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滑轮组》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6《滑轮组》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6《滑轮组》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6《滑轮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滑轮组》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学会使用滑轮组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滑轮组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如何使用滑轮组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式,主动探究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道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学会使用滑轮组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如何使用滑轮组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滑轮组的工作过程,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滑轮组,探究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模型、图片、视频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滑轮组,用于实验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滑轮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见过滑轮组吗?滑轮组是用来干什么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呈现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同时,通过实物演示或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组的工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滑轮组,观察和记录滑轮组的工作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一工具和机械6.滑轮组》教学设计4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一工具和机械6.滑轮组》教学设计4

第六课滑轮组【教课目的】科学知识: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同组成滑轮组,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并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过程与方法:联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说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感情态度价值观:能踊跃参加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善地合作研究。

【教课要点】用实验研究研究定、动滑轮的作用。

【教课难点】理解起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教课准备】铁架台、线、滑轮、钩码【教课过程】发问导入:不论是在城市仍是在家村,都有许好多多的建筑工地,观光这些繁忙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好多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谈谈自己有些什么问题〕起重机是如何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滑轮组的定义引入本来,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同使用,就组成了滑轮组。

〕察看结构图,理解滑轮组的结构。

实验商讨简单滑轮组的作用。

1〕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2〕试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请学生猜想,3〕学生疏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一样重量〔学生自己定〕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能发现什么?〔实验要求:1.明确分工。

制定实验方案草案后推行。

推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

报告沟通,谈谈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

〕〔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成效不显然,但跟侧重物的增添,省力成效越显然,越趋势于省一半的力〕实验商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

〔1〕提出疑问:假如增添滑轮组的数目,〔比如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使劲大小会怎么变化?2〕用与前面实验同样的方法推行实验,记录实验状况,并剖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三、游戏体验小个子战胜鼎力士:游戏规那么赐教材P15出示游戏器械,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

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推行记录,找寻此中的规律。

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理解了什么?从我们的研究中理解为何起重机可以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滑轮组》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滑轮组》教科版
教案
检印:
课题
1-6滑轮组
编号
20170606
授课时间
9月4日
课时
安排
1
第1节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两部分内容:观察起重机的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标Leabharlann (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2、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a)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b)试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
请学生猜想,
c)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学生自己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能发现什么?
(实验要求:1、明确分工。
2、拟定实验计划草案后实行。
3、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
(4)汇报交流,说说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向于省一半的力)
2)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
3)、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
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作业设计
A预习下一课B
板书
设计
滑轮组
观察起重机的滑轮
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
反思
3、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
(1)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例如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
(2)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情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力的传递和转换的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滑轮组的概念和原理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操作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来帮助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和特点,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和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模型、实验器材、图片等。

2.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图片,如吊车、滑轮组等,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学生分享对滑轮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滑轮组模型,向学生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和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模型,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吊车、电梯等。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滑轮组》教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滑轮组》教案

《滑轮组》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合作探究的精神态度。

【教学重点】用实验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滑轮组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课前准备】铁架台、滑轮、线、钩码、测力计、木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谜语:你说稀奇不稀奇,汽车长着长胳膊,抓起东西往上举,千斤万斤不费力。

谜底:起重机。

在建筑工地上,我们总能看到高大的起重机在勤奋地劳动着。

观察起重机的工作,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呢?(起重机上有定滑轮和动滑轮)出示起重机的资料。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跟起重机有关的工作器件吧!二、新课探究(一)观察起重机上的滑轮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

思考:起重机是怎样将那么重的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处的?通过观察,发现是因为起重机上有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出示一个塔式起重机,标示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位置,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二)组装滑轮组让我们一起来组装一个滑轮组,组装方法: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钩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出示组装图片。

(三)研究滑轮组的作用(一)根据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填在表格中。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一)(四)研究滑轮组的作用(二)根据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填在表格中。

滑轮组的作用实验记录表(二)根据实验结论,让我们一起讨论两个问题:1.滑轮组中滑轮数量越多越好吗?2.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很重的物体?是的,滑轮组组数越多越省力;因为起重机的滑轮组组数多,所以能吊起很重的物体。

