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还有善恶之分吗

合集下载

示现八相——释迦牟尼

示现八相——释迦牟尼

示现八相综合释迦牟尼佛在世的一生,通名“示现八相”,也就是他一代的事迹,可以分为八个阶段: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天,待时机成熟便下降人间。

我们所依存的这个世界,由成住到坏灭,历劫无数(无量劫),其小者如地球上已有若干次冰河时期或洪水时期,沧桑多变,但佛法的存在,却绵延不绝。

我们现在还在“普贤劫”中,就是说此一宇宙万亿年的时间里,会有很多的圣贤,陆续诞生,由于修习大乘佛教的菩萨道,已证十地菩萨果位,此生命终,即上生于天众中的“兜率天”或“兜率内院”,名为“一生补处菩萨”。

待此世界中另一劫数到来,人类历史变更,世上佛法衰息,这一生补处菩萨,便又重经人道而降生,出家乃至成佛,于是佛教大兴,佛法因以住世。

现在的一生补处菩萨——弥勒,也就是未来世界的候补佛。

释迦牟尼成佛已久,住在他方世界,这次降生递补为我们“娑婆世界”过去劫以来的第七佛(或说贤劫以来的第四佛),其任务就是普度地球上的众生。

二、托胎:乘六牙白象,降神母胎。

选择印度为出生地的原因:1、地理环境、天然气候差异较大,集中于一国(热带、温带、寒带),便出现学派林立,思想多元,等级森严,贵贱悬殊的复杂局面,而这种局面有利于区分凡圣。

1、南印——热带,北印靠近喜马拉雅山,中印为温带。

2、自古至今文化语言没有统一,文字达六十多种,梵文只是一种。

3、虽一直号称一国,其实还是部族分领,各据一方。

4、四种性制度,形成四种阶级,出现极不平等,故需慈悲宏愿者应运而生,指示人性的升华成就。

(1)婆罗门:为世袭而职司祭祀的专业僧侣,是宗教文化教育的中心,位居上品,受人尊敬,为精神及思想领导的高阶层。

举凡军国政治,也都为其所左右。

(2)刹帝利:即王候武士,集军政权于一族,为世袭的统治者。

(3)吠舍:为从事农工商的平民阶级。

(4)首院罗:为地位卑下、生活艰苦的世奴贱民。

5、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东方中国、印度、西方埃及、希腊,唯东方潜能深厚,西方支流易变异,而其中又数中国为根为本,为长远计,佛教文化产生于印度,兴盛于中国,不失为尽善尽美之策。

所谓的善恶,都是人的意识分别作用

所谓的善恶,都是人的意识分别作用
普渡众生绝非是从物质上、金钱上施舍,这种施舍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应该效仿佛祖,向世间弘扬佛法,最终让人们从世间得大解脱才是根本。
世间本不存在善恶,假如地球上没有人,那么这个地球上的一切谁来分辨善恶?什么又是善恶?如果你连意识的善恶分辨作用都断灭不了,如何能得无分别智?刚出生的小孩有善恶的观念吗?狮子、斑马和草构成一条生物链,这条生物链孰善孰恶?善与恶在这条生物链里构成一个动态的平衡,缺少哪一个环节能维持这个平衡?善与恶是辩证的统一,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如世间必须有阴阳、有男必有女,有实必有虚,有光明必有黑暗是一个道理的。如果只有光明没有黑暗,人如何休息?太阳总当头照着,谁能受得了?地球上还可能存在生命吗?
所谓的善恶,都是人的意识分别作用,你不去分别何来的善与恶?佛眼观世界一切平等,众生平等,善恶平等,无善无恶。地狱、牲畜、饿鬼、人、阿修罗、天本身都无善恶之性。如果说有善恶,那么人是善的还是恶的?你怎么来定性?你所谓的舍善,本质上是在成全你自己,这也是一种私心,是为了成佛,没有成佛这个巨大的利益驱动,你是否会真心舍善?而舍善本身其实也是在造业,而且可能还是造恶业,比如你对一个快死的人舍善,他活了过来,但这个人并没有感激你,因为他是个恶人,他认为你很有钱,便杀了你,并将你身上所有的钱财全部抢走,随后这个人做了更多的恶。因此你的舍善反而间接助长了邪恶,给人间带来更多的灾难。另外你明知道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苦的,却对他人施舍,让他们活更长的时间,这与把人关在监狱里让他受更多的苦刑有什么不同?那么你这样的施舍是善的呢还是恶的?再比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农夫把一条冻僵了的蛇救活了,而蛇却把农夫咬死了。那么这个蛇是善的还是恶的?有人说是恶的,我说不见得。如果你不能从蛇咬人这件事中跳出来看,那你永远都只能生在迷雾里。蛇为什么会咬人?蛇知道农夫是在救它吗?蛇与人生活在两个境界里,根本无法交流,蛇怎么可能理解人的意图是什么?蛇咬人这是蛇的本性,这个本性并没有什么善恶的分别,它必须这样做,因为它不明白人想要干什么。它醒来也未必知道自己是怎么醒的。它见有人在它的眼前,以为是要害它,它感到十分的恐怖,为了自卫才向人发动了进攻,假如真的有人要害它,难道它连反抗也不可以吗?如果它连自卫的本能都丧失了,它如何在这个世间生存?只能任人宰割吗?蛇嘴里有毒,那不是蛇的错,它未必知道自己的嘴里有毒,这个毒是大自然赐予它的。再说那个农夫,他真的是善良的吗?真的是为了救蛇吗?谁能保证他不是为了吃这条蛇的肉?冬天的蛇冻僵了这是正常现象,何必要将蛇暖过来?暖过来放掉还会被冻僵。他作为当地的人,能不明白蛇在冬季生理机能变化的道理吗?既然明白为何还要将蛇暖过来?他的动机会是纯正的吗?当然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寓言,阐述对恶人不能动善念,但对恶人不动善念这是佛子之所为吗?

