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奥数2
奥数闯关战挑战数学难关的勇者之路
奥数闯关战挑战数学难关的勇者之路奥数闯关战:挑战数学难关的勇者之路在数学的世界里,有一道道看似无解的难题,它们如同一座座高山,等待着勇敢的人们来攀登。
而站在这个数学高峰之巅的人,往往是奥数闯关战的勇者。
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见证他们攻克数学难关的勇气与智慧。
第一关:逻辑思维之门进入奥数的世界,首先要面对的是逻辑思维之门。
逻辑思维是数学的基石,有着严密的推理和分析过程。
勇者们需要通过解题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以下这道题目:已知:A,B,C三人分别说谎和说真话。
A说:B说的是真话。
B说:A说的是假话。
C说:我说的是假话。
问:假设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那么谁是说真话的人,谁是说谎话的人?解题关键在于分析每个人的话,并进行逻辑推理。
若A说的是真话,则B说的是假话,与A相矛盾;若A说的是假话,则B说的是真话,与B相矛盾;因此,可推断C说的是真话,A说的是假话。
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勇者们逐渐提升了逻辑思维的能力。
第二关:数学运算的迷宫当勇者们成功通过逻辑思维之门后,迎接他们的将是数学运算的迷宫。
数学中的各种运算符号与规则,对于生人来说,如同一个个迷雾笼罩着大脑。
但对于勇者们来说,这个迷宫是他们展示数学能力的舞台。
解题技巧是成功攻克数学运算迷宫的关键。
例如,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变量的移项、因式分解等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再比如,求和公式在数列的求和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勇者们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才能在数学运算的迷宫中乘风破浪。
第三关:几何图形的秘密几何学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规律。
在这个关卡中,勇者们需要面对各种几何图形的计算和推理问题。
一个典型的几何学问题是,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这需要根据给定的边长或高度等信息,运用几何学的知识来进行计算。
通过这样的题目,勇者们不仅锻炼了空间想象力,还深入了解了几何图形的内涵。
第四关:数据分析的深渊在数据驱动的时代里,数据分析技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能力。
小学奥数-逻辑推理(经典)
逻辑推理★挑战锦囊★解答逻辑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推法:先从一个条件出发,逐步往下推理,直到推出结论为止;假设法:先从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条件进行推理。
若得出矛盾结论,说明作为假设的前提不成立,而与假设相反的判断便是正确的。
★基础挑战一甲、乙、丙、丁坐在同一排的1至4号座位上,小红看着他们说:“甲的两边的人不是乙,丙两边的人不是丁,甲的座位号比丙大。
”那么,坐在1号位置上的是谁?分析:根据“甲的两边的人不是乙,丙两边的人不是丁”,可以推断出甲与丙是坐在位于中间的2号、3号座位上,再根据:“甲的座位号比丙大”,即可解答。
挑战自己,我能行练习1: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坐在同一排5个相邻的座位上看电影,已知甲坐在离乙、丙距离相等的座位上,丁坐在离甲、丙距离相等的座位上,戊的左右两侧的邻座上分别坐着她的两个姐姐,则和是戊的姐姐。
(第八届1试)★基础挑战二有A、B、C、D、E五位选手参加比赛,四位同学作如下预测:①:E将得第三,A将得第四;②:A将得第三,B将得第一;③:B将得第四,E将得第二;④:D将得第一,C将得第三。
结果这几位同学所作的两句预测都只有一句是正确的。
分析:可用假设法解题,先假设第一位同学的第一句是对的,则第二句为错,接着往后推,发现矛盾,假设不成立;假设第一位同学的第一句是错的,第二句为对,往下推,得出结论。
挑战自己,我能行练习2:甲、乙、丙、丁、戊五人猜测全班个人学科总成绩的前五名:甲:“第一名是D,第五名是E。
”乙:“第二名是A,第四名是C。
”丙:“第三名是D,第四名是A”丁:“第一名是C,第三名是B。
”戊:“第二名是C,第四名是B。
”若每个人都是只猜对一个人的名次,且每个名次只有一个人猜对,则第一、二、三、四、五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届1试)★目标挑战三某年的10月里有5个星期六,4个星期日。
问:这年的10月1日是星期几?分析:该月有5个星期六,只有4个星期日,可知第五个星期六是该月的最后一天,10月的最后一天是10月31号,即星期六,可得10月份第一个星期六是10月3号,往前依次推理。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挑战奥数2人教新课标有答案
挑战奥数【例1】 果园里有梨树和桃树共800棵,其中梨树占35,后来又种了一些梨树,现在梨树占果树总数的1725,你知道后来又种了多少棵梨树吗? 【分析】 本题可抓住不变量(桃树棵数)列方程求解。
审题可知,果园中原有桃树棵数是800×(1-35),现有桃树棵数是(800+后来种的梨树)×(1-1725),据此列方程。
【解答】答:后来又种了______棵梨树。
