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化学1-张志杰
《固体物理》复习大纲
![《固体物理》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c8fd77e4b73f242326c5f4c.png)
«固体物理»复习大纲招生专业: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固体物理学的基本内容(专题除外), 主要有:晶体结构, 晶体结合, 晶格振动和晶体热学性质, 晶体的缺陷, 金属电子论和能带理论.主要参考书目: 1. 黄昆, 韩汝琦, 固体物理学, 高教出版社2. 陆栋, 蒋平, 徐至中, 固体物理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3. 朱建国, 郑文琛等, 固体物理学, 科学出版社«新型功能材料»复习大纲招生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光学工程一、复习大纲1,材料、新材料的重要性;2,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形成与学科内涵;3,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的内容;“四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用图来表示);“四要素”在材料研究中的作用;(要求能结合具体材料事例予以说明)4,如何理解材料、特别是新材料是社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与先导;5,怎样区分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的内涵是什么?6,了解新型功能材料中相关科学名词的解释,并能给出适当的例子,如:信息材料;光电功能材料;能源材料;高性能陶瓷;纳米材料;晶体材料;人工晶体(材料);压电材料;铁电材料;复合材料;梯度材料;智能材料与结构;材料设计;环境材料;低维材料;生物材料;非线形光学材料;光子晶体;半导体超晶格;等等;7,注意了解材料检测评价新技术的发展;注意了解材料的成分测定、结构测定、形貌观测的方法;材料无损检测评价新技术的发展概况;8,能结合具体的材料对象,给出材料的成分分析、原子价态分析、结构(含微结构)分析、形貌分析等所采用的主要技术,以及利用这些技术所得出的主要结果;9,对若干常用的分析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XRD),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俄歇电子能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核磁共振谱分析,等,能结合具体事例,阐述它们在材料物化结构分析中的作用和能解决的具体问题;10,材料科学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综合性学科;材料科学技术的学科内涵极为丰富;当代材料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其主要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8个方面。
材料合成技术与方法9-热压烧结
![材料合成技术与方法9-热压烧结](https://img.taocdn.com/s3/m/09d70f71e87101f69f31950c.png)
其中γ sv为固-气表面能(J/m2 )
Wm为晶体材料摩尔质量(g/mol)
S
为粉末比表面积(cm
p
2
/g)
d为致密固体密度(g/cm 3 )
粒度
粒子越细, 本征驱动力 越大,越易 烧结
材料合成技术与方法
(1)本征剩余表面能驱动力
单个颗粒烧结活性, 即粉末晶体的自扩散性
Dv (2a)3
≈1
Dv为体积扩散系数(cm2 /s) 2a为粉末粒度(µm)
出,对于不同物料和烧结条件,这 些过程并不是并重的,往往是某一 种或几种机理起主导作用。当条件
改变时可能取决于另一种机理。
材料合成技术与方法
对于一个不受应力的晶体,其空位浓度 Co是取决于温度T和形成空位所需的能量△Gf
C0
=
n0 N
=
exp(−
∆G f kT
)
6
材料合成技术与方法
若质点(原子或离子)的直径为δ,并近似地令
空位体积为δ3,在颈部区域每形成一个空位时,
毛细孔引力所做的功△W=γδ3/ρ。
故在颈部表面形成一个空位所需的能量应为
1.随烧结温度的升 高,比电导和抗拉 强度增加。
2.曲线表明,在颗 粒空隙被填充之前 (即气孔率显著下降 以前),颗粒接触处 就已产生某种键 合,使得电子可以 沿着键合的地方传 递,故比电导和抗 拉强度增大。
拉力(kg/cm3) (g/cm2)
密 度
温度(°C) 图5 烧结温度对烧结体性质的影响
l一比电导 2一拉力 3一密度
结果与讨论:
3.温度继续升高, 物质开始向空隙传 递,密度增大。当 密度达到理论密度 的90~95%后,其 增加速度显著减 小,且常规条件下 很难达到完全致 密。说明坯体中的 空隙(气孔)完全排 除是很难的。
材料物理化学1
![材料物理化学1](https://img.taocdn.com/s3/m/b5880319650e52ea551898d5.png)
(0,0,0)
空 间 格 子 P 阵点数:8 × 1/8=1 所 含 阵 点 (0,0,0) 数 (1/2,1/2,0) 目
(0,0,0) (1/2,1/2,1/2)
I 阵点数:8 ×1/8 + 1 = 2
(0,0,0) (1/2,1/2,0)
(1/2,0,1/2) (0,1/2,1/2)
F 阵点数: 8 ×1/8 + 6 × 1/2 = 4
• 晶向指数
点阵中穿过若干阵点的直线方向称为晶向,其指数为[uvw]。 晶向指数代表的是一族平行的直线。
晶向指数可如下求得: 1、以晶胞的某一阵点为原点,三 个基矢为坐标轴,并以点阵基矢 的长度作为三个坐标的单位长度 2、通过原点作一平行于该晶向的 直线; 3、求出该直线上任一点的坐标 (u’,v’,w’,); 4、 u’,v’,w’的互质整数为u,v,w, 则 [uvw]为晶向指数。
晶带
晶体中若干个晶面平行于某个轴线方向,这些平行 晶面称为晶带,轴线方向为该晶带的晶带轴。用该轴线 的晶向指数[uvw]作为带轴符号。 在立方晶体中,属于 [001]晶带的晶面有: (100), (010), (100), (010), (110), (110), (110), (110), (210), (120) 等等。
阵点指数、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阵点指数 晶向指数 整数定律 晶面指数 晶带
银晶体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部分形态
• 阵点指数即为空间点阵中阵点的坐标
由位臵矢量:R = ma + nb + pc 阵点指数为m, n, p。 对于简单格子,m,n,p为整数。对于复格子,m,n,p为整 数或分数。 P格子阵点坐标:(0,0,0) I格子阵点坐标:(0,0,0), (1/2,1/2,1/2) F格子阵点坐标:(0,0,0), (1/2,1/2,0), (1/2,0,1/2), (0,1/2,1/2) C格子阵点坐标:(0,0,0), (1/2,1/2,0)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课表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课表](https://img.taocdn.com/s3/m/708741ea561252d380eb6eea.png)
车晓舟
8 号楼 2 楼会议室
磁性物理导论 ( 6 人)(10-18 周)
曾德长 8 号楼 215 室
袁斌 8 号楼 2 楼会议室 最优化计算 ( 5-7 节) 蒋金山 310308 材料电子显微学 (1-14 周) 5-7 节 吴东晓 310309 胶体与界面化学 (1-12 周 ) 5-8 节 章莉娟 310312
五
材料热力学 (18 人)( 10-18 周)
物理治金学原理 (5 人 )(2-17 周)(5-7 节)
教师 教室
杜军
8 号楼 2 楼会议室
上课周次: 1-18 周
上课时间: 上午 8:00~11:40 下午: 14:30~ 18:00
说明: 英语口语课从 2 月 28 日开始上课。
晚上: 19:00~
无机材料热工过程及控制进展 (8 人)(1-8 周) 程小苏 麟鸿楼 217
混凝土试验研究方法 (9 人)( 8-18 周 5-7 节 )
混凝土的组成、结构与性能 (9-16 周 1-2 节)
教师 教室 樊粤明 / 吴笑梅 320402
余其俊 / 韦江雄 14205
上课周次: 1-18 周
上课时间: 上午 8:00~11:40 下午: 14:30~ 18:00 晚上: 19:00~
卢锦堂 28 号楼 105 室 制表人:杜树芬
制表日期: 2012 年 1 月 4 日
华南理工大学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校历
日 期
星期
年 月
周 次
2月
3月
12 3456
2012 年
4月
5月
6月
7月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材料物理化学-第六章 相平衡与相图
![材料物理化学-第六章 相平衡与相图](https://img.taocdn.com/s3/m/9fcf4a8cb9d528ea81c77989.png)
湖南工学院
