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第九讲人口与城市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人口和城市
2008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人口和城市【本节复习建议】1.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近几年高考涉及本专题的内容常从以下几方面命题:①世界人口增长及地区差异。
②我国人口的增长、分布特点以及人口政策。
③人口迁移。
④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环境问题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等。
这些知识都是本专题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
复习时对这些知识应准确理解和牢牢掌握。
2. 复习时注意学科内知识的综合。
这部分内容涉及到高、初中地理多章节方面的知识,如涉及到世界总论部分的人口增长和分布、分区地理中主要国家及地区的人口和城市的有关内容;中国地理中的人口增长、分布、人口问题、人口政策和分区地理的有关人口与城市的内容,高中必修部分的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等内容。
复习时注意运用“纲要信号法”,整理本专题的知识,建构自己能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体系。
并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 注意变式训练,如图文转换、图图转换、文图转换、文图表转换等训练。
近几年的高考注重以图像为载体,考查考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读图分析、比较能力。
复习时应注意培养从图像和文本资料中提取、认定信息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重视对地理概念的学习和掌握,要讲究学习概念的方法,如从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学习新概念。
从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的概念中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事物的推理过程中产生新概念人口密度,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寻求新概念(城市化进程),从概念的反复运用中巩固概念等,要重视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而不能简单地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5.重视对数据、图表的复习,掌握其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一是静态地观察和分析数据、图表,从量化和形化的材料归纳出地理事物的现象和特征;二是动态地观察和分析数据和图表,从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中探索其规律,掌握其原因;三是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审清题意。
【高考热点分析】1.人口问题。
当今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发达国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
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专题复习
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专题复习
在高三地理课程中,人口与城市专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
面是对该专题的复内容的总结:
1. 人口与人口问题
- 人口数量与分布:介绍全球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
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 人口增长与控制:探讨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人口控制的方法和策略。
- 人口流动与迁徙:分析人口流动的原因和特点,讨论人口迁
徙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2. 城市与城市化
-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比较城市和乡村的特点,探讨城市化进
程中出现的问题。
- 城市形态与城市结构:介绍不同类型的城市形态,如环状城市、放射状城市等,以及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结构。
-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强调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讨论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城市发展与城市问题
-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介绍城市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讨论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 城市问题与解决策略:探讨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上是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专题的复内容总结。
希望对你的复有所帮助,祝你取得好成绩!。
高中地理试题人口与城市篇
高中地理试题人口与城市篇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的资源之一,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的地方,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地理上,人口与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本文将从人口的分布和城市化进程两个方面来探讨人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一、人口的分布与城市化人口的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或集中程度,通常可以通过人口密度来衡量。
城市化则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在全球范围内,人口的分布不均衡。
高密度的人口集中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地区,例如中国的北京、印度的孟买等。
而像南极洲、撒哈拉沙漠等地则被认为是人口稀疏的地区。
人口的不均衡分布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和文化等因素。
城市化进程促使人口向城市集中,形成了大规模的城市群和城市群集区。
城市群是指由多个相邻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构成的人口聚集区,而城市群集区则是由多个城市群组成的更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区。
这种城市化进程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的一体化,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
二、人口与城市的相互影响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而人口的增长和流动也对城市产生影响。
人口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城市的扩张和更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也会吸引更多人口涌向城市。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流动是一个常见现象。
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流动以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这种流动被称为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
而有些城市也面临着人口净流出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资源短缺、生活成本高和环境污染等原因。
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也对人口的生活方式和结构产生影响。
在农村,人们通常过着以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而城市则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方式选择。
这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生活转变为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城市化进程也促使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如核心家庭的增加和传统的大家庭减少。
三、人口与城市的发展策略考虑到人口与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制定合理的人口与城市发展策略至关重要。
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人口、城市与交通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人口、城市与交通知识梳理: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下图所示:2.人口增长问题的分析思路(1)看清要求弄清问题考查的是人口的自然增长还是人口的增长,考查的是增长的速度还是增长的数量。
(2)进行分析①考查人口的自然增长,若考查增长的速度时,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率即可;若考查增长的数量时,既要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率,又要考虑人口的基数大小。
②当考查人口的增长时,既要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还要考虑人口的迁移。
同步练习: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
下图是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2005—2016年持续高速增长B.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下降C.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D.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上升2.在2005—2016年期间,上海市()A.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B.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C.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D.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3.2014年后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减少趋势,可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国家加强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B.上海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C.国家实施了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缩小解析:第1题,图示2005—2016年间,上海市总人口变化趋势与外来人口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上海该时间段人口增加的数量主要来自外来人口迁入,则上海该时间段内的户籍人口数量保持相对平稳。
