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写作 借物抒情》研讨课教案_23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借物抒情》教案
写作——借物抒情教学目标1、通过教材回顾,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
2、通过分析课文和例文,掌握借物抒情的具体技法。
3、通过片段练习,学会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作文。
学习重点通过分析课文和例文,掌握借物抒情的具体技法。
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学会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作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展示大树的图片,引出“借物抒情”:同学们,刚才播放的歌曲的名字叫《好大一棵树》,这首歌深情的赞颂了大树,实际上是借大树在赞颂像大树一样默默奉献的老师们。
其实,除了音乐作品,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借某种事物来表达情感,这种写作写法叫借物抒情。
二、新授:(一)理解借物抒情:借物抒情的写法在我们在刚刚学过的第二单元和以前学过的文章中出现过,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归纳的结果说说作者借什么物,抒什么情?例句:《月》描绘了充满寒光冷气的月亮,表达了作者改变这个冰冷的世界,追求光和热的愿望。
《雪》描绘了美艳之至的江南雪和如粉如沙的北方雪,抒发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斗争精神的赞颂。
《雨》描绘了如银线如珍珠滋润大地的雨,抒发了对无私奉献者的礼赞。
《陋室铭》描写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寄托了作者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
《爱莲说》描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小结:这些文章都采用了“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是“物”,可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和情”。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抒情委婉,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写出复杂的细腻的情感,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过渡:那我们在自己的作文中怎么借物抒情呢?是否有一定的技法呢?我们先来探究一下作家是怎么做的。
(二)如何借物抒情1、回顾《海燕》,初探技法:问:作者如何描写海燕的?(暴风雨来临之际,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的飞翔,勇敢的叫喊,像个精灵,大笑,号叫。
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借物抒情》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借物抒情【预习指导】一、预习要求:1.自己阅读写作导引,注意圈点勾画。
2.了解借物抒情的相关知识。
3.质疑。
二、预习检测1.借物抒情的定义是什么?2.借物抒情的作用是什么?3.你知道哪些课文中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4.借物抒情要注意哪些问题?三、自学方法指导:1.自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并了解借物抒情的相关内容。
2.联系学过的课文中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如《月》《浪之歌》等。
【课堂建议】一、教师的教学预设学情预设:学生对于借物抒情的相关知识已经比较熟悉,但要灵活运用到作文中,还需进一步学习、实践。
教学课时:2课时二、重难点突破1.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深入学习借物抒情的相关知识;(2)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借物抒情突出主旨。
2.教学难点:在作文中运用借物抒情突出主旨。
三、学生怎样展开自主合作学习环节一:自主学习1.自己阅读写作导引,了解借物抒情的相关知识。
2.收集运用借物抒情手法的课文,深入了解课文中借物抒情的运用。
技法突破:知识链接1——借物抒情的定义;知识链接2——借物抒情的作用;知识链接3——借物抒情要注意的问题。
环节二:合作交流1.选取一个大家都熟知的风景,试想:当自己心情愉快的时候,这片风景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又给你怎样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感受。
2.简单整理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描写这片风景。
技法突破:要做到融情于景,切记描写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
四、作文实践结合“写作实践二”、“写作实践三”,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作文讲评】。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借物抒情》作文指导
第二单元作文指导——借物抒情教案教学目标:1、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
教学重点:掌握什么是借物抒情的写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借物抒情”这一方法,引导学生从事物的特点出发,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感知和理解世界,同时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了解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好坏,导入课题《借物抒情》。
二、明确概念借物抒情,就是通过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花草)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
三、描物(一)比习作悟要领比较阅读以下两段文字,说说哪段文字好?为什么?【甲】这房子可的确够老,算下来已年逾古稀,样子说不上古色古香,却质朴淳厚,老房子只有两层,四壁都是土墙,走近老房子,门前有高高的门槛,门也仅仅是木头做的,木头做门推开总有吱吱呀的声音。
进入老房子,里面只有一张木桌和几把木椅。
这样的老房子,可以用“简单”来概括了,但就是这样的老房子,沉淀着我纯粹的美好。
【乙】沿着满布青苔的石板路,一直延伸到尽头,便有一座古朴的老屋出现在眼前。
黛瓦青墙的老屋,常年被藤蔓攀附。
地上的苔藓浸润了多少时光的烟雨。
鹅卵石路上摆放着几盆碧绿的富贵竹还有劈完的柴火。
老旧的玻璃窗折射着太阳的光辉,屋子里陈设着红木家具,家具静静地待着,像是在等待着主人的回归。
时有几只小鸡仔走在地上,愉快地玩闹,给寂静的老房子增添了几点生机。
明确:【乙】好,描写生动形象。
(二)读名篇学技巧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朱自清《春》明确:运用多种感官2、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二单元写作 借物抒情(2)
第二单元写作借物抒情【导学目标】1.掌握抒情的种类。
2.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能灵活运用这一手法写作。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学生围绕名师导航中的内容进行学习,自主写作。