变式练习1 合唱队有学生36人,其中女生占49,后来又有一些女生加入,这时女生占35,加入了几名女生?【例2】师徒二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6天可以完成任务,师傅先做5天后,因事外出,由徒弟接着做3天,共完成任务的710,如果每人单独做这批零件各需几天?【分析】师傅先做5天,因事外出,由徒弟接着做3天,相当于两人合作了3天,则师傅单独做了(5-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710-16×3),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求出师傅单独做这批零件需要的天数。
【解答】答:师傅单独做这批零件______天可以完成任务,徒弟单独做这批零件______天可以完成任务。
变式练习2龙泉乡兴修一项水利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30天完成。
现在由甲、乙两队合做几天后,由乙队单独再做9天就能完成?口算 12+12= 4×34= 12÷23= 25×4=10÷58=7×221= 518×8= 311×33= 14×335=18÷910=挑战奥数例1 设后来又种了x棵梨树。
(800+x)×(1-1725)=800×(1-35) (800+x)×825=320 (800+x)×825÷825=320÷825800+x=1000 x=200 200变式练习1 设加入了x名女生。
(36+x)×(1-35)=36×(1-49) x=14答:加入了14名女生。
七年级奥数题10道巨难
七年级奥数题10道巨难摘要:1.介绍七年级奥数题的难度2.列举10 道巨难的奥数题目3.分析这些题目的难点4.提出解决这些题目的建议正文: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奥数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尤其是七年级的奥数题,难度相对较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有很高的要求。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10 道七年级奥数题中的“巨难”题目,并分析它们的难点以及如何解决。
1.题目一: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求证:abc = (a+b+c)(a+b-c)(a-b+c)(-a+b+c)。
2.题目二:一个车队行驶在无限长的直线道路上,每辆车的速度是前一辆车的2 倍,如果第一辆车的速度是1,那么第10 辆车的速度是多少?3.题目三:已知函数f(x) = x^3 - 3x^2 + 2x - 1,求解f(x) 的零点。
4.题目四:有一个矩阵,其元素满足:a1b2 + a2b3 + a3b1 = 0,a1c2 + a2c3 + a3c1 = 0,求证:矩阵的行列式为零。
5.题目五:一个球体的半径是1,一个立方体的边长是1,求球体可以放入立方体的最大角度。
6.题目六: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5 项和为15,前10 项和为55,求第15 项的值。
7.题目七:一个凸多边形的所有内角和为(n-2)×180°,求证:这个凸多边形至少有一个对角线存在,使得该对角线的两端所在角的和大于180°。
8.题目八:已知函数g(x) = x^2 - 3x + 2,求解不等式|g(x)| < 1 的解集。
9.题目九:一个机器人从原点出发,每次向右移动一个单位,然后向上移动一个单位,问机器人在第n 次移动后,离原点的最大距离是多少?10.题目十:已知一个正整数n,满足n^2 - n + 1 可以被4 整除,求证:n^2 - n + 1 可以被8 整除。
这些题目涵盖了七年级奥数的多个领域,包括代数、几何、组合等。
对于这些难题,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观察和发现题目中的规律,同时要有耐心和毅力。
图论探索之挑战奥数中的图论问题
图论探索之挑战奥数中的图论问题图论探索之挑战奥数中的图论问题图论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图的性质和图之间的关系。
在奥数竞赛中,图论问题常常被用来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挑战奥数中常见的图论问题,并通过具体案例来解析。
1. 马踏棋盘问题马踏棋盘问题是一个经典的图论问题,要求马在棋盘上按照规定的移动方式遍历所有格子,且每个格子仅经过一次。
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图的深度优先搜索来解决。
以8×8的棋盘为例,我们可以将每个格子看作图中的一个顶点,把马的移动看作图中的边。
通过搜索算法,可以找到一条路径,使得马可以遍历所有的格子。
2. 平面图的染色问题染色问题是图论中一个经典的问题,常被用来考察学生对图的颜色分配和连通性的理解。
平面图的染色问题要求给定的平面图在没有相邻顶点之间有相同颜色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最少的颜色进行染色。
通过贪心算法,可以解决平面图的染色问题。
贪心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一个初始解开始,每次选择可行的局部最优解,最终得到全局最优解。
对于平面图的染色问题,我们可以从一个顶点开始,按顺序给相邻的顶点染色,直到所有的顶点都被染色。
3. 电厂选址问题电厂选址问题是一个实际的应用问题,也可以用图论的方法来解决。
在电厂选址问题中,需要确定电厂的位置,使得电厂到各个需求点的距离和最短。
将电厂和需求点看作图中的顶点,电厂和需求点之间的距离看作边的权重。
通过最短路径算法,可以求解电厂选址问题。
