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生命本体论的比较

合集下载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1、从哲学研究的范畴上来说:儒家——入世的哲学,道家——隐世的哲学,佛家——出世的哲学儒家主张“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积极入世,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家讲“自然”,讲“道”,超离了尘世。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凡事顺其自然,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可过分强求,让热衷于尘世功名的人更加清醒。

佛家讲“三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色空”等,善者入天堂,恶者下地狱。

2、从功用的角度上来说: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

佛家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

更着重转向内心的探索、转换和提升,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明心见性,超脱修心。

3、从文化主旨方面来讲:儒家——进取文化,道家——规律文化,佛家——奉献文化儒家学说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儒家的大同理想,内圣外王之学,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张,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无不反映出刚健有为、奋进不止的精神。

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

“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认为道是世界的终极根源,是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否认有超越于道的任何主宰。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异同比较及其影响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异同比较及其影响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异同比较及其影响儒家、道家、佛家,这三种思想体系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从不同方面的表达。

虽然它们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但它们所表达的共性却超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中国思想史和文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以仁德为核心的价值观,认为仁者必有智,而仁智则与君子的素质紧密相连。

同时,儒家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个体得到更好的修养,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儒家思想主张“中庸之道”,即一切都应该有过度的考虑,做任何事都应该保持中庸的心态,不要过分偏执,更不要让任何一种情感或欲望影响自己的行为。

道家思想则更加着重于自我完善和自然的统一。

道家强调人应该完全与自然相融合,找到其中的内在规律,融洽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在道家的观念中,“道”是生命之本质,一切都应按照道的规则去行动,才能真正符合宇宙之道。

道家思想认为人应该超越人造社会的一切限制,寻求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佛家思想则更加注重的是解脱和精神上的富裕。

佛家强调的是禅修与智慧,并认为禅修是达到真正自我实现的唯一方式。

它更多地关注人的内在世界,强调人应该通过修行实现对自己和世界的超越。

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佛家思想更多地关注人自身的革命和发展。

佛家认为,只有当人成功跳出欲望的陷阱,摆脱烦恼和贪欲,才能真正地活得快乐和自由。

三种思想布道的方式与理念也不尽相同。

儒家重视礼仪和“仁”,强调对他人的善待和尊重。

而道家更加注重的是个人的境界,突破现实社会的束缚,达到与“道”的完美统一。

佛家则更加强调对人生的超越和精神内在的升华。

三种思想各有形式,但它们的核心都是为了找寻真正的意义和目的。

尽管三种思想存在一些异同,但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是迥然不同的。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于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即便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

道家则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衍生而来,对于自我完善和自然的认知有着深远的影响。

聊一聊佛、道、儒之间的差异

聊一聊佛、道、儒之间的差异

聊一聊佛、道、儒之间的差异自秦朝开始,我国正式由奴隶制社会转换到以中央集权政治为主的封建社会,这代表着在那时的人类物质文明成熟到一定的境界,能够以自身来维持相当程度上的秩序,我们的文化在安定中迅速发展,思想由此产生。

中国古代家庭的伦理关系正是封建社会的缩影,封建社会的秩序与封建家庭中父权式的上下模式相同,强权为首要的原则,公理其次。

对于手握强权,制定规则的上层社会而言,儒家思想是他们的利器,他们依靠这种理论依据建立秩序,因为父权模式的强制性不免有欺压、虚伪之疑,被压迫的人民若是没有精神依托必然会揭竿而起,儒家思想就是这样的一个精神寄托,儒家并不像道家一样否认秩序,消极避世,而是积极的出世甚至于出仕,将天下为先,建功立业作为首要目标。

儒家孔子图片《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墨、道、儒三家源远流长,流传到后世时已无墨家身影,替而代之的为佛教,事实上,墨家之所以失败,正是儒家之所以成功,儒家并没有像墨家一样执着于打破旧秩序,实现一个以平均为原则的社会,因为这在封建社会中是行不通的,人们的心理中,即使只有一个不公平的秩序,也比完全没有秩序强。

在研习中华民族的思想这门课程中,儒家无疑得到了满分,墨家既已被淘汰,剩下的儒、道两家本就不是绝对不相容的,现在更可以携手共进了。

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南朝宋、齐、梁、陈为首的各代帝王都十分推崇佛教,我国的佛教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星火燎原之势突飞猛进,与儒、道两大传统思想并肩。

本文从思想观念入手分析佛、道、儒三家之差异。

百家争鸣图片一、佛、道、儒的世界思想之差异正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言,古代君子将天视为榜样,这是因为儒家思想中认为,天是世界的起源,是万物的主宰,它代表着世界的规则,有着超乎自然的神奇力量。

人力所不能扭转的都归结为天命,而人也是由天应运而生,所以儒家思想发展到如今仍以天为尊,像“天尊地卑”“唯天为大”等古语中都包含着人们对于天的敬畏。

儒佛道死亡观之比较研究【最新哲学类】

儒佛道死亡观之比较研究【最新哲学类】

中文摘要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三家所蕴涵的死亡智慧,运用系统比较分析的方法,着重于对三家生死观、超越观和丧葬观的分析比较,落脚于传统死亡智慧对当代死亡教育的现代启示。

文章从儒佛道三家死亡哲学的本体论高度出发,论述了三家对生命本原与死亡本质的体认;接着进入文章的主体部分,对儒佛道三家的生死观、超越观和丧葬观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结合当前我国死亡教育的现状和形势,谈了儒佛道三家死亡智慧对当代死亡教育的几点启示。