料。⑤碳纤维、石墨、金刚石与C6 。⑥计算机模拟与材料设计。⑦用新材料科 学技术武装改造传统材料产业。 GRM—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通常作传感器使用,主要应 用于探测磁场、电流、位移、角速度等领域。探测微弱磁场的GM R 传感器最早 被商业化应用在磁记录领域, 作为硬盘的读出磁头。 薄膜集成的GMR磁头体积变 小, 磁记录介质的存储单元也随之变小, 这样存储密度就大大提高了。 至2000年, 存储密度为56. 3Gb/in2 的GMR 的磁头已经在日本的富士通制作所研制出来。 在21世纪初,我国的水泥产量就已跃居世界第一,但是,水泥工业的结构优 化和产品升级是当前要务。大量利用废弃的粉煤灰、矿渣、钢渣、硫酸铁渣、废 石膏、污泥等作为水泥的原料和掺合料是我国的特色,几乎占水泥产量的1/3, 这是“资源循环利用”的重大举措。研制的抗氯盐腐蚀、水化热低、抗微收缩和 后期强度高的水泥,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几个超大型的海工工程中。在混凝土中, 除水泥、黄沙、石子、水和添加剂(如减水剂)的5组分外,为获得更为优异的 性能,第六组分的研究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黄伯云:粉末冶金专家,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1945年11月生于 湖南益阳南县, 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特种冶金系,1980年至1986年在美国 依阿华州立大学获硕士、 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 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回国,1997年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2001年任中 南大学校长,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是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战略 科学家,他率领团队历时20年研制出的“高性能碳/碳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 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有能力生产碳/碳复合材料飞 机刹车片的四个国家之一。也正是这项技术,在2005年荣获了已连续空缺6年的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C/C复合材料的密度仅为钢的1/4在波音747——400飞机上使用了C/C复合材 料刹车盘后, 使飞机机身大约减重816.5Kg。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课表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课表](https://img.taocdn.com/s3/m/a3d959287375a417866f8ff0.png)
弹性体理论与应用(9人)(2-9周)陈朝晖25331
高分子膜科学与技术(8人)(10-17周)吴叔青25331
低聚物及其应用(12人)(10-17周)马文石14205
管理学原理黄爱华310303
高分子材料表面与界面(21人)
(2-13周)3节
教师教室
电子材料结构与性能(10人)(8-18周)
教师教室
1404/1407/1408/1409/1410
何新华14号楼318
二
英语口语
科技英文写作
(67人)(2-18周)
材料电子显微学(1-14周)5-7节吴东晓310309
胶体与界面化学(1-12周) 5-8节章莉娟310312
纳米药学及载体材料(3人)(2-12周)5-7节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安排表
学院(公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学(无机)/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年级:2011人数:执行时间:2012年2月20日
时间
星期
第1—2节
第3—4节
第5—6节
第7—8节
晚上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01班单周340502
自然辩证法概论340501
31
星期六
25
3
10
17
24
31
7
14
21
28
5
12
19
26
2
9
16
23
30
7
14
21
28
4
11
18
25
1
星期日
26
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指导老师
![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指导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d5361704a8956bec0875e313.png)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6|材料科学基础{适用方向:05、12}
复试科目
932|应用物理知识{适用方向:01}
或933|化学综合{适用方向:02}
或933|化学综合{适用方向:03、06}
或934|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适用方向:04、09}
或929|金属材料与性能分析{适用方向:05、12}
05
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先进能源材料、先进金属材料与表面工程、电子封装材料及可靠性、智能合金)
曹姗姗杜军傅年庆高岩胡仁宗焦东玲匡同春刘江文刘军刘仲武马骁穆松林欧阳柳章彭继华邱万奇王刚王辉王平杨黎春余红雅袁斌曾德长曾美琴张果戈张新平郑志刚钟喜春朱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招生专业信息
专业(领
域)代码
080500
专业(领
域)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类别)代码
0805
一级学科
(类别)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
拟招人数
206
专业类型
学术型
招生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习方式
全日制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4|普通物理(含力、热、电、光学){适用方向:01}
04
无机非金属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光通信材料与光纤、医用材料)
陈志武程小苏褚衍辉邓春林董国平杜昶符小艺甘久林何新华胡捷胡星黄浩良李方贤李国强李屹凌志远刘平安卢振亚吕明马志军宁成云潘志东彭诚彭明营钱奇饶平根税安泽王慧王歆王迎军韦江雄吴笑梅夏志国谢平波杨中民叶建东叶柿殷素红余其俊张勤远张同生张志杰赵娜如钟明峰周博周时凤
中国地质大学测绘考研专业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测绘考研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36b92445f0e7cd1842536cb.png)
101地球科学学院070500地理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地学遥感概论:地学遥感概论,薛重生,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2.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曾克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3.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4.经济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四版070702海洋化学1.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化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0704☆海洋地质1.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王良忱等,石油出版社,1999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晶体光学: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曾广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结晶学及矿物学:结晶学及矿物学(上、下册),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8,第三版070902☆地球化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化学,蒋敬业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2.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古生物地史学: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杜远生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3.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上、下),沈同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0904☆构造地质学1.板块地质学:中国及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车自成等,科学出版社,20022.