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坑监测数据处理
深基坑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分析
深基坑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向地下深层开挖基坑成为新型的设计理念和开发商追求经济效益的常用手段,建设中变形监测必然是基坑及周围环境安全保证的关键。
本文以某基坑工程实例对变形监测在基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及监测基坑的重要性进行介绍;通过对基坑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来判断基坑本身及周围环境的稳定性,当监测结果变形较大时及时作出预警,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关键词:变形监测;基坑;周围环境;安全1.引言基坑工程是土体与围护结构体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 由于基坑所在地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施工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仅依靠理论分析和经验估计是难以把握在复杂的开挖和降雨等条件下基坑支护结构与土体的变形破坏,也难以完成可靠而经济的基坑设计。
因此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基础施工监测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施工时对整个基坑工程系统的监测,可以了解其变化的态势,利用监测所得数据做历时曲线分析,能较好地分析出系统的变化趋势。
当出现险情预兆时可作出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和环境的安全`。
2.工程概况某研发中心扩建项目位于繁华都市区,工程周边既有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线,又有高层建筑和繁华道路,其中基坑南边一幢建筑物距离开挖边缘10m左右,需重点进行监测。
共建三个单体:扩建主厂房、危险品仓库、垃圾房。
基坑面积约4014m2,周长约319m,挖深5.6m,局部承台挖深6.3m。
3.工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3.1监测高程控制网平差基坑监测高程控制网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高程控制网的平差以两相邻控制点间的高差为观测值,以待定点的高程为未知数,通过平差计算获得待定点的高程并评定其精度。
其中,结点法平差是把结点间的各测段的高程总和作为观测值,按路线长度计算权倒数,先对网中结点按间接平差,获得其高程的最或然值,然后再分别平差各单条路线,求得各测段的高差最或然是值,从而获得待定点高程[2]。
关于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探讨
关于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探讨基坑工程指建筑物地下部分的施工,其施工会对周边土体结构产生影响,甚至引发地质灾害,如塌陷、滑坡等。
为了保证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监测技术方案。
一、基坑监测技术的重要性基坑监测技术可以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沉降、荷载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不良变化,防止地面坍塌、裂缝、结构倒塌等情况的发生,早期发现微小的变化,有利于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保障基坑的安全施工。
1. 微震监测技术微震监测技术是一种基于土壤动力学原理设计的非破坏性监测方法,它主要通过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土体压力变化、土体位移等变化来实现岩土工程的监测。
通过这种监测手段,可以确保基坑的稳定,同时能够通过对地下水位变化的监测,快速判断出可能涉及到的裂隙或岩石的裂纹情况。
应变计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安置应变计在基坑周围以及基坑内部,对土体的变形进行监测。
应变计利用变形后电阻率的变化,对土体进行变形监测,能够反映土体内部的变形情况,判断基坑施工的安全。
3. 钢管桩荷载监测技术钢管桩荷载监测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对钢管桩所承受的荷载变化进行监测,可以判断出土体的变形情况。
该技术通过监测基坑周围的钢管桩荷载变化,判断是否出现了地面坍塌、土体滑移等情况。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 施工地质条件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监测手段。
如基坑的地下水丰富,可以选择微震监测技术;如果基坑周围是属于多层地下水的区域,则需要采用应变计监测技术。
2. 监测方法的选择需要参考监测对象的高度和深度,基坑内部和周围的钢管桩以及土壤的生物和化学特性等等;3. 注重监测结果的分析和数据处理。
需要绑定局部和全局稳定性的各种数据来源,较好地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处理;4. 防护与保障要足够。
由于基岩工程施工比较复杂且具有难度,同时也相当危险。
因此,在监测方案的选择时应当做好防护与保障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基坑监测方案像处理技术在基坑施工中的监测与分析
基坑监测方案像处理技术在基坑施工中的监测与分析基坑监测方案及处理技术在基坑施工中的监测与分析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工作程序,涉及基坑开挖、支护、土方回填等一系列工作。
为了确保施工进展顺利、工程质量合格,基坑监测方案和处理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基坑监测方案的制定以及处理技术在基坑施工中的监测与分析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基坑监测方案的制定1. 监测目的和内容在制定基坑监测方案时,首先需明确监测的目的和内容。
监测的目的一般包括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性、控制施工影响范围、评估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情况等。
监测内容则应涵盖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结构变形、土壤位移、水位变化等参数。
2. 监测仪器选择基坑监测方案中,监测仪器的选择是关键一环。
根据监测目的和内容,可以选择倾斜仪、测斜仪、地表沉降仪、位移传感器等多种仪器。
同时,需注意仪器的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基坑监测方案的核心。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有效处理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情况,以及其对周边环境和结构的影响程度。
在数据处理方面,可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存储、绘图和分析,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
二、处理技术在基坑施工中的监测与分析1. 支护结构监测在基坑施工中,支护结构承担着保证基坑稳定和减少变形的重要作用。
通过安装应力计、挠度计等监测仪器,可以对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基于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支护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2. 土方回填监测土方回填是基坑施工后的重要步骤,对基坑的稳定性和土方回填质量有较高要求。
