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B-004-A0 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实验室环境控制管理程序

实验室环境控制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目的

确定实验室环境能满足公司各项试验所需环境要求,促进各项试验向更准确可靠的方向发展。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环境控制。

3.0职责

4.0管理程序内容

4.1实验室环境控制指标

4.1.1温度

4.1.2湿度

4.1.3灰尘

4.2数据收集

4.2.1试验仪器试验条件实验室主管应根据试验仪器使用说明收集、整理实验室仪器使用测试条件。并填写《实验室测试仪器使用条件总汇》。

4.2.2实验室现场数据收集实验员应坚持每日按仪器使用规程,正确使用温度计、湿度计,定时测量实验室温度、湿度,并记录数据。并填写《实验室环境控制记录》。

4.3数据分析

4.3.1分析现场数据记录,并适当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验室环境是否有异常状况,并作出相应决策。

4.3.2分析现场数据记录,并根据《试验仪器使用条件总汇》,判断当前试验能否进行,并调节空调等环控仪器,确保试验条件满足。

4.3.3利用所收集数据指导实验室环境控制,及时有效地购进一些环境控制设备,确保实验室在环境控制方面得到有效发展。

4.4环境保障

4.4.1实验员应每天定时观察试验环境情况,对于温度、湿度异常的情况,应及时调节空调等环控设备,使实验室环境温度、湿度条件得以满足。

4.4.2任何进入实验室检测室人员必须更换拖鞋,以避免将外界灰尘等带入室内,每一位进入实验室的成员都必须执行,实验室人员应对以上行为给予监督,以控制实验室灰尘。

4.4.3所有在实验室工作的成员必须保持安静,确保实验室噪音得以控制、避免因噪音影响测试效果或影响测试人员心情,间接影响测试效果。

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施,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以满足持续提供顾客需求的产品。

2.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软件、设备及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施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运输设施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职责

3.1生产技术部

——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生产设施进行控制;

3.2生产部

——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3.3行政部

——负责对公司内部办公环境进行控制

3.4总经理

——负责批准设施的配置申请。

4.程序

4.1生产和服务设施的识别

本公司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活动所需要的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工装、工具(包括工、量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

本公司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活动顺序的基础设施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场所、健身娱乐场所、车间等)、服务设施(包括软件和硬件,如计算机管理网络、通讯设施、运输设施、水、电、气供应、道路及排污管线等)、支持性设备和工具(如维修用的设备和工具等)。对于各类服务设施的管理应做到:

a)各类设施图纸、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良好;

b)设施运行正常,有正常的保养,检修制度;

c)运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d)消防系统设备完好,可随时启用;

4.2设施设备的提供

4.2.1各职能部门根据部门需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填写《设备采购申请单》,注明设施名称、规格、技术参数、数量等,报总经理批准后,由本公司管理层和采购部负责组织安排采购或自制的有关事宜,确保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需要。

实验室设施与环境控制程序

实验室设施与环境控制程序
制修订记录
文件版本
制修日期
制修订页次
制修订摘要
A/0
2005/02/24
1--3
制订文件
页版本目录
页次
1
2
3
4
5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8
9
10
11
12
13
14
页版本
A/0
A/0
A/0
批准
审核
编制
1.目的
为规范实验室实验环境和基础设施的管理,确保对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环境条件进行监控,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设施和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的作业。
4.3.1当取样、测试或校准工作在实验室所控制的场所以外进行时,作业人员应考虑环境条件是否会影响工作质量,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以确保测试和校准的准确性。
4.3.2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应对外来人员的进入加以控制,以避免对测试或校准工作与设备造成不良影响,控制工作由实验员负责执行;
4.3.3实验室应保持环境的清洁与整齐,防止灰尘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5.应用表单
5.1实验室设备使用环境一览表
4.4.2实验室设施与环境条件应满足具体设备、测试和校准工作的要求,当无法满足时,实验员应及时通知设保员或主管,由主管或设保员确定改善措施并做出是否中止工作的决定;

