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与企业绿色竞争力:基于江苏板块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2.21•【字号】苏政发〔2020〕102号•【施行日期】2020.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司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20〕10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国发〔2020〕14号),持续提升我省上市公司质量,更好发挥上市公司在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要求,大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走在前列。

坚持存量与增量并重,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和发展环境,着力培育和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打造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色的资本市场“江苏板块”。

行业龙头上市公司阵营持续壮大,证券化率和县域上市公司覆盖率稳步提升,全省上市挂牌企业数量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坚持规范与发展并举,认真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要求,持续提升监管效能,强化上市公司主体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改善,公司治理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明显提升,突出问题得到有效处置解决,风险公司比重持续下降,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好发展好江苏在资本市场的良好信誉和形象,为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提供有力支撑。

二、积极引导上市公司规范发展(一)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督促上市公司诚实守信、规范运作,专注主业、稳健经营。

绿色技术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实证研究

绿色技术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实证研究

绿色技术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实证研究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失控,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注绿色技术与绿色创新,寻求一种新的增长路径,也可以说是一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

本文主要探讨绿色技术和企业绿色创新的实证研究。

一、绿色技术带来的变革绿色技术是指在生产、物流和运输等方面,采用了更节能、更环保、更高效和更经济的技术,代替了节能费电、非环保的传统技术。

这些新技术已经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

与传统技术相比,绿色技术有许多优势:一方面,它们更为环保,采用它们可以减少大气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噪音和味道等污染物的关注,逐渐降低人类的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它们更为节约,这些技术有助于节约有限的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采用绿色技术也意味着采取了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研究表明,采用绿色技术的企业更具竞争力,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利润,而且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投资绿色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二、绿色创新的意义绿色创新是指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采用更环保和更高效的方式,技术创新的重点是优化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环境效益。

创新可以来自企业内部的R&D,也可以来自与立方体公司、学术研究机构和其他企业共同合作进行的开发。

研究表明,绿色创新将有助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增加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而且也对社会和环境有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绿色创新的意义:1.提高效率绿色创新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成本,优化环境效益。

这可以通过改善产品或生产过程来实现。

2.减少浪费绿色创新可减少企业对资源的过度浪费,减少不必要的物资和能源的使用,从而节约资源,并且减少排放物和废弃物的数量。

3.打造品牌绿色创新可以使企业通过环保的方式提高品牌声誉和价值,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

4.加强合作绿色创新可以促进企业与其他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有助于为企业开发新的市场,发现新商机。

