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期末测试题[1](1)

合集下载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附答案)(1)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附答案)(1)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附答案)(1)

一、选择题

1.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它们的引入( )

A.消除了民族矛盾B.丰富了汉族生活

C.导致民族关系紧张D.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2.4世纪后期,建立前秦政权统一黄河流域的前秦王是

A.刘裕

B.王猛

C.司马炎

D.苻坚

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片反映了公元229年三国鼎立的地理方位( )

A.B.C.D.

4.小明在查资料时发现有一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你认为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A.三国时期

B.两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元朝时期

5.迁都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单)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统一黄河流域

B.开发江南经济

C.笼络守旧势力

D.学习先进文化

6.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处由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是

A.前秦B.北魏C.东晋D.南朝

7.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述了我国古代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是()

A.曹操军队与袁绍军队B.曹操军队与孙权、刘备联军

C.孙权军队与刘备军队D.曹操军队与刘备军队

8.“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是林俊杰歌曲《曹操》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曹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西晋时期内迁的“五胡”中,不包括()

A.匈奴B.鲜卑C.羯D.回鹘

2.三国时期是中国的一个分裂时期,涌现了一批在历史和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人物。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孙权B.诸葛亮C.曹操D.刘备

3.淝水之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争,也是决定南北割据局面的关键战争。这场战争()A.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B.维持了南北对峙格局

C.结束了国家分裂的局面D.少数民族取得了胜利

4.下列描述与地图中三国时期相符合的是()

A.①曹操(魏)②刘备(蜀)③孙权(吴)B.①曹丕(魏)②刘备(蜀)③孙权(吴)

C.①刘备(蜀)②孙权(吴)③曹丕(魏)D.①刘备(蜀)②孙权(吴)③曹操(魏)

5.北魏统一北方后,经过孝文帝改革,农业生产领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同时,水利事业也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游牧民族的进入,北方畜牧业也有所发展。以至于呈现出“百姓殷阜,年登俗乐”的繁荣景象。此种变化()

A.延缓了北方政权的频繁更替

B.说明了游牧民族具有先进性

C.违背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

D.为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基础

6.《木兰辞》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颗明珠。主人公身上兼具英雄气概与女性特点,诗歌既具有鲜明的北方民族特色,又反映了耕织生产、礼乐文明和家国情怀。这说明()

A.商品经济为市民文化增添色彩B.北方游牧民族女性的英雄气概

C.民族融合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D.封建化改革深刻影响北方民族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卷及答案(1)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卷及答案(1)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卷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一些规律。下列三国与西晋兴亡更替示意图表达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B.

C.D.

2.下列历史人物中不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A.刘备B.孙权C.曹操D.曹丕

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由游牧转入农耕,积极学习汉族文化;中原汉族地区也出现了争用胡人家具、学习胡人乐器歌舞的现象。这种现象体现了当时哪一时代特征

A.民族政权并立B.民族交融加速C.经济重心南移D.国家统一安定4.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石窟艺术是随着某宗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该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5.据《齐民要术》所载北魏时期的86个谷类品种中,有不少已经具有“耐早”、“免虫”、“耐风”和“耐水"等特点,还培育出了“早熟”或“晚熟”品种。这说明了当时()

A.气候寒冷干旱无法培育新品种B.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过南方

C.农作物培育技术达到较高水平D.普遍推广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

6.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八王之乱”

B.定都洛阳

C.恢复分封制

D.三家归晋

7.据《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现象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

①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②“苏湖熟,天下足”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经济发展④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模拟试卷附答案(1)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模拟试卷附答案(1)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模拟试卷附答案(1)

一、选择题

1.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引入内地。它们的引入( )

A.消除了民族矛盾B.丰富了汉族生活

C.导致民族关系紧张D.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壮心”分别指

的是

A.项羽灭掉刘邦

B.诸葛亮光复汉室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D.曹操统一全国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料地打

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的建立者是

A.司马炎B.刘裕C.司马睿D.司马懿

4.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石窟

艺术是随着某宗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该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5.据《齐民要术》所载北魏时期的86个谷类品种中,有不少已经具有“耐早”、“免虫”、“耐风”和“耐水"等特点,还培育出了“早熟”或“晚熟”品种。这说明了当时

()

