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第三节 西亚教学案(参考文本)

合集下载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三节《西亚》,主要介绍了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特点,以及该地区的文化、宗教和经济发展情况。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通过图片、地图和案例等多种形式呈现,有助于学生对西亚地区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地图等工具,准确标示出西亚地区的位置;能够描述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区的尊重和包容心态,增强他们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理解和描述西亚地区的复杂文化和宗教背景。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对西亚地区的了解程度有所差异。

部分学生可能对西亚地区的文化和宗教背景缺乏了解,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

同时,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需要提升。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使用幻灯片或展示板展示西亚地区的美丽景观图片,如约旦的佩特拉古城、以色列的死海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西亚地区有了解吗?你们知道西亚地区有哪些国家吗?请举例说明。

第二环节:学习地理位置1. 展示西亚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西亚地区的位置。

可以使用互动白板或投影仪进行展示。

2. 引导学生使用地图上的经纬度坐标,标示出西亚地区的位置。

例如,让学生找出以色列、约旦、黎巴嫩等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并进行标记。

第三环节:了解自然环境1. 介绍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西亚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沙漠气候,气温高,降水稀少,沙漠和荒漠地形较多,水资源匮乏。

2. 利用图片和案例,让学生感受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

七年级地理《西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西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西亚》教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如果连地理都没学好,那要怎么看世界。

这是一篇关于西亚的地理教案,希望可以为各位老师提供帮助。

七年级地理《西亚》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通过读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

二、能力目标1.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三、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的石油资源。

【教学难点】西亚3条石油输出路线。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图分析、对比法,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近些年西亚发生了哪些重大的新闻?(课前布置任务) 生:美国攻打伊拉克,卡扎菲之死…等师:看来西亚事情很多,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西亚(讲授新课)(一)【三洲五海之地】1.教师提问:西亚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使其成为东西方势力争夺的热点?讨论并回答。

2.引导学生读P24图9.16“西亚的国家和地区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并指出本区还有哪些重要的海域和咽喉要道。

教师应特别指出“里海”与其它四海的不同,并强调“海洋”与“湖泊”以及“内流湖”在概念上的差别。

3.完成P25活动.4.提问:读图说出“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生回答:略教师小结:(1)同为两大洲界线;(2)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3)欧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海上道路因苏伊士运河而大大缩短,方便了西方国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和资源掠夺。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7第3节 西亚》精品教案 (5)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7第3节 西亚》精品教案 (5)

