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浸水试验研究
高含水率湿陷性黄土路基基底施工技术分析
126
YAN JIU
JIAN SHE
高含水率湿陷性黄土路基基底施工技术分析
Gao han shui lv shi xian xing huang tu lu ji ji di shi gong ji shu fen xi
陈雷
本文通过对湿陷性黄土路基基底处理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地基处理方法和效果、施工工艺等进行总结分析及研究探讨,进一步完善其施工技术,本文以某标段为例。
一、高含水率湿陷性黄土特征及其危害
湿陷性黄土具有强度较低、疏松度较高的特征,在黄土自重或自重与外来力一同作用之下,在浸水之后强度会迅速下降,若土体结构中的参与部分强度无法满足抗应力需要时,上体结构往往会受到显著破坏,出现大量附加下沉的现象。
黄土结构湿陷性可通过有或无的判断明确是否属于湿陷性土地,也可对其湿陷性强弱等级作出分析,通常可以对给定压力之下、土体结构浸水之后的湿陷系数进行衡量,湿陷系数往往可在室内环境中完成试验,具体公式如下:5s=(h0-hp)/h0。在该公式中,h 表示土体结构原高,hp 表示土体结构浸水后的下沉量。黄土结构湿陷性强弱等级与土体中的融资浓度存在直接关联,总体而言,黄土土体出现骨架崩溃具有较高复杂性,会对土体整体抗应力造成影响,土体结构也会随之出现明显变化。在本标段中的原先土层是具有高含水代表性的湿陷性黄土结构,在浸水之后容易面临结构破坏,这不光会对道路使用舒适性与安全性造成影响,也会使公路使用寿命下降。
二、高含水率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
对于以湿陷性黄土结构为地基所形成的危害,学术界已对此进行大量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向较多,具体的对应处理对策研究内容可分成两部分,即穿越土层布置桩基础,改良或加固地基土。当前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垫层法、压密法、强夯法、冲实法等。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及相关研究进展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及相关研究进展
姓名:陈俊捷
班级:土木1212班
学号:110420216
摘要:本文根据黄土的微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一般力学性质等基本性质对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研究,探寻湿陷性黄土在各类工程中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黄土,湿陷性,性质,评价,工程
目录
摘要: (1)
一、黄土的基本性质 (2)
1. 黄土的微结构特征 (2)
2. 黄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2)
3. 黄土的一般力学性质 (3)
4. 非饱和黄土力学与黄土的结构性 (3)
二、黄土的湿陷性及其评价 (3)
1. 黄土的湿陷机理和评价指标 (3)
2. 黄土的湿陷性评价 (4)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及黄土工程 (4)
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4)
2. 黄土滑坡工程 (6)
3. 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桩基础 (6)
4. 湿陷性黄土的震害防治 (7)
5. 特殊工程中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7)
四、总结 (7)
参考文献: (7)
在工程地质和土质学中,黄土是一种特殊性土,具体表现在,从颗粒级配上看,黄土属于粉土或粉质黏土;但从土的力学与工程性质上看,黄土又区别于一般的粉土或粉质黏土,如非饱和黄土较强的结构性、可能的湿陷性、液化及振陷等。这些特性决定了黄土的土力学及工程意义和地位,对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有重要影响。
一、黄土的基本性质
黄土的性质包括其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工程性质。后二者受前者及黄土的微结构特征的影响。认识到其性质的多因素影响特点,对于解决黄土地区的实际工程问题有重要意义。
1.黄土的微结构特征
黄土的微结构特征是指构成土体的固体颗粒(包括成土过程中比较稳定的大于0.005mm的骨架颗粒及在成土过程中易于变化,可再分配的小于0.005mm的黏粒物质)和与其有关的孔隙特征,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
湿陷性黄土路基性能评价与加固技术研究
Ab s t r a c t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e c h n i c a l i n d e x o f t h e c o l l a p s i b i l i t y p e r f o r ma n c e ,p e r me a b i l i t y a n d c o l l a p s e p e fo r r ma n c e ,
1 . 1 黄 土 的湿 陷性
关键 词 : 湿 陷性黄 土 ; 路基; 性 能评价 ; 加 固技 术
中图分 类 号 : U 4 1 6 . 1 文 献标 识码 : B
湿陷性是指黄土受到水浸湿后 , 在 自身重力 或者
外 力 荷 载下 发 生 迅速 破 坏 或 下沉 的 特 性 , 也是 主要 工
w a t e r— p h y s i c l a p op r er t i e s (p er me a b i l i t y c ef o ic i e n t ,
黄土的形状、 结构 、 裂隙、 节理 以及饱 和度都很大
c o l l a p s i b l e c ef o i f c i e n t ) .