佛教所讲的善恶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善恶有所不同

佛教所讲的善恶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善恶有所不同

佛教所讲的善恶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善恶有所不同在佛经中,善恶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善恶有所不同。

佛教所说的善恶与人们常说的正邪非常相近。

善就是走正道,办正事,讲道理;恶与善相对立,恶就是指走邪道,办邪事,讲歪理。

日常人们所说的善恶实际上是指善良与暴恶,或好与坏。

佛教的善恶具体就是佛教四圣谛讲的八正道和对应的八邪道。

正邪志、正邪理、正邪语、正邪事、正邪职业、正邪努力、正邪信念、正邪定力。

第一,立志:正志与邪志,人的正确志向与错误的志向。

正志就是正确的人生观,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的更好;邪志就是错误的人生观,主要指人生就是感官享乐,为满足懒惰性欲好看好听好闻好吃好触觉而努力,邪志必定伴随着妄想,以为感觉好就会使自己的生活变好,其实是假的,是相反的,如性交感觉好,实际上会使人身病、变傻、破家、失业、流浪、穷困等等。

第二,明理:正理与歪理。

正理:好生活就是富足与安全。

获得好生活的道理就是所作所得,不做不得,做善正得福,做邪恶得祸。

实际上就是无恶勤劳是获得好生活的唯一来源,害人懒惰就是贫困多难的产生原因;歪理,好生活来自求神、弄鬼、命运、婚姻、父母、兄弟、他人、机会、狡诈等等。

安全来自势力、权力、名号、厉害、恶恨、武器、以害制害等等。

第三,讲话:正语与邪语。

正语的特征为,合道理法规及大众规范,恒顺众生,适时、真实、柔和、有益、慈爱,不会引起他人生气怨恨;邪语的特征为,妄语、欺骗、诽谤、告状、说是非、自大贬人等,定会引起他人怨恨生气使坏。

第四,做事。

好事与坏事:无论友敌,只做宜人的好事,不做害人的恶事。

这样才会得福免祸。

第五,职业:正业与邪业。

从事有益于他人或动植物的职业为正当职业,从事有害他人的职业为邪业。

正业为政府支持的行业,邪业为政府打击的职业,如色情、黑社会、偷猎、赌博、贩毒、卖淫嫖娼等等。

第六,努力,主要指通过正当途径的努力,如学习技能,努力劳动,断恶持善,以达到目的;非正道努力是指搞迷信、拉关系、贿赂、威胁、求情等等。

西游记古文翻译7之9回

西游记古文翻译7之9回

西游记古文翻译7之9回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

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

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

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

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

话表齐天大圣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伤及其身。

南斗星奋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

又着雷部众神,以雷屑钉打,越发不能伤损一毫。

那大力鬼王与众启奏道:“万岁,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

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

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

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

”玉帝闻言,即教六丁、六甲,将他解下,付与老君。

老君领旨去讫。

一壁厢宣二郎显圣,赏赐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丹百粒,异宝明珠,锦绣等件,教与义兄弟分享。

真君谢恩,回灌江口不题。

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煽起煅炼。

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

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

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

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熏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

真个光陰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搓柔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

猛睁眼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忽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

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

世法中善念与恶念怎么区分

世法中善念与恶念怎么区分
世法中善念与恶念怎么区分?
答:善念有三Biblioteka 利人须损己,亦为之,谓之上善;利人不损己,方为之,谓之中善;利人也利己,才为之,谓之下善。恶念也有三:损人又损己,亦为之,谓之大恶;损人不损己,方为之,谓之中恶;损人须利己,才为之,谓之小恶。
何故说不念善恶之念是净念?
答:哦!不念善恶念解脱啊。不清净吗?
为何说学佛不是学得善恶都不分了?
答:不念并不等于分辨不清啊。
知善恶是分,不着就停止了再分。是吗?
答:了知善恶未必就是分别,“不着”是“不把它哽在心头”之意。
学孔子,学基督,虽然不得究竟解脱,但也是增福德,除习气的方法,福德足了,自然更容易见道,所以我说都是修行方法,当然最好是福慧双修?
答:您解释得很对。佛法本有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其中人、天两乘基于五戒十善,是世间善法。基于四谛法的声闻乘、基于十二因缘法的缘觉乘和基于六度万行的菩萨乘,才是最终超越善恶的解脱道。
虔心向善,向往人天,五戒十善,不敢少违,这怎么不是修行呢!待人格具足、天心完满,后生方得人天之果,人天之果岂易得哉!别的宗教虽不及讲后三乘解脱道,但世间善法与佛教不悖啊!所以佛说:凡一切法,皆是佛法。

神灵是否有善恶之分?

