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概括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教材,它是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加减法运算、形状和图形、时间和金钱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归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

一、数的加减法运算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核心。

在这一学期,学生们将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们需要掌握两位数的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会两位数的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形状和图形形状和图形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二维形状的认识和分类,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形状的辨认和描述,以及形状的特点和属性。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几何变换,如翻折、对称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时间和金钱时间和金钱的学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日常时间的读法和认识,如钟面的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读法等。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和时间的应用,如时间的前后、时间的长短等。

对于金钱的学习,学生们将学习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货币的认识和计算,以及简单的金钱应用,如购买物品、找零等。

四、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将学习图表的认识和分析,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数据的分类、数据的比较等。

五、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它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方式。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学生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实际问题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们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人教版期末知识点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

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如:300÷25÷4=300÷(25×4)4.除法公式(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商=除数(3)除数×商=被除数5.被除数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6.除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例:8÷2=4则2为除数。

8为被除数。

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

7.商: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而推导得出: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8.完全商当数a除以数b(非0)能除得尽时,这时的商叫完全商。

如:9÷3=3,3就是完全商。

9.不完全商如果数a除以数b(非零)除不尽,得到的商就是不完全商。

如:10÷3=3.1,这里的3就是不完全商。

10.被除数和商的关系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11.2—6的乘法口诀2×2=42×3=63×3=92×4=83×4=124×4=162×5=103×5=154×5=205×5=252×6=123×6=184×6=245×6=306×6=3612.直角:几何原本中的定义:当一条直线和另一条横的直线交成的邻角彼此相等时,这些角的每一个被叫做直角,而且称这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直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以下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的详细内容1. 整数加法和减法: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法。

a. 认识整数和数字的相对大小,例如:2 < 3,8 > 5。

b. 计算一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结果,例如:3 + 7 = 10,10 - 5 = 5。

c. 计算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结果,例如:25 + 11 = 36,36 - 9 = 27。

2. 数的认识:对0到100以内的数字进行认识,包括数字的读法、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等。

a. 数字的读法和认识,例如:56 读作“五十六”。

b. 数字的比较和排序,例如:将6、20、12、8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3. 简单的乘法概念: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和简单的口诀。

a. 了解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符号(×)。

b. 练习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计算简单的乘法,例如:2 × 3 = 6。

4. 简单的分数概念: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学习分数的表示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

a. 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分子、分母的意义。

b. 学习分数的表示方法,例如:1/2,2/3,3/4。

c. 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例如:1/3 < 1/2,3/4 > 2/5。

5. 长度的比较和计量:学习长度的比较和计量,包括用标准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长度大小。

a. 掌握长度的比较,例如:5 cm < 7 cm。

b. 学习使用标准长度单位进行计量,例如:厘米、分米、米。

c. 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例如:用尺子测量书桌的长度是30 cm。

以下是一些例题:1. 请计算:15 + 6 = ?解答:15 + 6 = 21。

2. 请比较数字大小并排序:12、9、20、16。

解答:9 < 12 < 16 < 20。

3. 请计算:8 - 4 = ?解答:8 - 4 = 4。

4. 请计算:18 + 27 = ?解答:18 + 27 = 45。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长度单位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

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

简写(符号)为:cm.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进率关:1毫米=0.1厘米;二、100以内的加减法1.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2.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6-22=34。

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3.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1-22=39.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4.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5.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6.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例如:67-25+28=70。

三、角的初步认识7.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8.角的种类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

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1米=100厘米。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5)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填空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2、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3、量一个物体时,厘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4、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二、填上“>”“<”或“=”。

35厘米25厘米5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20厘米2米5米50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3. 教室宽6()4. 一棵树高3()5.小明的身高130()6. 操场长80()四、画一画。

1、请你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2、请你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乘法的初步认识(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培养下面两个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人有在学习新知识后及时练习便不容易忘掉,如果不及时练习,就很容易遗忘的记忆规律。

因此,巩固当天所学,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很有必要。

对于这点,我要求学生作到:做作业前,先看课本回顾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做作业,还要做到“三到一检查一签字”。

“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睛看清题目,心里想着计算,手要把答案写得正确、美观;“一检查一签字”: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有没有出错,有错要及时订正,最后再让家长签字。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自然数和加法
- 自然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字,包括1、2、3等。

