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十八 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浙江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浙江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浙江卷,含答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浙江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 i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络绎不绝 B.跃然纸上 C.关于 D.观照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答案解析
11.(5分) ①连用10个“一”将“东京梦华”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 使得作品有开有合。 ②前文渲染的是“闹”,此处连用“一”凸显的是“静”,形
成强烈反差。
③前文铺陈的是“繁”,此处聚焦于“一”,梦与现实交相呼应, 让作品余韵十足。
12.(5分) 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
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理伏笔。
(3)通古今之变
(4)冰泉冷涩弦凝绝 (5)侵晓窥檐语 四、作文(60分)24.略。
成一家之言
凝绝不通声暂歇 一一风荷举
(二)(8分) 19.(2分) 久留(逗留) 20.(6分) 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依依不舍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
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 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三)(6分)21.(2分)
2018年高考浙江卷
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分)B 2.(3分))C 3.(2分)A 4.(3分) D 5.(3分)
示例:
①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 ②温度过高或过低 ③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
6.(6分)
(1)(2分) 示例 :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 增长点。 (2)(4分)
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
物恐惧感。 ②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 界的危险。
(二)(20分) 10.(4分)①用词夸饰,辞彩绚丽。②运用铺陈、排比语句。 ③语气急切:用副词“果有”“真个”等加强语气,用“你
看”“你抬头”等表现急于分享的兴奋心情。

2018年浙江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2018年浙江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d.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的,不仅有儿童心..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络绎不绝B.跃然纸上C.关于D.观照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十八 含答案