A.气候寒冷干旱无法培育新品种B.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过南方

C.农作物培育技术达到较高水平D.普遍推广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

6.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B.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7.“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史料记载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情形B.西汉初年南方的情形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 测试题(及答案)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 测试题(及答案)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测试题

(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描述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情景(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2.“今日襄阳因文化而立,必将因文化而兴。昔日襄阳因历史悠久,才会有人杰地灵。”襄阳的古隆中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A.曹操

B.刘秀

C.孙权

D.诸葛亮

3.《三国演义》里“借东风”“草船借箭”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

立局面形成的某一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4.三国时期,魏、蜀、吴统治者都积极发展生产,其主要动机是( )

A.改变东汉后期经济现状

B.改变落后的社会面貌

C.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

D.都想消灭对方,统一天下

5.西晋建立的时间及建立者分别是( )

A.265年司马睿

B.266年司马炎

C.265年司马炎

D.266年司马睿

6.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下列不曾以此为都城的是( )

A.吴国

B.西晋

C.东晋

D.南朝

7.西晋王朝的灭亡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有直接关系( )

A.匈奴

B.鲜卑

C.羌

D.氐

8.西晋灭亡之后,中国北方陷入割据混战的局面,史称( )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五胡十六国”

D.三国鼎立

9.魏晋南北朝中的南朝开始于哪一年( )

A.280年

B.316年

C.420年

D.439年

10.5世纪前期,统一我国黄河流域的是( )

A.西汉

新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卷(及答案)

新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卷(及答案)

新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东汉末年,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示意图是

A.

B.

C.

D.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壮心”分别指的是

A.项羽灭掉刘邦

B.诸葛亮光复汉室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D.曹操统一全国

3.据《太平寰宇记》记载,东晋南朝时期今江苏盐城“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县人以鱼盐为业,略不耕种,擅利巨海,用致饶沃。公私商运,充实四远,舳舻往来,恒以千计”。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南方商业贸易较为发达B.南方生产力水平超过北方

C.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D.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4.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写道:“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B.盘庚迁殷

C.文成公主人藏D.孝文帝改革

5.“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史料记载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情形B.西汉初年南方的情形

C.西晋末年北方的情形D.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

6.下列砖画山上于甘市嘉格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面

可以用来直接研究图法制作系惯与烙饼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

7.“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是林俊杰歌曲《曹操》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曹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新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模拟试题(带答案)(1)

新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模拟试题(带答案)(1)

新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模拟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这里为“抵御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而发生的著名战役是

A.官渡之战B.涿鹿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

2.“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这两句传世千年的名句,为后人构造了一位可望而不可即的“丰姿秀美,含情脉脉,飘飘若仙”的洛神。谁的作品形象再现了以上情景?

A.司马迁B.顾恺之C.屈原D.王羲之

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片反映了公元229年三国鼎立的地理方位( )

A.B.C.D.

4.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请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3世纪的是

A.禹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B.苻坚于383年发动淝水之战

C.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

D.西晋于280年灭掉吴统一全国。

5.“自东汉末年以来,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逃往战争较少、相对安定的南方,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材料表明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先进技术②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③南方统治者的重视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北魏孝文帝即位后采取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序号部分措施

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题(含答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后,你认为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社会安定与对外开放

C.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

A.管仲改革 B.王安石变法 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革

3.王羲之的名作中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女史箴图》B.《洛神赋图》C.《宣示表》D.《兰亭集序》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义是()

A.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学习汉族文化风俗

C.借鉴汉族政治和经济制度 D.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5.鼎是我国一种礼器,一般为三足。我国版图上曾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淝水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6.迁都是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盘庚迁殷 B.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

C.周平王迁都到洛邑 D.苏维埃俄国首都迁到莫斯科

7.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 B.颜真卿、柳宗元——颜筋柳骨

C.吴道子——画圣 D.茶圣——陆羽

8.“确立县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以上材料叙述的是()

A.商鞅变法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B.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

C.西周分封制和孝文帝改革D.秦始皇巩固统-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9.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成为东晋时期的一位官员,你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皇族政治上依靠世家大地主的扶持,“王与马,共天下”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单选题

1.(2023秋·北京密云·高一统考期末)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选项中最符合②所代表的时期阶段的表述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开放兼容与繁荣统一

