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寄生虫-复旦精品
寄生虫学丝虫、粪圆课件
粪圆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原治疗和对症治疗。病原治疗主要使用抗丝虫药物, 如乙胺嗪、伊维菌素等。对症治疗包括针对症状的治疗,如使用抗组胺药物缓 解瘙痒、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等。
粪圆病的预防和控制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及潜在感染者, 是预防和控制粪圆病的关键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提高人群 的防病意识,可降低粪圆病的发病率。
丝虫病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 尤其是在腹股沟、腋窝等部位
。
乳糜尿
丝虫病可能导致乳糜尿,尿液 呈现乳白色或米汤样。
精索炎
男性丝虫病患者可能出现精索 炎,表现为阴囊坠胀疼痛,有
时可触及结节。
丝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丝虫病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淋巴液检 查。
寄生虫学丝虫、粪圆课件
• 丝虫简介 • 丝虫对人体的影响 • 粪圆简介 • 粪圆对人体的影响 • 丝虫与粪圆的比较 • 寄生虫学的研究前景
01
丝虫简介
丝虫的形态特征
01
02
03
丝虫成虫
丝虫成虫呈乳白色,细长 如丝,长可达10-20厘米。
丝虫幼虫
丝虫幼虫称为微丝蚴,大 小约为20-30微米,形态 与成虫相似。
对人体影响的比较
丝虫
粪圆
寄生虫学课件 丝 虫、旋毛虫
一.形态( Morphology )
1.成虫:
小而细 ♀ 3.5×0.05mm ♂ 1.5×0.04mm ♀ > ♂ 乳白色,体表光滑无横纹。 咽管长,约虫体1/3~1/2,咽管 后背面由10多个串珠状杆细胞 排列为杆状体。 生殖系统是单管: 雌虫子宫中段卵,后段和阴道 幼虫, 阴门在虫体前1/5处。 雄虫末端有2片叶片状的交配 附器(alae)
2.幼虫(新生期、囊包期、感染期和成囊期或肌肉期幼虫)
雌虫产幼虫 (新生期幼虫)穿肠壁,随血循环到横纹肌 内发育为成熟的幼虫,长约1mm,卷曲的幼虫由宿主肌 细胞和结缔组织包绕成梭形的囊,称囊包幼虫(encysted larva),梭形囊包幼虫。
二. 生活史( Life cycle )
我国1964年在西藏林芝县首次发现。我国人体感染旋 毛虫病例除上海、海南和台湾外,15个省(区、市) 的93个县(市)发生过15次(2004-2009年)旋毛虫病 暴发流行。 主要流行区为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西藏等)、中部地 区(湖北、湖南、河南50.4 %)及东北地区(吉林、辽宁、 黑龙江等),其他地区以散发病例出现。 全球约有2000万人感染旋毛虫,国外感染70.7%的病 例因食生猪肉、马肉所致,21.3%的病例因食野猪肉 或熊肉所致。我国主要是食猪肉感染。 死亡率(1997年统计)国外为6%~30%,国内约为2~ 8%,在暴发流行时可高达10%。
人体寄生虫学-9丝虫、旋毛虫
生殖方式:卵胎生。雌虫交配后产出微丝蚴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方式:通过蚊叮咬感染丝状蚴(经皮肤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 — 寄生于淋巴管和淋巴结
幼虫 — 白天寄生于肺部毛细血管 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
三、致病
(一)致病阶段:主要是成虫
(二)致病机理:
• 变态反应: 幼虫和成虫的分泌物、代
(2)睾丸鞘膜积液:精索、睾丸(班氏丝虫)
(3)乳糜尿: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 (班氏丝虫)
四、诊断
(一)病原学诊断
从血液、尿液、抽出液(鞘膜积液)中查微丝 蚴;活体组织(穿刺或切开浅表淋巴结)中查成虫
1. 血液检查:采血时间晚上9:00~次晨2:00
(1)厚血膜法:3大滴( 60l),涂成2×3cm的长方形厚 血膜,平放,干燥过夜,蒸馏水溶血,待完全干燥 后用甲醇固定,再用吉氏或瑞氏或苏木精染色镜检
• 保虫 宿主
无
猫、长尾猴、穿山甲等
• 传播 媒介
• 发育 时间
• 夜现 周期