绿色创新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实证分析

绿色创新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实证分析

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刘彩飞 刘小敏 龙 卓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 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㊃46 ㊃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1N o .3(S N196) M A R .2024期肾脏病患者采用[1]㊂选择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确保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㊂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血管通路[2]㊂但对于尚未建立内瘘或内瘘不成熟需要紧急治疗的患者,仅能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3-4]㊂研究表明,超过60%的患者首次透析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但部分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和治疗周期长等因素易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5-6]㊂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 a t h e -t e r R e l a t e d B l o o d s t r e a m I n f e c t i o n ,C R B S I )是指留置导管期间及拔除导管后48h 内发生的原发性且与其他部位无关的感染,包括导管局部相关感染和血流感染[7-8]㊂C R B S I 可导致病情恶化,增加患者死亡风险[7]㊂据统计,终末期肾脏衰竭患者感染病死率达12%~22%,其中75%的感染原因为C R B S I [9]㊂2021年和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 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为护理专业质控改进目标[10-11]㊂经过连续两年的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问题得到重视和改善,而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关注不足,其相关预防措施及要点与其他用途中心静脉导管不同,需予以关注[11]㊂本研究应用循证方法总结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C R B S I 防控管理的最佳证据,以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C R B S I 发生率㊂1 研究方法1.1 成立循证小组循证小组共6名成员,包括2名主任护师㊁2名护理硕士研究生㊁2名国家级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均接受过循证护理系统培训㊂其中,护理硕士研究生负责文献检索与筛选㊁证据提取;主任护师负责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总结㊂1.2 确立循证问题采用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循证问题确立工具P I P O S T 构建具体问题㊂证据应用的目标人群(P o p u l a t i o n ,P )为血液净化患者;干预措施(I n t e r v e n t i o n ,I )包括预防患者发生C R B S I 的护理及管理措施;证据应用者(P r o f e s s i o n a l ,P )为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结局指标(O u t -c o m e ,O )包括C R B S I 的发生率㊁导管尖端或导管周围皮肤定植发生率等;证据应用场所(S e t t i n g ,S )为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科室,包括重症监护室㊁急诊科等;证据类型(T y p e o f e v i d e n c e ,T )包括临床实践指南㊁专家共识㊁系统评价㊁证据总结及最佳临床实践等㊂本研究已通过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审核(E S 20232988)㊂1.3 文献检索策略按照 6S金字塔证据模型,检索国际指南协作网㊁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㊁苏格兰校际指南网㊁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㊁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㊁P u b M e d ㊁C o c h r a n eL i b r a r y ㊁U p T o D a t e ㊁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㊁中国知网㊁万方数据库以及肾脏相关学会网站,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7月25日㊂中文检索词为 血液透析/肾透析/血透/血液净化/血液滤过 中心静脉导管/血管内导管 血液感染/血流感染 预防/防控/护理/管理 以及 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 ㊂英文检索词为 r e n a l d i a l y s e s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d i a l y s i s ,e x t r a c o r po r e a l /d i a l y s e s ,e x t r a c o r po r e a l A N D c e n -t r a l v e n o u s c a t h e t e r s /b l o o d s t r e a mi n -f e c t i o n /c e n t r a ll i n e a s s o c i a t e d b l o o d -s t r e a mi n f e c t i o n */c a t h e t e rr e l a t e db l o o d s t r e a m i n f ec t i o n */C L A B S I /C R B -S I /C R I s A N D g u i d e l i n e s /s u m m a r y of e v i d e n c e /s y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c o n s e n s u s /r e f e r e n c e㊂1.4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患者;(2)研究内容为C R B S I 的防控㊁护理㊁管理;(3)研究类型为指南㊁证据总结㊁专家共识㊁系统评价㊁临床决策和随机对照试验;(4)研究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㊂排除标准:(1)各证据类型的翻译版或解读㊁报告㊁计划书㊁草案等;(2)仅包含摘要或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3)重复发表或数据不全的文献;(4)质量评价过低的文献㊂1.5 文献质量评价(1)指南㊂运用2017年更新的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I I (A p-pr a i s a l o f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R e s e a r c h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I I ,A G R E EI I)[12]进行评价,内容包括6个领域共23个条目,各条目从 非常不同意 到 非常同意 依次赋值1分~7分,每个领域得分等于各条目得分的总和,并标准化为该领域可能的最高分的百分比㊂6个领域得分均ȡ60%,判定为A 级推荐;有得分<60%的领域,但ȡ30%的领域数ȡ3个,判定为B 级推荐;得分<30%的领域数ȡ3个,判定为C 级推荐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 n t r a -c l a s s C o r r e l a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 ,I C C )对评价者间的一致性进行检验㊂(2)系统评价㊂采用系统综述评价工具(A s -s e s s m e n to f M u l t i p l eS y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s ,AMA S T E R )[13]进行评价,内容包括11个条目,各条目的评价选项为 是 否 不清楚 ㊂(3)专家共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刘彩飞 刘小敏 龙 卓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 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1N o .3(S N196) M A R .2024 ㊃47 ㊃识㊂采用2016版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制订的标准[14]进行评价,内容包括7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 是 否 不清楚 和 不适用 进行评定㊂由两名经过系统循证知识培训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根据文献类型采用相应的标准独立进行评价,若双方意见无法达成一致,则由主任护师介入㊂文献质量评价过程遵循循证证据优先㊁高质量证据优先和最新发表证据优先的原则㊂1.6 证据汇总与等级推荐循证小组对纳入证据进行汇总与分级㊂证据汇总原则:(1)同一主题表达相近时,进行适当合并;(2)推荐内容一致时,优先选择专业且表达简洁证据㊂采用2014版J B I 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15]对纳入证据进行分级㊂根据纳入研究的设计类型,将证据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1级~5级㊂2 结果2.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初步检索共获得相关文献1688篇,剔除重复文献432篇,阅读题目及摘要后剔除文献1198篇,阅读全文后剔除文献42篇,最终纳入16篇文献,包括指南8篇[16-23]㊁专家共识5篇[2,24-27]㊁系统评价3篇[28-30]㊂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见表1㊂2.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1)指南㊂8篇指南质量较高,全部纳入㊂评价结果见表2㊂(2)专家共识㊂除了条目6 是否有与以往文献不一致的观点 评价结果均为 否 ,5篇专家共识其余条目评价结果均为 是 ,整体质量较高,全部纳入㊂(3)系统评价㊂3篇系统评价所有条目评价结果均为 是 ,质量较高,全部纳入㊂2.3 证据总结将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最佳证据进行总结,包括危险因素㊁制度管理㊁无菌屏障㊁导管留置㊁导管评估㊁导管维护㊁冲封管7个类别共41条相关证据,见表3㊂3 讨论3.1 识别危险因素,建立规范制度第1条~4条证据汇总了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 R B S I 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制度管理办法,除第2条证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刘彩飞 刘小敏 龙 卓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 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㊃48 ㊃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1N o .3(S N196) M A R .2024据推荐等级较低外,其余证据推荐等级均较高㊂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 R B S I 通常涉及多种危险因素,C R B S I 一旦发生可能导致非计划拔管,甚至造成患者死亡[31]㊂结合血液透析患者病史,尽早识别C R B S I 危险因素,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C R B S I 预防管理框架和组织体系,对于优化C R B S I 预防流程十分关键[32]㊂建议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特点,整合医疗资源,推动多学科合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科学的C R B S I 预防管理体系,并优化预防流程,从而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C R B S I 发生率㊂3.2 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保障医疗卫生环境第5条~10条证据总结了血液透析操作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的具体措施,包括置管环境㊁导管维护环境及手卫生规范等㊂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对于阻断微生物传播㊁预防医院感染尤为重要㊂研究[33]表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 R B S I 主要受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感染,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这两种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在置管过程中可能会进入静脉导管中并定植㊂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发布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34]㊁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及医疗保健感染控制措施咨询委员会(H I C P A C )制定的‘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指南“[16]㊁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指南:有关介入放射学的静脉导管放置和维护的建议“[35]以及由美国医疗机构流行病学学会(S H E A )发起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策略“[36]均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刘彩飞 刘小敏 龙 卓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 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1N o .3(S N196) M A R .2024 ㊃49 ㊃提及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㊂因此,建议医护人员在血液透析操作过程中采取最大化无菌屏障的预防措施,包括在导管置入或更换过程中,医护人员佩戴口罩㊁帽子,穿无菌手术衣,带无菌手套,患者全身覆盖无菌巾等㊂3.3 关注导管留置要点,降低感染风险在临床实践中,导管留置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病情以及医生专业判断㊂第11条~17条证据给出了血液透析导管留置部位及留置时间的相关建议,虽然证据级别相对较低,但多数建议来自专家共识,实用性较强㊂研究[37]表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部位的选择对C R B S I 的发生有一定影响,选择较多的穿刺部位(如颈部㊁腹股沟等)往往细菌密度较高㊂研究[38]发现,相较于右侧颈部静脉,于左侧颈部静脉留置导管更易造成中心静脉狭窄且会增加导管堵塞风险㊂此外,导管留置时间也是影响C R B S I 发生的重要因素㊂一项研究[39]表明,中心静脉置管10天后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置管10天内的发生率㊂因此,临床实践中需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并动态评估导管留置部位及留置时间㊂3.4 全面评估和有效维护导管,及早发现感染征象第18条~23条证据明确了导管评估注意事项,第24条~41条证据从不同层面对导管维护及冲封管措施进行了总结㊂中心静脉导管是血液透析中直接连通血液循环的通路,若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导管密闭性会受到破坏,微生物可沿着导管进入血液,导致严重感染[19]㊂因此,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频繁地断开和连接导管的动/静脉端与血路管,同时确保整个治疗过程在符合标准的环境中进行,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㊂及早识别感染征象并妥善维护导管对血液净化治疗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㊂专家共识[2]强调,当患者经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数分钟至30m i n 左右出现畏寒㊁寒颤㊁发热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时,少数患者表现为血液透析结束后低热,无论其导管出口处或隧道是否出现异常,都疑似发生C R B S I ,应及时采取措施㊂冲封管管理是预防导管堵塞及血流相关感染的重要环节㊂有专家认为,在非高风险情况下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菌液封管[19-21]㊂因此,在选择封管液体时,应当综合考量,避免过早㊁过多的预防性使用抗菌液㊂综上,建议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对导管密闭性进行重点把控,动态评估并维护导管,及早识别感染征象并及时处理㊂4 小结本研究从7个方面总结了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最佳证据㊂这些证据主要源自国内外临床实践指南㊁专家共识和系统评价,质量较高㊁内容全面,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㊂但本研究只纳入中英文文献,可能会遗漏其他语种的高质量研究㊂此外,该领域的原始研究较少,未来可开展相关研究㊂参考文献[1] K R AM E R A ,P I P P I A S M ,N O O R D Z I J M ,e ta l .T h e E u r o p e a n R e n a l A s s o c i a t i o n -E u r o p e a nD i a l y s i s a n dT r a n s -p l a n tA s s o c i a t i o n (E R A-E D T A )R e g i s t r y A n n u a lR e p o r t 2015:a s u mm a r y[J ].C l i n i c a l K i d n e y,2018,11(1):108-122.[2] 金其庄,王玉柱,叶朝阳,等.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2版)[J ].中国血液净化,2019,18(6):365-381.[3] T L I L I I ,R AM Z A N M ,K A D R YS ,e t a l .R a d i a t i v eMH Dn a n o f l u i d f l o wo v e r a m o v i n g t h i nn e e d l e w i t he n t r o p yge n e r a t i o n i na p o r o u s m e d i u m w i t hd u s t p a r t i c l e sa n d h a l l c u r r e n t [J ].E n t r o p y (B a s e l ),2020,22(3):354.[4] A L IF ,I M T I A Z A ,K H A N WA ,e t a l .Ef f e c t s o fMH Da n d p o r o s i t y o n e n t r o p yg e n e r a t i o n i nt w o i n c o m pr e s s i b l eN e w t o n i a n f l u i d so v e rat h i n n e e d l ei n a p a r a l l e lf r e e s t r e a m [J ].S c iR e p,2020,10(1):22305.[5] P I S O N IR L ,Z E P E L L ,P O R TF K ,e t a l .T r e n d s i nU Sv a s c u l a r a c c e s su s e,pa t i e n t p r e f e r e n c e s ,a n d r e l a t e d p r a c t i c e s :a n u pd a tef r o mt h eU SD O P P S p r a c t i c em o n i t o r w i t h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a r i s o n s [J ].A m J K i d n e y Di s ,2015,65(6):905-915.[6] 赵艳红,李红梅,杨崇猛,等.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初次H D 血管通路选择及内瘘使用相关因素分析[J ].河北医学,2020,26(4):635-639.[7] T AMU R A A ,M I N AM IK ,T S U -D A Y ,e t a l .A d o l e s c e n t e a t i n g di s o r d e rw i t h c a t h e t e r -r e l a t e db l o o d s t r e a mi n f e c t i o n [J ].P e d i a t r I n t ,2021,63(6):678-684.[8] 李振香,张 琦,姜腾飞,等.山东省三级医院主要院内感染指标现状与趋势分析[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26(3):22-25.[9] M I E L K E D ,W I T T I G A ,T E I C H -G R A B E R U .P e r i p h e r a l l y in s e r t e dc e n t r a lv e -n o u s c a t h e t e r (P I C C )i no u t p a t i e n t a n d i n pa -t i e n t o n c o l o g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 [J ].S u p p o r tC a r e C a n c e r ,2020,28(10):4753-4760.[10]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国卫办医函 2021 76号[E B /O L ].(2021-02-10)[2023-08-10].h t t ps ://w w w.g o v .c n /z h e n g c e /z h e n g c e k u /2021-02/22/c o n t e n t _5588240.h t m.[1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国卫办医函 2023 45号[E B /O L ].(2023-02-24)[2023-08-10].h t t p://w w w.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刘彩飞 刘小敏 龙 卓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 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㊃50 ㊃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1N o .3(S N196) M A R .2024n h c .g o v .c n /y z y g j /s 7657/202302/a 61f c 382f 3b 64c 7e 99d a f b f 8c f 4d a 8a 1.s h t m l .[12] B R O UW E R S M C ,K H O M E ,B R OWMA N G P ,e t a l .A G R E E I I :a d v a n c i n gg u i d e l i n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p o r t i n g,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i nh e a l t hc a r e [J ].P r e v e n t i v e M e d i c i n e,2010,51(5):421-424.[13] 熊 俊,陈日新.系统评价/M e t a分析方法学质量的评价工具AM S T A R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9):1084-1089.[14] 胡 雁,郝玉芳.循证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5.[15] 王春青,胡 雁.J B I 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J ].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1):964-967.[16] O 'G R A D Y N P ,A L E X A N D E RM ,B U R N SL A ,e t a l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o f i n t r a v a s c u l a r c a t h e t e r -r e l a t e d i n -f e c t i o n s [J ].C l i nI n f e c tD i s ,2011,52(9):162-193.[17] L I N G M L ,A P I S A R N T H A N A R A KA ,J A G G IN ,e t a l .A P S I C g u i d e f o r p r e v e n t i o no f C e n t r a lL i n e A s s o c i a t e dB l o o d s t r e a m I n f e c t i o n s (C L A B S I )[J ].A n t i m i c r o bR e s i s t I n f e c tC o n t r o l,2016,5:16.[18] S C HM I D L IJ ,W I D M E R MK ,B A S I L EC ,e ta l .E d i t o r 'sc h o i c e -v a s c u l a r a c c e s s :2018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s o f t h e E u r o p e a nS o c i e t y f o rV a s c u l a rS u r g e r y (E S -V S )[J ].E u r JV a s cE n d o v a s cS u r g ,2018,55(6):757-818.[19] L O KC E ,HU B E RT S ,L E ET ,e ta l .K D O Q I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f o rv a s -c u l a r a c c e s s :2019u p d a t e [J ].A m JK i d n e y D i s ,2020,75(4S u p pl 2):S 1-S 164.[20] N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f o rH e a l t ha n dC a r eE x c e l l e n c e.C l e a r G u a r d H D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b a r r i e rc a p s f o r p r e v e n t i n g h a e m od i a l ys i s c a t h e t e r -r e l a t e d b l o o d s t r e a m i n f e c t i o n s [E B /O L ].(2021-12-13)[2023-12-11].h t t p s ://w w w.n i c e .o r g .u k /g u i d a n c e /m t g62.[21] B ǑL LB ,S C H A L KE ,B U C H H E I -D TD ,e t a l .C e n t r a l v e n o u s c a t h e t e r -r e l a t e di n f e c t i o n s i nh e m a t o l o g y a n do n c o l o g y:2020u p d a t e d g u i d e l i n e s o n d i a g n o s i s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b y t h e I n f e c t i o u sD i s -e a s e sW o r k i n g P a r t y (A G I HO )o f t h eG e r -m a nS o c i e t y o fH e m a t o l o g y an dM e d i c a lO n -c o l o g y (D G H O )[J ].A n n H e m a t o l ,2021,100(1):239-259.[22] C HA V E S F ,G A R N A C HO -MO N T E R OJ ,D E L P O Z OJ L ,e ta l .D i a g-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a t h e t e r-r e l a t e db l o o d s t r e a mi n f ec t i o n :c l i n i c a l g u ide l i n e so ft h e S p a n i s h S o c i e t y o f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a n dC l i n i c a lM i c r o b i o l o g y an d (S E I M C )a n d t h eS p a n i s hS o c i e t y o f S p a n i s hS o c i e t y o f I n -t e n s i v e a n dC r i t i c a lC a r e M e d i c i n ea n dC o r o -n a r y U n i t s (S E M I C Y U C )[J ].M e d I n t e n s i v a (E n gl E d ),2018,42(1):5-36.[23] M E R M E LL A ,A L L O N M ,B O U Z AE ,e t a l .C l i n i c a l p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m a n a ge m e n t of i n t r a v a s c u l a r c a t h e t e r -r e l a t e d i n f e c t i o n :2009U p d a t eb yt h e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S o c i e t y o f A m e r i c a [J ].C l i n I n f e c tD i s ,2010,50(7):1079.[24]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专家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专家共识(2019版)[J ].中华外科杂志,2020,58(4):261-272.[25] 陈 静,向 晶,接艳青,等.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7):785-790.[26] 蔡 虻,高凤莉.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专家共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0.[27] 孙 红,陈利芬,郭彩霞,等.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J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9):1334-1342.[28] L A INM ,L A IN A ,O 'R I O R D A NE ,e ta l .S k i na n t i s e p s i sf o rr e d u c i n g ce n t r a l v e n o u s c a t h e t e r-r e l a t e di nf e c t i o n s [J ].C o -c h r a n e D a t a b a s e S y s t R e v ,2016,7(7):C D 010140.[29] 豆欣蔓,谢 琪,张丽红,等.经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与M e t a 分析[J ].中国血液净化,2023,22(3):214-220.[30] 刘锐芮,高静柏,丁 兮,等.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的M e t a 分析[J ].临床肾脏病杂志,2022,22(8):674-680.[31] N A P A L K O V P ,F E L I C I D M ,C HU L K ,e t a l .I n c i d e n c e o f c a t h e t e r -r e l a t e d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e n t r a l v e n o u s o r h e m od i a l ys i s c a t h e t e r s :a h e a l t h c a r e c l a i m s d a t a b a s e a n a l y s i s [J ].B M C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 o r d e r s ,2013,13:86.[32] 张 月,向 晶,韦 洮,等.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策略与现状分析[J ].中国血液净化,2022,21(9):686-691,701.[33] 李道新,熊 飞,李红兵,等.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33(3):368-371.[34]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6):597-605.[35] M I L L E R D L ,O 'G R A D Y N P ,S o c i e t y o f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R a d i o l o g y.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o f i n t r a v a s c u l a r c a t h -e t e r-r e l a t e d i n f e c t i o n s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r e l e v a n t t o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Ir a d i o l o g y f o rv e -n o u s c a t h e t e r pl a c e m e n t a n dm a i n t e n a n c e [J ].JV a s cI n t e r v R a d i o l ,2012,23(8):997-1007.[36] M A R S C H A L LJ ,M E R M E L L A ,F A K I H M ,e t a l .S t r a t e gi e s t o p r e v e n tc e n t r a l l i n e -a s s o c i a t e db l o o d s t r e a mi n f e c t i o n s i na -c u t ec a r e h o s p i t a l s :2014u p d a t e [J ].I n f e c t C o n t r o lH o s p E pi d e m i o l ,2014,35(7):753-771.[37] 戢 敏,陈 星,刘 娇,等.静脉置管模式与HM 患者C R B S I 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评估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18):67-71.[38] 周 芹,焦 河,刘春乘,等.经皮无名静脉穿刺技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研究[J ].中国血液净化,2017,16(3):204-207.[39] 曾影红.I C U 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202-203. 1074116614收稿日期:2023-11-17修回日期:2023-12-11责任编辑:任红霞。