授权签字人的任职要求

授权签字人的任职要求

5.1.4.2.3 评审组要对申请人的授权签字人进行考核。CNAS 要求授权签字人必须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a) 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工作经历,熟悉授权签字范围内有关检测、校准标准,检测、校准方法及检测、校准程序,能对检测、校准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了解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熟悉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和能力验证提供者的认可要求;

b) 熟悉认可规则和政策、认可条件,特别是获准认可实验室义务,以及带认可标识检测、校准报告或证书的使用规定;

c) 在对检测、校准结果的正确性负责的岗位上任职,并有相应的管理职权。

3.技术负责人

负责本检测中心技术运作工作,主持中心技术管理部工作,对本检测中心检测技术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负责,具体职责如下:

(1)全面负责检测中心日常技术管理工作,参与检测中心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持。

(2)全面掌握检测中心承检范围内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确定技术活动的方法和路线,制定技术活动的计划,协调检测工作中的技术问题,承担技

术活动结果的相应责任,组织检测中心人员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标准、技

术规范、标准化管理规定。

(3)按LAB-P-030《能力比对验证管理程序》制定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并主持能力验证工作,负责维持《检验结果质量控制管理程序》的有效性。(4)按LAB-P-018《检测方法选择和确认管理程序》和LAB-P-022《作业指导书编写、审批、使用和修改程序》,收集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组织

各类检测方法的确认和作业指导书、检测实施细则等各类技术纪录格式

的组织编制、审核、批准和维持工作。

(CNAS体系程序文件6)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CNAS体系程序文件6)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广东某某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QY/CX-06

版本号:B/0

受控状态:受控

分发号:_____________

持有人:_____________

编制:日期:2023-03-01

审核:日期:2023-03-01

批准:日期:2023-03-01

确保实验室设施环境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有效控制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样品检测设施环境要求的建立、控制与维护。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实验室设施及环境条件的配置,审批《实验室环境控制要求》;

3.2检测部主管:提出设施及环境条件的配置要求,制定《实验室环境控制要求》;

4工作程序:

4.1设施和环境条件标准的制定

检测部主管综合考虑各检测项目对应的检测标准要求、仪器设备的工作环境要求、样品的保管和处理要求等因素,制定检测工作正常进行时需要的设施及环境条件标准。

4.2建筑及设施基本要求

4.2.1实验室的位置及防火距离,应符合安全规定,并避开震源和噪音较大的场所;

4.2.2实验室的空调电源、检测工作电源、照明电源分别由独立电路供应;

4.2.3相邻区域的工作不相容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或者错时工作;

4.2.4办公室供检测人员办公学习用,应和检测操作间有门隔开;

4.2.5对检测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室,安装通风排气设施;

4.2.6无菌室按国家有关规定控制其细菌、温湿度等;

4.2.7微生物检测室总体布局应减少和避免潜在的污染和生物危害,即实验室布局设计宜遵循“单方向工作流程”原则,防止潜在的交叉污染;办公室应与实验室有效隔离;实验室间应有有效的隔离,有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实验室与生产区应有相应的物理隔断,确保实验室和生产区不能有交叉污染;适用时,应限定在某个工作区域专门使用的物品如防护服、移液器、离心管等;检测样品中的霉菌时,要有适当的措施控制泡子在空气中的扩散;不同的功能区域应有清楚的标识。正确使用与检测活动生物安全等级相对应的生物危害标识。对授权进入的人员采取严格控制,并明确以下内容:a.特殊区域的特定用途;b.特殊工作区域的限制措施;c.采取这些限制措施的原因;

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第1版

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第1版

XXXXX公司

程序文件

文件名称: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文件编号:XXXX

版本:第1版

总页数:共6页

1.目的

对环境与设施进行管理,以确保环境条件和设施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确保试验中心人员和设备安全,保证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环境、环境设施及安全等管理。