神灵是否有善恶之分?

神灵是否有善恶之分?一、神灵的概念及其存在形态神灵是人类自古以来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一种信仰与崇拜,存在于各个文化与宗教体系中。

神灵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和性质,有的被描绘为拥有人的特质,有的被赋予各种动物的形象,而有的则被认为是无形的精神实体。

1.1 表征善恶的神灵形象在很多文化中,神灵被赋予了善恶之分的形象。

比如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被认为是众神之王,守护着正义与秩序;而黑暗女神埃里斯则代表了混乱与邪恶。

同样,在中国的道教中,观音菩萨被称为慈悲之神,而黑面老头子则被认为是诱惑人们走向邪恶的存在。

1.2 异质的善恶神灵然而,并不是所有文化和宗教体系中的神灵都有善恶之分。

一些神灵被视为超越了人类的道德标准,无法用善恶的定义来界定他们的行为。

比如古埃及的太阳神拉之神尤,在其神话传说中,既有拯救人类的情节,也有残忍和报复的描写,其善恶不可捉摸。

二、神灵善恶之分的来源与解读神灵是否有善恶之分,其实是人类对于善恶的表达与理解的一种投射。

它源于人类对于道德准则的建构与信仰,以及个体和社会在道德观念中的相互认同。

2.1 道德观念的塑造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形成的。

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体系对于善恶的定义和评判标准各不相同,因此,在这样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下,人们对于神灵的善恶之分也有不同的解读。

2.2 个体和社会的认同道德观念的形成除了受到文化和宗教影响外,也与个体和社会的认同密切相关。

人们倾向于将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归结为神灵的行为和特质,从而赋予他们善恶之分。

这种认同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人们对于善恶行为的价值评判的一种方式。

三、神灵善恶之分的意义与作用神灵是否有善恶之分,关系到人类对于正义与邪恶的认知与追求,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道德变革与规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3.1 善灵鼓舞正义与慈爱认为神灵具有善的一面可以激励人们追求公正与慈爱,助人为乐。

对于个体来说,相信善灵的存在能够增添信心与勇气,对于社会而言,善灵的崇拜能够推动社会共同价值的建构与传播。

为何寺庙中有些佛像并不慈悲,反而状如恶鬼?

为何寺庙中有些佛像并不慈悲,反而状如恶鬼?

为何寺庙中有些佛像并不慈悲,反而状如恶鬼?自西汉时期,距离佛教传入我国,已经有了数千年历史。

经过与本土化融合,如今我国佛教分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三大系。

汉传佛教以大乘为主,行菩萨道,普度众生,强调圆融与慈悲方便;藏传佛教则是大小兼学,显密双修,见行并重;上部座佛教,则又称南方佛教,是与儒道二教混融的混成佛教。

而无论是哪一系佛教,其主旨都是教人向善,劝人学好,讲因果,知善恶。

因此,慈眉善目的佛祖与菩萨,成了许多人心中的佛教化身。

但事实上,佛教中许多佛像,非但没有慈悲相,反而状如厉鬼,这又是为什么呢?佛像关于佛教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由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释迦摩尼创于古印度。

从古至今,佛教的受众极广且影响力极为深远,对于诸多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而之所以佛教能够盛传,便与其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见过众生,感受过世事无常,释迦摩尼对于人生哲学,有着与当时众人不同的感悟。

这些感悟,经由释迦摩尼证悟,而后传于大众,佛教便就此诞生。

众生皆苦,而欲望是造成人生多苦的原因,只有断灭一切世俗痛苦的原因后,方能进入理想境界“涅槃”,但是,想要达到最高的理想“涅槃”,则需要不断的修“道。

”这便是佛教中的苦、集、灭、道四谛。

释迦摩尼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则是佛教中认为能够达到“涅槃”境界的八种方法和途径,被称之为“八正道”。

而每个人对于“四谛”“八正道”等观念的理解又有所不同,尽管对于“事物、存在”这两大部的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是,佛教并没有因此走向末法。

随着年岁交替,受众感悟的诸多不同,佛教也逐渐形成了各种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新派。