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基础,叶俊林等,地质出版社,1996070905☆第四纪地质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2.环境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朱大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环境学导论:环境学导论,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70922☆★生态地质学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3.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4.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朱大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环境学导论:环境学导论,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71200科学技术史1.世界通史: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思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2.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导论,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1.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汤国安等,科学出版社,20042.地图学:地图概论,王琪,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3.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02资源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一版2.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070704☆海洋地质1.海洋沉积学:海洋沉积学,王琪、朱而琴主编,科学出版社2.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矿物资源,熊传治、邹伟生主编,海洋出版社,2001,第一版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矿石学:矿相学教程,徐国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62.矿田构造学:矿田构造学概论,翟裕生等,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01-05方向:1.综合勘查技术:金属物探简明教程,丁续荣等,地质出版社,1980地球化学找矿,阮天健等,地质出版社,1985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卢作祥、范永香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2.矿产勘查学:矿产勘查学,李守义等,地质出版社,200306-13方向:1.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李德生,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2.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沉积学,姜在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1.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基础,陈洛资,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2.数学地质:矿床统计预测,赵鹏大,地质出版社,1994081820☆★地学信息工程1.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基础,陈洛资,北方交大出版社,20022.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李季、姚婷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三版081823☆★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1.数学地质:矿床统计预测,赵鹏大,地质出版社,19942.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081826☆★能源地质工程1.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李德生,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2.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沉积学,姜在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081827☆★资源管理工程1.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基础,宋春青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第三版2.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上、下),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082001油气井工程1.油气测井:地球物理测井教程,周远田,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石油工程基础:石油工程,陈涛平、胡靖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1.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陈荣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2.石油工程基础:石油工程,陈涛平、胡靖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20405☆土地资源管理1.土地法学:土地法学,沈守愚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刘耀林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3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原理,东南大学等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基础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刘昌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081401☆岩土工程1.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2.基础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刘昌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1.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李智毅、唐辉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2.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张正禄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导论,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1803☆地质工程01-05方向:1.岩土钻掘工程学:岩土钻掘工程学,鄢泰宁,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2.基础工程原理与方法: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黄生根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06-10方向:三选二: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2.基础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刘昌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3.凿岩爆破工程:凿岩爆破工程,吴立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081822☆★地下建筑工程1.凿岩爆破工程:凿岩爆破工程,吴立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2.