第2题,外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大量迁入会使上海的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人口平均年龄下降,D项正确、C项错误。
总人口减去外来人口=户籍人口,据此可以判断在2005—2016年期间,上海市外来人口少于户籍人口,A项错误;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说明人口增长率不断上升,B项错误。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地理学科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而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所有人的总和。
人口的增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引起的。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情况。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1. 人口变化因素(1)出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人口数量与总人口的比例。
(2)死亡率:指在一定时期内死亡的人口数量与总人口的比例。
(3)自然增长率: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得到的差值。
(4)迁移: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分为内部迁移和国际迁移。
2. 人口分布特点(1)集聚性:人口在城市、沿海地区等集中分布。
(2)离散性:人口在沙漠、高山等不适宜居住的地区分布较少。
二、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一个具有相对较大的人口聚集、相对密集的居民点,并提供各种服务和设施的地区。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1. 城市职能分类(1)政治中心:作为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中枢。
(2)经济中心:商业、金融、产业等经济活动集中的地区。
(3)文化中心:文化、教育、艺术等活动集中的地区。
2. 城市化的影响(1)经济影响:城市化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2)社会影响: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3)环境影响:城市化对环境产生了压力,如空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
三、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道路交通、建筑设计等进行合理规划,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规划的目标(1)合理的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土地用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交通便利:规划合理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
(3)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可持续城市发展(1)资源节约利用:开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技术,减少碳排放。
2020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九 人口和城市
考点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转变(1)构成要素: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影响因素: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3)特征分析致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从而完成从“高高低”型向“低低低”型模式的转变。
2.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1)图表构成:人口金字塔图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
其画法是将各年龄段男子与女子人数(或百分比)按“男左女右”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条形,按年龄顺序“下小上老”排列。
在金字塔图中,横坐标一般表示某一国家或地区某一年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有些图是绝对数量。
纵坐标一般表示年龄结构,通过横、纵坐标可分析某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
(2)图表类型:人口金字塔图基本分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1.(2019.6,T2)人口普查数据难以反映的是( ) A .人口总量 B .人口年龄结构 C .人口合理容量D .人口受教育程度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题。
2.(2019.6,T11)该市户籍人口数量最多的年龄段是( ) A .20~24岁 B .30~34岁 C .40~44岁D .50~54岁3.(2019.6,T12)近年来该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有所下降,最主要原因是( ) A .出生率大幅下降 B .出生率大幅上升C.死亡率迅速上升D.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2016年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2018.6,T46)图中序号与我国当前人口模式最接近的是()A.ⅠB.ⅡC.ⅢD.Ⅳ5.(2018.6,T47)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带来的影响是()A.老龄人口数量减少B.人口老龄结构优化C.人口进入高增长期D.环境人口容量增大6.(2018.1,T50)我国在2013年12月和2015年10月先后宣布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这将使我国今后几十年中()A.新生儿男女比例失衡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C.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D.人口期望寿命延长7.(2017,T17)2016年,下列国家中人口出生数量最多的是()A.埃及B.日本C.德国D.中国下表为2008 年我国四省区的人口统计资料。
复习高中地理复习之人口与城市
复习高中地理复习之人口与城市在高中地理复习中,人口与城市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人口数量、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人口与城市的定义、人口数量的统计和变化、人口迁移以及城市化进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人口与城市的定义人口是指处于某一地区的居民总数,而城市是一个人口规模较大、经济较为发达、社会功能较为复杂的区域。
二、人口数量的统计和变化统计人口数量是了解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基础,人口数量的变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统计人口数量时,一般采用人口普查或者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统计得到准确的人口数据。
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从自然增长和社会增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自然增长是指人口由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而导致的增长,而社会增长则是指人口数量由于迁移导致的增长。
人口数量的变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等。
三、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城市间迁移和农村-城市迁移两类。
城市间迁移主要指的是人口从一个城市向另一个城市的流动,而农村-城市迁移则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流动。
人口迁移对于人口数量和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人口迁移可以改变人口数量和结构,提高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密度;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也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然而,人口迁移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城市拥堵、社会矛盾等,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
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也是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结果。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
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如初级城市化、中级城市化和高级城市化。
不同阶段的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规划和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合理规划和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人口与城市是高中地理复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对人口与城市的定义、人口数量的统计和变化、人口迁移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阐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的地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人口、城市和交通
2021 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人口、城市与交通知识梳理:1.不一样人口增添模式的影响剖析不一样人口增添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添率不一样,致使人口增添的速度不一样,对社会经济展开的影响也不一样。
这类影响有益有弊,如以以下图所示 :2.人口增添问题的剖析思路(1)看清要求弄清问题考察的是人口的自然增添仍是人口的增添,考察的是增添的速度仍是增添的数目。
(2)进行剖析①考察人口的自然增添,假定考察增添的速度时 ,只考虑人口自然增添率即可 ;假定考察增添的数目时,既要考虑人口自然增添率,又要考虑人口的基数大小。
②当考察人口的增添时 ,既要考虑人口的自然增添 ,还要考虑人口的迁徙。
同步练习: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含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
以以下图是上海市2005 — 2021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
读图 ,达成 1~3 题。
1.以下对于上海户籍人口数目变化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2005 — 2021年连续高速增添B.2021 — 2021年出现快速降落C.2005 — 2021年保持相对安稳D.2021 — 2021年出现快速上涨2.在 2005 — 2021年时期 ,上海市 ()A.外来人口超出户籍人口B.人口增添率不停降落C.人口均匀年纪不停增添D.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3.2021 年后常住外来人口初次出现了减少趋势,可能与以下哪个要素相关?()A.国家增强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B.上海市进行家产构造调整和家产升级C.国家实行了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上海市与其余城市之间差距减小分析 :第 1 题,图示 2005—2021 年间 ,上海市总人口变化趋势与外来人口变化趋势一致 ,说明上海该时间段人口增添的数目主要来自外来人口迁入 ,那么上海该时间段内的户籍人口数目保持相对安稳。