本文共分五章,其中本体论部分作为第一章;为突出主体部分,依次将生死观、超越观和丧葬观分列为第二、三、四章;启示部分作为第五章。

第一章从死亡哲学角度探讨了儒佛道三家对生死的本体论认识。

儒家认为生命的本原是宇宙自身的力量;死亡的死亡本体论实质是从阴阳对立统一中引申出的生死辩证法,即生死互通。

佛家认为生命起源于“五蕴”的和合,人生的本质是“苦”;死亡的原因在于构成生命的五蕴和合已散败了,死亡的本质只是人轮回“六趣”的中介。

道家认为生命的本原是“道”,死亡的本质是复归于“道”。

第二章重点比较了三家的生死观,即对生死认识及其态度的看法。

儒家的“由生观死”和“生始死终”折射其“乐生安死”的态度。

佛家的“生死轮回说”和中国禅宗的“了悟生死”烘托其“护生超死”的态度。

道家的“生死自然”和“生死一体”论证其“贵生乐死”的态度。

第三章重点比较了三家的超越观,即对其超越境界和超越途径的比较分析。

在超越境界上,儒家重视“道德生命”;佛家宣扬“西方净土”;道家追求“死而不亡”。

在超越途径上,儒家主张通过“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三不朽”去延长“道德生命”;佛家主张通过“四谛”、“十二因缘”和“六度”等解脱方法去入住“西方净土”;道家主张通过“心斋”和“坐忘”的方法进而达到“死而不亡”。

第四章重点比较了三家的丧葬观,即对三家的丧葬主张的重要方面作简要论述。

儒家在丧葬观上主张“葬之以礼”,是由主张“薄葬”逐步发展到“厚葬”的。

儒释道生死观之比较

儒释道生死观之比较

儒释道生死观之比较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在《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文化随着时代的演进而随时在变,各时代的差异是相当大的,决不能认为存在着一种几千年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或代表的一成不变的文化……儒家思想始终并没有成为任何一个时期的唯一的统治思想。

”且不说孔子以后,经战国、秦代到西汉初期,儒家学说并未“定于一尊”,战国是百家争鸣,秦代崇尚法家,汉初也是以黄老为显学。

即使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大师董仲舒等人其实是以阴阳五行附会儒术,西汉末年发展成为虚妄荒诞的谶纬之学。

魏晋以降,支配国人精神世界的是儒释道。

择要简述:魏晋何晏王弼祖述老庄,并用老庄解释儒家经典《周易》,使之玄学化;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隋唐两朝虽说儒学昌明,但执思想界之牛耳的则是佛道两教;宋代虽然创立了新儒学(理学),但民间信仰趋向于佛道;这一趋势直至明清不因朝廷供奉孔儒而式微,仍在赓续,余脉不断。

生死观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渗透和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儒释道三家文化“和而不同”,生死观当有各异。

笔者不揣陋识,试作比较。

儒家思想侧重于今生今世的躬行实践,对来生后世缺乏追求和设想,孔子断论“未知生,焉知死”,一语道破;道家注重修炼,着眼于此生此世的长生不老或羽化升仙;作为舶来的一种哲理化的宗教,佛教的“来世学”(如因缘、业报、无常、无我的思辨体系和冲决利欲罗网,求得“正觉”“解脱”的修习次第)无疑补充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缺欠。

值得一提的是,儒释道三家经过长期的冲撞、交流,也导致各自发生局部质变,如原本宣传出世和个人解脱的佛教在唐代后逐步掺入了功德度人、注重入世的意涵。

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因此它更注重的是生前而非死后。

孔子强调一个人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實现其“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要求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君子”要超越自我,以推助“天道”的流布和拓展,显然,儒家注重的是人生前的社会责任,“生”为社会尽责,“死”也得为社会尽责。