岩土加固技术:岩土加固实用技术,程良奎等,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081830☆★资源与环境遥感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导论,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1831☆★钻井工程1.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乌效鸣,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2.石油工程:石油工程,陈涛平、胡清帮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1.电气安全:电气安全,杨育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2.起重与机械安全:起重与机械安全,袁化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104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070800☆地球物理学1.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刘少峰,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大学物理: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单片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胡汉才,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电子测量: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张永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25☆★地球物理工程、081829☆★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1.场论:场论,位场理论、电磁场理论及弹性波理论的版本均可2.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程佩青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105环境学院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1.大气探测学:现代气象观测,张霭琛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天气学原理: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朱乾根等编著,气象出版社,第三版070922☆★生态地质学1.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二选一: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地质出版社,1993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陈阅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一版2.基础生态学: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077501环境科学1.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程胜高、罗泽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81500水利工程1.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地质出版社,19932.水文学原理:工程水文学,吴明远,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2000081821☆★地下水科学与工程1.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地质出版社,19932.水力学:水力学,吕文肪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1.环境学:环境学,左玉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一版106珠宝学院050404设计艺术学1.图案:装饰图案构成,温练昌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2.美术设计原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毛溪等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070920☆★宝石学1.宝石颜色成因理论:结晶学与矿物学(上册),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4宝石的矿物物理,谢先德著,广东省出版社,20032.珠宝首饰评估:珠宝首饰评估,丘志力、李立平等,中国地质出版社,2003107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070300化学1.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第三版070921☆★岩石矿物材料学1.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物理性能,丘成军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1.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物理性能,丘成军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化学,张志杰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081704应用化学1.化工原理:化工原理,王志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第三版2.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1信息工程学院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三版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朱站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二版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1.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樊昌信主编,国防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五版2.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姚天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1.地图学概论:地图概论,王琪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朱站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二版202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050404设计艺术学1.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丁玉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设计图学:设计图学,李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080200机械工程1.机械制图:机械制图,王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测试技术:测试技术,贾民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1.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陈后金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2版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代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电路分析: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四版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代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203计算机学院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C语言: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C程序设计实践指导书,何兴恒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301管理学院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1.