第三节西亚【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找出重要的地理单元2、能在地图上准确的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3、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学习重难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两洋三洲五海之地2、西亚的气候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主学习,读图2-17,在西亚图中准确找出西亚的重要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和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以及西亚主要国家、首都1、两洋:、2、三洲:、、3、五海:、、、、4、重要的交通要道①古代的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由我国长安(西安)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经中亚、西亚(德黑兰、巴格达)到达欧洲地中海沿岸②现代海陆交通要冲(1)西亚沟通了洋与洋(2)苏伊士运河沟通海与海,缩短洋与洋海上航程(3)土耳其海峡沟通海与海,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通道(4)西亚铁路、公路、交通连接亚、欧、非三洲二、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回想西亚地区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小组讨论,西亚的气候对农牧业产生的影响1、西亚地区以气候为主,其气候特点是,在该地区,热带沙漠面积,降水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①业成为西亚各国传统经济部门②与畜产品相关的手工业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如:土耳其的,阿富汗的,阿富汗、伊朗用羊毛织成的③由于缺乏淡水资源,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中大力发展农业,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④以色列等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农业成就,其技术主要有两点,一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方式是、,二是充分开发水源,利用微咸水和废水灌溉⑤是西亚的重要农产品,是其主要出产国【巩固练习】1、波斯湾进出阿拉伯海的唯一通道是A 霍尔木兹海峡B 马六甲海峡C 土耳其海峡D 苏伊士运河2、“五海三洲之地”的西亚地区的气候A 温和多雨B 温和少雨C 高温多雨D 炎热干燥3、西亚的农业特色是A 高寒农业B 灌溉农业C 生态农业D 立体农业4、西亚国家中,与我国相邻的是A 伊朗B 沙特阿拉伯C 阿富汗D 伊拉克5、西亚多为绿洲农业,其代表植物是A 油橄榄B 橡胶树C 枣椰树D 可可树6、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这“五海”是指A 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B 黑海、北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C 里海、黑海、地中海、咸海、阿拉伯海D 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波罗的海7、畜牧业是西亚国家传统经济部门,其品种主要是A 养猪B 养牛C 养马D 养羊8、西亚与南亚相比A 畜牧业较为发达B 水热资源条件较C 工业部门较齐全D 陆路交通较发达9、下列有关西亚农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气温高是制约西亚农牧业发展的唯一因素B 阿富汗、伊朗等国重要的出口商品是羊毛地毯C 西亚农业多为节水灌溉农业D 西亚的灌溉农业区主要位于两河平原10、西亚地区被称为i“五海三洲之地”,在五海中唯一的内陆湖泊是A 地中海B 红海C 里海D 黑海11、读中东空白图,回答问题(1)写出国家名称:1 2 3 4(2)读图写出大洲名称:a b c(3) 读图写出海洋名称:A B C D E(4)读图写出运河:512、读“巴勒斯坦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填注以色列、巴勒斯坦、地中海及死海的名称(2)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半岛两侧、东岸,是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课堂小结】。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三节西亚教案(新版)湘教版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三节西亚教案(新版)湘教版
重点题型整理
1. 填空题:
(1)西亚地区位于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接壤。
(2)西亚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等,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西亚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以_______河流域为例,上游国家拥有丰富的_______,下游国家则面临_______的问题。
(4)阐述西亚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
(5)结合实例,说明民族宗教问题在西亚地区的影响。
答案:
(1)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地处波斯湾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依靠石油出口实现经济繁荣,而地中海沿岸的以色列、土耳其等国家则发展了多元化的经济体系。
(2)水资源丰富国家如以色列,通过海水淡化、节水技术等手段保障水资源供应,而水资源短缺国家如约旦,则面临水资源短缺对农业、生活等方面的严重影响。
- 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5分钟)
-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西亚地区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亚地区的地理特点。
- 提出问题:“你们对西亚地区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西亚地区的哪些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讲授新课(20分钟)
-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讲解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水资源、民族宗教、石油资源、农业、城市与交通等特点。
7. 城市与交通:介绍西亚地区的城市分布、交通网络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8. 历史与文化:阐述西亚地 国家和地区:概述西亚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国家名称、地理位置、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状况等。
10. 西亚地区的问题与挑战:分析西亚地区的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库尔德问题等,以及这些问题对区域稳定、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第三节西亚》学历案-初中地理湘教七下

《第七章第三节西亚》学历案-初中地理湘教七下

《西亚》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初中地理课程《西亚》”,将重点围绕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展开。

二、学习目标1. 掌握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及特点。

2. 了解西亚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包括主要国家和民族分布。

3. 理解西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和包容,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

2. 知识点掌握评价: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西亚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评价:布置相关作业,如西亚地图绘制、文化背景简述等,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亚地区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 知识讲解:介绍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及特点,讲解该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包括主要国家和民族分布。

重点介绍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西亚地区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地图探究: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册或相关地理软件,探究西亚地区的地理特点,如河流、湖泊、主要城市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5.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如石油资源对西亚地区经济的影响等,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6.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强调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和包容,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提问或小组活动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西亚地图绘制(标注主要城市和资源分布)、西亚地区历史与文化背景简述等。

教案 初中地理西亚

教案 初中地理西亚

教案初中地理西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主要的国家和地理特征。

2. 使学生掌握西亚的石油资源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以及其在全球的地位。

3. 引导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水资源状况,讨论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 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图片,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教学重点:1. 西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西亚的石油资源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

3. 西亚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文化差异。

教学难点:1.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西亚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西亚》。

2. 相关地图、统计数字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新闻媒体对西亚战争的报道,引发学生对西亚地区的兴趣,突出地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地理位置和范围(10分钟)1. 让学生通过地图找出西亚地区的范围和位置,了解主要国家和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