儒道佛生命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儒道佛生命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交通大学校级课题 基于 德心共育 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 (编号:2003025)㊁ 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 (编号:XC2020-ZD001)的阶段性成果儒道佛生命教育思想比较研究刘美英㊀徐园媛摘要: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道佛三大家对生命有着不同维度㊁不同视角的解读,在生命本体思想上,儒家推崇以人为本㊁关怀自我生命本体,道家推崇万物平等共生,顺应自然生长规律,佛家推崇生由缘起㊁福祸相依;在生命价值思想上,儒家推崇重仁贵义㊁奉献生命价值,道家推崇自在无为㊁淡泊功利之心,佛家推崇摒弃虚妄之念,追求真我;在死亡教育思想上,儒家重生轻死,关注生命历程,道家推崇无生无死㊁与道合一,佛家推崇死为生之延续,因缘之果㊂挖掘儒道佛生命教育思想的共通之处纳入生命教育内容,利用其本质差异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生命教育内容体系,给生命教育注入传统文化力量,推动生命教育贴近生命成长历程,适应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解决生命旅途中的困惑㊂关键词:儒道佛;生命教育;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B22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1-0148-03㊀㊀中国传统文化以 儒道佛 三大家为主干,构成三维一体的基本框架㊂吸取儒道佛三大家中的生命教育思想,使得生命教育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助力人们摆脱生命困境,促进生命教育发展㊂儒道佛在生命教育思想上具有众多的一致性,如对生命本身的重视㊁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等,但通过深入研究和多维比较,就可发现其内涵有着实质性的差异㊂一㊁儒道佛生命本体思想比较儒道佛三大家对生命本体有着不同的理解,所谓仁者爱人,以 仁 为核心思想的儒家在生命本体上更侧重于人㊂儒家虽也提倡人们与自然友善相处,但在人与自然之间,更重视人的地位㊂所谓 天人合一 万物一体 最终都落脚到人的身上,孟子更有语 万物皆备于我矣 ,儒家重视人的主体性,强调关注人的生命体本身㊂其标志性思想 仁 不单指与天下 仁 ,也包含与己 仁 的思想㊂儒家思想中的 生生 思想,正是关怀生命本体的具体体现,所谓 生生 即创生与续生㊁共生与养生㊁贵生与护生,就是指对于生命本体我们要珍惜㊁养护㊁珍重它,才能使得生命本体长久延续㊂‘周易㊃系辞上“中 往来不穷谓之通 蕴含深刻的关怀生命本体思想,生命在于变,变即运动的产生,对待自己的生命就要以运动养护生命,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㊂此外,还应与万物共荣共生,顺万物生长之态,即所谓 顺万物之情 ,同时对待自我生命时,自我情绪流露也无需刻意控制,随心而为,使喜怒哀乐保持动态平衡,是谓心理的健康状态㊂荀子曾语 虽为守门,欲不可去,性之具也㊂虽为天子,欲不可尽 ,也就是说,对待自己的欲望不能强行去消除它,正当欲求理应被满足,过度苛刻会导致生命受到损害㊂儒家认为生命理应被珍惜爱护,其高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也是基于健康的生命体之上的㊂与儒家不同,道家认为人与物无主客之分,万物皆为生命,理应共享世界㊂由此,尊崇自然主义使得道家更追求自然㊁洒脱㊁ 无为 的生命哲学㊂人不应该只为名利㊁物欲奔波劳累,万物皆为主,更应回归自然,放飞自我㊂老子有言: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老子通过比较名㊁货和人本身,告诫人们不可因名利而轻贱自身,名利皆身外物,贵生自重才能获得生命本体的自由[1]㊂在这个追求经济高速发展㊁利益优先的时代,生命与其他孰轻孰重?当今有的大学生在逐名逐利的路上过度苛刻要求自我,以致难以直面自我的能力极限,由此产生抑郁㊁堕落等念头,从而沦为名和利的工具,面临失去真我的生命困境㊂对比儒道两家将生命本体的思想落脚到具体的物质形态,佛家文化则超越人与物,认为生命本体因缘而起,五蕴和合而生,分散而灭㊂佛家主张超越生死界限,认为生时作为将决定死时的福祸㊂中国化的佛家文化认为人生时的痛苦缘于欲望,要想摆脱痛苦就应断绝欲望,提倡克制欲望,戒贪嗔痴,认为人一旦陷入欲望就会堕入地狱,饱受地狱之苦㊂佛家认为人死后,分为 天上 地下 ,尊奉佛家,守持佛戒,信因果,为善行者,入天; 善841得福 而 恶有重殃 ,若生前纵欲行恶,就会入地㊂在佛家体系中,死后世界系统极为复杂,层次繁多㊂种善因则得善果,种恶因则得恶果,佛家讲的地狱之苦在于提醒世人生时要克制欲望,清灵静心,不要堕入欲望世界无法自拔㊂概言之,儒道佛三大家的生命本体不同,由此引发的生命教育思想也各有差异㊂儒家以人为本,强调对人本身的关怀,提倡人们珍惜㊁养护自己的生命㊂道家则认为万物共生㊁地位平等,人不是世界唯一的主体,人与物都是这宇宙中的一环,都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㊂佛家超脱生命实体,信奉缘起论,认为生死皆有因果,生命本身就是因缘所起,因缘而散㊂二㊁儒道佛生命价值思想比较关于生命价值,儒家认为应追求 德性之知 ㊂儒家思想虽也强调生命的重要性,但在生命价值的追求中,儒家认为仁义远重于名利,甚至是生命,素有 杀身求仁舍身取义 的主张,何为仁义,为国为民即为取仁取义㊂儒家认为人的生命价值应更多体现在社会价值上,积极入世,尽一己之力为社会做贡献,既彰显了个体价值,又体现了社会价值,这才是生命价值的正确取向㊂儒家认为人应超越自我对私欲的追求,‘论语㊃雍也“写道: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㊂ 认为口舌身体之享乐不如精神上的享受,人若局限于身体的享乐,生命价值注定会缺失[2]㊂生命尚且有限,但若将天下之任降于己,必能超越有限生命创造无限生命价值㊂儒家主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通过对自我的提升最终来为天下尽一己之力,彰显自我生命价值㊂在生命价值上,道家的思考多体现在自我超越上,追求无为而治㊁淡泊致远,认为 无用 即大用㊂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禅然而善谋㊂天网恢恢,疏而不失㊂ 老子这段经典的话讲正是无为而有为的状态,他强调顺应自然,遵循规律,认为自然无为状态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㊂与之相对,他反对人违背本性强制性追求任何事物,逆情而为是一种反自然状态,返璞归真才是取胜之道,这就是 大用 的体现㊂在那个时代,道家更关注生命本身的诉求,因此道家认为名与利皆是可抛却㊁淡泊之物,风云尚且有聚有散,人生岂是强为而有效之?