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学导论
第一章 公共管理导论1、公共管理的定义和特征?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以达到公平合理分配公共利益为目的,通过广泛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配置和管理公共资源的活动。该定义下的公共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1、公共主体的多元性 2、手段多样性3、目标整体性4、客体的公共性。2、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的区别与联系?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都是人们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有效利用资源的活动,但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在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目标和手段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异。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是在资产阶级等级废除和宗教神权废除后的民主中建立起来的,它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分权制衡的原则和公共管理的劳动分工。因此从公共性的内涵来分析,不难对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做出明确的区分。(1)目标方面: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理论上来讲利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和条件,公共利益不仅仅是单个组织或成员的利益,而是整个社会成员通过自身成立无法达到的。在多元化的经济社会中,社会价值具有多元性,如生存、安全等等,是的公共管理在满足多方面价值时必须考虑效益和公平,稳定和发展等问题利。(2)管理客体方面: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公共权力是政府部门履行职能,实现公共管理的支配性力量,它由宪法所制定,公共权力是以合法性为基础的,是被管理人员必须服从的,而私人管理主体之间是平等关系,人个之间的关系式公共权力保护下的公平竞争关系。在公共权力和市场竞争下的自由选择、(3)管理手段方面:多元制衡与意志自主。公共管理对公共权力的行驶具有合法性和垄断性,但面临滥用权力的危险,必须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权力制衡,进行约束。由于多元制衡的需要,表现很强的政治性,社会公共自愿的选择就不同与个人的选择;而私人管理领域可以由私人选择。3、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区别?在分析两者区别上我们必须清楚什么是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是指政府特别是执法机关对国家政策和法律的执行活动、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并组织人员和机构的管理核心。行政管理向新公共管理的变化其实就是国家管理内涵的变化,从农业社会的较为低级和原始的政治管理,他的主要特征是政治和行政不分,实行世卿世禄制,强制管理,权治部分的管理手段,到工业社会的运用固定的手段来进行行政管理,主要特点是权力集中,领导分明,层级分明,法规完善,照章办事、循规蹈矩,他的功绩在于实现了专业分工,
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
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
第1章变革的时代
1.1 引言
1.2 行政与管理
1.3 公共部门改革
1.4 公共部门变革的动力
1.5 公共管理学
1.6 结论
第2章政府的角色
2.1 引言
2.2 公共部门的必要性
2.3 政府工具
2.4 作为公共政策基础的市场失灵2.5 政府干预的阶段
2.6 政府的规模
2.7 结论
第3章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3.1 引言
3.2 早期的行政
3.3 19世纪的改革
3.4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3.5 威尔逊与政治控制
3.6 泰勒与公共行政
3.7 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3.8 结论
第4章新公共管理
4.1 引言
4.2 管理的内涵
4.3 管理方法的产生
4.4 管理的理论基础
4.5 新公共管理的问
4.6 公共部门改革
4.7 对管理主义的批判
4.8 结论
第5章公共政策
5.1 引言
5.2 公共政策、行政与管理
5.3 政策分析
5.4 经济性公共政策
5.5 政治性公共政策
5.6 基于证据的政策
5.7 政策分析的局限
5.8 结论
第6章治理
6.1 引言
6.2 治理的内涵
6.3 公司治理
6.4 新公共管理的治理
6.5 治理与网络
6.6 结论:治理的有效性
第7章管制、外包和公共企业7.1 引言
7.2 管制
7.3 签约外包
7.4 公共企业:作为生产者的政府7.5 关于民营化的争论
7.6 结论
第8章利害关系人和外部环境8.1 引言
8.2 外部关注的必要性
8.3 传统模式下的外部关系
8.4 作为一种管理职能的外部关系8.5 利益集团
8.6 超越政策社群
8.7 外部依赖过度的诱发问题8.8 结论
第9章责任
9.1 引言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第一篇: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为重点标注
第一节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的定义:
管理就是人们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动员和运用各种资源从而达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项活动的总和。
★管理的定义的基本含义:
(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2)管理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具有两重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源于许多人的协作劳动,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而它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者占有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的意志,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二、管理职能