2.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交流习作成果,小组内互改互评,推出最佳作品在全班交流,全班互评,教师点评总结。
学法指导:针对学法指导【记叙文中抒情的技巧】1.抒情要自然、真挚、不做作,以情织文,以情感人。
2.直接抒情可以同具体描述结合起来,同联想、想象结合起来。
3.直接抒情可以采用修辞手法,也可以采用富有语言色彩的句子或特色句型。
4.间接抒情可以通过叙事抒情,以情叙事,融情于景。
5.间接抒情可以通过写景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6.间接抒情可以通过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7.间接抒情可以用侧面烘托、环境渲染。
8.抒情散文要求语言优美、简练、富有哲理。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故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任何一篇文章都离不开抒发情感,抒发情感的方式有多种:可借景,可借文,也可借物,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写法指导名师导航借物抒情,就是通过对某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来寄托某种感情、志趣、思想观点。
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做铺垫的。
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事物与所要表达的感情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感情要以事物的特点为核心,事物要能表达作者的意愿,使事物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对事物的描写要具体,在进行具体描写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中心思想的需要,要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与表现中心思想有联系的特征上,要善于选用词语,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描写事物时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要让读者读来字字都包含着真切动人的情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写作 借物抒情》研讨课教案_12
3.网校空间。课前利用网校空间,提供一些有利于理解借物抒情文章的资料等。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新课标向我们阐释,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 搜集素材 、构思立意 、列纲起草 、修改加工等环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 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 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二、学生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尽管有了一点点的常识,但很多学生一看到或涉及借物 抒情的题目就发怵,很少有同学对借物抒情类的作文感兴趣的。究其原因,是缺乏兴趣与 写作技巧的体现。学生对所接触的文字或生活材料认识不到位,不喜欢积累材料;再加之 缺乏写作习惯,写作仅仅是为了完成考试,过于被动,从句到段到篇的写作能力都存在很 大不足,更不善于归纳写作技巧。其实,要真正掌握写作,还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找到了 方法,写出一篇漂亮的借物抒情的作文并不是什么难事。
作者信息பைடு நூலகம்
《借物抒情》信息化教学设计
学科
年级
八年级
邮件
单位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作文训练《借物抒情》
一、教材分析
《借物抒情》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这一个单元的文章都是以心灵之声 为主题,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这一组组壮阔美丽的形象,在作家笔下,都 化成了一行行充满激情的文字。我们透过文字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韵律,一起欣赏散文诗 的美,从认识大自然中,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借物抒情,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写作 借物抒情》研讨课教案_8
——八下第二单元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浪之歌》,学习借物抒情三要素。
通过朗读思考、起立发言、课堂练笔、展示分享这几个环节引导学生掌握借物抒情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1、课文《浪之歌》切入,学习借物抒情的手法。
2、写作修炼手册
联系书本74页—75页的借物抒情知识要点,明确借物抒情的三要素。
(1)、要联想——物与情之间契合点
(2)、要描写——使用表现手法
(3)、要抒情——写物是手段、抒情是目的
3、读写联动,小试牛刀
题目:______牵动我的情思
古语说,情动而辞发。
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最熟悉的校园有没有一种事物引发你的思考和感悟呢?(要求符合三要素)
请以校园中的某一种物或某一处景为题完成小练笔。
如落叶、花草、大树(凤凰花、桂花、香樟树、行道松、黄金风铃,木棉花等)台阶、跑道、钟楼、灯……
4、范例指引,明晰方向
范例:爬山虎牵动我的情思
一次考试的失利常让我好几日都无法释怀。
偶然路过一所古旧的房子,发现上面爬满了爬山虎。
墙角下,一条条绿色的丝带从墙角顺着墙顶延伸,叶子像一块块翡翠镶嵌在红砖中,又像一层一层碧浪,那样汹涌澎湃。
爬山虎不如它的名字那样威武,它没有牢固的根基,它的干和枝干差不多粗细.但是,它奋发有力,坚强不屈,无数只脚攀助墙壁,在你没有注意的时候,又迈出了一步,努力向上攀登,它柔软而强劲的身体里,显露的坚强毅力和无限生机,牵动着我的情思,使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
5、我手书我心——学生
6、练笔展示分享
三、老师小结。
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 借物抒情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重庆市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借物抒情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借物抒情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借物抒情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借物抒情课题名称借物抒情三维目标1、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掌握借物抒情的方法。
3、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作文。
重点目标2难点目标3导入示标请同学们观察两段文字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面对生活的浩荡大泽,直接抒情就好比从桥上飞驰而过,借物抒情就好比乘一叶扁舟,听耳畔琴声悠扬,看湖面云影飘摇,一路前行,一路欣喜。