3.定义

不利影响的因素:指对结果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污染、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音和振动。

自有设施:是指购买或长期租赁(至少2年)并拥有完全使用权和支配权的设施。如果实验室通过签订合同,在有检测或校准任务时临时使用其他机构的设施,不能视为自有设

施。

4.职责权限

4.1试验组负责提出试验中心设施和环境条件配置需求,按要求实施检查和监控。

4.2技术负责人负责设施和环境条件需求的技术审核。

4.3科长负责设施和环境条件需求和配置申请的批准。

4.4综合管理员负责设施和环境条件的配置。

5.程序内容

5.1检测环境与设施的要求与配置

5.2检测环境监控和维持

6.风险列表

7.相关文件

8.相关记录

R1:品表-XXX《设施和环境需求配置审批表》 R2:品表-XXX《设施和环境监控表》

R3: 品表-XXX《安全情况检查表》

修订摘要:

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施,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施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职责

3.1生技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及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程序

4.1生产设施的识别、提供和维护。

4.1.1设施的识别

本公司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所需的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量具)、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

4.1.2设施的提供

a.生技部根据产品实现的要求和本公司发展的需求负责组织安排采购或自制生产设施的有关事宜,供销部具体实施采购;

b.需要自制的设施由使用部门提出,生技部及车间共同审核,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车间组织加工制造。

4.1.3设施的验收

a.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施,生技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

确认满足合格后,由生技部和使用部门在设施验收单上签字验收,设施管理员应建立设施档案,档案的内容有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到仓库办入库手续;

b.验收不合格的设施应由采购人员与供方协商解决。

4.1.4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a.对于重要的设施,车间组织编写设施操作规程,发放给使用部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b.设施的使用人员对设施进行日常保养,生技部设备管理员每月进行一次抽查,并记录在《设备保养检查记录》上;

05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05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1 目的

实验室的设施、工作区域、能源、照明、采暖、通风等应保证符合相关要求。

实验室的工作环境条件应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测量准确性。

实验室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测、控制和记录。

实验室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有效的内务管理。

为了有序地进行以上工作,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固定实验室设施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建立和维护。

3 职责

3.1 最高管理者负责本公司各实验室设施条件和环境条件的配置。

3.2 技术负责人提供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

3.3 各实验室责任人负责维护、监控、协调。

3.4 计量管理员做好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设施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创立。

a) 本公司的固定实验室的场所安排,按照公司的总体布局早已安排定局。若业务方向有变动,场所安排由最高管理者决定作统一调整。

b) 实验室的能源、照明,在实验室创建时,予以保证。

c) 实验室的采暖、通风根据安排的项目,安装相应的通风、采暖设备,予以保证。

d) 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监控设备,事先给予配备好。

4.2 监控措施

每个实验室温度、湿度由实验人员进行有效监控,并认真做好记录。

4.3 隔离措施

a) 公司在安排项目时充分注意到不相容、相干扰的项目不安排在同一个房间。

b)生活休息场所与工作场所隔离。

4.4 临时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

应满足具体测量工作的要求。

5 相关文件

5.1《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5.2《记录控制程序》

6 记录

实验室环境温度、湿度记录CAMC-PD2605-01

上海氯碱机械有限公司

实验室温、湿度记录表

CAMC-PD2605-01 实验室名称:

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含表格)

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含表格)

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ISO9001-2015/ISO14001-2015)

1.0目的

规范本公司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和维护,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及其备品备件)的管理。

3.0职责

3.1生产部负责工程及技术改造项目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验收及报废。3.2供应部负责设备的具体采购,财务部负责固定资产设备的财务处理。