2. 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石油资源(10分钟)1. 运用地图和统计数字说明石油在西亚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

2. 了解西亚石油在世界中的地位,分析其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四、水资源状况(10分钟)1. 读图了解西亚地区的水资源状况。

2. 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五、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10分钟)1. 阅读资料和图片,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

2. 分析西亚地区的宗教矛盾,培养学生客观看待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

六、总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西亚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水资源状况和文化差异。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统计数字和资料的运用,使学生了解了西亚的地理位置、石油资源和水资源状况,以及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资源观,使其能够从多角度看待地理问题。

七年级地理《西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西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西亚》教案西亚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地形以高原为主。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七年级地理《西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西亚》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西亚的国家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及农牧业的发展。

(二)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三)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教学准备(一)知识储备l.引导学生经常收听、收看新闻节目,了解当今的世界局势变化,收集有关西亚局势的资料;2.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开展调查农业生产中的用水问题;3.了解西亚石油对世界各国尤其对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影响状况。

(二)教学准备1.收集西亚地区的局势变化资料制成录象片段或办成壁报;2.收集有关西亚石油资源的资料;3.节水农业的影视图片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美英联军进入巴格达、萨达姆铜象倒下及萨达姆被美军捕获的影视图片导入战争发生的区域: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他们为什么要想控制这个地区?控制了这个地区会获取哪些好处?(板书:西亚)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西亚 教学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西亚 教学案

第七单元《西亚》教学案
编号:012
A.混血人种B.黑色人种C.白色人种D.黄色人种
< 提高型>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特阿拉伯占据了整个阿拉伯半岛
B.伊朗和伊拉克扼守着波斯湾的唯一出口——霍尔木兹海峡
C.土耳其的领土全部位于欧洲境内
D.阿富汗与我国相邻
10.下列在西亚难以见到的景象是( )
A.沙漠广布,井架林立B.手捧《圣经》,去清真寺做礼拜C.挂美国、日本国旗的油轮进出港口D.吃椰枣、喝泉水、骑骆驼11.近年来,由于国际粮价高涨,西亚人口又飞速增长,许多国家在海外租用农田,其主要原因是( )
A.西亚地区水源和耕地极度缺乏
B.帮助较穷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就业机会以及改善农业技术
C.国内缺乏足够的劳动力
D.便于本地区的粮食出口,赚收外汇
<综合型>
12.读“西亚图”。

回答问题。

(1)图中沟通①____海和②____海的海峡⑤是____海峡。

(2)图中④是_____运河,它是________两洲的分界线,此运河属____(国家)所有,该国著名的农产品是_____。

(3)图中③是____湾,此海湾周围盛产_____(矿产),⑦国所在半岛是____半岛,此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

(4)图中⑧是___海,它为世界上最大的____。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亚》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亚》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西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西亚》主要介绍了西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文化特色以及石油资源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西亚地区的全面了解,让学生知道西亚在世界地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西亚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他们对西亚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他们的地理视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材料,掌握西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亚的地理位置,能够运用地图识记和描述西亚的地理位置、范围。

2.让学生掌握西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等。

3.让学生了解西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认识西亚的多元文化。

4.让学生知道西亚的石油资源丰富,了解其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西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西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3.西亚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西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运用地图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掌握西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西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4.运用讨论教学法,让学生讨论西亚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西亚地区的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2.准备与西亚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的案例。

3.准备西亚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影响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西亚地区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运用地图和文字,向学生介绍西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西亚的自然环境。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七章第三节《西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七章第三节《西亚》教案

教案:西亚【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47-P53。

主要包含“五海三州之地”、“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世界石油宝库”、“阿拉伯国家”等内容。

【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准确指出西亚的地理位置,理解“五海三洲之地”的含义。

2.掌握西亚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理解干旱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3.了解西亚作为“世界石油宝库”的地位,认识石油对该地区经济的重要性。

4.认识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文化特征,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宗教信仰、语言和生活习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资源(如教材、网络、图书等)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开放心态。

