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
专题七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二、步行系统
商业步行街和步行区
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 散出口间隙距离不得大于 160m;
区内道路网密度可采用13 -18km/km‘;
步行道路和广场的面积, 可按每平方米容纳0.8-1.0 人计算;
商业步行街和步行区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二、步行系统
城市广场
交通广场 政治性广场 市民广场 景观广场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二、步行系统
城市广场
交通广场 政治性广场 市民广场 景观广场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二、步行系统
城市广场
交通广场 政治性广场 市民广场 景观广场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二、步行系统
城市广场
交通广场 政治性广场 市民广场 景观广场
道路应满足送货车、清扫 车和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宽 度可采用10-15m,其间可 配置小型广场。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二、步行系统
商业步行街和步行区
商业步行区距城市次干路的距 离不宜大于2O0m;
步行区进出口距公共交通停靠 站的距离不宜大于1OOm;
商业步行区附近应有相应规模 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或多 层停车库,其距步行区进出口的 距离不宜小于1OOm,并不得大于 2OOm。
达; ●在邻里边界处设置区域性公共设施,
供相邻几个居住区使用; ●公园绿地位于中心,并规定最低标
准。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二、步行系统
居住步行区
雷德邦(Radburn)人车分流系统 美国规划师H.莱特和建 筑师C.S.斯坦于1928年提出雷 德邦人车分流系统,并在新泽 西州进行试验。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要点分析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要点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负荷压力骤增,使现代交通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城市人居环境日趋恶化。
以步行、自行车、公交等为代表的慢行交通则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实现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基于慢行交通体系的城市低碳交通具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1.慢行交通的定义和作用慢行交通就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高速和快速交通而言的,一般情况下,慢行交通的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h。
由于许多大中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慢行交通模式是一种“低碳、绿色、可持续”的交通运行模式。
建立慢行交通系统,可以有序的引导居民从私家车出行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形成“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等出行方式,以达到遏制城市资源浪费,减少小汽车出行量,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实现城市交通“门到门”无缝有效衔接的交通模式。
2.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主要是针对大城市慢行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目标、策略、规划控制对策,推动慢行交通系统整体水平的提升。
2.1非机动车交通系统以优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为基础,建立非机动车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良好的换乘;以城市道路为依托,建立与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的非机动车廊道;以慢行区划分为依据,优化、整合区内非机动车网络;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完善非机动车管理体制和公共政策。
非机动车道网络划分为廊道、集散道、连通道、休闲道等几个等级。
非机动车与轨道站、BRT、常规公交等的分级换乘枢纽。
构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提倡短距离出行向自行车交通转换,有效衔接轨道、BRT、常规公交,大大提升公交服务范围,实现公交出行的门到门。
慢行交通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概述
慢行交通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概述摘要: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出行安全等问题。
因此,慢行交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出行方式和城市规划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慢行交通的关注点在于合理组合步行、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通过有机的组合来提升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和生活品质。
本文将从慢行交通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新区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推动城市交通向绿色、智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慢行交通;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1.慢行交通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设计意义1.1缓解出行压力传统的道路规划往往以机动车为主导,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不足,交通拥堵成为常态。
而慢行交通理念注重提供便捷、安全和舒适的步行和骑行环境,通过优化道路布局和设计,可以鼓励人们选择慢行交通方式,减少机动车出行需求,从而有效缓解出行压力。
1.2实践绿色理念慢行交通理念注重提倡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非机动交通方式,这些方式对环境友好,能够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相比之下,机动交通方式产生的尾气排放和噪音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了威胁。
