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分类1-基本介绍及国外的目1

合集下载

鸟的分类

鸟的分类

雨燕目代表动物Ⅰ
白 腰 雨 燕
小 白 腰 雨 燕
咬鹃目(Trogoniformes)*
特征 体形中等大小。头较大;嘴 短阔粗厚,嘴峰弯曲,嘴须发达; 翅短圆,翅表面具波纹;尾长, 外侧3对尾羽逐渐变短,凸尾形; 脚短弱,局部被羽;异趾足,前 趾基部合并。雌雄异色。晚成鸟。 分布 主要分布于南美洲,还见于 次印度大陆和中国西南部、太平 洋诸岛。 分类 1科6属39种。中国1属3种。 代表动物 红头咬鹃
在开阔的草原或沙地)。
秧鸡科(Rallidae)
• 特征 为中型涉禽。喙短而 强。跗跖长,四趾皆存在, 后趾与前趾同在一平面上, 趾间无蹼或具瓣蹼.
• 分类 33属133种,我国11 属19种。 • 代表动物 骨顶鸡,黑水鸡
黑 水 鸡
骨 顶 鸡
三趾鹑科 (Turuiciformes)
特征 三趾鹑体型和习性似 鹌鹑,多数缺少后趾,只 有三个前趾。三趾鹑与大 多数鸟类不同,为一雌多 雄制,雌鸟体型较大,羽 色较鲜艳,向雄鸟求偶, 而雄鸟负责孵卵。 分类 2属16种,我国1属3 种。 代表动物 我国有1属3种 (右图),广布于旧大陆 温带地区, 。 棕三趾鹑(
拟鹑科2属3种马达加斯加三趾鹑科2属16种除中北美南极鹤科4属15种北美欧亚大陆非洲秧鹤科1属1种美洲大陆喇叭声鹤科1属3种南美秧鸡科33属133种广布日鷉科2属3种非洲美洲印度次大陆太平洋诸岛鹭鹤科1属1种太平洋诸岛日鳱科1属1种中南美叫鹤科2属2种南美鸨科9属25种欧亚大陆及非洲中国4科17属34种gruiformesgruiformes特征特征体型较大头顶体型较大头顶裸出四趾皆存在裸出四趾皆存在后趾小位置稍高
金腰燕
家燕
黄鹂科(Oriolidae)
• 特征 为树栖鸟类。体 型中等,嘴与头等长, 嘴峰稍向下曲,嘴须 细短。跗跖短,爪长 而曲。 • 代表动物 黑枕黄鹂

8种鸟类分目检索表

8种鸟类分目检索表
孔雀是大型鸟类,著名的特征是雄性的华丽羽毛和羽冠。它们生活在热带地区,以昆虫、植物和小型爬行动物为食。孔雀被广泛认为是美丽和奢华的象征。

Accipitriformes
鹰科(Accipitridae)
Aquila chrysaetos
鹰是大型的猛禽鸟类,有强壮的嘴和锐利的爪子。它们是优秀的飞行者和猎手,以小型哺乳动物、鱼类和其他鸟类为食。鹰被广泛看作是威严和力量的象征。
杜鹃
Cuculiformes
杜鹃科(Cuculidae)
Cuculus canorus
杜鹃是中等体型的鸟类,拥有倾斜的嘴和长尾。它们的羽毛多样化,常见于森林和灌木丛地区。杜鹃以昆虫和小型爬行动物为食,在繁殖季节发出独特的啼声。杜鹃被广泛用作吉祥和自然的象征。
希望这个分目检索表格能够提供所需的详细信息。
8种鸟类分目检索表
以下是8种鸟类分目检索表格,包括每种鸟类的科、目、科学名称和一些特征的详细描述:
鸟类种类
目(Order)
科(Family)
科学名称
描述
麻雀
Passeriformes
雀科(Passeridae)
Passer domesticus
麻雀是小型鸣禽,常被认为是城市和乡村地区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它们有短而坚硬的喙,通常以种子和昆虫为食,善于在各种环境中生存。
孔雀
Galliformes
孔雀科(Phasianidae)
Pavo cristatus
孔雀是大型的鸟类,著名的特征是雄性的华丽羽毛和羽冠。它们生活在热带地区,以昆虫、植物和小型爬行动物为食。孔雀被广泛认为是美丽和奢华的象征。ຫໍສະໝຸດ 鸭子Anseriformes
鸭科(Anatidae)

鸟类传统分类表

鸟类传统分类表

鸟类传统分类表鸟类传统分类表1 蜥鸟亚纲1.1始祖鸟⽬o 1.1.1始祖鸟科1.2孔⼦鸟⽬o 1.2.1孔⼦鸟科o 1.2.2长城鸟科2 反鸟亚纲2.1始反鸟⽬2.2华夏鸟⽬2.3长翼鸟⽬3 今鸟亚纲o 3.1 齿颚总⽬3.1.1鱼鸟⽬3.1.2黄昏鸟⽬o 3.2 古颚总⽬ Paleognathae3.2.1 鸵鸟⽬ Struthioniformes3.2.1.1鸵鸟科 Struthionidae3.2.2 美洲鸵鸟⽬ Rheiformes3.2.2.1美洲鸵鸟科 Rheidae3.2.3 鹤鸵⽬ Casuariiformes3.2.3.1鹤鸵科 Casuariidae3.2.3.2鸸鹋科 Dromaiidae3.2.4 ⽆翼鸟⽬ Apterygiformes3.2.4.1⽆翼科Apterygidae3.2.5 形⽬Tinamiformes/⼜称鹬鸵⽬3.2.5.1鹬鸵科 Tinamidae o 3.3 楔翼总⽬ Impennes3.3.1 企鹅⽬ Sphenisciformes3.3.1.1企鹅科 Spheniscidae o 3.4 今颚总⽬ Neognathae 3.4.1 雁形⽬ Anseriformes3.4.1.1叫鸭科 Anhimidae3.4.1.2鸭科 Anatidae3.4.2.1冢雉科 Megapodidae3.4.2.2凤冠雉科 Cracidae3.4.2.3松鸡科 Tetraonidae3.4.2.4雉科 Phasianidae3.4.2.5珠鸡科 Numididae3.4.2.6吐绶鸡科 Meleagrididae3.4.2.7齿鹑科 Odontophoridae3.4.2.8拟鹑科 Mesitornithidae3.4.3 潜鸟⽬ Gaviiformes3.4.3.1潜鸟科 Gaviidae3.4.4 鸊鷉⽬ Podicipediformes3.4.4.1鸊鷉科 Podicipedidae3.4.5 鹱形⽬ Procellariiformes3.4.5.1信天翁科 Diomedeidae3.4.5.2鹱科 Procellariidae3.4.5.3鹈燕科 Pelecanoididae3.4.5.4海燕科 Hydrobatidae3.4.6 鹈形⽬ Pelecaniformes3.4.6.1鹈鹕科 Pelecanidae3.4.6.2鲣鸟科 Sulidae3.4.6.3鸬鹚科 Phalacrocoracidae ? 3.4.6.4军舰鸟科 Fregatidae 3.4.6.5蛇鹈科 Anhingidae3.4.6.6鹲科 Phaethontidae3.4.7 鹳形⽬ Ciconiiformes3.4.7.1鹭科 Ardeidae3.4.7.2宽嘴鹭科 Cochlearidae3.4.7.3鲸头鹳科 Balaenicipitidae ? 3.4.7.4锤头鹳科 Scopidae 3.4.7.5鹳科 Ciconiidae3.4.7.6鹮科 Threskiornithidae3.4.7.7红鹳科 Phoenicopteridae3.4.8 隼形⽬ Falconiformes3.4.8.1隼科 Falconidae3.4.8.2美洲鹫科 Cathartidae3.4.8.3鹰科 Accipitridae3.4.9 鹤形⽬ Gruiformes3.4.9.1拟鹑科 Mesoenatidae3.4.9.2三趾鹑科 Turnicidae3.4.9.3领鹑科 Pedionomidae3.4.9.4鹤科 Gruidae3.4.9.5秧鹤科 Aramidae3.4.9.6喇叭鸟科 Psophiidae3.4.9.7秧鸡科 Rallidae3.4.9.8⽇鷉科 Heliornithidae3.4.9.9鹭鹤科 Rhynochetidae3.4.9.10⽇鳽科 Eurypigidae3.4.9.11叫鹤科 Cariamidae3.4.9.12鸨科 Otididae3.4.9.13恐鹤科3.4.10 鸻形⽬ Charadriiformes3.4.10.1⽔雉科 Jacanidae3.4.10.2彩鹬科 Rostratulidae3.4.10.3蛎鹬科 Haematopodidae3.4.10.4鸻科 Charadriidae3.4.10.5反嘴鹬科 Recurvirostridae ? 3.4.10.6鹬科 Scolopacidae 3.4.10.7瓣蹼鹬科 Phalaropodidae ? 3.4.10.8蟹鸻科 Dromadidae 3.4.10.9⽯鸻科 Burhinidae3.4.10.10燕鸻科 Glareolidae3.4.10.11籽鹬科 Thinocoridae3.4.10.12鞘嘴鸥科 Chionididae3.4.10.13贼鸥科 Stercorariidae3.4.10.14鸥科 Laridae3.4.10.15剪嘴鸥科 Rhynchopidae3.4.10.16海雀科 Alcidae3.4.11 鸽形⽬ Columbiformes3.4.11.1沙鸡科 Pteroclidae3.4.11.2鸠鸽科 Columbidae3.4.12 鹦形⽬ Psittaciformes3.4.13 鹃形⽬ Cuculiformes3.4.13.1蕉鹃科 Musophagidae3.4.13.2杜鹃科 Cuculidae3.4.13.3麝雉科 Opisthocomidae3.4.14 鸮形⽬ Strigiformes3.4.14.1草鸮科 Tytonidae3.4.14.2鸱鸮科 Strigidae3.4.15 夜鹰⽬ Caprimulgiformes3.4.15.1油鸱科 Steatornithidae3.4.16.2蟆⼝鸱科 Podargidae3.4.16.3林鸱科 Nyctibiidae3.4.16.4夜鹰科 Caprimulgidae3.4.16 ⾬燕⽬ Apodiformes3.4.16.1⾬燕科 Apodidae3.4.16.2凤头⾬燕科 Hemiprocnidae ? 3.4.16.3蜂鸟科 Trochilidae 3.4.17 ⿏鸟⽬ Coliiformes3..4.17.1⿏鸟科 Coliidae3.4.18 咬鹃⽬ Trogoniformes3.4.18.1咬鹃科 Trogonidae3.4.19 佛法僧⽬ Coraciiformes3.4.19.1翠鸟科 Alcedinidae3.4.19.2短尾 Todidae3.4.19.3翠 Momotidae3.4.19.4蜂虎科 Meropidae3.4.19.5鹃 Leptosomatidae ? 3.4.19.6佛法僧科 Coraciidae3.4.19.7戴胜科 Upupidae3.4.19.8林戴胜科 Phoeniculidae ? 3.4.19.9犀鸟科 Bucerotidae 3.4.20 形⽬ Piciformes3.4.20.1鹟?科 Galbulidae3.4.20.2喷?科 Bucconidae3.4.20.3须?科 Capitonidae3.4.20.4响蜜?科 Indicatoridae ? 3.4.20.5鵎鵼科 Ramphastidae 3.4.20.6啄⽊鸟科 Picidae霸鹟科 Tyrannidae尖喙鸟科 Oxyruncidae刈草鸟科 Phytotomidae刺鹩科 Acanthisittidae⼋⾊鸫科 Pittidae阔嘴鸟科 Eurylaimidae砍林鸟科 Dendrocolaptidae 灶鸟科 Furnariidae蚁鸟科 Formicariidae⾷蚊鸟科 Conopophagidae 窜鸟科 Rhinocryptidae伞鸟科 Cotingidae侏儒鸟科 Pipridae裸眉鸫科 Philepittidae薮鸟科 Atrichornithidae琴鸟科 Menuridae百灵科 Alaudidae燕科 Hirundinidae鹡鸰科 Motacillidae⼭椒鸟科 Campephagidae 鹎科 Pycnonotidae太平鸟科 Bombycillidae棕榈?科 Dulidae河乌科 Cinclidae鹪鹩科 Troglodytidae嘲鸫科 Mimidae岩鹨科 Prunellidae鸫科 Turdidae莺科 Sylviidae鹟科 Muscicapidae画眉科 Timaliidae长尾⼭雀科 Aegithalidae 细尾鹩莺科 Maluridae⼭雀科 Paridae短嘴旋⽊雀科 Climacteridae ?旋⽊雀科 Certhiidae 攀雀科 Remizidae太阳鸟科 Nectariniidae啄花鸟科 Dicaeidae绣眼鸟科 Zosteropidae澳?科 Promeropidae吸蜜鸟科 Meliphagidae黄鹂科 Oriolidae和平鸟科 Irenidae伯劳科 Laniidae钩嘴鵙科 Vangidae卷尾科 Dicruridae]垂⽿鸦科 Callaeidae鹊鹨科 Grallinidae燕鵙科 Artamidae钟鹊科 Cracticidae极乐鸟科 Paradisaeidae园丁鸟科 Ptilonorhynchidae ?鸦科 Corvidae椋鸟科 Sturnidae⽂鸟科 Ploceidae梅花雀科 Estrildidae绿鹃科 Vireonidae雀科 Fringillidae管⾆鸟科 Drepanididae森莺科 Parulidae鹀科 Emberizidae拟黄鹂科 Icteridae鸲鹟科 Petroicidae。