★最早系统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他提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即“五职能说”。
★从公共管理的实践看,把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
计划职能是管理活动中的预先筹划和安排的职能。具体而言计划
职能就是明确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各分支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对未来活动的具体行动任务、行动路线、行动方式、行动规则等方案进行规划、选择、筹谋的活动。计划职能是管理活动的首要职能,是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
计划职能的特点:预先性、预测性、评价性、选择性、调整性。
组织职能就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的特点和原则,通过组织设计,构建有效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并使之有效运行,以实现目标的活动。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环节
《公共管理导论》课件
3
新公共管理
近几十年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逐渐兴起,强调市场化和效率。
Biblioteka Baidu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行政理论
研究公共组织的结构、职能 和决策过程,如韦伯的官僚 理论。
公共政策
研究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 以解决公共问题和满足公众 需求。
公共服务
提供公众福利和服务,如教 育、医疗和社会福利。
应用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实践案例
2 学到的启示
总结课程中的收获和启 发。
3 学习建议
提供学习建议,鼓励进 一步学习和思考。
2 掌握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理论,应用于实践。
3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
通过教师讲解介绍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 践经验。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促进交流和合作,加深 理解。
案例分析
引用公共管理实践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 问题和解决方案。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索公共管理中的挑战和解 决方案。
案例分析方法
学习如何进行系统的案例研究和分析,提炼关键 问题和结论。
课程评估
1 课堂讨论
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观点和对案例的理解。
2 作业要求
完成课后作业,锻炼思考和分析能力。
《公共管理导论》课件
依据绩效评估结果进行资源分配,使资源更加合理地流向优秀的公共部门和项目。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增强公众满意度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关注公共服务质量和效果,提高 公众对公共部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创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将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应用,实现绩效管理的 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同时,将更加注重公众参与 和多元主体合作,推动公共部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共 同发展。
06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指对公共部门及其成员履行公共责任 、实现公共目标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 估,并依据评估结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系 列管理活动。
详细描述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评估标准明确
以公共目标为核心,强调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公共管理的主要职能
总结词
公共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规划、组织、 协调和控制,这些职能相互关联、相互 依存。
VS
详细描述
规划是指制定公共政策和计划,确定公共 管理的目标和战略;组织则是指设置和调 整公共机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协调是 指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和冲突; 控制是指监督和评估公共管理过程,确保 实现预定目标。这些职能相互关联、相互 依存,共同构成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
公共管理导论
在国外,MPA是一种应用性而非学术性的研究生学位。 作为一种专业学位,MPA最先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 1924年美国希拉丘斯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 务学院首次创办该专业。现在,MPA教育在欧洲、北 美很多国家十分盛行,MPA与MBA(工商管理硕士)、 JM(法律硕士)一起成为欧美国家文科职业研究生 教育的三大支柱。各个国家、各个学校的MPA学制不 一,学习方法有全日制、在职或业余三种,课程也 分必修、选修和实习。毕业生主要是到政府部门、 非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从事公共管理工作。