通过设计和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鼓励和支持慢行交通方式,我们能够有效降低汽车的使用率,减少尾气排放和噪音,从而创造一个更加绿色、清洁的城市环境。
1.3节约土地资源慢行交通方式,如步行和自行车,所需的空间相对较小。
通过优化道路设计,如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共享空间等,我们可以为慢行交通提供足够的空间,减少机动车道的需求,进而节约土地资源。
此外,合理布局交通设施和城市功能区域,鼓励短途出行和多式联运,也能有效减少对道路土地的需求。
2.慢行交通理念下城市新区道路交通规划设计2.1 步行交通路网规划设计首先,应考虑到人们的出行需求和步行习惯,将步行道路与主要出行目的地相连接,包括居住区、商业中心、公共交通站点和重要设施。
这样能够提供方便、直接的步行路径,鼓励人们选择步行出行方式。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缓解城市拥堵,改善城市出行环境,摆脱汽车依赖……似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办法远不能止步于建立地铁、规划公交、加强交通管理。
那么,城市慢行交通呢?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之一。
一、城市慢行交通的概念与形式城市慢行交通,依托人力交通工具与电动交通工具,以速度较慢、创造活力、环保、绿色出行方式为特点,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城市慢行交通工具有人力自行车、步行等,新兴的则包括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
城市慢行交通的形式多种多样。
首先,城市慢行交通路网可以通过设计完善的步道与自行车道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慢行交通路网必须与公共交通路网、行人路网无缝连接,简单易懂的路牌系统与线条系统也必不可少。
其次,城市慢行交通的服务点和配套设施同样重要。
从单车共享到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共享,城市慢行交通配套设施的适用性和配套性非常重要。
最后,城市慢行交通的管理也必不可少。
城市当局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慢行交通规则和流程,确保沿途设施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二、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要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要素包括慢行交通路网、服务点和配套设施、管理与协调、示范区。
首先,慢行交通路网的规划与设计决定城市慢行交通的可达性。
它应该将城市的重要景点、商业区、学校、住宅区、运动场、公共场所等重点地域覆盖,优先考虑城市热门区域的交通状况,并在其周边安排足够的停车位。
其次,服务点和配套设施的规划与设计是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强大的基础。
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必须在适当的位置配置足够数量的停车架、充电桩、停车位等配套设施,以确保可持续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运作。
这里还必须强调一个概念,例如在城市慢行交通的路网规划和设计中,停车位应该考虑到人们停车时间和停放载重(例如共享幼儿车)。
因此,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者和规划者需要仔细地考虑到潜在用户的用车需求,添加适当的功能和服务,通过不断提升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营造城市慢行安全区—慢行岛 营造城市慢行安全区 慢行岛
• 不鼓励长距离的慢行出行,努力打 造快速路与自然分割形成的25 个 安全慢行岛。在慢行岛内,通过 打通低等级道路断头路,通过快 速路、主次干道上的人行设施, 以及少量与主要道路平行的非机 动车专用道,为短距离出行、与 公共交通的接驳出行提供相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立与安全的慢行出行道路空间。
慢行交通系统- 慢行交通系统-特点
• 贯穿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每个角落,满足 居民出行、购物、休憩等需求; • 短距离出行有明显优势。慢行交通以人 力为空间移动的动力,行进速度低,步 行速度在0.5-2.16 m/s,自行车速度一 般在10 km/h 左右;出行距离较短,一 般小于3 km; • 绿色环保健康,不带来环境污染,还兼 有锻炼身体的功效; • 在交通安全中处于弱势地位。
1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以上海市为例慢行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1上海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上海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内容简介内容简介2结语结语3慢行交通系统概念慢行交通系统概念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一般情况慢行交通是出行交通一般情况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速度不大于15kmh的交通方式
结语
•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活动节奏的加快,小汽车 进入家庭的城市机动化进程突飞猛进,在近10 年我国 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中,以快速化、机动化为导向的高 强度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在为城市空间拓展提供支撑、 经济高效运转提高保障的同时,大众群体、弱势人群 的出行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侵犯,城市的邻 里空间、公共空间受快速交通侵蚀、干扰甚至破坏, 并有引起城市族群分离、城市生活品质下降的社会问 题的趋势。 • 积极推进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完善,对打造我国 和谐、宜居、高品质的绿色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慢行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绿色出行、保障居民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相关理念、原则和方法,以期为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章将首先介绍慢行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阐述其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和实施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推动城市交通向更加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慢行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成元素多样且复杂,每个元素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并共同服务于整个交通系统。
人行道是专为行人设置的通行空间,是慢行交通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它要求连续、平整、安全,并配备必要的休息设施和过街设施。