2.增强学生对全球资源分布不均和地区发展差异的认识,激发其关注国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石油资源及其经济意义、阿拉伯国家的文化特征。

难点:理解干旱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以及石油资源对西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找出西亚的大致位置,并提问:“为什么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五海三州之地”讲解:介绍西亚的地理位置,指出其位于亚洲西部,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同时濒临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等五海(里海为内陆湖,但传统上仍被称为海)。

活动:学生分组在地图上标出西亚的边界、五海和三洲,并讨论这一地理位置对西亚地区的重要性。

三、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讲解:介绍西亚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强调其干旱少雨的特点。

分析:探讨干旱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如灌溉农业的重要性、畜牧业的发展条件等。

案例:以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为例,说明科技在克服干旱环境挑战中的作用。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亚(第1课时) 教案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亚(第1课时) 教案
●西亚绝大多数油井能够自喷,而美国油井自喷率仅6%。西亚原油生产成本只相当于美国的1∕7。
●2009年,沙特阿拉伯生产原油4.1亿吨,伊朗生产原油1.9亿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科威特的原油产量皆超过了1亿吨。
西亚的石油特点:储量大、埋藏浅、成本低、产量高。
拓展延伸:歌诀记忆西亚石油资源
西亚石油最富饶,储产出口世最高。四大石油生产国,埋藏浅且油质好。输往西欧和美日,方式油船和管道。到日需经马六甲,欧美多绕好望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西亚动荡不安的局势,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本来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西亚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和输出路线。
教学难点
西亚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成为世界热点地区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
课本地图册PPT




教学内容
联系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3.填写下列海峡所沟通的海洋。
海峡
沟通的海洋
土耳其海峡
黑海和地中海
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2)五海三洲两洋之地:
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地带,介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
阅读: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又称海湾,它的沿岸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波斯湾海上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海峡长150千米,最窄处公38.9千米。它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平均每5分钟就有1艘油轮进出海峡。每年有大量石油从这里运出。因此,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
明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或美国

初中地理西亚教案

初中地理西亚教案

初中地理西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

(2)掌握西亚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西亚的石油资源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西亚地理环境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西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

(2)西亚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西亚的石油资源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西亚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西亚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哪个吗?(2)回答:最大的沙漠是阿拉伯半岛上的沙漠。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阿拉伯半岛所在的地区——西亚。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

(2)让学生阅读地图,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3. 课堂讲解(1)讲解西亚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洲西南部,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

(2)讲解西亚的范围:包括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阿曼等国家。

(3)讲解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伊朗(德黑兰)、伊拉克(巴格达)、叙利亚(大马士革)、约旦(安曼)、黎巴嫩(贝鲁特)、以色列(耶路撒冷)、巴勒斯坦(拉姆安拉)、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巴林(麦纳麦)、卡塔尔(多哈)、科威特(科威特城)、阿联酋(阿布扎比)、阿曼(马斯喀特)。

4. 课堂讨论(1)讨论西亚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讨论西亚的石油资源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西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了解了西亚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以及西亚的石油资源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七年级西亚教案

七年级西亚教案

七年级西亚教案【篇一: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西亚教案湘教版】2.3西亚(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认识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

能在西亚的填充图上准确的填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能力目标了解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麦加、耶路撒冷。

教育目标了解西亚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能够正确填图教学难点: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班班通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

二、导入新课由新闻直接指出硝烟弥漫的战场——伊拉克。

找学生指出伊拉克所在的位置,由此引出伊拉克的所属区域——西亚地区。

联系实际、从新闻出发吸引学生兴趣。

板书:第三节西亚三、讲授新课通过读图确认伊拉克的位置,了解西亚的范围读图找出亚洲欧洲、非洲,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大西洋、印度洋㈠五海三洲之地通过读图掌握西亚的地理(海陆)位置:1.间接的沟通着大西洋与印度洋2.位于亚洲的西南,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3.位于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所以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㈡交通要道(古代、现代)找学生介绍历史上所学的古代丝绸之路的知识。

从古代起,西亚地区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简单介绍现代铁路、公路、航空运输途经西亚的情况。