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十八 含答案

专题能力训练十八传统文化经典(B)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第1~2题.“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理想生活图?2.你赞同曾点的理想吗?二、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完成第1~2题.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①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②,民无争心……今据③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一专,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婴论和与同》):进言指出.②干:违背.③据:指大夫梁丘据.1.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和晏婴的思想.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和”与“同”的差异.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材料一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材料二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墨子》)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在“爱”的问题上,孟子主张爱,墨子主张爱.(各用一个字概括)2.结合材料,简析孟子之“爱”与墨子之“爱”的区别.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邹与鲁拱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下》):邹国与鲁国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孟子是邹国人,所以穆公问他.1.成语出于上文,与现在常用的意义大不一样了,它在这篇文章中的意思是:. 2.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对“有司”与“民”关系的理解.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材料一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材料二子张问曰:“崔子①弑齐君,陈文子②有马十乘③,弃而违④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齐君的臣子崔柕.②陈文子:与崔柕同朝为官,两者地位相当.③乘:一辆四匹马拉的大车叫一乘.陈文子有马十乘,在当时应算极其富有.④违:避开,离开.1.材料一体现的是儒家的精神.2.面对弑君事件,孔子与陈文子的做法有何不同?你更赞成哪一种做法?为什么?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①.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②穷,小人穷斯滥矣③.”(《论语·卫灵公》)孟子曰:“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④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⑤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⑥定故也.”(《孟子·尽心上》):起,这里指起身.②固:坚持,安守.③穷斯滥矣:斯,就.滥,泛滥,指胡作非为.④所性:指他的本性.⑤大行:指理想、抱负行于天下.⑥分:本分.1.选段《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行为有怎样的要求?请简要概括.2.以上两个选段中,孔子和孟子对于“穷”的看法有何共同点?请简要分析.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1)佛肸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②,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③;不曰白乎,涅而不缁④.吾岂匏瓜⑤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2)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论语·公冶长》)(3)子欲居九夷⑥,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4)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bìxī):晋国大夫范氏或中行氏的家臣,中牟城地方官.②畔:叛,谋反.③磷:损伤,这里为变薄.④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染黑.缁(zī):黑色.⑤匏瓜:这里指不能食用的苦葫芦.⑥九夷:指商末箕子隐居之地,即朝鲜半岛.1.面对春秋末期的时代环境和个人处境,孔子对政治先后流露出哪些思想倾向?2.孔子的这些思想倾向是否矛盾呢?结合材料,简单谈谈你对其思想倾向的认识.答案:一、1.描绘了一幅师生暮春郊游的太平盛世和乐景象图.2.赞同:因为曾点勾勒的是一幅太平盛世和乐景象图,他的理想反映了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的社会境界,表现了曾点安详自得的人生态度.不赞同:曾点缺乏济世大志,他的理想反映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而儒家讲究入世,讲究积极进取.二、1.“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2.“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的人应该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三、1.中庸2.(1)“和”,讲究原则以寻求各方的统一与平衡,如材料所言,国君认为可行之事而实则有不可行的因素,大臣应加以指出,切不可君云亦云,反之亦然.“同”,则是无原则的调和,君云亦云.(2)“和”的结果是达到整体的和谐,使可行的更加完备,而不可行的也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同”的结果,则因异口同声而趋于单调沉闷,给事业带来损害.四、1.仁兼2.(1)孟子之“爱”:由己及人有差等;以血缘为基础,出于天性.(言之成理即可)(2)墨子之“爱”:视人如己无差等;以利益交换为基础,出于功利心.(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材料一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抱仁爱之心,但谈不上亲爱之情.只有亲爱亲人才能仁爱百姓,只有仁爱百姓才能爱惜万物.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子,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的父母的;长大后,没有不知道要敬重他们的兄长的.材料二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残害他.五、1.参考答案出尔反尔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2.老百姓对当官的见死不救固然不对,但当老百姓陷入困境时,当官的见死不救也不对.当官不为民做主,要他们干什么呢?只有当官的关心民众的疾苦,才会出现官民和谐的社会状况.参考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货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不关心老百姓并且还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吧!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六、1.知其不可而为之(或“恪守周礼”或“维护周礼”)2.孔子:积极参与,尽到自己的责任.陈文子:洁身自好,远离污浊之地.评析示例1:赞同孔子的做法.世道混乱,如果人人都洁身自好,明哲保身,那世间事务谁来承担,社会进步谁来推进.孔子的做法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值得肯定.陈文子的做法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躲避责任的表现.评析示例2:赞同陈文子的做法.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仅凭个人能力已经无法改变.从材料一中也可看到,孔子的做法并没有任何效果.与其徒劳无功,不如远离不守礼道之人,保持自己清高的品质.七、1.孔子认为君子应当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困境,在穷困时仍应当坚守道义.2.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君子即使处境艰难也应当保持自己的本性.君子依自己的本性做事,不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在困境中仍应坚守道义.参考译文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孟子说:“站立在天下的中央,安定普天下的百姓,君子对此感到快乐.但他的本性不在这方面.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理想完全实现了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增加,即使窘困隐居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减少,这是由于本分已经确定的缘故.”八、1.参考答案①积极入世,为人所用;②若道不行,避居海外;③修道立德,坚守节操.解析从(1)可看出孔子积极入世,相信自己,只要有机会就去施展抱负.从(2)可看出孔子主张在不为人用时就洁身自好.从(3)(4)可看出孔子主张立身修德.2.参考答案①孔子的这些思想倾向并不矛盾.②孔子对政治的主要思想倾向是积极入世,渴望为人所用.虽说乱邦不入,但是要能为人所用,他坚信自己能坚守君子之道,涅而不缁.③孔子隐居海外的想法,不是主要的.只是在实在不得已、大道不行的情况下,思考自己向何处去的问题.他亦坚信自己即使被迫乘桴浮于海,亦不失为君子,修道立德,不忘君子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④孔子最终没有去隐居海外,说明他最终也没有走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地步,虽说思想一直未能实现,但是自比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弃执着.解析注意阅读材料,全面理解.孔子说话讲究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样的话,不要离开具体语境去思考问题.这样一想,就会发现孔子谈自己的主张不是一次性谈完的,而是在特定情况下谈自己一方面的主张.综合起来看,并不矛盾.参考译文(1)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2)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3)孔子想要住在偏远的地方,有人说:“那里很简陋,怎么办呢?”孔子说:“有德行的人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4)遇不遇到贤明的君主,是时运的事;贤还是不贤,是才能的事.君子学识渊博深谋远虑而时运不济的人多了,何止是我呢.兰花生长在冷清偏远的山谷之中,却不因缺少他人的观赏而停止开放、播散芬芳.品德高尚的人修身立人,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自己高尚的品节.。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二十 含答案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二十 含答案

