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土地改革》练习03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练习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练习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题(解析版)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一、选择题1.欣赏下列“话剧”。

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

”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

”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

”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

”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 1937—1945年B. 1946—1949年C. 1950—1952年D. 1953—l957年2.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 土地改革的背景B. 土地改革的内容C. 土地改革的性质D. 土地改革的影响3.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人民政府颁布了()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

”材料表明土地改革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44.8%,这主要得益于土地改革()A.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B. 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6.解放战争时期,揭开土地改革运动序幕的文件是1 / 12A. 《中国土地法大纲》B. 《五四指示》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7.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搞好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其内容包括①依靠贫雇农②团结中农③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④发展农业生产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8.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历史上的1950年,你能看到的情景是()①街道上有“庆祝西藏和平解放的标语”②到处可见人们欢送志愿军去抗美援朝的热烈场面③政府正在推举民主人士准备进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④农民正在田地丈量土地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9.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土地改革》练习03

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土地改革》练习03

第3课土地改革选择题1、“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2、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A、新解放区B、全国农村地区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3、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开放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4、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5、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开放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6、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在()A、1949年底B、1950年底C、1952年底D、1956年底7、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B、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C、到1952年底,全国各族土地改革完成D、根源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有关土地改革的()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土地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9、建国以后的土地改革运动中获得土地的农民有()A、1亿B、3亿C、4亿D、7亿10、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废除了()A、资本主义剥削土地制度C、土地私有制B、开放剥削土地制度D、开放剥削制度11、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A、广漠农民迫切要求土地改革,获得土地B、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地区还都没有进行土地改革C、土地改革以前,广漠农民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D、开放土地制度危机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2、土地改革的作用有()①摧毁了存在了2000多年的开放土地制度②消灭了资产阶级③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④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⑤巩固了人民政权⑥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⑦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A、①②③④⑦C、①②④⑤⑦B、①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⑦13、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地方是()A、四川B、西藏C、辽宁D、湖南14、土地改革完成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使农民得到土地C、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D、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15、1950--1952年土地改革与过去土地改革所例外的特点是()A、消灭地主阶级B、消灭剥削制度C、保存富农经济D、分给地主土地参考答案1、C2、A3、D4、C5、C6、C7、D8、C9、B10、B 11、B 12、D 13、B 14、D 15、C。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题

第3课土地改革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A.得到土地B.反腐败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工业化2.“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A.老解放区B.新解放区C.少数民族地区D.边远地区3.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A.《中国土地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4.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A.有地的富农B.无地或少地的农民C.有劳动能力的领导人D.无地的工人5.5.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B.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C.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D.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6.1952年底,除了哪些地区,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A.部分少数民族地区B.国统区C.老解放区D.新解放区7.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新分到土地的农民有()A.1亿B.2亿C.3亿D.4亿8.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9.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10.毛泽东说:“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将压抑不住。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_土地改革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_土地改革练习题

西亭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小测第三课土地改革姓名:【学习目标】: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一、轻松入门(每题1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2、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第一个五年计划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西亭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完成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准备今年3月访问一位经历过“土地改革”的农民,以下最适合的访问对象是( )A.孔大爷(80岁)B.李伯伯(52岁)C.田大叔(46岁)D.史阿姨(35岁)5、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A.新解放区B.全国农村地区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D.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二、自由连线搭配(每题5分)1、.新中国成立“五战五捷”、保家卫国2、.西藏和平解放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3、抗美援朝结束一百多年被侵略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4、土地改革完成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三、简单填空题:(每题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时间是在,到了年,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所有制。

3、在旧社会农村中、凭借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

4、土地改革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为国家的准备了条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题

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毛泽东曾兴奋地告诉老一辈的革命家:“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完成2.20世纪50年代,四川金堂县贫农徐某分到了三亩七分地,其所依据的法律文献是()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3.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迎来重大突破。

2015年5月7日深圳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安居型商品房用地供应暂行规定》,为“农地”入市提供了法律依据,在盘活原农村集体土地方面迈出了探索步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D.《中华民国土地改革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短短三年内,经受了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下面不符合这一时期特征的名词是A.和平解放, B.“最可爱的人”C.赎买政策, D.分配土地5.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彻底摧毁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7.1952年夏,农民老林分到了三亩地,一头牛,一把锄头和一架耕犁,令他受益的中央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案》8.某班同学开展以“新中国土地制度”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得出以下结论。

