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课程设计-低通滤波器设计
课程设计-低通滤波器设计(总1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2010/2011学年第 2 学期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低通滤波器设计起迄日期: 6 月 13 日~6月 24日课程设计地点:指导教师:系主任: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1 年 6 月12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设计目的及要 (5)1.1设计目的 (5)1.2设计内容和要求 (5)2 设计原理 (5)2.1 FIR滤波器 (5)2.2窗函数 (6)2.3矩形窗 (7)3 设计过程 (8)3.1 设计流程图 (8)3.2 产生原始信号并分析频谱 (8)3.3 使用矩形窗设计不同特性的数字滤波器 (10)3.4 信号滤波处理 (1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12)5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2)6 参考文献 (13)附录: (14)低通滤波器的设计1 设计目的及要求1.1设计目的设计一种低通滤波器并对信号进行滤波。
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滤去信号中的中频和高频成分,增强低频成分。
要求做到:1.了解MATLAB的信号处理技术;2.使用MATLAB设计低通滤波器,掌握其滤波处理技术;3.对滤波前和滤波后的波形进行时域和频域比较。
1.2设计内容和要求1.熟悉有关采样,频谱分析的理论知识,对信号作频谱分析;2.熟悉有关滤波器设计理论知识,选择合适的滤波器技术指标,设计低通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对比分析滤波前后信号的频谱;3.实现信号频谱分析和滤波等有关MATLAB函数;2设计原理本次课程设计,我们主要是基于矩形窗的FIR滤波器来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
2.1 FIR滤波器FIR滤波器即有限抽样响应因果系统,其单位抽样响应h(n)是有限长的;极点皆位于z=0处;结构上不存在输出到输入的反馈,是非递归型的。
其系统函数表示为:普通的FIR滤波器系统的差分方程为:式中:N为FIR滤波器的抽头数;x(n)为第n时刻的输入样本;h(i)为FIR滤波器第i级抽头系数。
SQMWD-Y无线随钻测斜仪简介2011-02-19
四、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士奇公司专为MWD研发,采用电阻 应 变原理设计的专利产品。外壳所有应力感应处全部采用煅 造不锈钢设计,无需充油,最大抗过载能力达到300MPa 以上,工作温度为 -55~125℃, 可以直接安装在立管或
泥浆管线自带的2“由壬扣上,经久耐用。
(ZL 200920297071.7)
五、数据处理仪
数据处理仪与信号发生器做成一体,在功能不变 的前提下,携带更方便,操作更简单。
六、近钻头井斜测量
从上图可以看出钻进过程中,井下仪器测出的一组全 测量数据中包含了近钻头井斜和探管井斜,两测点之间相 距3.5m,在定向过程中不同井段如增斜、 稳斜、 降斜的 趋势能够通过两井斜之间的差值反映出来。并能根据两井 斜之间的差值通过公式预算出井底井斜。
伽马探管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 0~500 API 测量精度: ±5% 灵敏度: 2 cps/API 垂直分辨率: 173mm( 6.8 ″)
二、测量探管
a、探管使用自主研发的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定向 测量模块(ZL 200520032628.6)抗强震动、 尤其抗强 冲击可达3500g。
SQMWD-Y总体结构框图
探管把实时测得的井斜、方位、工具面、温度等参数 的值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形成电压脉冲序列。当脉 冲发生器接收到来自探管的信号后,蘑菇头上提,泥浆从 小限流环通过,仪器内外压力平衡,主阀头在弹簧力的作 用下被推到限流环上端,这样就限制了泥浆的流动并导致 立管压力升高;随后蘑菇头下放,堵塞小限流环,主阀头 在泥浆力的反作用下被顶起,又导致立管压力降低,从而 形成压差。 此时,安装在井口的压力传感器就能检测到由此产生 的泥浆压力脉冲信号并将脉冲信号经司钻显示仪传送给数 据处理仪, 通过滤波、放大、模/数转换等处理后传给PC 机,最后计算出井斜、方位、工具面、温度等参数的值, 用以指导钻井作业。
261GS_GC_GN_D_cn-2011-2-23 ABB变送器
IC-V >5
>25 >38 >45
WB-V >5
>25 >50 >600
安全压力 变送器可暴露于线路压力进行压力测试,压力可达:参见压 力极限一节。
3
2600T系列压力变送器 261GS,261GC型
DS/261GS/GC/GN_ZH_D
环境极限
电磁相容性(EMC) 符合 EMC 指示 89 / 336 / EEC 以及 EN 61000-6-3 (关 于排放)及EN 61000-6-2 (关于抗扰度要求及测试) 满足NAMUR建议。
抗冲击(按照IEC 60068-2-27) 加速度: 50g 持续时间:11ms
本质安全:
I, II, III 级; 1 部; A, B, C, D, E, F, G 组 I级; 0区; AEx ia IIC组 T6; T4
湿润及粉尘区域
变送器具有防粉尘 及砂密封性,并 有浸没保 护,如I EC EN60529 (1989)至IP 67(IP 68,可选) 或由 NEMA至 4X或由 JIS 至 C0920 所规定。
储藏温度极限
下限: -50℃(-58℉),–40℃(-40℉),LCD指示器 -10℃(+14℉),白油填充液
上限: +85℃(+185℉)
压力极限
过压力极限(不损坏变送器)
0绝对压力至 – 1MPa, 10bar, 145psi,传感器代码 C,F – 0.5MPa, 5bar, 72.5psi,传感器代码 L – 2 MPa, 20bar, 290psi,传感器代码 D – 6MPa, 60bar, 870psi,传感器代码 U – 20MPa, 200bar, 2900psi,传感器代码 R – 90MPa, 900bar, 13050psi,传感器代码 V
郑君里第三版信号新增知识在考研真题中的体现
为什么我推荐大家使用最新的第三版教材呢,这是因为第三 版相对于第二版,每个新增加的知识点在有代表性的名校的历年 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体现: 来看看清华大学电子系 2011 年的第三大题,此题就是以通信系统 的多径失真为背景的,并且和新版教材的关于多径失真的讨论题 的设置几乎一模一样,只是问题更加深入,考察了信号与系统的 多个的知识点,更具综合性。 三、如图所示一个简单的二径通信系统,
Cz − n1
1 + 0.5e
j
2π 3
z −4
(其中 C 为常数, n1 ≥ 0 )
4 易知 H1 ( z ) 的所有极点位于 z = 0.5 < 1
圆上(这里忽略原点处
C =1
可能的极点) 。 所以 H1 ( z ) 是因果稳定的系统。通常 取
,
n1 = 0 使得 H1 ( z ) 为最小相位系统,且保持原输入信号的幅度不
∞ ∞
y p (t ) =
n =−∞
∑
yd (n )δ (t − nTs ) =
n =−∞