第6课 《滑轮组》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6课  《滑轮组》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6课《滑轮组》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组装滑轮组,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个铁架台、2个滑轮、约50厘米长的线、1盒钩码、测力计。

为全班学生准备:光滑的钢管、约20米长的绳子、演示实验的视频、三定三动的滑轮组、与起重机和滑轮组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两种滑轮(1)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两种滑轮,你还记得他们分别是什么吗?(学生自由表述,回顾一下之前所学)预设:定滑轮和动滑轮。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会出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字样及图片。

(2)多媒体播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提升重物的动态图。

师:观察他们的工作原理,定滑轮不动,动滑轮随物体向上移动,它们的作用不同,那谁还记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来说一说?预设: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

(屏幕上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定、动滑轮的作用,复习它们的功能,为引出课题做准备)二、认识滑轮组1.师: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只能省力,都不够完美。

那有没有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的滑轮呢?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预设:将两种滑轮组合在一起。

师:我们把这两种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下滑轮组。

(顺利引出课题——滑轮组。

)三、研究滑轮组作用1.设计组装方案1)屏幕上显示着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一半截图师:现在看到的是刚刚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截图,想要将两者怎么组合起来,大家觉得重物应该挂在哪个滑轮上?预设:动滑轮上。

动画播放定滑轮上的重物消失。

运用滑轮组——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六课教案

运用滑轮组——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六课教案

运用滑轮组——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六课教案在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第六课介绍了滑轮组的概念和应用。

滑轮组是由两个或更多的滑轮组成的,它们可以让我们轻松地移动很重的东西,而不费太多的力气。

滑轮组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简单机械组合使用,从而实现更复杂的任务。

以下是一篇文章,介绍如何使用滑轮组教学,以及滑轮组的应用。

1.设计一些实验将滑轮组的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向学生进行介绍,让他们通过设计一些实验来理解滑轮组。

例如,让学生通过观察拉滑轮组和支持滑轮组的区别来理解滑轮的操作方式。

又如,让学生通过组装并测试滑轮组,来探索物体的吊挂能力和滑轮组的移动能力等等。

2.购买一些教具购买一些对滑轮组的教学有帮助的小型教具,例如滑轮操作练习器、模型滑轮组、实验套件和交互式白板等。

这些小型教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轮组的概念和应用,并可以更轻松地进行实验和模拟操作。

3.添加实际应用滑轮组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概念,它还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例如,升降机、起重机、桥梁和磨房等都是使用滑轮组的实际应用。

通过让学生了解这些实际应用,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滑轮组的意义和应用。

4.连接课程滑轮组是一个简单机械,可以与许多其他简单机械结合使用,例如杠杆、轮轴、斜面和固定支点等等。

在教学时,应该提供一些其他简单机械的介绍,并制定任务组合,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机械的应用和组合使用。

5.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为什么建筑工人使用滑轮组来搬运重物?如果没有滑轮组,他们需要付出多少倍的力气来搬运物体?如何对滑轮组的设计进行改进,以提高其性能?6.运用创新的思维滑轮组的应用可以跨足多个学科,例如物理、工程学和建筑学等等。

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创新的思维,探索滑轮组在不同领域的可能性,并设计自己的模型和应用。

结语滑轮组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科学概念和简单机械,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购买教具、添加实际应用、连接课程、思考问题和运用创新的思维等多个方面进行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轮组的概念和应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6《滑轮组》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6《滑轮组》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6《滑轮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滑轮组》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滑轮组的构造和功能,掌握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滑轮组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于简单的机械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滑轮组时,具备观察和操作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进行简单的思考和讨论。

然而,学生对于滑轮组的深入了解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具体讲解和引导来进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掌握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掌握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滑轮组器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滑轮组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滑轮组的图片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滑轮组,观察和记录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讲解滑轮组的构造和功能,解释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4.应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如提升重物、改变力的方向等。

5.总结: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滑轮组》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滑轮组》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滑轮组》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滑轮组》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滑轮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滑轮组的组成、分类及使用方法,并能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适合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滑轮这一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理解滑轮组的特点和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轮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