淡色库蚊、致倦库蚊 为主,中华按蚊次之
长,5~6月
22:00~2:00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为主,东乡伊蚊次之
短,2.5~3月
20:00~4:00
生活史要点
发育阶段:成虫、微丝蚴、腊肠蚴、丝状蚴 中间宿主:班氏丝虫—淡色库蚊、致倦库蚊
第四讲:丝虫
第四讲:丝虫、旋毛虫
丝虫(filaria)
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微丝蚴,幼虫在某些节肢动物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从其喙逸出,经皮肤侵入终宿主体内发育成成虫。寄生在人体的丝虫有8种,即:
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
马来布鲁线虫(Brujia malayi)
帝汶布鲁线虫(Brugia timori)
旋盘尾线虫(Onchoerca volvulus)
罗阿罗阿线虫(Loa loa)
链尾唇棘线虫(Dipetalonema streptocerca)
常现唇棘线虫(Dipetalonema perstans)
奥氏曼森线虫(Mansonella ozzardi)
在我国仅有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近年来国内有少数罗阿丝虫病例报告,均系在国外感染的回国人员。
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Wuchereria bancrofti and Brujia malayi)
丝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两种丝虫引起的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急性期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为淋巴水肿和橡皮肿。
重点:微丝蚴形态、生活史特点(包括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致病机理及实验诊断。
难点:丝虫的致病机理。
一.形态:
1.成虫:两种丝虫的形态相似。乳白色,细长如丝线。雌虫大于雄虫,体表光滑。子宫内含有不同发育程度的虫卵。在阴门附近发育为微丝蚴。
2.微丝蚴:虫体细长,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有鞘膜。体内有很多圆形或椭圆形的体核,头端无核区为头间隙,在虫体前端1/5处的无核区为神经环,尾遂渐变细,近尾端腹侧有肛孔。尾端有无尾核因种而异。以上结构在两种微丝蚴有所不同,其鉴别要点如下:(见图12-18)
昆虫-寄生虫-复旦精品
活动与散布
成蚤跳跃能力强。对宿主体温敏感,当宿 主体温升高或下降时,即离而寻觅新宿主
散布亦随交通工具和货物运输
旧时货物运输之基物(粮食麻袋),现代 之集装箱夹带鼠(蚤)
了解蚤的散布、迁徙和转移,具重要 的流行病学意义
与疾病的关系
寡宿主型 较普遍,限于一定目科属
单宿主型 少见,对宿主要求严格
寄生方式
游离型 巢蚤多栖于巢穴,少在宿主体,
吸血间隔时间长而耐饥力强 毛蚤反之,耐饥力弱
半固定型 固定型
巢蚤耐饥力强生存时间长,在保 存和延续蚤媒病方面有较大作用
毛蚤耐饥力弱,吸血频繁,常转 移宿主,对疾病传播意义重大
孳生地 动物宿主(鼠、猫、犬)巢穴中 居家环境屋角墙缝、床下、土炕尘土中
白蛉隶属于 双翅目
长角亚目 毛蛉科 白蛉亚科,下设四属: 司蛉属 罗蛉属 斑蛉属 白蛉属
雄虫
雌虫
白蛉
生活史
成蛉
蛹
卵
幼虫
完全变态
生态
•孳生场所
土质疏松,温湿度适宜,有隐蔽物
土质中富含有机物质
小气候稳定,不受水旱影响
凡人房、畜禽圈舍、窖洞、鼠洞、 野外洞穴、岩石缝隙等处,均适于白蛉 幼虫孳生。
事故隐患 蟑螂无孔不入,致现代 通讯设备器材发生短路 或故障。称电脑害虫
寄生虫学丝虫
第30页,共43页。
四、致病性
(二)慢性期 慢性淋巴管阻塞性病变
3、乳糜尿: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淋巴液或来自小 肠吸收的乳糜液进入尿中,引起乳糜 尿。
乳糜尿
血性乳糜尿
第31页,共43页。
问题
1、阴囊象皮肿、乳糜尿可能是哪种丝虫引起 的?为什么?
2、下肢象皮肿与上肢象皮肿可能是哪种丝虫 引起的?为什么?
2、血中查微丝蚴最佳采血时间是:
3、丝虫生活史的几个环节 ◆感染阶段 ◆致病阶段 ◆寄生部位 ◆传播媒介 ◆体内发育 ◆体外发育
第41页,共43页。
小结
4、乳糜尿是如何形成的?
