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单元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之珍惜人身权利

合集下载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韩重修

2014.02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一门德育必修课。为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大纲的有关精神和我校学生的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学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三、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四、教材简析:

全书共五个单元,在内容上可分为礼仪和法律两部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难点: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

关键: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

六、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韩重修

2014。02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一门德育必修课.为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大纲的有关精神和我校学生的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学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三、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四、教材简析:

全书共五个单元,在内容上可分为礼仪和法律两部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难点: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

关键: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

六、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韩重修

2014.02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一门德育必修课。为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大纲的有关精神和我校学生的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学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三、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四、教材简析:

全书共五个单元,在内容上可分为礼仪和法律两部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难点: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

关键: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

六、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
课堂小结
领会民法精神
含义
自然人
民事权利能力
法 律 关 系
民 事 法 律 关
主体
法人 其他组织 物
民事行为能力


行为

要素
客体
智力成果 商业标记 人格利益
社 会 健
必 须 遵
内容
民事权利 民事义务
正确行使民事权 利,履行民事义务
康 和 谐



民法基本原则
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遵守民法基本原则的要求
民事活动:不得滥用权利
知识运用:他们违背了什么原则?
阅读下面里两则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一:李某父亲生前留下几本邮 票。李某由于对邮票不感兴趣,一 直想处理掉。一日,李某的朋友刘 某来吃饭,刘某也是一个集邮爱好 者,他随即表示愿意全部购买,最 后俩人以5000元成交。事过不久, 李某从父亲生前的朋友处得知,他 父亲所留的邮票中,有七张相当珍 贵,可能每张都值10000元。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第 十一 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导入新课
阅读第五单元导语,思考、回答: 我们学习了前四个单元的内容,其 落脚点是什么?本单元我们将要学 习哪些法律知识?有什么作用?
涵养道德,提高法律意识,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 法维权;学习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事的、经济的 法律常识;提高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经济活动的能力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依法参与民事活动(说课稿)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依法参与民事活动(说课稿)

《依法参与民事活动》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单元中《依法参

与民事活动》部分。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三

个板块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有以下3个方面:分别是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一)关于教材地位: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各类中职学生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目的

是培养中职学生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养。民法是这本书

“法律”部分中的一门重要的实体法。依法参与民事活动,则是民

法的重点之一。本部分内容首先分析阐明了民法的定义及基本原则,着重介绍了民事主体的资格,最后通过分析学习民事责任引出依法

处理民事关系的重要性并加以分析。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依法参与民事活动的3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在民事活

动中懂法,依法,守法的理念,从而使其在参与民事活动的时候养

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以及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因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并掌握民法的定义及基本原则,理解并熟记

取得民事主体地位的资格,了解民事责任的基本类型与承担方式。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民法的基本原则指导自己的民事活动,

明确自己的民事主体地位,掌握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最终养成依法参与民事活动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感受法律的公平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及他人的民事权利且不滥用权利,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掌握民法的调整关系及基本原则,

2、通过分析民事行为能力,明确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的地位,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民法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民法
民事权利能力-----有没有权? 民事行为能力-----能不能做?(做完之后能不能对 自己wenku.baidu.com行为负责)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 的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心智(年龄、智力和精神 状况)相关。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1、概念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公 民能够成为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活动, 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网络 电视 亲友 社区宣传
3:你对《民法典》的了解程度?
5% 5% 10%
80%
只听说过名字 能说出一些其包含的板块
知道其与生活的哪方面有关有关 知道其提纲与大体内容
4:您的社区(城市或农村)有没有组织过关于《民法 典》的宣传 ?(如宣传栏、社区广播等)
10%
90% 有无
5:你觉得《民法典》的颁布以你的生活相关度有多 大?
义上的死亡)
案例:
一男子有一个妻子和一个老母亲,妻子 怀有身孕,男子突然死亡,留下30万的 遗产,未留下遗嘱,30万遗产应如何分 割?
---胎儿出生为死体
---胎儿出生为活体,但只存活了10秒又 死亡
---胎儿出生为活体,成为婴儿健康成长
关于胎儿和死者利益保护
1胎儿的利益保护
《继承法》第28条,遗产分割时,应当 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 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下)教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下)教案
(三)言必有信履行合同 1、合同的履行原则 Hale Waihona Puke Baidu、合同的违约责任
探究活动二十一:合同该怎么履行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8大进拍卖的案例,理解案例的内容。设问:你是怎么看待大进的所作所为的?和平拍卖公司应该如何追究大进的责任?(2)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教材展开讨论,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大进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是一种违约行为。拍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买卖,一旦拍定,即具有法律效力。拍得人应当支付货款和手续费,拍卖公司应当交付拍卖品。本案的违约方拍得人大进未按照约定付款和领取拍卖品。拍卖公司在此情况下,应当按照双方约定,要求大进支付违约金,若还有更大损失的,还可要求偿付更多的损害赔偿金。
探究活动十九:采用什么方式订立合同
(1)阅读教材P134“镜头”的内容,设问:合同的订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活动框四个镜头的展示的内容是要约吗?
(2)引导学生理解合同的订立是一个要约与承诺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个回合的书面文件往返修改,当事人以要约与承诺的方式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形成合同关系。镜头一和镜头二涉及商业广告的法律效力。通常,商业广告只是一种要约邀请,镜头二即属于此种情形。但是,如果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的规定,即内容具体确定,并且只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的,则其视为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镜头一中的减价广告属于要约。镜头三是在商业活动中作出的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对等,具有法律约束力。镜头四是在日常生活中作出的约定,属于附条件的赠与合同关系。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韩重修