鸟类传统分类「鸟纲」(一)

鸟类传统分类「鸟纲」(一)

鸟类传统分类「鸟纲」(一)(全世界已发现9755种;中国有1294种,*表示中国有该科或该属鸟)史鸟总目--古颚总目(走禽)【平胸总目】鸵鸟目鸵鸟科鸵鸟属(2种)(非洲)非洲鸵鸟:体重130-160千克,体型最大的鸟(东非)索马里鸵鸟、蓝腿鸵鸟、蓝颈鸵鸟:体重130千克左右美洲鸵鸟目美洲鸵鸟科美洲鸵鸟属(2种)(南美洲)大美洲鸵、鶆䴈【音:来袄】:体重25-36千克(南美洲)小美洲鸵:体重15-25千克鹤鸵目(1)鹤鸵科鹤鸵属(3种)(大洋洲、新几内亚)双垂鹤鸵、南方鹤鸵、双垂食火鸡:体重29-59千克(新几内亚)单垂鹤鸵、北方鹤鸵、单垂食火鸡:体重20-25千克(新几内亚)侏鹤鸵、侏食火鸡:体重约18千克左右鹤鸵目(2)鹤鸵科(一说鸸鹋科)鸸鹋属(1种)(澳大利亚)鸸鹋、澳洲鸵鸟:体重30-45千克,身高比鹤鸵高,成年雌性比雄性大鹬鸵目无翼鸟科无翼鸟属(5种)新西兰国鸟褐几维鸟(鹬鸵)、奇异鸟:体重3.5千克左右【另有:大斑、北岛褐、奥卡里托褐、小斑几维鸟】䳍【音:宫】形目䳍科(中、南美洲) 9属47种是古颚总目中体型和体重最小的(1.5-2千克),特征是脚掌大而体型圆。