模量) 和水 理 性 质 ( 渗透 系数、 湿陷系数) 进行了
试 验分 析 。
压实度和弯沉值两个指标对加 固效果进行评 价。 黄土中富含碳酸盐 , 大多呈现黄色 , 承载力低 , 具 有湿陷性、 渗透 性 、 易崩解 等特点 。在 自重应 力和外 荷载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容易产生湿陷变形 , 一般将 黄 土开始湿 陷时的起始压力看作浸湿后的结构强度 。
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原位浸水试验研究
水量 传感 器 ,可 实现 含水 量 高精 度 的原位 测试 ,进
行 黄土浸 水 后人 渗规 律测 试 与研究 。 目前 湿 陷性 黄土 铁路 地基 虽采 取 了较 好 的处 理 措施 ,但 在地 基处 理 范 围 内桩 间 土和 下 卧土层 的湿
布置) 、水 泥 土 挤 密 桩 ( 长 1 桩 5 m,桩 径 0 5m, . 桩 间距 1m,正 三角形 布 置 )和强 夯 3 地 基处 理 种
湿 陷 性 黄 土 铁 路 路 基 原 位 浸 水 试 验 研 究
姚 建 平 ,蔡 德 钩 ,闰宏 业 ,史存 林
( 国 铁 道 科 学 研 究 院 铁 道 建 筑研 究 所 , 京 中 北 108) 0 0 1
摘
要 :在湿 陷性 黄土铁路路基试验段 ,运 用大 型原位 浸水试 验 ,研究 路基浸 水后柱 锤 冲扩桩 和挤 密桩 地
剩余 湿 陷 变 形 ,导 致 工 后 沉 降 增 加 ,影 响行 车 安 全 。为 了研究 路基 浸水 后地 基 浸水 的规 律 和地基 土
度 约为 2 2m,勘 探 深 度 内地基 土 由砂 质 黄 土 、黑
垆 土 、古 土 壤 、粉质 黏 土及砂 层组 成 。整个 场地 最
大 湿陷 系数 为 0 0 6 . 7 ,最 大 自重 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陷系数 为 0 0 6 .7 ,
湿陷性黄土桩基承载性状的浸水载荷试验研究
安市二 环主干线上重要转换节点 , 南起 中国重 型机 械研究所 西门
s 然后浸水 , 再 高介于 3 9 9 4 3 8 9 .4m一 0 .4m之间。场地地层 自上而下依次 由第 加载至极限状态 ,l试桩先加 载至设计荷载下稳定 , 加荷至极 限状 态 。3 土层沉 降观测 : s 试 桩周围设置 5圈 沉 ) 在 l 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 ( ) 上更新 统风 积( ) , Q 黄土 、 积( ) 残 Q 沉降标的深度分别为 2m, 6m, , s 4m, 8i 以 l试桩为 中心 n 古土壤 , 中更新统风积( T) q; 黄土、 冲积( 中砂、 Q) 中粗砂及粉质 降标 ,
. 性土层厚 2 2 由于是在该地区 自重湿 陷性黄土场地首次 2 2 浸 水加 栽方案 0m~ 5m, 拟建场地为 Ⅱ ~Ⅲ级湿 陷性 黄土 , 照 G 0 2 - 0 级 按 B5 052 4湿 0 修建大型立交桥 梁工程 , 因而 对桩基 的承载性 状、 负摩 阻力 的大
进行单 桩竖 向承载力静载荷浸水 小、 中性点的位置等缺 乏认识 , 难以准确合理地设计 桩长 、 径等 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 范的要求 , 桩 桥梁工程及周边建筑具 有 良好排水设施 基本尺寸。为此 , 西安 市世 行贷款项 目管理处 组织 科研 单位 、 设 试验 。考虑到市政道路 、
靠里的 3圈间距为 1m, 其余 2圈间距 为 15m, 于观 . 用 粘土构成 , 中黄土土层厚度 达 3 3 自重湿陷性土层厚 对称布设 , 其 0m一 5m, 测桩周土 的湿 陷变形情 况 。4 桩周 土含水量 试验 : ) 浸水过程 中 , 2 2 据 室内土工试 验结果 , 0m~ 5m, 黄土土样 自重湿 陷系数 疋 > 取不 同深度的桩周土测试其 含水量 。 00 5 湿陷系数 =20> . 1 , .1 , . O0 5 均具湿陷性 , 场地 自重湿陷量计 算值 △ 介于 4 . L 一1 1 . m之间, 2 0nt 42m r l 0 综合判定场地属 自重湿 3 试 验结 果分析 陷性黄 土场地 , 陷等级为 Ⅱ级( 湿 中等 ) 一Ⅲ级 ( 严重 ) 。
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地基处理方法研究黄丽君
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地基处理方法研究黄丽君
发布时间:2023-06-15T01:44:46.19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7期作者:黄丽君
[导读] 作为一种特殊土,黄土因其特殊的成分与性质,在工程行业占有特殊地位。结构性强是黄土最突出的特性,当遇水之后,黄土结构将迅速被破坏,将产生明显的附加沉降,伴随沉降的不断加剧路基强度也会大幅下降。因此,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公路工程时往往会发生大量病害。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路基处治中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路基土强度,改善或消除土的湿陷性。
