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力与物体的平衡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力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力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力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2.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能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释实际问题。

3. 掌握物体的平衡状态,能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4. 能运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状态。

2. 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物体平衡状态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拉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合成与分解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 新课: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4. 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力物体的平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状态的理解。

3. 收集生活中的平衡现象,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复习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够识别和应用二力平衡解决简单问题。

2.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理解物体的平衡状态,能够判断物体在受力时的平衡状态。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简单的例子复习二力平衡的条件,让学生回顾并巩固。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并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复杂一点的案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和力的合成与分解来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实际问题,每组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并分享给全班。

八、教学练习1.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二力平衡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掌握。

2.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物体悬挂平衡、桥梁承重等,巩固他们的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 二轮复习力物体的平衡学案

高中物理 二轮复习力物体的平衡学案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一)【思想方法】1.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确定平衡状态(加速度为______)→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讨论.零2.常用的方法有:(1)在判断弹力或摩擦力是否存在以及确定方向时常用______法.假设(2)求解平衡问题常用:正交分解法、力的合成法(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任意两个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解矢量三角形法和________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图解一、受力分析【例1】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倾斜的墙面上,在与墙面和B垂直的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试分析A、B两物体受力的个数.【解题指导】1.在分析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物体的受力时,要整体法和隔离法相互结合.2.确定摩擦力和弹力的方向时,通常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采用“假设法”判断.3.当直接分析某一物体的受力不方便时,常通过转移研究对象,先分析与其相互作用的另一物体的受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该物体的受力.上例中就是先分析了B的受力,又分析A的.【强化练习1】(2010·海南·3)两刚性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直径分别为d a和d b(d a>d b).将a、b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内径为r的平底圆筒内,如图所示.设a、b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 f1和F f2,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所有接触都是光滑的,则()A.F=(m a+m b)g,F f1=F f2B.F=(m a+m b)g,F f1≠F f2C.m a g<F<(m a+m b)g,F f1=F f2D.m a g<F<(m a+m b)g,F f1≠F f2二、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例2】如图甲所示,在圆柱体上放一小物块P,圆柱体绕水平轴O缓慢转动,从A转至A′的过程,物块与圆柱体保持相对静止,则图乙反映的是该过程中()A.重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B.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C.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拓展探究】请同学们画出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解题指导】1.本题考查了力学中的三种力及力的分解,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

高考物理力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力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力物体的平衡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二力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 掌握物体的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3. 能够运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桥梁受力分析、杆件受力分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 使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直观展示力的合成与分解效果。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二力平衡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2. 新课: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如桥梁受力分析、杆件受力分析等,引导学生运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二力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路清晰度和计算准确性。

3. 课后作业:收集并批改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力物体的平衡知识。

3. 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八、拓展与延伸:1. 介绍力物体的平衡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如桥梁设计、建筑结构分析等。

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全套]_物理.docx

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全套]_物理.docx

第一讲 平衡问题一、特别提示 [ 解平衡问题几种常见方法 ]1、力的合成、分解法:对于三力平衡,一般根据“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力等大反向”的关系,借助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等手段求解;或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得到这两个分力必与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对于多个力的平衡, 利用先分解再合成的正交分解法。

2、力汇交原理:如果一个物体受三个不平行外力的作用而平衡,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必有共点力。

3、正交分解法:将各力分解到x 轴上和y 轴上,运用两坐标轴上的合力等于零的条件(F xF y0) 多用于三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对x 、y 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落在 x 、 y 轴上的力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

4、矢量三角形法:物体受同一平面内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平衡时,这三个力的矢量箭头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必为零,利用三角形法求得未知力。

5、对称法:利用物理学中存在的各种对称关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叫做对称法。

在静力学中所研究对象有些具有对称性,模型的对称往往反映出物体或系统受力的对称性。

解题中注意到这一点,会使解题过程简化。

6、正弦定理法:三力平衡时,三个力可构成一封闭三角形,若由题设条件寻找到角度关系,则可用正弦定理列式求解。

7、相似三角形法:利用力的三角形和线段三角形相似。

二、典型例题1、力学中的平衡:运动状态未发生改变,即 a 0 。

表现: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1)在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下的平衡例 1 质量为 m 的物体置于动摩擦因数为 的水平面上, 现对它施加一个拉力,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问拉力与水平方向成多大夹角时这个力最小?解析 取物体为研究对象, 物体受到重力 mg ,地面的支持力 N ,摩擦力 f及拉力T 四个力作用,如图1-1所示。

由于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则fN,将 f和 N合成,得到合力F ,由图知F 与f的夹角:arcctgfarcctgN不管拉力 T 方向如何变化, 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不变,即的变力。

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学案(全)