濒临绝种。

(1)䳍属(5种)孤䳍【另有:大、黑、灰、白喉䳍】(2)林䳍属(3种)茶胸林䳍【另有:高原、斗篷林䳍】(3)穴䳍属(21种)淡眉穴䳍【另有:小、灰、棕、褐、斑、杂色、锈色、波斑、黑顶、小嘴、灰喉、灰胸、黄腿、灰腿、红脚、乔科、塔陶、巴氏、伯氏、巴西穴䳍】(4)红翅䳍属(1种)红翅䳍(5)斑䳍属(7种)灰斑䳍【另有:丽色、弯嘴、秘鲁、智利、安第斯、高山斑䳍】(6)侏䳍属(1种)侏䳍(7)凤头䳍属(2种)凤头䳍【另有:丽凤头䳍】(8)山䳍属(2种)北山䳍【另有:南山䳍】(9)拟䳍属(5种)斑拟䳍【另有:小、白腹、查科、达尔文拟䳍】今鸟总目--楔胸总目(企鹅总目)企鹅目企鹅科(南极、亚南极)6属17种(或18种)(1)王企鹅属(2种)帝企鹅、皇帝企鹅:体重50千克左右;身高0.9-1.2米王企鹅、国王企鹅:体重15-16千克,体型较帝企鹅小(2)阿德利企鹅属(3种)阿德利企鹅:体重5-6千克白眉企鹅、巴布亚企鹅、金图企鹅:体重5.5-8.5千克南极企鹅、帽带企鹅、纹颊企鹅、警官企鹅、胡须企鹅:体重4千克左右(3)冠(角)企鹅属(6种)黄眉企鹅、凤冠企鹅:体重3-4千克斯岛黄眉企鹅、响弦角企鹅冠毛企鹅、竖冠企鹅、翘眉企鹅:体重4-6.5千克凤头黄眉企鹅、跳岩企鹅(另有3个亚种):以暴躁的脾气及凶悍出名,是最具攻击性的一种企鹅白颊黄眉企鹅、皇家企鹅:体重5-6千克长眉企鹅、马可罗尼企鹅:体重5.5千克左右(4)黄眼企鹅属(1种)(新西兰)黄眼企鹅:体重5-8千克(5)小蓝企鹅属(1种)【一说2种】(大洋洲)小鳍脚企鹅、仙企鹅、小蓝企鹅【另有:白翅鳍脚企鹅】(6)环企鹅属(4种)(南非附近)斑嘴环企鹅、非洲企鹅、黑脚企鹅、爵士企鹅、叫驴企鹅(因持续嚎叫):体重约3.5千克左右;一次潜水可达5分钟左右,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企鹅(南美洲以西)加拉帕戈斯企鹅、科隆企鹅、阿拉巴戈企鹅:体重1.7-2.6千克;是唯一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企鹅(南美洲东南海岸)麦哲伦企鹅、南美企鹅:体重约4千克左右(南美洲西海岸)洪堡企鹅、秘鲁企鹅:体重约4千克左右今鸟总目—突胸总目雁形目(1)叫鸭科(南美洲)2属(1)(冠)叫鸭属(2种)黑颈叫鸭、北叫鸭:体重3.9千克左右冠叫鸭:体重3-5千克(2)角叫鸭属(1种)角叫鸭:体重3-3.15千克,身长近1米雁形目(2)鹊雁科(大洋洲)1属鹊雁属(1种)鹊雁、花斑雁、半蹼雁:体重2.07千克左右;是鸟类的“活化石”,在2500万年前就出现了雁形目(3)鸭科44属树鸭亚科(1)树鸭属*(8种)(除了欧洲和两极)栗树鸭:体重0.4-0.6千克【另有:尖羽、白脸、斑胸、黑腹、茶色、细斑、西印度树鸭】白背鸭亚科(2)白背鸭属(1种)(非洲)白背鸭:体重0.45-0.907千克雁亚科天鹅族2属(3)天鹅属*(6种)*(欧亚大陆)疣鼻天鹅、赤嘴天鹅:体重6.75-10千克*(欧亚大陆)大天鹅、黄嘴天鹅:体重8-12千克;能发出象喇叭一样的叫声,嘴黄色区域多*(北半球)小天鹅:体重4-7千克;鸣声清脆,有似“叩,叩”的哨声,嘴黄色区域少(大洋洲)黑天鹅:体重3.7-8.75千克(南美洲)黑颈天鹅:体重3.5-4.4千克(北美洲)黑嘴天鹅:体重7-13.6千克,其体重和形态也是生活在地球上最大的水禽(4)扁嘴天鹅属(1种)(南美洲)扁嘴天鹅:体重3.8-4.6千克雁族3属(5)雁属*(7种)*(欧亚大陆)鸿雁、大雁、原鹅:体重2.8-4.25千克*(欧亚大陆)灰雁:体重2.5-4千克*(欧亚大陆)豆雁:体重约3千克左右;嘴上有黄斑【另有短嘴豆雁也被列入该属】*(北半球)白额雁、花斑雁、明斑雁:体重2.3-5千克*(北半球)小白额雁、弱雁:体重1.4-2.3千克*(欧亚大陆高原)斑头雁、黑纹头雁:体重2-3千克;能飞越珠穆朗玛峰(欧亚大陆)粉脚雁:体重2.2-2.7千克(6)黑雁属*(5种)*(北半球)黑雁:体重1.1-1.7千克【另有小美洲黑雁也被列入该属】*(欧亚大陆)红胸黑雁:体重1.2-1.6千克*(欧亚大陆)白颊黑雁:体重1.4-2.4千克(北美洲)夏威夷黑雁:体重1.5-3千克*(北美洲)加拿大黑雁、黑额黑雁:体重3-10.9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雁形目的物种(7)雪雁属*(3种)*(北美洲为主)雪雁、白雁:体重2.5-2.7千克(北美洲)细嘴雁、罗斯鹅:体重0.86-2.04千克(白令海、北美洲)帝雁、蓝雁、蓝雪雁:体重2.8千克左右斑鸭亚科(8)点斑鸭属(1种)(大洋洲)澳洲斑鸭:是介于鸭雁之间的类型,其亲缘关系和其它鸭雁类都比较远距翅雁亚科(9)距翅雁属(1种)(非洲)距翅雁、直翅鹅:体重6-10千克,体型巨大麻鸭亚科麻鸭族5属(10)麻鸭属*(7种)*(除南北美洲、非洲中部)赤麻鸭:体重约1.5千克左右【另有:冠、灰头、翘鼻、棕胸、黑胸、白腹麻鸭】(11)草雁属(5种)(南美洲)黑翅草雁:体重2.7-3.6千克【另有:白、灰头、棕头、斑胁草雁】(12)埃及雁属(1种)*(非洲;旅中国)埃及雁:体重1.5-2.5千克【该属毛里求斯雁1698年已经灭绝】(13)蓝翅雁属(1种)(埃塞俄比亚高原)蓝翅雁(14)绿翅雁属(1种)(南美洲)绿翅雁【濒危鸟类】船鸭族(15)船鸭属(4种)(南美洲)白头船鸭:体重2.95-3.8千克【另有:灰、花斑、短翅船鸭】栖鸭族9属(16)瘤鸭属*(1种)*(南半球)瘤鸭:体重1.23-2.6千克(17)鬃林鸭属(1种)(澳大利亚)鬃林鸭、澳洲林鸭、澳大利亚林鸭、鬃鸭:体重0.8-0.815千克(18)环颈鸭属(1种)(南美洲)环颈鸭:体重1.9-3.6千克(19)鸳鸯属*(2种)上雌下雄*(欧亚大陆、北非)鸳鸯:体重0.43-0.59千克左雄右雌(北美洲)林鸳鸯、北美鸳鸯:体重0.5-0.862千克(20)黑头凫属(1种)(西非、中非)黑头凫:体重0.8-0.94千克(21)巴西凫属(1种)(南美洲)巴西凫(22)棉凫属*【鸭科中水鸭中体长最短小的】(3种)*(亚非南部、大洋洲)棉凫、棉花小鸭、小白鸭子、八鸭、棉鸭:体重0.19-0.312千克【另有:绿、厚嘴棉凫】(23)白翅栖鸭属*(1种)上雌下雄*(东南亚)白翅栖鸭(24)栖鸭属(1种)(中、南美洲)疣鼻栖鸭、红面鸭、番鸭:体重1.25-3千克鸭亚科浮水鸭族6属(25)鸭属*(28种)(除南极)* 绿头鸭:体重1千克左右(26)鸭属(1种6亚种)左雌右雄(南美安第斯)湍鸭:体重0.33-0.44千克(27)蓝鸭属(1种2亚种)(新西兰南岛)山蓝鸭:体重0.8-1千克(28)云石斑鸭属*(1种)*(欧亚大陆、北非)云石斑鸭:体重0.24-0.6千克(29)红耳鸭属(1种)(澳大利亚)红耳鸭、粉耳鸭:体重0.375千克左右(30)冠鸭属(1种2亚种)(南美洲)冠鸭潜鸭族3属(31)潜鸭属*(12种)*(除南美洲和两极)红头潜鸭:体重0.6-1.12千克【另有:小、青头、白眼、环颈、凤头、斑背、帆背、马岛、新西兰、美洲、澳洲潜鸭】(32)狭嘴潜鸭属*(3种4亚种)左雌右雄*(除北美、大洋洲)赤嘴潜鸭【另有灰嘴、粉嘴潜鸭】(33)粉头鸭属(1种)(南亚)粉头鸭:体长约60厘米【极度濒危,成鸟数量可能不足50只】秋沙鸭亚科8属(34)秋沙鸭属*(4种)左雌右雄*(除大洋洲、非洲)中华秋沙鸭、鳞肋秋沙鸭:体重0.8-1.17千克【另有普通、褐、红胸秋沙鸭;奥克兰岛秋沙鸭(新西兰)1973年被确认灭绝】(35)棕胁秋沙鸭属(1种)上雄下雌(北美洲)棕胁秋沙鸭:体长42-50厘米,北美最小的水鸭(36)长尾鸭属*(1种)左雌右雄*(北半球)长尾鸭:体重0.52-1千克(37)鹊鸭属*(3种)左雌右雄*(北半球)鹊鸭:体重0.48-1千克【另有:白枕、巴氏鹊鸭】(38)丑鸭属*(1种)左雌右雄*(北半球)丑鸭:体重0.5-0.726千克(39)绒鸭属(3种8亚种)左雄右雌(亚北极海域)王绒鸭:体重1.5-2.01千克左雄右雌(亚北极海域)欧绒鸭:体重1.2-2.8千克左雌右雄(亚北极海域)白眶绒鸭:体重1.6千克左右(40)小绒鸭属(1种)左雌右雄(亚北极海域)小绒鸭:体重0.5-1千克(41)海番鸭属*(3种)*(北半球)斑脸海番鸭:体重1.5-1.7千克(北美)斑头海番鸭:体重1千克不到(欧洲)黑海番鸭、美洲黑凫:体重1.2-1.3千克硬尾鸭亚科3属(42)硬尾鸭属*(5种)*(除两极)白头硬尾鸭:体重0.539-0.9千克【另有:棕尾、澳洲、非洲、南美硬尾鸭】(43)麝鸭属(1种)(澳大利亚)麝鸭:体重0.99-3.1千克;雄性麝鸭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水鸭,喉部有气囊(44)黑头鸭属(1种)(南美洲)黑头鸭:繁殖方式很独特,营巢寄生,自己不孵卵,而把卵产在潜鸭或骨顶鸡的巢中,被认为唯一的纯托卵鸟,这种繁殖习惯在鸟类中是独一无二的蜡嘴雁亚科蜡嘴雁属(1种)(大洋洲)澳洲灰雁、蜡嘴雁、巴伦角岛鹅:体重4-5千克。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鸟类的分类与特征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鸟类的分类与特征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鸟类的分类与特征鸟类是地球上一类独特的脊椎动物,具有独特的分类和特征。

本文将对小升初科学知识点中鸟类的分类与特征进行总结。

一、鸟类的分类鸟类按照系统分类学的标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的分类单元。

以下是鸟类的分类层级:1. 界(Kingdom):动物界(Animalia)2. 门(Phylum):脊索动物门(Chordata)3. 亚门(Subphylum):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4. 纲(Class):鸟纲(Aves)鸟纲是鸟类的最高分类单位,也是鸟类独有的一类动物纲目。

二、鸟类的特征鸟类具有以下独特的特征:1. 身体形态:鸟类的身体通常呈流线型,有助于飞行。

它们具有羽毛覆盖的皮肤,羽毛的颜色和形态各异,可以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鸟类还具有角质制成的喙和爪,喙用于捕食和取食,爪则有助于抓握和站立。