∑ x (n )δ (t − nT )
s
根据抽样定理,只要理想带限内插滤波器 H L (ω ) 的增益 A = TS 时,它的 输 出 是 yc (t ) = x (t − t0 ) , 即 将 无 失 真 的 重 建 新 号 , 因 此 , 为 使
∞ ∞
x p (t ) =
n =−∞
∑
xc (nTs )δ (t − nTs ) =
n =−∞
∑ [ x (nT ) + α x (nT
s
s
− 3Ts )]δ (t − nTs )
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识别-膜与医药学-2011
G蛋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亦称信号转换蛋白,它将受体腺苷酸环化酶偶联起来,使细胞外信号跨膜转换为细胞内信号,即第二信使cAMP。Gs偶联Rs和腺苷酸环化酶,Gi偶联Ri和腺苷酸环化酶。Gs和Gi均已被纯化,相对分子量为80×103~100×103,均由α、β、γ亚基组成,其β、γ亚基相同,而α亚基各不相同。
cAMP信号通路的主要效应是激活靶酶和开启基因表达,这是通过蛋白激酶A完成的。cAMP特异地活化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kinase)而表现出不同的效应。蛋白激酶A由两个催化亚基和两个调节亚基组成,在没有cAMP时,以钝化复合体形式存在。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改变调节亚基构象,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解离,释放出催化亚基(图5-27)。活化的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可使细胞内某些蛋白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于是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有不同套的靶蛋白被磷酸化,例如同样是肾上腺素这种胞外信号的刺激,在骨骼肌细胞激活的蛋白激酶A使与糖元分解代谢有关的酶磷酸化,扳动分解糖元生成葡萄糖的机制;在脂肪组织使脂肪分解代谢有关的酶磷酸化,从而导致甘油三脂分解生成脂肪酸。这就解释了为什麽cAMP的效应随靶细胞不同而变化。通过蛋白激酶A的活化,进而使下游靶蛋白磷酸化,从而影响细胞代谢和细胞行为是细胞快速应答胞外信号的过程。此外,还有一类细胞缓慢应答胞外信号的过程,这就是cAMP信号通路对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G-蛋白偶联的受体是细胞表面由单条多肽经七次跨膜形成的受体,N-末端在细胞外,C-末端在细胞内,受体的氨基酸序列含有7个疏水残基肽段,每段22~24个氨基酸残基,形成七次跨膜α-螺旋,其中螺旋5和6之间的胞内环状结构域及C端肽段对与G-蛋白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G-蛋白偶联的受体介导无数胞外信号分子的细胞应答,包括多种蛋白或肽类激素、局部介质、神经递质和氨基酸或脂肪酸的衍生物以及光量子。尽管与这类受体相作用的信号分子多种多样,受体的氨基酸序列也千差万别,但从已分析过的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的结果表明,在所有真核生物从单细胞酵母到多细胞哺乳类都具有相似的七次跨膜结构。甚至在细菌中虽然没有G-蛋白,但发现有结构相似性的膜蛋白--视紫红质(一种光驱动的质子泵)。可见,这类受体在进化上是相当古老的。
信号完整性分析与测试
信号完整性分析与测试信号完整性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通过这个短期的学习,对信号完整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本文只是简单介绍和总结了几种常见现象,并对一些常用的测试手段做了相应总结。
本文还有很多不足,欢迎各位帮助补充,谢谢!梁全贵2011年9月16日目录第1章什么是信号完整性 ----------------------------------------------------------------------------------- 3第2章轨道塌陷------------------------------------------------------------------------------------------------ 5第3章信号上升时间与带宽 -------------------------------------------------------------------------------- 6第4章地弹 ------------------------------------------------------------------------------------------------------ 8第5章阻抗与特性阻抗 -------------------------------------------------------------------------------------- 95.1 阻抗 ---------------------------------------------------------------------------------------------------- 95.2 特性阻抗 ---------------------------------------------------------------------------------------------- 9第6章反射 ----------------------------------------------------------------------------------------------------- 116.1 反射的定义------------------------------------------------------------------------------------------- 116.2 反射的测试方法 ------------------------------------------------------------------------------------ 126.3 TDR曲线映射着传输线的各点----------------------------------------------------------------- 126.4 TDR探头选择--------------------------------------------------------------------------------------- 13第7章振铃 ----------------------------------------------------------------------------------------------------- 14第8章串扰 ----------------------------------------------------------------------------------------------------- 168.1 串扰的定义------------------------------------------------------------------------------------------- 168.2 观测串扰---------------------------------------------------------------------------------------------- 