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探究【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进步,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进步成为了许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24年环保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研究》范文

《2024年环保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研究》范文

《环保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技术创新在环保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有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共同需求。

本文将基于扎根理论,深入探索环保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其内在驱动因素及外部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绿色技术创新是环保企业应对环境挑战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目前的研究多从企业内部因素、外部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但缺乏对动力机制的深入挖掘和系统化研究。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扎根理论,深入探讨环保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扎根理论作为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手段,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数据。

首先,对环保企业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绿色技术创新的实践过程和经验;其次,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最后,通过不断比较和归纳,逐步形成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理论模型。

四、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认为环保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两个方面。

(一)内部驱动1. 企业战略目标导向:环保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制定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2. 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包括研发能力、人才储备和技术水平等。

3. 组织文化与价值观:企业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倡导绿色、环保的理念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

(二)外部驱动1. 政策环境:政府的政策支持、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动力。

2. 市场需:市场需求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导向,随着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对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效果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对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效果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金 融纵 横 2 0 1 3 . 0 6
对落实绿色信贷政策 引导产业转型 升级效果的实证分析
— —
以江 苏省 常 州市为例
中国人 民银行常 州市 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课题组
摘 要 : 国内学术界 主流观 点认为 绿色 信 贷政策 可 以通过 阻断污染 企 业的资 金供 应渠 道 , 从 而迫使 污染 企 业退 出市场或 者进 行产 业转 型。 本 课题 在梳理 总 结 国内外关 于绿色信 贷 的相关理 论 研 究及成 功经 验 的基 础上 , 结合 江 苏省 常州 市在 落实 绿色 信贷政 策 引导 产业 转型 升级 方面 的 实践 探 索 , 依 托 多年 积 累 的大量 现 实数 据 , 对 落 实绿色 信 贷政 策 与产 业转 型升 级 间 的相 关 性进 行 了实证分 析 , 最后 总结 了绿色信 贷发展 中存 在 的不足 , 并提 出了对 策建议 。
快 速 发展 。张 雳 ( 2 0 1 2 ) 认 为 商 业 银行 在 发 展
过 多 年 的实践 探 索 ,已经 建 立起 了相 对 完善
的绿 色信 贷体 系和 运行 模 式 。在其 绿 色信 贷 体 系 中 ,国家 政 策性 银 行— — 德 国复 兴信 贷
银行 ( K f W B a n k e n g r u p p e ) 发 挥着核 心作用 , 在 政府 贴 息 的前 提 下该 行 从 国际资 本 市场 进
性地 提 出 了对 策建议 。


