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培养坚定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自觉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科学精神:深刻理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明确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把握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提高哲学思辨力,全力打赢新冠疫情防疫战。

法治意识:提高哲学思辨力,学会理性地对待各种事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难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人类的战疫史》了解病毒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人类一直在与病毒作斗争,引出从新冠疫苗看世界是永恒的。二、讲授新课议题一:人类与病毒的斗争病毒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早在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的印度和中国就有了关于天花的记录,直到19世纪末,病毒才开始逐渐被发现和命名。病毒个体微小,基因简单,结构变化快,传播速度快。药物技术创新与新病毒出现的赛跑胜负难料。比如流感病毒家族“最危险成员”甲型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基因重组而演化出新的病毒株,每重组一次其毒性增强、传染性增大,且能导致原有的治疗方法失效。近两个世纪以来,人类对传染性病毒的从感性到理性认知,认识日渐清晰。近年来,关于病毒的疫苗和新药问世速度加快,流感致死率大大降低,但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活动探究:结合材料,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中如何体现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几种观点,老师找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其他小组补充。

【师生总结】通过探究,我们已得知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因此,我们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普遍性观点。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无限发展的特点;

2.掌握世界各个方面取得的不断发展;

3.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发展态度。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世界无限发展的特点;

2.掌握世界各个方面取得的不断发展。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发展态度。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

2.讲解配合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参与互动。

五、教学内容。

世界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发展过程,从古至今,世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本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人类最普通的火石打火,到

现代高科技的晶片技术、航天技术、通讯技术,人类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巨

大的提升,这些技术的发展也一直在深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力

的发展。

2.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展的核心,经济发展可以解决人们

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问题,现代市场经济也越来越广泛的和全球化发展结合

在一起。例如,全球贸易和国际金融系统的虚拟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3.民主制度的发展。

民主制度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是人类制度结构和

政治文明发展的象征。不同国家和文化遵循不同类型的民主制度,如议员

制度、总统制度、国王制度等等。

4.文化艺术的发展。

人类在不断地发展中,文化艺术的发展历史极悠久,世界范围内的文

化和艺术传统越来越发达,多种艺术形式不断的出现和演变,如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文学等等,它们在固有的情感中饱含人类精神的内核。六、教学总结。

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地方,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人类也需要不断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3)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3)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

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课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政治年级高二

课标要求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学习目标

必备知识: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

关键能力:利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航天事业,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对未来充满信心,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实际行动促进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关注并支持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科学精神: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国航天事业及其背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对未来充满信心,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实际行动捍卫祖国尊严。

公共参与:从自身做起,提升自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好准备。

重点发展的普遍性与实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难点新旧事物的判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议题主议题:结合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如何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子议题:1、中国航天以及中国发展的历程体现了物质世界处于怎样的状态?

2、从发展的状态角度谈谈如何理解人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前走?

3、从发展的途径角度谈谈中国航天人的信念感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视素材:中国航天一

步一个脚印,星辰大海!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结合素材和课文,初

步理解本课教学内容。

感受世界是永恒发展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优秀教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优秀教案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发展的普遍性

2运动的基本形式

3事物发展的道路

◇理解:

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

2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分析:

1联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的具体事例.分析说明发展的几种形式

2结合现实问题,分析说明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比较辨别易错易混点的能力

3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演绎、归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体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正确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进性、曲折性,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2促进新事物成长壮大

3深刻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二、【重点、难点】:

1、发展的实质;

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3、准确地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明确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把握发展的实质.了解发展的普遍性,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

四、【方法点津】:

1发展的普遍性这一知识点,要从三个层次分析,即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全面把握发展。

2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结合历史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具体事例,分析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五、【课文导语】: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把握发展的实质,了解发展的普遍性,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自觉抵制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范文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范文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范文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发展的实质

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运用: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列举事例、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树立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学生特征分析◆高二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看问题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维在逐步发展。哲学是一种思维科学,理论比较抽象,学生没有实际的体验而无法理解抽象的理论,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结合身边具体事例和当今时政,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思想、生活、经验的例子,创造愉悦的教学情境。教学重点发展的实质教学难

点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图片:宜昌的百年沧桑(1910年、1980年、20XX年宜昌城市图片)

提问:从宜昌的百年历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宜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新课讲授】

一、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观看视频《生命演化》

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统编人教版政治高中必修第四册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政治高中必修第四册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二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

(2)理解事物发展的实质,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了解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

