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高一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性较强的科学学科,对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是高一物理的基础章节,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学科的性质、物理量和测量、国际单位制、机械量和非机械量等。
1. 物理学科的性质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能量变化和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学科。
它具有客观性、实验性和理论性的独特性质。
物理学是一门既适应人类实践需要,又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
2. 物理量和测量物理量是物理学所研究的量,它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两种。
基本物理量是不可再分解的物理量,导出物理量是由基本物理量通过物理关系得到的物理量。
测量是用已知量来确定未知量的过程,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
3. 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世界范围内采用的统一的计量单位系统。
其中,基本单位包括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等七个单位,由此导出了其他各类物理量的单位。
4. 机械量和非机械量机械量是指描述物体的运动和状态的物理量,主要包括长度、质量、时间和力等。
非机械量则是指除机械量以外的其他物理量,例如温度、电荷和功等。
除了以上主要知识点外,第一章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定律。
例如,量纲和量纲公式是描述物理量表达式中各物理量所处位置和次数关系的工具,它们是进行物理量运算和推导的基础。
动态学定律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石之一,其中最为著名且常用的是牛顿运动定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规律,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研究物体间引力相互作用的重要基础。
本章的学习对于后续的物理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它奠定了物理学知识的基础,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素养,在课堂上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掌握其中的每个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实际应用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实践探究,巩固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高一物理第一章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它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学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物理量的基本概念与测量方法
物理量的基本概念与测量方法物理量是物理学研究对象的性质或特征的量化表达。
在物理学中,准确测量物理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物理学理论的准确性和实验的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物理量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以及一些测量中常用的工具与技术。
1. 物理量的基本概念物理量可以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两类。
基本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理系统的基本性质,如长度、质量、时间等,它们是通过定义而得到的,通常用符号表示。
导出物理量则是由基本物理量通过数学关系推导而得到的,如速度、加速度、力等。
物理量通常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数值是用来表示物理量大小的具体数值,而单位是用来表示数值的标准或比较的基准。
国际单位制(SI)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单位制,其中包括七个基本单位,如米(m)、千克(kg)、秒(s)等。
2. 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物理量的测量是指通过某种方法来确定物理量的数值大小。
常用的物理量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指通过直接观察、使用仪器或设备来测量物理量的数值,如使用尺子测量长度、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等。
在直接测量中,准确操作仪器、设备非常重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间接测量则是通过已知关系将物理量与其他可测量的物理量联系起来,从而间接地测量出所需物理量的数值。
例如,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可以计算出该物体所受的力的大小。
3. 常用的测量工具与技术在物理量的测量中,常用的工具与技术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实验器材等。
(1)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是用来进行物理量测量的设备,如尺子、天平、量角器、光谱仪、示波器等。
不同的测量仪器适用于不同的物理量测量,具有不同的精度和测量范围。
(2)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将物理量转化为可测量电信号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测量中。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温度物理量转化为电压或电流信号,以实现温度的测量。
(3)实验器材:实验器材是进行物理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和材料等。
例如,在测量重力加速度时,可以使用简易的自由落体装置,通过测量物体下落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七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七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界广泛认为物理研究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最本质的一门学科。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物理技术得到大力发展并应用在各个领域,物理知识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七年级的物理学习中,第一章知识点是学习物理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第一节:物理单位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理性质的概念,如长度、时间、质量、速度、温度、力等。
对于不同的物理量,我们需要有相应的物理单位来描述它们的数值,常用的国际单位系统包括国际单位制和厘米-克-秒单位制。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以及它们的符号、大小、换算关系等。