2. 骨骼结构:鸟类的骨骼轻巧且坚固,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提供支持。

特别的是,它们的骨骼中有一些融合成为空心的骨架,使得鸟类具有更轻便的体重和更强的飞行能力。

3. 呼吸系统:鸟类拥有高度发达的呼吸系统,它们的肺部和气囊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高效的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这种独特的呼吸系统为鸟类提供了持久的、高强度的飞行能力。

4. 繁殖方式:鸟类的繁殖方式多样,常见的是卵生。

它们通过生蛋的方式进行繁殖,蛋的外壳坚硬,可保护胚胎的安全。

许多鸟类也会为了繁殖筑巢,并且在孵化期间会非常细心地孵化和照顾雏鸟。

5. 飞行能力:鸟类具有独特的飞行能力,主要通过翅膀的振动和舵尾的调整来实现。

鸟类的羽翼结构使其能够产生握力和推力,从而在空中飞行。

不同种类的鸟类飞行能力各异,有些种类甚至可以长时间飞行上千公里。

6. 食性与生态角色:鸟类的食性多样,有肉食性、植食性和杂食性的鸟类。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捕食害虫、传播花粉和种子等。

总之,鸟类作为一类特殊的脊椎动物,在分类和特征上具有独特之处。

鸟类分类标注

鸟类分类标注

鸟类分类标注鸟类是一类温血脊椎动物,属于脊椎动物门、鸟纲。

鸟类是地球上最为广泛分布的一类脊椎动物,它们栖息于陆地、水域和空中,形态各异,种类繁多。

根据鸟类的特征和分类学原则,我们可以将鸟类分为以下几个类群。

1. 雀形目(Passeriformes)雀形目是鸟类中最大的一个目,也是最为多样化的一类。

它们的特点是嘴巴小而尖,适应各种不同的食物。

雀形目中包括了麻雀、知更鸟、画眉等常见鸟类。

它们主要分布于全球各地,数量众多。

2. 鹦形目(Psittaciformes)鹦形目是一类具有鲜艳羽色和善于模仿人类语言的鸟类。

它们的特点是嘴巴大而强壮,适应各种坚果和水果的食物。

鹦形目中最为知名的就是鹦鹉,它们智力高,能够模仿人类的语言和声音。

3. 雁形目(Anseriformes)雁形目是一类水鸟,主要分布在湖泊、河流和海洋等水域。

它们的特点是嘴巴平而宽,适应水中的食物。

雁形目中包括了鸿雁、天鹅、鸭子等鸟类,它们具有优秀的飞行能力和水生生活的适应性。

4. 隼形目(Falconiformes)隼形目是一类具有强大猎食能力的鸟类,主要以肉食为主。

它们的特点是翅膀长而尖,适应高速飞行和捕食。

隼形目中包括了鹰、鹫、隼等鸟类,它们具有锐利的视力和出色的飞行技巧,是顶级的猎食者。

5. 雉形目(Galliformes)雉形目是一类具有美丽羽色和较大体型的鸟类,主要分布于森林和草原等地区。

它们的特点是嘴巴短而宽,适应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昆虫的食物。

雉形目中包括了孔雀、野鸡、丛雀等鸟类,它们在繁殖季节会展示出壮丽的羽毛来吸引异性。

6. 鸽形目(Columbiformes)鸽形目是一类小型鸟类,主要分布于城市和农田等地区。

它们的特点是体型较小,嘴巴细长,适应各种谷物和植物的食物。

鸽形目中最为知名的就是鸽子,它们温顺友善,被人类广泛驯养和饲养。

鸟类的分类还有很多其他目的,如鸨形目、鹳形目、鸭形目等。

每个目下面还有更细的科、属和种的划分。

这些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鸟类的多样性和演化关系。

实验八 鸟类的分类

实验八  鸟类的分类

实验八鸟类的分类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标本室的参观,了解鸟类的系统分类的基本知识,掌握鸟类各目的基本特征,并认识校园和天目山常见的鸟类。

二、材料用具动物标本室三、内容步骤常见鸟类的分类(标本室见到的打√)一、古鸟亚纲:古鸟目:始祖鸟二、今鸟亚纲:齿颌总目、古颌总目(平胸总目)、楔翼总目(企鹅总目)、今颌总目(突胸总目) 1.齿颌总目(2):黄昏鸟目:黄昏鸟;鱼鸟目:鱼鸟2. 古颌总目(8):鸵鸟目:非洲鸵鸟美洲鸵鸟目:美洲鸵鸟鹤鸵目:鸸鹋科:澳洲鸵鸟;鹤鸵科:鹤鸵无翼鸟目:褐几维共鸟形目:鸨尾共鸟3.企鹅总目(1):企鹅目:企鹅科:帝企鹅4.突胸总目(21):【目一】潜鸟目:潜鸟科 eg:红喉潜鸟【目二】 目: 科 eg:小【目三】鹱形目:信天鹟科 eg:黑脚信天鹟鹱科. e g:白额鹱海燕科eg:白腰叉尾海燕【目四】鹈形目:鹈鹕科eg:斑嘴鹈鹕鲣鸟科eg:褐鲣鸟鸬鹚科 eg:鸬鹚军舰鸟科eg:白腹军舰鸟鹲科 eg:红尾鹲【目五】鹳形目:鹭科eg:白鹭、草鹭鹳科 eg:白鹳、彩鹳鹮科eg:白琵鹭、朱鹮【目六】雁形目:鸭科eg:疣鼻天鹅、大天鹅、小天鹅、鸿雁、豆雁、斑头雁、绿头鸭、针尾鸭、赤颈鸭、鸳鸯普通秋沙鹅、中华秋沙鹅【目七】隼形目:鹰科eg:鸢、苍鹰、金雕、秃鹫隼科 eg:游隼、灰背隼【目八】鸡形目:松鸡科 eg:松鸡、黑琴鸡、雷鸟、花尾榛鸡雉科 eg:鹧鸪、灰胸竹鸡、血雉、红腹角雉、褐马鸡、蓝马鸡、白鹇、红腹锦鸡、环颈雉白颈长尾雉、绿孔雀【目九】鹤形目:三趾鹑科eg:黄脚三趾鹑鹤科eg: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秧鸡科 eg:普通秧鸡、红骨顶鸨科eg:大鸨【目十】鸻形目:雉科eg:水雉彩鹬科 eg:彩鹬蛎鹬科 eg:蛎鹬鸻科 eg:凤头麦鸡、全眶鸻、剑鸻鹬科 e g:红腰杓鹬、黑尾塍鹬、扇尾沙锥、红腹滨鹬反嘴鹬科eg:黑翅长脚鹬、反嘴鹬瓣蹼鹬科 eg:红颈瓣蹼鹬石鸻科 eg:石鸻燕鸻科 eg:普通燕鸻【目十一】鸥形目贼鸥科eg:中贼鸥鸥科 eg:黑尾鸥、白翅浮鸥、银鸥、燕鸥剪嘴鸥科eg:剪嘴鸥海雀科eg:扁嘴海雀【目十二】鸽形目鸠鸽科eg:岩鸽、原鸽、珠颈斑鸠沙鸡科 eg:毛腿沙鸡【目十三】鹦形目鹦鹉科 eg:大徘胸鹦鹉【目十四】鹃形目杜鹃科 e g:大杜鹃、红翅凤头鹃、噪鹃、褐翅鸦鹃【目十五】鸮形目草鸮科 e g:草鸮鸱鸮科 eg:红角鸮、斑头鸺鹠、长耳鸮【目十六】夜鹰目蟆口鸱科eg:黑顶蛙嘴夜鹰夜鹰科eg:普通夜鹰【目十七】雨燕目雨燕科 eg:短嘴金丝燕、白腰雨燕、楼燕凤头雨燕科 eg:凤头雨燕【目十八】咬鹃目咬鹃科eg:红头咬鹃【目十九】佛法僧目翠鸟科 eg:冠鱼狗、普通翠鸟蜂虎科eg:栗头蜂虎佛法僧科 eg:三宝鸟、蓝胸佛法僧戴胜科eg:戴胜犀鸟科 e g:双角犀鸟、冠斑犀鸟【目二十】鴷形目啄木鸟科 eg:蚁鴷、黑枕绿啄木鸟须鴷科eg:蓝喉拟啄木鸟【目二十一】雀形目阔嘴鸟科eg:银胸丝冠鸟、长尾阔嘴鸟八色鸫科eg:蓝翅八色鸫百灵科eg:凤头百灵、云雀燕科eg:家燕、毛脚燕、烟腹毛脚燕鹡鸰科 e g:白鹡鸰、田鹨山椒鸟科eg:暗灰鹃、粉红山椒鸟鹎科eg:领雀嘴鹎、白头鹎和平鸟科 e g:橙腹叶鹎、和平鸟太平鸟科 eg:太平鸟、小太平鸟伯劳科 eg:虎纹伯劳、红尾伯劳黄鹂科 eg:黑枕黄鹂、朱鹂卷尾科 eg:发冠卷尾、黑卷尾椋鸟科 eg:鹩哥、丝光椋鸟、八哥燕科 eg:家燕鸦科 eg:秃鼻乌鸦、喜鹊、松鸦河乌科 eg:褐河乌鹪鹩科 eg:鹪鹩岩鹨科 eg:领岩鹨、棕眉山岩鹨鹟科A.鸫亚科 eg:乌鸫、黑背燕尾B.画眉亚科 eg:画眉、红嘴相思鸟C.莺亚科 eg:树莺、戴菊、黄腰柳莺D.鹟亚科 eg:寿带鸟、白眉姬鹟山雀科 eg:红头长尾山雀、白脸山雀鳾科 eg:普通鳾旋木雀科 eg:高山旋木雀攀雀科 eg:攀雀、火冠雀啄花鸟科 eg:朱背啄花鸟、黄腹啄花鸟太阳鸟科 eg:绿喉太阳鸟、叉尾太阳鸟绣眼鸟科 eg:红胁绣眼文鸟科 e g:麻雀、白腰文鸟雀科 eg:黑头蜡嘴雀、红交嘴雀、三道眉草鹀专业年级班级姓名日期。