2014、02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就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一门德育必修课。为加强与改进《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大纲的有关精神与我校学生的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学中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三、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与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四、教材简析:

全书共五个单元,在内容上可分为礼仪与法律两部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难点: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

关键: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

六、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观点与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维护公平正义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维护公平正义

13 (三)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用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是指非所有人对他人之物所 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权利。比如土地承包经 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 使用权。 财产的所有人可以将其财产(如房屋、汽车、股票)设 定抵押或质押,一旦债务不能得到清偿,债权人就可以将该 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这种以担 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而产生的一类财产权,就是担保物权。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物权法和担保法的规定,担保物权包括 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
7
(四)民事责任
民事活动,必须依法正确行使民事权利,自觉履行法定 的民事义务,不允许以保护公民和合法利益为借口,损害国
家或集体利益,也不允许以保护国家和集体利益为借口,损
害公民或法人利益。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 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 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等。这些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12 (二)财产共有 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同一不动产或 者动产享有所有权。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 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如甲出资50 万、乙出资35万合买的一间门面房,则甲、乙按照出资份额对 该房享有权利。 共同共有,是指各共有人根据共同关系,不分份额地共同 享有对共有财产的权利。共同共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夫妻 共有财产、家庭共有财产、共同继承的财产、其他共有财产。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课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课件

案例分析
所有者是阿浩,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七条 所有权人 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 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 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 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 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 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 处分权人追偿。 本案中,阿浩作为所有权人,有权要求受让人返还原物。 因为小涛不是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因此阿浩无需支付 受让人所支付的费用。但是,阿浩采用偷的这种作法是不 正确的。侵犯了大海的占用权。
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平等原则。(首要原则、核心原则) 第二,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原则。 第三,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原则。 第四,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第五,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第六,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
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 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 自然人要成为民事主体,必须以具有民事权利能 力为前提。(P131三大类)
荣誉权:如教材第134页 “荣誉称号写错” 的案
例,市教育局侵害了小刘同学的荣誉权。我国民
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
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
三、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1)生命健康权不可侵犯 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 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 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一次性赔偿 金。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1-2课时: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依法保护人身权和依法参与民事活动。在第一部分,学生将了解民法的含义、民事主体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并学会如何处理民事关系。在第二部分,学生将认识到人身权的含义、内容以及民法通则有关保护人身权的规定,懂得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

1.了解民法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活,增强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能力。

2.认识到人身权的含义、内容,以及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3.学会自我保护,提高维权意识,依法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情境导学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展示。

教学设计:

在讲授新课前,先让学生明确本单元与前两个单元的内在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案例中涉及的民事关系和违反的民法原

则。然后,讲授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并引导学生分析两个案例中违反了民法的哪些基本原则。最后,介绍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让学生理解民事主体的概念。

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让学生回顾前两个单元的内容,明确本单元与前两个单元的内在联系。

2.新课导入(8分钟)

通过一个案例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案例中涉及的民事关系和违反的民法原则。

3.讲授新课(32分钟)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1.民法的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民法的概念,并举例说明民法的基本原则。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韩重修

2014.02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一门德育必修课.为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大纲的有关精神和我校学生的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学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三、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四、教材简析:

全书共五个单元,在内容上可分为礼仪和法律两部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难点: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

关键: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

六、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韩重修

2014.02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一门德育必修课。为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大纲的有关精神和我校学生的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学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三、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四、教材简析:

全书共五个单元,在内容上可分为礼仪和法律两部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难点: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

关键: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

六、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一门德育必修课。为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大纲的有关精神和我校学生的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学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任务: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三、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四、教材简析:

全书共五个单元,在内容上可分为礼仪和法律两部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难点: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关键: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

六、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2
第12周
五一放假
2
第13周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维护财产权利
2
第14周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善用合同办事创建温馨家庭
2
第15周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第十二课依法进行生产经营
2
第16周
学生社会实习
第17周
四、教材简析:
全书共五个单元,在内容上可分为礼仪和法律两部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难点: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关键: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
六、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
第8周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法律犯罪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懂得犯罪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示材料三:
林某家里养了一只波斯猫,样子可爱,邻居王 某是摄影师,拿相机为林的猫照了一套相片, 洗了照片后,送了一套给林某。后林某在某商 场的宣传海报上看到一只波斯猫,并认出是自 家养的那只猫。林某认为王某侵犯了他家波斯 猫的肖像权。 本案中王某是否侵犯了林某家波斯猫的肖像权? 教师点拨:肖像权是民法中的一个概念。动物 不是民事主体,所以不享有肖像权。
教师点拨:
(1)、(2)、(3)题反映的行为是侵权行 为,因为侮辱他人人格、恶意损害他人形象、 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均属侵权行为。 (4)、(5)、(6)题反映的行为不构成侵 权,为维护公共利益或公民本人合法权益的需 要而使用他人肖像,未经本人同意也不构成侵 权。 我们每个公民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肖像权,也 要尊重、维护他人的肖像权,否则既是不道德 的,也是违法的。