第二节:物理量的表示方法物理量除了用数值和单位来描述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符号来表示。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种表示方法:1. 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长度用L表示,时间用T表示;2. 用大写字母和下标表示,如速度用v、质量用m、力用F等;3. 用字母和符号组合表示,如电流用I表示,电压用U表示,电阻用R表示等。
第三节:物理量的测量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对物理量进行准确的测量,如何进行物理量的测量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
物理量的测量需要进行量纲分析、测量方法确定和误差分析等步骤,要求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精密。
我们需要掌握常用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
第四节:物理学的实验方法物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实验,实验是验证理论的有效方法。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物理学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如问题提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物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器具和测量器的特点。
第五节: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具有相对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如能量、功、机械功、功率等,以及它们的物理意义、计算公式和主要应用。
总结:物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一)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陈雅萍◆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它们又如何计算与测量呢?m U Tm U -某正弦交流电压的波形图和瞬时值表达式:1t 2t 3t 瞬时值表达式:)sin(0ϕω+=t U u m V最大值角频率 1.交流电的变化范围:最大值(有效值)2.交流电的变化快慢:频率(周期和角频率)3.交流电变化的起点:初相(相位)初相位表示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1.最大值:正弦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所能达到的最大数值。
也叫峰值。
符号:m m m E I U 、、实际中,用有效值来表示交流电的大小。
2.有效值: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
直流电交流电同一时间该交流电的有效值=直流电的数值符号:2.有效值:交流电的大小 ,一般都指有效值注意:1.各种使用交流电的电气设备上所标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数值是有效值。
2.一般的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测量的数值,也都是有效值。
3.通常说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便指的是有效值。
问: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其最大值为多少?=U=⨯U2203112≈414.1Vm1.周期:正弦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符号:用字母T 表示。
单位是s(秒)2.频率:正弦交流电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符号:用字母 表示。
单位是Hz(赫)f kHz (千赫)和MHz (兆赫)fT T f 11==或3.角频率:通常正弦交流电变化一周可用 2 或360°来计量。
把正弦交 流电在1s 内所变化的角度称为正弦交流电的角频率。
π小知识:我国供电系统中,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习惯上称为“工频”,周期为0.02s。
世界多数国家交流电频率都是50Hz,如欧盟各国等,但也有不少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交流电的频率为60Hz。
问: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其周期和角频率分别为多少?解:02.05011===f T s 3145014.322=⨯⨯==f πωrad/s三、相位、初相和相位差V)sin(0ϕω+=t U u m 1.相位:把 称为正弦交流电的相位。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测量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
(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
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正确使用刻度尺图(2)标尺的读取图(3)刻度尺的读数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
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课桌高0.7m、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等等。
4)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测量除了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外,在一些特殊条件或被测物体非常细小等情况下,可以采用特殊测量手段。
如: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等微小量时,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例一:测量纸张的厚度,可以把许多张叠在一起,并记下总张数n(400),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 张纸的厚度L(2cm),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0.005cm),如图(4)a所示。
a.测量纸张厚度 b.测量细铜丝直径图(4)特殊测量例二: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可以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30)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5cm),则细铜丝直径为L/n(0.17c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1讲-测量
第1讲 测量1.1 学习提要1.1.1 测量的历史人们认识事物时经常要对事物进行比较,测量就是一种比较。
从古到今,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贸易和科学实验等活动中,总离不开比较和判断。
例如,比较事物的大小、轻重、冷热、快慢。
我们知道,单凭人的感官来比较、判断事物间的差异,有时既不准确也不可靠。
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
因此,测量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单位;其次,要有合适的测量工具或仪器。
测量的单位和工具的发展历史,反映出人类科学技术和文明发展演变的历程。
古代,人们经常把自己肢体的某些部分作为长度的单位。
例如,我国曾用“步”作为长度单位,“百步穿杨”中的“步”就是一种长度单位,英语中的“feet ” (英尺),就起源于脚的长度。
直到今天,我们还时常用这些“随身带着”的工具来估测长度。
时间的单位起源于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四季和昼夜交替现象。
四季轮回的周期叫做年,月圆月缺的周期叫做月,昼夜交替的周期叫做日,一日又分为24个小时。