专题能力训练二十名篇名句默写(B)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曾子曰:“,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论语》)(2)草创未就, ,惜其不成, 。

(司马迁《报任安书》)(3)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 。

(李密《陈情表》)(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 ?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既见复关, 。

尔卜尔筮, 。

(《诗经·氓》)(2)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

(《荀子·劝学》)(3)秦爱纷奢, 。

奈何取之尽锱铢, ? (杜牧《阿房宫赋》)(4)朝避猛虎, 。

,杀人如麻。

(李白《蜀道难》)(5)大江东去,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君子不齿,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苏轼《赤壁赋》)(4)西当太白有鸟道, 。

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

(杜甫《蜀相》)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 ,有耻且格。

(《论语》)(2)大阉之乱, , ,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3)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

(李密《陈情表》)(4)淇水汤汤, 。

女也不爽, 。

(《诗经·氓》)(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

夕阳古道无人语, 。

(王实甫《长亭送别》)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2018年11月浙江省新高考语文学考试试卷和答案解析卷

2018年11月浙江省新高考语文学考试试卷和答案解析卷

2018年11月浙江省新高考语文学考试卷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胚胎(pēi)褶皱(zhě)亘古不变(gèn)B. 镂空(lòu)杜撰( zhuàn)少不更事(gèng)C. 菜圃(pǔ)笑靥(yàn)蝇头微利(yíng)D. 形骸(hái)譬如(bì)敛声屏气(liǎn)2. 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长江万里图》以宏大的篇幅、淋漓的笔墨,挥洒出中国第一大江的壮阔与旖旎。

B. 翻拍剧大都以靓丽的新人组队,依时代更叠调整内容,用情怀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C. 日前,杭州2022年亚运会会徽揭晓,“潮涌”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倍受瞩目。

D. 倘若以功利之学概括浙学,或以史学涵盖浙学,则不免有一叶彰目不见泰山之遗惠。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网约车平台在利用价格机制调节供求时,动辄受到舆论掣肘。

B. 中尼双方将争取早日启动自贸协定谈判,更快实现互利共赢。

C. 浙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发展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D. 各类培训班粉墨登场,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众志成城、取得辉煌成就的40年。

B. 9月1日,在“雷霆1号”统一行动中,杭州警方成功捣毁了一个贩毒团伙。

C. 如果能深化市场改革并激发市场活力,我们就能接受住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

D. 根据修改后个税法提出,现行每月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调整到每月5000元。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说中国的江河是一个坐标系,长江是横坐标,京杭大运河则是最重要的纵坐标。

;。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榜前十名,沿长江沿运河城市占据八席;“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冮经济带发展,因运河而连为一体。

①运河舳舻千里,历经了亚热带与温带的寒暑干湿②长江与运河,勾勒出中国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③长江滚滚波涛,穿越了三级阶梯的高低落差④一横一纵,跨越了千万个城镇,交织着16个省市、大半个中国A. ③①④②B. ③①②④C. ①③④②D. ①③②④6. 下列对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六 含答案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六 含答案

专题能力训练六图文转换
1.六旬男子李福昌在其85岁母亲去世前,画了200多幅速写,来记录母亲生活点滴。

这是其中的一幅。

请以“扶”为题,写一段描述性短文。

要求:①结合画面特征;
②语言表达鲜明生动;③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④字数80~100字。

2.(2017浙江压轴)说明右边这幅漫画的内容,并给漫画拟标题。

要求:①说明不超过120字;②标题切合漫画含意且具有讽刺性;③不得用“无题”做标题。

说明:
标题:
3.(2017浙江杭州)阅读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介绍漫画的内容。