鸟类大全带鸟名称

鸟类大全带鸟名称

鸟类大全带鸟名称引言:鸟类是地球上一类极为独特和多样化的脊椎动物,它们具有羽毛、两足行走、产卵和具有喙的特征。

鸟类的生物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它们栖息于不同的生态系统、展现着丰富的行为和外形,在各个大陆上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影。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鸟类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鸟类的名称、特征和分布地区。

鸟类名称:1. 麻雀(Passer domesticus):麻雀是一种小型鸟类,身体呈灰褐色,并有黑色的嘴巴和黑点的羽毛。

它们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是城市和农村地区最常见的鸟类之一。

2. 孔雀(Pavo cristatus):孔雀是一种美丽而引人注目的鸟类,以其独特的灰蓝色身体、巨大的彩色尾羽和鲜艳的蓝色头颈而闻名。

它们主要栖息于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等地区。

3. 美洲鹰(Haliaeetus leucocephalus):美洲鹰是一种大型的猛禽,拥有白色的头部和尾巴,以及黑色的身体和翅膀。

它们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地区,是美国的国鸟。

4. 孔雀雉(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孔雀雉是一种中等大小的鸟类,体型短小,身上鳞状的羽毛色彩丰富多样,尾巴上有一对明亮的长羽毛。

它们主要栖息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

5. 红冠鸟(Gallirex porphyreolophus):红冠鸟是一种小型翠鸟,体长约为15厘米,具有黑色的羽毛和鲜艳的红冠。

它们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

6. 企鹅(Spheniscidae):企鹅是一类独特的鸟类,体型较大,有黑色和白色的羽毛,短粗的翅膀适合游泳。

它们主要生活在南极地区和南美洲的海域。

7. 画眉鸟(Emberiza hortulana):画眉鸟是一种中等大小的鸟类,以其小而细长的嘴巴和饱和的色彩而受到关注。

它们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南亚的草地和农田地区。

8. 观鸟犀鸟(Bucerotidae):观鸟犀鸟是一种大型鸟类,具有巨大的嘴巴和宽阔的翅膀。

它们主要栖息于非洲和亚洲的森林和草原地区。

鸟类分类方法(一)

鸟类分类方法(一)

鸟类分类方法(一)鸟类分类1. 传统分类方法•形态分类:鸟类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如体型、羽毛、喙形等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最早被应用,但分类结果较为主观,缺乏客观指标。

•地理分类:根据鸟类的地理分布情况进行分类,将具有相似分布区域的鸟类归为一类。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鸟类的地理分布规律。

•生态分类:根据鸟类的生态特征进行分类,包括栖息地、食性、繁殖习性等。

这种分类方法更能反映鸟类的适应能力和生态角色。

2. 现代分类方法•形态与遗传相结合:结合鸟类的形态特征和遗传信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鸟类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较为客观、科学,可以提供较为精确的分类结果。

•系统发育分类:根据鸟类的进化历史和亲缘关系进行分类,利用DNA序列和遗传标记等数据进行系统学分析。

这种分类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揭示鸟类的演化关系和分类地位。

•基因组学分类:利用基因组学技术,研究鸟类基因组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从而推导出鸟类的分类关系。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类信息。

3. 古生物学分类方法•化石记录分类:根据鸟类的化石记录进行分类,通过研究化石的形态特征和时代分布,还原古代鸟类的分类关系和演化历史。

•地层分类:根据鸟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进行分类,研究鸟类的地层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时期鸟类的演化和迁移情况。

4. 应用与发展•鸟类分类的意义:鸟类分类对于研究鸟类的系统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揭示鸟类的分类关系、演化历史和生态特征。

•技术的进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鸟类分类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鸟类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分类标准的完善:随着对鸟类的深入研究,分类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如鸟类的形态特征、分子标志物等,对鸟类分类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上是关于鸟类分类的一些常见方法和发展动态,这些分类方法的应用不仅推动了鸟类研究的进展,也为保护和管理鸟类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5. 鸟类分类的挑战和问题•物种多样性和演化复杂性:鸟类物种非常丰富,且其演化过程非常复杂,这给鸟类分类带来了挑战。

鸟类种类划分(打印版)

鸟类种类划分(打印版)

鸟类分类大全(鸟纲)1、古颚总目鸵形目:鸵鸟科:仅鸵鸟一种美洲鸵目:美洲鸵科:包括大美洲鸵和小美洲鸵两种鹤鸵目:鸸鹋科:仅鸸鹋一种鹤鸵科:3种鹤鸵无翼鸟目:无翼鸟科:也叫几维、鹬鸵,4种[共鸟]形目:[共鸟]科:分布于中南美的走禽,47种2、楔翼总目企鹅目:企鹅科: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部沿海和南极,18种企鹅3、今颚总目潜鸟目:潜鸟科:游禽,5种鸊鷉目:鸊鷉科:游禽,23种鹱形目:鹱科:大型海鸟,约70多种信天翁科:大型海鸟,14种海燕科:中型海鸟,21种鹈燕科:中型海鸟,4种鹈形目:鹈鹕科:大型游禽,8种鹈鹕鸬鹚科:游禽,39种军舰鸟科:大型海鸟,5种鲣鸟科:大型海鸟,9种蛇鹈科:大型游禽,4种鹲科:热带海鸟,3种雁形目:鸭科:种类最多一科游禽,包括鸭类、雁类和天鹅,约160种叫鸭科:分布于南美的游禽,3种鹳形目:(约115种)鹭科:中型涉禽,包括鹭类和鳽,约60多种鹳科:大型涉禽,17种鲸头鹳科:仅鲸头鹳一种锤头鹳科:仅锤头鹳一种鹮科:包括鹮和琵鹭,约30多种红鹳目:红鹳科:即火烈鸟,介于鹳和鹤之间的一类涉禽,过去置于鹳形目,5种鹤形目:(约204种)鹤科:大型涉禽,15种三趾鹑科:中型涉禽,16种秧鸡科:中小型涉禽,135种鸨科:是现存最大的能飞的鸟,25种;该目还包括鹭鹤科、喇叭鹤科、领鹑科、叫鹤科、日鷉科、日鳽科、秧鹤科等鸻形目:(约350种)鹬科:中小型涉禽,87种反嘴鹬科:中小型涉禽,包括反嘴鹬和长脚鹬,11种蛎鹬科:11种蛎鹬鸻科:包括部分鸻类和麦鸡,中小型涉禽,65种鸥科:中小型海鸟,约20种燕鸥科:中小型海鸟,约20种海雀科:中型海鸟,20多种该目还包括:瓣蹼鹬科、彩鹬科、石鸻科、燕鸻科、雉鸻科、鞘嘴鸥科等鸡形目:(约284种)松鸡科:陆禽,包括雷鸟、松鸡、榛鸡等,17种冢雉科:分布于东南亚、大洋洲的陆禽,20种凤冠雉科:分布于中南美的大型陆禽,50种珠鸡科:分布于非洲的陆禽,7种雉科:包括雉类、鹧鸪、孔雀、鹑类等,约170余种齿鹑科:分布于美洲的齿鹑类,31种吐绶鸡科:2种吐绶鸡麝雉目:麝雉科:仅麝雉一种,分类有较多争议,过去置于鹃形目沙鸡目:(约16种)沙鸡科:中型陆禽,过去曾置于鸽形目鸽形目:鸠鸽科:陆禽中的一个大科,约309种鸮形目:(约205种)草鸮科:草鸮、苍鸮等,16种鸱鸮科:鸱鸮类。

鸟纲的分类

鸟纲的分类

鸟纲的分类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9000种,我国约有1190种,分别隶属三个总目:一、平胸总目大型走禽,无飞翔能力而善于快速奔走。