我国古代将一天平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又分为8个“刻”。
在《水浒》等古典文学名著中,就常用时辰来作为时间单位。
不同的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往往使用不同的量度单位。
单位的不统一给贸易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于是就有了统一量度单位的需要。
我国古代秦王朝第一次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这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现在,国际上制定了一套统一的量度单位,称为国际单位制(SI )。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 )。
最初规定通过法国巴黎的地球经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为1 m ,并按照这个长度用铂-铱合金铸成一根“米原器”,存放在巴黎的国际度量衡局里, 作为全世界统一使用的1 m 基准。
现在,已改用更精确、更稳定的标准,即规定真空中光在 1/299 792 458 s 内传播的距离为1 m 。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
受古代巴比伦天文学的影响,秒、分、时均采用60 进位制。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二、相关知识
(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
i dq dt
单位A(安[培]) 1 A=10-3kA=103 mA=106 µA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二、相关知识 (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
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二、相关知识 (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2.电压
单位为V(伏[特]) 1 V=10-3 kV=103 mV 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用箭头或双下标表示,也可以用“+”、“-”号表示
3 在测试中要注意避免外界磁场对万用表的影响。 4 万用表使用完毕,应将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的最大挡。 如果长期不使用,还应将万用表内部的电池取出来,以免电池腐 蚀表内其他器件。 5 严禁带电测量电阻。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三、任务实施与评价
1.任务实施器材 1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 2 万用表。 3 电阻器、导线若干。 4 电工工具。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二、相关知识 (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5.功率
例 判断下图中的元件是放出功率还是吸收功率。
解 在左图中,因为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所以P=-UI=(-2 V)×3 A=6 W>0,得出元件吸收功率; 在右图中,因为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所以P=UI=(-2 V) ×3 A=-6 W<0,得出元件放出功率。
表1-1 直流电流测量数据
被测量
I1
I2
I3
理论计算值/mA
所选量程
测量值/mA
R1= Ω R2= Ω R3= Ω 电阻、电源参数 R4= Ω US= V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三、任务实施与评价
2.任务实施步骤 3 分别以图中的d和c点为参考点,测量表1-2中的各直流电 压、 电位值。
高一物理月考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月考第一章知识点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
作为高中学习的一门科目,物理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在高一物理的学习中,第一章是一个重要的起点,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量的测量,下面我们来依次了解一下。
一、基本概念1. 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宏观物质、微观粒子以及宇宙等。
3. 物理学的基本特征:物理学是实验科学,以观察、实验和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二、物理量的测量1. 物理量的定义: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理现象或物体特性的性质,可用数值加单位表示。
2. 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基本物理量是衡量物理现象的最基本的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导出物理量是由基本物理量通过数学关系导出的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等。
3. 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物理量的测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利用测量仪器直接读取物理量的数值,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各种相关物理量并计算得到所要测量的物理量。
三、国际单位制1. 国际单位制的定义:国际单位制是世界上通用的计量单位体系,用于度量物质的物理量。
2. 国际单位的分类和符号:国际单位分为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基本单位是国际单位制的基础,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通过各种数学关系导出的单位。
3.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包括长度的米、质量的千克、时间的秒、电流的安培等。
4. 物理量的多、分、子单位:物理量的多、分、子单位是由基本单位通过乘法和除法得到的,可以方便地表示不同范围的物理量。
四、物理量的量纲1. 量纲的定义:量纲是衡量物理量的性质和性质之间关系的标志,用方括号括起来表示。
2. 量纲的运算:量纲的运算分为加减运算和乘除运算,加减运算是指两个物理量的量纲相加或相减,乘除运算是指两个物理量的量纲相乘或相除。
3. 量纲的应用:通过量纲分析可以推导物理公式,并判断物理公式的正确性。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一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1、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
秒 符号: s 2、其它单位: 年、月、日、小时(h)、分钟(min)
3、常用的测量工具:
停表、钟表
石英 钟
停 表
认识停表
大表盘一周量度的 时间是 60s ,分 度值是 1s ;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 时间是 60min ,分 度值是 1min ;
10s 当前示数是_____
5 、 误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 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叫做误差。 6、减小误差的方法
(1)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2)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改进测量方法
七、用刻度尺测特殊物体 长度的方法
平移法(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替代法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