C.国家分裂与社会倒推D.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2.(2023秋·北京密云·高一统考期末)下图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据此可见,当时()

A.羌族完成了内迁的历史进程B.西晋时期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内迁少数民族取代西晋政权D.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地区

3.(2023秋·北京朝阳·高一统考期末)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序号所对应的朝代全部正确的是()

②西晋②东晋②北魏②唐朝

A.②②②B.②②②C.②②②D.②②②

4.(2023秋·北京通州·高一统考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史书记载,鲜卑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匈奴自认为是夏朝后裔,这种现象说明()

A.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可B.少数民族失去民族特性

C.北方少数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D.少数民族全面彻底汉化

5.(2023秋·北京昌平·高一统考期末)下面“笔记卡片”记录的是中国古代某政权改革的措施。据此可知,该政权是()

A.西晋B.东晋C.北魏D.南宋

6.(2023秋·北京昌平·高一统考期末)《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描述道:“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②江南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大批人口南迁

②南方长期基本和平②全国割据局面结束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末测试题[1]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末测试题[1]

政权的分立和民族大融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2011年11月2日新华社宁波专电:记者从淅江象山影视城获悉,胡玫导演最新力作《盖世英雄曹操》日前在象山开机。那么在下列给出的选项中,哪一句话最有可能出现在这部电视剧中()

A.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B.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C.这次兴师动众,非同小可。若一事无成,如何向后人交代?不如就将迁都洛阳的大事办了。

D.只有鼎足江东,静观天下之变。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哪位人物所作()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

3.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哪位著名首领采取攻心战略,七擒七纵,恩威并济()

A.孟获

B.卫温

C.周瑜

D.拓跋宏

4.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公元二世纪、三世纪之交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段,在这个不长的时段里,涌现出众多的风云人物,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下列哪部著作能映射这些历史的片段()

A B C D

5.南京是中国的著名古都之一,历史上有许多朝代都曾在这里定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南京几次更名,下列给出的几个名字中,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建业

B.建邺

C.建康

D.健康

6.六朝时期,我国南方逐渐形成哪三个可与北方相媲美的先进农业经济区()

①巴蜀②江汉③江浙④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六朝时期,我国海上贸易兴盛,曾与当时的哪些国家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①高句丽②百济③新罗④日本

A.②③④

B.①②③

北京重点校2021-2022学年初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北京重点校2021-2022学年初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北京重点校2021-2022学年初一(上)期末历史汇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章节综合

A.曹操B.钟繇C.顾恺之D.王羲之

7.(2021-2022学年·北京通州·七年级上统考期末)历史地图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战役

A.是项羽灭秦的关键性战役B.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C.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D.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状态

8.(2021-2022学年·北京通州·七年级上统考期末)某同学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圆周率”《缀术》《大明历》几个关键词,她学习的历史人物是

A.贾思勰B.祖冲之C.张仲景D.王羲之

(1)从材料一中找出能体现以下主题的文物。(写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

陕西西安少陵出土的十六国时期陶俑,形象具有少数民族特征,出土的碓房、水井、陶仓等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体现。《汉人胡食图》和《胡人牛耕图》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砖画,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和胡人牛耕的劳动场面。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历史解释是对史实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可知,选项中“西晋的腐朽统治加速了西晋政权的衰亡”的表述体现了西晋腐败统治的评判,属于评论观点,即属于历史解释,C项正确;“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的表述体现了西晋统一全国的史实,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291年,西晋发生‘八王之乱’”的表述体现了西晋发生动乱的历史史实,不是历史解释,排除B项;“两晋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的表述体现了两晋时期民族状态的史实,属于历史史实,不是历史解释,排除D项。故选C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澶州之战

2.《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和。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D.桂陵之战

3.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

是()

A.B.C.D.