前肢退化,胸骨扁平,无龙骨突(故名平胸鸟);后肢强大。

现有种类如非洲鸵鸟(又称鹤驼)、美洲鸵鸟()、澳洲鸵鸟(鸸鹋),此外,在新西兰尚有几维鸟和澳洲的食火鸡等。

二、企鹅总目水禽,是善于游泳和潜水的大中型海鸟。

体表均匀地被覆鳞片状的羽毛,前肢变为鳍状;腿短而移至体后端,趾间有蹼;尾短,陆上行动蹒跚,身体直立。

分布于南半球,特别是南极大陆沿岸。

如王企鹅,由雄鸟孵卵(其他种类由雌雄共同孵卵),孵卵时将卵置于两足间的皮褶内。

三、突胸总目包括现存的绝大部分鸟类,多数善于飞翔,有发达的龙骨突(故称突胸鸟)。

我国有26目81科,可分为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等六个生态类群。

现简介部分种类如下:(一)目游禽。

具瓣蹼(趾的边缘有瓣状裂蹼),翼短,尾短不显,善于潜水,遇到敌害时能背负雏鸟潜水而逃。

早成鸟。

小(Podiceps ruficollis):体小似鸭,状如葫芦,因而也叫水葫芦。

体背灰褐色,腹部白色。

喙黑色,尖锥状。

主要栖息于湖泊、池沼、水库边的植物丛中,以水生植物营巢于水上。

以潜水方式捕食小鱼、虾、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

留鸟,分布于全国。

(二)鹈形目游禽。

全蹼。

多数种类下颌有发达的喉囊,可以贮存食物。

在繁殖期,雏鸟用喙连同头部一起,伸进亲鸟的喉囊内啄取半消化的食物,以鱼、虾为食。

晚成鸟。

鸬鹚(Phalacrocorax carba):俗称鱼鹰。

喙狭长呈圆锥状,上喙尖端有钩,眼绿色,足位于身体后方,体羽青铜棕色,带有金属色泽,颊部白色。

喉部皮肤能随喉囊扩大,用于暂时贮存食物,渔民常驯养鸬鹚令其潜水捕鱼。

常群栖于海岸及湖泊附近。

分布于我国各地。

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体肥大,可达5千克以上。

翼大而阔,善飞翔,嘴直而阔,颌下喉囊很大,可贮存捕获的鱼类。

不能潜水,由于常在浅水中捕鱼,因而又称掏河。

鸟的种类介绍汇总

鸟的种类介绍汇总

草原鸟类
生活在开阔的草原地带,以昆虫和草籽为食, 如鸵鸟、野鸡等。
鸟类的迁徙行为
01
02
03
迁徙路线
鸟类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 间进行长距离迁徙,通常 沿着固定的路线飞行。
迁徙原因
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和适 宜的繁殖地,同时也受到 气候和天气的变化影响。
迁徙方式
包括陆地迁徙、空中迁徙 和水上迁徙等不同方式, 根据鸟类的种类和习性而 有所不同。
鸟类的繁殖与保护
繁殖习性
鸟类通常在繁殖季节进行求偶、 筑巢、产卵和育雏等活动,不同 种类的鸟类在繁殖习性上有所差
异。
保护意义
鸟类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许多鸟类种类具有文化和经济 价值,需要进行保护。
保护措施
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法律法 规、推广宣传和教育等措施,以保 护鸟类的生存和繁衍。
合理利用
在利用鸟类资源的同时,我们需要注 重合理性和可持续性。过度捕杀、栖 息地破坏和外来物种入侵等行为可能 导致鸟类种群数量的减少或灭绝。因 此,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 确保鸟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避 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包括 制定合理的捕猎限额、加强栖息地保 护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措施。
根据鸟类的生态习性、食性、栖息环境等因素进行分类。
鸟类的分类体系
界:动物界
01
02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03
04
目:如雁形目、隼形目、鸡形目等
科:如鸭科、鹰科、雉科等
05
06
种:具体的鸟种名称
鸟类分类的挑战与争议
分类标准的不统一
不同学者和研究机构对鸟类的分类标准存在差异,导致分类结果的不一致。

鸟纲分类

鸟纲分类
戴胜是佛法僧目戴 胜科戴胜属的1种 。 又名胡哱哱,花蒲 扇,山和尚,鸡冠鸟, 臭姑鸪。 广布于欧、亚、非 三洲。中国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西部、东北 地区,台湾、海南等 省,西藏自治区都有 分布。在长江以北为 夏候鸟和旅鸟,在长 江以南为留鸟。另指 神话人物别称。
19 鴷形目——斑啄木鸟
斑啄木鸟黑背、白肩、
三 突胸总目

鸌形目 雁形目 鹤形目 鹦形目 夜鹰目 佛法僧
突胸总目
鹈形目 鹳形目 隼形目 鸡形目 鸻形目 鸽形目 鹃形目 鸮形目 雨燕目 蜂鸟目 目 鴷形目
雀形目
1 目——小
小又名水葫芦,因体形短圆, 在水上浮沉宛如葫芦而得名。 主要分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 体较小,翅长约100毫米,前趾各 具瓣蹼;上体(包括头顶、后颈、 两翅)黑褐而有光泽;眼先、颊、 颏和上喉等均黑色;下喉、耳区和 颈棕栗色;上胸黑褐色、羽端小。 外形苍白色;下胸和腹部银 白色;尾短,呈棕、褐、白等色相 间。平时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湖泊。 食物以小鱼、虾、昆虫等为主。 性怯懦,常匿居草丛间,或成群在 水上游荡,极少上岸,一遇惊扰, 立即潜入水中。
红色尾下覆羽和白色翼斑 的杂色啄木鸟。两性差异 是雄鸟的枕部为猩红色。 喙强而尖直;脚趾4枚, 两前两后,彼此对生,爪 甚锐利;尾羽坚挺,富有 弹性。 斑啄木鸟生性孤傲, 愿意独来独往,即使与同 类平时也回避任何接触, 互不交往。 啄木鸟乐于在自凿 的树洞里筑窝和配偶结伴。
20 雀形目——画眉
画眉鸟是雀形目画眉科的鸟 类。全长约23cm。 全身大部棕褐色。头顶至上 背具黑褐色的纵纹,眼圈白色 并向后延伸成狭窄的眉纹。 栖息于山丘的灌丛和村落附 近的灌丛或竹林中,机敏而胆 怯,常在林下的草丛中觅食, 不善作远距离飞翔。 雄鸟在繁殖期常单独藏匿在 杂草及树枝间极善鸣啭,声音 十分宏亮,歌声悠扬婉转,非 常动听,是有名的笼鸟。 杂食性,主要取食昆虫,特 别在繁殖季节嗜食昆虫;兼食 草籽、野果。 分布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和太平洋诸岛屿。

最全鸟的品种(品种)讲解

最全鸟的品种(品种)讲解

最全鸟的品种(品种)讲解1. 文鸟 (Bengalese Finch)- 原产地:印度次大陆东部和东南亚地区- 特点:体型小巧,呈灰褐色,嘴部呈红色,尾巴稍微分叉- 养殖难度:适应性强,容易养活,不挑食2. 画眉 (Java Sparrow)- 原产地: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特点:体型中等,羽毛种类繁多,有黑白相间或纯白等多种花纹- 养殖难度:比较容易饲养,耐寒耐热,需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3. 丝雀 (Canary)- 原产地:大麦加那坛岛- 特点:体型小巧,常见的羽毛颜色有黄色、白色、橙色等- 养殖难度:容易养活,需要提供适宜的食物和水源4. 金丝雀 (Goldfinch)- 原产地:欧洲、北非和亚洲等地- 特点:具有鲜艳的羽毛颜色,主要为黄色和黑色的组合- 养殖难度:对饲养环境温度要求较高,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食物5. 凤头 (Crested Finch)- 原产地:澳大利亚- 特点:具有明显的凤冠状的头部,身体颜色多样,有红色、黄色、白色等- 养殖难度:对环境要求不高,容易饲养,需要提供适宜的食物和水源6. 斑胸草雀 (Zebra Finch)- 原产地:澳大利亚- 特点:嘴部呈红色或橙色,胸部有黑白相间的斑纹- 养殖难度:适应性强,容易繁殖,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和食物7. 鹦鹉 (Parrot)- 原产地: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地- 特点:体型较大,喙强而锋利,羽毛丰富多彩,有各种种类和颜色- 养殖难度:对食物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多样化的饲料以上是最全鸟的品种讲解,每种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养殖时要注意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食物,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幸福。

鸟的分类知识有哪些_鸟类的知识

鸟的分类知识有哪些_鸟类的知识

鸟的分类知识有哪些_鸟类的知识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爱鸟护鸟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资源,就等于保护人类自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鸟的分类知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鸟的分类①根据鸟的栖息环境大概分为:湿地鸟类、林灌鸟类、山地鸟类、城镇鸟类、农田草地鸟类、高原荒漠鸟类等。

②按照鸟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大致可分为:游禽。

大多在水上生活。

脚短,趾间有蹼,步行笨拙,善于游泳潜水。

嘴一般阔而扁平,适合在水中索取食物。

鸬鹚、雁、鸭、鸥、鸊鹈为其代表种类。

涉禽。

一般在浅水、沼泽地带生活。

腿和脚趾很长,适应涉水行走。

嘴长,颈长。

鹭、鹤为其代表种类。

陆禽。

包括鸡形目和鸽形目鸟类。

多在地上活动,主要从地面上啄取食物。

雉鸡、灰胸竹鸡、斑鸠为主要代表。

猛禽。

肉食性鸟,性凶猛。

鹰。

攀禽。

脚趾多两前、两后,适合在树上攀缘活动。

有专吃树皮内害虫的啄木鸟。

有消灭害虫的能手的杜鹃。

还有捕鱼高手翠鸟等。

鸣禽。

种类最多,几乎占了现生鸟类的一半以上。

个体较小。

鸣管发达,善于鸣叫。

麻雀、喜鹊、山雀等属于鸣禽。

③按照鸟类的居留类型主要分为:留鸟、候鸟、迷鸟。

留鸟:在当地全年出现并有繁殖行为。

漂鸟:非繁殖期间随食物因素在当地小范围游荡。

候鸟:随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类,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等。