通过土压力、土体密实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土方回填过程中的问题,如松散区域、土体沉降等,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土方回填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3. 地表沉降监测基坑施工对周边地表沉降影响较大。
基坑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基坑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9 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9.0.1 监测单位应对整个项目的监测方案实施以及监测技术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监测技术成果应有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成果章。
9.0.2 现场监测资料宜包括外业观测记录、巡视检查记录、记事项目以及视频及仪器电子数据资料等。
现场监测资料的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真实完整,并应在现场直接记录在观测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和转抄;采用电子方式记录的数据,应完整存储在可靠的介质上。
2 监测记录应有相应的工况描述。
3 使用正式的监测记录表格。
4 监测记录应有相关责任人签字。
9.0.3 取得现场监测资料后,应及时进行整理、分析。
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必要时应进行复测。
9.0.4 监测项目的数据分析应结合施工工况、地质条件、环境条件以及相关监测项目监测数据的变化进行,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9.0.5 数据处理、成果图表及分析资料应完整、清晰。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信息反馈宜利用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专业软件或平台,其功能和参数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宜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查询和管理一体化以及监测成果可视化的功能。
9.0.6 技术成果应包括当日报表、阶段性分析报告和总结报告。
技术成果提供的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并宜用文字阐述与绘制变化曲线或图形相结合的形式表达。
技术成果应按时报送。
9.0.7 当日报表应包括下列内容:1 当日的天气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工况;2 仪器监测项目各监测点的本次测试值、单次变化值、变化速率以及累计值等,必要时绘制有关曲线图;3 巡视检查的记录;4 对监测项目应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5 对达到或超过监测预警值的监测点应有预警标示,并有分析和建议;6 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详细描述,危险情况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分析和建议;7 其他相关说明。
当日报表宜采用本标准附录A~附录G规定的格式。
基坑监测方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基坑监测方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为了有效地进行基坑监测,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数据处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基坑监测方案中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一、数据采集及整理在进行基坑监测之前,需要先采集相关数据。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各种监测设备来完成,如测量仪器、传感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采集监测点的数据,如土壤位移、地下水位等。
采集到的数据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二、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消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预处理方法包括滤波、差值、插补等。
通过预处理,可以获得更加平滑和可靠的数据。
三、数据分析方法1.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基坑监测数据分析方法。
通过将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可以获取信号的频率特征和能量分布情况。
频域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基坑监测点存在的主要频率成分,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2.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是指对基坑监测数据的时间变化进行分析。
通过绘制时间序列图、计算平均值、方差等统计参数,可以了解监测点的变化趋势和波动范围。
时域分析可以帮助判断基坑的变形和稳定性情况。
3.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对基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计算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指标,可以揭示监测点之间的关联性和数据的分布规律。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确定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度。
四、数据处理软件为了更方便和高效地进行基坑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以借助各种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
常用的软件包括MATLAB、Excel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各种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模块,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五、结果解读与应用在完成数据处理与分析之后,需要将结果进行解读和应用。
解读结果包括对监测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异常情况的判别等。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评估基坑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
综上所述,基坑监测方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是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浅析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浅析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概述深基坑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承载大型建筑物或者地下设施而挖掘的深度较大的坑道。
由于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工程风险,因此施工监测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进行浅析。