世间名与利㊁宠与辱㊁悲与欢,自有其运行之道,对于这样的人生应该持淡泊宁静的态度,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自我超越㊂贪生㊁逐利㊁为名只会让自己陷入囹圄,淡泊超越才应为生命价值的最终追求㊂儒道两家在生命价值上对于名利有不同态度,而佛家的生命价值思想超越了名利,甚至是生死,认为生死皆空,人生应追求常乐我净㊂何谓常乐我净,即持戒破戒,无为苦乐,常住无我,抛却生死,知悉死不是生命的尽头,活着的时候应追求自在真我[3]㊂佛家认为人生本为苦,苦为常态,更因万物的无常而苦,所以活在世间要理解苦㊁超越苦㊂凡人追逐的名利㊁快活㊁幸福等皆是虚妄,这一切不过都是虚幻世界带来的虚幻感受,而只有在生命旅途中去还债还愿,最终成就完整的自我才是生命应有的追求㊂同时,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年岁长远,而应在有限的生命中,证得自我,证得法身,证得永恒的生命㊂在生命价值问题上,儒道两家关注点亦不同,儒家更推崇超越自我私欲,正如朱熹所言 存天理,灭人欲 ㊂仁义的思想在儒家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忧百姓之忧,仁义于天下,儒家多认为生命价值应体现在政治道德上㊂而道家在生命价值思想上,则认为名利为转瞬浮云,顺应自然,追求淡泊致远㊂道家以自然㊁无为为生命价值的最终追求,淡泊名利,此无为非不为,是顺势而为,道在指引人们追寻自我的生命价值㊂佛家在生命价值上是一种唯心主义,认为生来苦为常态,俗世多幻像,不要过多关注生死,生的意义在于求证真我,超脱生死㊂三㊁儒道佛死亡教育思想比较儒家文化认为,天有好生之德,育其生命,养其身体,但死亡是个体自然发展的必然归宿,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不必执着于永生㊂同时,死亡既是不可避免,也就无需逃避,儒家文化试图以此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对死亡描述较少㊂儒家更多是关注人的死亡对活在人世的他人的影响,它鼓励世人在生时好学不倦,践行不息,重视生命意义,而不必在意生命的限度,以生之意义去超越死亡,去永续在人世的积极影响㊂也就是说生命的长度无法齐天,若修身立德㊁忧国奉公,求得另一种永恒,在面对死亡时就能于己于民都能 无愧 ,即为死生有命,无愧于心㊂同时,儒家认为死亡也是生命的停息,活在人世时应积极鼓励人们进取不止㊁奋斗不息,而死亡也是对人们一生忙碌的终结,不值得恐惧㊂道家同儒家的死亡观有共通之处,他们也把生死理解为事物的自然变化,理解为春夏秋冬的自然更替,但不同的是,道家超脱生死,是站在自然变化的角度看待生死,认为世界是处在绝对运动之中的,生命循环不息,变化无常,而唯有道是永恒的㊂‘庄子㊃齐物论“讲 道通为一 万物皆一 正是说生死不过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必苛求生命长度[4]㊂生是道的开始,死不过是对道的回应,生死循环没有尽头,只有道不生不灭,与道合一就能超越生死㊂道家这种宏观的㊁客观的自然哲学生死观,对死亡持以宁静㊁坦然的态度,死无所惧,摒弃对生死的执念,与心中大道合二为一,就能凌驾于生死之上,是谓生死两忘,与道为一㊂941早期佛家对生命的解释具有极强的悲观色彩,认为生命的存在就是苦,佛家的苦包含了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㊂佛家认为,世界是变化无常的,生命没有快乐,是苦难的集合,那么死亡也不足以畏惧㊂死亡只是苦难的其中一种形式,人们时刻被死亡的到来所威胁也只是由于人生来就要受苦㊂佛家讲人生有八苦:生㊁老㊁病㊁死㊁怨憎会㊁爱别离㊁求不得㊁五取蕴㊂生㊁老㊁病㊁死四苦是生理现象,是由人的生理变化形成的,没有人能够逃避㊂佛家教人们认识生死的真相,借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认为死是生的了结,但同时死又是生的延续,无生无死,方能了生脱死㊂同时佛家认为人生前所作所为,会形成因果,导致死时进入不同轮回之道㊂生是对死的造业,只有在生时积善行德㊁摒弃贪嗔痴妄,才能得到好的因果㊂警醒世人,生时要严于律己,死后才能免去地狱之苦,收获好因果㊂儒道佛三大家在死亡教育思想上也展现了不同的观点,儒家思想多为社稷㊁百姓,更多是引导人们在生时创造价值,死后就无愧于此生㊂儒家重生轻死的理性态度能激发人的生命活力,鼓励人们创造生命价值,但同时忽视了对死亡的关怀,具有较强的工具性㊂道家从自然主义出发,淡化了死亡的恐惧与痛苦,认为死和生皆为自然的过程,生死一体,不因生而喜悦,不因死而恐惧㊂道才是生命轮回不息的唯一追求,生命与道的融合才能逃脱内心世界的束缚,真正获得自在人生㊂佛家则认为死亡是对苦难的解脱,同时也是来生的延续,不执着于生死才能摆脱死亡的恐惧,同时警醒世人心怀慈悲才能通往极乐世界㊂四㊁结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生命重于泰山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㊁安全第一的思想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 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命的高度重视㊂生命教育引导人们关注生命本体㊁激发生命活力㊁照亮生命旅程㊁聚焦生命发展㊁升华生命价值,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感知生命美好㊁体味生命真谛㊁走向幸福人生㊂通过比较儒道佛的生命教育思想,发现三者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亦有诸多共通之处㊂在生命本体方面均有重视生命,善待万物生命的思想;在生命价值方面都提倡积极入世,忠厚处世;在死亡问题方面,都力图减轻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帮助人们直面死亡㊂同时儒家的生命教育思想侧重于道德价值,能教导人们积极入世㊁治国齐家㊂道家的生命教育思想则提倡顺自然之道,以道观生死㊁养生命,对于养护生命具有较大启发㊂佛家主张的缘起论的生死观,不仅可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业报㊁还债等说法也引人为善㊂挖掘儒道佛三大家生命教育思想的共通之处与本质差异,应将其与当代生命教育实践相联系,将优秀的生命教育思想纳入生命教育体系,增强生命教育的可接受性;生命个体存在高度不可复制性,应以需求为导向构建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实现针对性教育;将儒道佛三大家生命教育思想与生命教育实践相结合,应结合国学热,增强生命教育的趣味性,使其变成人们喜闻乐见的生命教育[5]㊂比较研究儒道佛所蕴含生命教育思想,以更系统更精准的生命教育灌溉生命,有助于解决生命教育存在的泛化㊁模式化㊁盲目化等问题,反思生命教育现状㊁坚持问题导向㊁寻找解决对策㊁助力生命教育的良性发展引导生命个体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㊂参考文献:[1]董振娟,陆信礼.儒道生命观及其对当代成人教育的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2017(20).[2]江文富,邱龙虎,王小燕.儒道墨生命哲学比较与调适以生命观为中心[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11).[3]王野林.中国古代儒㊁道㊁释三派 关爱万物众生 思想比较[J ].新西部(理论版),2015(24).[4]刘春明,王树海,王永丹.佛家生命智慧与中土生死观念[J ].文艺争鸣,2017(12).[5]丁奕然,吕立杰.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自然意蕴及其现实价值[J ].理论月刊,2019(9).作者简介:刘美英(1995 ),女,汉族,重庆人,单位为重庆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㊂徐园媛(1977 ),女,汉族,重庆人,博士,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㊁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㊂(责任编辑:王宝林)051。