非机动车道则是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提供的专用通道,其设计需考虑车辆的行驶特性和安全要求。
交通信号与标志是确保慢行交通系统安全、有序运行的关键。
包括红绿灯、斑马线、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等,这些信号和标志的设置要合理、醒目,以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者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取交通信息。
停车设施是慢行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公共自行车停放点、非机动车停车场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要方便使用、管理,同时也要考虑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慢行交通系统不仅仅是通行的空间,也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绿化和休闲设施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绿化能够改善环境、美化城市,休闲设施则能为行人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
为了保障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出行需求,慢行交通系统中还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如盲道、坡道、电梯等。
这些设施的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使用者能够安全、方便地通行。
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涵盖了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信号与标志、停车设施、绿化与休闲设施以及无障碍设施等多个方面。
慢行系统运营方案
慢行系统运营方案一、慢行系统的概念和特点慢行系统是一种以提倡步行、自行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出行为主,并进行道路设计、管理和交通组织的一套综合交通系统。
慢行系统的核心理念是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慢行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倡绿色出行。
慢行系统鼓励居民采用步行、骑车等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对汽车等机动车的依赖,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
2. 减少交通拥堵。
慢行系统通过优化道路设计、增设非机动车道、提供停车便利等措施,减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所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
3.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慢行系统的实施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雾霾等环境问题。
4.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慢行系统促进居民丰富的户外活动,提高居民身体健康水平,增强社区凝聚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5.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慢行系统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同时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慢行系统的运营目标在制定慢行系统的运营方案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慢行系统的运营目标,目标决定着未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慢行系统的运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提升城市居民的步行、骑车意识,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2. 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城市通行效率。
3. 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环境。
4.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居民健康、户外活动。
5.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上述目标:1. 增设非机动车道和行人通道,提高步行、骑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鼓励居民采用慢行出行方式。
2. 减少机动车通行障碍,提高非机动车的通行速度,降低交通拥堵。
3. 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慢行意识,推广绿色出行理念。
4. 提供购买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的优惠政策,鼓励居民使用非机动车出行。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
① 贯穿于城市公共空 间的每个 角落 ,满足 居民出行、购物、休憩等需求; ② 短距离 出行有 明显优势 。慢行交通 以人
I 黼
一 赫
图 1 慢 行 交 通 在 城 市 交 通 系 统 中 的 定 位
簿
园
圈
F g 1 u ci n l y o o — t rz dta s o tt n i r a a s o t t n s se i. F n t a i f n mo o e n p rai u b n t n p ra i y tm o t n i r o n r o
3 定位 )
慢 行 交通 是 城 市 交通 系 统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 是组 团 内出行 的主要 方式 ,是居 民实现 日常活动
购 物 、锻 炼 等 活 动 的行 为主 体 。 可 分 为 类 :采 用慢行 作 为通勤 方式 、采 用机 动仳 慢 行 交通 组 合作 为通 勤方 式 、 以慢行 作
划。例如慢 行过街设施 、慢行通道( 体绿道 、 康
6 运行 层 面— — 确 保 慢 行 过街 、慢 行 通 道 、 )
慢行 网络 的安 全性 及舒 适性 对慢 行 主体 这类 交通 弱 势群体 给 予 充分 的 尊
自行 车道等 ) 、慢 行 网络 的可达 性等 。
( 简介 : 美萍(9 7 )女 , 作者 云 17 一 , 内蒙 古呼和 浩特 人 , 博
2 布局规 划 ) 慢 行 系统 的布 局规 划 即 明确 城 市各 慢行 圈 的
规 模 及 功 能 , 引导 城 市 未 来 交 通 结 构 的发 展 方
向 ,是 战略 规划 由节点 到通 道 再到 网络 的逐 步 落 实 ,同时布 局规 划也 与 居 民 的各 项 慢行 活动 密切 相 关 ,是 居 民 休 闲 、购 物 、锻 炼 场 所 的空 间体 现 。为保 障 慢行 活 动 的便 捷 性 与舒 适性 ,还 应提 出慢 行 空间 的运行 组织 模式 。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规划慢行交通系统。