一、深基坑施工监测的必要性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地下水位、土质变化、周边建筑、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地表沉降、倾斜、开裂等情况。
如果无法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会给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设备以及周边建筑物带来巨大的危险。
因此,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的应用成为确保施工安全和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的分类1. 地表位移监测技术地表位移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安装测点,使用全站仪、测距仪、位移计等设备对地表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地表位移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并评估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
2. 地下水位监测技术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位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水位计、沉淀量计等设备,对地下水位的波动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以预测地下水位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周边建筑物监测技术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往往承受着来自于基坑施工产生的土体位移、振动等影响。
周边建筑物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安装倾斜仪、应变计等设备,对周边建筑物的位移、倾斜等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周边建筑物的变化,可以预测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的优点1. 实时监测: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表位移、地下水位和周边建筑物的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防护。
2. 精确度高: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采用的测量设备精度高,可以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微小变化进行准确的监测和评估。
3. 数据分析: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和存储监测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为施工过程中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地基检测技术总结:常见数据处理方法及优化策略
地基检测技术总结:常见数据处理方法及优化策略常见数据处理方法及优化策略地基检测是现代建造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的是确定建筑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地基检测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升级,其数据处理方法和优化策略也不断地被改进和完善。
本文主要总结和探讨地基检测中常见的一些数据处理方法和优化策略,以便于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常见数据处理方法1.测量技术在地基检测过程中,测量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测量技术分为传统测量技术和高精度测量技术两种。
传统测量技术包括总建筑面积法、钻孔取样法、静力触探法等,这些技术虽然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存在着精度不高、测量速度较慢等问题。
高精度测量技术包括全站仪、激光测绘等,这些技术可以达到毫米级别的位移测量精度,且测量速度较快。
2.传感器技术在地基检测中,传感器技术可以用来实时测量地表和地下的位移、应力、压缩等数据。
传感器技术有许多种类,包括测绘仪器、MEMS传感器、微型控制器等。
这些传感器技术都有着不同的优点和适用环境,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3.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和处理地面表面的图像,从而可以得出地基的稳定性等数据。
图像处理技术有许多种类,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地基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克服的问题比较多。
二、优化策略1.多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组合地基检测涉及多个方面的数据,如图像、传感器、测量和应力等数据,因此,通过多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组合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地基监测数据。
例如,在静力触探检测中,同时采用数字图像处理和声波波速测量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精度。
2.智能化分析和决策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技术可以增加数据的分析和识别能力,从而可以更精准地判断地基的稳定性和品质。
智能化分析和决策需要建立合适的数据处理模型,并使用大量的标注数据进行训练和优化。
3.数据共享和云计算通过数据共享技术,可以将地基检测得到的数据和结果与其他领域的数据进行融合,从而可以得到更加丰富和全面的信息。
基坑监测方案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探究
基坑监测方案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探究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地下基坑在工程项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对基坑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究基坑监测方案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基坑监测工作。
一、数据采集方法1. 传感器选择在基坑监测中,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对于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般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测斜仪、测深仪、应变计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
2. 数据采集设备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我们需要选择专业的数据采集设备。
可以选择使用手持终端、数据采集仪器等设备,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及时校验和记录数据。
3. 采集方法在基坑监测中,采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采用现场观测法、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
