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 1_8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1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课时〕【学习目的】1、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电离平衡的特征;2、掌握影响电离平衡挪动的因素;3、掌握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概念,并能用平衡常数讨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课前预习】对于醋酸的电离:CH3COOH CH3COO-+ H+1)开始时,V电离和 V结合怎样变化?2)当V电离 = V结合时,可逆过程到达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画出V~t图。

【课堂教学】【交流与讨论】根据预习的V~t图像及已有的化学平衡的知识,请归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定义和特点。

【交流与讨论】观察课本P61的表格,根据已有的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知识,归纳和考虑以下四个问题:〔1〕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及意义。

〔2〕影响电离平衡常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电离平衡常数与稀溶液的浓度_________,与温度________,一般来说随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

〔3〕电离度α的表达式及意义。

〔4〕电离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学以致用】以0.1 mol/L的醋酸溶液为例,当改变以下条件时,以下各项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平衡挪动方向 Ka n〔H+〕 c〔H+〕α通入少量氯化氢参加少量氢氧化钠升温加少量醋酸钠固体参加少量冰醋酸加水【总结归纳】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课堂稳固】NH3 + H2O NH3 H2O NH4+ +OH-参加物质盐酸 NaOH溶液 NH4Cl溶液加水通入氨气平衡挪动方向【问题解决】现有两瓶醋酸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 mol/L和0.1 mol/L,那么这两瓶溶液的氢离子浓度的比值是大于10、小于10、还是等于10 ?【课后反思】我的问题和收获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2 一.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二.教学目的1、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知道酸、碱、盐发生电离3、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响的离子方程式4、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电解质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四.知识分析^p〔一〕电解质的电离实验探究:测试物质的导电现象结论解释NaCl晶体灯泡不亮不导电晶体中没有自由挪动的离子NaCl〔熔融〕灯泡亮导电有自由挪动的离子NaCl溶液灯泡亮导电有自由挪动的离子物质导电的情况:a、金属导电:含有自由挪动的电子b、化合物〔熔融或水溶液〕:含有自由挪动的离子1、电离:〔1〕定义: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挪动离子的过程。

高中化学_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第3章第2节第一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能说出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处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平衡观和离子观的思想;通过对弱酸平衡常数的分析,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研究,体验化学科学的奥秘,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温度、浓度、外加物质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概念建构】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任务一】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类比化学平衡,试着给出电离平衡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2.大胆预测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归纳整理一】1、电离平衡定义:叫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服从化学平衡的一般规律。

2、电离平衡的特征:。

【任务二】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探究任务。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醋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 + + CH3COO-要求:尽量多的提出可行的方案,仪器和药品任选。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实验探究】1、实验方案一:2、观察到的现象:3、实验结论:1.实验方案二:2.观察到的现象:3.实验结论:【归纳整理二】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内因:,外因:。

【定量探究】二、电离平衡常数(K)——定量表征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阅读课本P79第一段。

弱酸的电离常数用表示,弱碱的电离常数用表示。

通常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任务三】已知25℃时:CH3COOH H+ + CH3COO-K a = 1.7×10-5 mol·L-1HClO H+ + ClO-K a = 4.7×10-8 mol·L-1H2CO3 H+ + HCO3-K a1 = 4.2×10-7 mol·L-1HCO3-H+ + CO32-K a2 = 5.6×10-11mol·L-1分析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以上三种酸的K a,你能读出哪些信息?2.根据几种酸的酸性强弱,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并思考强酸制弱酸的本质是什么。

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案

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案

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案一.教学对象:本教案主要适用于高中化学必修二,以及大学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1.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与不电离之间的平衡状态。

2.掌握弱电解质的离解度及其相关计算方法。

3.了解电离平衡的化学意义和相应的化学反应。

4.知道酸碱度量方法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重难点: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分析。

2.离子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3.酸碱度量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和板书讲解,由浅入深,逐层深入。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在讲解后进行互动问答,让学生思考、探究、总结。