- 加法是在自然数之间进行的运算,例如1+2=3。

二、减法和乘法
-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例如5-3=2。

- 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第三个数,例如2*3=6。

三、除法和数列
- 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另一个数的几份,例如6÷2=3。

- 数列是按照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字,例如2、4、6、8。

四、图形和几何
- 图形是由线条和面组成的形状,例如正方形、三角形。

- 几何是研究图形性质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五、时间和长度
- 时间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概念,例如秒、分钟、小时。

- 长度是用来衡量物体的大小和距离的概念,例如厘米、米。

六、重量和容量
- 重量用于衡量物体的重量,例如千克、克。

- 容量用于衡量物体可以容纳的量,例如升、毫升。

七、简单运算和问题解决
- 简单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结果。

- 问题解决是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综合应用和思维发展
- 综合应用包括将多个数学概念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思维发展是通过数学研究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
帮助。

加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cm”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

5、解决问题: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避免产生“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

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1拃的长度大约是14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床长约2米。

6、平时多与孩子讨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并会估测物体大概的长度或高度。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摆竖式计算)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

重点是进位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用小1作标记),十位加的时候别忘加小1。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和退位减。

重点是退位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用小圆点作标记),十位减的时候别忘推掉1。

3、解决问题:(1)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注意:不能看“多”就加,看“少”就减,应先判断出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2)连续两问。

根据数学问题选取题目中相应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弄清两个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可直接用于第二个问题)。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以下是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内容的一些主要内容:
1.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要求掌握三位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2. 三位数的比较大小: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三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包括使用<、>、=符号进行比较。

3. 三位数的拆分与组合:要求能够将一个三位数按照十位、个位进行拆分,并能够根据拆分的数进行组合。

4. 两位数的整十整百加法和减法:要求能够进行整十整百的两位数加法和减法运算。

5. 百位数的理解:要求理解百位数的意义,即它在一个数中的位置具有的大小。

6. 两位数的比较大小: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两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包括使用<、>、=符号进行比较。

7. 足够多的加法与减法:要求通过足够多的练习,巩固和提升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操作熟练度。

8. 第一组数的加减法:要求能够通过第一组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观察出规律并推广到其他运算中。

9. 数量的对比: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数量进行大小的判断,并能够进行比较。

10.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学习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以上仅是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教材内容和练习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cm”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

5、解决问题: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避免产生“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

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1拃的长度大约是14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床长约2米。

6、平时多与孩子讨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并会估测物体大概的长度或高度。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摆竖式计算)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

重点是进位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用小1作标记),十位加的时候别忘加小1。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和退位减。

重点是退位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用小圆点作标记),十位减的时候别忘推掉1。

3、解决问题:(1)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注意:不能看“多”就加,看“少”就减,应先判断出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2)连续两问。

根据数学问题选取题目中相应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弄清两个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可直接用于第二个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米和厘米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1米 =100厘米 1米-40厘米 =60厘米 1-40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40厘米 ?厘米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顶点)(边)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作为学生的我们,数学是必学的科目之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和技能,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在学习数学时有所帮助。

1. 两位数的认识和比较:表示两位数可以用“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56=5×10+6。

比较两位数的大小需要先比较十位数的大小,再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2. 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53+28=81;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63-32=31。

3. 三位数的认识和比较:表示三位数可以用“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方式,例如785=7×100+8×10+5。

比较三位数大小需要先比较百位数的大小,再比较十位数的大小,最后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4. 三位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三个数的数量之和,如365+187=552;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452-316=136。

5. 整数的认识: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正整数可以用“+”表示,负整数可以用“-”表示。

6. 正整数的加减法: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和,如 37+65=102;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数量之差,如 98-65=33。

7. 初步认识同分母多分数:同分母多分数是指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几个分数,例如1/3、2/3、3/3。

8. 认识生活中的简单比例:比例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冒号(:)或比例符号表示,例如 1:3,1比3。

在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比例,例如男女比例为1:2。

9. 使用秤量尺进行长度度量:长度可以用米、分米、厘米等单位来度量,使用秤量尺可以测量长度。

需要注意保持尺的水平,避免测量误差。

10. 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的比较:两个相同形状的图形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可以是分割、将一部分放大或缩小等。

11. 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几何图形有不同的形状,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每种图形都有自己的性质,例如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线相等,长方形对角线相等。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全册(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汇总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

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2、退位减法。

•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解决问题: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认识角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二、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字比较:学习数字的大小比较,比如大于、小于、等于。