28Βιβλιοθήκη 3114 0 1 13 2 12 3 4 11 10 5 9 8 7 6
2 33 4 35 6 37
60s
41
8 39 10 12
16
45 14
43
读数训练
59 0 31 59
57 26
28
55
24 53 22 51 20 49 18
14 0 1 13 2 12 3 4 11 10 5 9 8 7 6
基本单位:米(metre,简写m) 常用单位: 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常用的铅笔笔芯直径大约是3mm, 中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1cm, 手掌宽大约是1dm, 课桌的高大约是0.75m左右。
你还能估测出哪些物体的长度?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刻度尺、量筒等工具进行测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测量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2. 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教学难点:1. 测量方法的合理选择。
2. 测量工具的精确使用。
教学准备:1. 刻度尺、量筒、物体等测量工具。
2. 黑板、粉笔、教案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测量?为什么需要测量?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测量是获取物体长度、体积、质量等尺寸大小的一种方法,是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讲解测量方法(10分钟)1. 讲解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如何放置、如何读数、如何估计误差等。
2. 讲解量筒的使用方法:如何放置、如何读数、如何估计误差等。
三、示范测量(15分钟)1. 教师选择一个物体,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并讲解测量过程。
2. 教师用量筒测量一定量的液体,并讲解测量过程。
四、学生分组测量(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长度测量。
2. 学生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记录数据。
3. 学生用量筒测量一定量的液体,并记录数据。
五、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10分钟)1. 学生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平均值。
2. 学生分析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方法、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误差分析。
2. 教师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环节,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改进,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学基本概念和最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物理学基本概念和最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物理学是一门非常基础和必要的学科。
无论是我们的电子设备还是通信设施,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应用。
而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是对物理学基本概念以及最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物理量以及测量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物理学基本概念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性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规律。
在物理学中,有一些基本概念是必须要掌握的,如时间、空间、运动、力、能量、热量等等。
其中,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连续性的表现,它是物理学描述任何物理现象的基本概念。
空间则是指物理事件发生的地点,描述运动、力、物质分布等。
而运动和力则是物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移动或变化,而力则是指这种运动或变化的原因。
能量和热则是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一种物理量,热是能量在物质之间的转移形式,有广泛的应用。
二、最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在物理学中,物理量是描述物理现象的基本概念,而最基本的物理量则是时间、长度、质量、电流、温度和光强度等。
这些物理量是被广泛运用的,而它们的测量方法则是非常重要的。
以时间为例,时间是物理学描述自然事件的基本参量,也是其他物理量的衡量。
而时间的测量方法则是利用定时器或者计时器等设备。
在测量长度时,先要选择一种长度单位,例如米或者英寸等,然后利用尺、卡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质量则是物质所具有的惯性的一种度量。
质量的测量方法常常使用天平进行。
电流是表示电系统中电荷流动状况的一种物理量,常用于描述电器设备中的电信息,电流的测量方法有落差法、电动势法等。
温度则是物质运动分子的平均热运动速度,是描述物质状态的一种参量。
温度的测量方法则是使用温度计等设备来进行测量。
光强度则是用以量度光源的亮度的物理量,常用于照明中的设计和测量。
而光强度的测量方法则是使用光度计等设备进行测量。
三、结语物理学是一门非常基础和必要的学科,而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了解物理学基本概念与最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与误差分析
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与误差分析实验1: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与误差分析土卓1401 邱宏浩U201415471摘要:本实验由几个基本实验组成,注重培养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科学素质。
单摆实验是个经典实验,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例如伽利略、牛顿等,都对单摆实验进行过细致地研究。
关键词:单摆扭摆转动惯量误差分析一、引言【实验背景】本实验由几个基本实验组成,注重培养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科学素质。
单摆实验是个经典实验,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例如伽利略、牛顿等,都对单摆实验进行过细致地研究。
转动惯量时刚体转动时惯性的量度,与刚体的质量、转轴的位置及质量分布有关,且形状复杂、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刚体的转动惯量通常很难直接计算,需要用实验方法测定,本实验中会采用扭摆法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以及切变模量,切变模量是剪切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
【实验目的】1、学会几种常用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学会并掌握误差均分原理及其应用。
3、学会不确定度法分析评估实验结果。
4、研究单摆的运动规律,测量本地的重力加速度。
5、研究扭摆的运动,测量转动惯量和切变模量。