2.难点: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通过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滑轮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模型、绳子、重物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滑轮组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滑轮组模型,引导学生回顾滑轮的概念,进而引入滑轮组的话题。

提问:“你们认为滑轮组有什么特点?它又是如何工作的呢?”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滑轮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

展示滑轮组模型,讲解滑轮组的组成、分类及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发现滑轮组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优点?它与单个滑轮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使用滑轮组提升一个较重的物体?”学生分组探讨,寻找解决方案。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滑轮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滑轮组》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滑轮组》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滑轮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滑轮组是小学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物理学中关于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滑轮组》这一章节,通过介绍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力的传递和转换,以及重力、拉力等基本力的概念。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并能够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概念。

但是,对于滑轮组这样的复杂概念,他们可能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操作来进行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力的传递和转换这样的概念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实例来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滑轮组》这一章节,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应该能够理解力的传递和转换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这一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难点是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力的传递和转换的概念。

学生可能对于这样的抽象概念感到难以理解,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实例来进行解释和引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实验法、观察法、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通过问题解决,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滑轮组和力的传递和转换概念的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滑轮组,如吊车、滑轮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滑轮组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讲解力的传递和转换的概念:通过实验和观察,解释力的传递和转换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力的传递和转换的原理。

4.应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滑轮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提升重物、改变力的方向等。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6《滑轮组》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6《滑轮组》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6《滑轮组》教案一. 教材分析《滑轮组》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滑轮组的基本概念,掌握滑轮组的省力特点以及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简单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滑轮组的省力特点以及滑轮组的使用方法,还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组的基本概念,掌握滑轮组的省力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轮组的基本概念,滑轮组的省力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2.难点:滑轮组的省力特点以及如何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掌握滑轮组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模型、实验器材、PPT课件。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滑轮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你们见过滑轮组吗?滑轮组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滑轮组的基本概念,讲解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和使用方法。

通过PPT课件和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滑轮组,观察滑轮组的省力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滑轮组的省力特点。

教师总结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5.拓展(5分钟)出示一些有关滑轮组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滑轮组解决这些问题。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滑轮组》教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滑轮组》教案

最新教科版⼩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滑轮组》教案《滑轮组》教案【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的⽅向,⽽且可以成倍地省⼒。

2.过程与⽅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作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合作探究的精神态度。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滑轮组的作⽤。

【教学难点】认识滑轮组省⼒的⼤⼩关系和规律。

【教学⽅法】探究法、实验法【课前准备】铁架台、滑轮、线、钩码、测⼒计、⽊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境导⼊出⽰谜语:你说稀奇不稀奇,汽车长着长胳膊,抓起东西往上举,千⽄万⽄不费⼒。

谜底:起重机。

在建筑⼯地上,我们总能看到⾼⼤的起重机在勤奋地劳动着。

观察起重机的⼯作,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呢?(起重机上有定滑轮和动滑轮)出⽰起重机的资料。

下⾯我们就⼀起来研究⼀下跟起重机有关的⼯作器件吧!⼆、新课探究(⼀)观察起重机上的滑轮起重机是指在⼀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

思考:起重机是怎样将那么重的建筑材料运送到⾼处的?通过观察,发现是因为起重机上有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可以改变⼒的⽅向,但是不能省⼒;动滑轮能省⼒但不能改变⼒的⽅向。

出⽰⼀个塔式起重机,标⽰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位置,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起使⽤,就构成了滑轮组。

(⼆)组装滑轮组让我们⼀起来组装⼀个滑轮组,组装⽅法:将⼀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根线,绕过另⼀个滑轮钩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个简单的滑轮组。

出⽰组装图⽚。

(三)研究滑轮组的作⽤(⼀)根据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填在表格中。

滑轮组作⽤的实验记录表(⼀)(四)研究滑轮组的作⽤(⼆)根据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填在表格中。