理 论 综 述
( 一) 国 内外研 究 综 述 。 国外对 绿 色 信贷 的研究起 步较 早 。二 十世 纪初 , 庇 古发 现外部
从 国 内对 绿 色 信 贷 的研 究 来 看 ,王 汐 ( 2 0 1 1 ) 认 为我 国的绿 色 信贷 政 策要 吸 收借 鉴

再生资源利用力促江苏绿色发展

再生资源利用力促江苏绿色发展

再生资源利用力促江苏绿色发展张根华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地把“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报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充分展现出党和国家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塑造美丽中国的坚强决心。

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度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将生态环境上升到了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政治问题和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的高度,吹响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

江苏是资源贫乏省份,也是资源消费大省,在举国上下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越发重视的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契合江苏省情实际的绿色发展之路显得越发重要。

目前,再生资源产业已经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兴起也给再生资源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试图从促进再生资源利用的角度着手,客观分析江苏省再生资源行业现状和特点,并将江苏省与国内国际的再生资源行业进行数据对比,厘清江苏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为促进全省绿色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一、江苏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1.江苏省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现状从试点工作推进速度上看,再生资源产业体系已具雏形。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获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的市县达到5个(徐州、扬州、丹阳等),另有苏州工业园区等5个园区获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此外还获批3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如东、邳州等)。

同时,江苏省加快推进省级示范试点工作,推出36个省级循环化改造园区,启动35个省级“城市矿产”示范试点,确定14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南京、苏州、徐州、淮安等4个城市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江苏省物联集团、常州中再生等5家企业被商务部列为全国试点企业。

在全省40家国家级开发区以及91家省级开发区中,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开发区数量达到88家,改造后资源产出率提升幅度高达25.17%,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53万亿元。

江苏省上市公司绿色竞争力评价研究

江苏省上市公司绿色竞争力评价研究

(oeeo cnmc &Maae et Clg oo i l fE s ngm n,
n n e i cnl y, a g200 C i ) g U i rt o T ho g N n 1 9,hn v syf e o 0 a
Ab t a t T e p p ra ay e h n io me tl no mai n o e l td c mp n e f in s r vn ed r g2 0 sr c : h a e n ls st ee vr n na f r t ft s o a iso a g u P o ic u i 0 3— i o h ie J n
自从 我 国 19 94年 确 定 可持 续 发 展 战 略 以来 ,社 会 各 界逐 步认识 到 环境 会计 的重要 性 ,学 者们 随即对
此 新 兴领 域展 开 了研究 。企业 如何 在满 足 环境 要 求 的
哈 佛 商 学 院 M cal o e 授 ( 9 1 95 和 i e Pr r教 h t 19 、19 ) Pr 与 V ne Lne(95 提 出了著 名的 “ 特 假 oe t adr i d 19 ) 波 说 ” ( o e hpte s 。Pr r 为 : “ 当设 计 的 Pr r yo s ) o e 认 t hi t 恰 环 境规 制可 以激 发被 规制 企业 创新 ,产 生效 率收益 ” ,
( 京工 业大 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江 苏 南 京 2 0 0 南 10 9)
摘 要 :对 江 苏省上 市公 司披 露 的环 境信 息进 行 了分析 。遵循 若干 原则设 置评 分 观 测 点 ,对现 有 企业 绿 色竞 争力评 价指 标体 系作 了完善设 计 ,进 而构 建 模糊 综合 评 价模 型 对 各 企 业的 绿 色竞 争 力量 化评 分 , 最终得 出江 苏省上 市公 司的绿 色竞争 力排 名 ,并提 出提 升企 业绿 色竞 争 力水平 的对 策建议 。 关 键词 :江 苏省上 市公 司 ;绿 色竞 争力 ;评 价指标 体 系 中图分 类号 :F 7 . 26 6 文献标 识 码 :A

绿色经济理念下企业竞争力分析

绿色经济理念下企业竞争力分析

绿色经济理念下的企业竞争力分析摘要: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觉醒,绿色经济兴起,企业应生产、研发可达到环境保护与节能省碳的绿色商品,以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目标,并以创新的差异化策略为追求绿色经济的原动力,提升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绿色经济;理念;企业竞争力;提升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一、引言二次大战后,各国都致力于经济发展,但快速的经济成长,使人类对地球资源需求急增,加上快速的消费成长,已使地球资源产生不足的危机,大量使用能源带来的污染和破坏,也使环境品质严重恶化。

上世纪60年代环保意识逐渐兴起,许多环境管制政策虽使空气污染降低、河流清澈、掩埋的垃圾不再渗透有毒物质,但企业在顺从政策的同时也因成本增加而降低竞争力,故在传统经济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冲突的,因此虽各国政府早已订定环境管制政策,企业在成本与利润导向下,往往仅达到法令限制的基本门槛而已。

因此,在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思维下,许多国家开始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提倡以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取代过去耗费自然资源且产生大量污染的传统经济。

而企业为因应全球与政府各项环境法规的规范、提升企业形象与善尽社会责任,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将环境因素纳入考量日益增多,投入的相关资源也持续增加。

事实上,对企业而言,提倡绿色工作将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相关调查显示,80%年轻的专业人员对于在环境保护采取正面做法的工作较感兴趣,而92%的人会偏向选择在具有环保意识的公司工作。

换而言之,国家或企业若能创造节能省碳、保护环境且无污染的产品及生产秩序,必能带来比较利益并提升竞争力。

二、绿色经济理念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是指在发展及使用产品与服务的同时,能达到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形成互补并相互依赖,以对环境友善(environmentally-friendly)不污染的方式发展经济,让能源供应维持在稳定的状态。

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综述

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综述

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综述刘学之翁慧郑燕燕摘要:在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下,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企业要谋求持续发展就必须顺应趋势,只有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才能在绿色竞争格局下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绿色竞争力(Green Competitiveness)将环境因素引入竞争力研究领域,逐步成为国内外竞争力研究的一个热点。

从绿色竞争力的提出及定义、影响因素、评价、提升途径四个方面对我国有关绿色竞争力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绿色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提升途径F279.2;F205* 刘学之,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低碳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低碳经济理论与政策、能源金融、环境责任等。

翁慧,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郑燕燕,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环保部中欧环境治理项目子课题:中国企业环境责任调查研究(项目号:Z12-1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邮编:100029一、绿色竞争力概念的提出及定义关于绿色竞争力概念的产生及定义,具体内容如下。

(一)绿色竞争力概念提出的背景首先,绿色竞争力概念的产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

1972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国际性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关注环境问题的必要性。

自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来,许多国家和政府出台改变资源利用方式的政策和行动计划,以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使企业在生产决策中开始考虑环境因素。

1992年《21世纪议程》发布后,世界各国纷纷认识到,只有改变传统工业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环境保护组织的共同参与和促进下,经济发展的“绿色化”逐渐渗透到各国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全球绿色意识不断高涨。

其次,绿色竞争力概念的产生是竞争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以循环经济模式推进江苏可持续发展——关于建设“绿色江苏”的几点思考

以循环经济模式推进江苏可持续发展——关于建设“绿色江苏”的几点思考
人 t形势十分严峻 , - 5 它的人 1密度是全国最大的, - 3 每
存环境变差了, 这不符合建设现代化和小康社会 的
要求。在新时期 , 江苏经济要实现 G P翻两番的 目 D
标, 必须转变 目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 , 否则不但 目 前的环境状况难 以承受, 而且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
张压缩农村 的空间 , 以机器大工业( 重化工业) 取代 农村和落后 的中小型工业 。其核心是通过大量消耗 物质资源来取得物质财富的迅速积累。它忽视了经
量 。江苏 的经济发展与它的省情形成 了鲜明对 比。 虽然人均 G P D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的一半 , 但它的单 位面积污染程度也居全 国各省 、 自治区之首。在新
二、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新模

