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_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分析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分析(总
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2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音乐与人生》选自人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的第一节。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一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以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最终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审美能力的归宿点。也可以说,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调式、和声、曲式、织体、音色。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本单元的内容旨在指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不同地域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题材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智慧结晶。
《高亢的西北腔》要求: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题材。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独特的民族风》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2:认识长调、朗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3: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其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第20节 俄罗斯民族风情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王秀
课题名称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学生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高中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中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是民族乐派的第二节内容,主要是对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介绍,本节课教材介绍的作品有两个: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娅幻想曲》、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由于两部作品时间都很长,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我以《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为主。因就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两个人及其作品在俄罗斯民族乐派所占分量而言前者均大于后者。另外关于格林卡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这个作品,学生比较生疏,而就其在世界音乐史上的作用,特别是在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中的作用而言,又是学生应该了解的。《荒山之夜》与强力集团的欣赏与了解则让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自学的方式来完成。
学生分析现状及分析
音乐问卷综合数据:
总人数:662 是否喜爱音乐爱听流行歌曲中国民歌中国戏曲民族器乐曲外国民歌中国歌剧西洋管
弦乐曲
人数652 595 101 43 122 30 82 122
百分比98.5% 90% 15.3% 6.5% 18.5% 4.5% 12.4% 5.43%
从表(一)分析可以看出:(1)、学生对于音乐是十分喜爱的,也是乐于实践的。(2)、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取向是喜欢流行的、商业化气息强的、时尚的、贴近生活的音乐作品。对于我国民族器乐的了解是比较缺失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商业化音乐的大量炒作、各种音乐传播媒体中通俗音乐、快餐音乐文化的泛滥,使得社会大气候对交响乐持一种漠视的态度。其次对于欣赏器乐曲心理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认为内容太深奥,不像歌曲从歌词有时就能了解作品的形象。从调查表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交响乐普遍不感兴趣;学生经过前几节课的欣赏对交响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在欣赏一部比较陌生且篇幅较长的器乐作品时,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昏昏欲睡的状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长达10分半,学生很可能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听懂音乐,教师必须将欣赏的过程精练,用最佳的方式最有效的手段实施教学。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案
【篇一: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已编辑】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案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第七节《丝竹相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
第九节现代京剧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教学设计
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第十四节《巴赫》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第十五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 1 -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二十三节爵士乐
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
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
教学设计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
第二十八节《聂耳》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
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教学设计
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舒伯特教案
高中音乐舒伯特教案
【篇一: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讲课人:宋延华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类型:音乐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内容。这一章节介绍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
与音乐特点。本课重点认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尤其剖析了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钢琴伴奏部分,本课时是接
下来学生对浪漫派器乐体裁作品学习的前奏。
(二)本节课内容适合音乐基础教育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
(三)本课分别从艺术歌曲《鳟鱼》和《魔王》中体验和分析艺术
歌曲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能
力与音乐感受能力。他们正值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
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这个年龄段
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
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
生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歌曲《鳟鱼》和《魔王》,感受、体验音乐思想情绪,理解音乐形象,提高学生对艺术
歌曲的兴趣,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提高辨认是非的能力,面对社会中
的种种诱惑能够学会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二)、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了解著名音乐家舒伯特的生
平及其重要代表作,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
歌曲《魔王》,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
高中音乐_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教材来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教学要求:民族音乐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热爱民族音乐,发扬民族音乐,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树立多元文
化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使优秀音乐文化得
到传承。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教材提供资料,对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作者有初步了解;
2、通过对《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分段主题欣赏及演唱,
能够从节奏、旋律、音色、调式方面说出每段主题音乐
的特点;
3、完整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主题音乐,能够在讨
论以及教师提示下总结出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欣赏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主题;
2、赏析第四乐章《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3、总结民族乐派音乐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把握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从调式、结构,旋律、节奏分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音乐特点
教学用具:图片、视频、课件