(不超过90字)
(2)指出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25字)
4.浙江省2018年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出台,下面是各院校对选修科目的需求和考生的选考情况图,请结合图1和图2,概括出两条结论,每条不超过25字。

3门选修科目。

5.下面是在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G20峰会)徽标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6.仔细观察右面的吉祥物,完成后面的题目。

4月12日,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简称书博会)新闻发布会暨第一次预备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开。

会上正式向社会发布了本次博览会的吉祥物璐璐。

(1)描述画面主要元素并写出寓意。

(2)为此次书博会拟写一条主题语。

要求:①主题鲜明;②运用对偶;③字数在16字以内。

7.(2017福建龙岩四校上学期半期考)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请简要介绍图片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真题】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浙江卷)-含答案

【真题】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浙江卷)-含答案

【真题】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浙江卷)-含答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络绎不绝 B.跃然纸上 C.关于 D.观照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2018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含解析

2018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语⾔⽂字运⽤(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根据材料完成第2–3小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在各⾊画笔下,蝴蝶、花朵、叶⼦、⼤树等.跃.然.纸.上,孩⼦可以对⾊彩、实物进⾏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起阅读。

如此⼀来,孩⼦在幼⼉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个语⾔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童⼼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络绎不绝B.跃然纸上C.关于D.观照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2018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核心题点精练课件ppt (18)

2018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核心题点精练课件ppt (18)

1.不离语境。词不离句,词不离段,甚至词不离篇。要坚
2.以文解文。词语的含义往往在文中多处出现,不同地方 解释此处的词语。
往存在着相互解释、相互补充的联系,要善于借助彼处
3.多重含义。只要是让解释的词语,其含义往往不是单一
的。既有其本义,又有其引申义;既有其表层义,又有其
二、理解词语含义之道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一可从词语所在句所处的位置来
期天,这些邻居的孩子们都爱到这里来听他讲故事,有
念念写写或辅导他们做作业,很有乐趣。也许,这就是 们,把明天的希望也带给了孩子们。
拳的青春情怀吧,小小书摊竟又成了他的大课堂。他把
我愿常来光顾他的小书摊,看看他这位老书匠,学
听他教导孩子们的声音……(《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9
1.文章第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何作用?
1 2 3 4

3.综合全文,分析老书匠“经营之道”的具体含义。
答案
①表层含义:经营自己熟悉的行业,老书匠原来
也算不离本行;有独特的经营技巧,老书匠了解书的内
推销,效果也不错。
②深层含义:老书匠开旧书摊,既可赚钱又可读书,让 匠拳拳的青春情怀。
乐在其中;以书摊为课堂,带给孩子们知识和明天的希
1 2 3 4
那是我在红旗小学上四年级时候的事了,至今记忆
春光明媚的下午,段红把我从跳绳的人堆里叫出来,她
过操场时所有的孩子都艳羡地看着我。段红是个五十多
的老太太,她从我父亲那阵就开始教孩子们跳舞唱歌了
段红牵着手意味着你交了好运。你可能入选宣传队了。
我跟着段红走进办公室,猛然发现李小果站在窗前,
璃上画飞机和大炮。 怎么也来了?
“悲剧命运”,指李小果领略过舞蹈带来的快乐,享受过 大变化。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二十含答案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二十含答案

专题能力训练二十名篇名句默写(B)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曾子曰:“,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论语》) (2)草创未就,,惜其不成,。

(司马迁《报任安书》)(3)臣无祖母,;祖母无臣,.(李密《陈情表》)(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既见复关,.尔卜尔筮,。

(《诗经·氓》)(2)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3)秦爱纷奢,。

奈何取之尽锱铢,?(杜牧《阿房宫赋》)(4)朝避猛虎,。

,杀人如麻。

(李白《蜀道难》)(5)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君子不齿,,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4)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杜甫《蜀相》) 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有耻且格。

