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档案
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7b546206c85ec3a87c2c5b7.png)
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
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中心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 学习上优先辅导。
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 生活上优先照顾。
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 活动上优先安排。
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要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
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代理家长”。
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班主任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
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116b856b9d528ea80c7792a.png)
小龙小学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
1.留守儿童之家档案资料实行专人管理。
2.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纸质档案、图片档案、光碟音响及电子档案。
3.每一项全校性的工作(活动)结束后要求档案管理员及时收集原始资料整理归档,学期结束前及时集中各帮扶志愿者和各班级(班主任)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原始资料整理归档。
离校前所有入档资料按要求分类整理装订,完成建档任务,并及时上交学校负责人审核后由学校统一保管备查。
4.案卷要求整洁、清晰,不得丢失。
5.留守儿童之家要及时做好平时的帮扶关爱记录和学期结束的“留守儿童成长评价记录”,学期结束前及时将资料上交留守儿童之家档案管理员归档。
6.班主任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学生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记载情况,并进行有效指导;根据学校计划组织开展专题关爱活动,学期结束前及时将有关记录表、活动资料上交留守儿童之家档案管理员归档。
小龙小学
2017年02月29日
小龙小学2017年春季学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档
案
管
理制度。
留守儿童成长档案4
![留守儿童成长档案4](https://img.taocdn.com/s3/m/75f4fc7152d380eb63946d07.png)
现居住地
联系电话
周灵芳
奶奶
磻溪村
帮扶教师姓名
职务
所教学科
年段
联系电话
陈更生
教师
语文
四年级
7399107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简要分析
家庭情况 (如经济、 周边环境
等)
家庭情况:父母离异,母亲另嫁人,父亲出门打工,很少回家,跟爷爷、 奶奶,经济条件差,周边是农村,环境不佳。
在校学习、 行为、交友 等情况
Xx
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档 案
时间:2013——2014学年度
留守儿童姓名:陈颖
班级:
四年级
班主任:
陈更生
帮扶老师:
陈更生
留守儿童联系卡
姓 名
陈颖
性别
女
屮生
班级四年级年月观11
住 址
磻溪镇磻溪村
家 庭 成 员
关系
姓名
工作性质
现工作(务工)地址
联系电话
父亲
陈维峰
外出打工
不定
母亲
蔡丽荣
外出打工
不定
现监护人姓名
良好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表Fra bibliotek日期内容
2月
经常称作业忘记带,学习态度不端正,做题错误多,举事实,讲 道理,端正学习态度。针对个人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单独辅导。
3月
学生书与潦草,基本功不扎实,基础知识掌握不好,错误白出。
1指导书写规范,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2、帮学生找出原因,进行练习。
3、课后练习题,学生先独立做,师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学生基本上能 够正确地进行书写。
留守儿童学期评定表
学 习 成 绩
小学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
![小学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b5d928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3.png)
一、总则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有关要求,加强对我校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服务,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负责人及各班主任为成员。
2. 各班主任负责本班留守儿童的具体管理工作,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
三、档案管理1. 建立留守儿童个人信息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父母姓名、联系方式、监护情况、健康状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
2. 档案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确保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有效开展。
3. 档案管理实行一人一档,各班主任负责本班留守儿童档案的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4. 档案信息变更时,应及时更新档案内容,确保档案信息的时效性。
四、关爱措施1. 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定期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协助解决实际困难。
3.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4. 对有特殊需要的留守儿童,提供针对性的关爱和帮扶,确保他们不因家庭原因而影响学业。
五、档案利用1. 档案信息仅限于学校内部使用,未经批准,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泄露。
2. 留守儿童档案信息用于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3. 档案信息利用者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确保留守儿童档案信息的安全。
六、监督检查1. 学校将对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 对在工作中违反档案管理规定的,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5567fa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f.png)
一、总则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范围1. 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
2. 留守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
3. 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收入、住房条件、子女教育等。
4. 留守儿童在校表现: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健康状况等。
5. 留守儿童关爱帮扶措施: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关爱帮扶措施及成效。
三、档案管理职责1. 学校负责留守儿童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2. 班主任负责本班留守儿童档案的日常管理,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3. 学校档案管理员负责对全校留守儿童档案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档案完整、准确、安全。
四、档案管理要求1. 档案收集:学校要全面收集留守儿童相关资料,确保档案内容的完整性。
2. 档案整理: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编号、整理,确保档案的规范化。
3. 档案归档: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将整理好的档案及时归档。
4. 档案保管:加强档案保管,确保档案安全、完整。
5. 档案利用: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程序,规范档案查阅、借阅、复制等行为。
五、档案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职责。
2. 加强档案员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3. 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确保档案安全。
4. 完善档案查询系统,方便相关人员查阅。
5. 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负责解释。
3.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档案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978b46a26925c52cc5bf61.png)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表