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张玉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第一版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张卓编,科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120200工商管理01、02、04方向:1.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杨锡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吴健安,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03方向:1.会计学原理:初级会计学,郭道杨、朱小平,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朱海芳,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05方向:1.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刘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旅游市场学:旅游市场学,林南枝,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120201会计学1.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焦跃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第一版二选一:初级会计学:初级会计学,郭道杨、朱小平,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第一版;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学,荆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三版120202企业管理1.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杨锡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吴健安,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120203旅游管理1.现代饭店运行实务:饭店管理实务,王林、谭白英,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2.旅行社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杜江,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第一版302经济学院020100理论经济学、020200应用经济学、081824☆★资源产业经济1.政治经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程恩富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张培刚主编,经济学科出版社,2001303政法学院010108科学技术哲学1.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等,人民出版社,2000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国际法:国际法(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梁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吴汉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1.刑法学:刑法学(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张明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2.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曾宪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1.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湖北省教育厅组编,丁俊萍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湖北省教育厅组编,孙居涛、俞思念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071200科学技术史1.世界通史: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华东师范大学,20012.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导论,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120400公共管理1.行政学原理: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宋斌、鲍静、谢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04艺术与传媒学院050302传播学01-03方向:1.新闻史:新闻历史与理论,龚承波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第一版2.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第一版04方向:1.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沈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05方向:1.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教程,张前,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民族民间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050404设计艺术学01-07方向:1.素描:毕加索线描,杨津人编,漓江出版社,19872.色彩:色彩写生的画理与画法,金纬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一版08方向:1.影视动画后期制作:影视动画数字后期编辑与合成,李晓斌,海洋出版社,20052.多媒体原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9方向:1.MIDI制作:MIDI制作,魏家宪,湖北音像艺术出版社,20002.录音合成:录音合成,朱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401外国语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基础英语:新编英语教程(1-4),李观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修订版2.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修订版402数学与物理学院070102计算数学1.复变函数:复变函数,余家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2.函数逼近:函数逼近论方法,莫国瑞、刘开第,科学出版社,2003070104应用数学1.复变函数:复变函数,余家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2.实变函数:实变函数论,周民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070207光学1.电磁学:电磁学,梁灿彬、秦光戎、梁竹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原子物理:原子物理,褚圣麟,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第一版403体育部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1.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501高等教育研究所040106高等教育学、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1.中国教育史:简明中国教育史,王柄照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本),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02应用心理学研究所040203应用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时蓉华,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林崇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第七章 固体中的扩散(二)解析