这其中,便有经由公历纪元前传入我国,而后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国佛教”。

佛教中国佛教起源于洛阳白马寺,因此,白马寺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

尽管如今大众对于佛教中佛、菩萨的印象,多为文学、影视作品中,应用最多的慈悲形象,但是,事实上,即便是同一尊佛、菩萨,不同境界下,也有着不同的形象。

佛法对善恶的看法

佛法对善恶的看法
佛法对善恶的看法
《了凡四训》
《十善业道经》
作者:千佛山 文章来源:千佛山全球资讯网
关于佛教所说的善恶,到底有什么看法?与一般世间人所说的善恶,是不是一样呢?关于善恶的问题,佛法没有否认世间法,但是佛法与世间法,对善恶的看法有所不同。一般说善是有顺序,依照道理很有规律的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有利益的,而且于将来、于目前,都可以得到利益的这叫做善,比如这个人有惭愧心,很精进、很慈悲,都不会去伤害别人,这属于做善事、守戒律,这种都是善的一部分。至于恶是与善相反,是会伤害自己或去伤害别人、违背道理,对于现在或是将来,会引发伤害性的如贪、嗔、痴或无惭愧心,或这个人会去违背戒律,做违背道德的事情,这些都是恶。
所以一般说,要种善因,将来才会得到好的结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学佛的人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而且要自净其意,清净自己的意念,对自己的执著、计较、烦恼都要去认识、去了解,才会得到觉悟。所以佛法所说的道理,就是要如何得到饶益功德?如何从我们的分别心去认识,不要只在计较分别里打转、在业里打转,而是要转业成道,不要,我们应当做对自己的警惕,可以认识是非但不要参与是非;我们认识是非,不要参与别人的是非,把别人的对不对、善恶,都当做自己的一种警惕、一种知识与经验,自己不要去犯。因为“不管别人对不对,自己一定要对,做对了是应该的,做错了要赶紧忏悔”,这才是学佛的道理。所以佛法对世间所说的善恶,基本上不否认世间的说法,但是世间一般认为不好的,于佛法则认为是烦恼。佛法不说是恶,而说是不善或是烦恼,比如这个人懈怠、不精进、昏沉,他懈怠、不精进并未伤害到别人,以一般世俗来讲并不属于恶的事情,但佛法说这是属于烦恼,或这个人有贪嗔痴、我慢,有邪知邪见;佛法说这些是根本烦恼,对修行、对生活会造成障碍,在唯识学说是烦恼。

佛教的物质观

佛教的物质观

五尘落谢影子,并及表无表色,定果色等,惟是意识所 缘相分,名法处所摄色。盖法处所摄色有二:
「法处所摄色」大致上分成两类:一、五尘落谢影 子。「法尘」它是第六意识所得到的境界,一种情况是: 它(第六意识)跟前五识一起活动,亦即「五俱意识」。 眼睛得到的色尘、耳朵听到的声音,然后把这些讯息传 给第六意识,这叫「五尘落谢影子」,前五识取到的尘 境,把这个尘境传送给第六意识,让第六意识去分别。 这是第一种情况,叫「五俱意识」。
佛教所说的色法(物质),包括 能造色和所造色。能造色是地、水、 火、风四大种,所造色就是五根、五 境等。能造色是实法,所造色中的五 境有假有实,而其中的触境的所造色 (如滑、湿、重、轻等)“无体” (即无实体),均为假法。所以,在 “触处”(即触境)中,第八识只变 现能造色,不变现所造色。
唯识学认为,四大种有五种 “因力”,据此可认为 是四大种造就了所造色。这五种“因力”,一是生因, 即所造色的种子要依赖四大种的种子引生,大种的种 子生起时,造色种子才能生起。二是依因,造色生起 后所占据的空间,就是引生它的大种先前所占据的空 间,造色没有能力离开引生它的大种而去占据别的空 间。三是立因,即当大种变异时,造色也随之变异; 大种坏时,造色也坏。四是持因,造色能相似相续地 生起不绝,是由大种摄持令住的力量,若没有大种的 这种力量,造色就会间断。五是养因,即由于大种资 养的作用,造色得以增长。由此可见,所造色虽是由 因缘(即自己的种子)而生起,但四大种是它们生起 和增长的极为重要的增上缘。
佛教的物质观
「六尘」,刚开始第八识所变现的六尘叫「本质 相分」,这是众生的共业所变现出来的。(例如: 佛桌上这个莲花灯,它是大家的共业把它变现出 来的。)而这个共业所变现出来的莲花灯,这个 我们不能受用,我们受用的是它的「影像相分」, 就是我们的眼睛去取莲花灯时,我们自己又取到 我们自己的影像。(你得到你自己业力所变现的 叫作「影像相分」。)举例:一尊万德庄严的佛 像座在佛堂上,每一个人都拿一面镜子去照,你 的镜子黑黑的,佛像映在你的影像里面也是又丑 又脏,这是你的镜子有问题,「本质」境没有问 题。每个人的镜子喻如「影像相分」,佛像喻如 「本质相分」。