《土地改革》同步练习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土地改革》同步练习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梳理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2、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重点难点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夺取政权需要农民的支持,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更需要农民的支持。

而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在新解放区开始分期分批地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2、土地改革运动的性质: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是在新解放区进行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继续,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属于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典型例题例:建国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比较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说的知识发生在建国初期,当时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了上述三大运动,C项准确地反映了这一主题,A、B、D、项则不是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

答案:C能力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A、新解放区B、老解放区C、少数民族地区D、边远地区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A、1950年——《中国土地法》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D、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3、云南省昆明近郊某农民分得田地三亩六分,这一史实应发生于()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C、人民解放战争D、建国时期4、1952年,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而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A、镇压了反革命B、进行了土地改革C、加入了人民公社D、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5、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6、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及标志是()A、1949年——南京解放B、1949年——新中国成立C、1951年——全国领土基本解放D、1952——土地改革的完成7、毛泽东的一部著作中说道,“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

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政策的调整,到195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到1952年底,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B.生产关系变革促进生产力的提高C.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彻底改变D.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新政权的巩固2.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农村停产革命D.农村实行“大包干”3.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消灭土地私有B.满足农民的土地需要C.解放农村生产力D.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4.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5.侯永禄的《农民日记》中写到:“1952年春节,我花一万四千元(注:相当于现在1.4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农村()①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②农民分到了土地③实现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A.使土地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C.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7.欣赏下列“话剧”。

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

”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

”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

”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

”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1937一1945年B.1946—1949年C.1950—1952年D.1953—1957年8.建国后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A.安徽B.浙江C.甘肃D.西藏9.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与以往土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①注意保存富农经济②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③稳定城市中的资产阶级④孤立地主阶级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10.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A.土地革命完成B.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完成C.土地改革完成D.三大改造完成11.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A.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2.以下各项不属于《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是()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C.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D.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二、判断题13.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03[练习-基础巩固]土地改革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03[练习-基础巩固]土地改革

第3课土地改革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C.土地占有者缺乏生产积极性D.地主、富农残酷剥削贫农、雇农2.1951年1月6日,山东某农民领到了土地房产所有证。

他领得此证是依据()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欣赏下面的“话剧”。

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

”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

”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

”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

”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1937—1945年B.1946—1949年C.1950—1952年D.1953—1957年4.土地改革后,某地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

这一现象充分说明()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B.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政权C.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D.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的是()A.和平解放西藏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D.召开政协会议【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与题意无关;A、D两项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直接原因。

故选B项。

2.【答案】C【解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故选C项。

A项为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民主宪法;B项为袁世凯统治时期颁布的宪法;D项为1949年9月通过的文献。

3.【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主“被消灭了”、农民“翻身当家了”是1950—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的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土地改革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土地改革练习题

第3课土地改革
一.填空题。

一.《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 原因:(1)严重阻碍的发展;(2)新解放区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2. 开始标志: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3. 内容:废除,实行
4. 结果:年底,除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
2、
3、
二.问答题。

1、土改是怎样具体实施的?西藏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在哪年完成的?这次土改和解放前有什么不同之处?
2、结合书12页至14页内容,介绍一下土地改革前后农民生活有什么变化?由此归纳土地改革有哪些方面意义?
三.选择题。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过渡时期总路线
2、我国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是在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3、下面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地主阶级被消灭了
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 巩固了人民政权,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下列各项,属于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共同作用的是
A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消灭了地主阶级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消灭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
四、连线题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
195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9年土地改革完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 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 练习题(有答案)

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的农民仍然没有获得土地,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在全国展开。

3.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二、选择题5.“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实行了惠农政策,它是( B )A. 三大改造B. 土地改革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免除农业税6.1949年9月29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必须保护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实现耕者有其田。

”为完成这个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立即着手( C )A.清除国民党残余势力B.剿灭各地土匪C.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D.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准备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的原因是( B )A.地主阶级被打倒了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C.农村出现了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D.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8.1951年,某地农民领取了“土地居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B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9.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的文件是( B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10.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