公共管理导论_笔记_欧文.休斯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
第一章:改革的时代
1.1导言
1、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原理:
1)政府本身应按照等级制、官僚制的原则进行组织2)政府一旦介入到某一政策领域内,它就可以通过官僚制组织结构成为商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3)政治与行政能够相分离4)认为公共行政是行政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它需要一种终身制的、能够同样为任何政治领导人服务的职业官僚
2、新公共管理具有以下一些主要观点
1)注重管理而不是政策2)注重绩效评估和效率3)将公共官僚制组织划分为一些在用户付费的基础上相互协调的机构4)利用准市场化和签约包出工程的方式促进竞争5)削减成本6)具有一种特别重视产出目标、限期合同、金钱刺激和自主管理的管理风格
3、企业型政府的十条原则(奥斯本、盖博勒)
1)大多数企业型政府鼓励提供服务者之间的竞争2)他们授权各公民,将控制权从官僚制组织转移到社区中3)关注结果而不是投入4)以目标而不是规则和规定为导向5)把服务对象界定为顾客并赋予其选择权6)致力于赚钱而不仅仅是花钱7)实行分析,引入参与管理8)采用市场机制而不是官僚机制9)不仅重视提供公共服务,而且极力所有部门,为解决其社区文体付诸行动
4、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企业型政府
1.2行政与管理
行政:服从指令和服务,注重的是过程、程序和符合规定
管理:1)取得某些结果(有效率的)2)取得这些结果的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1.3公共部门的研究
公共管理:注重战略、外部环境的处理以及组织的广泛使命和目标
1.4 变革的紧迫问题
1、对公共部门的抨击:规模、范围和方法
2、经济理论的变革
公共管理学导论.ppt
与公共政策》等,都颇具影响 )
3. 张成福,党秀云 .公共管理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4. 黎民 .公共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张创新.公共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绪论 1.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2.公共管理主体 3.公共管理客体 4.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权力 5.公共物品的供给 6.公共管理的环境 7.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8.公共资源管理 9.公共财政管理 10.公共政策 1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12 危机管理 13 公共管理中的领导 14.公共管理伦理 15.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发展 行政法制,电子政府,项目管理,危机管理,社会保障,行政领导,
• (6)波兹曼(Bozeman)与史陶斯曼 (Straussman)的观点: 公共管理就是对政治权威的管理。如果不考 虑组织的性质,大部分管理工作和任务是具有共 通性的。但公共管理的主要领域是在政治系统下, 一旦政治权威进入管理戏局,管理的游戏规则就 会改变。在他们看来,公共管理远比内部行政具 有更广的含义;公共行政一词几乎与政府官僚组 织相关联,而公共管理一词更具有弹性。 (7)张创新教授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 共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为推进社会整体协 调发展、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通过观念和手段 的不断创新,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及组织自身 进行管理和优化的活动。
公共行政管理导论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公共行政管理导论
篇一:公共管理导论尔雅
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导论导论(一)
1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需要政府、法律和秩序的最根本原因是?()
a、为了每一个人的权利
b、为了全体社会幸福
c、为了社会经济生活有效运行
d、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正确答案:d
2
以下哪点不是公共物品所具有的特性?()
a、整体性
b、可分割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正确答案:b
3
管理(management)同管理(administration)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管理(management)不具有以下哪种特性?()
a、结果导向型
b、绩效导向型
c、规则导向型
d、目标导向型
正确答案:c
4
公共管理的核心理论之一是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
正确答案:√
5
公共管理活动包括了供给公共物品和消费公共物品两部分。()
正确答案:×
6
公共物品是由政府为主体(包括社会其他主体)向全社
会提供的,供全社会消费的一种产品。()
正确答案:√
7
经理同科长、处长这些行政体系当中的负责人员一样,都需要向规则和上级负责。()正确答案:×
公共管理导论导论(二)
1
公共安全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国家安全
b、社会安全
c、食品安全
d、环保安全
正确答案:d
2
以下哪点不属于公共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a、理论发展的滞后性
b、全球化发展
c、现代民主进程的发展
d、社会利益与信念的过度分散性
正确答案:a
3
法律合法性来源中,其根本的来源应当是()。
a、宪法
b、具体的成文法条
c、自然法
d、神圣法
正确答案:c
4
自然法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关于正义的终极价值体系。()
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
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
欧文、E、休斯著张成福等译
第一章变革的时代
1、传统公共行政基石的基本原理
①官僚制
②最佳的工作方式
③通过官僚制组织提供服务