(4)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

【科学精神】

坚持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坚定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通过事例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分析问题。

1.教学重点:理解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教学难点: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引入新课

世界是物质的,也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我们要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本节课我们学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二)讲授新课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板书)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板书)

阅读与思考

地球经历了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阶段,形成了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条件。生命的进化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的过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并最终产生了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大体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自古以来,人类不断地发明和改进计算工具,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算盘、计算尺,再到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计算工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手动到自动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在不断发展。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通用4篇)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通用4篇)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通用4篇)

《世界是永恒进展的》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内容

本框题系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四之《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节内容。主要内容是学习进展的观点,包括了解进展的普遍性,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熟悉的有关事实,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进展中;把握进展的实质,说明进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而学会用进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同学分析

高中同学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同学对世界布满了奇怪,他们求知欲强,简单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涉世不深,对事物的熟悉易消失偏激和偏差,对世界的熟悉停留在感性熟悉上。因此,若没有正确引导,他们对唯物辩证法的进展观的把握可能不够全面、精确

和理性。

三、设计思想

本课力争在教学过程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坚持老师的主导性和同学的主体性原则,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通过设置详细的教学情景,以循循善诱的设问引导同学进行思索和争论,体现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 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策略,激发同学参加课堂的主动性和乐观性。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拓展同学的视野和学习的空间。

四、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

(1)使同学懂得世界是永恒进展的,了解进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进展的实质。

(2)通过教学,培育和提高同学的比较分析力量,提高同学推断是非正误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探究法、争论法、分析法,创设详细的情景作为载体,总结分析哲学道理,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理解哲学道理过程化、自主化。

高中思想政治_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课前(多媒体播放):《走进新时代》

导入新课:课前大家欣赏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走进新时代》,回忆:歌曲中提到了

几个重要时间点?能否用动词概括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仅中国在发展,而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发展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检查预习导航(小组抢答)

教师:让我们通过探究活动来来进一步理解这两个重难点。

课堂探究一:

4个问题,先用2 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前两个问题

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②你认为人类的体质

还会发展吗?

总结:自然界是发展的。

2、回顾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说明了什么?

总结: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图片三代人赶集、祖孙三“带”,中国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社会处于不断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中。

3、认真听一段音频,思考对雷电的认识过程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1分钟讨论)

雷为天怒——雷电为自然现象——1752年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做实验,雷电是放电现象——后来科学家发现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放电现象。

在第六课我们学习了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人对事物的认识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肤浅到深刻的过程。

总结: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有人对大学生四年生活心态的总结:

大一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二时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三时不知道自己知道,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3课第二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3课第二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3课第二框《世界是永

恒发展的》优质课教案

【教材分析】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主要讲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要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包括“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两目内容。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明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理解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相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科学精神

探究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我们在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科学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_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本框题主要阐述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的相关知识,与下一框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八课学习的基础。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是通过前面已有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国家与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本节课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使得政治教学能够更好、更真实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是中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真正进行社会参与,因此在对“发展的普遍性”的认识,以及“发展的实质”认识上不够精准,这也给学生理解这节课的基本观点带来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难点

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感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就,树立对社会发展的信心,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道路。

2、理性精神:通过感悟自然、社会和人之认识的发展,树立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3、公共参与:通过自身接触的发展成就,自觉投身到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策略

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法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相结合。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恰当使用多媒体手段。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背诵相关知识,并随机抽查背诵情况

(二)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越来越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这体现了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带着这一疑问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及事物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设问法、探究法等方法,创设具体情景,将抽象的哲学理论通俗化、故事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辩证法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反对形而上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展具有普遍性。

难点:事物发展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哲学的基本概念比较抽象,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问答法:在采用问答法时,巧妙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另外,采用探究法、归纳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在新课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则小故事。有一次,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看见一棵树,问东方朔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善哉!”过了几年汉武帝再次来到上林苑,又问这棵树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瞿所!”汉武帝不高兴地说“你欺骗我已经很久了。同一棵树,为什么前后名字不一样?”东方朔淡定的答道:“马,大的时候叫马,小的时候叫驹;鸡,大的时候叫鸡,小的时候叫雏;这棵树以前叫善哉,现在叫瞿所,长少生死,万物成败,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汉武帝觉得有道理,不由自主的笑了。

现在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东方朔的回答包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学生:树的名字、马的名称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整个世界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发展的实质。

2.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3.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自主预习

一、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1)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

(2)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4.总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辨析:运动、变化≠发展