淅川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河南淅川县 474450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土,黄土因其特殊的成分与性质,在工程行业占有特殊地位。结构性强是黄土最突出的特性,当遇水之后,黄土结构将迅速被破坏,将产生明显的附加沉降,伴随沉降的不断加剧路基强度也会大幅下降。因此,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公路工程时往往会发生大量病害。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路基处治中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路基土强度,改善或消除土的湿陷性。
关键词:灰土挤密桩;湿陷性黄土;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土,在一定外部荷载作用下,湿陷性黄土的含水率增加到一定值后,极易出现坍塌现象,被称为湿陷。湿陷性黄土地基属于一种不良地质,一直以来都是工程施工的难题。若地基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为此,必须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换填垫层法、强夯法、挤密法,其中灰土挤密桩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地基湿陷性,提高路基压实度,提高地基强度,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
一、湿陷性黄土的基本特征
湿陷性黄土区桥梁桩基承载力浸水试验研究
湿陷性黄土区桥梁桩基承载力浸水试验研究
徐正伟;吴亚平;舒春生;余小龙;高海平
【摘要】依托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湿陷性黄土区进行了大型现场浸水试验,在天然和浸水2种工况下,研究连续浸水对湿陷性黄土区桥梁桩基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年降雨量为注水量,连续浸水后加载桩基的承载力只有天然状态下的60%,桩基承载力降低是由于黄土抗剪强度降低使桩侧的摩阻力降低;浸水前后桩基的不可恢复变形由44.1%增至91.55%,变形基本不能恢复;恒载浸水状态下桩基沉降量是浸水前加载状态下的5.3倍;浸水后土体材料性质改变,浸水的影响远大于正常工作荷载.%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Lanzhou South expressway,a large scale soaking test on collapsible loess was carried out.The influences of continuous soaking on bearing capacity of bridge pile foundation in collapsible loess area under the two conditions of natural and soaking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nnual rainfall,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foundation after continuous soaking is 60% of the natural state. The bearing capacity is obviously reduced.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shear strength of loess decreases and the frictional resistance on the side of pile decreases.The non recoverable deformation of pile foundation increased from 44. 1% to 91. 55% before and after soaking,and the deformation could not be recovered basically. The soil properties changed after soaking.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tant load soaking,the settlement of pile foundation is 5.3 times as much as before soaking,the influence of soaking i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normal working load.