④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⑤公共利益
⑥职业官僚队伍
⑦行政性
2、传统行政模式的基础就是官僚制,新公共管理的基础就是市场
新公共管理的基础就是市场,表现在:
①据成本-收益分析来确定结果
②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实现任务
③运用市场与市场机制
④竞争与选择
⑤通过权力、义务、责任的协调一致向工作人员下放权力。
3、变革的紧迫问题
①对公共部门的抨击(表现在规模、范围与方法三个方面)
②经济理论的变革:公共选择理论(以完全理性为基础);委托(股东or全体选民)-代理(管理者)理论;交易成本理论
③技术变革
④私营部门的变革
第二章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1、早期的行政系统:“人格化的”,以效忠于国家or大臣or非营利组织or国王为基础
2、传统的行政模式深受美国的伍德罗、威尔逊与欧洲的马克斯、韦伯的影响。认为行政就是工具性、技术性的,应远离政治领域。
例如19世纪美国的文官制度。
3、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⑴理论的基础:三种类型的权威:魅力型权威;传统型权威;理论-法律型权威(效率最高)
⑵与早期模式最大的差别:①运用以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人格化的行政。
②组织及其规则比组织中的任何个体都为重要。
4、威尔逊与政治控制
政治(制定政策)、行政(执行政策)二分法
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责任与义务的明确关系
⑵策问题与行政问题完全分离
⑶行政就是匿名的、中立的、无党派的
5、泰勒与管理
⑴科学管理的三个方面
①决定工作标准的时间与动作研究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
第一、二章
1、行政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行政管理突出了行政的管理内涵,行政管理不等于行政。判断5×1'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关系单选15×1'
1、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多选15×2'
2、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和私人权威简答4×5'
3、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论述2×15'
4、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于自主性
5、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3、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内涵
1、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
2、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3、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4、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4、公共服务分为四类:
基础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
5、公共管理学产生的原因:
内部原因:财政税收福利危机;信任危机;治理危机
外部原因: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社会民主化
6、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容:
反对低效和浪费,实行私有化;以市场取代官僚组织,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公共服务中坚持顾客导向等。
7、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价值观:效率、经济、效能(选择)
8、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代表人物:
1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哈耶克的“小政府理论”
2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的“流程再造理论”,对官僚制改造超越
3马克·霍哲的“全面质量管理里理论”,把绩效评估作为改造绩效的管理工具。
4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的“重塑政府理论”
9、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效率至上社会公平3E:效率,效益,效能
10、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关系
1效率的提高为社会公平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
2公平的实现为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基本保证
公共管理导论要点总结(最终完整版)
《公共管理导论》
第一章变革的时代
An era of change
一、传统公共行政的基本原理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1)官僚制,政府本身应按照等级制、官僚制的原则进行组织
(2)存在一个最佳的工作方式,并且在综合性工作手册中规定工作程序以供行政人员遵循
(3)通过官僚制组织提供服务
(4)行政人员普遍信奉“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5)认为激励个体公务员的力量是公共利益,因为服务于公众是大公无私的
(6)需要一支中立的、无个性的、终身任职的,且能够为任何政治领导人提供同样服务的“职业官僚队伍”(7)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确实是“行政性”的
1)The first of these was that of bureaucracy.
2)Secondly, there was one-best-way of working and procedures were set out in comprehensive
manuals for administrators to follow.
3)The third principle was bureaucratic delivery.
4)Fourthly, there was general belief among administrators in the politics/administration
dichotomy.