后者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触动和感悟,让我们的生活之路多一些绿荫和花香。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目标三导学做思一:什么是借物抒情导学:1、学生集体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考诗人借什么物抒什么情?诗人为什么会看着月亮就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呢?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句诗又是借物的什么特点抒发诗人怎样的感情?导做:学生独立思考自选一首来展示借对月亮的描写抒发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因为中秋月圆时正是万家团聚时,所以诗人看着皎洁的明月会情不自禁产生思乡之情。
第一句是借桃花潭水的千尺深抒发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导思:借物抒情: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借物抒情》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借物抒情》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案编写者:教案编辑专员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东西,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教学内容:1. 借物抒情的定义和特点2. 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3. 优秀借物抒情文章的欣赏和分析4. 学生写作实践5. 作文批改和讲评教学准备:1. 相关借物抒情的文章素材2. 作文本3. 投影仪或白板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叙述、说明等。
二、讲解借物抒情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1. 讲解借物抒情的概念:借物抒情是指通过对某个物品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 分析借物抒情的特点:借物抒情通常通过对物品的细致描写,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三、讲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10分钟)1. 写作手法:通过对物品的外貌、性格、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赋予物品以生命和情感。
2. 技巧: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使内容清晰、有条理。
四、优秀借物抒情文章的欣赏和分析(10分钟)1. 选取一篇优秀的借物抒情文章,如《荷塘月色》。
2. 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如对荷塘的描写、对月色的渲染等。
3. 分析文章如何通过借物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五、学生写作实践(15分钟)1. 布置写作任务:请学生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如一只笔、一本书、一棵树等,写一篇借物抒情文章。
2. 引导学生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并能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在今后的写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发现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六、作文互评与自我修改(10分钟)1. 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作文,进行阅读和评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写作 借物抒情》研讨课教案_22
作文辅导教学设计让你的文章美起来——美化作文五建议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掌握语言变化的特点。
2、学会用语言的变化美化文章的方法。
3、提升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1、掌握语言变化提点。
2、学会美化文章的方法。
教学辅助手段:PPT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
一篇好的文章,突出的特点,会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但是,首先得保证语言精炼,特别是记叙文、散文,语言更要精美。
那么,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如何做到语言精美,使我们的文章美起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展示课题:让你的文章美起来——美化作文五建议。
环节一多媒体展示: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整齐的美。
教师提示:在我们的视觉美感里,有一种美就是通过整齐来表达的。
中国古典建筑里的对称性就是一种整齐,军队的阅兵也讲究的是一种整齐,它会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达到一种美的效果。
反映到文章里也如此,中国古典文章里有一种骈文,也就是一种整齐的句式,虽然现在已经不讲究这种整篇整篇的整齐了,但,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地用上一点,也会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例如,有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有这样一段话:“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天空依旧湛蓝,突然想到,我不能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教师提示:分析一下这段语言,它的确不失美感。
但,当我们读过之后总是会觉得有一些美中不足的。
是什么呢?就是语言的一种均衡性、对称性。
前面的“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与后面的“天空依旧蓝”很不对称,总让人觉得缺少一点,显得很不整齐。
同学们,请试着修改一下。
好,我这里也有一位同学修改的,看看和你想的一样吗?我们可以修改一下再读: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沮丧而失去光茫;天空依旧湛蓝,它也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去黯然神伤。
突然想到,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教师提示:这样再读,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段文字均衡得多,节奏感也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愁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意象美、情感美。
2、借鉴化抽象的情感为具体的物(借物抒情)的这种写法,创造情感美。
【教学重、难点】
借鉴借物抒情的写法,创造情感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在第四单元课文《春酒》中,台湾作家琦君以散文的形式为我们酿造了一壶装满乡愁的春酒。
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下以诗的形式抒写的乡愁,诗里面的愁滋味会有什么不同吗?
