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习题答案: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说课稿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说课稿

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说课稿学科教学刘忠2011021906各位老师:下午好!我叫刘忠,我说课的内容是《生物的特征》,采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本次说课包括五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新教材,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而且本节课为新升入初中的中学生的第一节生物课,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作为第一节课,重要的是让他们觉得生物课生动有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还会尽量让学生们建立起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情感。

3.教学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4.教学难点: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通过播放这些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第一章---概述习题说课讲解

第一章---概述习题说课讲解

第一章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 ),国务院设立了审计署,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也设置了各级地方审计机关。

A 1983年9月B 1982年9月C 1994年5月D 1993年5月2.以下不属于审计假设的是( )A审计可验证假设 B内控制度绝对保证假设C审计可信赖假设 D无反证判定合理假设3.以下()不属于审计的职能。

A经济监督 B经济鉴证 C经济评价 D、经济管理4.( )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A1983年 B1994年 C1993年 D1995年5. ( )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A1983年 B1994年 C1993年 D1995年6.中国第一家事务所是()。

A.立信事务所B.潘序伦事务所C.正则事务所D.上海事务所7.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的客体,一般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

审计对象的本质是指()。

A.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B.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C.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D.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8. 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其相应的审计范围不断扩大。

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阶段,审计范围为会计分录B.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完善阶段,审计范围扩大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C.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形成阶段,审计范围为全部财务报表D.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阶段,审计范围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9.李民是保定市居民。

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的规定,如果李民仅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还不能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A.高等专科学历B.中级会计师职称C.拥有ACCA证书D.高级经济师10.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团体会员的是( )。

A.会计师事务所B.7名以上注册会计师组成的科研团体C.企业集团的审计部门D.注册会计师理事会11.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的范围,不包括()。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说课稿.4直角三角形公开课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说课稿.4直角三角形公开课
2.设计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3.使用多媒体工具展示生动的几何图形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4.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通过设计难度适中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
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最后介绍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证明方法,通过一系列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设计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基本概念和定理的理解。
2.安排一些证明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误解、对勾股定理证明过程的困惑以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及时澄清误解,通过实例和图示解释概念;分步骤讲解勾股定理的证明,强调每一步的逻辑;设计更多实际问题练习,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验成绩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针对学生的弱点提供额外的辅导,以及不断更新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提供一个自我评价表,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3.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针对他们的不足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4.鼓励学生相互评价,通过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如下:
1.设计一些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练习题,包括基本概念的理解题、定理的证明题以及实际问题的应用题。