5、丝虫成虫与微丝蚴的形态在临床诊断上哪 个更重要,为什么?
6、晚期丝虫病人在流行病学上意义不大,原 因是什么?
7、你作为医生,如果怀疑病人感染了丝虫, 你应该让病人进行哪些检查?
3、为什么晚期丝虫病人的外周血中难以查到 微丝蚴?
第32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共43页。
五、实验诊断
(一)血液检查(注意采血时间及血量)
1、鲜血检查法 2、厚血膜检查法 3、血液浓集法 4、海群生(乙胺嗪)日间诱出法
第33页,共43页。
五、实验诊断 (二)体液和尿液检查
收集患者淋巴液、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 等离心查微丝蚴。
第38页,共43页。
丝虫-寄生虫学课件-02
Larva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Trichinella spiralis larvae in muscle section.
二、生活史(Life cycle)
•Infection stage: 幼 虫 囊 包
(口入) •中间宿主,终宿主为同一个体
•人兽共患,兽主人次
夜现周期 Pm10-Am2 主要蚊媒 库蚊 表现 象皮肿 乳糜尿等
Pm8-Am4 按蚊 象皮肿
三、致病(Pathogenesis)
•Main pathogenic factor:成虫
•急性:周期性淋巴管炎(离心性) 淋巴结炎,丹毒样皮炎等 •慢性:象皮肿,乳糜尿,睪 睾丸鞘膜积液等
Lymphatic filariasis: elephantiasis is the last consequence of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the swelling of limbs and scrotum.
分布
•热带与亚热带,与蚊媒一致
•国内:黄河以南15省市, 山东、台湾仅班氏 丝虫一种,其余混合。
丝虫流行
•开展防治前,全国病人3000万 •1994年,全国达到基本消灭
流行环节
•传染源:Mf血症患者、带虫者
•蚊媒:W.b-culex(Anopheles) B.m-Anopheles(Aedes) •易感人群:儿童、成人 •自然与社会因素
《寄生虫课件丝虫》课件
肾脏疾病
丝虫病可能导致肾脏疾病,出 现尿急、尿痛等症状。
其他并发症
丝虫病还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 ,如贫血、营养不良等。
04 丝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丝虫病防治知 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自我保
护意识。
Leabharlann Baidu
环境改善
加强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居住和工 作环境的卫生条件,减少蚊虫滋生 。
帝汶丝虫
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澳大 利亚地区,感染人数较少 。
02 丝虫的传播方式
传播媒介
蚊子
丝虫的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血液中,通过蚊子的叮咬将幼虫传播给新 的宿主。
苍蝇
在某些情况下,苍蝇也可能成为传播丝虫的媒介,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
当带有丝虫幼虫的蚊子叮咬人体时, 幼虫会进入人体并在组织中发育,最 终进入淋巴系统或血液。
疫苗研发的持续推进
02
继续开展丝虫病疫苗的研究和开发,争取早日研发出安全、有
效、易于推广的疫苗。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丝虫病的研究
和控制工作。
流行病学研究成果
通过对丝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 传播途径和流行规律,为防控策略的调整提供了 依据。
疫苗临床试验进展
寄生虫学-丝虫
四、致病性
病理与临床症状
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 (腹股沟、阴囊、腋窝等)
直接机械损伤和毒性作用, 过敏反应,导致淋巴管扩张
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皮炎 (流火,精索炎,附睾炎,丝虫热)
四、致病性
淋巴管壁增厚,管腔变窄、阻塞, 淋巴管破裂,导致淋巴外溢
外溢淋巴液刺激纤 维组织增生,导致 组织纤维化,最终 形成象皮肿 ( 多见下 肢,阴囊,也可见 上肢,阴茎,阴唇, 乳房,等)
北方为淡色库蚊。
马来丝虫—平原为中华按蚊,
山区丘陵为嗜人按蚊。
易感人群:男女老少均可感染
七、防治原则
1、普查普治:及时发现病人,及时治疗病人。
化学治疗: 海群生(乙胺嗪)——微丝蚴、成虫 伊维菌素——成虫、微丝蚴 呋喃嘧酮——成虫、微丝蚴
七、防治原则
2、服用药盐:0.3%的海群生药盐
流行区居民食用半年,可使微丝蚴阳性 率降至1%以下。
七、防治原则
3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防蚊灭 蚊工作,消灭传播媒介,保护易感人群 (涂防蚊剂、睡觉用蚊帐)。
小
结
1、寄生人体的丝虫有8种,我国仅有两种流行: 2、血中查微丝蚴最佳采血时间是:
3、丝虫生活史的几个环节 ◆感染阶段 ◆致病阶段 ◆寄生部位 ◆传播媒介 ◆体内发育 ◆体外发育
小
(二)慢性期 变 慢性淋巴管阻塞性病
寄生虫——丝虫PPT课件
丝虫病流行。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审核认可,中国在全球83个丝
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率先消除丝虫病。
流行因素:自然因素主要为温度、湿度、雨量、地理环境等。这些
30
因素影响蚊虫的孳生、繁殖和吸血活动,也影响丝虫幼虫在蚊体内
的发育。
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
