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方法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软土地基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一种特殊地基土。

在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存在往往会给工程带来诸多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如沉降过大、不均匀沉降、承载力不足等,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深入研究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一)沉降过大软土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较大的沉降,尤其是在施工期间和使用初期。

沉降过大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等现象,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二)不均匀沉降由于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性,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会出现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产生倾斜、开裂等问题。

不均匀沉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建筑物整体失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承载力不足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无法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在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容易发生剪切破坏,导致地基失稳,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固结沉降时间长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建筑物施工期间和使用初期,沉降仍在继续发展,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这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还可能在沉降未稳定前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风险。

(五)地基液化在地震等动力作用下,软土地基可能发生液化现象,导致地基承载力急剧下降,建筑物出现失稳破坏。

二、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一)地质条件因素软土地基的地质条件复杂,其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如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等。

这些特性使得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

(二)设计不合理在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中,可能存在设计参数选取不准确、基础形式选择不当、地基处理方案不合理等问题。

这些设计方面的不足会直接影响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三)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如地基土的压实度不够、排水措施不到位、桩身质量不合格等,都会导致软土地基处理质量下降,引发质量通病。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建筑物地基处理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建筑物地基处理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建筑物地基处理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一、不稳定地基地基不稳定是建筑物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导致建筑物在启用后出现沉降、倾斜等情况。

造成地基不稳定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地质条件不良、土壤湿度过高、地震等。

对于不稳定地基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法:首先,进行地基加固工程。

通过灌注桩、扩大基础等手段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可以有效解决不稳定地基问题。

其次,可以对建筑物进行调整,如增加支撑、加固结构等,以减少不稳定地基对建筑物的影响。

最后,定期检测地基状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修复,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二、地基沉降问题地基沉降是建筑物常见的地基问题之一,它会导致建筑物出现不平衡、建筑物塌陷等情况。

造成地基沉降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土地压缩、不合理的地下水抽取等。

对于地基沉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法:首先,可以进行地下水补给,如注水、注浆等措施,以恢复土地的稳定状态,减少地基的沉降。

其次,可以采用土体加固的方法,如夯实土壤、增加地基承载面积等,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最后,可以通过建筑物结构的调整,如设置新的支撑点、加固建筑物等,以减少地基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三、地下水位过高问题地下水位过高是建筑物常见的地基问题之一,它会导致地基潮湿、土壤软化等情况。

造成地下水位过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降雨量过大、地下水位波动等。

对于地下水位过高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法:首先,可以通过排水工程将地下水排出,以降低地下水位。

其次,可以采用防潮处理的方法,如在地面下设置防水层、使用防潮材料等,以减少地基潮湿的情况。

最后,可以适当调整建筑物的设计,如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增加排水设施等,以减少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四、地质条件不佳问题地质条件不佳是建筑物常见的地基问题之一,它会导致地基不稳定、地基沉降等情况。

造成地质条件不佳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不均匀等。

对于地质条件不佳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工程获取地质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地质条件,为设计提供参考。

基础施工质量问题及预防方法论述

基础施工质量问题及预防方法论述

基础施工质量问题及预防方法论述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然而,基础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偏心沉降、基础下沉、地基沉降不均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预防方法。

1. 偏心沉降偏心沉降是指地基基础在承受荷载时,由于土层的不均匀特性或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导致基础在垂直方向上的沉降不平衡。

这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裂缝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引发倒塌。

预防方法:首先,要在工程设计和勘察阶段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查,了解土层的特性和沉降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基础的设计方案。

其次,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避免基础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如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土方开挖不平衡等。

最后,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基础沉降的不平衡情况。

2. 基础下沉基础下沉是指地基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因土层不稳定、水分变化等原因而发生的沉降现象。

基础下沉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还会导致墙体开裂、地板下陷等问题。

预防方法:首先,要在地质勘查阶段充分了解地下水位、土层的稳定性等信息,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规划。

其次,施工时要注意基础施工过程的平衡性,避免偏重一侧导致基础下沉。

同时,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及时的监测,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