”这件大事应是( B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新中国成立朝初期,土地改革主要集中在( D )A. 西北地区B. 西藏地区C. 东北地区D. 新解放区12.1950-1952年人民政府在农村中开展的重要改革是为了解决农民的( D ) A.工资问题 B.住房问题C.负担问题 D.土地问题13.假如你是生活在1952年的农民,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你可以分到( D )①土地②农具③牲畜④房屋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4.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第3课土地改革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为“1950--1953年我国耕地分配图”。

下列对其反映历史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消灭了地主阶级B.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C. 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D. 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1952年,我国粮食产量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A. 西藏和平解放B.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土地改革的完成3、1950年,国家决定在下列哪些地区实行土地改革?()A.新解放区B. 西藏自治区C. 东北地区D. 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4、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被摧毁是在哪一事件后?()A. 新中国的成立B. 抗美援朝的胜利C.土地改革的完成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5、右图反映了建国初期农民丈量分配土地的情景,中央人民政府之所以实行这一土地政策是由于( )①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②新政权的巩固需要得到农民的支持③要实现土地公有制④农业发展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A.①②④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抗美援朝战争胜利③土地改革完成A. ③①②B. ①③②C. ①②③D. ③②①7、歌曲“正月梅花树上开,自从解放到现在;人民政府命令来,各乡各村要土改。

”最有可能流行的年代是()A. 19世纪5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8、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A.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 废除了土地私有制C. 土地归乡镇所有D. 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9、下图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 新中国政权的成立B.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C.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D.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10、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 的地主富农手中……1950年,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这次改革实质是()A. 消除了土地私有制,建立土地公有制B. 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C. 消灭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D.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1、在土地改革运动中,我国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拥有权最重要的权力是()A. 所有权B. 使用权C. 经营权D. 管理权12、与下列年代尺最符合的一项的是()A.巩固新生政权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3、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为新中国建国初期两件重大历史事件,对这两件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描述准确的是()A.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 农民翻身解放成了土地的主人C.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D. 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环境14、“斗地主”已经成为现在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扑克游戏,据传在万恶的旧社会,地主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

2. 1950年,中国人民政府颁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的所有制。

3.土地改革开始时间:。

4. 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意义5.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消灭了。

6.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

7.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

参考答案:1、土地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发》农民3、1950年底4、19525、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6、主人7、工业化第3课《土地改革》课后检测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A.老解放区B.新解放区C.少数民族地区D.边远地区2、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A.有地的富农B.无地或少地的农民C.有劳动能力的领导人D.无地的工人3、在土地改革中,我国广大农民对获得的土地拥有的最重要的权利是()A.所有权B.使用权C.经营权D.管理权4、欣赏下列“话剧”。

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

”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

”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

”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

”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1937—1945年B.1946—1949年C.1950—1952年D.1953—l957年5、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

这次土地改革()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③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④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通过下列哪一事件,中国农民实现了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解放战争胜利C.农业集体化D.土地改革完成7、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习题(含答案)

⼈教版⼋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地改⾰》习题(含答案)第3课⼟地改⾰(习题)⼀、选择题1、新中国成⽴后,⼟地改⾰的重点地区是()A.新解放区B.⽼解放区C.少数民族地区D.边远地区2、新中国成⽴后,党和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巩固新⽣的⼈民政权。