浅析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
浅析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
计
摘要:湿陷性黄土地基是指在覆盖土层的自重应力或非自重应力和其他附加应力的综合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并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由于黄土湿陷而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是造成黄土地区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介绍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公路;湿陷性;路基设计;
引言
黄土是一种以粉粒为主,多孔隙.天然含水量小,呈黄色.褐黄色,含钙质的黏质土,是第四纪的一种特殊堆积物。黄土浸水后在外荷载或土自重的作用下发生的下沉现象,称为湿陷。湿陷性黄土可分为自重湿陷和非自重湿陷两类。自重湿陷是指土层浸水后仅仅由于土的自重发生的湿陷;非自重湿陷是指土层浸水后,由于土自重及附加压力的共同作用而发生的湿陷。黄土的湿陷特性,是引起路基破坏的主要因素。
1.工程概况
湿陷性黄土是黄土高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大难题,某
高速公路路线区黄土普遍具有湿陷性。能否处理好路线区黄土的湿陷性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针对各段的工程实际情况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并结合施工现场实例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 以消除黄土湿陷性, 确保路基的安全稳定。
2.主要病害类型及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病害的主要形式可归纳为:路基沉陷.路基陷穴.边坡滑塌等。
1.路基沉陷破坏。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湿陷性黄土路基受水浸湿,黄土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从而导致路基的沉陷破坏。主要表现形式为纵向沉陷.横向沉陷及边坡崩塌。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黄土地基本身的压缩变形大,垂直节理比较发育,且土质疏松,强度不够,一旦有水浸入,就会导致路基沉陷,其次路基边沟阻塞,横纵向排水不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清理,就会因滞水下渗引起路基局部被掏空,导致路基沉陷。
湿陷性黄土地基判定与检验
湿陷性黄土地基评定与检验
一、湿陷性黄土的特征
一、黄土的特征
黄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当缺少其中一项或几项特征的称为黄土状土。
1、颜色以黄色、褐黄色为主,有时呈灰黄色;
2、颗粒组成以粉粒(粒径0.05~0.005mm)为主,含量一般在60%以上,粒径大于0.25mm 的甚为少见;
3、有肉眼可见的大孔,孔隙比一般在1.0左右;
4、富含碳酸盐类,垂直节理发育。
黄土分布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250~600mm之间,年降雨量小于250mm的地区,黄土很少出现,主要为沙漠和戈壁。年降雨量大于750mm的地区,也基本没有黄土。依据《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我国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32°-47°之间,34°-35°之间最为发育,而以黄土高原区的黄土分布最为集中,黄土沉积最为典型。黄土高原的范围是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括青海、宁夏、陕西、河南等省区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总面积达35.85万平方公里。
二、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
1、颗粒组成
表1湿陷性黄土的颗粒组成(%)
2、孔隙比:变化在0.85~1.24之间,大多数在1.0~1.1之间。孔隙比是影响黄土湿陷性的主要指标之一。е<0.86时,一般不具湿陷性或湿陷性很弱。
3、天然含水量:黄土的天然含水量与湿陷性关系密切。当ω>24%时,一般不具湿陷性。
4、饱和度:饱和度愈小,黄土湿陷系数愈大。当S r>75%时,黄土已不具湿陷性。
5、液限:是决定黄土性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当ωL>30%时,黄土的湿陷性一般较
弱。
三、黄土的湿陷性评价
1、湿陷变形
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关键技术要求
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关键技
术要求
摘要:湿陷性黄土由于受水的影响较大,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
塌陷,进而会对路基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道路使用年限和使用安全。下面针对湿陷性黄土路基浅谈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的
一些关键性技术要求。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技术要求
1.什么是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是黄土的一种,在一定外在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