3. 地基沉降不均地基沉降不均是指建筑物不同部位地基沉降程度不同导致的问题。

这会导致建筑物的不平整,使墙体发生应力集中,从而引发裂缝、开裂等问题。

预防方法:首先,在设计阶段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了解土层情况,并进行合理的基础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土方开挖的平衡性,避免不同部位的土方开挖过程不均匀。

另外,在地基沉降过程中要及时监测和检测,发现问题要进行及时的修复。

总结:基础施工质量问题是影响建筑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但通过合理的设计、规范的施工、及时的监测等一系列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问题的出现。

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基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问题1:边坡塌方现象: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局部或大面积塌方,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严重的会影响建筑物安全。

原因:1、基坑(槽)开挖坡度不够,或通过不同土层时,没有根据土的特性分别放成不同坡度,致使边坡失稳而塌方。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时,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造成涌沙、涌泥、涌水现象,内聚力降低,引起塌方。

3、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使边坡内剪切应力增大,边坡土体承载力不足,土体失稳而塌方。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治理方法:对基坑(槽)塌方,应清除塌方后采取临时性支护措施;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应清除塌方后用块石填砌或用2:8、3:7灰土回填嵌补,与土接触部位做成台阶搭接,防止滑动;或将坡度改缓。

同时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

问题2:支护塌方。

现象:基坑开挖中支护结构失效,边坡局部大面积失稳塌方。

预防措施:1、挡土桩设计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并用顶部圈梁连成整体;2、土层锚杆应深入到坚实土层内,并灌浆密实;3、挡土桩应有足够入土深度,并嵌入到坚实土层内,保证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4、基坑开挖前应先采用有效降水方法,将地下水降低到开挖基底0.5米以下;5、应防止随挖随支护,特别要按设计规定程序施工,不得随意改动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或在支护结构上随意增加支护设计未考虑的大量施工荷载。

问题3:支护结构位移现象:支护结构向基坑内侧产生位移,从而导致桩后地面沉降和附近房屋裂缝,边坡出现滑移、失去稳定。

预防措施:1、支护结构挡土桩截面及入土深度应严格计算,防止漏算桩顶地面堆土、行驶机械、运输车辆、堆放材料等附加荷载;2、灌注桩与阻水旋喷桩间必须严密结合,使之形成封闭止水幕,阻止桩后土壤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大量流入基坑;3、基坑开挖前应将整个支护系统包括土层锚杆、桩顶圈梁等施工完成,挡土桩应达到强度,以保证支护结构的强度和整体刚度,减少变形;4、锚杆施工必须保证锚杆能深入到可靠锚固层内;5、施工时,应加强管理,避免在支护结构上大量堆载和停放挖土机械和运输汽车;6、基坑开挖前应进行降水,以减少桩侧土压力和水流入基坑,使桩产生位移;7、当经监测出现位移时,应在位移较大部位卸荷和补桩,或在该部位进行水泥压浆加固土层。

路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措施(一)携带大块填料1.现象在填土中带有大砖块、大石块、大混凝土块。

2.原因分析①不了解较大块状物掺入对夯实的不利影响,填土中挟带块状物,妨碍颗粒间相互挤压,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

日后发生沉陷;②不愿多运弃土和杂物;③交底不明确。

控制不严格。

3.预防措施①在路基填筑交底中要向操作者讲明带块状物回填的危害,使操作者能自觉遵守;②要严格管理,对填土中的大砖块、大石块、大混凝土块要取出或破碎至符合规范要求。

(二)超厚填筑1.现象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填筑。

2.原因分析①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对超厚填筑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要求所造成的危害不了解或认识不足,不了解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要求;②技术交底不清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力;③施工者有意偷工不顾后果。

3.预防措施①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②要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了解规范要求和质量标准,使路基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超过规定;③按操作要求,加强质量管理,惩戒有意偷工者。