儒道佛生死观的比较_孟淑媛

儒道佛生死观的比较_孟淑媛

中国哲学不象西方哲学那样侧重于探讨宇宙客体问题,而是更多关注生命的源头、存在、归宿和价值等问题,是一种安身立命的生命哲学。

儒家、道家、佛家也都以不同的视野,在不同的层次上探讨生命的本体、过程和价值,追求生命的超越意境。

生死问题是儒释道生命哲学的核心问题,如何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关照生死之本源,以何种思维方式看待生死之关系,以何种态度评判生死之价值,对儒释道生命哲学的价值趋向和生命境界有着深刻的影响。

笔者在以往研究“儒释道生命本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三者生死观进行比较分析。

一、儒道佛生死本源说在哲学本体论上,儒家以社会为本位,道家哲学以“自然”为纲,佛家哲学则以“缘起性空”为经纬,以此为基石,儒道佛在生命本源问题上给出了不同的思路。

1、儒家生死本源论:天道无言儒家在现实主义、理性主义的人文关怀下,关于生命的根源,没有作更多形而上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解构,只是认为“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天生民,有物有则,上天之载,无声无臭”[1],“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生死就像是万物的生长枯亡一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过程(董仲舒的依附于政治的神学目的论及谶纬神学除外,本文暂且不谈)。

在儒家看来,生命源于天地:“天地合而万物兴焉”[3]。

人的生命同样源于天地,与万物是同体的。

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死亡是对生命的终结,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生命过程本身。

《吕氏春秋》说:“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

”杨雄说:“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4]夫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始。

朱熹认为生死“犹昼之必夜”,就象昼夜更替、四时代谢一样自然。

二程认为生死是“生生之理自然不息”的必然结果。

关于生死产生的机制,儒家引入了阴阳二气及五行学说,认为乾坤之道代表阴阳两种力量,它能化生出阴阳二气,二气交感生出五行,五行妙合便产生了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各种物质形态。

人和万物的生与死不断变化,相互转化,根源于“气”之聚散、往来、屈伸的变化,从而构成一个生命现象发展始终的自然过程。

中国“儒、道、佛”生死伦理观比较

中国“儒、道、佛”生死伦理观比较

fc so i h v H T o s t c h a a u ol e a d d ah.a d B d h ssf c so e t au .Di ee t o u n b r a e. a i s at h t e s me v e t v e t t l t a l i n n u d i u n d ahv le t o f r n f
( eat etfMei l cn m c a dMa a e et A h i Dp r n m o dc oo i n n gm n , n u aE s
C lg , e i 2 0 3 , hn ) oe e Hf , 3 o 8 C ia l e
Ab t a t s r c :Th o c p s o e t n Chie e p l s p e fCo f c a im , Ta im .a d Bu dhs c n an a e c n e t fd ah i n s hi o his o n u in s o os n d im o ti we t feh c l a h o t is.a d t e a e a c m u ae n o t e man ee e t fCh n s ie a d d ah ehis b tt e t r e n h y h v c u ltd i t h i l m n so i e e lf n e t t c . u h h e
T o sso s i e t e c n e to i o t e d a h。Bud h sso s r e t o c p fd ah b b n o i g t e l e a it b g v h o c p fl e f m h e t f r d it b e he c n e to e t y a a d n n h i . v f Ke r :Co f ca im ,T os ,Bu d s ;Et is o f nd De t y wo ds n u i ns a im d him h c fLi a a h;Fae On oo ;t lu f L f e t t lg y he Va e o ie n ah:F t tt d a d De t a e Atiu e:Va u s o y n —t e—F t l e fBe o d h ae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之评论,这大体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质和彼此差异。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爱”,这也被视为人的生命的独特而崇高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

儒家一方面肯定人具有内在的善性,一方面也主张强化外在的“纲常之礼”,强调两者的结合为人生之道:遵循纲常之礼以开显人的本然德性,进而达臻人的完善境界,成为圣人。

张载说:“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语录》中)这也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哲学。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而构成万物具体形态的原始物质则是“气”。

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德”(自然本性),又禀赋了“气”而成“形”(形态,形体)。

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所谓“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为法,作为宇宙的根本原则、最高原则的道,所遵循的就是自然无为。

释迦牟尼佛的法门的特点叫作“戒、定、慧”。

戒就是戒去常人中的一切欲望和执著,定是指人入定修行,慧是指人开悟开慧。

大藏经多少万卷,都不离这三个字。

当然,它具体的表述铺展开来相当庞杂,但其实质就是这三个字。

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

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掘中华文化优秀、健康的精神遗产,并加以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进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大业,是有积极意义的。

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形成公元前六、五世纪,在东亚大陆的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学说。

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三教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涉及儒、佛、道三家。

三家的学术内涵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三教合一,即儒、佛、道三教相互包容和相互融合,儒家最高称圣,佛家最高称佛,道家最高称仙。

圣、佛、仙皆由人成。

成者,非天生,而是修学的成果。

儒、佛、道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对主客体认识的知识结晶。

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未来的文明人类的前途,都与儒、佛、道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继承、研究、融合、发展儒、佛、道的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文明的承前启后。

所谓“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三家。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

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

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

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

1、儒家创始人:孔子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主要思想: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义利观,先义后利。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①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

②礼: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2、道家创始人:老子,代表人物:庄子道家学说形成于先秦时期,与儒家文化互相激荡,相辅相成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脊柱,道家学说是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世界的最高实体,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儒、道与佛比较

儒、道与佛比较
儒道互补
• 儒道在思想上存在一些共性,例如两家都信奉天人 合一,都重视人际和谐、反对战乱纷争,都注重精神 生活的充实提高,在政治上都重视民心向背,都具备 开放宽容的胸怀,等等。这些共同之处使它们有了 对话的基础。同时,儒家和道家,一个刚健有为、积 极入世,一个柔顺因循、退 • 守潜隐,各有所短、各有所长,这又使它们有了互补 的可能。既相互排斥、对立,又相互吸收、融合,是 儒道关系的主旋律。
• 进退得宜的人生态度:“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 刚柔相济的民族精神:儒家“天行健,君 子以自强不息”,道家主张清心寡欲、 见素抱朴的人生哲学,主张无欲无争,无知 无为,贵柔守雌。
三教合一
• • 一是三家文化旨趣的共似性。三家思想的中心关怀和根本宗旨,都在于 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实现理想人格,可以说都是生命哲学学说。 二是三家文化内涵的差异性。三家文化体系的基点、架构、内涵、思维 方式等均不相同,这又不仅适应于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而且也有 利于彼此互补融会。 大乘佛教的“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与中国传统的“人人皆可成尧舜”暗 合;大乘佛教“自度度人”的弘通思想,关于入世舍身、普渡众生的主 张更适合中国人受自传统的入世精神,更契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大乘经 典主张的“不离烦恼而得涅槃”也适合中国人注重现世生活的习性
二、全面完善自己
1、要有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
李白 人:自由和谐发展
2、要有道家开朗豁达的态度
3、要有佛家悲天悯人的情怀