五、流行与防治
流行环节
(1)传染源:血中有微丝蚴的带虫者及病人是丝虫病的传染源。
二、生活史
3
三、致病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
概述
丝虫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寄生性线虫。成虫细长如丝线而得名。 寄生在人体的丝虫有8种。在我国有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马来丝虫)。 丝虫病(filariasis)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
27
夜间阵发性咳嗽、哮喘,疲乏低热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IgE水平升高
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
四、实验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1)血检微丝蚴:取血时间9pm~2am。
1)首选厚血膜法
2)新鲜血滴法
3)乙胺嗪白天诱出法
(2)体液和尿液检查微丝蚴
28
(3)成虫检查法
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
人体寄生虫学——丝虫
23
致病
1、致病机理:丝虫寄生引起淋巴组织的变态反应,使淋巴瓣 膜受损,导致淋巴回流障碍,引起淋巴水肿,刺激组织增生, 纤维化,变厚、变硬。 2、临床表现: (1)急性期:丝虫热,淋巴结炎,逆行性淋巴管炎(包括精索 炎、睾丸炎和附睾炎)。 (2)慢性期:象皮肿、乳糜尿及睾丸鞘膜积液 马来丝虫不寄生在深部淋巴组织,所以马来丝虫病仅表现有象 皮肿。 3、临床过程 1.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 2.慢性期阻塞性病变 ⑴象皮肿(elephantiasis) ⑵睾丸鞘膜积液(hydrocele testis) ⑶乳糜尿(chyluria) 3.隐性丝虫病也称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皮
in this stage
肿
(solid oedema)
马来丝虫病人
Elephantiasis due to Brugia malayi, complicated by severe dermatitis and secondary bacterial infection.
班氏丝虫病人
睾丸鞘膜积液(hydrocele testis)精索、 睾丸的淋巴管阻塞,使淋巴液流入鞘膜腔 内,引起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在班氏丝虫病中较常见。
丝虫
食源性寄生虫-寄生虫-复旦精品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寄生虫感染阶段的各种 食物(猪肉、鱼肉、蟹肉、蛙肉等)而感染 的寄生虫病的总称。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类别
• 线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异尖 线虫 • 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曼氏迭 宫绦虫(裂头蚴) • 吸虫:肝吸虫、肺吸虫 • 原虫:弓形虫 • 其他:兽比翼线虫、棘颚口线虫、肾 膨结线虫、肝片形吸虫等
( Chen, 1935,Dougherty,1946)
历史事件:
1935年,由陈心陶在广东家鼠体内发现,并命名 1937年,Matsumoto台湾15岁男孩(患脑膜炎)体内发现 1946年,Dougherty 确定本虫 1960年,明确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等国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
脑膜炎病与本虫有关 1979年,中国大陆发现第一例疑似病例 1984年,大陆脑脊液发现幼虫 1995年,美国发现第一例病人 1997年,我国温州小流行,确认病例55例,为我国首次暴发 2006年,北京暴发流行,共160例病人(无死亡病例) 迄今, 全球共3000多例病人
在下列温度和时间内幼虫可被杀死
-15 ℃ 96h -20 ℃ 60h -30 ℃ 12h -40 ℃ 9h
60 ℃ 数分钟 2 ℃ 50天 -20 ℃ 24小时 基本杀死鱼肉内的幼虫
治疗
胃型 内镜取虫 肠型 尽量保守,不急需时不手术
寄生虫丝虫旋毛虫PPT课件
野猪、狼、狐等野生动物。
8
02
致病
旋毛虫的致病过程分为三期: 1.侵入期(肠型期):幼虫在小肠内脱囊并钻入
肠黏膜发育为成虫的阶段,因主要病变部位在十 二指肠和空肠。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 炎症状。同时伴有厌食、乏力、畏寒、低热等全 身症状,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此期病程:1周
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占多数,男性多于女性, 冬季、节假日为高发时节。
18
02 19
02 20
02 21
02 22
02 23
02
预防治疗
1 改变食肉的方式,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肉及野 生动物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 执行肉类检疫制度,未经检疫的猪肉不准上市, 发现病肉要坚决焚毁。
3 扑杀鼠类、野犬等保虫宿主,是防止人群感染重 要环节。
治疗:阿苯达唑是首选药物,有驱除肠内早期幼 虫及抑制雌虫产蚴作用,且能杀死肌肉中的幼虫, 并兼有镇痛、消炎功效。如在感染后第1周内用 药,尚有防止或减轻症状的作用,治愈率可达 100%。
24
.