第 2 题,外来人口主假如青壮年,大批迁入会使上海的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人口均匀年纪降落 ,D 项正确、 C 项错误。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课件》
影响因素
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政策导向等对城市规模的影 响。
城市面积与破碎化的关系
破碎化概念
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的碎片化和 分割化现象。
影响因素城市规划、Fra bibliotek地利用政策等影响 城市面积和破碎化程度。
影响与管理
破碎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相关 管理策略。
职业结构变化
从农业为主向工业、服务业转 变。
人口控制政策的历史与现状
1
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实施和效
国际对比
2
果。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控制政策,如印
度、巴西、日本等。
3
未来展望
人口控制政策在人口发展中的可持续性 和灵活性。
人口普查的意义与方法
意义与用途
了解人口特征、数量和分布,为 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人类数量的统计与估算,影响着社会、
人口分布
2
经济和环境发展。
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辐射和分布特征,
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
3
人口密度
人口数量与地理面积的比例关系,反映 着区域人口分布的集约程度。
人口增长与减少的主要因素
出生率与死亡率
自然增长或减少的主要因素, 受医疗、经济、文化等多种 因素影响。
迁移影响
人口跨地区的迁徙和流动, 对各地人口增长或减少产生 影响。
人口结构
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对 人口增长与减少的影响。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农村向城市迁移
农民流动到城市的原因、影响和 后果。
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迁移对城市规 模、结构和发展的影响。
城市间迁移
人口从一个城市向另一个城市迁 移的原因、模式和影响。
高中一年级地理人口与城市化
高中一年级地理人口与城市化一、引言人口与城市化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本文将以高中一年级地理课程为背景,探讨人口与城市化的相关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对城市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二、人口与城市化的概念1. 人口概念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和地域范围内,居住在某一区域内的人的总数。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分布对于城市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2. 城市化概念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徙的规模和速度的增加,以及城市在规模、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这一过程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人口与城市化的影响因素1.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提供就业机会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人口迁移的规模和速度。
就业机会丰富的城市通常吸引大量来自农村地区的人口迁徙。
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提供情况。
城市相对于农村地区拥有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这也是吸引人口迁移的因素之一。
3. 政策因素政府的人口政策、城市规划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过程。
例如,一些国家实施的户口制度和落户政策可以限制或促进人口迁移。
四、人口与城市化对城市发展的挑战与机遇1. 城市发展的挑战人口与城市化对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如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需要城市规划师和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合作解决。
2. 城市发展的机遇人口与城市化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
首先,大量的人口迁入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其次,人口的多元化也为城市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机遇。
五、结论综上所述,人口与城市化是一个复杂而广泛讨论的话题,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共同决定了人口迁移的规模和速度,城市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在地理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人口与城市化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今后城市化的挑战与发展。
2019届高中地理复习--人口城市(共30张PPT)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5.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
B.天津市
√ C.上海市 D.重庆市
三、人口的容量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
释其形成原因。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 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二、城市化 1、城市区位
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3、城市化的影响
城 硬化地面 市 平整土地 化 破…坏…植被
环 境
自然 环境
人文 环境
(12年课标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
(2017年课标2)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
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 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 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பைடு நூலகம்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17年课标3)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
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
高考地理人口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人口知识点总结人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基本的资源和因素,对于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人口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中的人口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人口数量与分布1. 人口数量的统计指标人口数量的统计指标有总人口、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
总人口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全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率是指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2. 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全球人口分布不均衡,大致呈现出人口稀疏、人口密集和人口过密三种类型。
人口分布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人口迁移与城市化1. 人口迁移的类型人口迁移分为内部迁移和国际移民两种类型。
内部迁移是指人口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的流动,包括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城市之间的迁移、城市到农村的返乡等。
国际移民是指人口跨越国界进行的迁移。
2. 城市化的影响和问题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城市化对人口、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加速了人口密集、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等。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扩张、资源压力、环境污染等。
三、人口结构与人口老龄化1. 人口结构的组成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组成情况。
其中,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年龄结构可以反映人口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年轻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性别结构是指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关系。
2.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影响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长的现象。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有生育率下降、医疗水平提高、社会福利改善等。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和家庭等方面都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四、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 人口问题的挑战人口问题主要包括超龄人口、少子化、人口流动等。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九人口与城市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九人口与城市(一)1. 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从大洲看:亚洲人口最多,占一半以上,亚洲连同非洲和拉丁美洲,则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
从地区看: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西欧和美国东北部队;世界上人烟稀少的地区是北美和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来和巴基斯坦。