慢行交通系统是指以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等非机动交通工具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城市交通系统。
这种交通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健康、活力和文化魅力。
在旅游城市中,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更为重要。
旅游城市一般拥有丰富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迹,游客们不仅是体验城市文化的浏览者,更是慢行交通系统的用户和推动者。
因此,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规划调查和分析对城市交通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旅游城市的游客人数、旅游景点、交通节点等信息,为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特别是要对旅游城市的文化传承特点进行认真研究,挖掘出特色文化景点,进一步分析旅游城市的交通状况,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旅游城市设计规划旅游城市的设计规划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城市造型、城市人文环境、交通枢纽、区域环境、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
在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中,需要增加步行和自行车路线,优化市内景区和中心商务区的交通系统,加强对旅游客流量的预测和调控,利用交通信息化技术,实现快速便捷的交通信息查询。
三、运输系统建设在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中,需要建设全方位的运输系统。
包括建设城市内部的停车场和自行车租赁站、公共交通车站、步行街,与城市间的交通枢纽相连,建设更多的公共自行车道、步行友好通道和配套设施。
同时在旅游城市内,还可以适当设置环保电动游览车、人力车、马车等非机动交通工具,给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慢行交通选择。
四、宣传与推广对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
要通过官方网站、旅游地图、城市景点介绍等途径,向游客介绍慢行交通系统,提醒游客体验慢行之美,加强旅游城市的宣传力度。
通过宣传推广,进一步增强游客对旅游城市的认知和需要,提高旅游城市的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
城市慢行体系规划方案
城市慢行体系规划方案城市慢行体系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居民的出行质量,慢行体系规划方案应运而生。
慢行体系规划方案旨在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的通行环境,同时,也为环保和低碳出行提供了可能性。
下面就为大家提出一份慢行体系规划方案。
一、市中心区域的改造与提升。
市中心区域是城市的核心,也是人流量较大的地区。
因此,慢行体系规划方案首先应从市中心区域入手,改造与提升城市中心步行街及周边地区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公共空间。
主要措施如下:1. 提高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市中心区域的人流量比较大,需要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更加宽敞的通行空间,以提高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2. 完善交通设施:增设和改善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和斑马线等交通设施,便于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提高交通安全性。
3. 增加休息区和绿化带: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休息、休闲的场所,同时提升城市的观赏性和生态环境。
二、社区与城市的连接。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内的交通状况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出行质量。
因此,慢行体系规划方案还应注重社区与城市的连接。
主要措施如下:1. 完善社区内的步行系统:在社区内建设完善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方便居民步行和非机动车通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提高出行效率。
2. 建设社区公园和休闲场所: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方便居民在社区内进行活动,减少对外出的需求。
3. 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接驳:建设便捷的公交站点和轨道交通接驳点,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减少私家车使用。
三、慢行体系与交通网络的整合。
慢行体系规划方案应与城市交通网络有机整合,以进一步提高交通秩序和效率。
主要措施如下:1. 增加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的便利性:通过增设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斑马线和非机动车道等交通设施,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通行环境。
2. 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在城市道路上设置自行车专用道,为非机动车提供独立通行的通道,减少与机动车的冲突,提高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性和效率。
浅议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1 . 1 以人为本 人性化的城市慢 行交通规划 ,是 以人为中心、以人性化 为尺度 , 考察城 市慢行交通发展 、环境、安全等 因素与人 的 关系 ,制定 出符合人性化原则和 目标 的规划 内容 。
1 . 2空 间和谐 慢行交通需要扩展到整个道路交通 空间层面 。从点 ( 具 体 的慢行设施 )到线 ( 步行或 自行车专用道路 )再到面 ( 区 域范 围的慢行系统 )乃至到整个城市交通 空间 ( 点 、线 、面 慢行 系统的集合 ) ,整个城市 空间成 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的 主体 。从空间的层面 ,各部分之 间的协调才 能构成完整 、有 序 的慢行空 间系统 。 1 . 3特色 凸显 针对各个城市 的特 点,进行 有针对性 的慢行交通系统规 划。 1 . 4 交通 宁静 化 交通 宁静化 是通过街道 改造控制机动车 的流量与车速 , 通过提高公交易达性来减少私家车 的使用 ,同时积极鼓励步 行与 自行车的发展,最终使街道作为公共 空间得 到更加 公平 的利用。交通 宁静化应用在交通领域 ,主要体 现在构建城 市 宁静化 慢行 系统 ,旨在为居 民打造 一个 宁静和谐 的步行环 境。
l慢行交通系统及其规划核心理念 “ 慢行交通系统 ”是一种针 对行 人和骑车人 的需求 ,以 步行交通和 自行车为基础 ,结合城市沿线土地利用 以及服务 设施 ,给不 同 目的、不同类型的行人和骑 车人提供安全 、通 畅、舒适 、宜人的步行环境 ,从而吸 引更 多的行人使用步行 或 自行车出行的一种交通模式 。 城 市慢行交通规划 的核心理