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湿陷变形,强度也随之降低的,称为湿陷性黄土,其分为
自重型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型湿陷性黄土两种。自重型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
下受水浸湿后即发生湿陷;在自重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不发生湿陷,需要自重
应力和由外部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后才发生湿陷的称为非
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其属于特殊性质的土。
2.湿陷性黄土的特点
湿陷性黄土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
性较小,当遇水且在一定力作用下迅速破坏,产生较大湿陷,强度迅速降低,具
有湿陷性、易溶蚀和易冲刷性。
在天然状态下具有肉眼能看见的大孔隙。天然剖面呈竖直节理,颜色一般呈
黄色或黄褐色,塑性及抗水性弱,透水性较强。土中含有石英、高岭土成分,且
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硫酸盐等可溶性盐成分,有时还含有石灰质结核等。
3.湿陷性黄土对路基可能造成的危害
湿陷性黄土由于受水影响较大,在水的影响下会使地基塌陷,给其上面建筑物、路基等造成很大的危害。单对道路路基来说,可能会产生的病害有路基变形、凹陷、开裂、道路边坡崩塌、剥落、道路结构内部宜被水冲蚀成土洞和暗河等,
西安地铁四号线南段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研究
Xi , a n me t r o l i ne f o ur So ut h Thi c k Co l l a ps i bl e
Loe s s o f wa t e r i mm e r s i o n t e s t s
LI kai— c ha o’ GAO h u—y a n , Z HE NG j i a n—g u o , W ANG q i n g—ma n , J I ANG me n g—l i n
,
( 1 . C h i n a J K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D e s i g n C o , X i " a n 7 1 0 0 4 3, C h i n a ; 2 . Xi a " n Me t r o L t d . ,X i " a n
l a b o r a t o r y t e s t s o f Q 3 l o e s s w i t h u p p e r c o l l a p s i b l e l o e s s ,a n d t h e l o w e r Q 2 c o l l a p s i b l e mo r e s t r o n g l y t h e s i t e , t e s t p i t w a t e r t e s t
黄土浸水试验与湿陷沉降变形分析
黄土浸水试验与湿陷沉降变形分析摘要:本文利用大量室内试验资料和现场实测资料,并通过对黄土湿陷评价的研究,在立足于湿陷本质的基础上,合理选取影响湿陷的相关因素,分析了该地区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可为同类其他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土;浸水试验;湿陷性;湿陷评价;沉降变形;分析
abstract: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laboratory test data and field measurement data,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loess collapsi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of loess collapsibility, a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relevant factors of collapsibility and integrated and rough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psible loes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projects.
keywords: loess, immersion test, collapsibility, collapsibility evaluation, settlement deformation, analysis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黄土以其沉积厚度大、地层层序连续而闻名于世。由于黄土独特的大孔隙、弱胶结结构特征,其在浸水条件下产生湿陷变形,对工程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黄土的湿陷性及湿陷变形特征是其根本工程属性,是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必须要准确查明的关键问题。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路基浸水试验与沉降变形研究
m的浸水试验 , 试验历 时 5 2 d , 同时采 集大量原状土样 , 进行 室 内 试验, 获得 了一 系列黄土 力学参数. 研 究发现 , 该
地 区黄土浸水后 变形较 大, 从而导致黄土沉 降较 为严 重, 属于 自重 湿陷性黄 土, 该研 究可为 沿线 大厚度 湿陷性黄土
路基 的处理及 防排 水措施提 供资料 , 同时也 为其 它地区同类黄土的施工提供 了理论 支持.