3.3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4.0工作程序

4.1设备购置

4.1.1设备使用部门提出设备改造或采购申请报告。

4.1.2总经理负责审核设备改造或采购申请报告,并按公司《公司生产设备管理办法》的要求报批。

4.1.3经批准的设备改造或采购申请报告下发生产部,由生产部根据使用要求选择设备的规格、型号及其预选厂家,经确认后反馈给供应部。

4.1.4供应部按照采购申请单要求负责对设备厂家的考查、评价及签订合同、实施采购,生产部配合。

4.2设备的验收

4.2.1设备到货后由供应部会同生产部、使用部门对设备进行验收,内容包括:数量、外观检验、必要的手动检验、随同设备附带的技术文件的检验以及检查随同设备购买的附件、备件、工具等。

4.2.2随同设备附带的技术文件由使用部门建档保管。

4.2.3随同设备购买的附件、备件、工具由使用部门保管。

4.3设备的安装调试

4.3.1生产部会同使用部门负责组织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负责做好“设备安装调试与验收记录”。

4.3.2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时,由供应部与设备厂商联系解决。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设施和环境条件管理程序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设施和环境条件管理程序

1目的

控制和维护检测设施环境,保证环境条件满足检测工作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检测有影响的设施环境条件的配备、监控和维护。

3 引用文件

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

不符合控制管理程序

内务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管理

含氰废水处理规定

酸雾控制管理方案

危险废弃物管理规定及清单

安全作业管理程序

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记录目录清单

4 职责

4.1 技术负责负责公司环境条件的设计或改造方案,负责环境条件的配置。

4.2 办公室/异地实验室负责对环境条件的控制进行监督检查。

4.3 各检测室负责人根据检测业务开展需要,提出检测环境具体配置要求,并组织环境条件的验证、监控、记录和日常维护以及内务整理。

4.4 异地实验室负责异地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

5 措施/方法

5.1 环境设施的配置

5.1.1 检测环境条件应符合检测方法(标准)要求和满足仪器配备使用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采光、通风、微生物菌种、灰尘、电磁干扰、电网、电压、噪声、振动等。公司同时

执行《安全作业管理程序》和《环境保护管理程序》,以满足安全、环保的要求。

5.1.2 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对设施和环境条件有要求时,按照方法和设备说明书提供的技术条件予以满足。

5.1.3 根据公司的现状,对检测有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温度、湿度、采光、供电、通风。公司须对这五项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并保证能满足本程序5.1.1的要求。

5.1.4 在公司固定设施以外场所进行抽样、检测时应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控制相应的设施和环境条件。不能达到相应条件则需按《不符合控制管理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04设备设施控制程序

04设备设施控制程序

标题设备设施控制程序编号JY-QP-004 页次1/2

制订部门生产部版次AO制订日期2013/08/01 1.目的

为指导设备设施保养及维修,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延长寿命,特制定此程序。

2.范围

凡本公司的设备设施均适用本程序。

3.定义

无。

4.权责

4.1生产部: 对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并做保养记录。对设备的主体结构之维护、保

养。

5.作业内容

5.1 编写保养说明书: 相关部门编写《设备设施保养说明书》;针对我公司实际情

况,部分结构特别简单之设备可不提供相应之指导书。

5.2 设备的购买

5.2.1 当有新增设备需求时,由需求部门填写《请购单》,由相关负责人批准。

5.3 设备编号

5.3.1 所有非检测设备统一编号造册,填写在《设备设施一览表》内。

5.3.2 编码原则

XY - □□ - □□□

流水号

设备编号

备注:设备编号,统一使用设备名称的前两个字的首个拼音字母;