2. 数的读写:学习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包括从0到100的数字。

3. 数的认识:学习数字的顺序排列,能够根据大小判断数字的位置。

4. 数字的组成:学习数字的组成规律,包括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

5. 数的相加和相减:学习数字的简单加法和减法运算,例如:2+3=5、5-3=2。

6. 数的倍数和约数:学习数字的倍数和约数的概念,例如3是6的倍数,6和3都是6的约数。

7. 数轴的运用:学习在数轴上表示数字的大小,以及在数轴上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8. 数量的估计:学习根据实际情况估计数量的大小,并与实际数量进行比较。

9. 数量的统计:学习进行简单的数量统计,例如统计教室里的人数、物品的数量等。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 分数的认识: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例如1/2表示把一个单位分成两等份。

这些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能够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1. 数的认识- 认识数的概念和特征- 0~99的认识和读法-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加法和减法- 数的组成- 数的估算2. 数的拆分和合并- 10以内的数的拆分和合并- 20以内的数的拆分和合并- 100以内的数的拆分和合并3. 位置与方向- 左、右、前、后的概念- 上、下、中间的概念- 顺时针、逆时针的概念- 水平、垂直、斜的方向4. 形状与图形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认识和辨认各种二维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 观察并绘制各种形状的图形- 形状的分拆和合并5. 长度、面积和体积- 认识长度的单位和读法- 量取和比较长度- 认识面积和体积的单位和读法- 量取和比较面积和体积6. 时间和钟表- 认识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读写和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时间7. 数的概念- 十位和个位的概念- 十位和个位的数的表示和读法8. 数的大小比较与排序-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顺序排列- 数的排序9. 数的运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加法的概念与运算- 减法的概念与运算- 加减法的性质- 分配律和交换律的运用- 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10. 数的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上是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大全,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3页/共3页。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二年级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与数的整体认识、数的排序、数的组成、数的进位与退位、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四则运算等。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数的认识与数的整体认识1. 0~100之间的数的读法和写法,如11读作十一,21读作二十一等。

2. 数的顺序排列,如从小到大排列0~10之间的数。

3. 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如6<7,3>1等。

4. 数的相等和不相等,通过数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如2+3=4+1,5-2≠4+1等。

5. 数的分类,将2、4、6、8等偶数和1、3、5、7等奇数进行分类。

二、数的排序1. 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2. 使用刻度尺进行数的排序,如找出尺子上的数并按大小顺序排列。

三、数的组成1. 数的十位和个位。

2. 数由十位和个位组成的读法和写法,如16由10和6组成,可以读作十六。

四、数的进位与退位1. 数进位与退位的规律。

2. 十位数和个位数之间的进位与退位,如29进1位变成30,35退1位变成34等。

3. 数进退位的应用,如计算37+9时,使用退位法等。

五、加法与减法1. 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熟练使用竖式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3. 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分苹果等,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加减法。

六、乘法与除法1. 掌握2的乘法口诀,如2×1=2,2×2=4等。

2. 熟练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如2、5、10的乘法表。

3. 解决实际问题,如分苹果等,在解决问题中运用乘法和除法。

七、四则运算1. 了解四则运算的运算符和运算顺序。

2. 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结账、车站找人等。

以上就是二年级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培养对数的认识和整体认识能力,掌握数的排序、组成、进位与退位等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运算,以及应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一、加法和减法1.1 加法小学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两位数的加法,从个位开始教起,逐步加深难度。

学生应该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及运算法则,学会手算,并理解加法的概念和应用。

1.2 减法小学二年级学生也开始学习两位数的减法,同样从个位开始教起,逐步加深难度。

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并学会手算。

在减法运算中,要让学生注意数量的变化,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数的认识和数形结合2.1 数的认识学生在小学二年级时应该掌握数字的大小及大小关系,并能用数字表示出具体的数量。

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掌握数字的顺序和读法,通过不同的游戏和活动来帮助学生记忆数字。

2.2 数形结合数学教育注重数与形的结合,小学二年级也不例外。

学生应该掌握常用数字的表示形式,如贝壳、棒图、点图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通过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数量的对比等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时间和长度3.1 时间小学二年级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常见的时间单位,如年、月、日、小时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方法,如时钟和日历。

在学习时间时,要注意让学生清晰地认知一整天的时间,掌握时间的流逝方式。

3.2 长度小学二年级学生也开始接触长度单位,包括常见的米、厘米等。

同时,还需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并在生活中实际应用中去发现和认知长度单位的存在。