(三)路基填料携带有机物或过湿土1.现象在填土中含有树根、木块、杂草或有机垃圾等杂物或过湿土。

2.原因分析①路基填土中不能含有有机物质,本是最基本常识,有机物的腐烂,会形成土体的空洞,主要是施工操作者技术素质过低,管理者控制不严;②取土土源含水量过大,或备土遇雨,造成土的过湿,又不加处理直接使用;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使路面结构变形。

3.预防措施①属于填土路基,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属于沟槽回填,应将槽底木料、杂草等杂物清除干净;②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粉,降低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

(四)路基沉陷1.现象路基局部路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降,形成坑洞和裂纹或因地基沉降路基整体下沉。

2.原因分析①填筑前对基底没有处理,如:对基底表面的杂草、有机土、种植土及垃圾等没有清理,对耕地和土质松散的基底在填筑前没有压实;②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如采用粉质土或含水过高的粘土等填料,不易压实;③不同土质的材质没有分层填筑,而采用混合填筑;④压实机械选择不当或压实方法不对,压实遍数不足等形成压实度不够或压实不均匀;⑤路基下存在软基,路基填筑前没有对软基进行处理,在路基自重作用下,软基压缩沉降或因承载力不足向两侧挤出,引起路基沉陷;⑥软基虽经处理,但因工期较紧,自然沉降时间不足。

路基填筑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路基填筑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路基填筑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路基填筑是道路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及使用寿命。

然而,在路基填筑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保证路基填筑的质量和稳定性,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常见质量问题坑槽、洼凹坑槽、洼凹是路基填筑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施工不当,也有可能是原土地基不平整导致。

坑槽、洼凹会导致路面水路不畅,车辆行驶舒适性差且容易损坏车辆。

坍塌、沉降坍塌、沉降是路基填筑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土质松散,夯实不足。

坍塌、沉降会导致路面变形,行车不平稳,影响行车安全。

空鼓空鼓是指路基填筑表面与基层之间出现脱离现象,通常是因为沉降或变形导致。

空鼓的出现会造成路面凹凸不平,车辆行驶受阻,还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司空见惯的土方开挖和填方方法土方开挖和填方是路基填筑的基础。

如果土方开挖和填方施工不当,会直接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防治措施为了保证路基填筑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坑槽、洼凹的防治对于已出现坑槽、洼凹的路面,可以进行修复,但更加重要的是预防。

在施工前,应该严格按照设计深度和标高要求进行路基填筑,同时进行夯实。

此外,还要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管,确保施工质量。

坍塌、沉降的防治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填筑层数和夯实次数,确保夯实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土层变形、沉降现象,及时加固和处理。

空鼓的防治空鼓的防治主要包括采用合适的压路工艺,加强对路面的夯实工作,避免过度水分和过低的压路密度。

司空见惯的土方开挖和填方方法在土方开挖和填方施工中,应注意控制开挖深度,规范土方填筑工艺。

不同的土质应该有不同的处理措施,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土方工程勘测和评估。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填筑压实加强监管和质量检查。

道路施工中的路基填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环节,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和操作,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以上提到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只是冰山一角,实践中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更加细化和详尽的方案制定。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建筑工程质量缺陷是指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持续发展性和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下面是建筑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的一些例子。

1.地基基础质量缺陷: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基础,地基基础质量缺陷主要包括地基不稳定、地质灾害等。

地基不稳定可能导致建筑物倾斜、沉降等问题,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等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破坏。

防治措施:在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应根据地质环境和建筑要求进行场地调查和勘察,选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如加固、加密、预制桩等。

此外,应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预测,根据地质灾害的程度和概率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

2.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不合格、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使用寿命下降。

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同时,应加强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修复混凝土开裂和钢筋锈蚀等问题。

3.砌体结构质量缺陷:砌体结构质量缺陷主要包括墙体开裂、砌缝不均匀、墙壁脱落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墙体的稳定性和密实性下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选用优质的砖块和砂浆,确保墙体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同时,应加强对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检测和控制,及时修复开裂和脱落等问题。

4.地板和屋面质量缺陷:地板和屋面质量缺陷主要包括渗水、漏水、开裂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受限,影响居住和工作环境。

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选用适当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地板和屋面的防水性能。