教学思路:对于作者和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的内容教材中都有所介绍,因此导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
归纳后对所学习作品和作者有所了解.民族乐派的基本特
征体现在题材内容方面和音乐风格方面,前者通过欣赏、
学来获得;让学生自行归纳可提供主要关键词:民族历史
传说民族解放斗争民族风土人情民族感情民族意识等,对
音乐风格的把握,可设计分段主题欣赏、唱主题及分析调
式、节奏、旋律、乐器音色等教学活动,感受民族的音乐
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歌曲《我的中国心》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有了对祖国、民族的热爱,才会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来,.我们才有幸听到贝多芬的伟大的(《合唱交响曲》、肖邦极具震撼的(《革命练习曲》,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同样有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的音乐家,和他的交响诗套曲。
2022-2023学年度高二音乐课程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
2022-2023学年度高二音乐课程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
2022-2023学年度高二音乐课程篇1
一、教学目标: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爱好,把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聪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要求:
音乐欣赏教学应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熟悉、理解、鉴赏音乐。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
2、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性的音乐教具与学具,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听觉审美感受。
3、课堂欣赏教学与课外欣赏活动(音乐会、音乐欣赏讲座、教师推荐的音乐作品录音等)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欣赏教学对课外欣赏活动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措施: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1、强化治理,突出重点,抓住高考生命线。
2、树立坚定的事业心,虚心好学,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3、加强教研教改,注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四、教学内容:
1、欣赏民歌、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剧、舞剧音乐、器乐曲、室内乐、交响音乐等音乐作品。介绍有关音乐常识。
2、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
调式、织体、曲式等及其表现作用。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在反复聆听作品中,深层感受作者所表达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情,尝试着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揭示出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特点。
2.聆听《芬兰颂》,学唱苦难的圣咏主题和赞美诗主题,感受、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特点。
3.自主学习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认识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西贝柳斯,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在聆听音乐中感知旋律、音色、速度等要素对作品情绪变化的意义。
2.难点: 学生视唱曲谱的能力和准确性。
三、教学内容安排:
1.本节课选用《芬兰颂》为重点学习内容,作者西贝柳斯及<<芬兰颂>>则是
新知,作品所反映出的思想性、艺术性价值体现突出。
2.斯美塔娜《我的祖国》在初中学习过,作为浏览性作品聆听。
3.本节课中引导学生了解二位著名的东、北欧民族乐派代表性人物。
四、教学资源建议:
1.充分利用教学课件的音、视频资源,结合自己备课内容合理搭配,另外还可
以结合自己具体情况选用好的其他资料补充。
2.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阅关于“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及相关知识等资料,自制
课件在课上交流学习。
五、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一定要反复多听,熟悉作品主题,学唱主题,根据学生情况可采用听唱或
视唱方式,最好能将主题背唱下来。
2.采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的方式,将在网上查阅的相关资料,以及学生自制
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3.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4.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插图、谱例、铭言等素材配合教学工作。
高中音乐_高山流水遇知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十四单元第二十四节,通过对比认识古琴从而介绍古琴的相关知识,并欣赏古琴曲《流水》。高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无论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以及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上,已有很大提高。但是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多的是当前的流行音乐,对于我国古代的传统音乐认知不足,包括对于一些传统乐器也并不熟识。所以,本节课希望高中学生了解传统乐器,欣赏民族音乐,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爱国情怀。
效果分析
教学目标:
1. 通过伯牙、钟子期的感人故事,并聆听《流水》体会人文音乐的特点,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2.能分辨古琴的音色、了解古琴的构造,演唱《流水》的主要旋律,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瑰宝——古琴的热爱。
3. 理解乐曲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表现了一种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珍惜友谊,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
效果分析:
本节课通过对比古筝与古琴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了解古琴的
形制特点。课堂上让学生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更能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景中感受音乐更加深刻、更加难忘。让学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进入到主题就不会感到枯燥。这一时刻从意境中过渡到直观的看演奏家演奏古琴,从而从故事中过渡到知识——古琴上来。不产生任何枯燥感觉。了解古琴文化始终音乐不断,气氛不变,既分段聆听加深了《流水》的印象,又使了解古琴文化不显枯燥乏味,反而增加了这种文人情致的气氛。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
礼赞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教学内容:1.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
2.知识:民族乐派交响诗
3.拓展与探究:
教学目的:欣赏两首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芬兰颂》,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熟悉《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芬
兰颂》的主要音乐主题。初步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曲家XXX那和
XXX。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初步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
知道作曲家XXX那和XXX。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问好!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
二.导入新课:
1.导言:
浪漫主义时期,中欧、东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由于长期遭受异族侵略和统治,因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缓慢。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并逐步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或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与发展本民族音乐的、被人们称作“民族乐派”的作曲家。
“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们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唱作之中。他们一方面继承和借鉴西欧曩昔的音乐优良传统,一方面非常强调广泛搜集和整理民族的音乐遗产,探究民族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采用民族的题材内容,描写民族的风土着土偶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恰是他们音乐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
19世纪的捷克风景展示及法国XXX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导入。2.名人名言:
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的。------【俄】XXX-XXX3.出示课题: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芬兰颂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高一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感受《芬兰颂》爱国情感体会其民族精神,愿意了解与作品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
2 知识与技能:能够知道交响诗、民族乐派等相关知识。
3 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方法赏析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从音乐要素及作品背景等方面入手进行赏析。
四课时:一课时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和学生一起探讨“斗
争”部分是用什么乐器
演奏?起到了什么作
用?曲作者如何表现
“斗争”?