常用的最短路径算法有Dijkstra算法和Floyd-Warshall算法,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电厂的最佳位置,以实现最优的供电方案。
4. 旅行商问题旅行商问题是图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要求寻找一条路径,使得旅行商可以经过每个城市一次,并返回起点城市,且总路径长度最短。
旅行商问题是一个NP难问题,目前还没有高效的解法。
常用的解决方法是使用近似算法,例如最邻近算法和最小生成树算法。
这些算法可以找到一个接近最优解的解决方案。
有梗的奥数题
有梗的奥数题当然,这里有一些有趣的奥数题,可以供您娱乐和挑战:1. 一只蜗牛从10米深的井底向井口爬,它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滑下2米,问它要多少天才能爬出井口?2. 一只青蛙一次跳跃5米,它需要跳跃17次才能跳过24米,为什么?3. 小明在跑步,他每次跨一步都米,他跑过的步数是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的每个数字都相同,小明一共跑了多少米?4. 一只熊从高空落下,它在最后半秒内以与地面相同的速度站起来,问这只熊从多高地方落下?5. 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赛跑,乌龟每分钟跑30米,兔子每分钟跑100米,它们都跑了30分钟。
问兔子比乌龟多跑了多少米?答案:1. 蜗牛每天向上爬3米,但晚上会滑下2米,这意味着每天它实际上只向上移动了1米。
在第9天晚上,蜗牛已经爬到了离井口9米的位置。
第10天早上,它再向上爬3米到达井口,并再也不需要滑下来了。
所以,蜗牛需要10天才能爬出井口。
2. 青蛙每次跳跃5米,需要跳跃17次才能跳过24米。
这是因为青蛙在最后一次跳跃时,它已经到达了井口或终点线,所以不需要再滑下来。
所以实际上青蛙只需要跳跃16次就能跳过24米。
3. 小明跑过的步数是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的每个数字都相同。
我们知道三位数中只有999符合这个条件。
所以小明一共跑了9+9+9=27米。
4. 假设熊从h高度落下,那么它最后半秒的加速度是:h/t - h/() = g(g 是重力加速度)。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出h=米。
5. 乌龟跑了30分钟,也就是跑了30×30=900米。
兔子跑了30×100=3000米。
所以兔子比乌龟多跑了=2100米。
小学奥数数学拓展题
小学奥数数学拓展题在小学奥数学习中,除了常规题型的练习,也可以挑战更具拓展性的数学题目。
下面将提供一些适合小学奥数学生的拓展题,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1. 题目一:乘法法则大明有一袋苹果,如果每天从袋子中取出2个苹果吃掉,那他每天无计可施。
但是,如果每天从袋子中取出3个苹果吃掉,剩下4个苹果。
问:这袋苹果里原本有多少个?思考提示:设从袋子中取出x个苹果吃掉后剩下y个,建立方程式求解。
解答:假设袋子中原本有n个苹果。
每天吃掉3个苹果,剩下4个,可以表示为:n - 3 = 4根据方程式,n的值为7。
所以,这袋苹果里原本有7个。
2. 题目二:几何图形的面积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cm,作正方形的外接圆O,如图所示。
求圆O的面积。
解答:由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边长的根号2,可知ABCD的对角线为8根号2 cm。
由外接圆的性质可知,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圆的直径。
所以圆O的直径为8根号2 cm,半径为4根号2 cm。
圆的面积公式为:πr²,将半径4根号2 cm代入公式计算,可得圆O的面积为32π cm²。
3. 题目三:逻辑推理班级里有40个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同。
如果每2个男生对应每3个女生,那么班级里有多少个男生和女生?思考提示:设男生人数为x,女生人数为y,建立方程组求解。
解答:设男生人数为x,女生人数为y。
根据题意,x + y = 40 (班级总人数为40)同时,2x = 3y (男生每2人对应女生每3人)通过研究现有条件可知,能被3整除的数一定能被2整除。
在1-40的范围内,能满足该条件的只有12、24、36。
将这三个数代入方程组,得出满足条件的解为x = 24,y = 16。
所以,班级里有24个男生和16个女生。
通过这些拓展题目,小学奥数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数学思维,锻炼解题能力。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逐步引导他们进行更复杂的数学推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初一最难的奥数题
初一最难的奥数题摘要:一、引言1.介绍初一奥数题的难度2.阐述本文主题二、初一奥数的难度及挑战1.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加深2.题目复杂度和创新性3.对学生的挑战和影响三、初一最难的奥数题解析1.题目类型和背景2.解题思路和方法3.涉及的关键知识点四、如何应对初一奥数挑战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2.扎实掌握基础知识3.增强解题技巧和策略五、总结1.重申初一奥数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积极应对挑战正文:一、引言在初中阶段,数学课程的难度和要求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尤其是初一的奥数题,更是让许多学生感到困惑和挫败。