【实验原理】(一)误差均分原理设间接测量量值为y,它是由n个互不相关的直接测量x1 x2 x3 …xn通过函数关系f得到y=f(x1,x2,……,x n)得到,则直接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和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为:U2(y)=∑(ðfðx i)2u c2(x i)n i=1U r2(y)=∑(ðlnfðx i)2u c2(x i)ni=1在单摆实验中为要求U r(y)<1%,由误差均分原理,摆长误差:U L<0.35mm,周期误差:U T< 0.005s,为满足周期误差范围至少要测量40个周期的时间。
(二)单摆如图(1),理想单摆时一根长度为l、没有质量和弹性的柔软细线,下端系有一个没有体积、质量为m的质点,在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内绕支点o作摆角θ趋于0的自由振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摘要:一、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简介1.物理学的定义及作用2.高中物理课程的目标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的重要性二、第一章的主要内容1.物理量的测量1.测量的基本概念2.测量工具和仪器3.测量的方法和技巧2.力学基础1.牛顿三定律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力和运动的关系三、第一章的学习方法1.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2.掌握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3.进行实验和观察4.加强练习和复习正文: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是物理学的基础部分,它涵盖了物理学的定义、作用以及高中物理课程的目标。
学习这一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理学的本质,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主要包括物理量的测量和力学基础两个部分。
在物理量的测量部分,我们学习了测量的基本概念,了解了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掌握了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力学基础部分,我们学习了牛顿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及力和运动的关系。
这些内容是物理学的基础原理,对于理解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同时要加强实验和观察,以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学习第一章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掌握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以及加强练习和复习。
在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方面,我们要注意把握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核心概念,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
在掌握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方面,我们要熟练掌握各个公式,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在进行实验和观察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1. 掌握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2. 掌握螺旋测微计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3. 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及移测显微镜测量长度;4. 学会使用万用表5. 掌握多次等精度测量误差的估算方法与有效数字的基本运算。
实验器材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待测物体(长方体、圆球、钢丝)实验原理一 游标卡尺结构:游标卡尺是能够准确测量长度的装置。
它由主尺(米尺)和游标尺(标有N 个刻度的游标尺)两部分组成。
游标与尺身之间有一弹簧片,利用弹簧片的弹力使游标与尺身压紧。
游标上部有一紧固螺钉,可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的任意位置。
尺身和游标都有量爪,利用内测量爪可以测量槽的宽度和管的内径,利用外测量爪可以测量零件的厚度和管的外径(图1)。
深度尺与游标尺连在一起,可以测槽和筒的深度。
主尺的分度值为1mm ,与游标尺上分度值N N 1 mm 相差一个小量Δx=N 1mm 。
常见的三种卡尺分别为:Δx=0.1mm 、Δx=0.05mm 和Δx=0.02mm ,分别称为十分游标,二十分游标和五十分游标(图2)。
以十分游标为例,游标尺的10个分度值(游标尺刻度总长)与主尺的(10—1)mm 重合。
故使用游标卡尺测长度时,读数可精确到0.1mm 。
同理可知,二十分游标读数可精确到0.05mm ,五十分游标读数可精确到0.02mm 。
二 螺旋测微计结构:螺旋测微计又称千分尺。
是利用测微螺杆的外螺纹和套管的内螺纹紧密配合、将测微螺杆的角位移变为直线位移的原理,来实现长度测量的量具,如图4。
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 ,可转动的套管(叫微分筒)的圆周上均匀刻画50个分度,所以每旋转一个分度,螺杆移动0.5mm/50=0.01mm 。
也就是说螺旋测微计的精密度(分度值)为0.01mm 。
三 移测显微镜移测显微镜是利用螺旋测微器控制镜筒(或工作台)移动的一种测量显微镜。
显微镜是由物镜、叉丝和目镜组成的光学显微系统。
物理小实验教学设计——学习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物理小实验教学设计——学习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物理小实验教学设计,特别是关于学习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的设计。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
而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对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要学习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物理量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只有准确测量物理量,才能在实验中获取准确的数据,进而进行科学分析和结论。
其次,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也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科学实验和观测的基础。
从测量身高到测量时间,我们都需要运用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因此,学习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帮助,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指导作用。
如何设计物理小实验教学?设计物理小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选取合适的实验内容首先,需要选取与学习目标相关且适合学生年级的实验内容。
对于学习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可以考虑一些简单且有趣的实验,例如:测量小球落地时间、测量小球滚动的加速度等。