五.教学内容:I.弱电解质电离1.电离平衡a.动态平衡与化学平衡b.离子浓度2.弱电解质的离解度a.离解度与离子平衡常数b.选定溶剂下离解度的量化表示3.离子浓度的计算a.简化离子平衡常数表达式b.表达离子浓度II.酸碱度量方法1. pH的定义和计算a. 酸碱指示剂b. pH计和pH的范围2. 酸碱中和反应a. 酸度计和电位计b. 离子浓度与pH的关系六.教学时序:教学活动 | 教学目标 | 时间---|---|---引入 |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线思路 | 5分钟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分析 |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与不电离之间的平衡状态;掌握弱电解质的离解度及其相关计算方法;了解电离平衡的化学意义和相应的化学反应。

| 20分钟酸碱度量方法的理解 | 知道酸碱度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学会通过pH计和酸度计等化工仪器计算pH值。

| 15分钟互动问答及讨论 | 加深理解与掌握,解决具体问题。

| 15分钟总结 | 概括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相关理论的印象。

| 5分钟七.教学评估:1.出10道选择题,考查学生对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认知及相关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出5道简答题,要求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解释酸碱度量方法的原理,并结合pH计和酸度计等化工仪器进行正确的操作。

3.出2道计算题,考查学生的离子浓度的计算能力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完整版)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完整版)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教学设计(教案)
c(H+)醋酸中c(H+)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展示、填空:
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
c( H+,盐酸) c( H+,醋酸)
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虽然氯化氢和醋酸都是电解质。

但是由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它们在水中的电离程度是有区别的。

为了描述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在化学上,将电解质再分类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板书)一、强弱电解质
像氯化氢一样,在水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
而像醋酸一样,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下面咱们就以氯化氢和醋酸为例,来分析、对比一下强弱电解质的异同点。

(列表对比)
强弱电解质和其他类别的物质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些常用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分类举例说明)醋酸在水中部分电离产生了H+和CH3COO-,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
CH3COOH → H+ + CH3COO—
那么,溶液中是否存在H+ 和 CH3COO—离子结合成CH3COOH的过程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阅读以下资料并进行分析:
在一定量1mol/LHCl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经科学方法测定混合溶液中c(H+)小于1mol/L。

请分析其原理。

混合溶液中存在较多的离子有H+、 Cl-、 Na+和 CH3COO-。

H+在水中不会与Cl—结合,也不会与Na+结合,那就只可能与CH3COO—结合了!这个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高三弱电解质教学设计

高三弱电解质教学设计

高三弱电解质教学设计一、引言高三是学生们迎接高考挑战的关键阶段,而弱电解质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掌握了弱电解质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学生们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将设计一节高三化学课堂中的弱电解质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弱电解质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的区别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特点;2. 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和化学平衡的概念;3. 掌握计算弱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度和pH值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 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的区别;(2) 弱电解质的性质和特点;(3)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和化学平衡的概念;(4) 计算弱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度和pH值的方法。

2. 教学方法(1) 概念讲解:通过简明扼要的解释,介绍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的区别,让学生们建立起对弱电解质的基本认识。

(2) 实验演示:设计一系列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判断弱电解质的性质和特点,如电导实验、溶液酸碱性测试等。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和化学平衡的概念。

(4) 解题演练:通过一系列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弱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度和pH值的方法,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与导入以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如葡萄酒的醇度与酸度差异,引发学生们对弱电解质的认识和思考。

2. 知识传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板书,介绍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的区别,并通过举例讲解弱电解质的性质和特点。

3. 实验演示与观察设计实验,让学生们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

例如,用电导仪测定弱酸和强酸的电导性,让学生们观察并比较两者的差异。

4. 课堂讨论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和化学平衡的概念,帮助学生们深化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1.设计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旨在教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根据教学要求,学生需要了解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同时,本节课也旨在发展学生的“微粒观”、“定量观”、“动态观”,使研究者能够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交互作用进行概念、理论建构。

教学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演绎推理能力,从定量的角度建立学生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条件改变后平衡的移动的认识。

2.教材分析及研究者分析本节课作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不仅是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等知识的深化,也是对前一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扩展。

本节课也为学生后续研究水的电离、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打下基础。

然而,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比较抽象,所涉及的都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因此学生对此可能存在认知障碍。

3.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核心思路是培养学生的定量观,用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更多依赖于量化分析,许多重大发现都是从大量的、基于实验的数据中,经过归纳梳理,发现蕴含在其中的科学规律。

因此,将本节内容设计成对“化学平衡”知识的再质疑,再论证,让学生运用化学实验数据猜测、计算、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符合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体验化学数据之美,感受科学探索之美。