![2第七章 固体中的扩散(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0b7b05a8114431b90dd822.png)
厦大材料学院
2010-10-16 P.16
§7.5 晶态氧化物中的扩散
分为两种情况: 1、化学计量氧化物中的扩散 2、非化学计量氧化物中的扩散
7.5.2 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中的体积扩散 化学计量组成的氧化物中的缺陷: 某一种主要热缺陷:肖特基缺陷、弗仑克尔缺陷;引起的扩散是本征扩散。 由于杂质的固溶、杂质缺陷;引起的扩散是非本征扩散。 (非本征扩散:扩散受固溶引入的杂质离子的电价和浓度等外界因素所控制)
△GM是原子从平衡状态转变到活化状态时的自由焓的变化
D 2P
2vo
exp(
GF 2RT
) exp(
GM RT
)
2vo
exp( (SF
/
2 R
SM
) ) exp[
(H F
/2 RT
H M
)]
D
D0
exp[
(H F
/2 RT
H M
)]
空位扩散活化能由空位形成热焓和空位迁移热焓两部分组成。
厦大材料学院
2010-10-16 P.15
间隙扩散的情况:
由于晶体中间隙原子浓度很小,可供间隙原子迁移的位置多得多, 可认为:易位的几率P=1 即:间隙原子迁移无需形成能,只需迁移能。
D
D0 exp[ (HF
/ 2 HM )] RT
D0
简化为
exp
HM RT
小结: 空位扩散活化能由空位形成热焓和空位迁移热焓两部分组成。 间隙扩散活化能由间隙原子迁移热焓构成。
获得大于△ε的能量的涨落几率可以写成指数形式e-△ε/KT。(就是它的物理意义) 扩散系数D应与此成正比。也应具有指数形式。
D与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 D D0 exp G / RT
《材料物理化学》教学大纲-新版-修改-20110803
![《材料物理化学》教学大纲-新版-修改-20110803](https://img.taocdn.com/s3/m/cf938a7551e79b89690226d4.png)
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03010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执笔人:宋大卫制定时间: 2014年9月天津理工大学教务处制一、课程简介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1学时)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它在材料领域中的作用;了解本课程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及本课程的要求。
第二章气体的pVT关系(3学时)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能运用道尔顿及阿马加定律计算混合气体各组分的分压及分体积;了解真实气体状态方程;了解对应状态原理与及压缩因子图。
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定律的运用。
难点: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0 学时)了解系统和环境的概念,掌握状态函数的特点,能够区分状态函数和过程函数;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并能运用该定律计算系统的热力学能、热和功;明确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燃烧焓、相变焓等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掌握可逆过程的特点以及绝热可逆过程的PVT关系及热、功、内能、焓变的计算;理解反应进度;了解焦耳实验、节流膨胀,掌握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与温度的关系。
重点:状态函数的特点、热力学第一定义的表达式及其应用、可逆过程的特点、绝热可逆过程的PVT关系及热,功,内能,焓变的计算。
难点:恒容热,恒压热的意义、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与温度的关系、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反应进度、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8 学时)了解卡诺循环;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掌握熵增原理;掌握理想气体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系统熵变的计算方法和环境熵变的计算方法,以及掌握用总熵变判断过程的方法;理解明确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叙述;明确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和各种判据,明了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掌握克拉配龙方程,并能运用该方程进行有关的计算。
华南理工材料、化学系
![华南理工材料、化学系](https://img.taocdn.com/s3/m/95b2c170581b6bd97f19ead7.png)
应用化学学科学科带头人——廖世军(教授、博导)学术团队催化及能源化学学科带头人兼学术负责人——廖世军(教授、博导)李映伟(教授、博导)、傅志勇(上岗教授)、李白滔(副教授)、宋慧宇(副研究员)、梁振兴(讲师)固态化学学术负责人——刘江(教授、博导)王黎明(副教授)、邓远富(讲师)精细化工学术负责人——钟振声(副教授)张逸伟(副教授)、李秀华(副教授)、潘跃晓(副教授)、任颜卫(讲师)纳米材料化学学术负责人——张伟德(教授、博导)叶建山(教授、博导)、陈彩虹(副教授)化学与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江焕峰(教授、博导)学术团队有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学科带头人兼学术负责人——江焕峰(教授、博导)刘海洋(副教授)、祝诗发(副教授)、袁高清(副教授)、邓国华(副教授)、尹标林(副研究员)、戚朝荣(讲师)功能分子研究学术负责人——曾和平(教授、博导)曾伟(教授)、王婷婷(讲师)生物有机与功能材料学术负责人——曹德榕(教授、博导)孙东成(副教授)、汪凌云(助理研究员)纳米及萃取化学学术负责人——曾振欧(教授)柳松(副教授)、吴松平(副教授)纳米生物与分析化学学术负责人——王立世(教授)王海水(教授、博导)、胡建强(副教授))学术团队化工系统工程和产品工程学术负责人——钱宇(教授、博导)周健(教授、博导)、章莉娟(教授、博导)、李秀喜(副教授)、陈赟(副研究员)、杨思宇(助理研究员)、郭新东(讲师)吸附与反应分离团队学术负责人——李忠(教授、博导)王海辉(教授、博导)、奚红霞(教授、博导)、袁文辉(研究员)、夏启斌(副研究员)、王素清(助理研究员)朱宝璋(高工)精细化学工程团队学术负责人——黄洪(教授)张会平(教授、博导)、肖新颜(教授、博导)、瞿金清(教授、博导)、沈慧芳(副研究员)、叶代勇(副教授)、张心亚(上岗研究员)、傅和青(副研究员)、夏正斌(副教授)、司徒粤(助理研究员)、伍明华(副研究员)、鄢瑛(副教授)化学工艺团队学术负责人——陈砺(教授、博导)董新法(教授、博导)、方利国(副教授)、严宗诚(副教授)、耿建铭(讲师)纳米材料与纳米催化技术学术负责人——彭峰(教授、博导)余皓(上岗教授、博导)、王红娟(副教授)、江琦(副教授)、冯景贤(副教授)生物质资源化工学术负责人——邱学青(教授、博导)欧阳新平(教授、博导)、楼宏铭(副研究员)、邓永红(副教授)、庞煜霞(副研究员)、周明松(副研究员)功能化学品技术学术负责人——程江(教授、博导)杨卓如(教授、博导)、涂伟萍(教授、博导)、文秀芳(副研究员)、皮丕辉(副教授)、蔡智奇(副教授)、胡剑青(副研究员)、王锋(助理研究员)生物材料和制药工程学术负责人——江燕斌(教授、博导)叶勇(副教授)、何道航(副教授)、潘娅(讲师)、刘美凤(副教授)绿色催化与能源学术负责人——李雪辉(教授、博导)黄肖容(副教授)、关建郁(副教授)、王芙蓉(工程师)、于英豪(助理研究员)天然气技术学术负责人——樊栓狮(教授、博导)解东来(教授、博导)、李静(上岗教授)、朗雪梅(副研究员)、徐文东(副研究员)、王燕鸿(助理研究员)传热强化与节能学术负责人——张正国(教授、博导)高学农(教授、博导)、方玉堂(教授)、方晓明(研究员)、杨建平(高级工程师)、微纳传热与节能学术负责人——汪双凤(教授、博导)李国庆(副教授)、李亚军(副教授)、王卫星(副研究员)、蒋翔(副研究员)室内环境技术学术负责人——张立志(教授、博导)阮复昌(教授)、裴丽霞(副教授)、徐建昌(讲师)、汪南(助理研究员)能源化工与节能学术负责人——邓先和(教授、博导)常杰(教授、博导)、潘朝群(副研究员)、黄扬明(副研究员)、催化及能源化学学术负责人——廖世军(教授、博导)李映伟(教授、博导)、傅志勇(教授)、李白滔(副教授)、梁振兴(副教授)、夏建伟(高工)纳米材料化学学术负责人——张伟德(教授、博导)叶建山(教授、博导)、谢逢春(副教授)、余宇翔(讲师)绿色有机合成化学学术负责人——江焕峰(教授、博导)曾伟(教授、博导)、祝诗发(上岗教授、博导)、袁高清(教授)、尹标林(教授)、戚朝荣(讲师)功能分子研究学术负责人——曾和平(教授、博导)钟振声(教授)、王婷婷(副教授)、邓远富(副教授)、张逸伟(副教授)、刘国良(讲师)生物有机与功能材料学术负责人——曹德榕(教授、博导)孙东成(副教授)、邓国华(副教授)、李秀华(副教授)、汪凌云(副教授)无机纳米材料与催化学术负责人——刘海洋(教授、博导)曾振欧(教授)、柳松(副教授)、吴松平(副教授)、任颜卫(讲师)纳米生物与分析化学学术负责人——王立世(教授、博导)王海水(教授、博导)、胡建强(教授)、曾建皇(副研究员)、宋慧宇(副教授)。