1循环 经济 的本 质分析 .
( 印染 )水泥、 、 、 石化 能源电力等 , 在很长时间内还将
维持着支柱产业的地位 。而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 式资源利用效率很低 , 经济能耗 、 物耗和单位产值的
物耗不仅远远高于发达 国家水平 , 还远远高于上海 、 北京 、 山东 、 广东等 沿海地区 :01 , 20 年 江苏每 千克 标煤产生的 G P为 13 D . 美元 , 1 6 而 9 年世界银行公 9 布的国际单位能耗产出 G P是 2 2 D . 美元 ; 工业用水 重复率是 6 %, 国际先进水平是 8 %。 8 而 0
2 环境 污染严 重 .
循 环经 济 ( iua Eoo y , 对 物 质 闭环 流 Cr l cnm ) 是 c r
动型( li a rlCc ) C sg tis yl f o n M ea e  ̄济的简称l 。它是相 3 j 对于高开采、 低利用、 高排放( 所谓两高一低) 为特征 的传统的线经济模式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基于生态效率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基于生态效率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基于生态效率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刘柄麟;汪欢;胡晴;庄胜利;陈惠东;张超【摘要】基于生态效率理论,对江苏省2005-2014年生态效率及其变化轨迹进行实证研究,并引入脱钩分析法探究江苏省经济发展状况与环境压力的关系,最后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江苏省生态效率变化的主要资源与环境分效率因子作出诊断.结果表明:2005-2014年,江苏省各指标的资源效率均在波动,环境效率多数有小幅上升;综合资源效率与综合环境效率皆有波动,且综合环境效率波动幅度大于综合资源效率;从生态效率及循环经济模式的时间演变轨迹看,江苏省走的是跳跃型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脱钩状态不稳定,主要表现为强脱钩、弱脱钩和扩张性复钩3种状态;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业用电、全社会用电、生活能源消费、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为影响江苏省生态效率变化的显著贡献因子.【期刊名称】《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年(卷),期】2017(007)002【总页数】9页(P216-224)【关键词】生态效率;区域;循环经济;测度;江苏省【作者】刘柄麟;汪欢;胡晴;庄胜利;陈惠东;张超【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上海200234;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3;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77;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08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嘉兴314006;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96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对人类的永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据统计,我国单位GDP的污染排放量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10倍以上[1],这说明中国实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已刻不容缓。