( 1 .Mi ni ng En gi n e e r i g n Col l e g e, I n n e r Mo go n l i a Uni v e r s i t y o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Ba o t o u 0 1 4 0 1 0, Ch i n a; 2 .C o a l S c i e n e c a n d En gi n e e in r g o l C l e g e , I n n e r Mo go n l i a Un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Ba ot o u 0 1 4 0 1 0, Chi n a;
A b s t r a c t : A c c o r d i n g t o Z h e n g z h o u - X i ' a n h i g h s p e e d r a i l w a y p r o j e c t s , c o n d u c t e d a 2 5 m d i a me t e r i m-
湿陷性黄土中基桩浸水前后刚度变化的试验研究
() 3
式 中 : 为桩 一土体系 的固有频率 。 当激振 力很小 , 作用 时 间很短 的条 件 下 , 尼效应 阻
发 挥地极小 , 故式 ( ) 以简化 为 : 3可 K= 0 2 桩 的质 量 为:
体 导纳 曲线 , 导 纳 曲线 上 找 到 刚度 计算 的相 关 参数 , 出浸 水 前 后 刚 度 值 , 在 算 并作 出 比较 , 得到 刚 度 变 化 的 幅度 。
关键词 :岩土工程 ; 机械导纳 ; 湿陷性黄土 ; 刚度变化
中图 分 类号 :T 4 3 1 U7 . 文 献标 识 码 :A
对 单子 自由度系统建 立平衡方 程 : M x+7五+K 7 x=F e o “
式 中 : 为参 振质量 , 田为阻 尼 , 为系 统 刚度 , 为 圆 0 3
Ao,P a , Q t /Q f,P /
单 桩 的承载力 R 为 : R =K・ S
(o 1)
布, 分别 在浸 水 前 和 浸水 后 6天 时测 得 了各 桩wenku.baidu.com的 导 纳 曲线 , 以下 图表 。 见
图 5一图 8为 1} 浸 水 后 三 个 测 点 的实 测 导 纳 } 桩 曲线 。
从 图 2一图 4可 以找 到计 算 桩 体 刚度 的参 数 0 、 9 。 △ P、 代入 到公式 (0 中 , 可 以算 出浸 水 前 桩 体 ∞, Q, 1) 就
黄土湿陷性指标试验
SL237-1999、GB50025-2004等标准中规定了试验的方法。
四 主要仪器
室内试验:杠杆式固结仪、天平、环刀、透水石等。 现场试验:承压板、载荷设备、观测设备等。
五 试验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
测定黄土湿陷性的试验,可分为室内压缩试验、现场静载荷试验和现场试坑 浸水试验三种。
1 室内压缩试验
(5)双线法压缩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应取2个环刀试样,分别对其施加相同的第一级压力,下沉稳定后应将2个
环刀试样的百分表读数调整一致,调整时并应考虑各仪器变形量的差值。 应将上述环刀试样中的一个试样保持在天然湿度下分级加荷,加至最后一
高铁湿陷性黄土路基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塌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高铁湿陷性黄土路基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塌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1T12:11:39.1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作者:段彦志
[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水泥土挤密桩施工中出现的塌孔问题,通过分析及实验,形成防塌孔的有效措施及塌孔处理的质量保证措施。
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本文针对水泥土挤密桩施工中出现的塌孔问题,通过分析及实验,形成防塌孔的有效措施及塌孔处理的质量保证措施。
关键词:高铁;湿陷性黄土;水泥土挤密桩;塌孔;二次成孔;洛阳铲、柴油锤、冲程
1 引言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其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在较大荷载或遇水浸湿的作用下,湿陷性黄土很容易出现湿陷、沉降等问题。水泥土挤密桩是一种经济、高效处置湿陷性黄土的施工工艺,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塌孔现象。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塌孔问题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造成后期地基不均匀沉降,威胁到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