尤其是从印度传入的佛教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 哲学、伦理学、宗教学、历史学、文献学、文学艺术、天文学,乃至医 学和民俗学等内容,弥补了儒、道文化的局限。
• 儒可以治国,佛可以治心,道可以治身
• 王重阳: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 • 风 • 佛家面,道家心,儒家胸襟:以佛修身, 以道治家,以儒处世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

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生死观.01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

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之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修道进德)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

”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生的“不朽”。

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明朝的儒者罗伦有言:“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

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圣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

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联系。

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吾顺世;没,吾宁也。

”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由此看来,儒家并不以死为苦,那么儒家的学者有没有痛苦呢?照儒家看,从个人说,如果“德之未修,学之未讲”是个人的痛苦,而更大的痛苦是来自其社会理想之未能实现。

南宋的文学家陆游在他临终前写了一首诗留给他的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在死前的痛苦不是为其将死,而是没有能看到宋王朝的统一。

南宋末还有一位儒者文天祥,在他临刑时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何,庶几无愧。

社会本位 道法自然 缘起性空——儒道佛生命本体论的比较

社会本位 道法自然 缘起性空——儒道佛生命本体论的比较

作者: 孟淑媛
作者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安徽合肥230022
出版物刊名: 理论建设
页码: 9-1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儒家 道家 佛家 生命哲学 本体论
摘要:中国哲学是以人和生命为主题的生命哲学,儒家、道家、佛家表现的尤为突出。

由于思想纬度、思维方式不同,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层次上追求生命的价值和超越意象。

从哲学本体论、生命本源论、生命机制论方面,儒道佛生命本体论就有根本的不同。

儒家生命哲学以社会为本位,道家生命哲学以“道法自然”为核心,佛家哲学以“缘起性空”为中心。

本体论的根本差异,导致了儒道佛三家生命价值观的不同,生命超越意境也有不同层次。

比较儒道释的生死观

比较儒道释的生死观

2007.12(中旬刊)儒家、道家、道教、佛教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它们之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和人生宗教,即使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它们的张力依然存在,体现在每一个国人的思想和行动上,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

一、一、儒道释的生死观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心思想是“仁”,而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要“践仁”。

儒家认为,人的本质是仁,要实现仁,最根本的两点是“爱人”和“克己复礼”,这种本质是天之所命,做人就是要努力实现自己的道德本质,把个人价值与社会理想、政治道义紧密结合,符合社会整体利益,争取达到“圣人”的境界,完善和发展自己的道德本性,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及“舍生取义”,这样才能追求精神上的不朽、“得其正而死”。

①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是通过对生的价值的追求,实现生命和死亡的价值。

道家是与儒家并驾齐驱的另一个派别。

在诸多方面,它的人生观、道德观与儒家相反,使中国文化形成一种儒道互补的局面。

不同于儒家的社会价值取向,道家批判礼、义、仁、致、信这些价值观对人性的束缚作用,认为人应追求世界的本然状态,一切遵循天地间总的自然规则———“道”。

②道家认同的生活价值观是自由、至乐、尽年、顺性安命。

人只有顺着自己的本性生活、与万物合为一体,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不受外物驱使的快乐。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中国。

佛教认为,生和死都是六道轮回中的必然步骤,人活着的时候应诚信向善、不可作恶,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由因果关系而定,只有生前造善业、不造恶业的人,死后才能在善道轮回,否则死后会堕入地狱,难以超生。

而即使是生于善道,也在六道轮回之中,六道之中是充满苦难的,人只有超越了六道轮回,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③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它的主要思想是“长生不死”、“肉体成仙”、“气化三清”。

④道教认为,宇宙万物和人都由气化生成,人接受了元气中最纯和与精华的成分,人的精神与肉体都来源于元气,肉体一旦消失,人的精神也就荡然无存。

“儒道佛”生死观认识与比较-6页精选文档

“儒道佛”生死观认识与比较-6页精选文档

“儒道佛”生死观认识与比较生与死只是自然生理过程,本来没有生命伦理可言的,但生死不仅仅牵涉到生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与大众心理和社会文化相关联,对它的思考反映了人关于生命的本体意义和终极追求问题的深思,体现了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的总体把握。

对生死的思考是生者对死者的礼遇,是生者对向生趋死的态度。

于是生死问题从而成为道德哲学最高的问题。

“儒、道、佛” 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三大支柱,真正理解中国“儒、道、佛”生死观思想,吸取其中积极的伦理思想可以引导和改变人们的现实生死态度,平衡人对于“生”的贪恋与对“死”的畏惧,使人可以正面的、积极的面对“生”与“死”。

著名学者郑晓江说“精神见之于举止的合和体。

”很明显生死态度是由生死观本体、生死价值观主宰着的一种对生死认识的总体趋向。

一、“儒、道、佛”对待生死的观点(一)儒家对待生死的观点儒家强调通过人生前不懈的努力来追求生命的价值,在有生之年树立人生的丰碑,从而达到生命的不朽。

对待生的看法是儒家生死观的重要内涵。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叔孙豹之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这话基本上表达了儒家用创造不朽以抵抗对待死亡的态度。

所谓立德,即通过道德修养,突破自己的所思所求,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人们学习的人格楷模,从而生前受人爱戴,死后受人推崇;所谓立功,指生前为国家、民族做出光辉业绩,功垂天地,惠及后世,从而世代受到人们的敬仰。

象孟子所赞颂的大舜一样,“创业垂统”,“为法与天下,可传入后世。

”(《孟子?离娄》)所谓立言,就是说出具有社会性、人类性、导向性的言论,写出超越时代的永恒性著作,留下思想给后人作精神财富。

儒家的三不朽境界,就是让人努力奋斗,立德、立言、立功进而扬名于后世。

生命是有限的,唯有不朽的名能够留芳百世,以此就能超越死亡,达到死而不亡。

孔子所谓“未知生,焉知死”表层意思是还没有搞明白应当怎样活,又怎么能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深层的意思是,如果人能活得很明白,就自然而然知道怎么样对待死亡了。

论儒、道、佛之人生观差异

论儒、道、佛之人生观差异

中国思想有儒、道、佛三大流派,三派思想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张境界说而反对实体论。

正是这一点使它们同西方思想区分开来而成为“中国思想”。

但是,它们各自又提出了不同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理想境界的不同方法,这又是同中之异。

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下面我们就简单分析下这三派的区别:1、文化主旨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2、做人标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3、人生观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4、世界观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5、价值观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6、哲学倾向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7、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

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掘中华文化优秀、健康的精神遗产,并加以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进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大业,是有积极意义的。

儒_道_佛生死智慧之异同.