同时,应加强对地板和屋面结构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及时修复渗水、漏水和开裂等问题。

总结起来,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缺陷主要包括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地板和屋面等方面。

为了防治这些质量缺陷,需要在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桩基础工程(一)沉桩达不到标高现象:沉桩困难,桩矗立地面或送桩达不到标高。

原因分析:1)持力层高低起伏。

2)勘察资料控制不够或失实。

3)群桩施工时,后沉桩因土层挤密致使沉桩困难。

4)预制桩质量差,沉桩过程中发生桩身断裂、桩顶破碎。

5)沉桩设备选择不当。

6)接桩时下节桩尖在硬土层上,接桩后停歇时间过长。

预防措施:1)探明工程地质条件,试沉桩发现异常时应作补勘。

2)预制桩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和满足设计要求。

3)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及沉桩机械设备。

4)沉桩困难时可采用植桩法。

5)沉桩工艺要连续。

避免接桩时下节桩在硬土层中,减少接桩时间,做到沉桩基本连续。

(二)桩身断裂现象:沉桩时桩突然错位,或桩身出现沿主筋方向的裂缝。

原因分析:1)桩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桩身弯曲,长细比过大。

3)桩养护不当,吊桩或运输不当而降低桩身强度。

4)遇到地下坚硬障碍物。

5)接桩不在同一轴线上,接桩面不平整、不吻合。

6)桩主筋触及桩顶,锤击时发生纵向裂缝。

预防措施:1)清除浅层地下坚硬障碍物。

2)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制桩和养护,执行强度和龄期双控方法。

3)吊桩、桩运输须按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

4)桩身垂直地面。

5)接桩须在同一轴线上。

(三)桩身偏位、倾斜现象:桩身倾斜,偏离设计桩位。

原因分析:1)场地没有平整,桩架不水平。

2)插桩时偏斜、未到位。

3)接桩不在同一轴线上,接桩不牢固。

4)群桩施工时,因桩距过近,沉桩时土层挤密产生侧向力,使已沉桩位移。

5)沉桩期间施工工地或邻近工地取土,造成桩身倾斜。

6)桩身弯曲。

预防措施:1)平整场地,安稳桩架,保证桩架平整,桩位对中。

2)保证接桩牢固且在同一轴线上。

3)沉桩期间不宜同步开挖基坑取土。

4)密度大的群桩工程可采用植桩法。

5)桩身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四)接桩处开裂现象:沉桩时,接桩处松脱开裂。

原因分析:1)接桩焊接质量不好或硫磺胶泥配比不当。

常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常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砌体外观缺陷
总结词
砌体外观缺陷主要表现为墙面凹凸不平、砖 块排列不整齐等,影响建筑美观和防水性能 。
详细描述
造成砌体外观缺陷的原因主要包括施工工艺 不当、操作不规范等。为预防砌体外观缺陷 的产生,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确保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和砖块排列的整齐 度。同时,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 管理,确保各项工艺参数得到有效控制。
详细描述
线路接触不良的原因包括接头松动、氧化、腐蚀等,应 定期检查并紧固线路接头,选用质量可靠的线缆和连接 器,提高安装质量。
电气设备运行异常
总结词
电气设备运行异常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性能下降或安 全隐患。
详细描述
异常原因包括设备过载、短路、欠压、过压等,应定 期维护设备,检查运行状态,安装合适的保护装置。
防雷接地不达标
总结词
防雷接地不达标可能削弱建筑物的防雷 效果,增加雷击风险。
VS
详细描述
原因包括接地电阻过大、连接不良等,应 确保接地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E
工程资料管理
工程资料缺失
总结词
完整性不足
详细描述
工程资料缺失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表现为 工程资料不完整、缺乏关键数据和记录,影响工程验收和 后期维护。
预防措施
建立完善的工程资料管理制度,确保各施工环节和部位的 关键数据和记录都被记录和保存,同时加强监督和检查, 确保资料管理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工程资料不规范
总结词
标准化不足
详细描述
工程资料不规范主要表现为资料格式不统一、填写标准不一致,给查阅和使用带来不便,也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预防措施
建立工程资料的标准格式和填写规范,明确各项数据和记录的精度和要求,同时加强培训和指导,确保各施工环节的资料填写符合规范要求。