16第9章信号质量----------------------------------------------------------------------------------------------- 189.1 常见的信号质量问题 ------------------------------------------------------------------------------ 18第10章信号完整性测试 ------------------------------------------------------------------------------------- 2110.1 波形测试 -------------------------------------------------------------------------------------------- 2110.2 眼图测试 -------------------------------------------------------------------------------------------- 2110.3 抖动测试 -------------------------------------------------------------------------------------------- 2310.3.1 抖动的定义 --------------------------------------------------------------------------------- 2310.3.2 抖动的成因 --------------------------------------------------------------------------------- 2310.3.3 抖动测试 ------------------------------------------------------------------------------------ 2310.3.4 典型的抖动测试工具:------------------------------------------------------------------ 2410.4 TDR测试 ------------------------------------------------------------------------------------------- 2410.5 频谱测试 -------------------------------------------------------------------------------------------- 2510.6 频域阻抗测试-------------------------------------------------------------------------------------- 2510.7 误码测试 -------------------------------------------------------------------------------------------- 2510.8 示波器选择与使用要求: ---------------------------------------------------------------------- 2610.9 探头选择与使用要求 ---------------------------------------------------------------------------- 2610.10 测试点的选择 ------------------------------------------------------------------------------------ 2710.11 数据、地址信号质量测试--------------------------------------------------------------------- 2710.11.1 简述 ----------------------------------------------------------------------------------------- 2710.11.2 测试方法 ----------------------------------------------------------------------------------- 27第1章什么是信号完整性如果你发现,以前低速时代积累的设计经验现在似乎都不灵了,同样的设计,以前没问题,可是现在却无法工作,那么恭喜你,你碰到了硬件设计中最核心的问题:信号完整性。
智能变电站概述及通讯结构图
电气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作业智能变电站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3级01班姓名:苗增学号:134智能化变电站建设苗增西安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临潼,710600摘要:智能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在IEC61850通信协议基础上分层构建,能够实现智能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化变电站间隔层和站控层的设备及网络接口仅接口和通信模型发生了变化,但过程层却由传统的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设备以及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电缆连接,改变为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一次设备、合并单元、光纤连接等内容。
1.智能化变电站的体系结构与通讯网络IEC61850将智能变电站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各层内部及各层之间采用高速网络通信。
整个系统的通讯网络可以分为:站控层和间隔层之间的站控层通讯网、以及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的过程层通讯网。
站控层通信全面采用IEC61850标准,监控后台、远动通信管理机和保护信息子站均可直接接入IEC61850装置。
同时提供了完备的IEC61850工程工具,用以生成符合IEC61850-6规范的SCL文件,可在不同厂家的工程工具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交互。
2.间隔层通讯网采用星型网络架构,在该网络上同时实现跨间隔的横向联锁功能。
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采用单以太网,1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需采用双以太网。
智能化变电站通讯结构见如下示意图: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特点采用分层分布、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支持IEC61850标准,间隔层测控/保护装置全面通过中国电科院RTU 检测中心的一致性测试和荷兰KEMA公司IEC61850一致性测试及认证;当地监控系统适用于多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多硬件系统(32位/64位)的混合平台;当地监控系统采用图库一体化设计,并内嵌了操作票和一体化五防等功能;采用嵌入式软/硬件设计技术,实现了变电站层通信平台的通用化和装置化,可以方便地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要;间隔层测控/保护装置采用了网络化硬件平台,实现了硬件的标准化、模块化,方便配置和扩展。