2016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立项课题

2016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立项课题

附件:2016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立项课题一、重点资助项目50项立项号项目名称申报人工作单位16SYA-001公司伪社会责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陈华南京财经大学16SYA-002江苏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问题研究——供给侧改革中的监控路径研究黄海燕无锡科技职业学院16SYA-003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与空间布局问题研究赵又霖河海大学16SYA-004“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江苏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基于梯度理论视角陈国华淮海工学院16SYA-005江苏推进供给侧改革降成本问题研究吴群江苏省社会科学院16SYA-006江苏“众创空间”的发展路径与成长机制研究——以泰州市为例张树俊中共泰州市委党校16SYA-007国家审计全覆盖研究葛笑天江苏省审计厅16SYA-008江苏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创新平台构建与政策设计——基于“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嵌入视角夏后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6SYA-009全域旅游视角下江苏省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策略研究张骏南京旅游职业学院16SYA-010江苏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机制及路径研究简晓彬江苏师范大学16SYA-011江苏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策略研究侯立松江苏师范大学16SYA-012江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徐瑶金陵科技学院16SYA-01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产能过剩行业过度投资治理对策研究徐光伟常州大学16SYA-014江苏省高碳产业碳锁定效应及解锁策略研究张济建江苏大学16SYA-015构建江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体制机制研究翟丹妮南京邮电大学16SYA-016江苏城镇居民绿色消费的影响机制与引导政策研究谢加封南京林业大学16SYA-017关于我省政府性投资基金管理情况研究王保嘉江苏省财政厅16SYA-018“十三五”时期苏北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提升路径与对策研究——以盐城为例王广飞盐城师范学院16SYA-019同步小康视野下残疾人职业教育提升研究范莉莉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16SYA-020推进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供给侧改革研究高建宁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6SYA-021苏南地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舒适度研究刘顺传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16SYA-022基于江苏推进“一基地”建设的人才供给侧研究李晓东河海大学16SYA-023新媒体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自组织化研究陈元媛南京林业大学16SYA-024江苏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治疗现状调查研究——以南京、苏州、扬州特殊教育培智学校为例杨荔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16SYA-025新形势下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有效性研究缪志红江苏省妇联16SYA-026新常态下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季媛媛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16SYA-027“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基于江苏省淘宝村发展的研究孟芳江苏科技大学16SYA-028江苏“众创空间”的发展路径与成长机制研究施杨常熟理工学院16SYA-029现代化语境下江苏农村孝文化传承研究汪倩倩淮阴工学院16SYA-030“微时代”地方政务微博在媒介化抗争中的舆论引导路径研究杨惠淮阴师范学院16SYA-031现代农业背景下江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及配套政策研究朱冰莹南京农业大学16SYA-032江苏省““社区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易艳阳南京林业大学16SYA-033从“一元供给”到“多元合作”:江苏城市社会养老服务模式转变研究徐倩南京大学16SYA-034新乡贤在江苏乡村文化治理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李建柱中共江苏省委党校16SYA-035江苏地域性文化创意产业支撑“众创空间”发展的路径与成长机制研究——以常州为例张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6SYA-036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基地发展研究——基于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视角高昊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16SYA-037江苏中医药历史文化遗迹中的文脉研究王明强南京中医药大学16SYA-038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江苏省老龄产业发展研究田萍淮阴工学院16SYA-03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蒋艳徐州工程学院16SYA-040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葛莹玉江苏理工学院16SYA-041江苏农业现代化的国际借鉴与路径选择华彦玲中共江苏省委党校16SYA-042新媒体时代江苏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供给侧改革”研究吴刚盐城工学院16SYA-043江苏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困境与解决路径研究杨冰南京晓庄学院16SYA-044新媒体时代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证研究——以微信为例崔滢南京农业大学16SYA-045新型城镇化下信仰景观遗产的活化重构研究——以苏州动迁安置社区为例李畅苏州科技学院16SYA-046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江苏乡村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王浩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16SYA-047古村落文化产业链开发与发展研究薛慧南京农业大学16SYA-048江苏省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运行研究王春业河海大学16SYA-049美国智库中的江苏国际竞争力--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张艳敏东南大学成贤学院16SYA-050江苏策应“一带一路”的“互惠”和“互信”治理机制研究姜姝南京农业大学二、一般资助项目150项立项号项目名称申报人工作单位16SYB-001基于成本博弈的产业集群内企业碳减排行为研究冯巧根南京大学16SYB-002雾霾天气治理约束下江苏省制造业绿色发展孙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6SYB-003城市更新与特大城市的品质提升潘福能中共苏州市委党校16SYB-004供给侧改革中江苏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严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16SYB-005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国际对标与路径选择研究汪长柳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16SYB-006普惠金融视角下江苏金融扶贫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赵锦春江苏省社会科学院16SYB-00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李子联江苏师范大学16SYB-008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吴虹雁南京农业大学16SYB-009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全覆盖实现机制研究张文秀南京审计大学16SYB-010面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的市场化机制研究张长征河海大学16SYB-011江苏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创新、实现模式与政策保障研究周庆元中共常州市委党校16SYB-012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苏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与实践机制研究——基于动态能力视角刘伯超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6SYB-013跨江合作与园区共建—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研究胡俊峰南通大学16SYB-014比较视域下组织即兴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张静南京邮电大学16SYB-015基于新型城镇化与财政分权视角的江苏省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与实现路径研究李婵娟南京邮电大学16SYB-016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基于江苏省离任审计实践的调研王经政宿迁学院16SYB-017“十三五”时期江苏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研究赵惠莉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16SYB-018城区小学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文化融合的实践研究江莉莉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16SYB-019课程统整:江苏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研究周杰江苏师范大学16SYB-020“互联网+农业”嵌入苏南农村的可行性研究祝西冰南京农业大学16SYB-021江苏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机制研究苟民华苏州市职业大学16SYB-022江苏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范林榜江苏师范大学16SYB-023颠覆性技术的识别及培育发展研究周文魁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6SYB-024全域旅游生活方式型目的地品牌战略研究周永博苏州大学16SYB-025江苏省文化产业和科技融合的协调发展模式和创新机制研究戴云南通大学16SYB-026江苏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途径选择与扶持政策研究赵杰常熟理工学院——以苏州为例16SYB-027推进常州高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策研究芮国强常州大学16SYB-028江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黄挺江苏农村经济杂志社16SYB-029提升东陇海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研究张凯中共徐州市委党校16SYB-030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策略研究杜宇中共徐州市委党校16SYB-031“互联网+”嵌入下江苏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肖龙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6SYB-032徐州市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政策机制研究赵红梅徐州工程学院16SYB-033基于互联网的顾客参与创新模式研究华兴夏许军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16SYB-034提升江苏社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研究吕美晔江苏省社会科学院16SYB-035江苏省农产品电商创新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余德贵南京农业大学16SYB-036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陆丽娜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6SYB-037创业创新背景下江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协调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张乃禹苏州大学16SYB-038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屠立峰苏州大学16SYB-039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江苏省基础设施领域PPP 模式机制创新研究杜杨金陵科技学院16SYB-040江苏“众创空间”的发展路径与成长机制研究唐德淼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6SYB-041江苏生鲜农产品电商模式研究章艳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6SYB-042绿色发展背景下生态产品市场化供给机制研究刘尧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16SYB-043江苏省绿色饭店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阮立新南京旅游职业学院16SYB-044江苏粮食产地机械烘干项目财务后评价研究平英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16SYB-045金融行业间风险相依和监管问题研究严伟祥南京审计大学16SYB-046“一带一路”视野下江苏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胡林凤金陵科技学院16SYB-047政产学合作推动高职科技创新对策研究冯茂岩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16SYB-048供给侧改革下江苏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构建研究聂卫东金陵科技学院16SYB-049江苏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研究——基于“工匠精神”重塑的中小企业转型之路陈伟南京工业大学16SYB-050基于质量竞争的江苏省新药研发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蔡旺春中国药科大学16SYB-051苏北地区推进众创空间专业化发展战略的研究郭峥嵘盐城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6SYB-052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江苏省不同产业碳排放脱钩及影响因素研究卢娜江苏大学16SYB-053现行管理体制下地方党委政府推动辖区金融工作健刘莹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康发展的路径研究——兼评江苏的实践行16SYB-054江苏推进供给侧改革降成本问题研究侯祥鹏江苏省社会科学院16SYB-055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务工地购房意愿研究钱华生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16SYB-056“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物流业转型升级研究吴新燕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6SYB-057基于绿色全产业链的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杨光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6SYB-058江苏实施“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的模式、路径与对策研究刘畅淮阴工学院16SYB-059新常态下江苏沿江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杨海华盐城师范学院16SYB-060“在线城镇化”促进江苏省农村电扇发展的路径研究蒋微无锡太湖学院16SYB-061供给侧改革下江苏省需求动力转换研究张倩三江学院16SYB-06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江苏转型升级的战略研究——基于要素错配测算王琴南京邮电大学16SYB-063“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江苏省发展绿色信贷策略研究冯俊南通大学16SYB-064“营改增”对江苏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周炜昱淮阴工学院16SYB-065基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民创业研究顾卫兵南通科技职业学院16SYB-066异质性企业海外并购对绩效的影响研究——以江苏为例俞萍萍盐城工学院16SYB-067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朱力江苏省财政厅16SYB-068“十三五”期间江苏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模式研究顾卫杰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6SYB-069互联网+江苏老年学历教育创新研究徐四海江苏开放大学16SYB-070微信在江苏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功能研究蒋谊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16SYB-071基于互联网+的高校O2O教学系统融构研究周文娟南通大学16SYB-072江苏民办高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改革政策制度研究罗殷三江学院16SYB-07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谢秉宸南京邮电大学16SYB-074苏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以镇江市为例唐小青江苏大学16SYB-075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体育旅游开发研究黄贵南通大学16SYB-076基于网络信息环境下读者隐私保护策略研究陆康南京晓庄学院16SYB-077新媒体时代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创新研究郭静南京大学金陵学院16SYB-078移动社交游戏对“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干预策略研究许加明淮阴工学院16SYB-079南京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控机制研究林振平南京医科大学16SYB-080高职院校图书馆众创空间建设研究瞿芳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16SYB-081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策略研究——以常州科教城内高职院校为例何雅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6SYB-082江苏交通人才供给侧适应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张晓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6SYB-083质量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李玉倩南京邮电大学16SYB-084基于创业意愿的旅游营销类农村大学生“乡村创业”培养路径研究宋立南京旅游职业学院16SYB-085“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郭姗姗徐州工程学院16SYB-086全民阅读契合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詹绍霞徐州工程学院16SYB-087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江苏职业教育创新路径与政策研究严志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16SYB-088海峡两岸特殊儿童舞动治疗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庞佳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16SYB-089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农村职教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赵红军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6SYB-090"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客文化培育路径研究陆晓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6SYB-091职教集团视阈下技术技能积累问题研究林俊无锡科技职业学院16SYB-092江苏文脉建设视域下无锡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教育资源整合研究李艳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16SYB-093推进江苏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问题的研究董素玲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16SYB-094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韦庆昱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6SYB-095江苏省高职院教师职业认同及促进策略研究解鹏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6SYB-096现代化视阈下的国民素质教育研究王倩南京艺术学院16SYB-097淮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姜海军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16SYB-098转型期江苏应用型本科高校领先发展研究王志蔚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6SYB-099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院公共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邱露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6SYB-100基于大数据信息物理融合技术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丁枝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6SYB-101基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策略研究刘琳南京理工大学16SYB-102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吴建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16SYB-103高职院校师资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孙建波江苏理工学院16SYB-104江苏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外语教育规划调整对策研究王栋江苏科技大学16SYB-105“互联网+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王锋中国药科大学16SYB-106U-learning环境下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杨琴金陵科技学院16SYB-107江苏实施精准"医疗扶贫"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包玉颖南京中医药大学16SYB-108江苏省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赵燕南京晓庄学院16SYB-109江苏省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唐立健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16SYB-110江苏省兴化市船民社区研究计小敏中共常州市委党校16SYB-111江苏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协调发展模式与创新机制研究周凯南京大学16SYB-112旧城民居空间的多种模式探索——以扬州为例鞠培泉扬州大学16SYB-113村域阶层分化与乡村治理走向研究郭长伟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16SYB-114浙江特色小镇经验对江苏建设创新驱动平台的启示——以苏州市为例周静苏州科技学院16SYB-115江苏历史文化街区共享发展模式创新研究顾秀梅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16SYB-116社交媒体对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影响研究——基于个体化社会视角朱剑虹南京晓庄学院16SYB-117基于结构维度与回归分析方法的社会文明程度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谢莹盐城工学院16SYB-118扬州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张贵联扬州市委宣传部、文明办16SYB-119放开二孩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研究于志英杨卫方淮安区卫计委16SYB-120白马湖开发与淮安城市功能提升关联度研究徐亚平淮安市白马湖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16SYB-121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的思路和对策研究王堞凡常州大学16SYB-122苏南近代工商建筑遗产的建筑式样及特征研究陈曦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6SYB-123基于城市森林体育公园的江苏开放型绿色生态基础设施设计研究邰杰江苏理工学院16SYB-124江苏省民间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及科技创新机制研究毕雪微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16SYB-125江苏音乐文化传承体系多维度研究李凌燕常州工学院16SYB-126江苏省特色文化产业与3D成型打印技术融合协调发展模式与创新机制研究吕艳淮阴工学院16SYB-127全民健身计划背景下的“互联网+”运动健身类APP交互设计研究龙娟娟江南大学16SYB-128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江苏文脉研究王聪江苏师范大学16SYB-129淮海地区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于雅琳徐州工程学院16SYB-130“互联网+”海洋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模式与创新机制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张元淮海工学院16SYB-131传统商帮文化视阈下的江南民间歌谣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张婷婷金肯职业技术学院16SYB-132徐州柳琴戏传统文脉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李春颖徐州工程学院16SYB-133南京地方手语词汇调查与研究赵晓驰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16SYB-134科普信息化发展与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资源平台整合研究秦广宏金陵图书馆16SYB-135苏州云岩寺塔内装饰图案历史渊源研究李立苏州大学16SYB-136两宋词休闲精神传承研究张翠爱盐城工学院16SYB-137江苏古树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研究郭剑英南京林业大学16SYB-138“互联网+”背景下的江苏残疾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臧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16SYB-139大运河文化传统中的苏北人居形态研究于文龙淮阴工学院16SYB-140先秦时期吴地青铜器纹样整理与研究张庆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6SYB-141江苏被征地农民的提前安置法律问题研究陆红南京农业大学16SYB-142盐城市效区“黄马甲”收费状况调查及法律对策胡炜盐城师范学院16SYB-14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法治保障研究莫良元常州大学16SYB-144江苏互联网金融风险动态规制研究宣頔常州大学16SYB-14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研究刘莉江苏警官学院16SYB-146共建共享社会治理与江苏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研究庞超南京审计大学16SYB-147新媒体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研究余守萍南京晓庄学院16SYB-148内源式城镇化发展模式下的农民工城市融入——以苏南地区为例范虹珏南京农业大学16SYB-149新媒体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研究杨斌江苏开放大学16SYB-150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识别与防范——以南京市为例徐勇中共南京市委党校三、立项不资助项目240项立项号项目名称申报人工作单位16SYC-001大学生创业驱动力精准培养模式研究胡博江南大学16SYC-002“互联网+”视角下养老创新模式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孙蕾扬三江学院16SYC-003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动力机制及其路径研究杨建国南京农业大学16SYC-004乡村干部反规矩行为的有效控制与治理研究——以扬州市江都区乡村干部为考察研究对象曹文胜扬州市江都区纪委16SYC-005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江苏省休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魏鸿雁盐城工学院16SYC-006文化与技术融合视角下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性创新转型研究王娟南京邮电大学16SYC-007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及对江苏地区创新经济影响研究颜君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16SYC-008供给侧改革下科技银行助推江苏创新企业发展研究陈晓平江苏理工学院16SYC-009新常态下江苏消费成长路径研究刘凡江苏理工学院16SYC-010供给侧改革下常州生态休闲养生养老旅游发展研究洪燕云江苏理工学院16SYC-011绿色理念下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驱动发展研究李炳义江苏科技大学16SYC-012基于互惠共生的江苏省城乡物流生态圈构建及优化研究戴盼倩江苏大学16SYC-013新常态下提升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卢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16SYC-014江苏农业现代化与农地制度改革研究孙颖徐州工程学院16SYC-015江苏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开放发展问题研究赵静敏徐州工程学院16SYC-016江苏先进装备制造业创新路径和机制研究魏洁云徐州工程学院16SYC-017江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问题与对策研究刘明轩江苏省社会科学院16SYC-018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江苏制造业创新路径选择与政策研究吴兆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16SYC-019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省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杨立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6SYC-020江苏省推进供给侧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问题研究——基于制度信任偏离度对供应链协作的影响机制张海燕江苏师范大学16SYC-021基于金融失衡指数的江苏省金融风险评价与成因研究解凤敏中国矿业大学16SYC-022江苏“众创空间”建设的现实瓶颈及其突破路径研究苏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6SYC-023“互联网+”嵌入下江苏医疗服务模式创新研究刘剑金陵科技学院16SYC-024以“互联网+农业”助推江苏农业转型升级新跨越严安中共盐城市委党校16SYC-025“互联网+”嵌入下江苏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张敏洁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6SYC-026“一带一路”视野下江苏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连云港港口物流为例石琳江苏财会职业学院16SYC-027政府财权与事权协调视角下江苏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席晓宇中国药科大学16SYC-028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环境资源政策跟踪审计研究何卫红南京邮电大学16SYC-029基于内生型产业集群的江苏沿海前沿海洋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陈蔓生南通职业大学16SYC-030江苏推进物流业发展供给侧补短板改革研究——以供应链信息化仓储和运输为例何宽金陵科技学院16SYC-031江苏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王春梅中共南京市委党校16SYC-032常州市“十三五”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对策研究徐勤儿常州大学16SYC-033中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应用比较研究高新柱中国药科大学16SYC-034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研究咸大伟淮阴工学院16SYC-035“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机制研究——以航海类院校为例王涛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引言】近年来,环境保护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议题,推动了企业转向绿色经营的趋势。