-
2 8 8- 2 0 1 5 年6 月 源自理论前沿 工程技术
浅议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范苑苑
贵 州省城 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一所,贵州 I贵 阳 5 5 0 0 0 4
慢行系统工程方案
慢行系统工程方案慢行系统工程,是指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中,通过改善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城市居民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和减少交通拥堵,从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慢行系统工程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道路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行人和自行车设施、交通管理手段等方面,通过系统设计和实施,使城市交通更加便利、安全和环保。
同时,慢行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不同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慢行系统工程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慢行系统工程的基础。
通过科学规划城市道路网络、建筑布局,合理划分交通区域和保留绿地等措施,可以营造出更加适宜步行和骑行的城市环境。
例如,建立起城市中心步行区,限制汽车进入,增加行人道和自行车道,并设置更多的休息点和景观设施,让市民在街头漫步时有更好的体验。
在城市规划中,还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站点和线路,使公交车辆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出行需要,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促进环保出行。
二、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是慢行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实现慢行系统工程的目标,需要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包括增加公交线路密度、提高公交运行速度、改善公交站点设施等措施,使市民更容易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此外,在公共交通系统中,要逐步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车辆,提高公交车辆的环保性能。
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三、行人和自行车设施行人和自行车设施是慢行系统工程的重点建设对象。
通过建设更加完善的行人步道和自行车道,增加行人过街通道、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等,可以更好地保障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促进他们选择步行和骑行的出行方式。
同时,通过设置步行和骑行的便利设施,也可以提高市民对于慢行系统的接受度,鼓励更多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四、交通管理手段交通管理手段是慢行系统工程的补充和保障。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交通,可以减少交通拥堵,促进慢行出行方式的发展。
探讨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
探讨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的交通规划是能够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前提。
但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不单单需要考虑汽车交通,还应考虑慢速交通(如骑自行车与步行),以免给人们增添出行的困扰。
在城市慢行系统规划过程中,应在相关证据的基础上使其应用在设计过程中,并且对相应的项目设计进行审查。
只有这样,市民才能更加多样化地出行。
本文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策略0引言慢行交通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交通形式,也是环保、低碳、节能的出行方式。
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能够提升道路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并降低汽车尾气排放,进而会创造出一个舒适安宁,整洁美好的城市环境。
近年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已成为中国许多大中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方向。
比如北京,上海,杭州与济南等大中城市已经开始陆续建设慢行交通系统,随之而来的就是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该系统的建立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市民的生活中。
建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目的是有效地将机动车交通与非机动车交通有效区分开来,并且尽量避免相互干扰,使出行者能够享受高效,舒适和便捷的交通环境。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新型的慢行交通系统,该系统与城市发展兼容并且与城市公共交通完美结合,它将引导公民形成一个全新的出行概念。
1慢行交通的概述1.1慢行交通的特征慢行交通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交通形式,也是环保、低碳、节能的出行方式。
相比与机动车交通,慢行系统在出行效率与交通安全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灵活的机动性,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广泛存在。
(2)距离较短的优势显而易见。
(3)节约土地。
(4)提高效率。
(5)在城市交通安全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摘要】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慢行交通系统通过提供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等方式,改善了城市居民和游客的出行体验,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其特点包括环保、健康、便利和经济性。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交通需求、土地利用等因素,多采用交通管理、景观设计、交通设施建设等方法。
关键因素包括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