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1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1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1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练习(P5)1.(1)中国∈A ,美国∉A ,印度∈A ,英国∉A.(2)∵A={x |x 2=x }={0,1},∴-1∉A. (3)∵B={x |x 2+x -6=0}={-3,2},∴3∉A.(4)∵C={x ∈N|1≤x ≤10}={1,2,3,4,5,6,7,8,9,10},∴8∈C ,9.1∉C.2.(1){x |x 2=9}或{-3,3}; (2){2,3,5,7};(3){(x ,y )|⎩⎨⎧+=+=6-2x y 3x y }或{(1,4)};(4){x ∈R |4x -5<3}或{x |x <2}. 练习(P7)1.∅,{a },{b },{c },{a ,b },{a ,c },{b ,c },{a ,b ,c }.2.(1)a ∈{a ,b ,c }. (2)∵x 2=0,∴x =0.∴{x |x 2=0}={0}.∴0∈{0}.(3)∵x 2+1=0,∴x 2=-1.又∵x ∈R ,∴方程x 2=-1无解.∴{x ∈R |x 2+1=0}=∅.∴∅=∅. (4). (5)∵x 2=x ,∴x =0或x =1.∴{x |x 2=x }={0,1}.∴{0}{0,1}.(6)∵x 2-3x +2=0,∴x =1或x =2.∴{x |x 2-3x +2=0}={1,2}.∴{2,1}={1,2}.3.(1)由于1是任何正整数的公约数,任何正整数都是自身的公约数,所以8的公约数是1,2,4,8,即B={1,2,4,8}.∴AB.(2)显然B ⊆A ,又∵3∈A ,且3∉B ,∴B A. (3)4与10的最小公倍数是20,4与10的公倍数应是20的倍数,显然A=B.练习(P11)1.A∩B={5,8},A ∪B={3,5,6,7,8}.2.∵x 2-4x -5=0,∴x =-1或x =5.∴A={x |x 2-4x -5=0}={-1,5},同理,B={-1,1}.∴A ∪B={-1,5}∪{-1,1}={-1,1,5},A∩B={-1,5}∩{-1,1}={-1}.3.A∩B={x |x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 ∪B={x |x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4.∵B={2,4,6},A={1,3,6,7},∴A∩(B)={2,4,5}∩{2,4,6}={2,4}, (A)∩(B)={1,3,6,7}∩{2,4,6}={6}.习题1.1 A 组(P11)1.(1)∈ (2)∈ (3)∉ (4)∈ (5)∈ (6)∈2.(1)∈ (2)∉ (3)∈3.(1){2,3,4,5}; (2){-2,1};(3){0,1,2}.(3)∵-3<2x -1≤3,∴-2<2x ≤4.∴-1<x ≤2.又∵x ∈Z ,∴x =0,1,2.∴B={x ∈Z |-3<2x -1≤3}={0,1,2}.4.(1){y |y ≥-4}; (2){x |x ≠0}; (3){x |x ≥54}. 5.(1)∵A={x |2x -3<3x }={x |x >-3},B={x |x ≥2},∴-4∉B ,-3∉A ,{2}B ,B A.(2)∵A={x |x 2-1=0}={-1,1},∴1∈A ,{-1}A ,∅A ,{1,-1}=A. (3);. 6.∵B={x |3x -7≥8-2x }={x |x ≥3},∴A ∪B={x |2≤x <4}∪{x |x ≥3}={x |x ≥2},A∩B={x |2≤x <4}∩{x |x ≥3}={x |3≤x <4}.7.依题意,可知A={1,2,3,4,5,6,7,8},所以A∩B={1,2,3,4,5,6,7,8}∩{1,2,3}={1,2,3}=B ,A∩C={1,2,3,4,5,6,7,8}∩{3,4,5,6}={3,4,5,6}=C.又∵B ∪C={1,2,3}∪{3,4,5,6}={1,2,3,4,5,6}.∴A∩(B ∪C)={1,2,3,4,5,6,7,8}∩{1,2,3,4,5,6}={1,2,3,4,5,6}.又∵B∩C={1,2,3}∩{3,4,5,6}={3},∴A ∪(B∩C)={1,2,3,4,5,6,7,8}∪{3}={1,2,3,4,5,6,7,8}=A.8.(1)A ∪B={x |x 是参加一百米跑的同学或参加二百米跑的同学}.(2)A∩C={x |x 是既参加一百米跑又参加四百米跑的同学}.9.B∩C={x |x 是正方形}, B={x |x 是邻边不相等的平行四边形},A={x |x 是梯形}.10.∵A ∪B={x |3≤x <7}∪{x |2<x <10}={x |2<x <10},∴(A ∪B)={x |x ≤2或x ≥10}.又∵A∩B={x |3≤x <7}∩{x |2<x <10}={x |3≤x <7},∴(A∩B)={x |x <3或x ≥7}. (A)∩B={x |x <3或x ≥7}∩{x |2<x <10}={x |2<x <3或7≤x <10},A ∪(B)={x |3≤x <7}∪{x |x ≤2或x ≥10}={x |x ≤2或3≤x <7或x ≥10}.习题1.2 A 组(P24)1.∵A={1,2},A ∪B={1,2},∴B ⊆A ,∴B=∅,{1},{2},{1,2}.2.集合D={(x ,y )|2x -y =1}∩{(x ,y )|x +4y =5}表示直线2x -y =1与直线x +4y =5的交点坐标;由于D={(x ,y )|⎩⎨⎧=+=54y x 1y -2x }={(1,1)},所以点(1,1)在直线y =x 上,即D C. 3.B={1,4},当a =3时,A={3},则A ∪B={1,3,4},A∩B=∅;当a ≠3时,A={3,a },若a =1,则A ∪B={1,3,4},A∩B={1};若a =4,则A ∪B={1,3,4},A∩B={4};若a ≠1且a ≠4,则A ∪B={1,a ,3,4},A∩B=∅.综上所得,当a =3时,A ∪B={1,3,4},A∩B=∅;当a =1,则A ∪B={1,3,4},A∩B={1};当a =4,则A ∪B={1,3,4},A∩B={4};当a ≠3且a ≠1且a ≠4时,A ∪B={1,a ,3,4},A∩B=∅.4.作出韦恩图,如图1-1-3-16所示,图1-1-3-16由U=A ∪B={x ∈N|0≤x ≤10},A∩(B)={1,3,5,7},可知B={0,2,4,6,8,9,10}.1.2函数及其表示练习(P19)1.(1)要使分式741+x 有意义,需4x+7≠0,即x≠47-. 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47-)∪(47-,+∞); (2)要使根式有意义,需1-x≥0,且x+3≥0,即-3≤x≤1.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3,1].2.(1)f(2)=28,f(-2)=-28,f(2)+f(-2)=0;(2)f(a)=3a 3+2a ,f(-a)=-3a 3-2a ,f(a)+f(-a)=0.3.(1)两个函数的对应法则相同,而表示导弹飞行高度与时间关系的函数y=500x-5x 2是有实际背景的,这里x≥0;函数y=500x-5x 2,x ∈R ,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同,故这两个函数不相等.(2)函数g(x)=x 0=1(x≠0)与函数f(x)=1,x ∈R 的对应法则相同,但定义域不同,所以不是相等的函数.已知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值及不同变量的函数值的关系.练习(P23)1.设矩形一边长为xcm ,则另一边长为22x -50=22500x -.由题意,得y=x 22500x -,x ∈(0,50).2.图(A)与事件(2).图(B)与事件(3).图(D)与事件(1)吻合得最好.图(C)可叙述为:我出发后,为了赶时间,加速行驶,走了一段后,发现时间还早,于是放慢了速度.3.解析:由绝对值的知识,有f(x)=⎩⎨⎧<+-≥-.2,2,2,2x x x x 所以,f(x)=|x-2|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图1-2-2-234.与A 中元素60°对应的B 中的元素是23;与B 中元素22相对应的A 中的元素是45°. 