4.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如下:创设情境、投影展示:导入新课时,可以使用油画《拉瓦锡和他的夫人》等作为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借鉴实例,巧用数据: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作用。

例如,可以提出“海水提取镁考虑的工业设计”和“工业提取金属中所考虑的工业设计”等问题,让学生分析和归纳数据的作用。

投影醋酸品读数: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投影展示醋酸品读数等数据,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定量观。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湖北省团风中学汪梅设计说明本章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扩展。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本节教学要求学生在进一步认识电解质的基础上,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并为学习电离平衡的其它知识打下基础。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拟采用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分析实验现象入手,探究电离平衡的基本原理,同时结合电离平衡特征的分析,学会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对于自然界的主观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从结构和组成上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2.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

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比较法等教学用品ppt 课件pH 试纸、试管、烧杯、玻璃棒等O.1mol/L CH 3COOH 、0.6mol/L CH 3COOH 、O.1mol/L 盐酸、饱和硼酸溶液(浓度约为0.6mol/L )、Na 2CO 3 固体、镁带教学过程混合物 广物质Y「单质“ J 纯净物{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 不是非电解质F非电解质百电解质 f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引入新课]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常用的酸,盐酸常用于 卫生洁具的清洁,为什么不用醋酸代替盐酸呢?[追问]除此之外醋酸和盐酸还有什么区别呢?你们能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电 解质 与 非 [创设情景]展示海洋、溶洞和各色饮料的图片。

[讲述]从海洋、溶洞、饮料到地球(水球),我们可以 感受到溶液无处不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也无处不在。

教学设计1:电解质的电离

教学设计1:电解质的电离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2.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3.能理解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4.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分析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电离平衡的建立以及电离平衡的移动教学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实验准备:L的NaC溶液、L的盐酸、NaOH溶液、氨水、醋酸、蔗糖、酒精溶液、蒸馏水。

烧杯(8只)、石墨电极、电池、导线、小灯泡、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第一课时,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要目的,采用实验、分析、讨论和总结归纳的综合教学法;第二课时,以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移动为主要目的,采用类比、推理、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引入】我们在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中学习了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学生回顾、讨论后小结)【小结】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NaC、HC 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如蔗糖、酒精等)【设问】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思考】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学生回答】不相同。

【设问】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什么【学生回答】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设问】为什么有些相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不相同呢【学生回答】因为有些是强电解质,有些是弱电解质。

【提问】什么是强电解质什么是弱电解质【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板书】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教学设计2:电解质的电离

教学设计2:电解质的电离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将化合物进行分类,分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明确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并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结合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知识,在解释实验现象的过程中,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电解质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电解质溶液中或熔融态的电解质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导电,即电解质因电离而导电;理解常见的酸、碱、盐是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学习也为之后离子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内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具备的一定的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本节课的《物质导电性实验》,及《探究物质导电性强弱》的实验中也要求学生具备这些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知道电解质导电的原因,会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过程与方法(1)结合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知识,尝试解释实验现象,领悟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学科思想。

(2)通过物质导电性实验的比较,学会比较性实验研究、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2)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分2难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记住常见的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五、教学设计思路由化合物导电性实验引出化合物的导电性情况。

通过导电性状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根据定义,通过概念辨析题将电解质定义讲清楚。

通过解释氯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导电将电解质的电离的概念引出。

由电解质导电性强弱,引出电解质电离能力有差别,引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并介绍常见的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高中化学_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基础,建立弱电解质平衡理论,并运用理论解决问题是学习的重点。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是本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的学习基础,而“弱电解质的电离”又是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在学习弱电解质电离时,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将化学平衡的思想引入到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一条“化学平衡观”主线,贯穿“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平衡的移动—衡量电离平衡的常数”等几个方面,发挥“化学平衡观”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教学的指导作用。

以醋酸的电离平衡为例,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建立的过程、电离平衡的特征、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等方面提炼内容、提高结构化水平,并用相应的题目进行巩固练习!二、教学过程设计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三学生,一轮复习阶段,学生在系统复习该部分内容之前头脑中已经具备了水的电离、弱电解质电离及电离平衡常数等具体知识,但知识遗忘度高,在初次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被有意识地向发展学科思维等方面引领,造成该部分知识的理解是肤浅的,孤立、片面的,通过本节课系统复习,提高结构化水平,并用相应的题目进行巩固练习。