根据基坑监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
二、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存储与管理对于大量的基坑监测数据,及时、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使用数据库系统,将数据按照不同的参数进行分类存储,并建立相应的索引,方便后期的数据查询与分析。
2. 数据分析与挖掘通过对采集的基坑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工程师们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数据挖掘算法等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
3. 数据可视化通过将数据可视化,可以直观地展示基坑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关联性。
可以使用图表、曲线等形式,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使监测结果更加清晰明了。
4. 报告撰写基坑监测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相关人员提供监测结果和建议。
因此,在数据处理之后,需要撰写详细的监测报告,包括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问题与风险的评估以及建议措施等等。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注意事项1. 确保数据准确性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校准和定期维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对于异常数据要能够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排除。
2. 数据保密与备份基坑监测的数据往往涉及到工程项目的安全和机密性,因此要确保数据的保密性。
建筑物基坑监测及其数据分析方法探讨
建筑物基坑监测及其数据分析方法探讨摘要:在大型工程建设中,往往需要进行基坑开挖。
由于基坑内外压力的变化,引起土体的变形,对邻近建筑物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对基坑及邻近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基坑变形监测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天津市某基坑开挖对建筑物影响的监测为例,介绍了监测方案,并对不同的数据处理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对于本项目变形监测中精度较高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精度1 引言变形监测在建筑物勘测、施工、运营等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掌握基坑形变规律,同时对周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
保证开挖基坑本身的安全,并且不妨碍邻近建筑的安全使用是我国城市中开挖建筑物基坑时必须遵守的一个规定。
而在这一施工过程中,诸如土体变形、基坑周围荷载增加、地下水位的下降等不确定因素都容易引起周边环境的变化,也连带影响着其他建筑的安全。
通过采用变形监测方法,分析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形变规律,预测其周围建筑物的变化趋势,对基坑和周边建筑物同时进行监控,是保证建筑物安全运营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天津曹妃甸某基坑的监测为例,在获得监测数据后,比较基于监测观测量的预报值与实际沉降量,从而确定模型的有效性。
2 工程概况本文研究的基坑位于天津曹妃甸某码头。
在该基坑开挖施工的同时,其内外土体势必形成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基坑土体的变形,甚至会对邻近建筑物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此次变形监测的目的就是最终确保周围这些建筑物的安全,监测基坑的开挖对邻近建筑物造成的影响,监测邻近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基于监测数据控制开挖基坑的进度来保证工程的安全。
2.1 基准点和监测点布设方案2010年5月13日开始布点对该基坑进行监测,前后共计观测23次。
在基坑上布设变形监测点时,为了实现全面检测,必须平面位置上做到对称,并突出其重点。
5号、4号、3号楼的沉降监测是这次监测的重点。
布设5个监测基点(BM1、ZB3、ZB4、ZB1、ZB2),布设9个水平位移监测点(皆为基坑边监测点,编号为JC1、JC2、JC3、JC4、JC5、JC6、JC7、JC8、JC9,间距约为20 m,距基坑边线约20cm),布设16个沉降监测点(编号为3D-1、3D-2、4D-1、4D-2、5D-1,其中11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同时作为沉降监测点,另外有5个建筑物沉降观测点)。
基坑监测数据处理
浅谈基坑监测数据处理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基坑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并且举例介绍基坑监测中沉降监测,变形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阐述了数据处理对于工程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基坑监测数据处理剔除粗差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引言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修建了许多大型建筑,如高铁、轻轨、地铁、地下商场、大型桥梁工程等。
这些工程项目中除了前期要做许多详细的勘查测量和结构设计之外,由于岩土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周密的监测,即对周边环境即房屋沉降、房屋倾斜及裂缝、地面沉降、顶部垂直及水平位移、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信息进行监测。
而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来反应该工程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主要讲述基坑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1、数据前处理由于受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测量仪器常常会伴随系统误差,并且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实际量测到的数据是带有随机误差的离散型数据。
假如对收集来的监测数据直接用于分析处理和计算则具有一定的局限和缺陷,因为,在获取监测数据的时侯,受着许多非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影响着我们收集到的数据的精确性,从而影响预测预报及其他工作的可靠性。
于是,我们必须要把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检验,消除系统误差,剔除观测粗差,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1.1vba技术该算法是运用计算机vba编写程序对报表中的监控量测数据进行直接处理,先浏览所有的工作报表,查找出并属于同一监测项目的工作报表,然后对这些工作报表中的指定数据进行进一步计算和处理,最后统计出我们需要的各种最大变化量[1],以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方面的的变化。
工作流程图:监测数据→查找→显示结果→筛选→汇总→登成果表。
1.2小波分解技术小波理论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晶,它在被广为研讨和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中[2]。