什么是佛

什么是佛

(二) 十一号
第2节:泛指的佛(2)
“佛”就是通号。为了完整而全面地描述“佛”所具备的各种功德,共有十一个通号。
1. 如来:又作“如去”。佛以觉悟真理,而达到涅槃境界,称为“如去”。佛为觉悟真理,而在世间成佛,称为“如来”。
2. 应供:由于佛已经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应该、也有资格接受人间和天上的众生,在物质生活上的各种供养。
(1)生身:指佛从母胎托化降生出来的这个身体。
(2)化身:指佛为了教化众生,凭借神通力量,而应化出来的各种各样不同的身体。
2. 生身与法身
(1)生身:指佛生出来的这个人身。
(2)法身:指佛通过对戒、定、慧三学的修持,而证得的功德之身。
(二) 三身
所谓“三身”,指从三个角度来对佛身进行分类阐释。其中主要的有两种分法:
11. 世尊:“世”指世间,“尊”有“尊贵”和“尊重”两重含义。佛所成就具备的智慧德行,是世间最为尊贵的,故称佛为“世尊”。由于佛成就具备了世间最为尊贵的智慧德行,所以佛被世间一切众生所尊重,故称佛为“世尊”。
在经典中,通常是将“佛”和“世尊”合为一号,也有将“世间解”和“无上士”,或“无上士”和“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的,故有“十号”之称。
第4节:泛指的佛(4)
1. 法身、报身、应身
(1) 法身:指佛证悟的法性之体。
(2) 报身:指佛在证悟后,身体所具备的各种相貌体征。
(3) 应身:指佛为了教化众生,而显现出来各种身体。
2. 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
(1)自性身:指佛证悟到的法性之身。即同于“法身”。
三、 佛的身体
以上所述之“佛的名字”,下面来介绍一下佛身体的情况。关于佛所具备的身体,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二身、三身、十身之说。

观世音菩萨慈悲与智慧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慈悲与智慧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慈悲与智慧的化身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十大菩萨之一,被尊称为慈悲与智慧的化身。

他是护持世间众生的菩萨,以慈悲和智慧来满足众生的需求和帮助他们摆脱痛苦。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是如何表现的呢?一、慈悲的表现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是无私的,他以无比大爱护持众生。

无论众生身处何种境地,面临何种困扰,只要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他都会倾听并给予帮助。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能够渡化一切众生,无论贫富、善恶、高下,他都以慈悲心对待。

他对待众生的态度始终如一,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普通百姓,他都同样看待并给予爱护。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也体现在他对众生痛苦的关怀上。

他深知众生的苦难,他用自己的慈悲力量为众生解除痛苦,帮助他们获得幸福和平安。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不仅仅是口头上的称颂,更是具体行动的体现。

观世音菩萨以他的慈悲之心感化众生,使他们产生善念,远离恶业,获得解脱。

二、智慧的表现观世音菩萨的智慧是指导众生的智慧,帮助他们认识真理和追求智慧。

他拥有无尽的智慧,能够洞察众生的内心和问题。

观世音菩萨借助他的智慧,指引众生走向正确的道路,摆脱迷惑和痛苦。

观世音菩萨的智慧也体现在他的教诲中。

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众生传授智慧和教诲。

他的教诲包含了无数真理和道理,指导众生走向善良、正直和和平。

观世音菩萨的智慧是深邃而广博的,他能够给予众生正确的指导和启迪,帮助他们成长和修行。

观世音菩萨的智慧还表现在他解答众生疑惑的能力上。

他能够以他的智慧洞悉众生的问题,并给予他们明晰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观世音菩萨通过他的智慧,指引众生克服困难和障碍,帮助他们获得智慧的光明。

总结起来,观世音菩萨是慈悲与智慧的化身。

他的慈悲可以满足众生的需求,护持他们免于痛苦;他的智慧指引众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帮助他们认识真理。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是众生的福音,也是我们在修行道路上的引导。

我们应该虔诚地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请求他给予我们慈悲和智慧,指引我们脱离痛苦,迈向光明的未来。

西游记中的神仙与魔鬼人性的善恶之辨

西游记中的神仙与魔鬼人性的善恶之辨

西游记中的神仙与魔鬼人性的善恶之辨西游记中的神仙与魔鬼:人性的善恶之辨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多彩的神仙和魔鬼形象而闻名于世。

而这些神仙与魔鬼的形象,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和宗教观念,更凸显了人性善恶的辨析。

本文将以西游记中的神仙与魔鬼为切入点,探讨人性的善恶之辨。

一、神仙:善的典范西游记中的神仙形象具有高尚圣洁的特征,他们一方面体现了超凡脱俗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承载着中国古代社会对道德伦理的追求。

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神仙形象之一,以其机智勇猛、聪明机警的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他拥有神性的力量,但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神仙身份,更注重为人们做善事、帮助他人,对抗邪恶势力。

他顺应了人性中的善良之心,尽管他在一些故事中为非作歹,但最终都是为了正义和善良的追求。

另一个典型的神仙形象是观音菩萨,她是普渡众生的大慈大悲之象征。

观音菩萨以广大的慈爱之心化身救世主,为众生施以救赎,减轻生灵的苦难。

观音菩萨的形象也体现了人性中善良慈爱的一面,她以她的慈悲之心和正义的力量,守护着人间的和谐与平安。

尽管神仙们拥有超凡的力量和神性的身份,但他们并不忽视自身的善恶观念。

他们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传递出对于道德与伦理的弘扬,引导人们积极向善,追求内心和谐。