效果分析1、学生能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准确的描述,并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和归纳。

2、以醋酸的电离平衡为例,通过分析能够总结出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3、通过对电离平衡常数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对电离平衡常数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综上所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学习效果良好。

教材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是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从高考命题设置角度来看,该部分内容是高考热点内容之一,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是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对这部分知识考查的要求是:1、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2、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完整版)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完整版)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本章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并举,而本节内容既是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又是水的电离与盐类水解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好本章的前提和基础。

(2)本节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和认识化学,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知道这一原理也适用于其它平衡体系。

通过引导学生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迁移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可有效突破本节重难点。

(2)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将本节课主要完成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物质类别的关系;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特征、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2、认识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掌握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3、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符合化学平衡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将化学平衡原理应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并依据该原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实验的方法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绎归纳类比迁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类比迁移突破难点(15mi n)观角度分析其电离过程。

[教师引导并讲解]CH3COOH CH3COO-+H+以醋酸为例,建立电离平衡思想。

[投影]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离子生成和结合成分子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板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定义[思考与交流]学生自主完成P42表格。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弱电解质的电离》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弱电解质的电离》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实验探究 请大家根据实验方案并按要求来进行实验,纠正不 规范操作。 动手实验、记录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动手实验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表达能力等。
实验结果汇报 哪个小组派代表来汇报一下实验现象? 其他组的实验现象是否一样? 实验现象表述与分析。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结能力。
聆听、回顾、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带着新问题进 入课堂。
导入新课。强化学生的分类思想,以便学生在后面 更好的认识强弱电解质与其他类别物质之间的联系。
导电实验演示 演示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 HCl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导电实验。 相同条件下,不同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全相同,为 什么? 相同条件下,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全相同。 相同条件下,HCl 比 CH3COOH 的电离程度大。请另
小结 教师总结,学生收获与体会、查缺补漏 分享与内省
让学生学会分享与反思。
教学反馈 课堂练习 做题 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作业 类比化学平衡,思考电离平衡的特点以及影响电离 平衡的因素。 存疑 引导学生关注下节课与本节课的联系;关注知识间 的相似性(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
(简要写出围绕所要研究的主题搜集的课堂教学 信息,并简要反思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教学要 怎么转变才能更好实现育人目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课例研究综 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 述 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 法之一,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 构过程,充分体现建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
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创设问题,让学生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
引导学生构建分析问题的方法。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2.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3-1,分析实验现象,建立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通过实验3-1,控制实验条件对实验的影响,重视学科思想的渗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电离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用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的辩证观点。

2.通过合作学习,活动与探究,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三、教学方法:采用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学习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1.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从对比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c(H+)不同,再通过阅读课本图3-1、3-2,从微观分析醋酸和盐酸在水中的电离情况,由学生小结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

2.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合作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概念从引入、分析到运用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设计过程【引入】:展示海洋、溶洞和各色饮料的图片。

【教师】:从海洋、溶洞、饮料到地球(水球),我们可以感受到溶液无处不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也无处不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所以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以离子反应为特征,离子反应的条件是反应中有沉淀、水或气体生产,这些条件都和生成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或电离程度有关系,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以化学平衡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酸、碱、盐在水中的离子反应。

【教师】通过必修的学习我们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但不同的酸和碱有强弱之分,例如:盐酸、硫酸、硝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是强碱,NH3·H2O是弱碱。

高中化学_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什么是强电解质、弱电解质2. 体会微粒观:能描述弱电解质醋酸溶于水的微粒形式、微粒相互作用,能写出电离方程式3. 体会平衡观:能将化学平衡原理,迁移到电离平衡,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4. 在实验中体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证据推理”二、学习重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的电离平衡;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课前预习区】1.电解质:什么是电解质?常见电解质包括哪些类型的物质?对下列电解质进行分类:HCl HNO3NaCl NaOH Al2O3H2SO4CH3COOHNH3·H2OCaCO3 HClO BaSO4NaHCO3H2O CH3COONH4H2CO32.“化学平衡”知识结构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化学平衡的特征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常数3.预备知识: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pH是c(H+)的负对数,即pH=-lgc(H+)或c(H+) =10 – pH。