(《论语》)(2)大阉之乱,,,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3)但以刘日薄西山,,人命危浅,。

(李密《陈情表》)(4)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诗经·氓》) (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语,.(王实甫《长亭送别》)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论语》) (2)淇则有岸,.总角之宴,。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专题复习小题组合训练:18 含答案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专题复习小题组合训练:18 含答案

小题组合训练18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用时:20分钟)1.(原创)下列各句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时髦的梦已被那颗欲动的心俘.(fǔ)获,伴着记忆上的纷争,使逃出霓虹堵截的现代人只剩下一颗平淡之心。

不知为何?回眸里人已过半,弹指间,生活又为这梦添了一道浓浓的年轮。

B.秋天是个浪漫的季节,既有成熟的风韵,又有洒脱的禅意,浇灌出一颗玲珑的心,飒.(sà)飒秋风吹过,凉意淡淡袭来,看落叶的静美,那是如此的曼妙,落叶在风中翩翩起舞,做出最美的告别,有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涅磐呢?C.秋风起,月季花开了满院。

这一大片的月季花海,随秋风轻轻摇摆,一浪接一浪,一波接一波,那般姹.(chà)紫嫣红,那般流光溢彩,那般神奇炫目,飘来阵阵甜蜜的幽香。

D.浅秋,总是伴随着盛夏已经渐丰满的随风飘落的树叶悄.(qiǎo)然而至,虽仍有炎炎炙烤的相随,微风中还捎带着热量的气息,漫延于人世间的角角落落,秋已经来不及等待,有了早晚的凉风习习,开始巡视这漫山遍野翠绿中的遍地黄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甲】瞬息爆发的闪电,可以照亮静谧..的夜空;突然萌生的灵感,激发人们创作不朽篇章。

在科学研究领域,偶然迸发的智慧火花,往往能催生意想不到的创新。

展望..科技史,那些曾经点亮文明星空的光亮,至今令人难忘。

阿基米德发现浴盆里的水因自己坐入而外溢,顿悟测量王冠中黄金成分的办法,提出浮力定律;瓦特看到壶盖被水蒸气推开,脑海中闪过电光火石般的灵感,继而开创了蒸汽时代。

【乙】不少真理的探索、创造的诞生,看上去竟然..得益于偶然事件。

【丙】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想要在科学上有所作为....,只需等待偶然迸射的智慧火花呢。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B.展望C.竟然D.有所作为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史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背景下推出恰逢其时,是对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礼赞,更是对抗日战争的纪念。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十三 含答案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十三 含答案

专题能力训练十三文言文阅读(A)一、(2017浙江宁波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医原[明]方孝孺医之为术,其说之至粹而出于古者,莫过《素问》《难经》,述阴阳气运之理,辨形体荣卫之原.,以明养生治疾之道。

其精微之要得诸心而见于效者,固有不可以言传者矣,书岂足以尽其意乎?后之学者,不能求其为书之意,而泥其说。

甚者弃书不省,而惟攻乎浅陋拘阂之方书。

人之耳目、手足均也,脉络、血气、筋骨均也,而其变之乖殊若此,医岂易言乎?药岂易用乎?其病在乎心也,而药其肺;在乎寒也,而以为热;病乎.实也,而以为虚。

病不能自言,受药而死者无所控诉,故医得用其术而莫之诘也。

昔者贵人有疾,而天方不雨,医来治者以.十数,皆莫效。

最后一人至,脉已,则.以指计甲子,曰:“某夕天必雨。

”竟出,不言治疾之方。

贵人疑之,曰:“岂谓吾疾不可为邪,何言雨而不及药我也?”已而,夕果雨,贵人喜,起而行乎庭。

达旦,疾若脱去。

明日,后至之医来谒,贵人喜,且问曰:“先生前日脉疾而言雨,今得雨而果瘳.,何也?”医对曰:“君侯之疾以忧得之然私计君侯忠且仁所忧者民耳以旱而忧以雨而瘳理固然也何待药而愈邪”若是医者,可谓得其道矣。