成功案例如丹麦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网络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步行街示范了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价值和效果。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和人口流动,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
【关键词】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旅游城市、重要性、特点、方法、关键因素、成功案例1. 引言1.1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上,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划和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可以让游客更加方便地游览城市,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慢行交通系统的特点包括便利、环保、低碳、健康等。
这些特点与现代人的生活理念相符,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
为了规划一个成功的慢行交通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道路设计、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成功的案例研究可以为其他城市的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总结。
通过不断完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可以为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性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性在旅游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慢行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通过规划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设施,可以鼓励人们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从而减少排放物的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慢行交通系统也有利于促进城市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鼓励人们步行或骑行,增加体育锻炼机会,减少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
小城镇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小城镇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摘要: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小城镇汽车数量快速增长,致使当地小城镇交通问题日益严重。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是一种安全、低碳、舒适,具有生活和休憩氛围的交通方式。
笔者根据小城镇发展慢行交通的特征,对发展小城镇慢行交通系统展开初步研究,并提出实施小城镇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 小城镇慢行交通小汽车引言改革开放后,乡镇工业受到支持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城镇密集地区、珠江三角洲临近港澳地区的小城镇,经济迅速发展,私家车保有量大幅提升。
迅速增加的私家车和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给小城镇交通带来了诸多隐患。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是解决汽车快速增长导致的各类交通问题最行之有效、经济易行的办法。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才刚刚开始实施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交通问题严重的小城镇仍然处在被完全忽略的地位。
一、慢行交通的概念和发展概况1.慢行交通的概念慢行的理论渊源贯穿于上世纪后期,是为了应对资本主义城市危机而出现的。
在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紧缩城市”的理论中,就体现了“慢行”的思想。
新城市主义的TOD模式,提倡减少出行者选择小汽车的比例;“精明增长”的10条原则中,有一点是建设步行式社区;“紧缩城市”提倡加强对公共设施的可持续综合利用,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效率,创造宜人的步行空间。
国外关于慢行交通的研究比较早,也比较全面。
我国慢行交通的概念首次出现在2001年上海市政府制定并颁发的首部《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中,将慢行交通定义为“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由步行、自行车、助动车三类交通方式组成,其中特别强调助动车是低速环保型助动车,最高车速不大于20km·h-12,噪声低,制动良好[2]。
2.慢行交通的发展概况上世纪90年代,德国政府鼓励民众骑自行车出行,并建设了完善的自行车道。
德国人自行车拥有量为81.4%,38%的德国人骑车上班。
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阐析
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阐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所存在的不足,慢行交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规范系统化的慢行交通建设,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生活品质、彰显城市活力的途径之一。
基于此,本文就从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展开分析。
关键词: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1、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存在的必要性1.1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慢行交通空间像城市的毛细血管一样充斥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无论是商务区、商业街,还是居住社区,慢行交通方式都处于优先地位,这些地方将是展现城市魅力、都市活力的焦点。
具有文化情趣,色彩多变,充满亲切感人性化的慢行空间将是反映城市文化的窗口。
1.2鼓励低碳生活慢性交通出行方式不仅是低碳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更是有利于出行者身体健康的出行方式。
虽然目前在国人的观念里,小汽车仍是地位身份的象征,但是仍有大部分长期开小汽车的“受害者”,如果环境良好,他们更愿意骑非机动车出行,以便摆脱长期以来的“颈椎病”“肥胖症”等。