企业绿色竞争力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在学术界和实践中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一、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内涵】企业绿色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备的能力和优势。

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环境友好的产品和生产方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满足消费者的环境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1. 内部因素(1) 领导层的绿色意识:企业高层对绿色经营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发展。

领导层的环保意识和承诺是塑造企业绿色形象和文化的基石。

(2) 绿色技术创新:企业通过持续研发和采用环保技术,推动产品、生产过程和管理方式的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3)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与供应商建立环保伙伴关系,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降低环境风险,提高企业绿色竞争力。

2. 外部因素(1)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出台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对于推动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2) 消费者环保意识:消费者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和企业的环保形象越来越重视,这推动了企业开展绿色经营,并提高了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3) 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社会组织和公众对企业的环境责任和表现进行监督,透明度和社会声誉将影响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三、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提升路径】1. 建立绿色企业文化:企业应该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建设中。

通过推行绿色教育和培训,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推动企业内部的绿色转型。

2. 技术创新和绿色产品开发:企业应该加大科研力度,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f o t r p c ie o r ul r Ec no y r m he Pe s e tv fCi c a o m
CHE n x ,YUAN Y NG Ho g i u,L U W e t g I ni n
( . col f cnmi n ngm n,N ni nvri f ehooy aj g2 00 hn ; 1S ho o oo c adMaae et aj gU ie t o T cnl ,N i 0 9C ia E s n sy g n n 1 2 Sho o ui s,N ni nvri ,N nig 10 3 hn ) . c ol f s es aj gU i sy aj 0 9 ,C ia B n n e t n2
t y.
Ke r s id p n e tin v t n c p bly v lain ic lre o o ywo d : n e e d n n o ai a a it ;eau t ;crua c n my;Ja gu o i o in s
自主创新 能力 最 核 心 的 内涵 需 要 回 归到 最 早 提 出 “ 创新 ” 一词 的 经 济学 大 师 熊 彼 特 的思 想 ,也 就 是 “ 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资源要素有效配置 、提高 经济增长质量 ( 发展绩效 ) 的能力 ” ,同时它强调 “ 自主 ” 创新 ,即拥 有 自主知 识 产 权 并将 其产 业 化 、 商 业化 的能 力 … 。江 苏 经济 社 会 发 展 快 于 全 国 ,节 能减 排成效 明显 ,总 体 上 看 ,江 苏 已率 先 跃 人一 个 注重 质态 提高 的发 展 新 阶段 J 。但 陈 昕 、黄 清珍 选 取 了江苏 和浙 江近 1 的数 据测 定 的经 济增 长 中技 9年 术创新贡献率结果显示 ,技术创新 已成为推动浙江 经济发展的绝对 主导力量 ,而在江苏,对技术创新 与资金投入 的贡献 相 当,却 未能起到 主导作用 J 。

江苏省绿色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江苏省绿色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国内学者李正图指出当前世界发展 分析袁从而提出适合江苏发展绿色经济的
绿色经济的趋势导致中国必然发展绿色 对策建议渊资料来源于院江苏省人民政府
经济袁指出目前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主客 网页袁2016 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冤遥
观条件遥梁爽针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方式
渊一冤江苏绿色经济发展的优势
的构建研究进行了阐述袁并提出实现绿色
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 21 世纪各国发 展的必然趋势袁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高 污染尧高增长的传统经济向低污染尧高效 率转变的必然选择遥本文从区域的角度入 手袁研究江苏省绿色经济发展袁希望能够 在这个问题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遥
二尧研究综述 绿色经济的概念最初是由大卫窑皮尔 斯渊1989冤在叶绿色经济蓝图曳中提出的遥 他
2. 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遥 野十二五冶 期间袁 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较好袁高 新技术产业产值保持平稳增长遥江苏高新技 术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过程中袁内资高新 技术企业仍是主力军袁 其主体作用突出袁产 业产值为 39741 亿元袁 同比增长 10.6%袁占 总产值的 59.2%曰江苏省区域协调性不断增 强袁苏中与苏北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分 别增长 12.1%尧11.5%袁占总产值的 44.9%遥
战略
姻 邓文敏 卢子芳
摘要院 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各种环境 问题出现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袁大力发展绿 色经济袁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 识遥 江苏省作为我国第二大经济体袁其绿色 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起到带头作用遥文章 使用 SWOT 分析法对江苏省 13 地市近年 来的绿色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袁结合江苏 发展绿色经济的优势和不足袁提出相应的对 策建议袁以此实现江苏省绿色经济的快速稳 步发展袁倡导环境文明与生态文明遥
关键词院江苏省曰绿色经济曰SWOT分 析法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应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应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a p csa e o r ei p t y l gu e,p l t n r d cin。a d e o o c d v l p n .T ea a y i s o a h y l g e o — s e t s s u c n u ,c c i s r n ol i e u t uo o n c n mi e eo me t h n lss h wst t ec c i o n h t n o sd v lp n t ta y s e d my i e eo i g a se d p e .Ac o d n e t n f e e o me t r m 9 6 t 0 3,t e g a w l n t e a he e ni a c r ig t t r d o v l p n o 1 8 o 2 0 oh e d f h o l i o c i v d u t l b l 2 2 . B s d o h a e su y h a e lo s g e t s me sr tge o p o t h e e o me to y l g e o o . 02 a e n t e e s td ,t e p p ra s u g ss o tae is t r mo e t e d v lp n fc c i c n my n
p p rb i st ee o ui n s se fc c i ge o o n n l z st e st ai n o y l g e o o o 1 8 o 2 0 n s c o r a e ul h v l t y tm o y ln c n my a d a a y e h i t fc ci c n myf m 9 6 t 0 3 i u hf u d o u o n r
年发展 目标要到 2 2 才能 实现。 为了促进循环 经济发展 目标 的实现 , 苏省 需从 以下 几个方面采取 必要 的 0 2年 江