如何应对初一最难的奥数题,成为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探讨。
二、初一奥数的难度及挑战1.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加深进入初中后,数学课程的知识点有了显著的拓展和加深。
初一奥数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难度,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
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题目复杂度和创新性初一奥数题不仅在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提高,而且在题目的设计上更具创新性和复杂度。
这类题目往往需要学生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对许多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对学生的挑战和影响面对初一最难的奥数题,许多学生感到困惑和挫败。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能对他们的自信心造成打击。
因此,如何应对初一奥数的挑战,成为了摆在每个学生面前的重要问题。
三、初一最难的奥数题解析1.题目类型和背景本文以一道初一最难的奥数题为例,进行详细的解析。
该题目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是几何和代数,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解题思路和方法在解题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对题目进行仔细的阅读和理解,明确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其次,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对题目进行深入的分析。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正确的答案。
3.涉及的关键知识点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知识点主要有:几何图形的性质、代数式的运算、逻辑推理等。
奥数最难练习题
奥数最难练习题(正文)奥数最难练习题在奥数(即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参赛选手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其中有一类问题被普遍认为是最具挑战性和难度最高的,这些问题常常被称作“奥数最难练习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经典的奥数最难练习题并讨论解决它们的方法。
难题一: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数学难题,它被认为是奥数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这一定理最初由法国数学家费马于17世纪提出,直到1994年才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证明。
费马大定理的表述是:对于任何大于2的整数n,不存在满足a^n + b^n = c^n的正整数解。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无数数学家数百年之久,直到怀尔斯通过利用椭圆曲线的方法最终得到了证明。
难题二:黎曼猜想黎曼猜想也是数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难题之一,它涉及到素数的分布规律。
黎曼猜想最早由德国数学家黎曼于1859年提出,至今尚未被证明。
该猜想表明,除了2和3之外,所有其他的素数都可以写成形如1/2 + it的复数的幂的形式,其中t是一个实数,i是虚数单位。
尽管该猜想在数学领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大量计算得到了验证,但它仍然是一个未被证明的难题,让许多数学家为之着迷。
难题三: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有关素数的问题,它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于1742年提出。
该猜想表明,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尽管该猜想的观点直观上看似乎正确,但其证明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许多数学家都致力于寻找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据,并获得了很多数值验证,但迄今为止尚未找到一种通用的证明方法。
解决这些奥数最难练习题需要运用高深的数学知识和技巧。
对于费马大定理,怀尔斯通过发展椭圆曲线理论来解决这个长期困扰数学界的问题。
至于黎曼猜想,许多数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数值验证的方法来进一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至于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通用的证明方法,但目前仍未取得明显的突破。