日 期
内 容
留守童心理辅导记录表
日 期
内 容
留守儿童学期评定表
学 习 成 绩
期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生物
地理
物理
化学
体育
期末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生物
地理
物理
化学
体育
竞赛获奖等情况
帮扶整体成效、主要存在问题、今后帮扶努力方向
XX学校
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档 案
留守儿童名称:
班 级:
班 主 任:
帮扶老师:
留守儿童联系卡
姓名
性别
班级
出生年月
住址
家庭成员
关系
姓名
工作性质
现工作(务工)地址
联系电话
父亲
母亲
现监护人姓名
关系
现 居 住 地
联系电话
帮扶老师姓名
职 务
所教学科
年 段
联系电话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简要分析
家庭情况(如经济、周边环境等)
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
![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020e46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3.png)
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留守儿童现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展和农村人口的不断外流,留守儿童问题也愈加突出。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或监护人为了工作或其他原因,需要在外地或城市打工等地长期离开家乡,无法陪伴子女成长。
据统计,中国留守儿童数量高达4700万。
这些孩子面临着情感空虚、自卑心理、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习惯不良等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留守儿童档案留守儿童档案是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学习情况以及家庭情况等进行记录和管理的文档,目的是为留守儿童供给更好的服务和关爱。
留守儿童档案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降生日期、籍贯、家庭地址等基本信息。
2.家庭情况:父母职业、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收入等。
3.身体情形: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情况、疾病史等。
4.学习情况:学校信息、学业成绩、学习情况、学习目标等。
5.心理情形:情感状态、性格特点、心理问题等。
6.社会生活:爱好喜好、课外活动、社会交往情况等。
留守儿童的档案应当由教育、卫生、民政、妇联、工会等部门共同管理,加强沟通协调,确保留守儿童的信息能够适时更新和反馈,为他们供给更好的服务。
留守儿童登记制度由于留守儿童来自各个行政区域和不同学校,应当建立统一的登记制度,以确保留守儿童信息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
留守儿童登记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登记机构:应当由县级或以上政府部门统一管理;2.登记内容:应当包括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联系方式等;3.登记流程:应当明确登记的流程和程序;4.登记方式:可通过网站、移动电话APP等渠道进行登记;5.登记保密:应当保护留守儿童信息的隐私性和保密性。
留守儿童登记制度的建立可以为留守儿童供给更多的服务和关爱,通过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可以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和问题,为他们供给更有效的帮忙和支持。
总结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参加。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可以更好地统计、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为他们供给科学有效的服务和关爱。
《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12e6c9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a.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在校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
三、档案管理职责1. 学校设立留守儿童管理办公室,负责留守儿童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
2. 各班主任负责对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给留守儿童管理办公室。
3. 留守儿童管理办公室负责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并对档案进行分类、归档、保管和更新。
四、档案内容1. 基本信息档案:包括留守儿童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父母姓名、务工单位、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等。
2. 教育情况档案:包括留守儿童入学时间、学籍信息、学习成绩、奖惩情况、课外活动参与情况等。
3. 生活情况档案:包括留守儿童饮食、住宿、健康状况、心理状况等。
4. 家庭情况档案:包括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外出务工原因、监护人情况等。
5. 帮扶情况档案:包括留守儿童帮扶措施、帮扶责任人、帮扶效果等。
五、档案管理要求1. 留守儿童档案应实行一人一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留守儿童档案应分类存放,便于查阅和管理。
3. 留守儿童档案应定期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档案的有序性。
4. 留守儿童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不得随意销毁。
5. 留守儿童档案的查阅,需经留守儿童管理办公室批准,并做好登记。
六、档案利用1. 留守儿童档案主要用于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制定帮扶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2. 留守儿童档案的利用,需遵循保密原则,不得泄露留守儿童的个人隐私。
3. 留守儿童档案的利用,需经留守儿童管理办公室批准,并做好登记。
七、监督检查1. 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留守儿童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办法
![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61671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9.png)
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办法随着城乡差距的拉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生活优势已经不再需要赘述。
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把孩子留在城市,而自己回到农村生活。
这种现象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和尽可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困难,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其中,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办法是关键的一环。
本文就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办法进行详细的解读。
一、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办法的背景和意义1.留守儿童的概念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或者家庭情况特殊等原因而留守在家乡、乡村,由其他家庭成员、亲友、外祖父母、教师、社区等提供基本的生活和照顾服务,未随父母迁移城镇的未成年人。
2.留守儿童的问题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心理问题。
由于缺乏家庭的陪伴和关爱,留守儿童往往会感到孤独和无助,或者出现焦虑、抑郁和行为不良等心理问题。
(2)健康问题。
缺乏科学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留守儿童容易患上贫血、近视、肥胖、甚至心理疾病等健康问题。
(3)安全问题。
由于缺乏监管和照顾,留守儿童往往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和轻易受到的伤害。
3.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办法的重要意义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办法是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也是保障留守儿童权益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办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便于管理留守儿童身份信息和学习、健康等方面的情况。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共享平台,方便档案信息实时传输和共同使用。
(3)保护留守儿童敏感信息,确保档案信息合法、规范使用。
(4)促进留守儿童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和交流,进一步提升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健康状况。