2.我国的人口分布: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大,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平衡。
以黑龙江黑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作为我国东西部分的分界线,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特别是沿海地区更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西部地区虽地域广阔(占我国面积55%)但人口稀少(占全国人口的4%)。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人们总选择具有优越自然条件的地区进行生产活动。
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面有着决定性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趋势也不同,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别,人口分布也不同。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九人口与城市(二)1. 世界人口发展的概况:自人类出现的最初二、三百万年间,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18世纪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70年代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下降的趋势。
2.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①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美的国家为代表,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等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②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高中会考地理知识点3.我国的人口增长:我国历来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既使很小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会有很大的人口数量的增加。
1997年我国人口约有12.6亿人。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课件
高中地理人口与城市课件人口与城市的关系一直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与城市的相互作用变得更加紧密。
本文将从人口的迁移、人口增长和城市规划等方面,探讨人口与城市的关系。
一、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迁移活动。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内部迁移两种。
1. 国际迁移国际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
国际迁移对接收国和原国家都会产生影响。
对接收国来说,国际迁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但也可能带来社会问题和资源压力。
对原国家来说,国际迁移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和经济压力减轻。
2. 内部迁移内部迁移是指人口在一个国家内部的迁移活动。
内部迁移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条件和就业机会的改善,不少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这种内部迁移使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压力剧增。
二、人口增长与城市规划人口增长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城市规划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措施来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
1. 合理布局合理布局可以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将生活、工作、商业等区域合理划分并布局,减少人口流动和交通压力。
2. 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增长带来了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加。
城市规划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供水、电力等,以满足人口增长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
3. 环境保护人口增长对环境带来了压力,城市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建立绿色城市和生态园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三、人口与城市的问题与挑战人口增长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1. 城市贫困与社会不平等城市人口增长不均衡,导致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规划应注重社会公平,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城市交通拥堵人口增加导致城市交通压力剧增,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规划应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高中一年级地理人口与城市
高中一年级地理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城市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城市也是人口集聚的地方。
在地理学中,人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高中一年级地理课程的人口与城市方面的内容,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讨论这个话题。
一、人口与城市的关系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地方,而人口数量和分布则会受到城市的影响。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服务设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徙。
人口的增加会带来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二、人口增长与城市规模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的规模也会扩大。
人口增长可能导致城市土地的开发和扩建,以满足居民的居住和工作需求。
城市规模的扩大往往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以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便利。
三、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迁徙到城市地区的过程。
这种人口流动会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而城市地区的人口增加。
城市化可以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住房短缺、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等。
四、城市人口密度与资源利用城市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居民的数量。
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往往面临着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合理利用土地、能源和水资源,以确保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人口流动与城市发展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徙。
人口流动可以带来人才和技术的交流,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也会带来文化的融合和社会的多样化。
但人口流动也可能导致城市的社会问题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六、人口老龄化与城市规划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加剧,城市规划需要考虑老年人口的需求。
养老设施、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需要得到更好的规划和布局,以适应老年人口的增加。
同时,也需要推动社会养老保险和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制度建设。
七、人口地理分布与区域发展人口地理分布是指人口在各个地区的分布状况。
人口的地理分布会影响到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结构。
高中二年级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
高中二年级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的资源之一,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文将从人口的分布与迁移、人口与城市规模、人口与城市功能等方面来探讨这种关系。
一、人口的分布与迁移人口的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程度是影响城市规模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人口聚集在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
例如,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地区一般人口较为密集。
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具备了较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人口的迁移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
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人口迁移可以改善不同地区的人口结构,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也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如城市承载力的压力、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等。
因此,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注意合理引导和管理人口迁移。
二、人口与城市规模人口是决定城市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人口越多的城市规模越大。
人口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设施、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人口规模大的城市中,需要建设更多的住房、交通设施、教育和医疗机构等城市基础设施,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城市规模的增长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
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与城市功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也会对城市的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的功能多样,如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等。