尽管奥数最难练习题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推动着数学研究的进步。
六年级数学(苏教)上册挑战奥数2
挑战奥数【例1】 如图,阴影部分占长方形面积的47,占圆面积的25,则长方形和圆的面积比是多少?解析:阴影部分占长方形面积47,占圆面积的25=410;也就是说,当阴影部分是4份时,长方形面积是7份,圆面积是10份,所以长方形和圆的面积比是7∶10。
答:变式练习1 如右图,阴影部分面积是三角形的27,是长方形面积的49,三角形中空白部分与长方形的空白部分面积比是多少?变式练习2 如右图,阴影部分面积是圆面积的25,是三角形面积的38,圆和三角形的面积比是多少?【例2】 甲、乙两班的人数比为8∶7,如果将甲班的8名同学调到乙班去,那么甲、乙两班的人数的比为4∶5。
求原来甲、乙两班各有多少人?解析:调动之前,甲、乙两个班的总份数是8+7=15(份);调动之后,甲、乙两个班的总份数是4+5=9(份)。
根据题意可知“调动之前”和“调动之后”两个班的总人数没有变化。
我们可以将调动前后总份数化相同,再找出8名同学相对应的份数,就可以求得每份是多少名学生和原来两班各有多少人。
甲班 乙班 和原来现在答:变式练习3一杯糖水,糖占糖水的15;加入10克糖后,糖占糖水的29。
原来这杯糖水重多少克?挑战奥数【例1】47=4725=410当阴影部分是4份时,长方形面积是7份,圆面积是10份长方形和圆的面积比是7∶10。
变式练习127=41449=49当阴影部分是4份时,三角形面积是14份,空白部分为14-4=10(份);长方形面积是9份,空白部分为9-4=5(份)三角形中空白部分与长方形的空白部分面积比是10∶5=2∶1变式练习225=61538=616当阴影部分是6份时,圆面积是15份,三角形面积是16份圆面积和三角形面积比是15∶16【例2】8∶7∶15 =24∶21∶454∶5∶9=20∶25∶458÷(24-20)=2(名)2×24=48(名)2×21=42(名)原来甲班有48人,乙班有42人。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挑战奥数题测试卷(二)无答案人教版
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挑战奥数题测试卷(二)1、一份中学数学竞赛试卷共15题,答对一题得8分,答错一题或不作答均倒扣4分。
有一个参赛学生得分为72,则这个学生答对的题目数是:A.9B.10C.11D.122 、演唱会门票300元一张,卖出若干数量后,组织方开始降价促销。
观众人数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了25%。
则门票的促销价是:A.150B.180C.220D.2503 、如果把一个体积为125立方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切割成体积相等的8个小正方体,则每个小正方体铁块的表面积是:A.6.25平方厘米B.15.625平方厘米C.16.5平方厘米D.37.5平方厘米4 、两个城市中心距离在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为16.8cm,则两地实际距离的公里数是:A.1.68B.16.8C.168D.16805 、接受采访的100个大学生中,88人有手机,76人有电脑,其中有手机没电脑的共15人,则这100个学生中有电脑但没手机的共有多少人?。
A.25B.15C.5D.36 、某商场在一楼和二楼间安装一自动扶梯,该扶梯以均匀的速度向上行驶。
一男孩与一女孩同时从自动扶梯走到二楼(扶梯本身也在行驶),假设男孩与女孩都做匀速运动,且男孩每分钟走动的级数是女孩的两倍,已知男孩走了27级达到扶梯顶部,而女孩走了18级到达扶梯顶部(设男孩、女孩每次只跨一级),则扶梯露在外面的部分共有()级。
A.54B.64C.817 、3个人用3分钟时间可以把3只箱子装上卡车,按这个工作效率,如用1小时39分钟把99只箱子(假设每只箱子的重量是一样的)装上卡车,需要()个人。
A.3B.9C.18D.998 、一次展览会上展出一套由宝石串联制成的工艺品,如下图所示,若按照这种规律依次增加一定数量的宝石,则第10件工艺品的宝石数为______颗。
A.229B.231C.238D.2459 、如下图所示,某城镇共有6条东西方向的街道和6条南北方向的街道,其中有一个湖,街道在此变成一个菱形的环湖大道。
挑战奥数解密数学谜题
挑战奥数解密数学谜题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解密谜题的角色。
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奥数)则更是被认为是数学领域的顶级挑战。
在这个竞赛中,学生们需要运用各种数学概念和技巧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需要锐利的思维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奥数题目,并探讨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脑筋急转弯脑筋急转弯是奥数中的一类经典题目,它们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问题:有5个颜色各不相同的帽子,由A、B、C、D、E五人随机戴上,他们之间不能相互交流。
请问,他们至少能有几个人戴对自己的帽子?解析:这道题看似困难,但实际上可以通过排除法来解决。
我们首先考虑最极端的情况,假设他们全部戴错帽子。
由于每个人有5个选择(除自己外的其他帽子),所以戴错的概率为 1/5。
根据概率的加法原理,至少有1个人戴对的概率为 1 - 1/5 = 4/5。
因此,至少有4个人能戴对自己的帽子。
二、模拟游戏模拟游戏是奥数中的另一类常见题目。