二、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父母远离孩子的身边,使得孩子的信息难以及时得到,他们的成长情境也变得异常混沌。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能更好地记录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有助于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和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模板)
![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20cba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a.png)
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模板)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模板)
1. 个人信息
姓名:
出生日期:
年龄:
性别:
家庭住址:
监护人/家庭成员:
联系方式:
2. 教育背景
就读学校:
就读年级:
学校地址:
班主任/教师:
3. 家庭背景
家庭结构:
父亲情况:
母亲情况:
兄弟姐妹情况:
家庭经济状况:
4. 留守情况
留守原因:
留守时长:
监护人安排:
留守儿童心理状态:5. 学习状况
学习成绩:
学习态度:
学习困难与挑战:学科偏好与特长:6. 社交能力
与同龄人关系:
参与课外活动情况:
社交技能与沟通能力:
7. 心理健康
情绪表达与管理:
自尊与自信心:
压力与应对能力:
心理支持与辅导:
学业压力与情绪变化:
8. 兴趣爱好
体育运动:
文化艺术:
科学技术:
社会公益:
其他兴趣爱好:
9. 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情况:
饮食习惯与营养状况:
特殊疾病或需特殊关注情况:
运动与锻炼习惯:
10. 未来规划与支持需求
留守儿童的理想与目标:
对监护人及教师的期望:
对家庭、社会的期待:
对学校的支持需求:
以上是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的模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补充相关信息。
这个档案旨在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社交能力、心理健康、兴趣爱好、健康状况以及他们的未来规划与支持需求。
通过建立和更新这份档案,监护人、教师以及相关机构能更好地关注和支持留守儿童的成长,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留守儿童成长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8da2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2.png)
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导致孩子长期独自在家生活或由老人照顾的儿童。
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于一般的儿童,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更加特殊,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关注。
一、家庭情况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通常较为特殊。
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孩子与父母的相聚时间大大减少,缺乏亲子交流,家庭教育环境也相对薄弱。
虽然有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料,但他们的陪伴和教育也无法替代父母的角色。
这样的家庭情况造成留守儿童在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问题,比如孤独感、依赖心强、自我封闭等。
二、教育状况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往往不容乐观。
他们缺乏父母的督促和榜样,成绩可能较差,也容易放纵自我,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
而乡村学校的教育资源也有限,师资力量、教学条件都无法和城市相比,这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造成了困扰。
因此,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三、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
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孩子们容易产生孤独感、焦虑感、自卑感等情绪问题。
乡村地区的心理咨询服务相对匮乏,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这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四、社会关爱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社会关爱和帮助。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也可以积极参与到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中,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为留守儿童带去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健康成长。
总结起来,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关注。
他们的家庭情况特殊,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需要更多的社会关爱和帮助。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社会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
![小学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909dc1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d.png)
一、制度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为更好地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保障其健康成长,我校特制定本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学习生活状况等。
2.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3. 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档案管理职责1. 学校设立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工作。
2. 班主任负责本班留守儿童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更新工作,并及时向学校档案管理员汇报。
四、档案内容1. 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父母姓名、联系方式等。
2. 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成员、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等。
3. 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状况等。
4. 留守儿童关爱措施:学校、教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关爱措施。
5. 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参加活动、获奖情况、成长变化等。
五、档案管理要求1. 档案资料真实、完整、准确,不得伪造、篡改。
2. 档案资料分类存放,便于查阅和管理。
3. 档案资料保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外传。
4. 定期对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安全。
六、档案利用1. 学校、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员查阅留守儿童档案,需经学校档案管理员批准。
2. 查阅档案时,应遵守档案管理制度,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档案资料。
3. 查阅档案后,应及时归还,不得损坏、遗失档案资料。
七、监督检查1. 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档案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对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将进行严肃处理。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负责解释。
如有未尽事宜,可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留守儿童之家档案材料
![留守儿童之家档案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9421e5383c4bb4cf6ecd148.png)
留守儿童之家档案材料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制度1.学校每学期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2.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家庭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