2. 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在设计物理小实验之前,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这包括测量工具(如尺子、千分尺、秒表等),实验器材(如斜面、小球等),以及实验所需的其他材料。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充分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可以使用。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设计完实验内容和准备好实验器材后,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首先,给学生提供清晰的实验原理和步骤,确保学生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例如如何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等。
4. 分析实验数据和总结结论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论。
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从实验结果中总结出结论。
通过这一步骤,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节:基本物理量及其计量单位在物理学中,基本物理量一般指能够用其他物理量来定义的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而计量单位则是用来测量基本物理量的量值。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计量单位是米(m),质量的计量单位是千克(kg),时间的计量单位是秒(s)。
此外,在物理学中还有一些导出量,这些导出量可以由基本物理量经过运算和相互关系得出。
如速度、加速度、力等。
其中,速度的计量单位是米每秒(m/s),加速度的计量单位是米每秒的平方(m/s²),力的计量单位是牛(N)。
第二节: 运动及其描述运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
其中,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大小不变且方向不变,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方向和速度大小均会变化,曲线运动的特点则是物体沿曲线运动。
在运动的描述中,需要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位移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置变化量,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而加速度则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第三节: 力及其作用在物理学中,力的定义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有速度变化、体积变化、形状变化或改变物体状态等作用。
力的大小用牛(N)来计量。
在了解力的概念后,我们需要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会使物体发生变化,有时会使物体加速、有时会使物体减速、有时则是改变物体的方向。
此外,还可以在各种物体之间形成平衡、阻碍物体的运动和变形等。
第四节: 能量与功能量是一种物理量,描述了物体内部因为静止或运动的缘故而能够产生机械或电磁的作用。
能量的计量单位是焦耳(J),也可表现为千瓦时(kWh)。
在了解能量概念后,我们需要知道它与功的关系。
功是一种量度物体较多能够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物质活动后所做的工作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用焦耳(J)来表示。
简单来说,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位移或称对外做功的时候,就会发生能量转化的现象。
第五节: 压强与浮力压强是指在物体表面上的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大小,计量单位为帕斯卡(Pa)。
初中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初中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初中物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在这一章中,我们了解到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
以下是这一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等。
二、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理现象和物理性质的量,如长度、时间、质量等。
不同物理量有不同的单位来进行表示,如米、秒、千克等。
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物理量和单位。
三、物理量的测量物理量的测量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通过测量可以得到物理量的数值。
测量的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进行准确的观测和记录数据等。
四、物理量的性质物理量可以分为标量和矢量两种。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如温度、质量等;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如速度、力等。
五、运动和力运动是物质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力是引起物体运动或变形的原因。
我们需要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的描述方法,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作用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等。
六、重力和弹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
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变形时产生的力。
我们需要了解重力和弹力的特点及其作用规律。
七、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它可以使物体减速或停止。
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我们需要了解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特点及其作用规律。
八、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是物体运动和变化的基本原因。
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量度,表示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
我们需要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和能量守恒定律,以及功的计算方法。
九、功率和机械效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表示能量转化的快慢。
机械效率是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可以衡量机械装置的效率。
我们需要了解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的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与精确度要求
物理实验技术的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与精确度要求引言:物理实验是科学发展的基础,而实验中的测量范围和精确度则对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测量范围与精确度要求,并探讨其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测量范围测量范围是指物理实验中所能测量的物理量的最大和最小值。
不同的实验需要有不同的测量范围。