关于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探讨
关于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探讨【摘要】本文讨论了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重要性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概念,探讨了常见的监测技术及其优缺点。
然后阐述了选择标准和优化方法,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最后对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给出了相关建议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对相关工程项目的监测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基坑监测技术方案、概念、重要性、优缺点、选择标准、优化方法、工程实践、发展趋势、建议、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基坑监测技术方案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有效地监测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沉降等情况,为工程的稳定和安全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基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基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不仅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更是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场、地铁等基坑工程日益增多,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研究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的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监测手段单一、监测精度不高、监测效率低等。
有必要对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建筑工程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
1.2 研究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本文旨在探讨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选择标准、优化方法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具体而言,本文将通过分析常见的基坑监测技术及其优缺点,研究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选择标准,总结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优化方法,并探讨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旨在为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基坑监测数据分析材料
基坑监测数据分析一、沉降数据①根据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影响挨次,接近基坑的影响程度大于远离基坑的,接近基坑的土一般为回填土,若要真实反应基坑变形对地表的影响,则需测点进入原状土层20∙30cm0(接近基坑的回填土要求压密夯实)。
②若远离基坑的测点大于接近基坑的测点,则考虑是由于施工机械的碾压。
二、测斜与轴力①测斜数据若往坑内位移,说明基坑外侧主动土压力过大。
若要保持土压力零点弯矩为零;则支撑轴力变大。
若往坑外位移,则轴力相应减小。
②支撑轴力变大缘由:坑边堆载,增加了基坑周边的活荷载,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当于增加了坑外主动土压力;此时坑内被动土压力不变,若要保持土压力零点弯矩为零,则轴力变大。
未预留反压土,相当于被动土压力减小,若要保持弯矩为零,则轴力变大。
未准时架设支撑,若已开挖到支撑标高处而未准时架设钢支撑,为保持弯矩为零,则支撑轴力变大。
(土压力零点位于开挖面以下,通过设计计算得出),为什么第一道支撑轴力小于其次道小于第三道?由于第一道支撑力矩最大。
第三道支撑力矩最小。
(钢筋计编号:25、28、30、32;轴力计即反力计编号:50-600T;信号线开头俩数字代表其型号,如钢筋计以25开头,反力计以20或30开头此外钢支撑受温度影响较大,热胀冷缩,天气酷热时支撑轴力变大,一般状况下钢支撑表面与底部温度差3・5。
时,上部变形比底部大2-3cm o轴力受温度影响可能有200KN o土压力分布示意图三、地下水位及立柱坑外水位降低引起地表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过大。
可实行坑外注浆。
立柱沉降是由于坑内土体卸荷后引起土体回弹,在基坑开挖时立柱一般表现为上抬,可实行坑内注浆。
四、盾构盾构监测项目一般为隧道净空收敛、地表沉降、建筑物沉降。
监测范围一般为机头前30m及后50m范围内监测,联通通道监测范围是从冻结期间开头至融沉注浆(自然解冻和强制解冻)结束。
盾构始发和接受井100m范围内加密布设测点,若l.2m一环,则盾构轴线每5环布设一个测点,盾构始发和到达井每20m一个断面,标准段每40m一个断面。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1. 引言基坑监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本报告总结了基坑监测工作的整体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2. 监测方法2.1 现场监测设备我们在基坑工程现场使用了多种监测设备,包括测斜仪、沉降仪、超声波测量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帮助我们实时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和沉降情况。
2.2 数据采集与处理监测设备通过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会被记录下来,并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我们采用了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将监测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以便更好地了解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3. 监测结果分析3.1 土体变形通过分析监测数据,我们发现基坑周边土体发生了一定的变形。
变形主要集中在基坑边缘,逐渐减小向外扩散。
这是由于基坑施工中土壤的挖掘和排土导致的。
3.2 土体沉降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的沉降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观察到基坑周边土体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沉降,但整体稳定性良好。
这得益于监测设备的及时反馈和施工人员的合理调整。
3.3 施工影响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和结构物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振动影响较小,但在挖掘和回填土方过程中仍需注意施工质量。