显卡供电电路和工作原理
虽然显卡的工作原理非常复杂,但是它的原理和部件倒是很容易理解。
数据离开CPU,必须经过4个步骤,才会到达显示屏上。
1.从PCI bus进入GPU——将CPU送来的数据送到GPU里面进行处理。
2.从GPU进入显存——将芯片处理完的数据送到显存。
3.从显存进入DAC——由显存读取出数据再送到RAMDAC(随机读写存储数模转换器),RAMDAC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4.从DAC进入显示器——将转换完的模拟信号送到显示屏。
下面扯显卡的供电电路。
绝大多数显卡是由主板上的AGP/pcie插槽供电的,没有电池来供应所需的工作电能,而是由显卡上的金手指通过主板的插槽和电源的+12V 6pin接口等来获得所需的电量。
原本打算把AGP插槽的供电定义发上来,但考虑到已经不合实际情况,故作罢。
PCIE插槽的定义:靠近CPU的那一组触点为A组,对面为B组,由主板的I/O 芯片往南桥方向数,每一边各有82个触点。
+12V供电:A2,A3,B1,B2,B3+3.3V:A9,A10,B8+3.3Vaux:B10PCIE显卡没有+5V供电。
显卡的供电无论是通过主板进入,还会是直接外接电源进入,都不可能正好符合显卡各种芯片正常工作的电压值。
超过频的都知道,GPU的核心供电是0.9~1.6V,显存供电是1.5~3.3V,接口部分有的需要3.3v,有的需要+5V,各不相同,于是这就涉及到显卡上直流电源模块设计的问题。
直流电源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无论输入端的电压怎么变化,它都能输出一个相对稳定的预先设计的较为平滑的电压值,并可以带动一定的负载。
显卡上的直流电源供电模块主要有三大类:三端稳压;场效应管线性降压和开关电源稳压方式。
他们的工作模式都是采取降压工作模式,即输出电压总是低于输入电压。
1.三端稳压供电方式这是显卡中相对较简单的一种供电方式,采用的集成电路主要有1117,7805等。
这种方式虽然较简单,但是提供的电流很小。
2011第二章温度习题
1. 已知铂铑10-铂(S)热电偶的冷端温度t0=25℃,现测得热电动势E(t ,t0)=11.712mV ,求热端温度是多少度?解:由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表查出E(25,0)=0.161mV ,根据式(5-2-1)计算出 11.873mV 0.161)mV (11.712E(t,0)=+=再通过分度表查出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8.1216851.11159.1310011.851)-(11.8731200t =-⨯+=℃2. 已知镍铬-镍硅(K)热电偶的热端温度t =800℃,冷端温度t0=25℃,求E(t ,to)是多少毫伏?解:由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表可查得E(800,0)=33.275mV ,E(25,0)=1.024 mV ,故可得E(800,5)=33.275-1.024=32.251mV3.现用一支镍铬-康铜(E)热电偶测温。
其冷端温度为30℃,动圈显示仪表(机械零位在0℃)指示值为400℃,则认为热端实际温度为430℃,对不对?为什么?正确值是多少?解:不对,因为仪表的机械零位在0℃,正确值为400℃。
4. 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4.5mm 变到5.0mm 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由3.5V 减至2.5V ,求该仪器的灵敏度。
解:该仪器的灵敏度为25.40.55.35.2-=--=S mV/mm5. 有三台测温仪表,量程均为0~800℃,精度等级分别为2.5级、2.0级和1.5级,现要测量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2.5%,选那台仪表合理? 解:2.5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20℃,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4%;2.0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16℃,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3.2%;1.5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12℃,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2.4%。
因此,应该选用1.5级的测温仪器。
检测技术练习31.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C )蜂鸣器中发出“嘀……嘀……”声的压电片发声原理是利用压电材料的(D )A.应变效应B.电涡流效应C.压电效应D.逆压电效应2.使用压电陶瓷制作的力或压力传感器可测量(C )。
信号机介绍(2011)
1.系统概况三宏城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针对我国城市交通混和交通流的特点,吸收国外系统SCOOT、SCATS、ACTRA、ITACA等的优势,面向中、小城市而开发的先进交通管理系统。
系统以城市区域控制、线协调控制为核心,采用“弱中心、强路口”的控制策略,路口采用三宏SH-ITC-II智能交通信号机。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扩展实现城市路网交通流数据的采集、统计与发布功能;可扩展实现城市路网交通监控和交通违法检测管理功能;可扩展实现交通执法车辆的指挥调度等。
系统针对中国国情和国内用户的特点,采用了国内熟知的交通概念,开发了国内常用的功能,可选用适合地方特点的交通检测器,可预先设计与所实施城市交通状况相适应的基本控制策略。
系统软件采用图形化中文操作界面,系统直观、友好、易操作,具有完整的在线帮助功能。
2.系统框架SH-ATMS(sunnyhot-Advance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采用二级分布式结构,两层之间具有一定的优先、从属和交互关系。
中心级具有强大的采集路网交通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并生成相应的控制策略指挥协调控制路口信号机。
留有信息发布诱导、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警察系统等交通系统的可扩展接口。
三宏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物理结构如下:系统的结构层次可伸缩,在系统控制路口数较少时,可采用两极控制网络,适应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阶段性建设的特点,随着项目建设范围的逐步扩大,最终实现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框架如下图:3.系统功能SH-ATMS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以先进的SH-ITC-I智能信号机为依托,中心软件系统从战略控制的层面统一管理协调控制,实现实时自适应控制。