习题1.2 A 组(P24)1.(1)(-∞,4)∪(4,+∞). (2)R .(3)要使分式有意义,只需x 2-3x+2≠0,即x≠1,且x≠2,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1)∪(1,2)∪(2,+∞).(4)要使函数有意义,只需⎩⎨⎧≠≤⇒⎩⎨⎧≠-≥-,1,40104x x x x 即x≤4,且x≠1. 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1)∪(1,4]. 2.(1)g(x)=xx 2-1=x-1,x≠0,该函数虽然与f(x)的对应关系相同,但是定义域不同, 所以f(x)与g(x)不相等. (2)g(x)=(x )4=x 2,x≥0,该函数虽然与f(x)的对应关系相同,但是定义域不同,所以f(x)与g(x)不相等. (3)g(x)=36x =x 2,x ∈R ,该函数与f(x)的对应关系相同,定义域相同,所以f(x)与g(x)相等.3. (1) (2)x ∈R ,y ∈R . x ∈(-∞,0)∪(0,+∞),y ∈(-∞,0)∪(0,+∞).图1-2-2-24 图1-2-2-25(3) (4)x ∈R ,y ∈R . x ∈R ,y ∈[-2,+∞).图1-2-2-26 图1-2-2-27 4.f(2-)=8+52,f(-a)=3a 2+5a+2,f(a+3)=3a 2+13a+14; f(a)+f(3)=3a 2-5a+16.5.(1)点(3,14)不在f(x)的图象上;(2)f(4)=-3;(3)x=14.6.解析:由韦达定理知1+3=-b ,1×3=c ,∴b=-4,c=3.∴f(x)=x 2-4x+3.∴f(-1)=(-1)2-4×(-1)+3=8. 答案:f(-1)=8.7. (1) (2)图1-2-2-28 图1-2-2-29 8.y=x 10 x ∈(0,+∞),y=21l-x x ∈(0,21l), y=22x d - x ∈(0,d),l=2x+x 20(x>0),l=2202+d . 9.由题意,可知容器内溶液高度为x 的体积等于注入的溶液的体积,即π(2d )2·x=vt ,整理得x=24d v π·t. 当容器注满时有π(2d )2h=vt ,得t=vh d 42π. 所以该函数的定义域是t ∈[0,v h d 42π],值域是x ∈[0,h ]. 10.共8个映射.图1-2-2-30B 组1.(1)[-5,0]∪[2,6);(2)[0,+∞);(3)[0,2)∪(5,+∞).2.图1-2-2-31(1)点(x ,0)和(5,y),即纵坐标为0或横坐标为5的点不能在图象上. (2)略.3.略.4.(1)t=512342x x -++,x ∈[0,12];(2)t=58320+≈3小时.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练习(P32)1.从生产效率与生产线上工人数量的关系看,在生产劳动力较少的情况下,随人数的增加效率随着增大,但是到了一定数量后,人数再增多效率反而降低了.这说明劳动力可能过剩,出现了怠工等现象.2.图象如图1-3-2-2所示,图1-3-2-2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8,12),[13,18);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12,13),[18,20].3.函数的单调区间是[-1,0),[0,2),[2,4),[4,5].在区间[-1,0),[2,4)上是减函数;在区间[0,2),[4,5]上是增函数.4.证明:设x 1、x 2∈R ,且x 1<x 2,则f (x 1)-f (x 2)=(-2x 1+1)-(-2x 2+1)=2(x 2-x 1).∵x 1<x 2,∴x 2-x 1>0.∴f (x 1)>f (x 2).∴函数f (x )=-2x +1在R 上是减函数.5.如图1-3-2-3所示,图1-3-2-3从图象上可以发现f (-2)是函数的一个最小值.练习(P36)1.(1)对于函数f (x )=2x 4+3x 2,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 ,都有f (-x )=2(-x )4+3(-x )2=2x 4+3x 2=f (x ),所以函数f (x )=2x 4+3x 2为偶函数.(2)对于函数f (x )=x 3-2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 ,都有f (-x )=(-x )3-2(-x )=-x 3+2x =-(x 3-2x )=-f (x ),所以函数f (x )=x 3-2x 为奇函数.(3)对于函数f (x )=xx 12+,其定义域为(-∞,0)∪(0,+∞). 因为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 ,都有f (-x )=x x -+-1)(2=xx 12+-=-f (x ), 所以函数f (x )=xx 12+-为奇函数. (4)对于函数f (x )=x 2+1,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 ,都有f (-x )=(-x )2+1=x 2+1=f (x ),所以函数f (x )=x 2+1为偶函数.2.f (x )的图象如图1-3-2-4所示,g (x )的图象如图1-3-2-5所示.图1-3-2-4 图1-3-2-5习题1.2 A 组(P39)1.(1)函数的单调区间是(-∞,25],(25,+∞). 函数y =f (x )在区间(-∞,25]上是减函数,在区间(25,+∞)上是增函数. (2)函数的单调区间是(-∞,0],(0,+∞).函数y =f (x )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图略.2.(1)设0<x 1<x 2,则有f (x 1)-f (x 2)=(x 12+1)-(x 22+1)=x 12-x 22=(x 1-x 2)(x 1+x 2).∵0<x 1<x 2,∴x 1-x 2<0,x 1+x 2<0. ∴f (x 1)>f (x 2). ∴函数f (x )在(-∞,0)上是减函数.(2)设0<x 1<x 2,则有f (x 1)-f (x 2)=(111x -)-(121x -)=21x 11x -=2121x x x x -. ∵0<x 1<x 2,∴x 1-x 2<0,x 1x 2>0. ∴f (x 1)<f (x 2). ∴函数f (x )在(-∞,0)上是增函数.3.设x 1、x 2是(-∞,+∞)上任意两个实数,且x 1<x 2.则y 1-y 2=(mx 1+b )-(mx 2+b )=m (x 1-x 2).∵x 1<x 2,∴x 1-x 2<0.当m <0时,∴y 1-y 2>0,即y 1>y 2.∴此时一次函数y =mx +b (m <0)在(-∞,+∞)上是减函数.同理可证一次函数y =mx +b (m >0)在(-∞,+∞)上是增函数.综上所得,当m <0时,一次函数y =mx +b 是减函数;当m >0时,一次函数y =mx +b 是增函数.4.心率关于时间的一个可能的图象,如图1-3-2-6所示,图1-3-2-65.y =502x -+162x -2100=501-(x 2-8100x )-2100=501-(x -4050)2+307 050. 由二次函数的知识,可得当月租金为4 050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入最大,最大收益为307 050元.6.图略,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0),1(,0),1(x x x x x x B 组1.(1)函数f (x )在(-∞,1)上为减函数,在[1,+∞)上为增函数;函数g (x )在[2,4]上为增函数.(2)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1,函数g (x )的最小值为0.2.设矩形熊猫居室的宽为x m ,面积为y m 2,则长为2330x -m , 那么y =x 2330x -=21(30x -3x 2)=23-(x -5)2+275.所以当x =5时,y 有最大值275, 即宽x 为5 m 时才能使所建造的每间熊猫居室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275m 2. 3.函数f (x )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设x 1<x 2<0,则-x 1>-x 2>0.