本文结合中兰客专(甘肃段)某项目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处理施工,阐述了水泥土挤密桩施工过程中塌孔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2 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白银市白银区和兰州市皋兰县境内,起终点里程DK190+632.4~DK213+998.275,正线长度23.366km,路基共计18段长度6.796km。路基工点内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Q3eol)砂质黄土,下伏白垩下统(K1)砂岩。特殊岩土主要为黄土和松软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砂质黄土具有湿陷性,各段湿陷土层厚约1m~22m,属于Ⅱ级(中等)~Ⅳ级(很严重)自重或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设计采用水泥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措施,设计参数为桩长3~8m,桩间距1m,桩径0.4m,正三角形布设。在进行试桩过程出现了塌孔现象,塌孔深度0.5~4.2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原位浸水试验研究
摘要:在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试验段,运用大型原位浸水试验,研究路基浸水后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地基的浸水规律以及地基土湿陷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地基分别在浸水60 和50d 时,浸水附加沉降发生突变;浸水约19 d 浸润角达到最大,因此路基坡脚附近因降雨或其他原因形成的积水滞留时间不应超过19 d;浸水87 d 柱锤冲扩桩路堤的沉降量为1.7~ 5.1 mm,挤密桩为26.2~ 51.3 mm;长时间持续浸水后柱锤冲扩桩路堤的总沉降量仅为3.8~ 7.4 mm,而挤密桩路堤的总沉降量则高达62.3 ~ 103.1mm,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一定要加强挤密桩路段的防排水措施,避免局部积水,以保证行车安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浸润角为38°~ 42°,故建议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铁路时,距路基坡脚一定范围内不能有鱼塘、水池等长期积水设施。
关键词:路基;湿陷性黄土;原位浸水试验;柱锤冲扩桩;挤密桩;浸润角黄土大面积现场浸水试验始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电力、冶金和建筑部门结合工程建设进行了不同黄土层厚度、浸水池尺寸和形状等较多现场浸水试验
[1-3](最小的浸水池直径φ10m,最大尺寸有110m×70m,黄土湿陷厚度35~37m),深入研究了黄土的湿陷指数、判断湿陷等级、预测湿陷变形量等宏观的湿陷指标[4]。浸水过程中含水量的测试对研究湿陷性黄土入渗规律极为重要。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通过在黄土地基不同深度处埋设含水量传感器,可实现含水量高精度的原位测试,进行黄土浸水后入渗规律测试与研究。
目前湿陷性黄土铁路地基虽采取了较强的处理措施,但地基处理范围内桩间
土和下卧土层的湿陷性并未完全消除,一旦路基防排水措施出现问题,水浸入到
地基土中,桩间土和下卧土层会产生剩余湿陷变形,导致工后沉降增加,影响行
车安全。为了研究路基浸水后地基受浸水规律和地基土湿陷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有必要在已经建好的实体路基上进行原位的路基浸水试验研究[5]。本文的原位浸
水试验是在某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段进行的,通过87天的浸水试验,研究浸水
全过程湿陷性黄土地基浸水规律及路基沉降变形规律。
1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浸水试验概况
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的原位浸水试验是在填筑路基一侧设置与路基纵向等长的浸水试坑中进行的。本次大型原位浸水试验在国内外是首次。
试验段长140m,宽40m,自东向西分为3个试验区,每个分区长40m,分区之间设10 m的分隔带。3个分区的地基采用了柱锤冲扩桩(桩长22m,桩径0.6m,桩间距1.05m,正三角形布置)、水泥土挤密桩(桩长15m,桩径0.5m,桩间距1m,正三角形布置)和强夯(处理深度6~8m,三种夯击能3000kN·m;3500kN·m;4000kN·m)3种地基处理方法,路基横断面如图1所示。本文主要分析柱锤冲扩桩和水泥土挤密桩方法的浸水及其沉降规律。