4.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

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的()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选项中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C.鉴真东渡B.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游

8.周杰伦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

一行书”美誉,它的作者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苏轼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

民族交融》测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

1.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和三国时期的曹操都采用了哪一措施,确立了自己的政治优势。

A.尊王攘夷B.招揽人才

C.减免赋税D.实行屯田

2.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A.黄岩岛B.钓鱼岛

C.台湾岛D.海南岛

3.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

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4.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

C.西晋初年D.西晋末年

5.公元266年,下列哪一个人物废掉曹魏皇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

A.司马懿B.司马炎

C.司马昭D.司马睿

6.下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江南经济发展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D.国家统一完成

7.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向北迁移

B.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8.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综合复习题+2021-2022学年重庆市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综合复习题+2021-2022学年重庆市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重庆江津·七年级期末)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这两次战役的共同点是( )

A .都发生在我国北方

B .结果都是以少胜多

C .都是曹操军队取得胜利

D .都是曹操军队人数占优势

2.(2022·重庆江北·七年级期末)三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下列反映魏国重视农业生产的是

A .开发西南地区

B .发展海外贸易

C .加强与台湾的联系

D .大力兴修水利

3.(2022·重庆市璧山区正兴初级中学校七年级期末)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对时代产生重大影响的战役。下列战役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4.(2022·重庆开州·七年级期末)依据图示,判断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5.(2022·重庆綦江·七年级期末)西晋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是( )

A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但短命

B .都大封同姓诸王导致国家衰亡

C .都是篡位夺权建立的朝代

D .之后中国出现上百年的分裂

6.(2022·重庆綦江·七年级期末)晋武帝(司马炎)为稳固司马氏的统治,大封同姓诸王,后来又让诸王据守州郡重镇,并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手握封国的军政大权,势力日益强大。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最终导致“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从中,我们获得的历史启示是( )

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考试卷 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考试卷 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考试卷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

1.3~6世纪,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有

①曹魏②东晋③前秦④北魏⑤北齐⑥北周

A.①②③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③④⑤⑥

3.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使农民获得了一些土地

C.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4.208年左右东汉三分天下的军事集团主要是

A.袁、曹、刘集团B.曹、刘、孙集团

C.刘、孙、袁集团D.孙、袁、曹集团

5.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其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是

A.使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加速了各民族间的融合

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

6.南北朝时,形成了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维护士族特权地位B.维护士族高贵血统

C.防止土族门第混乱D.士族是惟—掌握文化的特权阶层

7.北魏实行均田制与租调制的作用有

①限制豪强兼并②政府控制的人口增加③农业生产发展

④政府收入增加⑤促进鲜卑贵族封建化⑥扩大谷场、桑棉种植

A.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

8.东晋时期士族制度得以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士族广占土地,经济实力强人B.东晋政权依靠士族的支持

C.江南经济的开发主要依靠士族D.士族是惟一掌握文化的特权阶层

9.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秦统治不稳,不具备统一全国的军事力量

B.江南经济发展,南方具备与北方相抗衡的能力

C.南北方对峙、并存的格局逐渐形成

D.南北民族矛盾尖锐,统一条件尚未成熟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复习自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复习自测

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上册期末复习单元复习训练复习范围: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一、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汉族传统的坐姿是席地而坐,魏晋以来引入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从而开始垂足而坐。材料说明

A.北方民族矛盾得到充分缓解B.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影响

C.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D.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交融

2.如图两个时期并立政权的变化反映

A.分裂中孕育着统一B.南北政权势均力敌

C.民族矛盾尖锐复杂D.并立政权一直延续

3.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盛世局面。下列有关隋唐盛世局面出现因素的表述错误的是

A.统治者注意改革吏治,选贤任能B.统治者注意节制用兵,民族平等

C.统治者颁布均田令,实行租调制D.广大人民的辛勤劳作,人心思定

4.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B.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5.从曹魏到陈朝,已入仕的正史传主中出身寒门的比例从41.3%持续下降到15.2%,西晋27.7%的中正出身寒门,陈朝就只剩下5.6%。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央集权加强B.经济重心南移C.选官制度异化D.阶层流动频繁

6.魏晋以来,佛教高僧大多把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思想纳入佛教教义中,还将一般的提倡普度众生转向了实实在在的爱国孝亲,依附儒学的基本伦理。这表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权的分立和民族大融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世英雄曹操》日前在象山开机。那么在下列给出的选项中,哪一句话最有可能出现在这部电视剧中()

A.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B.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C.这次兴师动众,非同小可。若一事无成,如何向后人交代?不如就将迁都洛阳的大事办了。

D.只有鼎足江东,静观天下之变。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哪位人物所作()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

3.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哪位著名首领采取攻心战略,七擒七纵,恩威并济()