∵函数f (x )在(0,+∞)上是减函数,∴f (-x 1)<f (-x 2).∵函数f (x )是偶函数,∴f (-x )=f (x ).∴f (x 1)<f (x 2).∴函数f (x )在(-∞,0)上是增函数.第一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44)1.(1)A={-3,3};(2)B={1,2};(3)C={1,2}.2.(1)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2)以定点O 为原心,以3 cm 为半径的圆.3.属于集合的点是△ABC 的外接圆圆心.4.A={-1,1},(1)若a =0,则B=∅,满足B ⊆A ;(2)若a =-1,则B={-1},满足B ⊆A ;(3)若a =1,则B={1},满足B ⊆A.综上所述,实数a 的值为0,-1,1.5.A∩B={(x ,y )|⎩⎨⎧=+=0y 3x 0y -2x }={(x ,y )|⎩⎨⎧==0y 0x }={(0,0)}; A∩C={(x ,y )|⎩⎨⎧==3y -2x 0y -2x }=∅; B∩C={(x ,y )|⎩⎨⎧==+3y -2x 0y 3x }={(x ,y )|⎪⎪⎩⎪⎪⎨⎧-==5953y x }={(53,59-)}; (A∩B )∪(B∩C )={(0,0),(53,59-)}. 6.(1)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x |-2≥0,即x ≤-2或x ≥2,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2或x ≥2};(2)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05,02x x 即⎩⎨⎧-≥≥,5,2x x 得x ≥2.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2};(3)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05||,04x x 即x ≥4,且x ≠5.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4,且x ≠5}.7.(1)f (a )+1=111++-a a =12+a ; (2)f (a +1)=)1(1)1(1+++-a a =a a +-2. 8.(1)∵f (-x )=22)(1)(1x x ---+=2211xx -+,∴f (-x )=f (x ). (2)∵f (x 1)=22)1(1)1(1x x -+=221111x x -+=222211x x x x -+=1122-+x x =2211x x -+-,∴f (x 1)=-f (x ). 9.二次函数f (x )的对称轴是直线x =8k ,则有8k ≤5或8k ≥20.解得k ≤40或k ≥160,即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40]∪[160,+∞).10.(1)函数y =x -2是偶函数; (2)它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3)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4)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B 组 1.同时参加田径和球类比赛的有3人,只参加游泳一项比赛的有9人.提示:由题意知有15人参加游泳比赛,有8人参加田径比赛,有14人参加球类比赛,所以15+8+14=37,知共有37人次参加比赛.由已知共有28名同学参赛,且没有人同时参加三项,而37-28=9,知共有9名同学参加两项比赛.已知同时参加游泳和田径的有3人,同时参加游泳和球类的有3人,因此同时参加田径和球类的有3人;又已知有15人参加游泳比赛,因此只参加游泳一项的有9人.2.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a |a ≥0}.3.∵(A ∪B )=(A )∩(B )={1,3},A∩(B )={2,4},∴B={1,2,3,4}.∴B={5,6,7,8,9}.4.f (1)=1×(1+4)=5; f (-3)=-3×(-3-4)=21; f (a +1)=⎩⎨⎧-<++-≥++.1),3)(1(,1),5)(1(a a a a a a 5.证明:(1)f )2(21x x +=a ·221x x ++b =22221b ab b ax x +++=21(ax 1+b )+21(ax 2+b )=21[f (x 1)+f (x 2)], ∴f (221x x +)=21[f (x 1)+f (x 2)]. (2)g (221x x +)=(221x x +)2+a ·221x x ++b =21(21x +ax 1+b )+21(22x +ax 2+b )-41(x 1-x 2)2 =21[g (x 1)+g (x 2)]-41(x 1-x 2)2, ∵-41(x 1-x 2)2≤0, ∴g (221x x +)≤21[g (x 1)+g (x 2)]. 6.(1)奇函数f (x )在[-b ,-a ]上是减函数;(2)偶函数g (x )在[-b ,-a ]上是减函数.7.若全月纳税所得额为500元,则应交纳税款为500×5%=25(元).此时月工资为800+500=1 300(元);若全月纳税所得额为2000元,则应交纳税款为500×5%+1500×10%=175(元).此时月工资为800+500+1500=2800(元).由于此人交纳税款为26.78元,则此人的工资在区间(1300,2800)内,所以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是800+500+1.02578.26-≈1317.8(元).奇、偶函数的性质(1)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2)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必须成立.(3)f (-x )=f (x )⇔f (x )是偶函数,f (-x )=-f (x )⇔f (x )是奇函数.(4)f (-x )=f (x )⇔f (x )-f (-x )=0,f (-x )=-f (x )⇔f (x )+f (-x )=0.(5)两个奇函数的和(差)仍是奇函数,两个偶函数的和(差)仍是偶函数.奇偶性相同的两个函数的积(商、分母不为零)为偶函数,奇偶性相反的两个函数的积(商、分母不为零)为奇函数;如果函数y =f (x )和y =g (x )的奇偶性相同,那么复合函数y =f [g (x )]是偶函数,如果函数y =f (x )和y =g (x )的奇偶性相反,那么复合函数y =f [g (x )]是奇函数,简称为“同偶异奇”.(6)如果函数y =f (x )是奇函数,那么f (x )在区间(a ,b )和(-b ,-a )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如果函数y =f (x )是偶函数,那么f (x )在区间(a ,b )和(-b ,-a )上具有相反的单调性.(7)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函数f (x )可以表示成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即f (x )=2)()(2)()(x f x f x f x f -++--.(8)若f (x )是(-a ,a )(a >0)上的奇函数,则f (0)=0;若函数f (x )是偶函数,则f (x )=f (-x )=f (|x |)=f (-|x |).若函数y =f (x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则有f (x )=0。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如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立方体和圆柱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图形的性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学阶段的一些基本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方程等。

