麻醉
03
适用于舌部手术。
局部麻醉新技术
微创局部麻醉技术
采用微细针头进行注射,减少疼 痛和损伤。
超声引导下局部麻醉
利用超声技术定位神经,提高麻 醉准确性和安全性。
激光局部麻醉
利用激光照射产生镇痛作用,无 需注射药物。
电刺激局部麻醉
通过电流刺激神经产生镇痛效果, 避免药物使用。
掌握正确的注射角度、深度和速度,以及注 射前的消毒和准备工作,提高麻醉效果并减 少并发症。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患者沟通与心理支持
了解局部麻醉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过敏反 应、注射部位疼痛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 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解释麻醉过程和可能的 不适感,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感染
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术 后护理不当引发。
神经损伤
注射针头直接损伤神 经或药物刺激引起。
过敏反应
患者对麻醉药物过敏, 出现皮疹、呼吸困难 等严重反应。
并发症预防措施
无菌操作
确保手术器械和注射部位严格 消毒。
控制药物剂量和浓度
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需要,合 理选择药物剂量和浓度。
严格掌握注射技术
熟悉解剖结构,避免盲目进针。
术中操作规范
核对信息
再次核对患者姓名、手 术部位等信息,确保准
确无误。
消毒处理
注射麻醉药物
观察患者反应
对麻醉部位进行常规消 毒处理,确保无菌操作
环境。
按照规范注射麻醉药物, 注意注射速度、剂量及
部位准确性。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及局部反应,及时处理
口腔局部麻醉及拔牙术PPT课件
![口腔局部麻醉及拔牙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be6e61e53a580217fcfe81.png)
动乳牙或恒牙的拔除。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3
二、浸润麻醉
常用1%~2%普鲁卡因或1%~2%利多卡因 将麻药注入治疗区域,以阻止感觉神经末梢痛觉冲动
的传导,达到手术无痛的效果。 主要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的手术以及牙、牙槽骨、
牙周组织的手术。 方法:1、皮丘注射法 2、骨膜上浸润法 3、牙周膜注射法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6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7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8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9
3、牙周膜注射法
主要适用于对疼痛耐受力强,有出血倾向,或牙周膜有炎 症而单纯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效果不佳者。
用短而细的注射针头,自牙的近中或远中刺入牙周膜深约 5mm,分别注入麻药0.2~0.4ml
6
精选2021最新课件
7
下颌神经 为三叉神经最大分支,有感觉和运动
神经纤维,属混合神经,分前后两股。 前股: 颊神经 后股: 耳颞神经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精选2021最新课件
8
第二节 常用麻醉局部方法
常用局部麻醉药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1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2
常用局部麻醉方法
一、表面麻醉 常用的药物为1%~2%丁卡因。 将麻醉药物喷涂在手术区,使神经末梢
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磨牙、双尖牙腭侧的 粘骨膜,牙龈及牙槽骨。注意行腭大孔注射时, 注射麻药不可过多,注射点不可偏后,以免同时 麻醉腭中、腭后神经,引起软腭、悬雍垂麻痹而 致恶心或呕吐。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6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7
精选2021最新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局麻药的比较
药名 类型
普鲁卡因 布比卡因
酯类
酰胺类
效能强度
1
8
毒性强度
1
4
显效时间(min)
6~10 6~10
维持时间(min)
45~60 180~480
阻滞麻醉浓度(%) 2
0.5
一次最大剂量(mg) 6.6/kg 1.3/kg
利多卡因 阿替卡因
酰胺类
酰胺类
2 2 2~3 90~120
设计切口,避免 注药后组织变形
注射少量麻药, 麻药在组织内
形成小皮丘
产生张力
减少出血,术 野清楚,易于 分离组织
沿切口线由浅 至深分层注射
麻药扩散渗透 至神经末梢
口腔局部麻醉
浸润麻醉分层注射
浸润麻醉扇形注射
口腔局部麻醉
浸润麻醉包围式注射 口腔局部麻醉
二、 浸润麻醉的方法
2. 骨膜上浸润法(supraperiosteal infiltration) 方法:将麻药注射到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 适用范围:上颌及下颌前份牙及牙槽突手术。
因此针刺到骨面后应退0.2cm,然后注射。
局部麻醉 口外麻醉
牙和牙槽突手术 颌面部小手术 疼痛的治疗
颌面部中、大型手术 全身麻醉
儿童手术
口腔局部麻醉
第一节 概述
一、局部麻醉的概念