5.4 维护保养

5.3.1 依照《设备设施保养说明书》在设备设施的保养周期内做好保养工作。

日常使用过程中, 操作员应对设备设施进行日常维护、擦拭、清洁。

标题设备设施控制程序编号JY-QP-004 页次2/2

制订部门生产部版次AO制订日期2013/08/01

5.3.2 对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填写《设备设施点检表》。

5.5 所有设备设施出现故障时,委外维修。

5.6 设备设施的报废

5.6.1 设备设施严重损坏,已不能修复或没有修复价值的,由使用部门进行报

废。

5.6.2 报废时,由使用人填写《物品报废申请表》,由相关负责人审批。

6. 相关文件

13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13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检测过程中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包括安全作业和环境保护)进行控制,确保检验试验工作正常安全地进行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检验场所设施及环境条件(包括安全作业和环境保护)的控制。

3 职责

3.1 主任负责保证检测场所的设施及环境条件所需资源的提供;

3.2 技术主管负责各检测项目所需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策划、管理和监控;

3.3 执法监察科和实验室负责所管理范围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维持;

3.4 监督员负责符合性监督。

4 工作程序

4.1 对检测场所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总体要求

4.1.1 检验场所的设施及环境条件应满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4.1.2 根据实验室检验功能及要求,充分设置场地、能源、采光、采暖、供水、通风等设施,保证温度、湿度、洁净度、防磁、冲击振动等内部环境条件,防止噪声、灰尘、雷电、温湿度、振动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4.1.3 检测试验区、样品存放及准备区应与办公区相互分离。相邻检测工作如有影响时,应实施隔离。

4.1.4 当检测试验工作(包括在固定场所以外的临时或移动的设施工作时)对环境条件有指标要求时,应设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实施监控,按时记录。

4.1.5 对检验工作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其它有可能影响检验人员身体健康或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情况进行控制,应满足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4.1.6 检测试验工作所用样品的收发、制备、检验和贮存应符合标准规定,并在使样品保持原有特性的环境中实施。

4.1.7 有特殊用电、用水要求的检验工作点,应加装符合要求的备用电源和纯净水源

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有效地控制用于检验检测场所的设施及环境条件,使其对检验检测结果无不良影响,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检验检测的各个场所。

3定义

3.1 5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教养(shitsake)。

3.2整理:区分要与不要物品,将不要物处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开始。

3.3整顿:将必要物以容易取用的方式放置在既定场所,并明示,消除寻找。

3.4清扫:环境设备彻底的清扫。

3.5清洁:整肃仪容、干净整洁。

3.6教养: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工作习惯。

4职责

4.1检测室

a.识别本中心设施和环境需求;

b.环境条件的监视、控制、量测和维护。

4.2计量室:负责本中心设施和环境的配置。

4.3项目室

a.提出本室的设施和环境配置要求;

b.检验检测过程中的监测、控制、记录和维护保养。

4.4检验检测人员:确保所负责检验检测工作环境条件满足要求,场地清洁整洁,文明管理。

5工作流程图(无)

6程序要点

6.1设施配置

6.1.1本中心检验检测的设施及环境条件必须满足相应检验检测项目在检验检测标准、规程、法律法规中的要求,检测室负责识别其适宜性。现场检验检测设施和环境对检验检测结果有影响时,检验检测负责人按技术要求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6.1.2一般设施配置如下:

a.动力和照明电按380v和220v供给,装配足够的照明设施,满足夜间检验检测采光需求;

b.房屋面积及布局必须满足检验检测工作需求;中心室的房屋面积不得少于一级试验室要求,项目室的房屋面积执行《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办法》;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文件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文件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及工作环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对工作环境及设施因素进行控制。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生产设施和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3.2管理部协助生产部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程序

4.1生产设施的识别、提供和维护

4.1.1设施的识别

公司提供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支持性服务(水、电、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

4.1.2设施提供

a 生产部根据生产要求,需新增生产设施时,填写《生产设备

配置申请单》,注明设备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报集团公司批准后,由采购部负责组织采购。