4. 改进措施4.1 定期监测基坑监测需要持续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我们建议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4.2 加强沟通基坑监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合作,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监测人员和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只有充分理解各自的需求和要求,才能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3 引入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新技术来改进基坑监测工作。
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监测,或者应用更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算法,提高监测的精确度和效率。
5. 结论基坑监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通过本次监测,我们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的变形和沉降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浅议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技术与数据分析
浅议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技术与数据分析摘要:为保证综合性与风险性并存的深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深入研究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技术与数据分析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通过介绍深基坑工程的特点,深入分析了深基坑工程监测技术的目的、特点、方法和内容,并对深基坑工程数据分析的常见方法进行了相关的解析,希望能为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数据分析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国家建设了大量的高层建筑与地下商场,这些工程都需要深基坑工程作为基础。
深基坑工程的综合性较强且有待发展,需要结合施工技术、结构工程、环境工程、监测技术等多门学科。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己成功完成了许多大型深基坑工程的开挖和防护,但由于对该工程监测技术与数据分析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导致了深基坑工程高发的事故率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因此,只有总结己建基坑工程的经验和教训,改进基坑监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准确预测基坑变形情况,及时反馈给设计施工单位,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
二、深基坑工程的特点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许多城市大量建设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也随之上升。
一般来说,深基坑工程具有以下的特点。
(1)区域性强。
基坑工程受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岩土性质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导致勘测出的数据误差较大、精确性低,相关人员不能完全掌握岩土的情况使施工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所以,在进行深基坑工程的建设前,必须实地考察地质情况,获得较为准确的勘探数据。
(2)时空效应强。
合理选择深基坑工程的深度和形状,可以避免基坑大幅变形,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3)综合性强。
目前的深基坑工程技术难度高,设计复杂,牵涉到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检测技术等多方面的学科。
(4)环境效应强。
降雨、地面堆载、交通等其他环境因素都会导致工程周围的地基变形,所以在施工时应尽量避免雷雨天气,做好防水排水措施。
浅谈深基坑监测技术
浅谈深基坑监测技术摘要:深基坑工程是岩土施工项目中的重点内容,支护结构的各项指标乃至整个基坑的结构参数等情况都需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监测,以确保其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符合施工安全规范,监测技术的水平和应用情况就至关重要,监测技术的应用也是实现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中重要举措,监测工作的策略规划和方案设计也需要大量准确的监测信息和数据作为重要的参考和依据,本文主要对深基坑施工中的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和结果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监测技术引言深基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岩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临时工程,既涉及到土力学中强度、稳定、变形等基本问题,又受到支护结构、施工、扰动等共同的影响。
深基坑工程危险性大,安全系数相对较小,发生事故占工程事故的比例较高。
究其缘由,影响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的因素很多,目前基坑工程设计理论还不能准确地计算其变形,因此,对基坑支护工程进行监测及预警十分重要。
只有及时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才能及时发现异常变形并预警,保证及时进行处理和修改施工方案,才能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
1深基坑监测的必要性所谓岩土工程深基坑监测工作,即为在岩土工程基坑使用及进行施工的环节,针对岩土工程实际情况,对其基坑和四周环境开展相应的监视、量测以及检测工作。
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相当紧缺,城市地下交通呈现迅速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利用了大量的岩土工程地下空间,而在各类岩土工程安全事故中,有很大比例的深基坑坍塌事故,一旦出现基坑坍塌状况,便会导致相当严重后果,不但人员伤亡而且经济损失极大。
因此,基坑工程自身的施工安全以及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在现场进行深基坑监测,不但能够为基坑工程进一步优化设计和信息化作业等提供相应理据,而且还可以利用预警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除一定安全隐患,确保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2岩土工程深基坑监测内容2.1基坑支护位移监测2.1.1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和垂直沉降监测基坑工程中最直接、最重要的观测内容就在于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和垂直沉降监测,其主要目的在于找出基坑支护结构任意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与固定参照点相应值的变化,构成变化曲线图。
浅谈基坑工程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坑工程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工程施工管理日趋精细化,工程建设方越来越重视监测对基坑工程项目管理的积极作用。