w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简称局麻, 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 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
w 局麻确切含义:局部无痛(local analgesia) ,除痛觉外,其他感觉如触压、温度感等依然 存在,病人仍保持清醒的意识。
第八章
口腔局部麻醉
(Oral Local Anaethesia) 医药系 张少芳
口腔局部麻醉
一、概述
第八章
二、局部麻醉的方法
三、局部麻醉的并发症
口腔局部麻醉
第一节 概述
麻醉(Anaethesia ):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 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 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口腔局部麻醉
第一节 概述
五、注射器及麻药
口腔局部麻醉
第二节 局部麻醉的方法
一、冷冻麻醉(frozen anesthesia) 二、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四、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口腔局部麻醉
一、冷冻麻醉(frozen anesthesia)
w 定义:应用药物使局部组织散热,皮肤温度骤降, 以至局部感觉(首先痛觉)消失。
w 常用药物:氯乙烷
w 适用范围:粘膜下和下浅表脓肿切开引流 松动乳牙拔除
w 特点:方法简单, 对组织刺激大,用时周围皮肤粘膜涂凡士林。
口腔局部麻醉
二、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 定义:将麻药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麻醉 末梢神经,使浅层组织痛觉消失。 适用范围: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 拔除松动牙; 气管插管前的粘膜表麻。 常用药物:2%盐酸丁卡因,2%利多卡因
1.9 1~1.5 2 120~150
2
4
4.4~6.6/kg 5~7/kg
口腔局部麻醉
第一节 概述
三、局麻药物的过敏 酯类药物偶有过敏:普鲁卡因。
假胆碱酯酶
普鲁卡因
对氨基苯甲酸(PABA)+乙二胺乙醇
血浆
过敏体质者做过敏试验。
口腔局部麻醉
第一节 概述
四、血管收缩药在局麻中的应用
w 肾上腺素(adrenalin) 浓度:1:50000~200000
唇颊侧浸润法 骨膜上浸润法
腭部浸润法
口腔局部麻醉
唇颊侧浸润法
据注射部位 调整椅位
暴露手术区 ,擦干唾液
碘伏消毒
注射
牵引粘膜,使 绷紧减少疼痛
检查针头, 排除空气
口腔局部麻醉
注意事项: w 麻醉多颗牙:将针斜向前,注射到各牙根尖部。 w 显效时间:2-4分钟。 w 针头若刺入骨膜下注射,易至疼痛及注射困难,
口腔局部麻醉
表面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
第二节 局部麻醉的方法
一、冷冻麻醉(frozen anesthesia) 二、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四、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口腔局部麻醉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口腔局部麻醉
2.阿替卡因(Articaine) :碧兰。 w 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给药后2~3min显效. w 牙髓的麻醉时间约60~70min,
软组织麻醉时间可达3h以上。 w 效能高,极少量可达最佳效果。 w 安全可靠无付作用,毒性低。 w 适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
口腔局部麻醉
3.丁卡因(dicaine) w 易溶于水,穿透力强。 w 常做表麻,毒性大。 w 一般不作浸润麻醉。 w 表麻2%丁卡因不超过:2ml。
血管收缩剂的作用
延缓局麻药的
减少注射部
吸收,延长局 降低毒性反应 位出血,使
麻时间
术野清晰
口腔局部麻醉
肾上腺素反应:心悸、头痛、紧张、恐惧、颤抖及失 眠,用量过大或注射时误入血管可导致血压上升而发 生脑出血,或心脏过度兴奋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室 纤颤等。 注射最大剂量 健康人:0.2mg(1:10000利多加肾20ml) 心血管病患者:0.04mg(1:10000利多加肾4ml)
定义: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 经末梢,使其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 适用范围: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手术。
上颌或下前牙区牙槽突区域小手术。
常用药物:2%利多卡因,碧兰麻
口腔局部麻醉
软组织浸
口腔颌面部软
浸 润
润麻醉 法
组织手术
麻
骨膜上浸
醉
润法
上颌或下前牙区牙
槽突区域小手术
牙周膜注
射法
口腔局部麻醉
1.软组织浸润麻醉法 适应症:软组织内的手术行皮下或黏膜下浸润。
口腔局部麻醉
局麻适 用范围
局麻特点
口外门诊手术
牙髓病麻醉医师参与 ➢不需要特别护理 ➢不适于不合作的病人
口腔局部麻醉
第一节 概述
二、常用局麻药物 酯类
局麻药 酰胺类
普鲁卡因
丁卡因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阿替卡因 甲哌卡因 丙胺卡因
口腔局部麻醉
1.利多卡因(Lidocaine ) w 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可用于表麻。 w 临床常用:2%利多卡因行阻滞和浸润麻醉。 w 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心律失常病人首选。 w 临床最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