根据pH换算c(H+):(两个抓手)0.1mol/L的盐酸,c(H+)=0.1mol/L,pH=____。

稀释10倍,得到0.01mol/L的盐酸,c(H+)=0.01mol/L,pH=____相同温度下,pH越大,c(H+)越小。

若溶液的pH增大1,则c(H+)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基本操作:如何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设计意图】找出和本节课密切相关的旧知识(电解质分类,化学平衡的知识结构,pH等),为新知识学习扫清障碍。

【课堂互动区】活动一实验探究—醋酸与盐酸酸性比较【提出问题】洁厕灵中的盐酸为什么不能用醋酸代替?【假设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设计】提供试剂:0.1mol/L盐酸,0.1mol/L醋酸,镁条,pH试纸【资料卡】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pH是c(H+)的负对数,即pH=-lgc(H+)或c(H+) =10 – p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电解质的电离〖复习目标〗(1)巩固对电解质、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2)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移动的影响因素。

(3)能对溶液的导电能力判断及对强弱酸碱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移动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应用。

〖教学过程〗考点一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平衡状态【知识精讲】1、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如:SO2、SO3、CO2、NO2等。

③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离子型氧化物。

④溶剂化作用: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相互吸引、相互结合,以“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形态存在,这种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溶剂作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注意】①强、弱电解质的范围: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②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

如:BaSO4、BaCO3等。

③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

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④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

⑤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特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指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点是:①动:υ(电离)=υ(结合)≠0的动态平衡;②定:条件一定,分子和离子浓度一定;③定:条件一定,分子和离子浓度一定;(2)影响因素(以CH 3COOH CH 3COO -+ H +为例)①浓度:加水稀释促进电离,溶液中n(H +)增大,c (H +)减小②温度:升温促进电离(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的)③相关离子:例如加入无水CH 3COONa 能抑制电离,加入盐酸也抑制电离,加入碱能促进电离,仍然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3)电离平衡常数①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产生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用K表示(酸用K a 表示,碱用 K b 表示)。

②表示方法:AB A ++B - K=c(A +) c(B -)c(AB) ③K 的意义:K 值越大,表示该电解质较易电离,所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

从K a 或K b 的大小,可以判断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例如弱酸的相对强弱: H 2SO 3(K a1=1.5×10-2)> H 3PO 4(K a1=7.5×10-3)>HF (K a =7.2×10-4)> HNO 2(K a1=4.6×10-4)> HCOOH (K a =1.8×10-4)> CH 3COOH (K a =1.8×10-5)> H 2CO 3(K a1=4.3×10-7)> H 2S (K a1=9.1×10-8)④影响K 值大小的因素:K 值不随浓度而变化,但随温度而变化。

(4)电离度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已电离的溶质的分子数占原有溶质分子总数的百分率,称为电离度。

常用α表示:α=已电离的溶质分子数原有溶质分子总数×100% (5)多元弱酸的电离。

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且越向后的电离越困难,其电离出来的离子浓度也越小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如 H 3PO 4的电离:第一步电离:H 3PO 4H ++H 2PO -4 K 1 第二步电离:H 2PO -4 H ++HPO 2-4 (较难) K 2 第三步电离:HPO 2-4 H ++PO 3-4(困难) K 3 显然: K 1>K 2>K 3。

在磷酸溶液中,由H 3PO 4电离出来的离子有H +、H 2PO-4 、HPO 2-4 、PO 3-4 等离子,其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H +)>c(H 2PO -4 )>c(HPO 2-4 )>c(PO 3-4) 。

【方法精讲】1、从“定性”和“定量”两角度理解电离平衡(1)从定性角度分析电离平衡:应该深刻地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移动结果不能“抵消”或“超越”这种改变。

(2)从定量角度分析电离平衡:当改变影响电离平衡的条件后分析两种微粒浓度之比的变化时,若通过平衡移动的方向不能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化学平衡常数定量分析。

2、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方法和规律:①若0.01 mol·L-1的酸HA 溶液的pH >2,说明 酸HA 在水溶液中没有完全电离,HA 为弱酸;②相同pH 的强酸、弱酸分别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溶液pH 变化大的是强酸,变化小的是弱酸;③相同pH 的强酸和弱酸,分别加入等量相应的钠盐,溶液pH 增大的是弱酸,pH 几乎不变的是强酸;④pH 相同、体积相同的强酸和弱酸与碱NaOH 完全反应时,耗碱量大的是弱酸,或与足量锌反应,产生H 2多的是弱酸;⑤取酸的钠盐溶于水,测定溶液pH,若pH=7,则对应酸为强酸,若pH>7,对应酸为弱酸。