3.通过建立“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培训与管理制度1.建立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培训机制,加大对外出务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教育引导,提高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能力。
2.充分利用寒暑假、春节等留守儿童家长回家之机,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家长会等,传播科学文明的家教知识,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法制宣传。
3.以家长学校为平台,以分类教学的形式,抓好临时监护人专项培训,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对年岁大、离校远的临时监护人,学校以办村(居)家长分校和家访形式送教上门。
4.要求家长与学校或临时监护人签一份托管协议、留一个外出电话、学一点家教知识。
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1.学校开通亲情热线,帮助留守儿童每月进行一次与外出务工父母通信、通电话或视频交流活动。
2.留守儿童家长每两周与孩子通一次电话,每月与孩子互通一封信,每月与孩子的班主任和委托监护人联系一次,每学期与孩子的科任教师联系一次,主要节假日回家团聚一次,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成长,弥补孩子感情上的缺失。
3.学校(班级)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4.班主任每学期组织一次对每位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了解并指导监护人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制度1.学校每学期制定好农村校内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计划与安排,并抓好落实。
2.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和班委会的作用,开展工作。
家庭留守儿童档案
![家庭留守儿童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20395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2.png)
家庭留守儿童档案.txt
家庭留守儿童档案
引言
本档案是关于家庭留守儿童的情况和支持机构的记录。
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或监护人长期在外地工作而不能与其一同生活的儿童。
本档案的目的是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并提供支持和帮助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留守儿童背景信息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居住地:
- 父亲情况:
- 母亲情况:
- 监护人情况:
家庭情况
- 家庭成员:
- 家庭收入来源:- 家庭住房状况:- 家庭教育背景:
学业情况
- 就读学校:
- 年级:
- 研究成绩:
- 研究态度:
心理健康状况
- 孤独感程度:- 自尊心状况:- 学业压力:
- 情绪管理能力:
社会支持
- 目前接受的支持机构/组织:- 支持机构提供的服务:
- 与支持机构的关系:
需求分析
- 生活上的需求:
- 学术上的需求:
- 心理上的需求:
- 社交上的需求:
支持计划
- 提供研究辅导和关注:
- 定期心理咨询和支持:
- 建立社会网络和社交活动:
- 提供家庭经济支持:
- 其他支持手段:
结论
支持留守儿童是社会的责任,通过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和需求,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支持计划,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提供综合
的支持和关怀。
---
注:本文档的内容是根据家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普遍需求
进行编写的,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留守学生档案管理制度
![留守学生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96ea6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f.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留守儿童管理,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社区、村委会等对留守儿童进行档案管理。
第三条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应遵循真实、完整、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二章档案内容第四条留守儿童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信息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2. 家庭情况档案:包括父母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家庭经济状况、监护情况等。
3. 学习情况档案:包括入学时间、年级、班级、学习成绩、特长等。
4. 生活情况档案: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
5. 活动情况档案:包括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
6. 贫困救助情况档案:包括贫困认定、救助措施、救助效果等。
7. 安全教育情况档案:包括安全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应急处理能力等。
8. 其他需要记录的档案资料。
第三章档案管理职责第五条学校、幼儿园、社区、村委会等应明确专人负责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工作。
第六条留守儿童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热爱留守儿童工作,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 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等办公设备。
第七条留守儿童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1. 负责收集、整理、归档留守儿童档案资料。
2. 对留守儿童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编号、登记,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准确。
3. 定期检查档案资料,确保档案资料安全、保密。
4. 为留守儿童提供档案查询、咨询服务。
5. 及时更新留守儿童档案资料,确保档案资料及时、准确。
第四章档案管理要求第八条留守儿童档案资料应采用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
第九条电子档案应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第十条纸质档案应妥善保管,避免损坏、丢失。
第十一条留守儿童档案资料应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进行分类、整理、归档。
第十二条留守儿童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资料进行清理、归档。
留守家庭儿童档案
![留守家庭儿童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cb1e3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0.png)
留守家庭儿童档案留守家庭儿童档案的目的是记录并跟踪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教育情况、家庭背景以及其他必要的信息。
档案的建立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留守家庭儿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支持。
留守家庭儿童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基本信息:包括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等基本身份信息。
2. 家庭状况:记录儿童的家庭成员情况、父母或监护人的工作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以了解家庭对儿童的支持程度。
3. 教育情况:记录儿童的学校、班级、研究成绩等信息,评估儿童的研究状况和需求。
4. 身心健康状况:记录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5. 社会情况:记录儿童在社区中的活动情况、与同伴的关系等,了解儿童的社交情况和需求。
6. 支持和帮扶情况:记录儿童接受的各类帮扶和支持措施,评估帮扶效果并制定后续计划。
档案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1. 隐私保护原则:儿童档案的建立和使用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儿童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
2. 数据完整性原则:档案信息应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儿童的实际情况。
3. 数据保密原则:儿童档案的存储和使用应限制在授权范围内,确保信息的保密性。
4. 数据更新原则:儿童档案应进行定期更新,及时反映儿童的最新情况。
同时,建立留守家庭儿童档案需要关注保护儿童权益的各方合作。
相关部门、学校和社区应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关心和帮助留守家庭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通过建立留守家庭儿童档案,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要,并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