智能信号机功能强大,具有数据处理和路口配时优化功能,具有集成其它ITS系统的可扩展性,同时也降低了对中心系统和通信系统的依赖性,使建立的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SH-ATMS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适应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建设的阶段性特点,交通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保证合理投资的基础上,可通过合理组合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控制软件,构成既满足自己当前意愿,又符合长远发展要求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基于多信号流图的随动系统测试性分析
基于多信号流图的随动系统测试性分析发布时间:2022-12-30T07:39:05.59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7期作者:蒋文君[导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装备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加大了故障诊断难度,如何提升装备测试性设计水平从而实现快速诊断及故障隔离成为现阶段研究重点。
蒋文君(江南机电设计研究所,贵阳 550025)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装备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加大了故障诊断难度,如何提升装备测试性设计水平从而实现快速诊断及故障隔离成为现阶段研究重点。
本文以某装备随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试性分析,以多信号流图模型为手段,开展测试性分析,得到测试性指标,并根据测试性指标改进测试性设计,通过改进设计,降低了测试成本。
关键词:随动系统;多信号流图;测试性分析0 引言随着武器装备性能的优化,其结构日趋复杂,越来越多大型复杂武器装备问世,装备复杂程度的升高意味着更高的故障检测能力需与之匹配,对武器装备测试和诊断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1]。
在产品设计初期获取产品故障检测率、隔离率等测试性数据,对装备测试性设计进行评估与分析,进行升级改进,对于提高装备故障检测性能及后续装备保障具有重要意义[2]。
多信号流图建模方法广泛应用于复杂系统测试性建模。
吕晓明[3]等基于多信号流图模型开展分层系统测试性建模与分析,实现分层系统诊断策略精准定制。
韩露[4]等构建导弹系统级多信号流图测试性模型,并对测试点布局进行优化,满足测试性指标的同时减少了测试个数,从而降低测试费用。
本文以多信号流图理论为基础,开展系统测试性建模与分析,通过TADS测试性分析设计系统,对某装备随动系统进行多信号流图建模和分析,结果表明,多信号流图测试性建模分析对于产品测试性设计与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1 多信号流图模型定义多信号流图模型由美国Pattipati和Deb提出,该模型兼容信号多维属性,能识别系统中与元件关联的信号属性和测试检测到的信号属性,通过求取系统故障-测试相关性矩阵,对系统故障信号到测试点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描述了故障与测试、测试与测试之间的关系,其覆盖多个信息流模型,其结构与系统物理结构更贴近[6]。
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
1.1联网接入架构各类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资源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包括行业单位专网或私网、互联网等。
公安机关在互联网上建设省市县三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各类社会单位的视频信息通过互联网接入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
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能够整合并统一管理所有不同链路、不同技术要求的社会图像监控资源。
未来,随着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逐渐增多,有条件的派出所也可建设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联网接入平台。
县(市、区)公安机关在互联网内部署建设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用于接入汇聚本辖区的社会视频监控资源。
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县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本市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省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全省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各级平台应搭建于具备固定IP的互联网环境下,兼顾经济性与多用户同时使用的需求,县级以上平台互联网带宽应不低于50M。
5.1.1通信协议结构5.1.1.1概述视频、音频、数据等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通信协议的结构见下图所示。
图通信协议结构图联网系统在进行视音频传输及控制时应建立两个传输通道:会话通道和媒体流通道。
会话通道用于在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并传输系统控制命令;媒体流通道用于传输视音频数据,经过压缩编码的视音频流采用RTP/RTCP传输。
5.1.1.2会话初始协议安全注册、实时媒体点播、历史媒体的回放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RFC 3261(SIP)规定的REGISTER、INVITE等请求和响应方法实现,历史媒体回放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2976规定的INFO方法实现,前端设备控制、信息查询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 3428规定的MESSAGE方法实现。
SIP消息应支持基于UDP和TCP传输。
5.1.1.3会话描述协议联网系统有关设备之间会话建立过程的会话协商和媒体协商应采用RFC 4566(SDP)协议描述,主要内容包括会话描述、媒体信息描述、时间信息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2011第2章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 例1 弹簧—质量—阻尼器系统