一般来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变化会促使城市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功能水平。
随着城市发展,需要建设更多的商业场所、文化设施、政府机构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人口的结构变化还会对城市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这就需要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根据人口变化的特点,合理布局城市的功能,以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中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九讲人口与城市
考点1:知道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人口自然增长的含义: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共同决定
的。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高高低增长缓慢
传统型高低高增长迅速
现代型低低低增长缓慢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死亡率的转变。
(3)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为现代型(低低低型)
(问题: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重;政策:鼓励生育,外来移民。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高低高型)
(问题:过快增长;影响: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资源环境压力大;政策:计划生育。
)
世界: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为现代型(低低低型)
考点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人口迁移含义及其类型
含义: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符合三个条件才是人口迁移:
空间位移: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
时间限度: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类型: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3)中国的国内人口迁移
●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由于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及自然灾害等,人民不得不
大批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人口迁移
(4)人口迁移的影响: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是不同的:
对迁出地:有利影响为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利影响为造成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迁入地:有利影响是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考点3: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1)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区域开放程度、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2)合理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考点4: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
(1)城市中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
(各功能区无明显界限)
城市中常见功能区:
1.住宅区
特点: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出现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高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外缘,盛行风上风向,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靠近文化区。
低级住宅区拥挤密集,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
2.商业区
特点:
●占地较小,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位于市中心城市,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在一些大城市中心,常形成中心商务区(CBD)
(CBD外观特点:高楼林立)
3.工业区
特点:
●常向交通便捷地带靠近
●常向城市外缘移动(目的: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环境)
(风频玫瑰:到原点距离最大的点的方位就是盛行风向)
(2)城市空间结构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模式和特点
三种模式的共同特点是?
扇形模式中功能区沿什么向外伸展?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原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因素(即地租)是主要因素: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各类活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有何共同点?
递减速率有何不同?为什么?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2.交通通达度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原因
其他因素及实例:
历史因素:如北京市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社会因素:如唐人街、黑人区的形成
行政因素:规划形成的巴西利亚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未来城市空间结构以什么为本,市中心是什么功能区?
补充点: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一个城市是否能保证各项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取决于城市各
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一)要有便利的交通
1、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
2、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二)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1、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城内的居民区内(如小型食品、轻纺、服装、印刷、精密机械仪表等)
2、环境污染较大的工业: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如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如:钢铁联合企业、石化企业、造纸厂等)
3、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考点5: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它能为区域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如科
技教育、医疗卫生、金融、商业贸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行政管理、信息流
通、农产品销售等等
●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
区。
但是这个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可能也会有一些人员来自服务范围之外。
考点6:比较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规模划分: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差异
●等级越高,服务功能越多、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3)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
●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整个区域中,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较少,相距较远
有助于提升城市等级的因素有哪些?
资源条件,交通条件。
考点7: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表现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3)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初期阶段水平较低,速度较慢
⏹加速阶段速度快,郊区城市化,面临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
⏹后期阶段水平较高,速度较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
后期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
⏹环境: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基础设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4)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速度快;水平低;城市
发展不合理;处城市化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速度慢;水平高;出现逆
城市化;处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
境的影响
•合
理
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过快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城市化过快带来的问题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
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建设“生态”城市
考点8: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聚集的特定文化现象
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之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例如,有人称东亚为稻米文化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
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
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下会形成不同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结构特色。
例如:
①发展历史不同导致城市景观差异: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和教堂、北京市中心为皇宫建筑群
②统治权力不同导致城市格局不同: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