方书之所具,成说之所有,夫人皆能用也。

求之于言语之外,而得其所不言之意,非奇士其.孰能之?始余闻四明有世医邵君真斋,善为方,视人疾以为不可治者必不治,而所治必取奇效,心窃识之。

今年,真斋过余,坐而与之语,畏慎恭悫..,不妄有所称引,而于察脉用药,信乎无所苟.,余益信服之。

生民之疾多矣,不度可否,以身试之,而无所成相踵,其有如真斋之不苟用而必成功者乎?苟难乎其人,则余于真斋不宜无说也,作《医原》以赠之。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辨形体荣卫之原.原:原因,原由。

B.今得雨而果瘳.,何也? 瘳:痊愈。

C.信乎无所苟.,余益信服之苟:马虎,随便。

D.坐而与之语,畏慎恭悫..恭悫:恭谨实诚。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二 含答案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二 含答案

专题能力训练二词语、标点的使用与病句辨析一、(2018浙江领航)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第1~2题。

不同的奋斗轨迹,同样的人生抉择;不同的发展领域,同样的事业自豪。

【甲】近日,一段五位海归讲述自己决定回国“那一刻”的视频,让人感受到游子对母亲般的浓浓怀念..,更有国家发展对于海外学子的深深吸引。

【乙】无论..是缘于“熟悉的味道”,还是出于“团聚的渴望”,众多学子学成归国故事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动力正如视频中一位海归所说,“国家今天能够给我提供更适合我想做的事情的一个环境。

”【丙】近年来,国家对创新创业重视程.度空前...,对人才发展投入不断加大,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无论是想扎根乡土的海归村干部,还是怀揣科学梦想的青年专家,都能在这里开启..自己的逐梦之旅。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念B.无论C.程度空前D.开启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第1~2题。

【甲】二十世纪后期,信息化、数据化进程加快,“文渊阁《四库全书》”“中国知网”等各式数据相继开发、完善。

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式。

有些人文学术研究者开始像技术工人那样,【乙】在某个预定选题的统摄下,对文本进行检索、分类、解析、概括、重述、解构等,将其“锤打成符合自己目的的形状,”并由此制造出大量所谓规范化的“研究成果”。

如果这样的做法大行其道....,人文学术研究就完全偏离了赖以存在的本质属性——人文性,日益成为博取饭碗、谋取..名利的工具。

【丙】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不少人文学术研究者连自己都找不到方向和归宿,况且..是要为大众营建精神家园呢?1.上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潜移默化B.大行其道C.谋取D.况且2.上面语段中,画线语句的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2018年浙江语文(含答案)

2018年浙江语文(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络绎不绝B.跃然纸上C.关于D.观照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学校】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Word版含答案

【学校】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Word版含答案

【关键字】学校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络绎不绝B.跃然纸上C.关于D.观照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能力训练十八传统文化经典(B)
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第1~2题。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理想生活图?
2.你赞同曾点的理想吗?
二、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完成第1~2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①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干②,民无争心……今据③不然。

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一专,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论和与同》)
:进言指出。

②干:违背。

③据:指大夫梁丘据。

1.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和晏婴的思想。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和”与“同”的差异。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材料一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
材料二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墨子》)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墨子》)
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在“爱”的问题上,孟子主张爱,墨子主张爱。

(各用一个字概括)
2.结合材料,简析孟子之“爱”与墨子之“爱”的区别。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邹与鲁拱①。

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千人矣;
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

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邹国与鲁国交战。

②穆公:即邹穆公。

孟子是邹国人,所以穆公问他。

1.成语出于上文,与现在常用的意义大不一样了,它在这篇文章中的意思是:。

2.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对“有司”与“民”关系的理解。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材料一陈成子弑简公。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
者!”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 材料二子张问曰:“崔子①弑齐君,陈文子②有马十乘③,弃而违④之。

至于他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