非公安侦查人员搜身,肯定是违法的, 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应对的办法是要 以自己的人身权不受侵犯为前提。
第三个探究活动——谢某
第三个探究活动——谢某

由于公司对游泳池的管理存在诸多漏洞, 并且这些漏洞与谢某被淹死有直接的因 果关系,所以,公司应充当相应的责任。
第四个探究活动——张冠李戴
第四个探究活动——张冠李戴
第十一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广州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法律顾问 江少佳

二、珍惜人身权利(1课时)
前置作业
第一个探究活动——套中人
前置作业完成

第一个探究活动——套中人

如该事件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那就可能 构成对人身权中的名誉权的侵犯。他可 以追究画家的民事责任。
第二个探究活动——搜身
第二个探究活动——搜身

本案当事人是以侵犯姓名权为手段,侵 犯了权利人的受教育权。侵权者的法律 责任不仅仅是赔礼道歉,还应当停止侵 害,恢复原状,赔偿经济损失。
第五个探究活动——广告
第五个探究活动——广告

未成年人的肖像权也受法律保护,所以 张薇的肖像权也受到了侵犯。侵权人是 广告公司和照相馆。
第六个探究活动——匿名信

展示材料五:

《冒名顶替上大学》 罗某和王某均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当年在填报志愿时, 王某在本科二批院校志愿栏填了某师范大学,而罗某填 的是某人文科技学院。高考分数出来后,两人的分数均 未达到某师大最低录取分数线。但罗某考了514分,离 本科二批分数线相差不到20分,正好在定向录取的范围 内。王某则是335分,而该省文科本科二批分数线为531 分。根据教育部规定,从高考录取到大学报到有着非常 严格的程序。两人都没有达到分数线,罗某也没有填报 某师范大学,王某却成功地冒罗某的名,被某师范大学 以定向生录取,顺利通过了某师范大学的入学身份审核 并注册了学籍,4年后取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顺利毕业。王某冒名顶替的事情被媒体披露后,罗某试 图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她先后三次到法院立 案,几个地方法院却因为管辖权和分工等问题没有立案。
第六个探究活动——匿名信

顾墨的名誉权客观上已受到侵害,因为 事情泄露以后,班上议论纷纷,顾墨的 精神也已经受到了伤害。案件中林律师、 班主任、班上同学在这件事上都有不妥 行为。
展示材料一:

材料一 《儿子不听话,母亲杀死8岁亲 生子》
引导学生思考:黄某为什么会受 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从法律上讲,儿子侯某拥有的生命健康 权利受到了侵害。 生命健康权是指什么?保护公民的生命 健康权有什么意义?我国法律是如何保 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

教师讲解:


来自百度文库
(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生 命权是指公民生命不被非法剥夺的权利,健康权是指 公民的身体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 (2)生命与健康是公民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又是一 个人进行一切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如果生命健 康权得不到保障,那么公民的其他权利就无法实现或 很难实现。 (3)我国的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 等都规定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这说明我国 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法律对于侵犯公民生命 健康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惩,尤其是严惩摧残未 成年人安全和健康的违法行为。

展示材料四




投影显示:请大家判断下列行为是否属于侵犯 他人肖像权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1)用别人的照片当飞镖的靶子进行射击。 (2)影楼未经顾客同意将其照片作为店铺陈 列品。 (3)某减肥药厂家未经同意将著名主持人崔 永元的照片用做产品广告。 (4)某摄影爱好者把他人在公园里随地吐痰 以及破坏草坪、花卉的行为拍摄下来,将照片 寄给报社,报社将这些照片在报纸上刊登出来。 (5)媒体对公众人物、特殊事件的当事人, 如彩票中奖者,事故当事人进行采访、拍照。 (6)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 片。
本案中罗某的姓名权是否受到了侵害? 法律是如何保护姓名权的? 王某已经侵犯了罗某的姓名权。侵犯他 人姓名权是违法的,要负法律责任。如 果我们的姓名权被他人侵犯,可以拿起 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课外作业:

各小组各选一个案例:

分析课文P126——136“商君书”等11案 例,回答各个案例所附问题。
展示材料二:
如果健康是“1”,名誉、金钱、友情、 爱情、地位等都是“1”后面的“0”,有 了“1”,这个数可以是十、百、千、万 乃至无穷大,若没有“1”,即失去健康, 后面的一切再多也是“0”。 引导学生思考: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生命和建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 重要的,在人的所有财富中是首要的, 没有生命和健康就没有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