「汇总」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汇总」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汇总」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一、基坑超挖原因分析(1)采用机械开挖,没有留下30cm由人工开挖整平,而是一挖到底,操作又控制不严,局部多挖。

基底原状土受到机械开挖而扰动。

(2)没有专人指挥,盲目操作。

(3)测量未经复核出现差错。

(4)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二、基底标高不符合要求现象:(1)基槽(坑)底标高不符合设计规定值,造成浅基础埋置深度不足或超挖。

(2)基底持力层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被人工扰动,造成持力层承载能力降低。

1. 原因分析:(1)测量放线错误,造成基底标高不足或过深。

(2)地质勘察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虽已挖至设计规定深度,但土质仍不符合设计要求。

(3)选用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不当,造成超挖。

2. 预防措施:(1)当发现控制桩或标志板有被碰撞和移动迹象时,应复查校正,防止标高出现过大误差。

(2)防止超挖。

采用机械开挖基槽(坑)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土用人工清理,其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确定。

(3)基槽(坑)挖至基底标高后,应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要求,并作出隐蔽工程记录。

3. 治理方法:(1)当开挖深度达到设计规定,而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协商处理。

(2)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应用与基土相同的土料填补,并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或用碎石类土填补并夯实。

在重要部位超挖时,可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填补,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三、基坑(槽)浸水1. 原因分析基坑(槽)开挖时被水淹没,或直接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土壤浸水,经过扰动,由固体变成流体,既造成施工困难,也影响地基质量。

2. 预防措施(1)开挖基坑(槽)前,场地周围应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

挖土放坡时,坡顶和坡脚至排水沟均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0.5~1m;永久性挖土边坡上缘至山坡截水应保持5m距离。

(2)基坑(槽)开挖时应逐层开挖逐层收坡,并随时检查边坡坡度,坡度不允许偏陡或挖成神仙土,边坡上缘堆土或堆置材料时,至边坡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在0.8m以上,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土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与预防措施

土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与预防措施

土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与预防措施
土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第一道工序,它包括土地平整、基础预处理、地基处理、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等工作。

然而,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土建工程质量问题和预防措施。

一、土地平整
1.质量问题:地面不平整、凸起或下陷、未清除杂草、石块和垃圾;
2.预防措施:在施工前仔细检查地面,清除杂草、石块和垃圾,使用专业的平整机械工具仔细平整,确保地面水平,不凸不陷。

二、基础预处理
1.质量问题:未考虑地基状况、基础周边或表面不平整、未铺设防水材料等;
2.预防措施:在开始预处理基础地基之前,务必先进行土质分析,确定地基状况,根据土质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处理方案,使用专业工具平整基础周边或表面,并且及时铺设防水材料。

1.质量问题:地基未夯实、未打草草防渗、荷载计算不准确;
2.预防措施:在地基处理前,进行荷载计算,确定地基的荷载承重能力,检查地基荷载需求是否足够,如果不足够,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

地基处处理之前,必须均匀加固夯实,严禁在草草防渗上施工。

四、主体结构
1.质量问题:房间不规则、墙面无垂直、墙面未过抹灰等;
2.预防措施:在搭建主体结构之前,精心制定设计方案,按照设计方案来建造,确保每个房间形状规则、墙面垂直,注意墙面保持过抹灰,尽可能减少墙面不规则现象。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如若不能足够地预防常见问题,可能最终导致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危及到项目的生命和安全。

因此,使用最新的建筑安全工程方法及合适的工具,始终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地基基础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地基基础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地基基础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在地基基础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常见问题:
1.土壤取样质量不佳:有些土壤样品可能有夹杂物,影响土壤测试结果。