丝虫
FILARIA
25
02
引言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昆虫(蚊)传播的 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细长如丝线而得名。
丝虫(Filaria),生物竞赛课件
• (二)人体内阶段 • 1、寄生部位: *班氏丝虫可寄生于浅部及深部淋巴系统, 多寄生于深部淋巴管、结,如腹腔、阴 囊、腹股沟、肾盂等处。 *马来丝虫多寄生于四肢表浅部,如上下 肢。 • 2、发育时间:班氏丝虫半年以上,马来 丝虫约需三个月。 • 3、寿命:丝虫成虫通常在人体活4-5年, 有的可达17-20年。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方式:蚊叮咬 人体内发育:丝状蚴—成虫—
微丝蚴
蚊体内发育:微丝蚴—第一期腊肠 蚴—第二期腊肠蚴—丝状蚴
寄居部位:淋巴系统
(三)夜现周期性 • 定义:在我国流行的班氏丝虫与马来丝 虫的微丝蚴,均有明显的夜间出现在人 体周围血液循环,而白天 则藏于内脏毛 细血管内的现象,此现象称为夜现周期 性。 • 微丝蚴出现在外周血中的高峰时间 略有不同:班氏微丝蚴晚上 10点至凌晨2 点;马来微丝蚴晚上8点至凌晨4 点。 因而最佳采血时间应为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防治原则
• 1、积极开展普查普治,及时发现病人, 及时治疗病人。 • (1)对少量结节者可用手术摘除法; • (2)化学治疗: • 海群生(乙胺嗪)——微丝蚴 • 苏拉明(Suramin)——成虫 • 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防蚊灭 蚊工作,消灭传播媒介,保护易感人群 (涂防蚊剂、睡觉用蚊帐)。
(二)晚期 慢性淋巴管阻塞性病变 • 3、乳糜尿: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淋巴 液或来自小肠吸收的乳糜液进入尿中, 引起乳糜尿。 • 4、隐性丝虫病:也称热带肺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症,临床表现为夜间发作性哮喘 或咳嗽,伴疲乏和低热,血中嗜酸性粒 细胞超度增多,IgE水平显著升高。外周 血中查不到微丝蚴,但在肺或淋巴结活 检中可查到微丝蚴。
蚊子的危害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蚊子所传播的疾病
• 1.乙型脑炎 • 2.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 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 • 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
和东南亚地区,我国 华南、华北、东北地 区可见,集中在7、8、 9三个月发病。它由 病毒引起,经蚊传播, 临床上发病急,有高 热、意识障碍、惊厥、 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 激症状,病重患者愈 后往往有后遗症。 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 热以发热、皮疹、肌肉和 骨关节剧烈酸痛、淋巴结 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 要表现;登革出血热以发 热、皮疹、出血、休克等 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 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沿海地区,以长江以南为 多。
圆尾斗鱼生命力强,易饲养,体态、色彩美丽 也是不可多得的野生观赏鱼种之一。分布于长 江流域及中国北部。
除圆尾斗鱼外,在长江以南的广大水域中还 分布有同科同属的叉尾斗鱼(简称“普 叉”)。同圆尾斗鱼一样,叉尾斗鱼以水生 无脊椎动物为食,也是灭蚊高手,同时也是 著名观赏鱼种,在国外被称为“天堂鱼”。