这些题目要求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和模拟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问题:一辆公共汽车上有30个座位,有30个乘客,每个乘客都有自己的座位号。
第一个乘客有自己的座位,但后面的乘客都会选择自己的座位,如果座位被占用,则随机选择其他座位。
请问,第30个乘客坐在自己座位上的概率是多少?解析:这道题目可以通过递推法来解答。
我们考虑不同的座位占用情况。
如果第一个乘客坐在自己座位上,那第30个乘客肯定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如果第一个乘客坐在第30个乘客的座位上,那么第30个乘客会被迫坐在别人的座位上。
对于其他座位的情况,我们可以递归地进行类似的推理。
最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递推式:P(n) = 1/n + 1/n * P(n-1) + (n-2)/n * P(n-2) + ... + 2/n * P(2),其中P(n)表示第n个乘客坐在自己座位上的概率。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P(30) = 0.5。
123456加减等于2奥数题
xxx加减等于2的奥数题听起来可能有些难以置信,但实际上,这个题目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难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依次讨论这个题目的解法,介绍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以及这个奥数题背后的数学原理。
1. 题目的设定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题目的具体内容。
题目要求将1、2、3、4、5、6这6个数字通过加法和减法运算进行排列,使得最终的结果等于2。
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自由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但是每个数字只能使用一次。
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一定的数学技巧和逻辑推理能力。
2. 解题过程针对这个题目,我们可以采用穷举法进行解题。
我们列出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然后逐一进行计算,寻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
具体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列出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1+2+3+4+5-6=91+2+3+4-5+6=111+2+3-4+5+6=131+2-3+4+5+6=151-2+3+4+5+6=171+2+3+4-5-6=91+2+3-4+5-6=11+2+3-4-5+6=31+2-3+4+5-6=31+2-3+4-5+6=51-2+3+4+5-6=51-2+3+4-5+6=71-2+3-4+5+6=91+2+3+4+5-6=191+2+3+4-5+6=111+2+3-4+5+6=131+2-3+4+5+6=151-2+3+4+5+6=17步骤二:计算每个排列组合的结果接下来,我们对每一个排列组合进行具体的计算,得到最终的结果。
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和顺序,以确保得到正确的答案。
步骤三:寻找符合条件的结果经过计算,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一种排列组合的结果等于2,即1-2+3+4-5+6=2。
这个排列组合符合题目的要求,满足条件。
3. 数学原理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题目背后的数学原理。
在这个题目中,我们涉及到了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排列组合的概念。
通过对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进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数学逻辑和计算技巧,以确保得到正确的答案。
新五年级数学上册 挑战奥数2 精选习题含答案
挑战奥数2
【例1】把下面乘法算式补充完整。
解析:本题是算式谜,解答小数乘除法算式谜的方法与整数乘除法算式谜基本一样,利用四则运算的相关规定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根据算式的特点确定突破口,逐步推算出未知的数字和小数点的位置。
解答过程如下:
(1)因为第一次相乘得的积是1014,所以上面的因数是1014÷2=________;
(2)第二次乘得的积末尾是1,根据7的乘法口诀可得,下面因数的十位上是________。
根据上面分析,本题的完整算式是:
变式练习1把下面乘法算式补充完整。
【例2】把下面除法算式补充完整。
解析:本题的思路和例1基本相同,推算过程如下:
(1)根据第二次相除,乘得的积是5,可得除数是5,则商的末尾是________;
(2)因为第一次相除乘得的积是10,所以商的十分位上是________;
(3)根据分析可知,被除数是______×________+0.03=________。
本题的完整算式是:
变式练习2把下面除法算式补充完整。
挑战奥数2
【例1】(1)507(2)3
变式练习1略
【例2】(1)1(2)(3)50.21 1.08 变式练习2略。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挑战奥数