1. 测量范围的选择在实验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和测量对象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一般来说,测量范围的选择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a. 能够包含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全部取值,以确保实验结果准确;b. 保证测量仪器在该范围内可以正常工作,避免仪器因超出测量范围而损坏;c. 尽量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2. 测量范围的改进在一些实验中,可能需要对测量范围进行改进,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例如,通过使用放大器或增大测量仪器的灵敏度,可以扩大测量范围,并提高测量的分辨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测量系统进行仔细的设计和校准,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3. 实例分析:电阻测量以电阻测量为例,不同的电阻器在测量范围和精确度上有所不同。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电阻器,以满足实验的要求。
a. 当测量范围较小且要求较高的精确度时,可以选择精密电阻箱,并通过多个档位进行测量。
b. 当测量范围比较大且精确度要求相对较低时,可以选择普通电阻器,以满足实验需求。
第二部分:精确度要求精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也是实验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1. 提高精确度的方法为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a. 提高测量仪器的精确度,选择合适的精密测量仪器;b. 增加测量次数,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 消除系统误差,校准仪器,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
2. 误差分析与控制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常见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误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误差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基本物理量的测量1:测量的概念----把一个测量工具(或仪器、仪表)的测量值与规定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注1:测量需要专门的仪器,如:尺、称、秒表、温度计等)(注2:规定的标准量即物理单位。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注:1791年,法国决定将通过巴黎的子午线的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规定为1米,后来根据测量结果用铂铱合金制成国际米原器,保存在巴黎计量局里,作为米的标准。
)另外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等。
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3、长度的测量工具(1)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刻度尺(注:将刻度尺称作直尺或尺子均错)其它常见的测量工具有:钢卷尺、皮卷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等。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先观察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是多少,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注:刻度尺的量程即刻度尺一次所能量出的最大长度。
测量长度所能达到的精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的)②正确摆放刻度尺,即刻度尺要与被测边平行,且刻度要紧靠被测长度。
③不使用已磨损的刻度线。
(注意刻度线不完好的刻度尺的用法)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4、测量结果的记录(1)内容:正确的测量结果应为: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2)说明:①两个概念:准确值:刻度尺最小刻度以上的数值可以准确读出,叫做准确值。
估计值: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不能准确读出,只能估计,叫做估计值。
②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所用的单位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同。
如: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得的结果为33.8毫米,改用厘米作单位时则测量结果为3.38厘米。
③若被测长度的末端正对某条刻度线,则记录下来的读数中准确值后面仍要加估读值“0”。
④在测量结果中若不写所用单位是没有意义的。
(3)备注:在初中阶段,只有长度的测量要求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其它带刻度的工具、仪器、仪表(如:弹簧秤、温度计、电流表)都无此要求。
5.长度测量的有效数字内容:测量结果中的准确值、估计值均为有效数字,但估计值为不准确数字。
说明:1、估计值虽然是不准确的,但它却是有用的,它能描述准确值的精确程度(如:在测量的结果33.8毫米中,估计值“8”告诉我们,被测长度在33至34毫米之间,更接近34厘米)。
2、有效数字的个数:对一个数值来说,有效数字的个数为从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开始,单个数字的个数(如:0.10的有效数字有两个,5.202的有效数字有四个,0.002000的有效数字有四个)。
6、长度测量的几种方法(1)测多算少法:如将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测出100匝(可自定)的长度然后用该长度除以匝数即得到金属丝的直径。
说明:该方法用于微小长度的测量,例如:测量金属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2)化曲为直法:将一根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并在软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终点,然后将曲线拉直,测其长度即为曲线的长。
说明:用该方法可以测量任意曲线的长度。
(3)滚轮测量法:如:用滚轮法测跑道等的长度。
(4)配合测量法:用刻度尺和三角板的配合使用可以测量圆锥体的高。
说明:该方法用于不便直接测得的物体的长,也可测圆、球的直径,再计算圆周的长。
7、误差(1)概念:测得的数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叫做误差。
(2)产生的原因:A:测量工具不够精确。
B:人的眼睛观察(包括估读)不能完全精确。
(3)减小误差的方法:A: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如:332 1llll ++=(4)注意误差和错误不同:误差只能减少,不能消除。
错误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引起的。
如:举例---8、本部分习题:(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A:我们的手掌大致宽6.5 。
B:一根头发大致为7.5 。
C:一本小新华字典大致厚30 。
D:某人的身高大致是1.75 。
E:地球的半径大致是6400 。
F:0.98米合厘米。
G:0.05千米合米。
I:6400千米大致合-------------厘米。
H:385毫米合-------米。
J:850微米合------------米。