但是,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还相对较弱,特别是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空间想象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立方体和圆柱等基本图形,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立方体和圆柱等基本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形模型、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丰富的图形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新课导入:介绍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立方体和圆柱等基本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3.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图形案例,让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章-管理系统与信息技术应用说课材料

第一章-管理系统与信息技术应用说课材料

第一章管理系统与信息技术应用学习目标内容讲解本章总结【学习目标】管理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

要求考生能够:(1)掌握信息系统及信息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2)了解计算机在管理中应用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影响;(3)了解现代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4)懂得学习信息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考试内容:1.1 信息时代的企业与管理1.2 计算机系统在管理中的作用1.3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1.4 计算机应用普及对用户的要求本章重点:(1)基本概念;(2)计算机应用的发展;(3)新兴技术对组织的支持作用。

本章难点:理解在计算机普及条件下,信息系统用户的职责。

【内容讲解】1.1 信息时代的企业与管理1.1.1 现代企业的运作1.1.2 组织管理方式的变革1.1.3 企业活动中的信息大纲要求:1.识记:(1)电子商务(2)摩尔定律(3)移动商务2.领会:(1)信息时代的特点(2)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作用(3)信息对企业的价值(4)企业中的信息类型(5)COBIT的含义(6)电子商务的功能和类型(7)企业的组织变革农业社会——土地最主要的资源,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工业社会——以机器大生产为代表的工业化时代,能源和资本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信息时代——知识为生产力的时代,信息成为社会财富创造和积极发展得关键要素,信息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信息管理学家威廉·马丁(William J.Martin)教授在《全球住处社会》一书所言:“信息这一关键性资源的流动一旦中断,周围的世界立刻就会陷入困境当中。

所有的商业交易、生产经营、教育、娱乐、旅行和通信活动,所有的国内和国际事务都经不起中断。

在更先进的未来社会中,人们会更加依赖于信息与通信技术所赋予的力量。

”1.1.1 现代企业的运作一、企业是构成经济社会的基本细胞,企业的使命就是通过向社会提供经济价值来赢得自身的发展。

二、信息时代的企业,重视信息和知识。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篇: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的()。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2.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教育论》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爱弥尔》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5.《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杜威B、斯宾塞C、布鲁纳D、克鲁普斯卡娅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新教育大纲》D、《民主主义与教育》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B、布鲁纳C、根舍因D、杜威。

)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9.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

A、凯洛夫B、赞可夫 C、马卡连科 D、苏霍姆林斯基11.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A.教育学B.教育科学C.普通教育学D.教育原理12.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B.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C.语言的形成D.教育起源于劳动13.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A.生产劳动B.家庭活动C.交往活动D.社会现象1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这是()A.学校教育 B.义务教育 C.学年教育 D.基础教育15.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1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是()A.博学于文B.开而弗达C.强而弗抑D.道而弗牵17.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夸美纽斯D.赫拉克利特18.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A.裴斯泰洛奇B.康德C.杜威D.夸美纽斯19.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教育,这是()A.卢梭的观点 B.杜威的观点 C.康德的观点 D.华生的观点20.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课《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课《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课《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稿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第一次科学正确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且读数,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后面运动的快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材的特点教材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贯穿教学。

“测量活动”的选择可以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参考。

本节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测量活动,如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鉴于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测量知识和技能,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测量活动”为核心展开。