5)Fifthly, the motivation of the individual public servant was assumed to be that of the public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
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2、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3、公共性
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4、服务性
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一种原则,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制度体系。
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服务性来自这样一种理念: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5、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手段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
④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
特征:①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用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上
②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
心
④公共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他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个人相互合作的一
(完整word版)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
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
欧文.E.休斯著张成福等译
第一章变革的时代
1.传统公共行政基石的基本原理
①官僚制
②最佳的工作方式
③通过官僚制组织提供服务
④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⑤公共利益
⑥职业官僚队伍
⑦行政性
2.传统行政模式的基础是官僚制,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市场
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市场,表现在:
①据成本-收益分析来确定结果
②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实现任务
③运用市场与市场机制
④竞争与选择
⑤通过权力、义务、责任的协调一致向工作人员下放权力。
3.变革的紧迫问题
①对公共部门的抨击(表现在规模、范围和方法三个方面)
②经济理论的变革:公共选择理论(以完全理性为基础);委托(股东or全体选民)-代理(管理者)理论;交易成本理论
③技术变革
④私营部门的变革
第二章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1.早期的行政系统:“人格化的”,以效忠于国家or大臣or非营利组织or国王为基础
2.传统的行政模式深受美国的伍德罗.威尔逊和欧洲的马克斯.韦伯的影响。认为行政是工具性、技术性的,应远离政治领域。
例如19世纪美国的文官制度。
3.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⑴理论的基础:三种类型的权威:魅力型权威;传统型权威;理论-法律型权威(效率最高)
⑵与早期模式最大的差别:①运用以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人格化的行政。
②组织及其规则比组织中的任何个体都为重要。
4.威尔逊与政治控制
政治(制定政策)、行政(执行政策)二分法
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责任与义务的明确关系
⑵策问题与行政问题完全分离
⑶行政是匿名的、中立的、无党派的
5.泰勒与管理
⑴科学管理的三个方面
①决定工作标准的时间和动作研究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公共行政学:是以国家行政系统为对象研究政府自身管理问题,希望自身管理问题解决为政府外部问题解决做保障
公共管理学:研究对象是多元治理主体在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合作行为。侧重点是公共产品的生产与运营。
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利,有效提供公公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的特征:1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上 2.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同于政府管理,它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或个人相互合作的一种全新治理模式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合与责任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1.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2.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3.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4.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与自主性 5.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公共管理公共性的内涵:1.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及责任等方面
3.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4.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无疑它们均具有鲜明公共性
5.目标公共性
公共管理学产生原因:内因:财政危机、信任危机、治理危机
外因:科学技术进步、全球化趋势、社会民主化浪潮
对《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的评价
《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是一本内容全面、系统全面的公共管理专业教材,本书共分为十章。讲述了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公
共管理的法律、公共政策、公务员管理、组织管理、绩效管理、财务
管理、以及非营利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关于该教材,我
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评价:
一、内容观点
《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一书内容不仅涵盖了公共管理领域主要的理论内容,还对公共管理中的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释。该书
所阐述的公共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案例均展现了作者对公共管理学
科丰富的学术素养和对实践问题的深刻洞察。在各章节中,作者通过
详实的案例和数据调研,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公共管理领域的相关知识,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知识体系
《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所呈现的不仅仅是零散的公共管理知识,更是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框架。书中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历程、主要理论观点的介绍和解释,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公共管理
知识体系,有助于读者建立对公共管理学科的整体把握和系统理解。
在阐述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又引入了多个实践案例进行解读,使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更具可读性和实用性。
三、逻辑严谨
《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一书在内容安排和篇章结构上都体现了较高的逻辑严谨性。各章节内容紧密通联、主次关系明确,条理清晰,表