3.“电离平衡”分析判断中六大误区(1)误认为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

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2)误认为弱电解质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浓度都减小,如氨水加水稀释时,c(H+)浓度增大。

(3)弱电解质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判断某些微粒浓度的关系式是否发生变化时,首先要考虑该关系式是否是电离常数、离子积常数、水解常数以及它们的变形。

(4)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pH,如pH=7的溶液在温度不同时,可能呈酸性或碱性,也可能呈中性。

(5)误认为由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如25℃,0.1mol/L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都为10-13 mol/L。

(6)误认为酸碱恰好中和时溶液一定呈中性。

如强酸和弱碱恰好中和溶液呈酸性,强碱和弱酸恰好中和溶液呈碱性,强酸和强碱恰好中和溶液呈中性。

【典例精讲】【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钾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钾离子和氯离子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故二氧化硫是电解质C.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硫酸钡属弱电解质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可能导电【答案】D【解析】A、氯化钾在水中的电离不需通电,错误;B、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电离产生离子,使溶液导电,所以亚硫酸是电解质,而二氧化硫不是电解质,错误;C、硫酸钡虽然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错误;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可能导电,如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时均能导电,正确,答案选D 。

【例2】将浓度为0.1 mol·L -1 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B .K a (HF)C .c (F -)c (H +) D .c (H +)c (HF )【答案】D【解析】将浓度为0.1 mol·L -1 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则HF 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最终溶液中的c (H +)、c (F -)、c (HF)浓度均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A 、氢离子浓度减小,错误;B 、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稀释过程中电离常数不变,错误;C 、HF 电离产生的氢离子与氟离子的浓度相等,所以比值不变,错误;D 、加水稀释后,氢离子、HF 分子均减少相同的倍数,但加水稀释会促进HF 的电离,所以HF 的浓度减小的更多,所以c (H +)c (HF )值增大,正确,答案选D 。

【例3】现有常温下的四种溶液:①pH=11的氨水、②0.001mol/L 的NaOH 溶液、③pH=3的醋酸、④由水电离出的c(H +)=10-11mol/L 的盐酸。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④>③B .将③、④分别稀释到pH =5,由水电离出氢离子的浓度均减小100倍C .在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①的pH 减小,②的pH 不变D .将①、④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 -):c(H +)<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氨水加水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进一步电离出OH -离子,醋酸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进一步电离出氢离子,则分别加水稀释10倍后四种溶液的pH 大小顺序为①>②>④>③,A 正确;B .醋酸为弱电解质,将③、④两种溶液分别稀释由pH=3到pH=5,依据c(H+)·c(OH-)=10-14,所以由水电离出氢离子的浓度均增大100倍,B错误;C.在氨水中加入氯化铵,抑制氨水的电离,溶液pH减小,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生成一水合氨,溶液pH减小,C错误;D.pH=11的氨水和pH=3的盐酸溶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浓度相同,等体积混合,由于氨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混合后氢离子全部反应反应,氨水又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所得溶液中:c(OH-):c(H+)>1,D错误,答案选A。

【考题精练】1.下列事实说明HNO2为弱电解质的是()①0.1 mol/L HNO2溶液的pH=2.1;②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 ;③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时,灯泡很暗;④HNO2溶液和KCl溶液不发生反应⑤HNO2能与碳酸钠反应制CO2;⑥HNO2不稳定,易分解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 C.①②⑥ D.①②【答案】D【解析】①HNO2若是强酸,正误0.1 mol/L HNO2溶液的pH=1,而实际pH=2.1>1,说明溶液中c(H+)<0.1mol/L,因此证明HNO2是弱酸,正确;②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说明该盐是强碱弱酸盐,所以HNO2是弱酸,正确;③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时,灯泡很暗,只能证明在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较小,但这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错误;④HNO2溶液和KCl溶液不发生反应,只能证明他们不具备反应的条件,与反应物的强弱无关,错误;⑤HNO2能与碳酸钠反应制CO2,只能证明酸性HNO2>H2CO3,但是不能说明HNO2是强酸还是弱酸,错误;⑥HNO2不稳定,易分解,可以证明其稳定性,这与酸的酸性强弱无关,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