滑轮组的作⽤实验记录表(⼆)根据实验结论,让我们⼀起讨论两个问题:1.滑轮组中滑轮数量越多越好吗?2.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很重的物体?是的,滑轮组组数越多越省⼒;因为起重机的滑轮组组数多,所以能吊起很重的物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 滑轮组》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 滑轮组》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 滑轮组》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滑轮组》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单元第六课,主要介绍了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滑轮组的特点,掌握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方法,以及能够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简单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滑轮组,但可能没有深入思考其工作原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加深对滑轮组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掌握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方法。

2.难点:滑轮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问题解决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画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简单机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展示滑轮组模型,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滑轮组的组成,并解释滑轮组的作用。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滑轮组,观察和记录滑轮组的工作过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 滑轮组》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 滑轮组》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 滑轮组》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 滑轮组》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滑轮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提高工作效率。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符合科学课程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对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探究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滑轮组的实际应用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使用滑轮组,提高工作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滑轮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

2.教学难点: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滑轮组模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滑轮组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滑轮组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滑轮组的特点。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滑轮组实验,观察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4.理论知识:讲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滑轮组的作用。

5.应用拓展:让学生思考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滑轮组的特点和应用。

7.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滑轮组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滑轮组的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能改变力的大小–省力、高效2.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力的传递与分配–重力的分解与合成3.滑轮组的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滑轮组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科版科学六上《滑轮组》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滑轮组》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滑轮组》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滑轮组》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五单元“机械与工具”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滑轮组的原理和特点,理解并掌握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滑轮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探究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滑轮组的特点和原理。

但部分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滑轮组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滑轮组的概念,掌握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轮组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难点:滑轮组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滑轮组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滑轮组,观察其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滑轮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组的作用和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初步了解滑轮组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滑轮组,观察并记录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教科版科学六上《滑轮组》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滑轮组》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滑轮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滑轮组》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滑轮组的原理、种类和应用。

本章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践操作的指导,便于学生全面掌握滑轮组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的知识,对机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够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滑轮组的原理,认识不同种类的滑轮组,并能够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探究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轮组的原理、种类和应用。

2.难点:滑轮组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滑轮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模型、实验器材、PPT等。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升国旗,引出滑轮组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滑轮组的原理、种类和应用,让学生对滑轮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加深学生对滑轮组的理解。

六年级科学上册 滑轮组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滑轮组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滑轮组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组的概念和特点,知道滑轮组是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

2. 让学生掌握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能够运用滑轮组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滑轮组的概念和特点。

2. 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难点:1. 滑轮组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滑轮组模型。

2. 绳子。

3. 重物。

4.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测滑轮组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滑轮组是如何工作的,引导学生发现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3. 演示:教师通过滑轮组模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滑轮组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滑轮组的概念、特点和工作原理。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个滑轮组,用来提升重物,并观察滑轮组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对滑轮组工作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课堂问答,评价学生对滑轮组概念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3. 通过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滑轮组应用的能力。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远离剪刀、针等尖锐物品,避免受伤。

2. 使用重物时,确保重物安全放置,避免砸伤学生。

3. 操作滑轮组时,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滑轮组。

八、拓展活动:1.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科学实验,让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滑轮组,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组织学生参观工厂或实验室,了解滑轮组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滑轮组的相关知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滑轮组》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滑轮组》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滑轮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滑轮组》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滑轮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滑轮组的概念,再通过实验探究其工作原理,最后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拓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滑轮组这一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学会使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掌握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培养合作、交流、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轮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

2.难点:滑轮组工作原理的探究和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交流和归纳能力。

4.实例分析: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滑轮组。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2.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彩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滑轮组现象,如吊车、晾衣架等,引导学生关注滑轮组,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滑轮组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展示滑轮组模型,使学生对滑轮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滑轮组,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滑轮组
【教材简析】
在本单元第五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有关知识,本课将专门引导学生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滑轮组”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通过图片或视频观察建筑工地上的吊车、起重车等发现起重机上有许多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组合起来使用。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要思考这些滑轮组有什么作用,需要在课堂上组装一些滑轮组,来模拟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滑轮的组装有两种方法,这里不强调方法的不同,也不需要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省力。