强调其重要性㈢主要国家、首都指导学生读世界地图以及图2-17西亚的国家图。

在图2-17中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伊拉克—巴格达、阿富汗—喀布尔、土耳其—安卡拉、科威特—科威特、伊朗—德黑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叙利亚—大马士革、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等国利用填充图册12页的题目进行练习。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亚》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亚》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西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西亚》主要介绍了西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片和地图,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西亚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西亚的地理位置:介绍西亚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汇处,地处中东地区,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相连。

2.自然环境:介绍西亚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特点,以及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

3.人文环境:介绍西亚地区的宗教、民族、文化、语言等人文特点,以及战争、石油资源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经济发展:介绍西亚地区的经济结构、石油产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合作、贸易政策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和地理空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西亚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于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地图、图片、文字等材料中获取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西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材料,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西亚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西亚地区的战争、石油资源、经济合作等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西亚地区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第三节 西亚》 教案

《第三节 西亚》 教案

《第三节西亚》教案[教学目的]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熟悉主要国家、三海五洲,主要海峡、运河的位置。

2、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取得的巨大成就.3、了解西亚的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及与宗教有密切相关的两个城市。

4、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的地位,分布特点及主要的产油国,了解西亚石油的运输路线。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难点:西亚石油资源的分布及石油外云路线。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指世界图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南亚,如果从南亚继续西行。

我们会来到一个弥漫着浓郁的宗教色彩的地区,这里到处可见身披白色长袍、头带头巾的阿拉伯人,还可以看到圆顶的清真寺。

那大家猜猜,会是哪一个地理区域呢?一、五洲三海之地1、教师在世界图上指出西亚的位置,学生说出起海陆位置:亚洲西南部,西接非洲,南临印度洋。

2、学生讨论完成活动题,熟悉西亚的国家,并提问: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位于波斯湾沿岸的国家有哪些?西亚的位置1、学生讨论完成活动,而后上台指出西亚联系的五洲三海。

(过渡)西亚地处“五洲三海”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2、引导学生阅读图,设问:(1)我国的丝绸之路西起我国的哪个城市?向东通过了西亚地区吗?可以到达哪些地区?(2)我国的丝绸之路有什么地理意义?3、了解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了解西亚的海上交通地位,按如下思路:(1)由印度洋通往大西洋,有哪几条海上航线?哪条最近?(2)苏伊士运河直接连接了什么海和什么海?间接沟通了哪两大洋?(3)本区除了苏伊士运河外,还有哪两个重要的海峡?5、学生自读“霍尔木兹海峡”,了解其在世界的重要性。

二、气候与农牧业1、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西亚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的特征是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地形图”,提问:西亚的河流多吗?图上的点状图例代表了什么地理事物?由此说明了西亚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干旱)从地形来看,以什么地形为主?3、设问:假如你是西亚某国的总理,面对如此的自然环境,你会如何发展本国的经济?(过渡)面对如此干旱的自然环境,西亚人民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因地制宜的发展了本国的农业和牧业4、结合教材第二段文字,讲述西亚牧业的发展情况(过渡)由于西亚气候干旱,西亚人民大力发展本国的节水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地理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七年级地理:第三节西亚教学
案(参考文本)
Distinguish the location of things, learn geography, give you an outline, let you imagine, learn geography, you can know things and the world.
七年级地理:第三节西亚教学案(参考文
本)
《第三节西亚》教学案(第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西亚的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及与宗教有密切相关的两个城市2、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的地位,分布特点及主要的产油国,了解西亚石油的运输路线3、总结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4、树立节约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关注世界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国际主义教育,树立正确世界观和资源观
教学重难点:
西亚石油资源的分布及石油输出路线
教学方法:读图法、讨论法、启发法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西亚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重要性?西亚的气候有什么特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屏幕展示清真寺、阿拉伯人、耶路撒冷、麦加的图片,学生回答:西亚是什么人种?信仰什么宗教?说什么语言?引入阿拉伯国家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阿拉伯国家”一框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西亚是哪些宗教的发源地?西亚的两大圣城在哪里?2、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麦加和耶路撒冷。