使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通过教师指导、阅读以及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及单位换算;(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3)知道测量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知道测量有误差。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测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体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2)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4.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长度的测量;(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二.说教法和学法突出物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善于表达、体现教育的全面性、个性化。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

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

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长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长度的测量,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说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说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说课《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各位老师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宇宙中的地球》。

一、说课标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解读:“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指地球周围的太空环境,即人类目前所观测到的宇宙的全部。

要初步了解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对这些了解、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描述”出来。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既然是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那么首先要知道太阳系的组成,而“普通”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相比,从质量、体积、运动特征等来看,地球是普通的,这是它与其他行星的共性。

“特殊”是指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星球,这是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个性。

“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

“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二、说教材本节教材内容位于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节,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而宇宙的神迷与人类对浩瀚宇宙知识的强烈渴求,这些都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

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如闪烁的恒星之类),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并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学生在填写层次的框图的同时,就理解了天体系统层次性的含意。

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

初一数学第一章《有理数》说课稿范例

初一数学第一章《有理数》说课稿范例

初一数学第一章《有理数》说课稿范例
为大家带来了有理数说课稿范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二课时:有理数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有理数》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负数的认识之后编排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所以有理数的认识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此外,《有理数》的认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数学分类标准的确定;特点之二是数学思维的逻辑严密性。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含解析):第一章整式的乘除4整式的乘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含解析):第一章整式的乘除4整式的乘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含解析):第一章整式的乘除4整式的乘法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4整式的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式的加减法之后,进一步深化对整式的运算法则的理解。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以及具体的运算方法。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为后续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和函数的初步概念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例如整式的加减法、有理数的乘除法等。

但是,对于整式的乘法,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例如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整式的乘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整式乘法的概念,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式乘法的概念、运算法则以及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尤其是如何正确地合并同类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多项式的乘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整式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总结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

3.演示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卡片,展示整式乘法的具体运算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说课材料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说课材料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部分)1-3.用作消毒剂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030,这种水溶液的密度为1.0g⋅mL-1,请计算这种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1L溶液中,m( H2O2) = 1000mL⨯1.0g⋅mL-1⨯0.030 = 30gm( H2O) = 1000mL⨯1.0g⋅mL-1⨯(1-0.030) = 9.7⨯102gn( H2O2) = 30g/34g⋅moL-1=0.88moln( H2O) = 970g/18g.⋅mol-1=54molb( H2O2)= 0.88mol /0.97kg = 0.91mol⋅kg-1c( H2O2)= 0.88mol/1L = 0.88mol⋅L-1x( H2O2) = 0.88/(0.88.+54) = 0.0161-4.计算5.0%的蔗糖(C12H22O11)水溶液与5.0%的葡萄糖(C6H12O6)水溶液的沸点。

解:b(C12H22O11)=5.0g/(342g.⋅mol-1⨯0.095kg)=0.15mol⋅kg-1b(C6H12O6)=5.0g/(180g.⋅mol-1⨯0.095kg)=0.29mol⋅kg-1蔗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12H22O11)= 0.52K⋅kg⋅mol-1⨯0.15mol⋅kg-1=0.078K蔗糖溶液沸点为:373.15K+0.078K=373.23K葡萄糖溶液沸点上升∆T b=K b⋅b(C6H12O6)= 0.52K⋅kg⋅mol-1⨯0.29mol⋅kg-1=0.15K葡萄糖溶液沸点为:373.15K + 0.15K = 373.30K1-5.比较下列各水溶液的指定性质的高低(或大小)次序。

(l)凝固点: 0.1mol⋅kg-1 C12H22O11溶液,0.1mol⋅kg-1 CH3COOH溶液,0.1mol⋅kg-1 KCl溶液。

第1章综合复习说课稿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1章综合复习说课稿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首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如季节变化、天气影响等,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其次,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如地理知识问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地球运动和气候类型的动态过程,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地图制作比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最后,注重个别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1章综合复习说课稿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的综合作业,主要是对第一章“走进地理”的内容进行综合复习。本章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基础地位,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主要知识点包括: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球的运动、气候类型及特点、地图的阅读和制作等。
(三)互动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多样化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会通过提问方式与学生互动,激发他们的思考。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在地图制作环节,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完成地图制作。此外,我还会在课堂上适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这些互动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地理案例,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和原理。此外,采用“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方法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在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通过问题解决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

材料工程基础第一章部分讲解及课后答案

材料工程基础第一章部分讲解及课后答案
2 2
解:加速度的欧拉描述为:
ax
ay
dux u x u u u u x x u y x u z x 2 a ax 2 0 0 2 a 2 x a 2 d x y z


duy d

u y
ux
u y x
质点的迹线方程为:
因: dx 2x ux ; 1 d dy 3y uy ; 1 d dz z uz 1 d
分别积分得:
所以: x c1 1 ;
2
y c2 1
3
z c3 1
τ=0时,x=a, y=b z=c ;代入上式有:
y ba z C5
则欧拉描述的迹线为:
a k
所以,在(a,b,c)处 流体质点的迹线为

cos k C k
2 s in k
a k
1 7
设流体的速度为u x x , u y y , u z 0, 试求通过x 1, y 1,的流线及 0时
x(a, b, c, ) y (a, b, c, ) u y ( a , b, c , ) z (a, b, c, ) u z ( a , b, c , ) u x ( a , b, c , )
速 度 加速度

u x (a, b, c, ) 2 x(a, b, c, ) 2
C3 sin k C4 cos k a
x C3 sin k C4 cos k a y C1 cos k C2 sin k z C5
代入 0时,x a, y b, z c的已知条件可求的 : 4 a, C1 b C a k x C3 s in k a cos k a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章 章节说课稿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章 章节说课稿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材分析1. 教材地位分析本节课选自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一节第一小节第三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它是在上一节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基础后进行的。