但由于食蚊鱼适应环境能力强, 能生活于咸淡水及不同环境的水 体中,杂食性,生长快,繁殖力 强,卵胎生,耐温差、低氧及污 染环境,在华南的低地水体中形 成了优势种。由于竞争力强,对 生态位相似的当地鱼类造成相当 压力,更会袭击体形比自己大一 倍的鱼类。在华南人类活动区, 食蚊鱼已取代了本土的青鳉 (Oryzias latipes)和弓背青鳉 (O. curvinotus),成为低地水 体的优势种,危害到这些青鳉的 生存。因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列为最具入侵性的物种之一。
丝虫病PPT医学课件
班氏丝虫病人多见,对部分病人可从 在积液中找到mf。
30
⑶乳糜尿(chyluria):
为班氏丝虫病患者的泌尿及腹部淋 巴管阻塞所致的病变。
常多次间歇发作,发作时尿呈乳白 色,混有血液时呈粉红色。
乳糜尿中含大量脂肪,沉淀物中有 时可查到mf。
31
2. 丝虫成虫的致病机理,急性期炎症反 应及慢性期阻塞性病变所引起的临床 表现。
45
病例讨论1
患者,女,35岁,农民。因低热2个月,左 下肢肿痛1个月,排米汤样尿1周入院。患者 反复间歇发热数年,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 次出现持续发热,1个月前出现左下肢肿胀 疼痛,自行口服消炎药未见好转。1周前开 始排米汤样尿,即入院诊治。查体:慢性病 容,一般情况差,双颌下淋巴结、左锁骨上 淋巴结、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18
四、淋 巴 丝 虫 病
致病虫期: 成虫(主要) 微丝蚴(次要) 潜伏期:4~5个月,也有长达1年 以上。 临床表现类型 1.微丝蚴血症(无症状带虫者) 2.急性期(早期急性过敏性炎症反应) 3.晚期 (淋巴系统阻塞病变)
19
四、淋 巴 丝 虫 病
1.微丝蚴血症(无症状带虫者) 发热、淋巴管炎, 可持续10年以上
2 防蚊灭蚊 3 流行病学监测
42
▲ 象皮肿患者: 海群生+ 桑叶注射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丝虫病的防治重点
防治后期的疫情监测管理 人群监测 普查
➢血检受检人数需达到流行区总人口3%以上和流 行乡镇的30%以上 ➢原微丝蚴血症人群监测(1次/年) ➢流动人口的血检监测
蚊媒监测
捕捉当地媒介蚊种,解剖蚊子检查有无丝虫幼虫
血清学监测 ELISA
盘尾丝虫病
世界上第二大由感染致盲的疾病
Mansonela ozzardi
(奥氏) 体腔
媒介 Wucher
蚊 蚊 蚋 虻 蠓 蠓 蠓
我国仅有班氏和马来丝虫引起的丝虫病 (filariasis),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1994年我国已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
世界性分布,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班氏丝虫 : 非洲、东南亚、太平洋和美洲地区 马来丝虫:仅在亚洲
丝虫成虫其♀虫产出微丝蚴进入血 循环后,它们白天滞留在肺的毛细血 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这种 现象称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夜现高峰:班氏 晚10点——次晨2点 马来 晚 8点——次晨4点
致病
丝虫的成虫、感染期蚴、微丝蚴均致病, 成虫为主。与患者机体反应、感染程度、侵 犯部位重复感染、继发感染等有关
microfilariae of B.malayi
microfilariae of B.malayi
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的区别:
大小 体态 头隙 体核
尾核
班氏微丝蚴 较大
马来微丝蚴 较小
柔和
僵硬
呈方形
长方形
圆形,大小一致,卵圆形,大小不一
清晰可数
排列密集
无
有
区别的意义: 1. 致病性不同 班氏大 2.分布不同 班氏分布广 3.药敏性不同 马来对药敏感
非洲的河盲症患者
蚋成虫
Nodules are most common in the this region in Africa
罗阿丝虫病
分布:西、中非热带雨林,病人约 130万。
丝虫成虫——皮下及深部结缔组织 幼虫——血液
本病经媒介昆虫——虻传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致病