迷鸟:由于大风或其它意外原因偶然出现在其分布区以外的地方的鸟。

鸟类的知识1、凌波仙子———游禽游禽善于飞翔、潜水和在水中捞取食物,却拙于行走。

我省有70多种游禽,多在洪湖、沉湖、龙感湖、梁子湖等江汉湖群,为冬候鸟,著名的“洪湖野鸭和大雁”就属于这一类群。

2、湿地之神———涉禽湿地是地球上最富饶的自然环境,中有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鱼、虾、蛙等动植物,为涉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那些茂盛的水生植物,又为涉禽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场所。

涉禽大多数具有嘴长、颈长、腿长的特点。

我省水域生态环境比较适合涉禽的生息,近几年,来我省涉禽的数量大幅增长,分布越来越广。

鸟类的科普知识

鸟类的科普知识

鸟类的科普知识一、鸟类的分类鸟类是脊椎动物中的一类,属于脊椎动物门、鸟纲。

根据形态和生态特征的不同,可以将鸟类分为很多不同的目、科、属和种。

目前已知的鸟类约有10000多种,分布于全球各地。

二、鸟类的特点1. 羽毛:鸟类身上的羽毛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羽毛可以帮助鸟类保持体温、飞行和进行求偶展示等。

羽毛的颜色和形状也对鸟类的生存和繁殖起到重要的作用。

2. 鸣声:鸟类通过鸣声来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

不同种类的鸟类有不同的鸣声,可以通过鸣声来识别鸟类的种类。

3. 鸟喙:鸟类的喙非常适应其不同的食性。

有的鸟类的喙尖锐而强壮,适合捕食昆虫和小型动物;有的鸟类的喙宽而扁平,适合捕食鱼类和水生生物;还有的鸟类的喙呈管状,适合吸取花蜜等。

4. 飞行:绝大多数鸟类都可以飞行,它们的骨骼结构和肌肉系统都与飞行有关。

鸟类的飞行能力非常出色,有的鸟类能够长时间地飞行数千公里。

三、鸟类的繁殖和生命周期1. 繁殖行为: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筑巢、交配和孵化等。

不同种类的鸟类在繁殖行为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习性。

2. 繁殖季节:大部分鸟类都有固定的繁殖季节,通常是在春季和夏季。

在这个季节里,鸟类会选择合适的地点筑巢,并进行繁殖行为。

3. 孵化和育雏:鸟类的卵通常由雌性孵化,孵化期一般为几天到几周不等。

孵化后,雄性和雌性鸟类会共同照顾雏鸟,提供食物和保护,直到雏鸟能够独立生活。

四、鸟类的栖息地和分布1. 栖息地:不同种类的鸟类栖息地各异,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沙漠等。

鸟类选择栖息地的依据主要是食物的可获得性和生存环境的适宜性。

2. 分布范围:鸟类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球各地。

不同种类的鸟类在分布上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有的种类只分布在特定的地区,有的种类则分布在多个大洲。

五、鸟类的重要价值和保护1. 生态平衡:鸟类在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的角色,它们是食物链中的一环,控制着其他动物种群的数量。

2. 生物多样性:鸟类的多样性丰富,代表着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鸟的种类介绍汇总

鸟的种类介绍汇总
七彩鸟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等地。栖息于开阔的森林、草地等环境 中。以植物种子、嫩芽、果实和昆虫等为食。繁殖期为12—4月。营巢于 灌丛上或树洞中。以羽毛、软草及树皮等筑巢。野生时,生活于林缘和村 落、农田附近。成群活动。
翠鸟的介绍
• 翠鸟,又叫翡翠。它全身翠蓝色,腹面棕色, 平时以直挺姿势,栖息在水旁,很长时间一动 不动,等待鱼虾游过,每当看到鱼虾,立刻以 迅速凶猛的姿势,直扑水中,用嘴捕取。有的 时候,还可以看到它鼓翼飞翔距离水面5-7米 的空中,好像悬挂在空中,俯头注视水面。 翠
雨燕
海燕
海鸥
海鸥
金丝雀又名芙蓉鸟、芙蓉、白玉、 白玉鸟、玉鸟、白燕,是雀目科食谷 类鸟。原产非洲西北海岸的加纳利、 马狄拿、爱苏利兹等岛屿,是羽色和 鸣叫兼优的笼养观赏鸟。有24个品 种,在国内外皆被列为高贵笼养观赏 鸟之一。我国虽然自19世纪40年代 起就从外国引进,但并未注意品种品 系的保持,目前纯种的不多。
猫头鹰的食物以鼠类为主, 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它们都有吐“食丸”的习性,其素囔具有消化 能力,食物常常整吞下去,并将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骨骼、羽毛、毛发、几丁质等残物渣滓 集成块状,形成小团经过食道和口腔吐出,叫食丸,也叫唾余。科学家可以根据对食丸的 分析,了解它们的食性。
猫头鹰一旦判断出猎物的方位,便迅速出击。猫头鹰的羽毛非常柔软,翅膀羽毛上有天鹅绒般密生的羽绒,因而猫头鹰飞行时产生的声波频率小于1千赫,而一般哺乳动物耳 朵是感觉不到那么低的频率的。这样无声的出击使猫头鹰的进攻更有“闪电战”的效果。据研究,猫头鹰在扑击猎物时,它的听觉仍起定位作用。它能根据猎物移动时产生的响动 ,不断调整扑击方向,最后出爪,一举奏效。
习性:栖于崎岖干旱平原、岩崖山区及开阔原野,捕食于雉类、土拨鼠及其他 哺乳动物。随暖气流作壮观的高空翱翔。

鸟类目录

鸟类目录
Gallus gallus var.domestica
Gallus gallus var.domestica Gallus gallus var.domestica Gallus gallus var.domestica 引进改良品种
NⅠ
NⅡ
NⅡ
NⅡ NⅠ NⅠ NⅠ
NⅡ
NⅡ NⅠ NⅠ
NⅡ NⅡ NⅡ NⅠ NⅠ NⅡ
NⅠ NⅠ NⅠ
NⅡ NⅠ
NⅡ
NⅠ NⅠ
NⅡ
NⅡ
NⅠ NⅡ NⅡ
朗德鹅
家鹅
黑天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ygnus atratus
黑颈天鹅
Cygnus melanocoryphus
疣鼻天鹅
Cygnus olor
NⅡ
鸿雁
Anser cygnoides
豆雁
Anser fabalis
白额雁
Anser albifrons
NⅡ
小白额雁
黄头鹦鹉
Poicephalus flavifrons
长/凤尾鹦鹉
Psittacula longicauda
棕树凤头鹦鹉/椰子凤
头鹦鹉
Probosciger aterrimus
白凤头鹦鹉
Cacatua alba
小凤头鹦鹉
Cacatua sanguinea
粉红凤头鹦鹉
Eolophus roseicapillus
Crax rubra Pavo muticus Pave cristatus Pave cristatus Tetraogallus spp. Meleagris gallopavo Alectoris chukar Coturnix japonica Perdix dauuricae Coturnix chinensis Tragopan temminckii Tragopan caboti Lophogporus lhuysii Lophogporus impejanus 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 harmani Crossoptilon auritum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Syrmaticus mikado Chrysolophus pictus Chrysolophus amherstiae Syrmaticus reevesii Syrmaticus ellioti Syrmaticus humiae Phasianus colchicus Phasianus colchicus Ithaginis cruentus Lophura nycthemera Lophura leuccmalana Lophura swinhoii Lophura edwardsi Gallus gallus Meleagris gallopavo Pucrasia macrolopha Bambusicola thoracica Porphyrio porphyrio Arborophila gingica Polyplevtrin bicalcaratu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鸟类生态类群所包含的目别

生态类群
所包括的鸟类目别
走禽类:鸵形目、几维目、共鸟 形目、美洲鸵目和鹤鸵目 游禽类:潜鸟目、鸊鷉目、鸌形目、企鹅目、鹈形目、雁形目、 鸥形目

涉禽类:鹳形目、鹤形目、鸻形目 鸠鸽类:鸽形目 鹑鸡类:鸡形目 猛禽类:隼形目、鸮形目 攀禽类:鹃形目、夜鹰目、雨燕目、鹦形目、咬鹃目、佛法僧目、 鴷形目、鼠鸟目
1.鸵形目Struthioniformes 鸵鸟科Struthionidae
鸵鸟科(Struthionidae)只有鸵鸟一种,是大家
最熟悉的走禽,也是现存最大的鸟,身高可 达2.5米,体重达135千克,卵重超过1.3千克。 鸵鸟主要产于非洲,但在史前时期曾经出现 在中国。鸵鸟擅长奔跑,腿部裸露,只有两 个脚趾 。
1、无飞翔能力而高度适应于游泳生活。
2、体形流线型,前肢鳍状。
3、羽毛短而弯曲,成鳞片状。 4、尾短,腿短并移至躯体后方,趾间具
蹼。 5、骨骼沉重不充气,龙骨突发达,利于 前肢划水。 6、皮下脂肪发达,利于在寒冷地区和在 水中保温。
皇企鹅(Aptenodytes forsteri)
鸵鸟(Ostrich) (Struthio camelus)