儒_道_佛生死智慧之异同.

[收稿日期]2002-05-10[作者简介]朱继英(1962-,女,江苏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生哲学;卢伟(1954-,女,江苏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伦理学。

第24卷第7期2003年7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 L OF H AR BI N UNI VERSITYV ol.24N o.7Jul.2003[文章编号]1004—5856(200307—0015—05儒、道、佛生死智慧之异同朱继英,卢伟(江苏职工医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09[摘要]尊重生命是儒、道、佛三家生死智慧的共同点,但三家探讨生死的角度不同,对待生死的态度不同,超越死亡的途径也不同。

三家的生死智慧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生精神都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道家;佛家;生死智慧[中图分类号]B920[文献标识码]A生死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蕴藏于生死之间。

世界上各种哲学、宗教都热忠于探讨这一问题,代表中国古代文化的儒道佛三家在生死问题上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相异之处。

一、尊生惜命是儒道佛三家生死智慧的共同特征1.儒家尊重生命儒家十分强调人在宇宙间的崇高地位,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是天地之性。

孔子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天地之性,人为贵。

”(《孝经・圣治章》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儒家文化就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儒学即人学。

生命是宝贵的,必须给予重视。

据《论语・乡党》记载,有一次孔子从朝庭回来,得知马厩失火,急忙问道:伤人否,不问马。

马厩失火,自然应该问及马,但孔子首先关心的是人。

孔子对战争特别反感,因为战争会造成双方人员的伤亡,当卫灵公向他请教如何安排军阵时,孔子一口回绝“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并在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论语・卫灵公》孔子的重生思想反映在他的鬼神观上,就是重事人轻事鬼;重人事轻鬼神之事。

子路询问事奉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先进》儒家的第二代表人物孟子对生命也同样倍加爱护,孟子弹劾失政,指责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百姓有饥色,野有饿殍的情景是“率兽以食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道佛生命本体论的比较作者: 孟淑媛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曾说,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的主要课题是人,是生命的学问。

作为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资源,儒家、道家、佛家都在不同的层次上重视生命价值和终极关怀,追求生命的超越意境。

只有从本体论着手分析,才能透视儒释道生命哲学境界和旨趣的差异及其根源。

一、儒道佛哲学本体论的不同纬度儒释道生命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面对社会混乱无道的世势,面对生老病死等人生根本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纬度有根本的不同,导致他们在宇宙本体论、生命本体论、生命存在论、生命价值论以及在生命境界上迥然异趣。

1、儒家天人关系的轴心——社会纬度儒家自孔子开始开启了经世致用的世俗哲学。

孔子的视野中,最大的天和道就是仁礼之天道,孔子的学说和人生都是围绕恢复周礼展开的。

孔子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并提出“顺正命、防遭命”和“尽人事、知天命”的思想。

在天人关系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的倾向。

另外,孔子本身是不相信鬼神的,但却非常重视祭祀——礼文化的“神道设教”功能。

所以,孔子在鬼神之事、死后有知无知等问题虚与委蛇,不给正面的回答甚至表现的常常矛盾。

荀子道破了孔子迂回的奥妙:“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

”“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

”[1](第233页)汉人刘向在《说苑•辨物》中也认为,孔子不信鬼神,只是强调神道设教。

[2]后期儒家在天人关系上,分为两条路线:一是鼓吹天命、天道,为王道服务。

董仲舒、韩愈借天人感应、天能赏攻罚罪理论,把天命等同于君命、王道,用以神道设教;二是,认为天道无为、人道有为,“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荀子的天论、王充的天道自然论、柳宗元的天人不预,认为天命、天道其实就是自然规律、客观规律,可以利用。

对于命运,儒家的态度因此有些矛盾,在政治领域,强调巡天道、顺天命;对于个体来说,强调人对自己人生、命运的主宰,孟子说“求诚在我”,程颐说“唯义无命”、“求在我者”,陆九渊甚至提出“吾心即是宇宙”,朱熹说“人事尽处便是命”,仅把命的地盘留给无可奈何的偶然性上。

荀子力主“知之不若行之”,王充著《论衡》揭扬朱“疾虚妄”和“见用实事”,韩愈批佛,理学崇理,核心都是反复强调道德践履的道德经验主义,有着很强的现实功利性。

所以,从天人关系来说,儒家最高的道就着眼于人、社会本身:儒家高度肯定人的力量、智慧、权力和价值,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上,力图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链条和价值体系;儒家思想中,最高的权威实际上不是神学或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存在,而是社会法则或者世俗权威;最高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人和社会本身,在于世俗生活和此岸世界。

所以儒家哲学本体论的建构是以现实社会为纬度的经世致用的哲学,现实主义、理性主义是儒家的一大特色。

2、道家天人关系的轴心——自然纬度“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3](《十八章》)道家的哲学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真相的深刻反省以及对人的异化的批判基础上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4](《七十七章》)把现实世界和世俗社会看作是违反自然、人生的污浊世界,看作造成人异化、扭曲的根源,崇尚“自然之天”。

道家的“天”是无人格、无意志的自然之天:“无为为之之谓天。

”[5] (《天地》),通过庄学的进一步抽象,道家的“道”、“天”、“自然”在道家已经融、同为一体,因此,从更深刻、更广的意义上探讨道家的天人关系,实际上就是探讨自然之道与人的关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6](《四十二章》)道家的最高存在是“道”。

老子说:“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7](《二十五章》)人虽是万物的精华,但在四大中居最下品,自然之道是最高的法则,人要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清静无为。