挑战奥数1【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2.64×51.9+264×0.481解析:整体观察算式发现,本题求的是两个乘法算式的和,因此可从乘法分配律上考虑。
再观察数据发现,2.64与264虽然大小不同,但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我们可以把题中任意一步乘法计算利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变形,使本题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2.64×51.9+264×0.481=2.64×51.9+2.64×________=2.64×(51.9+________)=2.64×________=________或 2.64×51.9+264×0.481=264×________+2.64×0.481=264×(________+0.481)=264×________=________变式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9.16×1.53-0.053×91.6方法一:方法二:【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0.9999×0.08+0.1111×0.28解析:本题的思路和例1基本相同,只不过题中数据之间的关系稍微复杂,较难发现。
细心观察、思考能够发现,0.9999是0.1111的9倍,因此可将0.9999写成0.1111×9,再利用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简便计算。
简算过程如下:0.9999×0.08+0.1111×0.28=0.1111×(9×0.08)+0.1111×0.28=0.1111×_______+0.1111×0.28=0.1111×(_______+0.28)=0.1111×_______=________变式练习2用简便方法计算:3.6-72×0.025 28×34+0.56×33000.333×25+9.99×2.5挑战奥数1【例1】48.148.11002640.5190.5191264变式练习19.169.16【例2】0.720.7210.1111变式练习2 1.8280033.3。
挑战奥数-与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同步对应内容(英才、教学大典、奇迹课堂教辅)
挑战奥数(一)最大与最小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商业贸易、科学研究和决策运筹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怎样安排时间最省、怎样行走路线最短、怎样管理费用最低、怎样设计面积最大、怎样合作效率最高,等等。
它们都可以归结为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
奥数专题导析例1:用1.3.5.9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各是多少?思路点拨:用这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有很多个,但最大的只有一个。
要使组成的四位数最大,我们就要用比较大的数占据比较高的数位。
所以用1、3、5,9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9531。
同样,要使组成的四位数最小,我们就要用比较小的数占据比较高的数位。
所以用1、3.5、9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小的四位数是1359。
规范解答:解:用1,3、5,9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9531 ,最小的四位数是1359。
例2把1、2、3,4 、5 ,6、7,8这八个数字填入下面的算式中,使最后的得数最大。
□□□□-□X□□思路点拨:要使得数最大,被减数应当尽可能大,减数应尽可能小。
被减数最大是8765,而1、2、3,4怎样填入口×口中,才能使乘积最小呢?首先,它们十位上的数字要尽可能小,所以两个数的十位上应分别填1和2;再比较13×24和14×23,13×24 =312,14×23 =322,所以应选13×24 =312。
这样,算式中应该填:8765-13 ×24。
规范解答:解: [8][ 7][6 ] 5-13×[2][ 4]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先要观察算式特点,要使减法算式的得数最大,被减数应尽可能的大,减数应尽可能的小。
例3把8拆成若干个自然数的和,使这些自然数的乘积最大。
思路点拨:若拆成两个数,则最大积为:4×4= 16;若拆成三个数,则最大积为:2×3×3 = 18;若拆成四个数,则最大积为:2×2×2×2= 16;若拆成五个数,则最大积为:1×1×2×2 ×2 =8;再拆下去,积会更小,所以把8拆成2+3+3时,乘积最大。
三年级下册最难的奥数题
三年级下册最难的奥数题
奥数题是相对比较难的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以下是一道相对有挑战性的奥数题:
1. 在一个由1000只猴子组成的森林里,有1000棵桃子树,每一棵桃子树上都结了桃子。
有一天,所有的猴子决定第二天去摘桃子。
它们都想独自霸占所有的桃子,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每只猴子都摘下一个桃子,然后藏起其中一半,另一半放入一个大口袋中。
第二天,每只猴子都从其他猴子的口袋里抢回了一个桃子。
最后,每只猴子都分到了一个桃子。
问:一开始有多少个桃子?