A.孟获

B.卫温

C.周瑜

D.拓跋宏

4.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公元二世纪、三世纪之交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段,在这个不长的时段里,涌现出众多的风云人物,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下列哪部著作能映射这些历史的片段()

A B C D

5.南京是中国的著名古都之一,历史上有许多朝代都曾在这里定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南京几次更名,下列给出的几个名字中,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建业

B.建邺

C.建康

D.健康

6.六朝时期,我国南方逐渐形成哪三个可与北方相媲美的先进农业经济区()

①巴蜀②江汉③江浙④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六朝时期,我国海上贸易兴盛,曾与当时的哪些国家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①高句丽②百济③新罗④日本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8.面条、油炸饼、馅饼等面食是北方人喜欢的食物,这些北方风味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那么下面哪本书中可以查阅到这些食物的做法()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金刚经》

D.《出师表》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最为生动的事例是下列哪一个()

A.胡人汉服

B.汉人胡食

C.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

D.少数民族改汉姓

10.南北方对峙时期,战争状态与和平状态相互交替,在北魏政权稳固后,南北之间活动频繁,其中商品交易的形式是下列哪一种()

A.互市

B.市场

C.闹市

D.交市

11.在中国多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汉族与少数民族都是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成员,尽管历史上一些民族间曾经有过摩擦,但各民族的友好和融合是主导因素。下列哪两位人物能够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

①孝文帝②汉武帝③冯太后④诸葛亮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1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舞台上,少数民族建立过哪些政权()

①前秦②西晋③北魏④东魏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二、组合列举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3.根据给出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写出相关的内容。(共7分)

(1)“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出自何人之口——

(2)“王与马共天下”出现的朝代——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是六朝时期的哪两大家族——

(4)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最早源于何时————

(5)六朝时期新崛起的海外贸易城市————

(6)建立前秦政权的少数民族————

14.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过中国北方的政权。(举出三个即可)

三、读图简答题(共19分)

15.东汉末年,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成为天下的霸主,彼此之间长期混战。下面两幅图片展示了当时最著名的两个战役。请你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请你分别写出两幅图片所对应的战役名称及作战的时间。(4分)

(2)在图一战役中,作战的双方都有谁?此战役结果如何?(3分)

(3)在图二的战役中,哪位人物决定南下讨伐哪两位人物?其目的何在?在此战役中,诸葛亮高瞻远瞩,提出联合策略的原因是什么?(5分)

(4)图二战役最终结果如何?双方一胜一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5)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战役,从过程到最终结果有何相似之处?战役的最终结局给你怎样的启迪?(4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21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他”,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他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材料二:“他”,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材料三:“他”,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本民族的文化水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三则材料所对应的历史人物?(3分)

(2)材料一中的人物非常有政治远见,196年,他曾将哪位皇帝迁到哪里,从此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权?在他的一生中,曾指挥哪两次著名的战役,奠定了一生的成与败?在农业上,他曾做出哪两项重大举措?这些举措有何重大影响?(7分)

(3)材料二中的人物曾为辅佐哪位人物而呕心沥血?作为蜀汉的丞相,他在哪一地区为根据地,大力开展屯田?为积极发展农业,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的优势,他提出哪些举措?(答出一点即可)(3分)

(4)材料三中的人物属于我国古代的哪一少数民族?历史上把他在位时期的政权称为什么?他亲政后,实行了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举出两例即可)历史上把他在位时的改革称为什么?(5分)

(5)请你依据材料,简要评价这三位历史人物。(3分)

五、结合探究题(共26分)

17.公元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观察下列一组简易图,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东汉末年,社会政局动荡不安,出现了不少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的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请你举出中原混战的代表人物一位?(1分)

(2)魏、蜀、吴建立者分别是谁?(3分)

(3)从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在长达370年历史时段内,只有西晋短暂统一,它在历史上仅仅维持多少年?(1分)

(4)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特殊历史阶段里,南方相继建立了哪六个朝代?都城都在哪里?历史上称为什么?这一时期,与我国进行对外贸易的国家有哪些?请你举出三个即可。(11分)

(5)北朝包括哪五年朝代?其中哪个政权曾经统一过北方?(6分)

(6)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归纳上述简易图示的历史发展趋势?其中,从西晋灭亡到隋朝统一前的270年间,历史发展有何特点?(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