• 成虫
卡拉巴丝虫性肿块(游走性), 可侵入各脏器,眼多见(非洲 眼虫病)
旋毛虫
学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 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小肠和肌肉 内,引起旋毛虫病
• 属典型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亦是重要的食物源性寄生虫病 (food-borne
parasitosis)
特点:地区性、群体性、食源性
成虫
male: 1.5 mm X 0.04 mm female: 3.5 mm X 0.06 mm
(取患者吃剩的生肉压片镜检或作动物接种以资 佐证)
2、免疫诊断:目前 ELISA 较多用(以旋毛虫幼虫 制作抗原)
临床:水肿(眼睑、颜面部、腹部、四肢) 发热、肌肉疼痛、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四项中占有三项者,应考虑本病
流行
1. 传染源是保虫宿主(猪、鼠)
2. 动物间的传播
3. 人的感染主要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幼虫 囊包的肉类
流行
班氏:世界性分布
马来:仅亚洲
1.传染源 病人,带虫者
2.传播媒介 蚊是主要传播媒介,主要蚊媒如下:
淡色库蚊
嗜人按蚊
W.bancrofti:
致倦库蚊
B.malayi
中华按蚊
3.易感人群
东乡伊蚊
4.影响因素
防治
1、普查普治 1岁以上居民接受血检,阳性者治疗 首选药物:海群生 (hetrazan)(乙胺嗪) 药盐疗法:海群生掺拌食盐(流行区) (50mg/d/每人) 其他药物:呋喃嘧酮 伊维菌素 象皮肿病人——烘绑疗法 阴囊象皮肿、鞘膜积液者——手术
大淋巴管、结 2次蜕皮
小淋巴管
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人感染
生活史小结
1、人——终宿主 2、蚊——中间宿主 班氏:淡色库蚊,致倦库蚊 马来:中华按蚊,嗜人按蚊,东乡伊蚊 3、感染期:丝状蚴 4、丝虫在蚊体寄生阶段,幼虫仅发育无增殖 5、蚊的感染度:血液中微丝蚴密度
大于 15条/20mm³ 蚊感染成功 大于100条/20mm³ 蚊易死亡
4. 人类流行呈现地方性、群体性和食源性 特点
防治
1. 加强卫生宣教 2. 加强肉畜检疫及肉制品的检验 3. 改善养猪方法,圈养并喂饲熟食 4. 杀灭鼠类 5. 积极治疗病人 首选:阿苯哒唑
次选:甲苯哒唑
丝虫 filaria
寄生于人体的丝虫有8种,按寄生部位分 三类
名称
寄生部位
bancrofti (班氏) 淋巴系统
班氏常见 b.乳糜尿(chyluria)班氏常见
4、隐性丝虫病(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酸性粒细胞超度增多,IgE上升 。夜间阵发性哮 喘、咳嗽伴疲乏、发热
诊断
1、病原诊断 厚血膜法 新鲜血滴法 浓集法
海群生诱检法 各种体液检查 (上述均查微丝蚴)
组织活检、病理切片(查成虫)
2、免疫诊断(辅助) 检测抗体 检测抗原
全身瘙痒、关节痛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 微丝蚴可引致脑膜脑炎(服药后)
每50mm3血中超过2500条微丝蚴者, 可使患者脑毛细血管内充塞濒临死亡 的虫体,致脑缺氧和长期昏迷并永久 性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非洲的“眼虫”
罗阿丝虫
引起的眼部 损伤
虻成虫
形态
•两种成虫形态和内部机构相似 •细长线状,约10cm •乳白色 •表面光滑 •产出幼虫
微丝蚴
虫体细长,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
177~296μm×5~7μm
头隙、 神经环、体核、尾核。
microfilariae of W.Bancrofti
microfilariae of W.Bancrofti
淋巴结病变
鞘膜积液、象皮肿
眼部损害 河盲症(river blindness) (瞎眼丝虫病)
防制
非洲从切断传播途径着手,在河流上空 以飞机撒杀虫剂消灭媒介蚋。
美洲从控制传染源着手,发起群众性切 除结节运动(外科手术切除结节) 。
成虫寄生在皮下的纤維结节内
盘尾丝虫致河盲症
盘尾丝虫性角膜炎