这道题考察的是数学推理和逻辑分析能力,答案和过程都比较复杂,需要学生耐心分析和推理。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挑战奥数试题
挑战奥数【例1】如图,一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表面涂满了红色,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在这些小正方体中:两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一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有多少个?解析:观察这个正方体,我们可以从它的面、棱和顶点入手来观察涂色的小正方体,进而数出相应的个数。
三个面都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顶点处;两个面都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棱的中间;一个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面的中央;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藏在大正方体的内部。
两个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有:一个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答:变式练习1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表面涂满了红色,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在这些小正方体中:两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一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有多少个?【例2】如图,一个封闭的长方体容器,长10厘米,宽8厘米,高25厘米,里面的水深15厘米。
如果将这个容器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面做底面放在桌面上,这时里面的水深是多少厘米?解析:将这个封闭的长方体容器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面做底面放在桌面上,水自然流动成一个新的长方体,但是水的体积不变。
我们可以先算出这个长方体容器里水的体积,再除以水流动成的新的长方体的底面积,就可以算出这时水的深度。
水的体积是:水流动成新的长方体的底面积是:这时里面的水深是:答:变式练习2一个长15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体玻璃缸中,有10分米深的水,放入一块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铁块,铁块全部浸没水中并且水未溢出,这时水面升高了多少分米?口360cm2=( )dm20.8m3=( )dm35mL=( )cm3算45cm=( )dm 320dm3=( )m3 8L=( )dm30.08L=( )mL 20dm3=( )m3 9.06mL=( )dm3挑战奥数【例1】两面涂色:3×12=36(个) 一面涂色:9×6=54(个) 未涂色:3×3×3=27(个) 变式练习16-2=4 5-2=3 4-2=2 两面涂色:(4+3+2)×4=36(个) 一面涂色:(4×3+4×2+3×2)×2=52(个) 未涂色:4×3×2=24(个)变式练习248÷12=4 4+2=6(厘米)【例2】10×8×15=1200(立方厘米) 25×10=250(平方厘米) 1200÷250=4.8(厘米) 这时里面的水深是4.8厘米。
十大烧脑奥数题
十大烧脑奥数题以下是十道经典的烧脑奥数题:1.问题:已知 A、B、C 三人的年龄之和是 88 岁,A 的年龄比 B 大 6 岁,B 的年龄比C 大 4 岁,求 A、B、C 三人的年龄。
2.问题:小明在一张乳酸菌饮料刮开的纸盖上看到了一串数字:2, 4, 6, 8,10……请问下一个数字是多少?3.问题:利用数字 1、2、3、4,能组成多少个互不相同且各个位数之和为7 的三位数?4.问题:将一个奇数个数的石头堆分成两堆,要求这两堆石头的总数相等,且每堆石头的总数都是偶数。
请问原来这个奇数个石头的数目是多少?5.问题:已知正整数 A、B、C 满足 A + B + C = 100,且 A 的平方 + B的平方 + C 的平方 = 10000,求 A、B、C 的值。
6.问题:在一个圆桌上,有 2022 个鸡蛋,若摆放成若干个等边三角形,则每个三角形里有几个鸡蛋?7.问题:甲乙两人同时从 A、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甲的速度是乙的两倍。
当他们相遇时,甲已行过的路程是乙已行过的路程的百分之几?8.问题:某商店里有 100 只袜子,其中有 50 只袜子是红色的,50 只袜子是蓝色的。
现在你需要盲选这些袜子,请问至少需要盲选几只袜子才能确保你至少拥有一双同色的袜子?9.问题:小明有一些相同的硬币,他用这些硬币排成了一个边长为 3 的正方形,然后他又用这些硬币排成了一个边长为 4 的正方形。
请问,小明至少用了多少枚硬币?10.问题:已知正整数 a、b 满足 a + 2b = 10,求满足条件的 a、b 的组合。
希望这些题目能带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挑战和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挑战奥数(2)
1、填空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
2、兔妈妈拔了31个萝卜,自己吃了4个,剩下的想平均分给5只小兔子吃,每只小兔子最多可以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3、一个数减去3,再除以4,最后乘以5,结果是35.这个数是多少?
4、小琴洗衣服花去了1小时,到上午9时才完成。
请问,小琴是什么时候开始洗衣服的呢?
5、攻坚题
(1)分针从12走到10经过了()分,从10再走到12经过了()分。
(2)十字路口,绿灯亮的时间大约是70()。
一节数学课40()。
(3)小明的午饭时间是11()30()。
他每天在校时间是6()。
参考答案
1、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或: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 31-4=27(个)
27÷5=5(个)……2(个)
答:每只小兔子最多可分得5个,还剩2个。
3、我们可以这样想:
要求第一个数,可以从后往前列式计算:
35÷5=7
7×4=28
28+3=31
答:这个数是31。
(正着没法想,就倒着想试试)
4、 9-1=8
答:小琴是上午8时开始洗衣服的。
5、(1)10分;50分
(2)秒;分
(3)时;分;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