二、魔鬼:恶的象征与神仙形象相对而言,西游记中的魔鬼形象则代表了人性中的邪恶一面。

恶魔们以其丑陋狰狞的外貌和邪恶的行为,展示出人性中的黑暗面。

如黄袍怪、牛魔王、红孩儿等魔鬼形象,身怀邪恶意图,欲图破坏人间的正常秩序。

他们利用自己的力量和花言巧语诱惑、迷惑人们,使人们走上邪路,实施种种邪恶行径。

他们以自己的欲望和个人利益为中心,对他人视若无物,无视道德规范,全然不顾人的疾苦,其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正义和善良。

通过神仙与魔鬼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善恶之辨。

神仙们以其善良和高尚的品质,诠释了人性中的善善相印;而魔鬼们则以其邪恶的本性,体现了人性中的恶恶相济。

西游记中的人间善恶揭示

西游记中的人间善恶揭示

西游记中的人间善恶揭示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等一行人踏上西天取经的冒险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人间的善恶被揭示得淋漓尽致。

不论是主要角色还是次要角色,在他们的言行中都能看到善恶的对比。

通过分析西游记中的人间善恶揭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并从中获得启示。

首先,西游记通过描绘主要角色的善恶行为,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主要角色如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有善恶两面。

孙悟空具有聪明机智的一面,可以化解危机,保护师父唐僧;然而,他也有好胜心强、狡猾的一面,常常为自己争权夺利。

猪八戒虽然充满欢乐和幽默,但他常常贪吃、贪婪,拖慢了团队前进的速度。

沙僧通常是一个稳重、纯真的角色,但也有叛逆的一面,偶尔背叛师父。

这种对主要角色的刻画体现了人性的善恶并存,揭示了人们内心的矛盾和欲望。

其次,西游记中的次要角色也在人间善恶揭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诸如白骨精、蜘蛛精和黑熊精等妖精角色代表了邪恶和诱惑的力量。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试图阻挠唐僧团队取经的行动,并诱惑他们走上邪路。

与之相对的是,菩萨、观音等神仙角色代表了善良和正义的力量。

他们时刻关注着主要角色的行动,给予他们帮助和保护。

通过这些角色的对比,西游记展现了善恶的斗争,提示读者要坚持善良、抵制邪恶的诱惑。

此外,西游记还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和故事揭示了人间善恶的对比。

例如,孙悟空通过与牛魔王和红孩儿的斗争,展示了善恶之间的战斗和胜利。

而且,师徒四人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也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善良和正义。

无论是被白骨精、蜘蛛精困扰,还是遇到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袭击,他们始终保持善良、坚守信念。

通过这些故事,西游记教导读者要追求善良、与邪恶战斗。

综上所述,西游记通过描绘主要角色的善恶行为,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通过次要角色的塑造,突显了善恶力量的斗争;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和故事,揭示了人间善恶的对比。

通过这些揭示,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人性的复杂性,并对善恶之间的斗争和人们应该如何选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念佛关于善恶的误解

念佛关于善恶的误解

念佛关于善恶的误解在佛陀教法中,如果某种行为、语言、想法最终会导致苦的形成,那么这种行为、语言、想法被称为恶行;如果某种行为、语言、想法最终会导致苦的灭尽,那么这种行为、语言、想法被称为善行。

恶行的根本原因在于无明,即不知苦集灭道之智;在无明的笼罩下,贪爱或嗔会在对境产生感受后集起。

因此无明、贪、嗔也被称为恶行的根源;在佛陀教法中,真正意义上的无漏善行是四念处。

修行四念处可超越愁与悲,灭没苦与忧,是解脱的方法,最终能够达到涅槃。

对于佛、辟支佛、阿罗汉而言,由于无明灭尽的缘故,贪、嗔永远不再会形成,因此永远不会造作恶行,故而苦也绝对不会形成——这也是佛陀教法最终的目的。

对于佛、辟支佛、阿罗汉而言,由于恶行和潜在的导致恶行形成的原因已经不复存在,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不会导致苦的清净梵行。

佛、辟支佛、阿罗汉对境时,恶行将不再会是一个选择。

正如同你不会产生把手放到燃烧的铁锭上的想法进而把手放到燃烧的铁锭上一样,佛、辟支佛、阿罗汉对境并不会产生欲寻、恶意寻和加害寻进而形成恶行。

佛说一切皆空,有些人误会了,以为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横竖是没有,无意义,这才坏事干、好事也不做,糊糊涂涂地看破一点,生活下去就好了。

其实佛法之中空的意义是有着最高的哲理,诸佛菩萨就是悟到空的真理者。

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反而是样样都有,一切都是现成的,佛法之中明显地说道有邪有正、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要弃邪归正、离恶向善,作善的善果。

如果一个修行人把善恶分得太清楚,实际上这个人在犯一个大错误,即大瞋心。

如果这个人说:我这个人疾恶如仇。

实际上这个人是有恨心。

学佛的人不能把善与恶分辨得太清楚。

因为人间的一切全是由因果所生,只有修心才能改变。

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旧习、不轻初学。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他有毛病,你咋知道的?你不去分别,你咋知道?当你知道的同时,你已经比他还有“病”了,人家又没给你钱,你去拿人家的错误来折磨自己,你不是有问题吗?有毛病的人还没有你问题大,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人家没烦恼,你烦恼了。