研究生《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探
![研究生《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探](https://img.taocdn.com/s3/m/34352f6f27d3240c8447ef4e.png)
研究生《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探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中心任务和核心职能。
《材料物理化学》是物理化学与材料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基础课程。
为了提高其教学质量,适应当前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材料物理化学研究生教学教学改革一、引言《材料物理化学》是温州大学材料和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从物理化学的角度论述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问题,从共性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来阐明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能及应用效能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迅速追踪科学前沿的本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独立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研究生的新时代需求,以及材料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带来的知识信息量的迅速膨胀,有必要从《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二、《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1.教学目标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分为总体性培养目标和反映各学科专业特点的具体培养目标。
总体性目标要求把研究生培养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到材料和物理化学专业,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了解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具备独立思考,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修改教学大纲,现阶段我们的教学目标也一改传统的偏重于理论基础教学,定位于使学生具备独立从事材料物理化学研究的扎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明确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研究生《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强调学科前沿与理论基础的有机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或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用
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
硅化物以及各种无机非金属化合物经特殊的
先进工艺制成的材料。主要包括先进陶瓷、
非晶态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
维等。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一:陶瓷
陶瓷按其概念和用途不 同,可分为两大类,即普通 陶瓷和特种陶瓷。 根据陶瓷坯体结构及其基 本物理性能的差异,陶瓷制
按增强剂形状可分为粒子、纤维及层状复合
材料;依据复合材料的性能可分为结构复合
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
0.1.2 根据材料的性能分类
根据材料在外场作用下其性质或性能
对外场的响应不同,材料可分为结构材 料和功能材料。
结构材料是指具有抵抗外场作用而保持自己 的形状、结构不变的优良力学性能(强度和 韧性等),用于结构目的的材料。这种材料 通常用来制造工具、机械、车辆和修建房屋、 桥梁、铁路等。是人们熟悉的机械制造材料、 建筑材料,包括结构钢、工具钢、铸铁、普 通陶瓷、耐火材料、工程塑料等传统的结构 材料(一般结构材料)以及高温合金、结构 陶瓷等高级结构材料。
陶瓷纤维。纤维中强度和刚度最高的要算晶
须。
二维材料(薄膜),如金刚石薄膜、高温超导薄 膜、半导体薄膜。由于薄膜的电子所处状态和外 界环境的影响,可表现出不同的电子迁移规律, 完成特定的电学、光学或电子学功能,如成为绝 缘体、铁电体、导体或半导体等,从而有可能作 为光学薄膜用于非线性光学、光开关、放大或调 幅、敏感与传感元件,用于显示或探测器,用于 环保或表面改性的保护膜。
功能材料是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
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和生物学 功能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被用于非结 构目的的高技术材料。
0.1.3 材料按服役的领域来分类
根据材料服役的技术领域可分为信息 材料、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料、生物 医用材料等。
0.1.4 材料按结晶状态分类
单晶材料是由一个比较完整的晶粒构成的材
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由化学元素
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组成的 材料。可分为由一种金属元 素构成的单质(纯金属);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
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构成
的合金。合金又可分为固溶 体和金属间化合物。
2. 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和(或)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
生命息息相关。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
步、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材料与人类文明
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物
质基础和技术先导。在历史上,人们将石器、青铜器、
铁器等当时的主导材料作为时代的标志,称其为石器
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近代,材料的种类 及其繁多,各种新材料不断涌现,很难用一种材料来 代表当今时代的特征。
通用水泥为大量土木工程所使用的一般用途的
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
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
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等。
专用水泥指有专门用途的水泥,如油井水泥、
砌筑水泥等。
特性水泥则是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一类水泥,
如快硬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中
热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自应力铝
的作用。复合材料既能保持原组成材料的重要特色,又通
过复合效应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获得原组分不具备 的许多优良性能。
复合材料的种类繁多,目前还没有统 一的分类方法,下面根据复合材料的三要素 来分类。按基体材料分类,有金属基复合材 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混凝土基复合
材料,塑料基复合材料,橡胶基复合材料等;
高强度、耐高温、耐热冲击、硬质、高
刚性、低膨胀、隔热等场所。功能陶瓷
主要包括电磁功能、光学功能、生物功
能、核功能及其它功能的陶瓷材料。
常见高温结构陶瓷包括:高熔点氧化物、 碳化物、硼化物、氮化物、硅化物。 功能陶瓷包括:装置瓷(即电绝缘瓷)、电 容器陶瓷、压电陶瓷、磁性陶瓷(又称为铁氧 体)、导电陶瓷、超导陶瓷、半导体陶瓷(又 称为敏感陶瓷)、热学功能陶瓷(热释电陶瓷、 导热陶瓷、低膨胀陶瓷、红外辐射陶瓷等)、 化学功能陶瓷(多孔陶瓷载体等)、生物功能 陶瓷等。
绪论 INTRODUCTION
什么是材料?
材料与人类文明
什么是材料科学?
0.1 材料分类 0.2 组成-结构-性质-工艺过程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材料?