即非洲鸵鸟, 足仅具二趾, 适于沙漠生 活,奔跑时 扇翼相助, 一步可跨8m, 时速达60km。
2.美洲鸵目Rheiformes: 美洲鸵科Rheidae
美洲鸵鸟科(Rheidae),分大美洲鸵和小美
洲鸵两种。大美洲鸵是美洲最大的鸟,但 比鸵鸟要小得多,体重只有25千克。小美 洲驼体型更小,是体型最小的大型走禽。 美洲鸵鸟有三个脚趾,又被称作三趾鸵鸟, 虽然也不会飞,翼却比较发达。
第三节 平胸总目(Ratitae)
1、体型大,足趾减至2一3趾,粗壮善奔
跑。 2、翼退化,不具龙骨突、尾综骨和尾脂 腺。 3、全身羽毛均匀分布(无羽区和裸区之 别),羽枝不具羽小钩,因而不成羽片。 4、雄鸟具发达的交配器,
平胸总目分目检索表




1.足仅具二趾………………… ………………鸵形目Struthioniformes 足至少具三趾 ………… …… …… ……… ……… … …………2 2.足具四趾:三前一后;羽呈毛状;鼻孔位近嘴端…几维目(无翼目) Apterygiformes 足具三趾或四趾;羽不呈毛状;鼻孔位置不近嘴端 … …………3 3. 足 具 三 趾 , 均 向 前 ; 翼 退 化 ; 体 形 大 , 长 达 90 厘 米 以 上 ……………………… ……… … … ……… …… …… …………4 足具四趾,大趾或不存在;翼短圆;体形似鹑,长达不及55厘 米…… ……………………… ……… … … 共鸟 形 目Tinamiformes 4.跗跖被盾状鳞;副羽不存在;颈部被羽……美洲鸵目Rheiformes 跗跖被网状鳞;副羽发达;颈部被羽或裸出…鹤鸵目 Casuariiformes

鸣禽类:雀形目
第一节 鸟类分类的基本知识
一、 鸟类外部形态描述术语
水鸟外形图
头部 颈部 躯干部 喙(嘴) 翼 脚 尾

陆鸟外形图
头部 颈部 躯干部 喙(嘴) 翼 脚 尾

翼 的 类 型
翼 上 的 羽 毛
正羽的结构

正羽(contour feather),亦称翮羽, 为大型羽片,由羽轴 (scape of shaft)、 羽片(vane of web) (翈,xia)、副羽 (after feather)、上 脐(upper umbilicus) 和下脐(lower umbilicus)构成。
鹤鸵(Cassowarry) Casuarius casuarius


又叫双垂鹤鸵,食 火鸡。体长约183 厘米。足具三趾, 均向前;翼退化; 体形大,长达90厘 米以上 ,跗跖被 网状鳞;副羽发达; 雌性颈部被羽而雄 性颈部裸出。 分布:新几内亚和 澳大利亚东北部的 雨林中。不迁徙。
鸸鹋(Emu)


是企鹅当中个体最大的物种。 身高1米以上,有记录达170 厘米,体重可超过30千克, 是唯一在南极大陆沿岸一带 过冬的鸟类,并在冬季繁殖, 皇企鹅每次只产一枚卵,孵 化时由雄企鹅将其放在两脚 的蹼上并用肚皮盖住,此其 间,雄企鹅停止进食,完全 靠脂肪维持生命,直到幼企 鹅孵出,其体重可减轻1/3。 估计现存220,000只左右。 分布:南极大陆沿岸。部分 迁徙。
鸟类分类学
鸟类的分类根据进化系统分类分为2个亚纲, 4个总目,28个目。根据鸟类的生态习性和构 造特征,大致分为走禽、游禽、涉禽、鸠鸽、 鹑鸡、猛禽、攀禽和鸣禽八个主要的生态类 群。 全世界鸟类共为9200种(郑作新,2000)。 中国有记录的为1253种(郑作新,2000)。 包含21目,81科。除走禽类以外,具有其它7 个生态类群的鸟类。
形态特征 牙齿 古鸟亚纲 有 新鸟亚纲 大多不存在
肋骨具钩状突
胸骨具龙骨突 掌骨 指端

无 不并合 有爪
大多发达
大多发达 相互并合 无爪
尾综骨

大多存在

古鸟亚纲为早已
灭绝的化石种类,
如始 祖鸟
Archaeopteryx
lithogrdphica,
距今约1.5亿年。

新鸟亚纲可分为四个总目: 1.上下颌具齿… … …齿颚总目Odontognathae 上下颌无齿……… … … … ………2 2.龙骨突不发达……古颚总目Palaeeognathae 龙骨突发达…………………………3 3.翼大多发达,具飞羽… ……新(今)颚总目 Neognathae 翼为鳍状,不具飞羽而被以鳞片状短 羽 ……………企鹅(楔翼)总目Impennes
孤(共鸟) Tinamus solitarius
足具四趾, 大趾或不存 在;翼短圆; 体形似鹑, 长不及55厘 米。
凤头[共鸟]Eudromia elegans

体长约40厘米。 具冠羽;可以在 开阔地区快速奔 跑,但受惊扰时 只是蹲伏地隐蔽 起来;一般独居; 雄鸟孵卵,雏鸟 为早成鸟。 分布:阿根廷和 智利东部的开阔 地带,干旱的草 原,灌丛和树林 中。不迁徙。
褐几维 Apteryx australis
足具四趾, 三前一后; 羽呈毛状; 鼻孔位近 嘴端。 新西兰的 国鸟

5.(共鸟)形目Tinamiformes:
只有
[共鸟]科 (Tinamidae ) 1科 46种。不是 典型的走禽,同时具有平胸类和突胸类的特 点,虽然也善于奔跑,但却能做短距离的飞 翔。是古颚总目中比较成功的类群,分布于 遍及拉丁美洲,并能适应多种不同的生存环 境,但有些分布于人口密集地区的种类生存 受到了一定的威胁,比如孤现在已经属于濒 危物种。
在新鸟亚纲中,齿颚总目
(Odontognathae)包括黄昏鸟目 (Hesperornithiformes)和鱼鸟目 (Ichthyornithiformes),全部为化石, 如黄昏鸟(Hesperornis regalis)和鱼鸟 (Ichthyornis victor)。 现存鸟类共有三个总目,全部属于新鸟 亚纲。

3.鹤鸵目Casuariiformes



鹤鸵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鸵鸟,翼非常退 化,比鸵鸟和美洲鸵鸟的翅膀更加退化。鹤鸵目和美 洲鸵鸟一样,也有三个脚趾。鹤鸵目分布于澳大利亚 和新几内亚等地,有两科四种。 鹤鸵科Casuariidae有鹤鸵,单垂鹤鸵和侏鹤鸵三种,栖 息于热带森林中,其中鹤鸵分布于新几内亚岛南部和 澳洲东北部以及附近岛屿,另外两种分布限于新几内 亚。鹤鸵又叫食火鸡,头顶上有角质盔,内趾有一长 而锋利的爪,据说可以踢死人。 鸸鹋科Dromaiidae只有鸸鹋一种,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种类,栖息于开阔地带,也以擅长奔跑而著名。鸸鹋 也被称作澳洲鸵鸟,是澳洲的特产,并成为了澳洲国 徽的图案。

第四节 企鹅总目(Impennes)

又称楔翼总目。1科(企鹅科Spheniscidae) 6属 18种。全部为不会飞翔而擅长游泳和潜水的海洋 鸟类。体羽呈鳞片状,均匀分布于体表,骨骼沉 重,胸骨有发达的龙骨突。企鹅通常被当作是南 极的象征,但企鹅最多的种类却分布在南温带, 其中南大洋中的岛屿,南美洲和新西兰都比较多, 在这里有6属13种企鹅营巢,而在南极大陆沿岸营 巢的企鹅只有2属4种,亚南极有2属2种,而南极 的特有种则只有皇企鹅,阿德利企鹅和南极企鹅 三种,另外产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DNA杂交的分类系统(Charles C. Sibley)
鸟 纲 古鸟亚纲 今鸟亚纲 始鸟下纲 平胸小纲
鸡雁小纲 三趾鹑亚纲 新鸟下纲 三趾鹑小纲 鴷小纲 佛法僧小纲
鸵形目、共鸟形目
鸡形总目:凤冠雉目、鸡形目 雁形总目:雁形目 三趾鹑目 鴷形目 鹟鴷总目:鹟鴷目 犀鸟总目:犀鸟目、戴胜目 佛法僧总目:咬鹃目、佛法僧目
我国常用分类系统

Petertal分类系统



齿颚总目Odontognathae(化石) 古颚总目Palaeeognathae(走禽) 鸵形目、 几维目、美洲鸵目、鹤鸵目、 共鸟 形目 企鹅(楔翼)总目Impennes 企鹅目 新(今)颚总目Neognathae 游禽:潜鸟目、鸊鷉目、鸌形目、 鹈 形目、雁形目、鸥形目 涉禽:鹳形目、鹤形目、鸻形目 鸠鸽:鸽形目 鹑鸡:鸡形目 猛禽:隼形目、鸮形目 攀禽:鹃形目、夜鹰目、雨燕目 鹦形目、咬鹃目、佛法僧 目、鴷形目、鼠鸟目 鸣禽:雀形目
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又名澳洲鸵鸟。 足具三趾,均 向前;翼退化; 体形大,长达 90厘米以上 , 跗跖被网状鳞; 副羽发达。
4.几维目(无翼目)Apterygiformes
无翼鸟科(Apterygidae)又叫几维或鹬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