观音菩萨为何要屡次出手相助

观音菩萨为何要屡次出手相助

观音菩萨为何要屡次出手相助在众多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中,观音菩萨以其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形象深入人心。

她屡次出手相助,拯救众生于危难之中,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缘由呢?首先,观音菩萨的慈悲本性是她屡次出手相助的根本原因。

慈悲,是一种对众生无私的关爱和怜悯。

观音菩萨视众生如子女,见众生受苦,心中不忍,便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这种慈悲并非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源自于她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尊重。

在世间,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苦难和困境,如生老病死、天灾人祸、情感纠葛等等。

观音菩萨深知这些苦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折磨,她以慈悲心为动力,运用自己的神通和智慧,尽力帮助人们减轻痛苦,摆脱困境。

无论是贫病交加的穷苦百姓,还是在心灵上迷失方向的迷茫之人,观音菩萨都会给予他们温暖和希望。

其次,观音菩萨屡次出手相助也是为了践行佛法的教义。

佛法强调慈悲、智慧和普度众生。

观音菩萨作为佛法的重要代表之一,她的行动就是对佛法的生动诠释。

通过帮助众生,她向人们展示了佛法的力量和慈悲的价值,引导人们走上修行解脱的道路。

当人们在苦难中得到观音菩萨的救助时,往往会对佛法产生敬畏和信仰之心。

这种信仰不仅能够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还能够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修正错误,培养善良的品德。

观音菩萨的救助行动,成为了传播佛法、引导众生向善的一种有效方式。

再者,观音菩萨的屡次出手相助也是为了维护世间的正义和平衡。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善恶之分,有时邪恶的力量会占据上风,给善良的人们带来伤害。

观音菩萨以其超凡的力量和智慧,出手惩治邪恶,保护善良。

例如,当恶势力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时,观音菩萨可能会显现神通,给予恶势力以警示和惩罚,让他们改邪归正。

同时,她也会为受到伤害的人们提供庇护和帮助,让正义得以伸张。

通过这样的方式,观音菩萨维护了世间的公平和正义,使世界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平衡和和谐。

此外,观音菩萨屡次出手相助也是为了积累功德,成就自己的修行。

在佛教的观念中,帮助他人就是积累功德。

切论述菩萨

切论述菩萨

切论述菩萨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

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

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那也就是动物。

萨埵是觉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情一切众生的痛苦,进而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

所以,通俗都将乐善好施及扶困济恶的人,称为“菩萨心肠”。

菩萨的本义,和民间的观念不大相同,菩萨是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

通常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都是指圣位菩萨,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只有十二个阶位是圣人,那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

其实,妙觉菩萨就是佛,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

中国人最熟悉的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便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菩萨并不专指某一个人,而是指利众精神,只要具有利众精神的人就是菩萨。

菩萨全称“菩提萨埵”,意为觉悟有情(让有情得到一种觉悟或者已经觉悟的有情)。

而“觉悟有情”有两种方式,一种用语言,讲经说法,直接向众生传递真理;一种用行为,用利众行为这个事实来说话。

不过话说回来,所有的说法最终都是要落到行为上去的。

没有行为,就不能真正地觉悟有情。

用事实说话的人有很多,比如雷锋、孔繁森、丛飞等一些人,他们都在用自身的行为来告诉人们什么是利众精神,并且感化了一部分人。

这种行为叫做“以身说法”,它也是菩萨道的一种。

也许他们不懂什么是菩萨,也不一定信佛,但就是因为这些人不一定信佛,所以他们不求功德,也不求福报,积累的功德和福德反而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一般的修行人,反倒赢得了千古不朽。

古人认为人类可以用三种方式实现不朽:第一立功,建立不朽的功德,比如香巴噶举中建桥建寺的唐东喇嘛;第二立德,成为一代大德,成为他人树立德行的典范;第三立言,著书立说,利益众生,带来大量的功德而得到不朽。

像唐东喇嘛,当他的肉体消失之后,他的精神并不会因之也消失。

再者,像释迦牟尼佛,是既立功又立德又立言,他以其人格魅力而赢得世人的赞誉与向往。

《西游记》中的善恶标准

《西游记》中的善恶标准

《西游记》中的善恶标准《西游记》的创作深受明清善恶果报观的影响,围绕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故事进行了当时社会不同善恶标准的揭示,也展现出了作者对善恶标准的认识。

从善恶标准角度对《西游记》进行解读,能够加强作品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较好进行小说主题的解读,使作品内涵得到深刻揭示,进而更好地体现作品的价值。

一、《西游记》中的善恶标准来源《西游记》中的善恶标准与作品产生背景有关,能够反映出当时百姓在儒释道文化大环境中的整体性思维。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出生在明王朝,经历了明王朝由发展转向衰落的过程。

《西游记》诞生在明中期,当时社会动荡,多种文化并生,呈现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动态,所以在《西游记》中同时存在佛家诸神和道家诸神,唐僧取经过程又融合了儒家思想[1]。