学生听音乐和老
师一起探讨感受
这一颂歌主题
感受芬兰人面
对外侮的坚强不
屈和面对祖国的
无限深情。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单元知识链接:
1、民族乐派
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民族独立斗争蓬勃发展,民族意识日益高涨,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民族革命英雄,同时也影响了一大批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爱国主义艺术家,他们的民族觉悟达到了前所末有的高度,产生了摆脱外国文化统治,建立本国近代民族文化的强烈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崭新的音乐流派——-—民族乐派诞生了。
民族乐派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艺术宝库。对世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欧洲,以东、北欧等国家为中心的音乐,摆脱了以德奥为主的中欧传统音乐的影响.采用自己国家的历史、传说和民间素材,颂扬美丽的祖国、英雄的人民,创作了富有民族性的音乐,开拓了新的领域.民族乐派最先在俄国出现,后发展到东、北欧等国,其代表人物有格林卡、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斯美塔那、德沃扎克、格里格、西贝柳斯等.
民族乐派实际上是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继续或派生的分支,他们把浪漫乐派所强调的个性扩大为民族性,促使世界各民族音乐空前繁荣。
2、“民族乐派”的作曲家
“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他们一方面继承和借鉴西欧过去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十分强调广泛收集和整理民族的音乐遗产,探索民族的音乐语
言和表现形式,采用民族的题材内容,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正是他们音乐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的作品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同时大量运用民族民间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这些作曲家均属于民族乐派。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巴赫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巴赫
【篇一: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基本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些内容又上必要的。为此第一节我们计划用两课时完成。[课题]: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一课时[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
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教学目标]:
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三、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教学过程]: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课时[课题]:
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第二课时[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
一、《第六(悲怆)交响曲》二、《长江之歌》[教学目标]:一、进一步认识和熟悉音乐的形式要素。
二、聆听《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与《草原放牧》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必修《音乐鉴赏》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第六节:鼓乐铿锵
第七节:丝竹相和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
第九节:现代京剧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
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
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第十四节:巴赫
第十五节:贝多芬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书舒伯特
的歌曲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二十三节:爵士乐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二十八节:聂耳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第三十节:祖国颂歌
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
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第三十四节:新时代
本册综合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19节 对祖国山河的礼赞 课件(共25张PPT)
在第二个圣咏主题中表现了芬兰人民的压抑与痛苦。 乐曲转入快板时,由铜管奏出的急促,兴奋紧张的主题以及
随后弦乐以固定音型奋勇推进的这一部分,比较形象典型。 虽然有反面势力的镇压,但人民的力量还是不断壮大。
欣赏:
思考: 1.整部作品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印象最深的
是哪一部分? 2.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 3.作品带给你情绪的变化是怎样的?联想一
下音乐所描述的情景。
西洋乐器的分类:
1.打击乐器 2.铜管乐器 3.木管乐器 4.弦乐器 5.键盘乐器
引 子
来自百度文库
圣 咏 主 题
战 斗 场 面
舞 蹈 性 场 面
赞 美 诗 主 题
终 曲 高 潮
圣咏主题:
1.旋律的行进有何特点?会有什么样的情绪? 2.音乐速度如何?主要乐器是什么?作者用这样 的音乐表现手法描绘出芬兰什么样的情景?