4.1.3设备的验收

a设备采购后,生产部组织公司技术人员和使用该设备的工序人员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产部和使用部门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

b验收不合格的设备,生产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备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c生产部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进行编号,建立设备档案,在《生产设备一览表》上登记。

d生产部根据合格的设备验收单办理登记和建档手续。

4.1.4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a生产部组织编写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发放给使用部门。

b 生产部制定《设备日常保养项目表》,规定保养项目,发给使 用部门执行,各岗位负责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生产部监督设备保养 情况并与每季度未收集《设备日常保养项目表》,整理入档作为制定 年度检修计划的依据。

设施管理控制程序

设施管理控制程序

设施管理控制程序

一、背景介绍

设施管理是一个组织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它涉及到对设施资源

的有效管理、维护和控制。设施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监督和管

理设施资源的规范化流程。

二、目标与目的

设施管理控制程序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设施资源能够有效地满足

组织的需求,并确保其可用性和稳定性。通过明确的管理和控制程序,可以有效地减少设施故障和损坏,提高设施资源的运行效率和

可靠性。

三、程序内容

1. 设施识别和登记

首先,需要对组织内的各项设施资源进行识别和登记。这包括

对设施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如设备型号、使用年限、维护周期等。

2. 设施维护计划

基于设施识别和登记的结果,制定设施维护计划,明确每个设

施资源的维护周期、维护内容和责任人。维护计划应包括日常巡检、定期保养和临时维修等内容。

3. 设施故障处理流程

建立设施故障处理流程,明确设施故障的报告、处理和解决流程。包括故障报告的方式、优先级的划定、责任人的安排和故障修

复和验收等环节。

4. 设施变更管理

设施变更是在设施资源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为了控制和

管理设施变更,需要建立设施变更管理流程,明确变更的内容、原因、风险评估和变更后的验证。

5. 设施资源的监控和评估

定期对设施资源进行监控和评估,以评估设施的性能、可靠性

和安全性。通过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设施资源的问题,并采取相

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优化。

四、绩效指标与评估

为了评估设施管理控制程序的有效性,需要制定一套绩效指标

和评估方法。绩效指标可以包括设施故障率、设施维护成本、设施

可用率和设施资源的准备时间等。

五、体系运行与持续改进

设施及环境管理程序

设施及环境管理程序

永佳发实业有限公司
设施及环境管理程序
编号:QP-E-001 版本:A 版 修订:0 次
为保障提供生产所需的必要设施,提供一个 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保证员工在工作过
中不因环境的影响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本公司办公室、车间、仓库等工作环境及所 有生产设施的控制均适用本程序。
生相产关部部:门生:产相设关施办及公工设作施环及境作的 业维 环护 境。 的维护 。物料部:负责生产设施及零配件的采购工作 。 操作员工:负责生产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
《设施操作及保养指导书》
发行日期:18/6/2002 生效日期:18/6/2002 页 次: 2/2页
《生产设施台帐》。并对设备贴上<<永佳发设备>>.
6.2 工作环境的提供; 工作
6.2.1 环境
6.2.1.1 相关部门在进行工作环境所要求的照明度较为适宜,其中包括局部照明和辅助照明。
6.2.1.2 局部照明:将灯具布置在机器或作业场所上方,使该处得到较高的照明度。
S
B目
1.0 的:
范 2.0 围:
职 3.0 责:
3.1
3.2
3.3
3.4 参考 4.0 文件
7S: 5.0 指程整序 6.0 内设施 6.1 的使提用 6.1.1 单择位适
合设的施 6.1.1.1 名设称施 6.1.1.2 配支件持 6.1.1.3 服设务施 6.1.2 采技购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文件文件名称:

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S-LAB-004 版本:A0 生效日期:2019年06月01日页码:1/ 8 批准:审核:编制:

文件变更申请单编号版本生效日期内容(变更叙述)

生效日期2019.06.01

1.0 目的

1.1 对检测中心用于检测的设施和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检测设施和环境不

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不良影响,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同