通过监测数据反映出的基坑结构本体与周边环境变形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本文就基坑工程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关键词:基坑;工程监测;;问题;对策一、基坑工程监测的作用基坑工程监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及时反馈基坑结构本体及周围环境的受力与变形状态,全面了解基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基坑支护的工程效果,评判现有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2)及时发现隐患或异常情况,第一时间通知各方采取应急保护措施,防范工程事故,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3)通过应力和变形实测值与预估值的分析,预测下一个施工工况的受力与变形趋势,必要时应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
(4)基坑工程监测是检验设计计算理论、模型和参数的正确性,以及发展基坑工程设计理论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升基坑工程设计水平。
(5)为项目各方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减少施工的盲目性,客观真实地了解工程总体安全状态和质量情况,提高参建各方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二、基坑工程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基坑监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和质量问题如下:(1)基准点未联测或未进行稳定性分析。
(2)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精度不够,测量原始资料记录缺失。
(3)测量方法不符合相关的规范及未严格按照监测方案中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与记录。
(4)基坑工程监测数据分析滞后,参建各方对监测数据关注度不够。
三、加强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质量管控的对策(1)加强基准点联测及稳定性分析。
在基坑监测过程中,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应用最广,其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监测质量,而基准点的稳定性则直接关系到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监测单位方应在监测方案中对基准点稳定性分析工作详细说明。
而且基准点必须定期复测,复测周期应视其所在位置的稳定情况而定,一般每月复测1次,以检查基准点的稳定性。
浅谈基坑开挖监测措施
广东建材 20 年第6 07 期
检测与监理
随钢 筋 笼 一 起 放入 桩 孔 内 ; 土体 内的 测斜 管 就 等 项误 差 , 在基 坑 监测 中 , 但 受环 境 条件 的 限制 , 后视 钢 筋 上 , 前 距 可 能根本 无法 相等 ,只 要每 次 测 量位 置保 持 一致 , 即 在 预 定 的测 斜 管 埋 设位 置 钻 孔 。根据 基 坑 的 开挖 总深
为加 固地基 考虑 。 3 0预应 力 管桩 单桩承 载力 标准 值 0 设计 为 7 0 N 5K 。
() 周 围的环 境要密 切 了解 ,要经 常巡 查 工地 , 3对 发
现 排 水 管道 等 及 时 与有 关 部 门联 系 、 处理 , 要 时工 地 必
要 停工 , 处理 后再 进行 施工 。 待
的意 义 , 因此 深 基 坑 施 工 中监 测 需 随 时 进 行 , 常 是 1 通 次 / , 测量 对象 变 化快 的关键 时期 , 能每 天 需进 行 d在 可
数次 。
由于 这个鲜 明的特 点 , 得深 基 坑 施工监 测 有其 自 使
基 坑 监测 的时 效 性要 求 对 应 的方 法 和 设备 具 有 采
涌 现 。 坑支 护工 程是 建筑 施工 中不 可或 缺 的一种 施工 基
方法 , 其施 工过 程 极易 发生坍 塌 伤亡 事 故 。因此 在理 论
1 . 2高精度
普 通 工程 测 量 中误 差 限值 通 常在 数 毫 米 , 例如 6 m 0 分 析指导 下有 目的地进 行工 程动 态监 测 十分 必要 , 方 以下 建筑 物 在测 站 上 测定 的高差 中误 差 限值 为 2 5 m 一 .m , 面可及 时采 取技 术措 施 防止 发生 重大 工程 事 故 , 另一 方 而 正 常 情 况 下 基 坑 施 工 中 的 环 境 变 形 速 率 可 能 在
浅析深基坑监测及数据分析方法
浅析深基坑监测及数据分析方法摘要:分析了基坑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及沉降监测、变形监测、水平位移、误差的计算。
指出了数据处理对于工程的重要作用。
以某三甲级医院新楼建设初期基坑为研究对象,提出监测方案和沉降观测点的布置,进行沉降观测与位移观测,并进行数据处理。
简化了外业测量环节,显著提高了测量精度。
依据相对基准计算监测点相对水平位移量,简化了数据处理运算,可以很好地指导实际工程施工。
文中以工程实例为范本,研究了基坑监测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变形监测;基坑监测;锚索应力;地表沉降;1 项目概况1.1 监测目的基坑监测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勘探结果、设计参数、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现场管理技术等,还可以保护周边环境,如已有的建筑、管线及路面。
应注意在监测开始前一周前应埋设好各项监测点位并采好初始值,例如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地下水位、管线沉降、锚索应力等等。
1.2 监测频率在建筑基坑开挖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对基坑进行监测,开挖深度不同监测频率也不一样,应该根据开挖深度及监测结果来逐步加密。
当底板浇筑完成后,如未出现异常情况、就可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适当降低频率,直至基坑回填完成。
具体监测频率见下表1:表1 基坑监测频率特别要注意的是,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当加密频率:暴雨、暴雪天气、大风天气、长时间下雨、基坑附近荷载突然增加、地面突然下沉、周边建筑物严重开裂、支护支撑结构开裂、出现涌砂涌水现象等等。
2 监测数据分析在基坑监测过程当中,监测项目和监测点位数量较多,在此,选择几个为对基坑安全影响较大的项目展开分析。
2.1 周边地表沉降观测如前所述,监测点位应在施工开始一周前布设好并采集好初始值,这样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小施工时产生的误差。
当周围有机器和人员时,监测数据就可能会产生误差。
周边地表沉降观测,从基坑开挖前时开始布点和初始值采集。
在点位埋设时应满足以下要求:变形监测点应布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b、点位应稳固,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c、变形监测点布设的位置应能够准确、全面反映沉降特征和便于分析,同时要求布设的监测点能够突出反映地表控制部位的变形情况;d、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型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
基坑监测数据的处理流程
基坑监测数据的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数据采集使用各种监测仪器和设备,如水准仪、全站仪、测斜仪等,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和测量方法,对基坑进行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基坑监测数据处理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基坑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并且举例介绍基坑监测中沉降监测,变形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阐述了数据处理对于工程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基坑监测数据处理剔除粗差