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A.和平解放西藏B.⼟地改⾰C.抗美援朝D.制定宪法3、我国建国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A.⼟地改⾰运动B.“⼤跃进”运动C.农业合作化运动D.⼈民公社化运动4、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位农民,⽽你的家乡在进⾏⼟地改⾰,你觉得哪些⽣产资料是你在⼟地改⾰中分到的 ( )①⼟地②农具③牲畜④房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新中国成⽴初期,中央⼈民政府公布的⼟地改⾰法令是()A.1950年《中国⼟地法》B.1950年《中华⼈民共和国⼟地改⾰法》C.1951年《中国⼟地改⾰法》D.1949年《中国⼟地法⼤纲》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西藏的和平解放②中国⼈民志愿军赴朝作战③⼟地改⾰的完成;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D.②④①③7、在下列对⼟地改⾰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地制度被彻底废除B.⼈民政权更加巩固C.⼤⼤解放了农村⽣产⼒D.彻底废除了⼟地的私有制8.在⼟改中,我国⼴⼤农民对获得⼟地拥有最重要的权利是()A.所有权 B.使⽤权 C.经营权 D.管理权9、“贫农得地开⼼,中农有利放⼼,富农不动定⼼,地主劳动回⼼”这⼀局⾯出现于()A.1931年B.1941年C.1947年D.1952年10、中国共产党进⾏⼟地改⾰的主要原因是()①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地②封建⼟地制度严重阻碍了⽣产⼒的发展③地占有者缺乏⽣产积极性④地主、富农残酷剥削农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材料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为什么要进⾏这种改⾰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民⾰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产⼒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民就不能得到⾰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中华⼈民共和国⼟地改⾰法》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地所有制,实⾏农民的⼟地所有制,借以解放⽣产⼒,发展农业⽣产,为新中国的⼯业化开辟道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新人教版03031126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新人教版03031126

第3课土地改革一、选择题1. 20世纪前半期,陶鲁笳说道:“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最全面和最成功的一次改革。

”“改革”指()A.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B. “大跃进”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20世纪前半期”“农民得到了土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A. 西藏和平解放B. 土地改革C. 抗美援朝D. 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故选B。

3.以下史实中对消灭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 “大跃进”B. “一五”计划的实施C. 土地改革的完成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接着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新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4.毛泽东曾兴奋地告诉老一辈的革命家:“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人教版部编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同步练习题 第3课《土地改革》

人教版部编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同步练习题 第3课《土地改革》

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试卷一、选择题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重要文件,进行土地改革,这一文件是( )A. 《中国人民土地改革法》B. 《中国土地法大纲》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2.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 )A. 使用权B. 管理权C. 经营权D. 所有权3.1950—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产量出现连年增长,1950年增长率达到16.73%,1952年增长率为14.08%。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走集体化道路的优势B.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C. 采用农业技术革新的成果D.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4.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中唱道:“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留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这首歌曲反映的情况在全国大陆基本结束是在( )A. 1948年底B. 1950年底C. 1952年底D. 1956年底5.土地改革之前,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上述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A. 背景B. 内容C. 性质D. 影响6.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道:“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

……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

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

”作者旨在说明土地改革( )A.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 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C. 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D. 推动了工业化的顺利进行7.20世纪50年代初,农民分到土地后,欢欣鼓舞。

他们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整个倒了过来,地是我们的了,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3课土地改革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A.新解放区B.全国农村地区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2.小明的爷爷曾经参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宣传工作。

当时小明的爷爷向农民宣传的土地改革的重要文献最有可能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这项工作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是在()A.1950年B.1951年C.1952年底D.1953年4.1950年,辽宁金县经过土地改革,三十里堡梅家村的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了花生和棉花。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土地改革()A.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变B.消灭了农村的贫穷落后C.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粮食生产获得了巨大丰收5.下面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

这些变化说明() 类别粮食棉花油料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抗美援朝战争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6.土地改革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上述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A.背景B.内容C.性质D.影响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8.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土地改革
选择题
1、“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2、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A、新解放区
B、全国农村地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3、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4、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5、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6、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A、1949年底
B、1950年底
C、1952年底
D、1956年底
7、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
B、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
C、到1952年底,全国各族土地改革完成
D、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有关土地改革的()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建国以后的土地改革运动中获得土地的农民有()
A、1亿
B、3亿
C、4亿
D、7亿
10、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废除了()
A、资本主义剥削土地制度
C、土地私有制B、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封建剥削制度
11、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A、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B、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地区还都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C、土地改革以前,广大农民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D、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12、土地改革的作用有()
①摧毁了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消灭了资产阶级③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④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⑤巩固了人民政权⑥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⑦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⑦
C、①②④⑤⑦B、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⑦
13、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地方是()A、四川B、西藏C、辽宁D、湖南
14、土地改革完成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使农民得到土地
C、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D、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5、1950--1952年土地改革与过去土地改革所不同的特点是()
A、消灭地主阶级
B、消灭剥削制度
C、保存富农经济
D、分给地主土地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C
6、C
7、D
8、C
9、B10、B 11、B 12、D 13、B 14、D 15、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