解决对策:使用专业土壤采样工具和技术,避免夹杂物的出现。

2.浸润水位太高或太低:影响基础结构的稳定性。

解决对策:对于太高的浸润水位,可采用加固的方法;对于太低的浸
润水位,可以采取增加土层的方法。

3.未能考虑到地表变形的影响:地表变形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发生损坏。

解决对策:在地基基础检测中应该考虑到地表变形的因素,并采取相
应的预防措施。

4.数据分析不全面:数据分析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

解决对策:对于可能对建筑物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要进行全面
分析,确保检测结果可靠。

5.基础问题诊断不到位: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处理。

解决对策: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地基基础进行全面诊断,确保对问
题的处理正确有效。

总的来说,进行地基基础检测时,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技术,对有
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确保检测结果可靠有效。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路基填筑一、路基沉陷1、现象路基局部路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形成坑塘和裂纹或因地基沉降路基整体下沉。

2、原因分析〔1〕填筑前对基底没有处理,如:对基底外表的杂草、有机土、种植土及垃圾等没有清理,对耕地和土质松散的基底在填筑前没有压实。

〔2〕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如采用粉质土或含水过高的粘土等填料,不易压实。

〔3〕不同土质的材质没有分层填筑,而采用混合填筑。

〔4〕压实机械选择不当或压实方法不对,压实遍数缺乏等形成压实度不够或压实不均匀。

〔5〕路基下存在软基,路基填筑前没有对软基进展处理,在路基自重作用下,软基压缩沉降或因承载力缺乏向两侧挤出,引起路基沉陷。

〔6〕软基虽经处理,但因工期较紧,沉陷时间缺乏,引起工后沉降过大。

3、预防措施〔1〕填筑前应对基底进展彻底清理,挖除杂草、树根,去除外表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对耕地和土质松散的基底进展压实处理。

〔2〕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当采用细粒土时,如含水量超过最正确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应采取技术措施进展处理。

〔3〕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

土方路基应分层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以试验段数据为准,基床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压实机械的功能及碾压遍数应经过试验确定。

二、路基边坡滑塌1、现象路基边坡塌陷或沿某滑裂面滑塌2、原因分析〔1〕路基边坡坡度过陡,尤其在路基填土高度较大时,未进展滑裂验算。

〔2〕路基边坡没有同路基同步填筑。

〔3〕坡顶、坡脚没有做好排水措施,由于水的渗入,填土聚力降低,或坡脚被冲刷掏空。

〔4〕位于沿河,鱼塘地段的路基,由于未采取防护措施,长期受水浸淹和鱼蚕食,使路基坡脚和边坡逐渐侵蚀,造成坍塌。

3、预防措施〔1〕路基应按设计要求或有关规要求的坡度放坡。

如因现场条件所限达不到规定的坡度要求时,应请设计进展验算,制定处理方案,如采取反压护道,砌筑挡墙,用土工合成材料包裹等。

建筑物地基基础常见问题分析及及加固措施

建筑物地基基础常见问题分析及及加固措施

建筑物地基基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常见问题1.墙体开裂地基或基础一旦发生问题,一般是通过墙体开裂反应出来。

而墙体的整体性及承载力也会因地基基础的问题而削弱,甚至丧失。

在实际工程中,沉降缝是经常见到的。

2.基础断裂或拱起当地基的沉降差较大,基础设计或施工中存在问题时,会引起基础断裂。

3.建筑物下沉过大当地基土较软弱,基础设计形式不当及计算有误时,会导致整座建筑物下沉过大,轻者会造成室外水倒灌,重者建筑物无法使用。

例如,上海展览馆的中央大厅为箱形基础,1954年建成,30年后的累计沉降达1800㎜。

再如,墨西哥城的国家剧院建在厚层火山灰地基上,建成后沉降达3000㎜,门厅成为半地下室,影响了剧院的使用。

4.地基滑动地基滑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下雨、渗水后在坡地建筑物的下部开挖时而引起的地基滑动;另一种是地基普遍软弱,设计时将地基承载力估值过高或使用时严重超载而引起的地基失稳,产生滑动事故。