达方式简洁明了。每一章的开头通过介绍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吸引了
读者的兴趣;而每一章的结尾都对本章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使得
整个书籍节奏明快,层次分明,为读者的学习提供了较为清晰的引导。
四、权威性和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导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管理者的转化能力表现为善于运用以下技巧(D)
A.思考 B.实践 C.推广 D.创新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制的对象主要是(B)
A.公民
B.市场中活动的企业
C.民间组织
D.利益集团
3、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学者是:(D)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4、被喻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外的“第三只手”的是(B)
A. 公民
B. 公民社会
C. 企业
D. 市场
5、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观点的学者是(C)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6、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和起点是(B)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问题
C.公共政策执行
D.公共政策评估
(二)多项选择题
1.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较,公共管理的特质表现在:(ABCD)
A.管理主体的广泛性
B.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应用于公共部门
C.注重管理外部环境
D.注重管理价值的实现和责任
2.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综合角色包括(B.C.D)
A.活动角色
B.人际关系角色
C.信息角色
D.决策角色
3.制约公共企业效率发挥的因素主要有:(A.B.C.D)
A.产权关系明确
B.预算软约束
C.预期目标多元化
D.资产安全与效率之间的矛盾
4、现代社会中的不可治理性主要产生于:(A.D)
A. 利益和信念的过度分散性
B. 政府权威的削弱
C. 政府管理运行资金不足
D. 政府能力与解决所面临问题难度的差距
5、绩效管理是一种面向结果的管理,它强调政府追求的目标应包括:()
A.效率
B.公平
C.公正
D.民主
6、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功能包括(ABCD)
A.行为导引功能
B.利益协调功能
C.利益分配功能
D.调控功能
7、公共管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在于它的:()
A.公共性
B.管理本质的服务性
C.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
D.权力运行的单向度性
8、治理与统治的之间的差别表现在:(BCD)
A. 权威的来源不同
B. 权威的行使主体不同
C. 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一样
D. 管理的范围不同
9、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所制定的公共政策包括有(ABCD)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金融政策
D.产业政策
二、简答题
1.制约发展中国家第三部门发展的特殊原因主要有哪些?
(1)社会经济的欠发展导致第三部门在资金获取方面面临更大的困境。(2)发展中国家社会分化程度低,中间阶层发展不足,而中间阶层是第三部门发展的社会基础。(3)由于缺乏自由结社的传统,发展中国家的公民结社的意识不强,第三部门的发展缺乏公民文化的支持。(4)许多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政府对社会实行强制统治,第三部门独立发展和活动的空间有限。(5)发展中国家普遍法制化水平低,公民的基本权利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政府的权力不能得到有效地约束,第三部门发展和功能发挥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规引。(6)有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和通讯发展水平比较低,制约了第三部门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
2.绩效管理为什么是政府再造的有效工具?
1.绩效管理为政府再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绩效管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3.绩效管理有助于重塑政府形象,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3、简析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社会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本质: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协调;管理就是平衡;管理就是发展。
4、简述公共政策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
1、公共管理组织、人员和制度要素。
任何公共决策都是在一定组织与制度的框架中产生。公共决策者和政策执行者、决策和政策执行组织及决策和政策执行机制构成的制约公共政策价值的内部因素,会对公共政策的价值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
2、公民参与
公民参与是公众向政府和决策过程提供意见和施加影响力的活动和行为[42]。公民参与的程度与效果直接关系到公共政策的价值实现。
3、政策环境
现代社会的开放体系下,政策环境对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具有重大影响,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其价值实现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5、试述善治的基本要素。
善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一,改革由政府垄断一切公共事务的传统行政模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型管理模式;其次,改革政府传统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方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双向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其三,改革政府传统行政中忽视社会权利,依靠法规推动政府行政的模式,建立以社会共识和认同为基础,充分发挥社会能动性和自主性的治理模式。
基本要素:1)合法性(legitimacy)。2)透明性(transparency)。3)责任性(accountability)。4)法治性(rule of law)。5)回应性(responsiveness)。6)有效性(effectiveness)。
6简述第三部门失灵的主要原因。
(1)第三部门失灵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的匮乏,几乎所有国家的第三部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而第三世界国家更是如此。
(2)第三部门失灵的另一个原因是第三部门缺乏独立自主性。
(3)第三部门失灵的原因还在于第三部门往往服务于专门性的社会群体。
(4)第三部门失灵还有一个原因是第三部门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三、论述题
1结合现实论述善治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
善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一,改革由政府垄断一切公共事务的传统行政模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型管理模式;其次,改革政府传统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方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双向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其三,改革政府传统行政中忽视社会权利,依靠法规推动政府行政的模式,建立以社会共识和认同为基础,充分发挥社会能动性和自主性的治理模式。
进而言之,可以把善治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要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