如今人们物质生活达到较高的层次,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再符合人们的要求,人类最初的“慢生活”受到青睐,“慢”生活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希望通过“慢生活”、“慢运动”方式,来放松身心,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研究和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已有的规划以及规划的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2、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现存问题及原因2.1评价标准体系不统一2.1.1慢行交通评价标准体系①宏观评价体系。
宏观评价体系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土地利用类型、城市道路布局特点、就业、居民平均收入、家庭人口组成等对步行出行行为产生的影响,宏观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慢行系统的发展战略层面;②微观评价体系。
微观评价体系是从微观角度研究步行系统及周围环境中,对步行有影响的因素及细节,如绿化带长度宽度,缓冲带宽度,街灯间距等,微观评价体系主要针对慢行交通系统的实施策略层面。
某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汇报稿
3.居民慢行交通出行特征 从历年发展趋势看,随着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慢行交通出行的总比 例虽然逐年下降,但仍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
年份 1986 1997 2000 2005 体力类出行 步行 27.6 21.51 27.61 31.10 自行车 56.3 60.78 42.77 33.78(自行车+助动车) 车 机动化出行 公交 13 8.7 22.2 20.53 出租车 3.1 1.75 1.49 0.81 7.26 5.93 13.78(其中小汽车9.05) 其它
步行单元种类数量用地类型步行设施的特点中心区步行单元以商业金融为主人流量较大持续性较强需要较宽的步行道并可设置行人休息的设施居住区步行单元39以居住用地为主为人们日常生活步行区域总体流量较平均需要良好的环境及景观混合功能区步行单元30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及绿化办公等混杂型流量分布不均以用地性质布置相应符合的步行设施交通枢纽步行单元以大型换乘为主的用地瞬间流量较大全天总流量较为可观以广场及疏散人流的设施为主以交通换乘为优先考虑历史街区步行单元历史文保用地为主商业休闲为主的步行街旅游风景区步行单元城市公园绿地为主结合景观突出步行游憩的功能文教区步行单元教育科研用地为主需要良好的环境及景观工业仓储区步行单元17工业及仓储用地主要考虑上下班时的人流疏散尽量将厂区与职工宿舍用步行系统相连避免货运交通的影响峰谷流量明显步行系统规划步行单元划分某市步行单元划分步行系统规划步行单元划分由于各个片区步行活动的聚集程度不一根据步行单元在整个城市中的需求层级规划确定了重点步行单元作为某市优先鼓励步行建设的区域
8.58% 12.96% 10.28% 22.52%8.49% 10.01% 9.92% 15.96%7.24%
27.86%
32.42% 30.68%
杭州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及启示
杭州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及启示崔曙平提倡步行及自行车交通方式,实行步行者优先,为包括游客和交通弱势群体在内的步行者及自行车使用者创造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交通环境,在这方面,杭州市的做法具有先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城市慢行系统分析对环境的关注和人本主义的回归正在使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城市中成为受鼓励的出行方式。
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的城市慢行系统,体现了公平和谐、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城市居民通勤、休闲、观光等交通需求的同时,也使人们有暇去欣赏和体味城市个性化空间的魅力。
与此同时,城市慢行系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减少资源消耗和对城市环境的积极影响等诸多方面。
事实上,很少有交通方式在环境保护方面能超过自行车。
这是因为自行车不排放尾气,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使用,并且还可以健身。
而最重要的是,自行车是通过效率最高的交通工具—对于同样的道路条件,自行车的通过率是小汽车的12到20倍。
中国是著名的“自行车王国”,有关数据表明,中国自行车总量约为4.5亿辆。
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自行车交通出行占30%以上,小城市所占比例更高,尤其是居民短途交通出行(6KM以下),自行车交通占60%以上。
根据北京市2001年城市客运方式调查,自行车出行比例在38%左右。
而2000年苏州居民的通勤交通方式结构调查显示,苏州居民日常出行中,自行车出行占到46.1%。
但是,中国目前自行车的道路状况正在发生令人担忧的改变。
以大连为代表的一些城市实施了禁止自行车交通的措施,旨在建设“无自行车城市”;哈尔滨早在2001年就为了提高车辆通行能力而将自行车道搬上了人行道,广州、上海、北京、南京等多个大城市在发展道路交通方面也出现类似的现象。
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广州市自行车使用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34%下降到2000年的大约16%。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中年长者和少年儿童更愿意选择步行的出行方式。
在苏州居民出行方式调查中,38%的老人(60岁以上)选择步行方式出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慢行交通
1)概念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一般情况,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 ·h -1的交通方式。
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由于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虽然慢行交通出行速度较低,但在出行方式选择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交通结构中,慢行交通都占据50%以上的份额(如上海占56%,深圳占67%)。
慢行交通往往是出行起点始发及出行终点到达的必要方式,在出行中是不可取代的。
而且人们的活动与出行呈现多样化的出行目的和出行空间等特征,特别是随着后汽车化时代的到
来,人们对休闲、健身等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始终会维持在相当的水平。
2)特点
慢行交通中的步行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出行方式。
纵观人类文明史,交通工具的变革只能提升出行的速度、扩大人类活动的范围,却永不能代替人们行走的需求和愿望。
自行车是以汽车为代表的机动化之前的主要代步工具,然而随着城市交通的机动化发展,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在一些城市却逐步淡出,但是在日本、荷兰、丹麦等交通高度机动化的国度里,自行车交通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并成为城市亮丽的动态风景线。