世界万物,凡于我有用者,皆谓之材料。
材料是具有一定性能,可以用来制作器件、
构件、工具、装置等物品的物质。材料存
在于我们的周围,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
料,如单晶纤维、单晶硅;
多晶材料是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材料,其性能
与晶粒大小、晶界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非晶态材料是由原子或分子排列无明显规律
的固体材料,如玻璃、高分子材料。
0.1.5 按材料的尺寸分类
材料按材料的尺寸可分为零维材料、 一维材料、二维材料、三维材料。
零维材料即超微粒子,通过Sol-gel法、多 相沉积或激光等方法,可以制备出亚微米级 的陶瓷或金属粉末,大小1—100nm的超微粒 比表面积大(可作为高效催化剂)、比表面
3. 有机高分子材料(高聚物)
高聚物是由一种或几种简单低 分子化合物经聚合而组成的分子量 很大的化合物。高聚物的种类繁多,
性能各异,其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
按高分子材料来源分为天然高分子
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按材料的
性能和用途可将高聚物分为橡胶、
纤维、塑料和胶粘剂等。
4.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性质或组织结构不 同的材料组合而成。复合材料是多相材料,主要包括基本 相和增强相。基体相是一种连续相材料,它把改善性能的 增强相材料固结成一体,并起传递应力的作用;增强相起 承受应力(结构复合材料)和显示功能(功能复合材料)
能高、熔点低、烧结温度下降、扩散速度快、
强度高而塑性下降慢、电子态由连续能带变
为不连续、光吸收也发生异常现象(可以成
为高效微波吸收材料)。
一维材料,如光导纤维由于其信息传输量远 比铜、铅的同轴电缆大,而且光纤有很强的 保密性,所以发展很快。再比如脆性块状材
料在变成细丝后便增加了韧性,可以用来增
强其它的块状。实用纤维为碳纤维、硼纤维、
锗酸盐、碲酸盐、铝酸盐及氧氮玻璃、氧碳玻璃等)、 金属玻璃等)以及光学纤维等。 根据用途不同,特种玻璃分为防辐射玻璃、激光玻 璃、生物玻璃、多孔玻璃、非线性光学玻璃和光纤玻
非氧化物玻璃(卤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硫卤化物、
璃等。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三:水泥
水泥是指加入适量
水后可成塑性浆体,既能
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
普通玻璃包括日用玻璃、建筑玻璃、微晶玻璃、光学玻璃
和玻璃纤维等。
特种玻璃(亦称为新型玻璃)是指采用精制、高 纯或新型原料,通过新工艺在特殊条件下或严格控制
形成过程制成的一些具有特殊功能或特殊用途的玻璃。
特种玻璃包括SiO2 含量在85%以上或55%以下的硅 酸盐玻璃、非硅酸盐氧化物玻璃(硼酸盐、磷酸盐、
材料科学与工程
按物理效应分为:压电材料、热电材料、铁电
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磁光材料、电光材料、
声光材料、激光材料等。
按用途分为:电子材料、电工材料、光学材料、
感光材料、耐酸材料、研磨材料、耐火材料、建 筑材料、结构材料、包装材料等。
0.1.1 按化学组成(或基本组成)分类
1. 金属材料
2. 无机非金属材料 3. 高分子材料(聚合物) 4. 复合材料
化物、硫化物、硅化物、卤化物等原料经一定的工艺制备 而成的材料。是除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外所有材料的 总称。它与广义的陶瓷材料有等同的含义。无机非金属材 料种类繁多,用途各异,目前还没有统一完善的分类方法。
一般将其分为传统的(普通的)和新型的(先进的)无机
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 要是指由SiO2 及其硅酸盐化合 物为主要成分制成的材料,包 括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 料等。此外,搪瓷、磨料、铸 石(辉绿岩、玄武岩等)、碳 素材料、非金属矿(石棉、云 母、大理石等)也属于传统的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三维材料即块状材料。
0.2
组成-结构-性质-工艺过程之间的关系
使用效能
组 成 与 结 构
(工程) 性质 (化学) (物理学) 合成与制备过程
图 图
组成-结构-性质-工艺过程之间关系示意
材料的性质是指材料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的 反应,主要决定于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使用效能是材料在使用状态下表现的行为,它与材料 设计、工程环境密切相关。实用性能包括可靠性、耐用性、 寿命预测及延寿措施等。 合成与制备过程包括传统的冶炼、铸锭、制粉、压力 加工、焊接等,也包括新发展的真空溅射、气相沉积等新 工艺,使人工合成材料如超晶格、薄膜材料成为可能。
硬化,并能够将砂、石等 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 细粉状水硬性材料。
水泥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和性能可 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三大
类;按其所含的主要水硬性矿物,水泥又可
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
泥、氟铝酸盐水泥以及以工业废渣和地方材
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目前水泥品种已达一 百多种。
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突破口是推广应用蒸汽
机 ,但只有在开发了铁和铜等新材料以后,
蒸汽机才得以使用并逐步推广。
第二次产业革命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
以石油开发和新能源广泛使用为突破口,大力
发展飞机、汽车和其他工业,支持这个时期产
业革命的仍然是新材料开发。如合金钢、铝合
金以及各种非金属材料的发展。
材料是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