四、形状和空间4.1 形状小学二年级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并能够对不同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和辨认。

同时,在认识和比较不同的几何图形时,要让学生注重形状、大小和位置等方面的比较。

4.2 空间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空间概念,如概念方位、前后左右、上下等,并能够通过简单的空间布局来确定位置和方向。

同时,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表达空间概念。

结语小学二年级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后续学习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数理思维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以下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全册的知识点总结:1.认识数的大小:认识0-100之间的数,理解数的大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数的读法:能正确读出0-100之间的数。

3.数的组成:理解数的组成方式,十位数和个位数。

4.数的顺序:理解数的顺序,排列0-100之间的数。

5.算数排列:按顺序排列0-99之间的数。

6.数的增减:能够进行数的增加和减少操作,使用“+”和“-”符号。

7.数的相等:理解数的相等概念,判断数是否相等。

8.数的比较:理解数的大小比较,使用“<”、“>”和“=”符号。

9.数的工具:认识计数器,使用计数器进行数的计数。

10.数的表达:用数的方式表达物体数量,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11.数的排列:理解数的排列方式,进行数的排列操作。

12.数的分类:根据数的特征进行分类,如奇数和偶数的区分。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数的拆分:拆分1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分解方式。

14.数的相加:进行两个数的相加操作,使用“+”符号。

15.数的相减:进行两个数的相减操作,使用“-”符号。

16.数的乘法:理解数的乘法概念,进行两个数的相乘操作,使用“×”符号。

17.数的除法:理解数的除法概念,进行两个数的相除操作,使用“÷”符号。

18.数的推断:通过已知数推断未知数的值,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

19.数的解释:理解数的含义,能够用文字解释数的意义。

20.数的整体:理解数的整体概念,将数分解成若干部分。

总结以上就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全册的主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的重点内容包括:
1. 认识长度单位:掌握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来描述物体的长度,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

2. 100以内加减法: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等。

3. 角的认识:认识角的基本概念,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4. 认识时间: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掌握时间的计量单位和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5. 图形与拼组: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拼组。

6. 统计与概率: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能够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概率计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教材和教辅资料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概括
期末考试快到了!大家准备好了吗?小编为您带来了二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概括,希望您多加练习,相信会提高您的考试成绩,加油哦!
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1)平均分的意义、表内乘法、简单的除法;
(2)乘法口诀求商;
(3)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除法: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

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例:300÷25÷4=300÷(25×4)。

除法公式:(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商=除数????????????? (3)除数×商=被除数
被除数: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例:24÷8=3,其中24是被除数。

除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例:8÷2=4则2为除数。

8为被除数。

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

商: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而推导得出: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完全商:当数a除以数b(非0)能除得尽时,这时的商叫完全商,例:9÷3=3,3就是完全商。

不完全商:如果数a除以数b(非零)除不尽,得到的商就是不完全商,例:10÷3=3......1,这里的3就是不完全商。

被除数和商的关系: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2.2—6的乘法口诀:
3.直角:当一条直线和另一条横的直线交成的邻角彼此相等时,这些角的每一个被叫做直角,而且称这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直线。

一个直角等于90度。

符号:Rt∠
4.锐角:大于0°小于90°(直角)的角。

两个锐角相加不一定大于直角,但一定小于平角。

5.钝角:钝角大于直角(90°)小于平角(180°)的角叫做钝角。

6.平移: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平移可以不是水平的。

7.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点O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
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叫做旋转角,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ˊ,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相等。

旋转的三要素:(1)旋转中心;?????????????????? (2)旋转方向;?????????????????? (3)旋转角度。

注意:三要素中只要任意改变一个,图形就会不一样。

旋转变换是由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个图形,在改变过程中,原图上所有的点都绕一个固定的点换同一方向,转动同一个角度。

8.7、8、9的乘法口诀:
9.万以内的数的认识:
100=10个10(10个10相加的结果等于100)
1000=10个100(10个100相加的结果等于1000)
10.克:克为质量单位,符号g,相等于千分之一千克。

一克的重量大约相于一立方厘米水在室温的质量,大约有一个万字夹的质量。

1吨=1,000,000克(一百万克)
1公斤(1千克)=1,000克(一千克)
1市斤=500克(1克=0.002市斤)
1毫克=0.001克(1克=1000毫克)
11.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