在多种思想融合的情况下,《西游记》中展现了不止一种的善恶标准。

因为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中,善恶并非绝对对立,同时也不会一成不变。

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曾经就是妖怪,但是经过点化后却能诚心求佛,在西行路上克服各种磨难,行各种善事,最终成佛。

由此可见,《西游记》中的善与恶不是二元对立的,标准也并不统一。

二、《西游记》中的善恶标准分析及启示《西游记》有人物各异,其善恶观也各不相同,下文将对其进行逐一阐述,并探讨其带来的启示:(一)不同的善恶标准《西游记》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持有不同的善恶标准,彼此间产生了相应的善恶冲突。

从这些标准中,可以体会社会现实千丝万缕的关系。

《西游记》中刻画的普通百姓,多数从道德尺度进行善与恶的主观判断,将保护人们性命和财产的佛当成是善,将给人们带来危害的妖看做恶,基本是从本能反应角度进行善恶判断。

透过百姓简单思维,能够发现百姓主要受社会普遍道德观念的影响。

这些观念深入百姓内心,使得百姓多从表面看待善与恶,不愿意追究行为本身的善与恶。

比如《西游记》中猪八戒在高老庄开始变化成正常人模样,老实耕作,得到了高家人的认可,但出现妖怪模样后高家人直接忽略了猪八戒之前的善行,不仅悔亲,还要请法师除掉八戒,忽视了善与恶的本质。

受行不失四种白法

受行不失四种白法

(二、受行不失四种白法)分四:一、于有情断除明知而故说妄语二、于有情不行谄诳正直而住三、于菩萨起佛想宣扬功德四、令所化受行大乘除消极方面断除来世失坏菩提心的四种黑法之外,积极方面要受行来世不失菩提心的四种白法。

《宝积经》中说:“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场自然现前。

何谓为四?失命因缘不以妄语,何况戏笑;常以直心与人从事,离诸谄曲;于诸菩萨生世尊想,能于四方称扬其名;自不爱乐诸小乘法,所化众生皆悉令住无上菩提。

迦叶,是为菩萨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场自然现前。

”一、于有情断除明知而故说妄语四白法中初白法中,境者,谓凡诸有情。

事者,谓于彼所以命因缘下至戏笑,断除故知而说妄语。

若能如是,则于亲教及轨范等殊胜境前,不以虚妄而行欺惑。

四种白法中,第一白法,对于有情断除明知而故说妄语。

境,指任何一个有情。

事,是在有情处,上至失掉性命的因缘,下至开玩笑,都断除明明知道而说妄语。

如果能做到这一条,自然能养成正直的品性。

这样在亲教师、轨范师、尊重、福田等的殊胜境前,就不会以虚妄的心而作欺迷、诳惑。

为了把欺诳亲教等的黑法翻转过来,须要受行与之相违的白法。

在程度上,对任何有情都力争做到上至失掉生命、下至日常的嬉笑间,都断掉故意以欺诳的心讲不真实的话。

秉持这样真诚的善心,成就了信言,那么在殊胜的境前更加不会以妄语作欺诳。

这样翻黑成白,以此成为生生世世不失菩提心的正因。

二、于有情不行谄诳正直而住第二白法,境者,谓一切有情。

事者,谓于彼所不行谄诳住增上心,谓心正直住。

此能对治第四黑法。

第二白法,于诸有情不行谄诳正直而住。

境,是所有的有情。

事,是对任何一个有情都不作虚伪的谄诳,而住于增上心,也就是正直而住。

以此修行能对治第四黑法——于他人所现行谄诳。

因此时时都要修正直之心,不做任何表面的狡诈、诳骗。

如果明明心里这样想,可是外在却表现出另一种姿态,那就是心不正直。

为了对治谄诳,就要修正直之心。

受行这样的白法是生生世世不失菩提心的正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真堪布:佛菩萨还有善恶之分吗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达真堪布发布时间:2011-10-25 20:43:04繁體版
问:在佛菩萨的境界中,还有善恶之分吗?
达真堪布答:在佛菩萨的境界中,没有善恶。

既然如此,佛为什么还宣讲善恶,取舍因果呢?因为胜义谛里没有,而世俗谛里有。

但二谛是双运的,不能分开。

佛为什么有个法身,还有一个色身?因为法身是属于胜义谛的,色身是属于世俗谛的,色身佛是法身佛的幻化,二者是一体的。

在佛的境界中,一切都是清净圆满,对佛来说都是好事,但对其他众生来说不一定。

所以佛陀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弘法利生,不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还要站在对方的角度。

二谛就是这样。

其实显宗、密宗的区别就在现象上,本体上是没有区别的,体上都是远离八边的空性。

显宗的中观派有自续派和应成派。

应成派所觉知的空性是远离八边的空性,这种见解在显宗里是最高,在密宗里也没有更高的了。

从体上来讲,显密没有区别,但是相上还是有区别的。

比如显宗是讲现空无二,密宗是讲明空无二,大圆满是讲乐空无二。

有这样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