它既是上节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下节学习等边三角形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理的预备知识。

从知识结构看,它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为以后的几何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证明和计算依据 .许多中考题中常常用等腰三角形结合四边形、相似形、圆、函数等相关知识点出一些综合性题目和压轴题目,所以要求学生能掌握并灵活应用。

2.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在这个阶段,通过前面全等三角形的学习,其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和想象力也迅速发展,他们也有了很强的求知欲,探索欲,学完性质,他们可能就会猜想到判定.目前学生们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敢于置疑的学风.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八年级数学教材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这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会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及应用。

能力训练要求:培养学生对命题抽象概括能力,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培养大胆分析,敢于求异,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索,让学生体会探索学习的乐趣,并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简单应用,加深对定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教学难点:1、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2、文字叙述题的证明也是本节的难点之一。

3、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

说明:本定理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它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此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提供了又一种方法,这是本节的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学生在应用它们的时候,经常混淆,帮助学生认识判定与性质的区别,这是本节的难点.文字叙述题也是难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传感器基础知识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由哪些部分组成? 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的部分。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测量转换电路等部分组成。

2.传感器是如何分类的?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被测物理量来分;另一种是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来分。

按被测物理量划分的传感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转矩传感器等。

按工作原理划分的传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光栅传感器、磁栅传感器、电化学式传感器。

3.传感器的主要静态特性有哪些?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灵敏度、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等。

4.从哪些方面可以理解传感器在数控机床中的用途?1、监视重要点的温度,如轴温度、压力油温度、润滑油温度、冷却空气的温度、电动机绕组温度等。

2、测量位置,如刀具、工件的位置等。

3、测量力和加速度,如工件的夹紧力等。

4、测量机械位移、角位移,如转轴转角、工件和刀具的位移等。

5.什么是电阻式传感器?有哪几种类型?电阻式传感器:能将被测的非电量(如位移、应变、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转换成导电材料电阻的变化的装置。

常用的几种类型: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位器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气敏电阻传感器、光敏电阻传感器、磁敏电阻传感器等。

6.什么是电容式传感器?分哪几类?简述其工作原理。

电容式传感器:以各种类型的电容器作为敏感元件,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再由转换电路(测量电路)转换为电压、电流或频率,以达到检测目的的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有三种类型:变面积式、变极距式、变介电常数式。

工作原理:当忽略边缘效应时,其电容量为:dAC ε= 。

在A 、d 、ε 这三个参量中,改变其中任意一个量均可使电容量C 改变。

也就是说,电容量C 是A 、d 、ε 的函数。

因此,被测量的变化,引起A 、d 、ε 的变化,导致C 的变化,只要检测到C 的变化,就可以间接测量出被测量。

7.什么是电感式传感器?分哪几类?简述其工作原理。

电感式传感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的电感(或互感)变化的一种机电转换装置。

一般可以分为自感式和互感式两大类工作原理(以自感式传感器为例):自感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可参照右图,它主要由线圈、铁心、衔铁等组成。

工作时,衔铁通过测杆与被测物体相接触,被测物体的位移引起线圈电感值的变化。

当传感器线圈接入一定的测量电路后,电感的变化将转换成电压、电流或频率的变化,便完成了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

通过检测这些电量大小,就可以测出物体位移量大小。

自感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第2章数控机床中常用的传感器1.光电式编码器有哪两种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光电式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光电脉冲编码器和绝对式光电脉冲编码器两种基本类型。

特点:增量式光电脉冲编码器在其轴旋转时,有相应的脉冲输出,通过判向电路和计数器能够把回转件的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和旋转角速度准确地测量出来。

其计数起点可任意设定,并可实现多圈的无限累加和测量,还可以在每转发出一个脉冲Z信号,作为参考机械零位。

绝对式光电脉冲编码器在其轴旋转时,可将被测转角转换成一一对应的代码(二进制、BCD码等)来指示绝对位置而没有累计误差,并且无需判向电路。

它有一个绝对零位代码,当停电或关机后,再开机重新测量时仍可准确地读出停电或关机时的位置代码,并准确地找到零位代码。

2.简述光电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

当圆光栅旋转时,光线透过两个光栅的线纹部分,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光敏元件接收这些明暗相间的光信号,将其转换为交替变化的电信号。

该信号为两组近似于正弦波的电流信号A和B,A信号和B信号相位相差90°,经过放大和整形变成方波(见教材如图2.3所示)。

通过计算方波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编码器转过的角度。

编码器旋转方向是根据信号A 和信号B的发生顺序来判断的。

若A信号超前B信号,则为正转;反之为反转。

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编码器,大量应用于数控机床上。

如在数控车床主轴上使用编码器,可以完成车削螺纹,防止乱牙。

3.什么是霍尔效应?霍尔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将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薄片,当有电流流过薄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线性型霍尔传感器由霍尔元件、恒流源、线性放大器组成。

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由霍尔元件、稳压电路、放大器、施密特触发器、OC门等电路组成。