输入——f (t) 输出——y(t)
要求写出系统在外力f (t)作用下的 运动方程式 (1)列出原始方程式 d 2 y (t ) f (t ) f1 (t ) f 2 (t ) M 2 dt (2)消去中间变量 dy( 阻尼器阻力 t ) f (t ) B f (t)弹簧力 = Ky(t)
建立数学模型应注意
全面了解系统的自然特性,分析研究的目的
和要求,决定能否忽略一些次要因素而使系 统数学模型简化。 根据所应用的系统分析方法,建立相应形式 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等)
3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途径:
演绎法:
在建立模型时,通过对系统本身机理(物
理、化学规律)的分析确定模型的 结构和参 数,从理论上推导出系统的数学模型的一 种方法。
例5 热力系统
t —— 供给水箱中水的热流量(瓦特); 输入量为 i 0 —— 出水带走的热流量(瓦特); 输出量为q 0 c —— 进水带入的热流量(瓦特); s — 通过热绝缘耗散的热流量(瓦特)。 R —— 由水箱内壁通过热绝 C —— 水箱中水的热容量(焦耳/℃); (1)按能量守恒定律可写出热流量平衡方程 缘扩散到周围环境的等效热 q 0 —— 出水流量(千克/秒); Q 水箱中水的温度(℃)。 i —— t 值(℃/瓦特)。 0 c s Cp —— 水的比热(焦耳/千克· ℃)。 (2)找出中间变量
Ka Kt 为各元件传递系数的乘积,称为系统 K K e 的开环放大系数。 2 Tm Ta Tm dM L d w dw 1 Ta Tm 2 Tm w ua ML
dt dt Ke J J dt
可以看出,假如K足够大,由于应用了反馈,扰动 ML对转速的影响大大降低(为原来的1/(1+K)),所 13 以控制精度提高了
JA_70358《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第2版》_李连进(教案大纲)段晓雅[5页]
**大学《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1机械工程的发展与控制理论的应用1.2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3机械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4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掌握反馈的概念与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机械控制系统组成和原理,了解机械控制基础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2.1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2.2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2.3拉普拉斯变换2.4传递函数2.5 系统方框图和信号流图2.6工程实例中的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教学难点: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教学重点: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系统传递函数的推导及方框图的简化。
第三章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1 时域响应概述3.2 典型的输入信号3.3 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3.4 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3.5 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3.6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3.7 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教学难点:二阶系统的计算。
教学重点:二阶系统响应的五个性能指标的定义及计算,系统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第四章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4.1 频率特性的概述4.2 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4.3 系统奈奎斯特图的画法4.4 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4.5 频率特性的性能指标4.6 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4.7 闭环频率特性及频域性能指标教学难点:绘制系统Bode图。
教学重点: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求法,频率特性与系统稳态输出的关系,系统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对数极坐标图的作图方法。
第五章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5.1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及稳定条件5.2代数稳定性判据5.3几何稳定性判据5.4系统的相对稳定性5.5工程实例中的稳定性分析教学难点:Nyquist稳定性判据、Bode稳定性判据。
教学重点:几种稳定性判据,相对稳定性指标的计算及意义, Nquist稳定性判据的应用。
第六章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和计算6.1 系统稳态误差的基本概念6.2 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6.3 减小稳态误差的途径6.4 动态误差系数6.5 工程实例中的误差分析教学难点:动态误差系数分析与计算。
(二期)乐驰电路图基本原理_(PPTshare)2011-2
C1XX 类插接件位置
C2XX 类插接件位置
C3XX 类插接件位置
C4XX 类插接件位置
乐驰电路图基本原理
插接件在车身位置 :
C1XX 类插接件位置:前盖 C2XX 类插接件位置:仪表
C3XX 类插接件位置:车身
C4XX 类插接件位置:尾箱
乐驰电路图基本原理
4、(D、E)电器、开关符号识别 :
乐驰电路图基本原理
乘用车技术指导说明课件(第一期)
乘用车技术指导说明课件(第二期)
一、乐驰维修手册基本电路图; 二、电路图位置图标说明 ;
1、电路电源供给线路识别 2、保险丝、断电器识别 3、插接件识别 4、电器、开关符号识别 5、电路图线束颜色标识识别
三、电路故障模式 ;
乐驰电路图基本原理
一、乐驰维修手册基本电路图 :
乐驰电路图基本原理
6、(G)线路接地点识别: 线路接地点位置:
G1XX 线束搭铁位置
识别符号 G
说明 线束接地线标识
G2XX 线束搭铁位置
G3XX 线束搭铁位置
G4XX 线束搭铁位置
乐驰电路图基本原理