2、了解学习目标
教师:大家能告诉老师,诗歌有什么特点吗?
明确:语言凝练、借助意象表达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板书:诗歌的特点)
教师:诗歌语言凝练、惜字如金,但诗中复杂而细腻的情感却能表达得淋漓尽致,那么,诗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明确:诗歌中往往借助意象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教师:那什么是意象呢?
明确:意象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物、景、事等。
(板书:意象的概念)
教师:我们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6种事物就是意象,因为它们寄寓了诗人无限的愁思。
二、品味乡愁美
1、初品乡愁美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美听与美读中初步感受诗歌中的美妙意境。
(听读诗歌《乡色酒》《乡愁》)
2、我赏乡愁美
在听读过程中,我们已经初步品尝到了诗中的愁滋味。
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自读诗歌,然后交流自己对这两首诗的感受、体会,最后推荐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你对这首诗的品析。
展示时按照这种句式进行:我认为《乡色酒》/《乡愁》很美,它美在_______
教师:这两首诗运用意象使表达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引起了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强烈共鸣,深刻地表达了海峡两岸的骨肉同胞渴望统一的真挚情感。
3、我悟乡愁美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乡色酒》,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诗中“你”“我”分别指什么?
明确:“你”指明月,“我”指诗人自己。
(2)在诗的第二节中,诗人将明月比作什么?
明确:比作一杯乡色酒。
月满,月色洒满大地;乡愁也满,乡愁充溢胸中。
这里将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为“酒”,将乡愁提升、净化。
再读《乡愁》,思考:
(1)在诗人余光中眼里,乡愁是什么?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有什么不同?
明确: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
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那就是乡愁。
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
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一类人的家国之思。
4、小结乡愁美。
在这两首诗中,诗人将乡愁化为乡色酒、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物,这样可以使表达更含蓄、更巧妙、更美。
三、感悟离愁美
1、初感离愁美
刚才我们品尝了现代诗歌中的愁滋味,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词中的愁滋味。
(听读《相见欢》《虞美人》)
2、我赏离愁美
作为帝王的南唐后主李煜,因为生不逢时、历史大势所趋做了亡国之君;但作为词人的李煜却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
因为他特别擅长将复杂细腻的情感精准地表达出来,在这一点能和他相媲美的,我认为只有女词人李清照。
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自读这两首词,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这两首词的感受、体会,最后推荐小组代表展示。
按这样的句式展示:我认为《相见欢》/《虞美人》很美,它美在_____
3、我悟离愁美
教师:是啊,李煜借用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些意象将曾经的帝王、如今的阶下囚,面对荣华富贵已成过眼云烟,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的心境,曲折有致地表达了出来。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相见欢》回答:
(1)找出词中巧妙写“愁”的句子。
明确: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词人以什么来写“愁”?
明确:以“丝”喻“离愁”,新颖而别致。
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虞美人》回答:
(1)找出词中巧妙写“愁”的句子。
明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词人以什么来写“愁”?
明确:用“一江春水”喻“愁”,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4、小结离愁美
在这首词中,李煜将离愁化作“丝”“水”来写,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共鸣,成为写离愁的名篇,得以传颂千古。
四、创造情感美
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诗词中运用借物抒情表达情感的妙处,下面请同学们运用今天这节课所学,写一篇作文,以期将自己的情感更曲折有致地、更美地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在运用借物抒情这种手法时应注意:
1、选准所借之物。
2、找准物和情的契合点。
物和情要有契合点,能够借助联想和想象建立关联,从而有效地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