4.旋转变压器的作用是什么?它一般安装在数控机床的什么部位?旋转变压器的作用:当旋转变压器的定子加上激磁电压后,其转子绕组输出感应电压,而且输出电压随被测角位移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测量角位移。

一般安装在数控机床机械传动旋转零部件上,如:丝杠、电机输出轴、齿轮轴上。

5.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具有哪些优点?工作原理:感应同步器利用定尺和滑尺两个平面印刷电路绕组的互感随其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将位移量转换为电信号。

感应同步器工作时,定尺和滑尺相互平行,相对放置,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气隙(0.25 0.005)mm,定尺固定,滑尺可动。

当滑尺上的S 和C绕组分别通过一定的正、余弦电压激励时,定尺绕组中就会有感应电动势产生,其大小随定、滑尺相对位移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检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就可以间接测得位移量的大小。

优点:对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要求低,测量的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便于成批生产等。

6.光栅位移传感器的结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简要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由标尺光栅和光栅读数头两部分组成,光栅读数头又由光源、透镜、指示光栅、光敏元件和驱动电路组成(参见教材图2.23所示)。

有直线型和圆型两种类型。

特点:它的精度比较高,灵敏,测量一致性好。

工作原理:直线型透射光栅传感器利用莫尔条纹原理制成。

假设光栅刻线为K线/mm,如果光栅移动距离为x,根据莫尔条纹特性可以知道:从光敏元件前掠过的莫尔条纹是K x 条,光敏元件会产生K x个电脉冲。

通过计数光敏元件产生的电脉冲信号,就可以检测出光栅移动的实际距离了。

7.直线型磁栅位移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它有什么特点?简要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直线型磁栅位移传感器由磁性标尺、读取磁头和检测电路组成。

制作简单,易于安装,调整使用方便,对使用环境的条件要求低,对周围磁场抗干扰能力强,在油污、粉尘较多的场合下使用稳定性好,测量范围宽(从几米到数十米),测量精度较高等一系列特点。

工作原理:当磁尺与磁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读取磁头的铁心使磁栅标尺的磁通有效地通过绕组,在电磁感应作用下,信号输出绕组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该电动势随着磁栅标尺磁场强度的周期变化而变化,实现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读取磁头的输出信号经检测电路转换成电脉冲信号,并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

第4章 PLC基础知识1.什么是PLC?PLC具有哪些主要特点?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功能的原则设计。

主要特点有: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用户应用控制程序可变、柔性强3.系统扩充方便、组合灵活4.编程简单、易学易用5.功能完善、I/O接口丰富,能适应不同要求、不同场合的控制6.安装简单、维修方便7.系统设计、调试时间短2.PLC的基本组成有哪些?画出其示意图并简述各自的功能。

示意图为教材图4.4(略)。

3.PLC在数控机床中有哪两种常见结构?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两种常见结构形式:“内装型”和“独立型”。

作用:数控机床中的M、S、T信号是通过PLC在数控装置和驱动装置之间传送的,因此PLC在数控机床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4.简述PLC的工作方式。

并画出其示意图。

PLC是按照循环扫描的方式进行工作的。

一个扫描周期由3个阶段组成: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

PLC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在系统程序的控制下,对各输入端子进行逐点扫描,并将扫描结果存入输入状态寄存器中,这一过程称为输入采样阶段。

然后CPU 对用户程序指令按照自上而下、自左向右的顺序执行,将执行结果即当前输出状态暂时存放到输出状态寄存器中,并把寄存器中原有的输出状态刷新为当前的输出状态,这一过程称为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最后PLC集中将当前输出状态送到输出端,驱动外部负载,这一过程称为输出刷新阶段。

示意图为教材图4.7(略)。

5.什么是梯形图?编写梯形图的基本规则是什么?梯形图是一种采用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线圈和功能块等构成的图形语言。

编写梯形图的基本规则如下:(1)梯形图左、右两边的两条垂线分别称为左电力轨和右电力轨,它们类似于继电器线路图中的左、右两条电源线。

(2)梯形图中,与左电力轨相连的是梯形图的控制线路,它由常开触点X0、Y0,常闭触点X1组成。

(3)梯形图中,与右电力轨相连的是输出线圈或功能块,它的状态由与之相连的控制线路决定。

(4)梯形图中的触点只有两类,一类是常开触点,另一类是常闭触点。

每个触点都应标有特定的标记以示区别。

(5)梯形图中,每个触点的状态均存入PLC内部存储器,因此同一触点允许反复使用,次数不限。

(6)梯形图的书写顺序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同PLC执行用户控制程序的顺序一致。

(7)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串联或并联;输出线圈可以并联,但不允许串联。

6.完成下表(三菱FX2N系列)。

计时器计时单位计时时间具有何种线圈-(T10 K100)-100 ms 10 s 普通线圈-(T206 K1250)-10 ms 12.5s 普通线圈-(T253 K50)- 1 ms 0.05s 失电保持线圈7.将正确的内容连线。

-(C2 K5)-递加计数器递减计数器递加/递减计数器普通计数器-(C108 K20)-具有失电保持的计数器8.绘出下列语句表的梯形图。

0 LD X0001 OR X0012 ANI X0023 OR M14 LD X0035 AND X0046 OR M27 ANB8 ORI M39 OUT Y003梯形图:第5章 PLC编程训练1.什么是PLC编程?通常把PLC程序设计和程序调试的过程称为编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