5.地基液化失效疏松的粉细砂、轻亚粘土地基,地震时容易产生液化,强度剧烈下降,致使建筑物倾倒和大幅度震沉。

例如,唐山矿冶学院书库为四层楼房,1976年唐山地震时发生震沉,一层楼全部沉入地下。

再如,日本新渴公寓建于砂土地基上,1961年6月因新渴发生7.5级地震,地基发生液化而倾倒。

二、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1)不认真勘察,没有完整的勘察资料。

地质勘察报告是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依据。

不进行勘察而凭经验设计,或勘察工作做得不认真、不细致,勘察报告未能准确反映实际地质条件,甚至漏测局部夹层弱土,没有探出局部土坑、古井,或是提供的土质指标不确切,均会导致设计失误,从而造成地基基础事故。

(2)设计方案不周。

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确定非常重要,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有些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差,变化复杂,更应合理选择设计方案,认真做好计算分析,否则就会引起建筑物结构开裂或倾斜,危及安全。

(3)施工质量低劣。

地基基础一般均为隐蔽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有:施工管理不善,未按设计图纸及程序办事;未勘察就施工;偷工减料,砌体强度、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有的甚至在混凝土内填放砖块;开挖后未验槽就浇捣基础,或开挖后发现有意外情况也不作认真处理就施工等。

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问题直接关系
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常见的基础工程质量问题包括地基沉降、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侧向扩散、地基冻胀、地基液化等。

这些问
题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倾斜、开裂甚至坍塌,因此必须及时有效地
处理。

首先,对于地基沉降问题,可以采用加固地基的方法,如灌注桩、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等,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对于地基不
均匀沉降,可以采用预应力锚杆、地基搅拌桩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以保持地基的稳定性。

其次,对于地基侧向扩散问题,可以采用加固地基的方法,如
搭设支撑结构、加固土体等措施,以减少地基侧向位移。

对于地基
冻胀和液化问题,可以采用排水、加固、改良土壤等方法进行处理,以减少地基的受力变形。

此外,对于基础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还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
质量控制,包括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加强监理和验收工作、确保材
料质量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施
工单位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总的来说,基础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手
段和管理手段进行处理,确保基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
保障。

土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与预防措施

土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与预防措施

土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与预防措施土建工程是指土木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等建筑工程。

在土建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地基沉降、结构裂缝、防水漏水、建筑材料质量差等。

这些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土建工程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和美观度,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本文将就土建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土建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1. 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土层在承受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沉降变形。

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裂缝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

地基沉降的原因主要包括地基土层的固结沉降、土层的液化现象、地基水平方向的流失等。

地基沉降还包括自然沉降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沉降。

2. 结构裂缝结构裂缝是指建筑物结构内部或外部的裂缝,主要包括地基裂缝、墙体裂缝、梁柱裂缝等。

结构裂缝的产生主要原因包括地基不均匀沉降、设计及施工质量不合格、使用寿命过长等。

3. 防水漏水防水漏水问题是指建筑物中的水浸、渗透、渗漏等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地下水位高、建筑物结构防水层损坏、管道渗漏等。

4. 建筑材料质量差建筑材料质量差是指建筑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包括强度不达标、使用寿命短、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

1. 地基处理要解决地基沉降问题,首先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主要包括填土加固、悬索桩、地基改良等技术措施。

填土加固是指在地基土层上加厚填土以增加地基承载能力;悬索桩是指在地基土层中钻孔并注入混凝土以增加地基承载能力;地基改良是指通过加入特定材料或进行化学反应改良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

2. 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要避免出现结构裂缝,需要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基沉降等问题,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加强质量检查和监督。

3. 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为了避免防水漏水问题,需要选择质量好的防水材料,并采用合适的防水施工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处理方法常见
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一、换填地基法
常用方法: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粉煤灰地基。

常见质量问题1:接槎位置不正确,接槎处不密实。

预防措施:
接槎位置应按规范规定位置留设;分段分层施工应作成台阶形,上下两层接缝应错开0.5米以上,每层虚铺应从接槎处往前延伸0.5米,夯实时夯达0.3米以上,接槎时再切齐,再铺下段夯实。