无论是老庄道家、黄老道家还是玄学新道家,都以自然之道为最高法则,追求超越现实、世俗之囿限,强调人性的至真、个性的自由和生命的超越。

跳出了个体人和群体人的囿限,追求超越于人自身的自然之道,一定程度的排斥世俗之务,从哲学意味及超越性上,很显然,比儒家的超越性更胜一筹。

3、佛家天人关系的轴心——缘起佛教的产生旨在反对种性不平等制度,反对婆罗门教神创说,提出了自己极具特色的宇宙和生命本体论——缘起说。

“缘起说”跳出社会和自然的局限,把宇宙万法都纳入视野之中:“诸法从缘生”,包括宇宙万法中的物质和精神现象都是根据各自的原因和条件而生成、发展的;“诸法从缘灭”,当这些原因和条件——“缘”变化或消失了,这些事物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佛法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本身都没有自性,本性为空;“有情众生”、“无情众生”都逃不开“因缘和合,缘起性空”的法则。

缘起性空,是佛家生命观的基础,它并不是一种无本体之学,而是“以空为体”,否定实体性、本原性的空性本体之学。

发展到后来,小乘佛教的业感缘起论、大乘瑜伽行派的赖耶缘起论、《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论、大乘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禅宗等给出了新的思路(密宗除外):1、一切万法是佛、真如、真心、法界、如来藏心的显现。

2、由于诸源互摄,每一事物都包括理之全体,推出真如与万法相入相即。

3、一切万法的本原归于众生业力的感招、众生阿赖耶识中所含业种的变现。

4、人心是宇宙的本体:“万法唯心”、“即心即佛”。

这几种思路逐渐发展,把主体与客体统一起来,一方面,佛家假设了一个至真至善、圆满自觉、不生不灭的一种超自然、终极的本体,它是变现世间万法的本体;另一方面,从认识上说,佛由心生,众生皆有佛性,明心见性、即心即佛,又使心识成了万法生灭的根源。

这样佛教本体论就由“空性本体论”演变为“心佛合一”的“两位一体”的一元本体论。

“站在远高于人的立场,总是超开人来说话,更不复归到人身上——归结到成佛”[8] (第7页),“佛教以人为目的,却恰恰采取了反对人的手段”[9 ](第59页)佛教宇宙论通过缘起学说构建了心性本体论和“心佛一元本体论”,以超越自然、社会的宇宙视野,否定了世俗存在的意义,又为众生成佛,超越自然、社会提供了内在可能。

可以看出,儒释道本体论的差异,导致了三者思维方式的根本不同。

在思维方式上,儒家崇刚健,乐观正思维,反求向外,迎合入世;道家重阴柔,反思维,重批判反思,反求向内,避世出世;佛家以圆融思维,消除物我、他我、彼此的分别,在入世间参悟出世之道。

二、儒道佛生命本源说哲学本体论的差异,使儒释道三家在生命本源问题上给出的思路也是迥然不同的1、儒家生命本源论:天道无言在现实主义、理性主义的人文关怀下,关于生命的根源,儒家没有作更多形而上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解构,儒家只是认为,生命的产生就像是万物的生长一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天地之气和合而成。

生命现象只是一种自然的物质过程。

例如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上天之载,无声无臭”[10](《大雅》)“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11] (《系辞下》)“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这种思想被孔子继承了下来,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2](《阳货》)而这里的天,不是神学或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指自然宇宙之天。

在儒家看来,生与死的生命现象完全是自然而又必然的过程。

在儒家看来,生命源于天地:“天地合而万物兴焉”[13](第126页)。

儒家思想认为天道是自然的,天地化生万物也是自然的:天地自然演运,万物自然生成,并没有什么在背后主宰。

人的生命同样源于天地,与万物是同体的。

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死亡是对生命的终结,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生命过程本身。

人这个类本身,儒家生命意识的本质不在于超脱生死,而在于凸显生命的价值。

杨雄说:“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14](《君子》)人的生死,如四时代谢一样,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任何想改变的的想法,都是误入歧途,徒增困惑。

朱熹认为生死就象昼夜更替一样自然。

儒家对于生命的根源,没有过多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描述,而是更多的关注生命的社会属性,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放置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

2、道家生命本源论:道生德成道家认为“道”是植根于自然之中、存在于宇宙大化流行之中生生不已的生命力和客观精神。

老子《道德经》开篇即把道视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道者,万物之奥。

”[15](《六十二章》),不仅是一种自然之道,还是一种生命之道,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对于万物生命具有根源性、创生性。

庄子认为“道”是生命产生的最终根源。

人的形体、容貌、精神以及整个生命都是由“道”产生的、存在和变化的,所谓“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16](《知北游》),所谓“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17](《德充符》)黄老道家也都认为,道是自本自根、无限的、最初的存在者,是万物之本。

“道”是如何化生出有形的生命的呢?老子将万物和生命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18](《五十一章》)“德”是一个哲学范畴,指道的功用或显现。

“德”是连接生命力“道”与生命体“形”的中间环节,是指万物尤其是人得于“道”而形成的各自的内在特质,是决定生命之成为生命的现实根据。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物得以生谓之德”,把“德”看成生命存在的内在根据、本质和本性,与“形”相对。

黄老道家在以上观点基础上,提出“德”是“道”对万物的施舍,是万物成其为自身的内在本质;“德”是人得于精气而形成的内在生命力。

《淮南子》中的“德”有多种含义,有道德之德、阴阳之德、五行之德、生命之德,后三者居多。

总的观点是,“德”是“道”的生命力分散在万物之中形成具体的生命力。

“道生德成”是道家总的生命本原观,“道”是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德”是生命形成的现实根据,使生命观在本源论层面表现为道德观。

3、佛家生命本源论:缘起和合佛教由“缘起性空”,对整个世界提出:“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19]的思想,认为万法之间相即相入,重重缘起,无穷无尽。

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人的生命也是因缘生灭,是空;生命因缘而在三世六道中轮回、流转之苦。

《楞严经》卷四云:“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佛教的本旨就是教得终生如何认识到“诸法皆空”,人生皆苦,领悟世界真如本体,寻求人生解脱之道。

佛教认为宇宙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处于重重因缘关系网络中,宇宙间各类生命实质上是一个整体。

《华严经》:“今言因陀罗网者,即以帝释殿网为喻。

帝释殿网为喻者,须相识此帝网以何为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