(2)关于长度的测量工具:A: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尺子吗?B:测量长度所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和-----------有关,测量长度所能达到的精确程度是由-------------------来确定的。
C:请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①螺旋测微器(最小刻度0.01毫米)②游标卡尺(最小刻度为0.1毫米)③有厘米刻度的皮尺,④有毫米刻度的钢卷尺〕例:某同学给自己家里安装窗帘一般选用-------;需要给家里装玻璃选----------。
D:请叙述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3)测量结果的记录:A:测量的结果是由------和------组成的;测量结果的数字部分是由------- 和-------两部分组成B:根据实例正确读数:C:根据结果判断最小刻度:如测量结果为298厘米,则所用刻度尺最小刻度是-------。
(4)关于误差A:叙述什么是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如何看待区分错误和误差?问题1:若用刻度大于标准刻度的刻度尺去测量桌子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偏大还是偏小?问题2:夏天露天用刻度尺测物体的结果一般偏-----;冬天露天用刻度尺测得的结果一般偏-----。
(5)关于有效数字:习题:0.1的有效数字有---个;0.10的有效数字有----个;0.00010的有效数字有----个;5.2000的有效数字有----个;5.3040的有效数字有---个。
(6)长度的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请描述几种测量方法并举例---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
换算关系: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2)测量工具:物理实验中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是秒表,其准确程度为0.1秒(凡钟表都可以测量时间)。
(3)备注:在今后某些重点物理知识(如速度等)的学习中,需要用到时间的单位、换算、测量等,在此提出是为以后的学、用打基础。
同时注意:用秒表也能产生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A:秒表自身不可能完全精确。
B:按表的时刻不可能完全精确。
C:读表时也能产生误差。
三、预备知识(1) 面积的单位及换算A :国际单位制中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记作:2m 。
B :常用的面积的单位还有平方分米,记作2dm ;平方厘米,记作2cm ;平方毫米,记作2m m 。
C :换算:12m =1002dm 12dm =1002cm 12cm =1002m m(2) 体积的单位及换算:A :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记作(3m )B :常用单位还有立方分米,记作(3dm );升,记作(3L );立方厘米,记作(3cm );毫升(mL )等C :换算关系:13m =10003dm =1000L 13dm =1L =10003cm = 1000mL(3) 常用的面积及体积公式:①常用面积公式: 22a S ==边长正方形S 矩形=边长⨯边长=b a ∙∆=S S 三角形=2相应高任一边长⨯=21a h a ∙=21b h b ∙=21c h c ∙ =梯形S 2高下底)(上底⨯+=2)(h b a ∙+ 相应高任意底平行四边形⨯=S =a h a ∙=b h b ∙=圆S π⨯该圆半径的平方=πr 2②常用体积公式:V正方体=底⨯高=3aV长方体=底高⨯ V圆柱体=底高⨯ V 圆锥体=31底⨯高 V 球=34π3R (4) 科学记数法1=010 10=110 100=210 100一:0=310 10000=410……0.1=110- 0.01=210- 0.001=310- 0.0001=410-……故:任何实数都可以记作b a 10⨯的形式,其中≤1a <10,b 为整数。
例:34=3.410⨯=3.4110⨯ 340=3.4⨯100=3.4210⨯3400=3.41000⨯=3.4310⨯ 0.34=3.41104.31.0-⨯=⨯0.034=3.4=⨯01.0 3.4210-⨯ 0.0034=3.43104.3001.0-⨯=⨯注意:0.03004如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写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应为:3.0210-⨯……(5) 同底数幂的乘除8324=⨯⇔32222252323===⨯+1001010101010010102111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0010101010101011212===÷⇔÷- 1001.010********.010*******===÷⇔=÷--6280002000314=÷⇔251014.31028.6⨯⨯=2)251010(-⨯=3102⨯=2000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四、质量的测量(1)质量的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注: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例:判断1:烧杯中盛有500克冰,加热使之完全融化(不考虑蒸发),其质量要变小。
()判断2:宇航员的质量是60千克,当他飞向月球上时,他的质量也变小。
()(2)质量的单位及换算: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记作kg其它常用单位:①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记作t②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记作;g毫克,记作mg 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例题:完成下列换算:25克=------千克=------毫克2.02⨯千克=-----克=------毫克=-------吨10-3吨=-----千克=------克某人的质量约为54----;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000---;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2⨯----。
10-(3)、质量的测量工具:在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包括物理天平及托盘天平,在初中常用的天平为托盘天平)。
其它常用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它们都是用了杠杆的平衡原理来工作,其中天平运用的是等臂杠杆的平衡原理。
(4)、质量的测量方法: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之前,先让学生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知道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测量范围即量程(不要超过其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仪器),了解标尺的最小刻度值。
①:天平的调节: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要先把游码拨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静止指在刻度盘中央。
且测量物体质量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注意:游码回零即游码左侧在“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时,若指针在分度盘左侧,则将平衡螺母向右旋动,若反之,则向左旋;为了尽快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根据指针摆动的幅度来判断,若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则说明横梁平衡,若指针向左侧摆动的幅度较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