为避免出现用力方向与重物上升方向一致而不便学生解释的现象,老师可以示范在定滑轮上固定线的方法组装滑轮组。

当学生组装好滑轮组后,首先测试用一个钩码作为重物,直接提起需要多大的力,然后再测试用滑轮组提起需要多大的力,并记录下来。

随后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使用测力计进行测量,记录下每次的测量数据。

通过分析实验获得的几组数据,发现用力大小与滑轮组的结构的关系。

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滑轮数量,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呢?这一问题将学生对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引向深入。

采用游戏的方式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游戏中进行体验。

分析游戏和滑轮组实验,学生可以认识到滑轮组的组数(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1组)越多,就越省力。

这也是起重机能够吊起很重的物体的原因。

【学情分析】
在前一课学生认识并研究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这一课学生将通过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认识滑轮组,并亲手组装滑轮组,进行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实验。

将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是生活中常用的省力机械。

学生在前一课学习的基础上也可能已经作出滑轮组更省力的推测,组装一个滑轮组并进行实验验证,感受机械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是有基础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2.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装的滑轮组,知道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能通过观察多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的滑轮组,了解滑轮组数越多可以更省力。

3.能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滑轮组省力的证据。

2.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简单机械滑轮组在日常生活中的的应用,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实验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难点:认识滑轮组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2根光滑的木棒或圆管、1根约20米长的绳子、课件。

小组:1个铁架台、2个单滑轮,2个双滑轮(串轮)、约50厘米长的线、1盒钩码、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观察起重机上的滑轮(预设5分钟)
1.提问:不管是在建筑工地还是港口码头上,我们常能看到有高大的起重机在忙碌的把钢材、砖石、水泥等建筑材料,甚至把集装箱吊到高空中,起重机是怎样将那么重的物体运送到高处的?你在图片中有什么发现?(预设:有许多定滑轮和动滑轮。


2.是的,起重机上有许多动滑轮和定滑轮,它们组装在一起组成了-----滑轮组。

3.揭示课题:滑轮组(板书)
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1个铁架台、2个单滑轮,2个双滑轮(串轮)、约50厘米长的线、1盒钩码、测力计、实验记录表]
1.滑轮组的定义引入
提问:原来,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观察结构图,理解滑轮组的构造。

2.实验探讨简单滑轮组的作用
提问:滑轮组有什么作用?我们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怎么把他们组合起来呢?
出示组装滑轮组的材料并向学生介绍,演示组装一个滑轮组的方法: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1)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思考:滑轮组怎样安装?线怎么缠绕?实验数据怎么测得?
(2)学生分组实验,需要把直接提升重物的力和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进行比较,能发现什么?
出示任务提示,学生自由阅读提示。

提问:提示中的“先定后动”是指什么?
预设:组装时先装定滑轮,再装动滑轮。

提问:测试时“匀速直线提升时读数”指什么?
预设:“匀速直线提升时读数”指在匀速提升重物时才能读测力计的读数。

(3)小组分组实验研究。

(完成实验记录表一)
(4)各组展示汇报。

(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向于省一半的力)
小结:滑轮组不但能够省力,而且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板书:滑轮组省力改变力的方向)
3.实验探讨多个动滑轮和多个定滑轮组装的滑轮组作用。

(1)提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滑轮数量,(例如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
(2)在一定一动滑轮组组装的基础上,继续把牵引线绕到动滑轮和定滑轮上。

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情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三、有趣的游戏——小个子战胜大力士。

(预设7分钟)
[材料准备:2根光滑的木棒或圆管、1根约20米长的绳子]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5
1.出示游戏器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

2.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

3.说出自己的发现。

讨论交流: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
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四、课堂小结(预设3分钟)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组数越多越省力。

所以起重机等机械设备可以给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多的方便。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人们经常把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发明一些工具、机械。

希望同学在课后多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把我们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各种生活现象、工具、机械等联系起来。

【板书设计】
6.滑轮组
动滑轮(省力)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
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组数越多越省力
【作业设计】
1.(判断题)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
2.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是下面中的哪一类滑轮工具。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3.滑轮组中的滑轮个数()。

A. 一定是1个
B. 一定是2个
C.2个或2个以上
作者留言:
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