因此,有必要为慢行交通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慢行交通的基本特点可归纳如下:
①贯穿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每个角落,满足居民出行、购物、休憩等需求;
②短距离出行有明显优势。
慢行交通以人
云美萍1,杨晓光1,李盛2
(1.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上海201804;2.法国路桥大学城市与交通实验室,巴黎77455)
YUN Mei-ping 1,YANG Xiao-guang 1,LI Sheng 2
(1.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1804,China;
boratory of "City,Mobility,Transport",The National Ecole of Route and Bridge,Paris 77455,France)
A Brief Review of Planning for Ped and Bike System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
出行产生点出行吸引点
图1慢行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定位
Fig.1Functionality of 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 in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力为空间移动的动力,行进速度低,步行速度在0.5~2.16m·s-1,自行车速度一般在10km·h-1左右;出行距离较短,一般小于3km;
③绿色环保健康,不带来环境污染,还兼有锻炼身体的功效;
④在交通安全中处于弱势地位。
3)定位
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团内出行的主要方式,是居民实现日常活动需求的重要方式和城市品位的象征。
慢行交通不仅是居民休闲、购物、锻炼的重要方式,也是居民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是中、长距离出行中与公共交通接驳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
以出行产生点、出行吸引点、轨道交通(换乘)站点等为中心的慢行圈的高品质建设是保障慢行交通权利,提高慢行交通品质,引导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结构合理化的重要环节。
慢行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定位见图1。
2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包括为慢行活动提供的场所、活动在其中的人和进行着的活动。
慢行系统由3要素构成:慢行空间是系统的形态要素;慢行主体是系统的实施者要素;慢行行为是系统的动态要素。
慢行系统是城市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集,除担负一定的通勤交通功能外,还提供市民休闲、锻炼、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
慢行空间包括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和非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前者一般用于行人或自行车通过性的设施,包括人行道(sidewalk)、人行横道(passway)、人行地道、人行天桥、非机动车道等;后者可分为休闲旅游性质的慢行空间(林间步道、山间道、滨水道等)和商业性质的慢行空间(商业步行街等)。
慢行主体是在慢行空间中进行通勤、休闲、购物、锻炼等活动的行为主体。
可分为以下几类:采用慢行作为通勤方式、采用机动化交通及慢行交通组合作为通勤方式、以慢行作为休闲、锻炼、购物等非通勤方式。
慢行行为会随着经济和城市发展而改变,表现出多样化的功能:①交通功能。
是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提供与各种机动化交通方式之间的接驳;②活动功能。
主要是各类公共活动、人流聚集,如广场;③锻炼与健身功能。
如林间步道、山地自行车道、绿地步道;④休闲及观光功能。
如风景区、公园、绿地;⑤商业功能。
如商业步行街、商业建筑体的联络等;⑥避难功能。
灾难发生时的避难场所常与绿地步道结合。
3规划理念
1)用地层面——建设多功能社区
多功能社区集商业、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具有以下作用:
①源头上减少长距离出行,居民可在社区内部完成大部分的活动需要;
②使慢行交通成为社区内的主要出行方式;
③社区重获活力,构建和谐社区。
2)规划层面—
—引导交通方式结构合理化
云美萍,等: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
在相关专项规划中落实慢行规划的理念,引导以提高人的出行舒适性为目标的慢行系统规划(并非仅是车辆的通行顺畅)。
鉴于高品质的慢行系统是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城市更应关注慢行交通的品质建设,最终实现“慢行交通为辅、公共交通为主的”绿色出行结构。
3)建设层面——建设和谐慢行圈
慢行圈可分为3类:以出行产生点为核心(居住区),打造和谐慢行街区;以出行吸引点为核心(工作单位、学校、商业区等),打造富有亲和力的慢行空间;以公共交通枢纽站为核心,形成友好的慢行通道。
在慢行圈内给慢行交通充分的优先权,引导居民采用慢行及慢行接驳公交的出行方式,创造良好人居、可步行、亲和的环境。
4)设施层面——融合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
建好慢行与公共交通的换乘设施,诸如行人无障碍设施,自行车停放、租赁设施,甚至在轨道列车内设置自行车车载位,鼓励居民采用“B+R”(Bicycle and Ride)的出行方式。
5)设计层面——宁静化交通设计
利用设计手段确保机动车在慢行交通活跃的区域降低车速,利用醒目铺装提醒驾驶人将通行优先权给予慢行主体。
6)运行层面——确保慢行过街、慢行通道、慢行网络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对慢行主体这类交通弱势群体给予充分的尊重及人文关怀,尤其应关注老年人、儿童及残障人通行的便捷性,确保慢行主体的通行权和通行空间不受侵犯,保障慢行设施无障碍及通行空间的连续性。
4规划内容
1)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依据城市的地域特征及城市发展规划,结合城市交通系统特征及慢行系统现状,明确城市慢行系统的定位,确立发展目标,提出未来的发展对策。
同时,慢行系统的战略规划还应反馈于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并指导相关的专项规划及设施建设。
2)布局规划
慢行系统的布局规划即明确城市各慢行圈的规模及功能,引导城市未来交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战略规划由节点到通道再到网络的逐步落实,同时布局规划也与居民的各项慢行活动密切相关,是居民休闲、购物、锻炼场所的空间体现。
为保障慢行活动的便捷性与舒适性,还应提出慢行空间的运行组织模式。
3)设施规划
设施规划是针对布局规划中慢行交通的各类节点设施、通道设施、网络设施的新建、改建计划。
例如慢行过街设施、慢行通道(康体绿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网络的可达性等。
(作者简介:云美萍(1977—),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交通系统管理与行为、防灾与救灾交通系统。
E-mail:
yunmp@)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