赞美诗主题音乐:
1.和圣咏主题对比一下,音乐表达的情绪一样吗? 2.曲调如何?表达怎样的情感?3.主要乐器是什么
《芬兰颂》的赏析:
接着出现由木管乐器吹奏的舒缓庄重的旋律尽情表达了芬 兰人民神圣而崇高的情感。
整个作品都从各个侧面表现了芬兰人民的伟大,结尾部分 再现号角似的高潮,激昂的铜管奏出了强有力的阵阵凯歌, 充分表现芬兰人民的伟大和正义力量的必然胜利。
2023年新学期音乐工作计划汇编10篇
2023年新学期音乐工作计划汇编10篇
新学期音乐工作计划篇1
本学期担任高三3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音乐基础较好,但大部分学生的功底差,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目标: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特点,寓德育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爱好,把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聪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教学要求:
音乐鉴赏教学应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熟悉、理解、鉴赏音乐。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
2、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性的音乐教具与学具,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听觉审美感受。
3、课堂欣赏教学与课外欣赏活动(音乐会、音乐欣赏讲座、教师推荐的.音乐作品录音等)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欣赏教学对课外欣赏活动的指导作用。
教学措施: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1、强化治理,突出重点,抓住高考生命线
2、树立坚定的事业心,虚心好学,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3、加强教研教改,注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教学内容:工作计划
1、欣赏民歌、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剧、舞剧音乐、器乐曲、室内乐、交响音乐等音乐作品。介绍有关音乐常识。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江苏省响水中学:吴尚镕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十九节
课型:欣赏
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对《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分段听赏、学唱主题及分析调式、节奏、旋律、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语言的魅力。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之《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作者、作品内涵并熟悉乐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分段主题欣赏及演唱,能够从节奏、旋律、音色、创作手法等要素,说出每段主题音乐的特点。能够在讨论以及教师提示下总结出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学会以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二、教学难点:
从作品的题材和音乐语言上把握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三、教学重点:
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分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音乐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则新闻报道用学生熟悉的新闻热点“克里米亚”公投事件
导入到捷克,揭示课题。
二、新课
用简短的文字配上图片介绍捷克的人文风景,让学生对捷克有个初步的印象。引出捷克的作曲家“斯美塔那。”
听赏作品:《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1、了解作品的体裁交响诗,大概了解西方交响乐队的编制
结合教材,分组给学生欣赏四个音乐片段《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引子和三个主题,要求说出每段中的主奏乐器、速度、力度、描绘祖国的哪些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
1.在反复聆听作品中,深层感受作者所表达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情,尝试着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揭示出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特点。
2.聆听《芬兰颂》,学唱苦难的圣咏主题和赞美诗主题,感受、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特点。
3.自主学习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认识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西贝柳斯,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音乐知识积淀,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但是还是不够全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思想成熟,更需要教师对于其音乐道路上不断的引导,更加完善他们的音乐借鉴能力。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在聆听音乐中感知旋律、音色、速度等要素对作品情绪变化的意义,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难点: 学生视唱曲谱的能力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
1.采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的方式,将在网上查阅的相关资料,以及学生自制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2.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3.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插图、谱例、铭言等素材配合教学
工作。
4.教师设计好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性内容和具有的艺术性价值。
五、教学过程:
一些高中生过多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意力集中在高考学科上,而对于艺术作品缺乏基本的审美动机和志趣。一些学生视音乐鉴赏课为休息调整的时间。我分析这主要是音乐课开设的不够有吸引力,提不起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激发他们聆听、鉴赏的欲望,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认知能力感悟作品、理解作品,如果把音乐课与其它文学课联系在一起,便会使学生达到共鸣,所以本节课的主线就是芬兰的被殖民统治的历史。通过故事的形式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通过这种故事的教学主线,大多数学生能够保持浓厚的兴趣,跟上老师的思路,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活动。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音乐构成的民族意识”中的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在这一节中,安排了两首作品:《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芬兰颂》。两首音乐作品都是民族乐派音乐中的经典,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考虑到时间关系,在这一课时里,则以鉴赏《芬兰颂》为主。
无
1、课堂延时,可以把《保卫黄河》作为课后作业,不在课堂欣赏
2、语言不够精炼
3、因课堂时间把握不好,课间播放较快,没有充足时间展示课题,
可以精简课堂,板书课题。
4、学唱部分不够细致
本单元为“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即“民族乐派”。本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选取了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代表作:西贝柳斯的交响诗《芬兰颂》。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就要求“了解西方音乐史,了解音乐流派、重要代表人物(生平、作品、贡献)。”所以这节课我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发表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