时使检测中心保持整洁、有序、安静、卫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0 适用范围

2.1 本程序适用于对检测中心开展工作所需要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

3.0 定义

3.1 设施:指检测中心区域内适合于检测工作而建立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

等,包含检测区域、办公区域、工作台以及其它特殊用途的区域。

3.2 环境条件:指用于检测工作的条件,包含但不局限于电力、通风、照明、温

度、湿度。

4.0 支持及引用文件

4.1 CNAS-CL01-A003《检测和校准检测中心能力认可准则在电气检测领域的应

用说明》

5.0 责任

5.1 检测中心主任:确保设施和环境条件满足测试要求所需的资源配置。

5.2 质量负责人:监督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措施的实施,审批相关环境和设施监

控记录表。

5.3 技术负责人:组织建立设施及各项环境条件。

5.4 各区域人员:

5.4.1 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例行工作,执行环境控制规定。

5.4.2 在自己的工作区域内识别和监控环境条件。

5.4.3 做好环境清洁和内务整理。

6.0 作业程序

6.1 设施和环境条件的建立根据检测技术规范要求,由技术负责人制定

S-004-F01《设施和环境条件明细表》,根据S-004-F01《设施和环境条件

明细表》中要求组织建立适合于检测活动的设施和环境条件。

6.1.1 检测中心应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装置,以确保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6.1.2 检测中心应配置急救箱, 如有任何工作安全意外产生, 应立即向技术负

责人报告, 并采取必要处置措施。

6.1.3 检测中心内应于方便、明显处配置灭火器, 以备出现火灾时使用。

生效日期2019.06.01

6.1.4 检测设备应具有可靠的接地措施,技术负责人需定时维护。

6.1.5 检测中心检测工作电源应由独立电路供电,并与空调电源、照明电源分

开,

6.1.6 检测中心应提供平稳的电力系统,包括稳压电源、保护开关和接地系

统,并提供足够的、符合设备和检测要求的电源插座。

6.1.7电源稳定性,用于测试的实验室电源根据 CTL-OP5010的要求在负载

和空载条件下进行测试应该满足 IEC17025 及相应测试标准要求(Laboratory power sources used for testing meet the following criteria, at the point where testing is performed under both loaded and no-load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TL-OP5010:)

V oltage stability +/- 3 percent maximum

Frequency stability +/- 2 percent maximum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5 percent maximum

6.1.8对于电源系统的变更、电源的更换、安装、维修及调试,需要重新进行电力系统的确认,记录在《电源稳定性记录表》。

The laboratory power supply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checked upon initial installation, modification and repair, and periodically thereafter. And the

results should be marked in

6.1.9 对于电源电力系统,每年需进行一次电源系统稳定性测试。记录在《电源稳定性记录表》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boratory/facilities power supplies used for testing should be monitored and recorded once per year to ensure continued conform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 results should be marked in

6.1.10检测中心的工作环境应保持在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并将各检测区域和样品室的温湿度记录在S-004-F03《温湿度记录表》中,确保检测设备和仪器能正常运行和符合各项检测项目的要求。

6.1.11检测中心应维持适合于工作的照明设施,窗户应安装窗帘等设施避免阳光直射到仪器或影响检测工作。检测操作区域应提供充分照明,照度应不低于250lux。

6.1.12检测区域应配备足够的工作台面和必要的设施并维持适当的间隔以进行检测工作,并尽量减少混乱。

6.1.13高压试验区域应有安全隔离措施,并给出明显、醒目的警示标志。从事高压试验时,检测员应按照操作指导书要求,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6.1.14检测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带电操作,如需带电操作,应具有有效的绝缘措施。

6.1.15检测中心依测试项目性质不同需对测试类别进行区域划分, 本检测中心的设施配置见附录1《检测中心平面图》。对于不兼容的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应采取措施以防止交叉污染,有害气体应通过专用管道排放。

6.1.16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保证环境符合检测要求,如发现环境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不符合检测要求时,应立即停止检测,直环境条件达到要求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