线路接地点在车身的位置 :
乐驰电路图基本原理
三、电路故障模式 :
汽车电路故障模式分类如下: 1、断路: 断路是指电流通道的机械性断开。在串联电路中, 如电流中断, 则电路停止工作。在并联电路中, 如果一条支路断开, 则这条支路停止运行, 其它支路照常工作。使用电阻计进行导通性检测时, 可发现电路断路。 2、对地短路: 地线短路是指由于绝缘损坏而造成的电路接地。导线接地引起保险丝或可熔断连接烧断。如无保险丝, 可使电路燃 烧, 甚至着火。 如果短路发生在负载之后, 电路控制装置可能失去作用。这时测试灯就显得很重要了。将测试灯放在 保险丝位置,按顺序并合理地断开电路元件,若测试灯熄灭, 即可找到电路的故障。 3、对电短路: 电源短路是说由于绝缘损坏而造成导线与另一电路导线相触及。这样会使电路运行异常, 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而且 不易查找。为查出这类问题, 必须用“排除故障原理”中的第1步骤及第2步骤进行检验,观察征兆辨认有关电路, 拆除保险有助于查找有关的电路支路,然后在关键部位检查电压及电阻, 这样就会查出故障所在了。 4、电阻过大故障: 电阻过大往往是最难查找的故障。这时使用检测仪表就显得非常重要。插头松动、污脏或腐蚀都可引起电阻过大, 电流减小, 致使灯光暗淡或闪烁或元件失效。
关于求解复杂传递函数的方法讨论及原则归纳
• 79•传递函数作为一种重要的复数域数学模型,在各项领域都应用广泛,在很多实际的问题中,系统越复杂,其传递函数就越难求解。
本文汇总了若干求解此类复杂传递函数的方法,并列出其中的注意事项。
前言:为了分析动态系统的性能往往需要建立系统的微分方程,求解系统的传递函数,为系统的响应及性能分析提供必要的依据。
传统传递函数的求解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通过分析系统建立系统的微分方程取拉氏变换求得;二是利用系统方块图或信号流图进行等效的逐步化简求得;三是利用梅逊公式求得。
除此之外,还有“环路法”本文将具体介绍。
一、等效变换法在非典型电路系统结构中,需要把整个系统的系统结构图绘制出来进行分析求解其传递函数,传统的等效变换化简方法有如下四种:分支点后移与前移,相加点后移与前移,相加点互换,反馈单元化。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传统的等效方框仅给出了等效结构,并未对其适用情况与优先级加以阐述,盲目使用可能会产生新的极点与零点,使原先系统结构更加复杂难以读懂。
本文归纳出等效变换的前提与原则,能有效地避免上述情况,具体如下:(1)确定一条前向主通道,且在等效变换过程中使反馈回路尽可能少;(2)等效变换时遵循同类型点(相加点,引出点)靠近的原则;(3)避免交换2个相邻的且不同性质的点(相加点与引出点);(4)最终应将系统的结构图变换为若干组串联组合而成的多回环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等效变换有很多情况无法求解,例如图1所示:图1这是上述原则3的情况,图1中,两引出点直接存在综合点且不能合并,两综合点直接也存在引出点,也不能合并,在此类不同类型点交叉相扣的情况下,等效变换显地十分无力,求解此类复杂结构需用梅逊公式。
二、梅逊公式当仅要求求出系统传递函数,对中间变量不作具体要求时,更多采用梅逊公式求解复杂系统的传递函数。
本文归纳出两个原则,一个方法:原则1:将系统结构图化成信号流图后首先确定系统前向通道的条数;原则2:确定系统的反馈回路,此环节应将反馈回路与双前向通道区分,由此可以很快确定梅逊公式分子上具体的项数。
某地区大型热交换站电气详细设计图
CCDF曲线介绍
CCDF曲线介绍2011-05-16 17:23:11| 分类:射频信号指标|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CCDF简介数字调制创造了射频微波通信的革命。
蜂窝系统开始从旧的模拟制式的AMPS(Advance mobile phone service)和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ervice )开始向第二代NADC,CDMA和GSM发展。
今天,蜂窝通信行业向第三代数字通信系统发展,比如W-CDMA和ecdma2000。
除了蜂窝通信系统,广播电视行业也向着数字调制时代进步。
高分辨率的电视系统将使用8电平的残余边带和编码的正交频分复用数字调制方式在不同地方。
朝3G系统发展将使信号具有比以前更高的峰均功率比(波峰因数)。
模拟制式的频率调制系统工作于固定的功率电平:模拟双边带大载波幅度调制(DSB-LC)系统不能无失真的调制到100%(峰值高未调制的载波6dB时)。
另一方面,第三代系统使多个信道联合,导致峰均比不仅仅取决于联合的信道的数量,还跟使用的信道的精确度有关。
这种信号特性会产生很高的失真,除非峰值功率电平在系统元件设计时被解决,比如放大器和混频器。
功率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CDF)曲线提供3G系统里信号包含的关键的信息。
这些曲线同时提供元件设计者要求的峰均比数据。
本文考察影响CCDF曲线的主要因素,以及描述如何使用CCDF曲线去帮助设计系统和元件。
何时去使用CCDF曲线?也许CCDF曲线最重要的应用是明确指定信号在系统中混频,放大和解码时的功率特性。
例如,基带DSP信号设计者可以通过使用CCDF曲线完全明确信号的功率特性。
这有助于避免在系统综合时带来问题。
同时,系统制造商可以通过完全明确放大器供应商的信号测试数据来避免不确定性。
CCDF曲线有很多应用。
以下是其中一些:可以看到调制方式的效果通过系统联合多个信号评价系统频谱延伸特性设计和测试RF元件什么是CCDF曲线图1A显示功率相对于时间绘制的9信道cdma one的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混合节点
既有输入支点又有输出支点的节点称为混 合节点。
(4)通路
从某一节点开始,沿支路箭头方向经过各 相连支路到另一节点(或同一节点)构成的路 径,称为通路。通路中各支路传输的乘积称为 通路传输(通路增益)。
40
(5)开通路 与任一节点相交不多于一次的通路称为开通路。 (6)闭通路 如果通路的终点就是通路的起点,并且与任何 其他 节点相交不多于一次的通路称为闭通路或称为回环。 (7)回环增益 回环中各支路传输的乘积称为回环增益(或传 输)。
45
1 1
2 1 La 1 be
T11 T2 2 1 2 T Tk k k 1 abcd fd (1 be) 1 be ( f abc bef ) dg
46
例2-15
xc xc x1 x1 求:Tr ,T y ,Tr1 ,T y1 xr y xr y
……
Lm
——m个互不接触回环的传输乘积之和; k ——称为第k条通路特征式的余因子,是在
中除去
第k 条前向通路相接触的各回环传输(即将其置 零)。
44
例 2-14
T1 abcd , T2 fd
1 L1 L2 1 ( La Lb Lc ) La Lc 1 be abcdg fdg befdg 1 be ( f abc bef )dg
对于单位反馈系统,有 X c ( s) WK ( s) WB ( s) X r ( s) 1 WK ( s)
34
5.系统对给定作用和扰动作用的传递函数
原则:对于线性系统来说,可以运用叠加原理, 即对每一个输入量分别求出输出量,然后再进行 叠加,就得到系统的输出量。
35
(1)只有给定作用时
41
(8)前向通路
是指从源点开始并终止于汇点且与其他节点 相交不多于一次的通路,该通路的各传输乘积称 为前向通路增益。
(9)不接触回环
如果一信号流图有多个回环,各回环之间没 有任何公共节点,就称为不接触回环,反之称为 接触回环。
42
2. 梅逊增益公式
Xc 1 T Xr
Tk k
k 1