任何发展都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运动和变化并不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而那些下降的、向后的、倒退的运动和变化则不是发展。

1.判一判:对下列观点的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表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3)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运动、变化。( )

(4)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示范教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示范教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中的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阐明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第二目“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阐明事物在曲折运动中发展上升。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发展的实质,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懂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中,是在曲折运动中发展上升。

2.能够运用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辨别正误的能力。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思维看待世界、思考问题,对于社会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认同并坚持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教学难点:发展的实质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上节课,我们用《诗经》中的《蒹葭》为引子,详细讲解了甘肃和从甘肃发散开去的世界,又把目光从远处收回,审视身边的生活,以懂得如何用联系的观点、哲学的智慧去思考。今天的课,我们还从《诗经》开始,来看看千年古都西安的发展演变,品读其中蕴含的哲学。

学生探究活动:品读古诗《无衣》(《诗经·国风·秦风》),结合上节课所讲的秦人依靠强大的军队,横扫六合、统一中国,引出西安这座古城,为之后这节课以西安为例讲解发展的观点做铺垫。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本框题主要阐述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的相关知识,与下一框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八课学习的基础。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是通过前面已有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国家与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本节课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使得政治教学能够更好、更真实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是中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真正进行社会参与,因此在对“发展的普遍性”的认识,以及“发展的实质”认识上不够精准,这也给学生理解这节课的基本观点带来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难点

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感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就,树立对社会发展的信心,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道路。

2、理性精神:通过感悟自然、社会和人之认识的发展,树立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3、公共参与:通过自身接触的发展成就,自觉投身到新时代社会

发展的大潮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策略

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法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相结合。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恰当使用多媒体手段。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背诵相关知识,并随机抽查背诵情况

(二)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越来越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这体现了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带着这一疑问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内容

本框题系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四之《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节内容。主要内容是学习发展的观点,包括了解发展的普遍性,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把握发展的实质,说明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而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涉世不深,对事物的认识易出现偏激和偏差,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因此,若没有正确引导,他们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把握可能不够全面、准确和理性。

三、设计思想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探究法、讨论法、分析法,创设具体的情景作为载体,总结分析哲学道理,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理解哲学道理过程化、自主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发展的实质

2、难点: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古时,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

多媒体连续播放多幅画面。包括动植物演化过程的图片、人类进化的图片;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人类进步的阶梯示意图;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人类对机器人研究的深化。

(一)、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发展的普遍性包括三个层次: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课堂探究: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②你认为人类的体质还会发展吗?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课堂探究:①回顾20世纪中国的历史,你能否体会到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②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对你有什么启示?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形态的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课堂探究:①“整个宇宙都要服从”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的神话为什么被打破?它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②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是这样,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也是如此,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认识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活动设计:请学生上台展示课前所收集的关于“发展”的故事、俗语、诗词等。

(二)、发展的实质

1、怎样正确认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

◇课堂探究:①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②谈谈你对发展概念的理解。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多媒体显示讨论题:发展就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多媒体显示三种图示:如果用图示来表示发展,请说明哪种图示代表发展。

鉴于这种认识,多媒体出示选择题,请同学判断画面上哪种观点代表发展?

a、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e、树欲静而风不止

2.发展的意义

有了发展才有了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日新月异科技。

课堂反馈:通过上述学习,我们如何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我们成长中的困惑?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教师设问: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为何失败了呢?

教师引导: 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

教师:是的,由于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教师设问: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哪几大领域?

教师设疑:辨别这些画面分别属于哪一领域?

教师总结:无数事实证明,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教师提示: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讲的发展的普遍性?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四人为一组。

复习联系的观点,指出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展开说明。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演讲,或用投影仪展示所收集的诗句等。

教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运动变化分前进的、上升的和下的、倒退的运动两类,只有那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才是发展。

图示表明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曲折性前进。

教师点拨:牢牢把握发展的实质。

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但它们是暂时的,我们要树立信心,不悲观、不动摇,坚持发展的观点,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阳光总在风雨后。

学生回答:因为夜间雍水暴涨,荆人仍按照白天的结果行动,所以败。

生答:荆人的失败在于,没有将事物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未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生答:分为三大领域,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

学生回答:动植物演化过程的图片、人类进化的图片属于自然界领域;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人类进步的阶梯示意图属于社会领域;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人类对机器人研究的深化属于思维领域。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的上升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说明自然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会发展。因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生答:我们感觉到国家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变化。 (2)整个人类社会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