0引言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修建了许多大型建筑,如高铁、轻轨、地铁、地下商场、大型桥梁工程等。
这些工程项目中除了前期要做许多详细的勘查测量和结构设计之外,由于岩土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周密的监测,即对周边环境即房屋沉降、房屋倾斜及裂缝、地面沉降、顶部垂直及水平位移、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信息进行监测。
而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来反应该工程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主要讲述基坑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1、数据前处理
由于受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测量仪器常常会伴随系统误差,并且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实际量测到的数据是带有随机误差的离散型数据。
假如对收集来的监测数据直接用于分析处理和计算则具有一定的局限和缺陷,因为,在获取监测数据的时侯,受着许多非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影响着我们收集到的数据的精确性,从而影响预测预报及其他工作的可靠性。
于是,我们必须要把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检验,消除系统误差,剔除观测粗差,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1.1VBA技术
该算法是运用计算机VBA编写程序对报表中的监控量测数据进行直接处理,先浏览所有的工作报表,查找出并属于同一监测项目的工作报表,然后对这些工作报表中的指定数据进行进一步计算和处理,最后统计出我们需要的各种最大变化量[1],以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方面的的变化。
工作流程图:监测数据→查找→显示结果→筛选→汇总→登成果表。
1.2小波分解技术
小波理论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晶,它在被广为研讨和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中[2]。
小波技术是建立在Fourier分析、泛函分析、样条分析以及调和分析基础之上的新的分析处理工具,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征,经常被称为信息分析的“数学显微镜”。
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有噪音,无论是其本身施工过程中产生或者外部环境产生的,或多或少都会印象到监测数据的可靠性,这些因素使监测到的数据呈离散型分布,利用小波分解的多分辨技术,可以去除这些噪声
干扰信号,也就是无用的信号,最终显示出有用信号。
因为随着尺度的增加,时间分辨率会降低,噪声影响会变小,因此信号的发展趋势会被表现得更为明显。
1.3异常检测技术
异常检测它是数据挖掘的任务之一,就是识别特征显著不同于其它数据的观测值(这样的观测值被称为异常点)异常检测的目标是发现真正的异常点, 并且同时避免错误地将那些正常对象标注为异常点[3]。
最常用的异常检测的方法有三种:第一,基于模型的技术。
也就是要构造一个数学模型。
当监测数据量大的时候,此方法很有效果;但对于其他方面,这个方法的效果将会减弱很多;第二,基于密度的技术。
被测对象的密度可以很直接计算得到,当各个区域之间的密度相差不大的时候,也可以很好的利用此方法;第三,基于邻近度的监测。
异常对象主要是那些跟大部分对象不一样的对象,该检测技术是基于距离的离群点,参数较难选择。
不过该方法最容易,但是同时计算量也大。
异常检测的关键是确定异常点数n和测量误差点数k。
主要原则是结合工程施工安排,确定出可能出现较大变化值的次数,接着将其他可能引起监测数据波动的因素考虑进去,并且适当放大得到参数n和k。
该过程具有一定的经验性。
2、各种监测数据处理所采用的具体方法
2.1沉降监测
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一般分两步,第一步是进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通过分析此线性回归可以进行沉降监测的变形预测,预报建筑物未来的安全。
第二步利用灰色等时距模型进行分析预测。
灰色动态等时距模型是以灰色生成函数概念为基础,同时以微分拟合为核心的建模方法。
并且利用监测到的数据与拟合的数据进行比较,用来检验拟合的准确性。
2.2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通常通常先采用数据探测法来处理粗差,就是进行粗差的探测、定位,以及最终去除。
先利用单个的或者多维的粗差检验方法,检验出粗差的位置。
接着进行粗差处理,粗差处理是指在粗差不能避免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估计方法,使所估计的参数尽可能减小粗差的影响,得到常模式下最佳的或者最接近最佳的估值。
2.3水平位移监测
现场数据采集到一起后,利用控制点两次观测到的数据检查一遍数据,确认观测的数据准确无误后进行坐标转换从而求得坐标转换参数,并且需要对转换的结果进行误差评定,去除误差过大的点,误差过大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控制点自身产生的位移,去除粗差点后再重新计算坐标转换的参数。
利用计算求得的坐标转
换参数,将所有观测点的坐标转换到统一的控制点的坐标系中,再与以往的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得到观测点的水平位移变化量。
3、基坑监测数据反馈
基坑工程的施工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除了支护结构体施工外,基坑内的岩土一般分段、分层、分区开挖的,伴着施工的进展,一方面支撑结构的变形和体力不断增加,岩土体的变形和坑底隆起也增大,同时作用在支撑结构体上的水平侧应力也随着结构变形增加而变化。
所以,在每一周期量测后,需要对每个量测面上各个监测点要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通过分析可预测最终的位移的变化规律。
从而判定基坑的稳定性。
同时利用所得到的位移数据进行反馈计算和分析,从而提供支护结构体和周边建筑物的状态,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以便采取一定的措施。
还可以验证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以指导施工,为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结语
基坑监测的数据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首先要将观测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误差较大的点,然后再利用各种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建筑物变形情况以及预测变形程度。
总之,为了使基坑工程施工能、高效、高质量地进行,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保证基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达到安全和稳定的目标,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开伟VBA技术在基坑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方面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9):74-75.
[2]赵燕容.小波分解技术在深基坑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江苏建筑2007(3):50-53.
[3]邹双朝. 变形监测综合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J].工程勘察,2003(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