企业绿色竞争力及其评价实证研究——以杭州市重点企业为例

企业绿色竞争力及其评价实证研究——以杭州市重点企业为例
基 金 项 目 : 得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 目号 :7 9 3 7 ) 获 项 0707。
B e t2 0 ) 据 生 命 周 期 管 理 理 论 建 立 _ rn (0 5 依 r汽 乍 业 的 绿 色 绩 效 评 价 体 系 , 调 能 源 利 用 率 和 废 弃 强
率 两 部 分 指 标 的 重 要作 用 。
陈 红 喜 、 瑜 等 人 在 完 善 现 有 企 业 绿 色 竞 争 袁
争 的识 别和 评价研 究 有一 定的参 考价值 。
关键 词 绿 色竞争 力 ; 环境 绩 效 ; 统计 分析 ; 评价 体 系
中 图分类 号 :2 F7 文献 标识码 : A


绿 色 竞 争 力 及 其 研 究 综 述
和环境绩效 指标 ( EPI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对 台 湾 l S) : 业 企 业 进 行 了 外 部 环 境 竞 争 力 评 价 。 A. c.
力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基 础 上 , 建 模 糊 综 合 评 价 模 构 型 , 别对 江 苏 省 上 市 公 司 和 长 三 角 地 区 的化 分
行 业 上 市 公 司 进 行 了 评 价 。 余 建 等 人 以 江 苏 板 块
上 市 公 司 为 例 , 循 环 经 济 的 基 础 上 构 建 了 基 于 在
力评 价研 究 , 括 绿 色 竞 争 力 与 企 业绩 效 的 火 系 、 包 企 业 运 作 绿 色 度 评 价 、 业 绿 色 竞 争力 排 名 等 。 企 同 时 也 应 该 发 现 , 内 在 对 绿 色 竞 争 力 的 评 国
地 结 合 生 命 周 期 法 ( C 、 目标 分 析 ( C 、 L A) 多 M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循 环经济 , 对 自然环境资源 实行 闭路循环应用 是指 的经济 发展方式 。它要 求运用生 态学规 律而不是 机械论规 律来指导人类 社会 的经济 活动。具体而 言 , 环经济是指在 循 人类社 会的经济 活动 中 , 当遵循生态 学规律 , 过优化物 应 通
质 在 经 济 系 统 内 部 的循 环 和 能 量 流 动 , 少 资 源 输 入 和 污 染 减
中图分类 号 :20 F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l0 - 3 82 1)4 0 8 — 4 o 17 4 (0 00 — 0 2 0
江苏经 济在过去 的 1 0年里取得 了极大的飞跃 , 同时 但 也付 出 了巨大 的资 源环境 代价 。据 江苏 环保 网统计 , 0 7 20 年全省工业废气 排放总量 为 2 0 .6亿 m 而 1 9 3 6 61 , 9 7年该 数据仅为 8 14亿 m 1 6 ,0年时间全省工业废 气排放总量 翻 了近三番 。这一切都说 明生态 环境状况正在 日益恶化 , 企业 若想获得可持续 发展 , 就必须转 变思路 , 寻求新 的发展 模式 , 而循环 经济无疑 是企业 可持续发 展的最佳 选择 。循 环经济 本质上是生 态经济 , 其所倡导 的 “ 低能耗 、 高利用 、 循环” 再
济 效 益 的 同 时 , 力 于 改善 生 态 环 境 。 以 江 苏 板 块 上 市公 司 为 例 , 建 了基 于 DE 法 的 绿 色竞 争 力 测 度 模 致 构 A 型 , 估 了它们 的绿 色竞争 力, 在此基 础上提 出了一些建议 和措施 。 评 并
关键 词 : 业绿 色竞争 力 ; 企 循环 经济 ; 市公 司; A 法 上 DE
输 出 , 生产过程 中的废弃 物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 , 使 从 而在经济增 长的 同时保护 环境 , 实现经济 系统 和 自然生态 系
目前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规 的出台,及 消费者环
保 意识 的提高 ,整个 社会 的绿色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这
统的和谐循 环与可持续发 展。
些外部环境 的变化意味着 “ 绿色 ”正在渗透到我们社会 的方
方 面 面 ,包 括 企 业 的 竞争 环 境 。企 业 面 临 的 竞 争格 局 正 在 发
收 稿 日期 :2 0 — 4 1 09 0— 2
基金项 目:2 0 0 7年度 江 苏省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7 YC0 0 ; 苏省教 育厅 高校哲 学社科研 究项 目(7 J 6 0 1) 0E 6 )江 0 S B 3 0 3 作者简 介 :余建(9 9 ) 17 一 ,男 ,江 苏南京人 ,南京 工业 大学经济 管理 学院硕士研 究生,研 究方 向为企业财务与投 资管理 ;陈红喜 (9 3 ) 17 一 , 男,江西莲花人 ,管理学博 士 ,南京 工业大学经济 管理 学院副教授 ,研 究方 向资源与环境 经济 ;王建 明(9 2 ) 16 一 ,男 ,江 苏南 京人 ,管理 学博士 ,南京财经 大学会 计学院教授 ,研 究方向为企业 管理 、环境经济 。
发 展 的 主要 目的 … 。 1 . 企 业 绿 色 竞 争 力 的 内涵 2
1 基 于循环 经济 的企 业绿 色竞争 力
11 循 环 经 济 的 内涵 .
企业绿 色争力 是从企 业竞争力 引 申出来 的一个 新概
念 ,提 出 这 一 概 念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由 于 “ 色 ” 已成 为 影 响 绿 竞 争 力 的重 要 因 素 , 及 企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以
而是 有 明确 的先 后 顺 序 ,依 次 为减 量化 一 再 利 用 一 资 源 化 。
统一 。 文选择以江苏板块 上市公 司为 案例 , 本 以循 环经济为
基 础 建 立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析 企 业 绿 色 竞 争 力 的 现 状 , 有 解 具 很典型 的意义。
其 中 ,减量化原则是循环经济 的第一法则 ,决 定着循环经济
余 建 , 红喜 , 建 明 2 陈 王
(. 工业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1南京 江苏 南京 2 00 ; . 10 9 2南京财 经大学 会计 学院 , 苏 南京 2 0 4 ) 江 10 6 摘 要 : 企业 绿 色竞争 力是在 “ 色化 ”前提 下相 对 于其 它企业 的一种 竞争优 势 。而循 环经 济作 为一种新 绿 的发展模 式 , 能够 更好地 解 决生 态与经 济的 矛盾 , 将绿 色理 念融入 企业 的经 营和发 展 中, 帮助 企业在提 高经
的 经 济 发 展 原 理 可 以真 正 实 现 经 济 发 展 与 自然 环 境 的 和 谐
循环经济不但有理论上的阐述 ,也有具体 的操作要求 , 主要表 现为减量化原则 、 利用原则 和资源化原则 , 再 简称 3 R 原 则。减量化原则是 指在 生产经营和消费过程中 ,用较少 的 环境 和资源投入 ,达到预期 的生产经营 目的 ;再利用原则是 指产 品及其包装能够 以初始的形式 被多次或反复使用 ;资源 化原则是指产 品和包装在完成其使 用功 能后 ,又成为其它产 品或包装 的资源而被重复利用。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构成 了 循 环经济 的基本发展思路 ,然而 ,这三者不是并列的关系 ,
第2 卷 第 4 7 期
2 1 年 2月 00







V_ . . 0 27NO4 1 Fe 2 O b. Ol
S in e& Te h l yPr g e sa d P iy ce c c noog o r s n ol c
循环经济与企业 绿色竞争 力 : 基于江苏板 块 上 市公 司 的实 证研 究
绿 色可 以理解为 环保 、 节能 、 清洁 、可持续发展等 。“ 绿色 ”
的 提 出 源 于 对 可 持 续 发 展 概 念 的深 入 理 解 , 于对 环 境 保 护 源
的必然要 求 。企业 竞争力 的绿色化其 实就是将 环境保 护因
素纳入 到企业 的竞争力 中, 将绿 色和企业竞 争力融 为一体 , 脱 离 了绿色 , 企业 也就丧失 了可持续 竞争的优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