6、微丝蚴发育至丝状蚴所需适宜温湿度 20-30ºC RH 75-90%
7、幼虫在蚊体内发育时间 班氏10-14天 马来6-6.5天
8、成虫寄生人体的部位:
马来丝虫多寄生于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 班氏丝虫除寄生在浅部淋巴系统外,多寄生于 深部淋巴系统中(下肢、阴囊、精索、腹股沟、 肾盂等)
9、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3. 囊包形成期(4~16wk):为受损肌细胞修复 过程
当幼虫在肌肉中形成囊包,患者的临床急性症状 消退,全身症状渐减轻和消失,但肌肉疼痛可 持续数日之久 重症患者可因恶病质导致死亡
人最大耐受 5 条幼虫/克 猪最大耐受10条幼虫/克 鼠最大耐受30条幼虫/克
诊断(注重流行病学调查和询问病史)
1、病原检查:肌肉活检法(腓肠肌)检出率50%
分布:非洲、中南美洲、西亚34个国家,受威 胁9千万人,受感染1760万人,致盲 32.6万人。
丝虫成虫——皮下纤维结节 幼虫(微丝蚴)——结节附近结缔组织、皮肤
淋巴管内、眼、尿内 本病经媒介昆虫——蚋传播
致病
• 成虫:盘尾丝虫型纤维结节 • 微丝蚴:
皮肤损害
皮疹——皮肤增厚——悬垂性腹 股沟厚皮症
白色线状 两性生殖系统均单管 型 ♀直接产幼虫
雌 雄
幼虫
0.25-0.5 mm × 0.21-0.42 mm
梭形囊包 囊包壁由成肌细胞退变 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
旋毛虫幼虫囊包
生活史
成虫和幼虫均寄生在同一宿 主体内完成生活史需更换宿主
交配
成虫 4-6d
(肠黏膜内)
肠淋巴管或静脉 心
幼虫
肺 全身各处
幼虫(囊包)
(横纹肌)
侵入小肠黏膜24h返回肠 腔,48h发育成熟4次蜕皮
2-3days
食脱 入囊
幼虫
生活史小结
1. 成虫、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该宿主既 是终宿主,又是中间宿主
2. 成虫、幼虫两者均不需在外界发育,但完成 生活史,必须转换宿主
3. 成熟囊包(蚴)对新宿主才具感染性
4. 幼虫只有到达横纹肌,才能继续发育
蚊
Brugia malayi (马来)
淋巴系统
Brugia timori (帝汶布鲁 )
淋巴系统
Onchocerca volvulus (旋盘尾 ) 皮下组织
Loa loa (罗阿罗阿)
皮下组织
Dipetalonema streptocerca (链尾) 皮下组织
Dipetalonema perstans (常现) 体腔
1、微丝蚴血症
2、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 淋巴结炎 淋巴管炎 离心性淋巴管炎(流火) 丹毒样皮炎
上述症状出现同时,多伴有畏寒发热、 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症——丝虫热
3、慢性期阻塞性病变
淋巴(结)管炎
增生性肉芽肿
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
液体外溢
破裂
曲张 压力↑
管道阻塞
a.淋巴液肿 (1) 象皮肿(elephantiasis) (2) 睾丸鞘膜积液 (hydrocele testis )
5. 适宜幼虫发育的部位多为活动频繁、血液供 应丰富的膈肌、舌肌、咽喉肌、胸肌、腓肠 肌等
致病
致病期为幼虫,与食入幼虫囊包的数 量、侵入部位、宿主对其反应有关
1. 侵入期(约1wk)(肠型期):无症状或胃肠 道症状为主
2. 幼虫移行、寄生期(2~4wk)(肌型期): • 肌肉:肌肉疼痛为特征伴水肿 • 肺: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 • 心脏:心肌炎
W.bancrofti
B.malayi
在蚊体内有腊肠期蚴、丝状蚴 感染期幼虫为丝状蚴 (filariform larva)
丝虫感染性幼虫丝状蚴自蚊下唇逸出
生活史
• 在蚊(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
• 在人(终宿主)体内的发育
成虫
微丝蚴 1-7h 腊肠期幼虫 2-4d 丝状蚴
(淋巴系统) (外周血)
(蚊胸肌)2次蜕皮(蚊下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