常见质量问题2:不按规定进行压实系数及承载力检验。

预防措施:
1.换填垫层地基竣工验收应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力,原则上每300平方米一个检验点,每个单位工程检验点数量不宜少于3点。

2.对于局部的换填垫层,由设计单位确定其检验方法。

3.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划分安全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和一般不太重要的、小型、轻型或对沉降要求不高的工程,地基竣工验收时可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但当设计有要求或垫层厚度大于2m时,仍应按第1条要求做载荷试验来检验其承载力。

4.对于厚度小于1250mm,起“褥垫”作用的换填处理,地基竣工验收时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即可。

5.换填垫层地基除应按要求做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每层的压实系数进行检验。

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处。

检验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平方米不应少于1个
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 个检验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

二、夯实地基
常用方法:重锤夯实地基、强夯地基
常见质量问题1:夯实过程中无法达到试夯时确定的最少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击不密实。

预防措施:
在饱和淤泥、淤泥质土及含水量过大的土层上强夯,宜铺0.5~2.0米厚的砂石,才进行强夯;或适当降低夯击能量,再或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强夯。

常见质量问题2:强夯后,实际加固深度局部或大部分未达到要求的影响深度,加固后的地基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预防措施:
1.强夯前,应探明地质情况,对存在砂卵石夹层的可适当提高夯击能量,遇障碍物应清除掉;锤重、落距、夯击遍数、锤击数、间距等强夯参数,在强夯前应通过试夯、测试确定;两遍强夯间,应间隔一定时间,对粘土或冲积土,一般为3周,地质条件良好无地下水的土层,间隔时间可适当缩短。

2.实际施工中当强夯影响深度不足时,可采取增加夯击遍数,或调节锤击功的大小,一般增大锤击功(如提高落距),可使土的密实度有显著增加。

常见质量问题3:不按规定进行承载力检验。

预防措施:
1.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

承载力原位测试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的方法,载荷试验检验
点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地基不应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

2.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除应采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对饱和粉土地基允许采用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代替单墩载荷试验。

强夯置换地基载荷试验和置换墩着底情况检验数量均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不应少于3点。

3.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才能进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7-14d;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取14-28d。

强夯置换地基间隔时间可取28d。

三、深层密实地基
常用方法:振冲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地基
水泥土搅拌法常见质量问题1:夹层、断桩。

预防措施:
雨季、夏季应用防潮包装水泥;水泥喷粉时严格过筛、计量和气压检查;注意控制喷粉与提钻速度,宜先喷粉1~2分钟后再提钻搅拌,遇堵孔时应将钻头提出清理,将上部断桩打去,在原位复喷或邻位补桩。

常见质量问题2:桩体强度不够。

预防措施:
注意控制提升搅拌速度,经常观察电子秤进行了解和控制;防止管路堵塞,遇松软土、粘土时低速钻进搅拌,通过调整转速使喷粉密实、均匀。

常见质量问题3:不按规定进行承载力检验。

预防措施:
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

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成桩28天后进行。

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1%,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少于3点。

四、挤密桩地基
常用方法:灰土桩地基、砂石桩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常见质量问题1:在桩身完整性检查时发现桩身横向折断或桩身有裂缝。

预防措施:
早成桩桩身强度没有达到足以抵挡后成桩产生的土体挤压作用,严重者发生断桩,一般发生桩身局部开裂。

故桩身施工时应严格合理的施工顺序进行:
1、对砂性土地基应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以挤压为主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宜间隔成桩;
2、对淤泥质粘性土地基宜从中间向外围或隔排施工;
3、在既有建(构)筑物邻近施工,应背离建(构)筑物方向进行;
4、在路堤或岸坡上施工应背离岸坡向坡顶方向进行。

常见质量问题2:不按规定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及承载力检测。

预防措施:
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检验应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施工结束28天后进行。

试验数量宜为桩总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少于3点。

2、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0%的桩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完
整性。

五、旋喷注浆桩地基
六、注浆地基
常用方法:水泥注浆地基、硅化注浆地基。

七、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常用方法:土工织物地基、加筋土地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