W1 (s)W2 (s)W3 (s)W6 (s) WK s 1 W2 ( s)W3 ( s)[W4 ( s) W5 ( s)]
31
例2-13 有交叉局部反馈系统
WK ( s)
W1 ( s)W2 ( s)W3 ( s)W4 ( s)W7 ( s) 1 W2 ( s)W3 ( s)W6 ( s) W3 ( s)W4 ( s)W5 ( s)
2)将各元件的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并改写 成以下相乘形式
1 [ur ( s ) u1 ( s )] R I1 ( s ) 1 1 [ I1 ( s ) I 2 ( s )] sC u1 ( s ) 1 [u ( s ) u ( s )] 1 I ( s ) 1 C 2 R2 I (s) 1 u (s) C 2 sC2
37
(3)两个输入量同时作用于系统
X c ( s) X cr ( s) X cn ( s) W2 ( s) [W1 ( s) X r ( s) N ( s)] 1 W1 ( s)W2 ( s)W f ( s)
38
2.6
信号流图
信号流图是一种用图线表示线性系统方程组 的方法。 1.信号流图中的术语 (1)源点 只有输出支路的节点称为源点或称为输入节点。 它一般表示系统的输入变量。 (2)汇点 只有输入支路的节点称为汇点或称为输出节点。 它一般表示系统的输出变量。
2.通过解析法对实际系统建立数学模型
在本章中,根据系统各环节的工作原理,建 立其微分方程式,反映其动态本质。
50
小
结
编写闭环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为:
(1)首先确定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 (2)将系统分解为各环节,依次确定各环节的输 入量和输出量,根据各环节的物理规律写 出各环节的微分方程;
(3)消去中间变量,就可以求得系统的微分方程 式。
(7)相加点和分支点一般不能变位
28
3.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定义:
闭环系统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偏差信号 的拉氏变换之比(反馈通道断开),定义为系 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用WK (s) 表示。
29
WK (s)
X f ( s) E ( s)
W1 (s)W2 (s)W3 (s)W f ( s) Wg ( s)W f ( s)
48
(3)
x1 Tr1 xr
1 1 e
(4)
x1 a(1 e) Tr1 x r 1 (d e cf ) de
x1 T y1 y
1 1
x1 bf T y1 y 1 (d e cf ) de
49
小
1.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
结
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因果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是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主要依据。
6
一、动态结构图的组成
1、信号线:有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信号传 递方向。
2、引出点:信号引出或测量的位置。
从同一信号线上引出的信 号,数值和性质完全相同
3、综合点: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进行代数运 算,“+”表示相加,常省略,“-”表示相减。
4、方框:表示典型环节或其组合,框内为对应 的传递函数 ,两侧为输入、输出信号线。
52
小
5.动态结构图
结
动态结构图是传递函数的图解化,能够直观 形象地表示出系统中信号的传递变换特性,有助 于求解系统的各种传递函数,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系统。
6.信号流图
信号流图是一种用图线表示系统中信号流向 的数学模型,完全包括了描述系统的所有信息及 相互关系。通过运用梅逊公式能够简便、快捷地 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3)反馈连接
20
2.相加点及分支点的换位运算 原则: 换位前后的输入/输出信号间关系不变。
21
2.相加点及分支点的换位运算
原则:换位前后的输入/输出信号间关系不变。
(1)相加点后移
22
(2)相加点前移
23
(3)分支点后移
24
(4)分支点前移
25
(5)分支点换位
26
(6)相加点变位
27
Ir s
Ur s R0
Uk s U k s 1s Ic s 1 1 1s R1 R1 C1s
1 T 式中: 0 R0C0 4 1 R1C1
14
比较环节和速度调节器环节的结构图
整理得 U k s KC
1 1s 1 U r s U f s 1s 1 T0 s
W1 ( s )W2 ( s ) WBr ( s ) 1 W1 ( s )W2 ( s )W f ( s ) W1 ( s )W2 ( s ) X r ( s ) X cr ( s ) 1 W1 ( s )W2 ( s )W f ( s )
36
(2)只有扰动作用时
W2 ( s ) WBn ( s ) 1 W1 ( s )W2 ( s )W f ( s ) X cn ( s ) W2 ( s ) N ( s ) 1 W1 ( s )W2 ( s )W f ( s )
n
式中:
T ——系统的总传输; Tk ——第k 条前向通道的传输; n ——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前向通路数;
——信号流图的特征式;
43
特征式的意义为
1 L1 L2 L3 (1) m Lm
L1 ——信号流图中所有不同回环的传输之和;
L2 ——信号流图中每两个互不接触回环的传输乘积之和;
解: 1 L1 L2 1 (d e cf ) de
47
xc (1) Tr xr
1 1
xc (2) T y y
ac Tr 1 (d e cf ) de
1 1 La 1 d
b(1 d ) Ty 1 (d e cf ) de
式中
Kc
R1 R0
15
(2)速度反馈的传递函数
U f s Ksf n s
式中:K sf 为速度反馈系数
(3)电动机及功率放大装置
U d s K sU k s
did ud Ce n Rd id Ld dt GD 2 dn i C i C d m z m 375 dt
53
END
54
32
4.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定义: 在初始条件为零时,系统的输出量 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系统的闭 环传递函数,用 W (s) 表示。
B
33
Wg ( s) Wg ( s) X c ( s) WB ( s ) X r (s) 1 Wg (s)W f (s) 1 WK (s)
Y ( s) R( s)G( s)
二、动态结构图的建立
例1 建立如图所示的双T网络的动态结构图。
1)建立各元件的微分方程
ur (t ) u1 (t ) i1 (t ) R1 1 u1 (t ) C (i1 (t ) i2 (t )) dt 1 i (t ) u1 (t ) uC (t ) 2 R2 u (t ) 1 i (t )dt 2 C C2
Id s
U d s Ce n s Rd 1 Td s
Ce I d s I z s Tm sn s Rd
16
(4)系统的动态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