3、学生自读材料“耶路撒冷”,了解该城市的概况4、 _____、_____、犹太教三教都把____奉为圣城。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1、谈谈你对耶路撒冷的认识?
2、你认为世界各国发生矛盾时,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解决才是最明智的?
【教师精讲点拨】
引导学生树立以下观念──在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应当倡导公正、平等的观念;应当强调对话而不是对抗;应当同情弱小而不惧强权。

个性化修改
【探究结论】在强调人地协调的观念的同时,也应呼吁世界和平,强调民族之间、种族之间的和谐相处。

学习任务(二)一、 1、自主学习:读课本世界石油的宝库
一框题,完成下列要求。

1、西亚的石油在世界上具有怎样的地位?(提示:从储量、产量和出口量等几个方面回答。


2、根据课文提供的西亚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还有出口的石油占所生产石油的百分比等数据,让学生在空白纸上绘出圆扇形百分比图。

教师指导作图。

3、读图2--24,西亚有一条巨大的石油带,它分布在哪里?主要产油国有哪些?
4、西亚石油主要输往哪些国家和地区?西亚石油输出的线路
主要有哪几条?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1、读图2–24 西亚石油海上运输线东运:波斯湾---_____海峡--____洋--_____海峡-____洋---日本西运近路:波斯湾--_____海峡---_____洋--_____运河--_____洋---西欧、美国
西运远路:波斯湾--_____海峡---印度洋--_____角---_____洋--西欧、美国
【教师精讲点拨】充分利用地图观察各航线中的咽喉要道,并屏幕演示
2、“有人说:20世纪中东曾为石油而战”。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局面?哪些国家最热衷于插手本区的局势?(在此,教师可适当结合教材和当前形势,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探究结论】本区石油资源储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多数国家以出口石油维持其经济,有的国家为争夺油井发生战争。

而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需石油大部分来自本区,所以这些国家都比较
关注、热衷于本区。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本区多数国家经济一出口石油为主,称为石油经济。

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讨论:假如你是西亚某国的政府首脑,当本地石油开采完后,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发展本国的经济?个性化修改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本节课主要学习西亚的宗教信仰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石油资源的分布和输出是重点。

对于输出路线要充分利用地图,把握交通咽喉。

西亚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可结合下面的框架来理解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另外要知道西亚地区通常也称中东地区或波斯湾地区。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1.下列海峡中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最近海上通道,必须经过 ( )a.直布罗陀海峡 b.马六甲海峡c.土耳其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2、西亚出口到欧洲西部的石油,大部分经过 ( )a非洲东北部的苏伊士运河 b.非洲南端的好望角c.先用油管输送到地中海沿岸港口,再装船运往西欧 d.马六甲海峡 3、下列在西亚难以见到的景象是 ( )a.沙漠广布,井架林立 b.手捧《圣经》,去清真寺做礼拜c.挂美国、日本国旗的油轮进出港口 d.吃
椰枣、喝泉水、骑骆驼4、中东地区因伊拉克战争成为备受世人关注的热点地区。

读图,回答:个性化修改 (1)城市a为____国的首都,该国农业发达。

(2)b所在的国家是____,其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

(3)c半岛的名称是____,其所属的国家是____ 。

(4)图中位于伊拉克的斜线部分是联合国划定的新禁飞区,由图上信息可知,其南北直线距离约为____千米。

(5)西亚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优势是____,限制本区发展的自然条件是____。

(6)本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及其沿岸地区,该地区石油主要由____海峡输往西欧、日本和_____ (国家)。

(7)伊朗“核危机”问题是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伊朗的首都是____ 。

延伸与探究:西亚的发展给我们有所启示:近在我们的身边,远在我们的大西北与西亚在自然条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或气候干燥,或沙漠广布,或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西北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现在,党和国家把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随着大西北的进一步开发,我们都面临着一次千古难逢的机遇与挑战。

个性化修改
六、附板书设计:
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四、世界石油宝库1、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2、西亚石油的分布、主要产油国3、西亚石油主要输往的国家和地区
教学反思:
【学后反思】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教后反思】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