图 1 试验段路基横断面图
场地地下水位深度为40.5m;场地湿陷性黄土厚度约为22m,勘探深度内地基土由砂质黄土、黑垆土、古土壤、粉质粘土及砂层组成。整个场地最大湿陷系数为0.076,最大自重湿陷系数为0.076,计算自重湿陷量为418~577mm,计算总湿陷量一般为793~940mm。试验段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IV级(很严重)。试验场地天然黄土地基的基本承载力为90kPa。地质雷达测试显示,地基处理前的所有的雷达剖面在6.5m深度处,都有一连续反射强烈雷达波组,反应该深度处有一明显的岩性界面,而且该界面在整个区域分布均匀。在试验场地22m深度范围内,剪切波波速平均值分别为200.0 m·s-1。
在路基南侧离路基坡脚4.5m ,对应3种地基处理方法设置3 个5m×40m 的浸水池,池的南侧为天然地基。浸水池的水头保持0.3m。在每个浸水池与路基坡脚之间不同深度范围处埋设了8个FDS(Frequency Domain Sensor)水分传感器、3根含水量测管,如图2所示,浸水试验场地全貌如图3所示。
图 2 浸水试验元器件埋设示意图(单位:m)图 3 铁路路基浸水试验
路基浸水试验工作共经历三个阶段:①浸水池准备阶段,历时7d;②浸水
观测阶段,总共浸水时间87d;③停水后继续观测,历时72d。浸水过程中含水量的监测采用了无线远程自动化监测设备(专利号:200820127556.7),实现无人值守条件下全天候的连续自动化采集与控制。
2路基浸水试验结果及分析
2.1浸水量
试验过程中,浸水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呈现“大-缓-稳”的变化规律,浸水10 d 左右日耗水量较大,平均为90.4m3·d-1,后期每天浸水量有下降趋势,平均为20 m3·d-1。累计浸水量呈上升趋势,40 d 后随着入渗速率的降低浸水量增加趋势有所减缓。现场测量的总降雨量和蒸发量分别为260.5 和254.0 mL,蒸发量和降雨量基本持平,而且蒸发量和降雨量相对于浸水量很小,因此可以认为试验段气候变化对浸水池水位的影响不大,可以不予考虑。浸水87 d,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加固区断面的总浸水量分别为1 571.6 和1 652.4 m3。
2.2路基浸水规律
各浸水断面水分传感器埋设位置如图2 所示,1~ 8 号传感器的埋设深度分别为1,2,3,2.7,3.7,4.7,4. 5 和5.5 m。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断面含水率随浸水时间变化规律如图4 和图5 所示。
图 4 柱锤冲扩桩断面含水量随浸水时间变化曲线
图 5 挤密桩断面含水量随浸水时间变化曲线
2.2.1 浸水期间路基浸水规律
浸水期间断面含水率变化沿土体深度经历了天然非饱和状态、非饱和入渗状态和饱和入渗状态。入渗锋面向下运动的速度随着入渗深度的增大而减小。由于黄土的垂直渗透系数往往是水平渗透系数的2~3倍[6],在其受水浸润时,以压倒的优势向深度方向渗透,直至遇见地下水位或隔水性较强的土层后,侧向浸润才能加强[7]。
柱锤冲扩桩断面浸水期间,地基不同深度处的含水率在15% ~ 30% 之间变化,在浸水过程中含水率增加1. 8%~ 9. 6%,平均增加4. 2%。距水池水平距离0. 5 m 处各测点位置含水率迅速增加,并于浸水36 h 后趋于稳定,随后含水率缓慢增加,在浸水过程中含水率增加1. 9% ~ 2. 7% 。距水池水平距离为1. 5 和2. 5 m 时,在相同水平距离条件下,深度越深,含水率稳定时间越长,分别为60~240 和360~ 600 h,含水率增长率越大,分别增加1. 8% ~ 5. 4%和5. 4% ~ 9. 6%。
挤密桩断面浸水期间,地基不同深度的含水率在20% ~ 35%之间变化,含水率平均增加7. 6% ,稳定时间和含水率增长的趋势与柱锤冲扩桩断面基本一致,但量值相比略大,距水池水平距离为1. 5m 时,稳定时间为360 ~ 480 h,含水率增加7. 0% ~ 9. 4%。
浸水25d后,含水量传感器测试结果表明,浸水水平影响范围小于4m,竖向影响深度超过7.5m。地基处理不同深度范围内1m~5.5m之间,所有的含水量水分传感器测试的含水量在15%~30%之间变化。受到雨季的影响埋设期间后期到浸水前各水分传感器含水量增加了2.1%~7.2%,埋设深度浅的含水量水分传感器增加量比埋设浅的水分传感器大。
浸水期间,距离水池0.5m,埋设深度浅的01#(1m)、11#(2m)、03#(3m)水分传感器含水量浸水开始后不久迅速增加,并于浸水36小时后趋于稳定,随着浸水进度含水量缓慢增加,在浸水过程中含水量增加1.9%~2.7%,但是离水池距离2.5m和4.5m埋设深度深的水分传感器含水量发生了较大的增加,并于浸水60~600小时后趋于稳定,在浸水过程中含水量增加1.8%~9.6%,平均增加4.2%,并且埋设深度大水分传感器含水量增加量大。这是由于埋设深度浅的水分传感器在浸水前雨水的浸入含水量已经增加,埋设深度深的水分传感器受到雨水的影响较小。因此浸水期间埋设深度大的水分传感器含水量增加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