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学案(全)
[变式训练]质量为 m 的通电细杆 ab 置于倾角为 θ 的导轨上,导轨的宽度为 d, 杆 ab 与导轨间的摩擦因数为 μ.有电流时,ab 恰好在导轨上静止,如图所示.图(b)中的 四个侧视图中,标出了四种可能的匀强磁场方向,其中杆 ab 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可 能为零的图是( ).
题型六:重力场、电场、磁场中的平衡问题 [例 6]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沿水平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
【典型例题】 一.重力场中的物体平衡: 题型一:常规力平衡问题
[例 1]一个质量 m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 摩擦因数为 μ,轻弹簧的一端系在物体上,如图所示.当用力 F 与水 平方向成 θ 角拉弹簧时,弹簧的长度伸长 x,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 直线运动.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变式训练] 如图,质量为 m 的物 体置于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先用平行于斜 面的推力 F1 作用于物体上,能使其能沿 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作用于物 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力之比 F1/F2=?
题型二:圆周运动临界问题
[例 2]用一根细线一端系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锥顶上,
如图(1)所示,设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ω,线的张力为 T,则
T 随 ω2 变化的图象是图(2)中的(

图(1)
图(2) 7
题型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例 3]我国在 2007 年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 1 号”。设想“嫦娥 1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线拴住放在光滑斜面上,用 力推斜面向左运动,小球缓慢升高的过程中,细线的拉力将:( )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一直增大 D.一直减小
θ
题型三:连接体的平衡问题

高三物理下册《物体的平衡》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物理下册《物体的平衡》教案、教学设计
4.通过物体平衡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使其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以物体平衡为核心,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难点
1.动平衡与静平衡的区分:学生容易混淆两种平衡状态,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示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2.摩擦力的方向判定:在受力分析中,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是学生的常见难题,需要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来加强学生的理解。
3.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学生在数学与物理的结合上往往感到困难,教学中应设计相应的练习,逐步引导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注重巩固基本概念,通过简单题目进行训练。
-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引导他们分析稍复杂的受力情况,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对于优秀学生,可以设置拓展性题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通过合作解决难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2.讨论内容: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摩擦力、弹力等在物体平衡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应用平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分享交流: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布置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的判断题、受力分析的图形题、平衡方程的应用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高三物理高考二轮复习(1)力与物体的平衡-教案、学案、习题全(40页)

高三物理高考二轮复习(1)力与物体的平衡-教案、学案、习题全(40页)

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平衡 教案一. 专题要点1. 重力⑴产生:重力是由于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但两者不等价,因为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要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而另一个分力即重力,如右图所示。

⑵大小: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在两极:G=F 万在赤道:G= F 万-F 向一般情况下,在地表附近G=mg⑶方向:竖直向下,并不指向地心。

2. 弹力⑴产生条件:①接触②挤压③形变⑵大小:弹簧弹力F=kx ,其它的弹力利用牛顿定律和平衡条件求解。

⑶方向: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若接触面是球面,则弹力的作用线一定过球心,绳的作用力一定沿绳,杆的作用力不一定沿杆。

*提醒:绳只能产生拉力,杆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支持力,在分析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时应该注意两者的区别。

3.摩擦力⑴产生条件:①接触且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⑵大小:滑动摩擦力N f μ=,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求解。

⑶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且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4.电场力⑴电场力的方向:正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

⑵电场力的大小:qE F =,若为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为恒力,若为非匀强电场,电场力将与位置有关。

5.安培力⑴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F 一定垂直于I 、B ,但I 、B 不一定垂直,I 、B 有任一量反向,F也反向。

⑵大小:BIL F =安①此公式只适用于B 和I 互相垂直的情况,且L 是导线的有效长度。

②当导线电流I 与 B 平行时,0min =F 。

6.洛伦兹力⑴洛伦兹力的方向①洛伦兹力的方向既与电荷的运动方向垂直,又与磁场方向垂直,所以洛伦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和磁场方向所确定的平面。

②洛伦兹力方向总垂直于电荷运动方向,当电荷运动方向改变时,洛伦兹力的方向也发生改变。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导学案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导学案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学习目标:1.掌握共点力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

2.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网络典例探究典例1:有一磁性黑板如图所示,下面有一个托盘,让黑板撑开一个安全角度(黑板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不易倾倒,小朋友可以在上面用专用画笔涂鸦,磁性黑板擦也可以直接吸在上面.假如一块质量为m 的黑板擦吸在黑板上面保持静止,黑板与黑板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θB .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os θC .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大于mg sin θD .黑板对黑板擦的作用力大小为mg变式训练1. (2022·江苏信息卷)每个工程设计都蕴含一定的科学道理.如图的两种家用燃气炉架都有四个爪,若将总质量为m 的锅放在图乙所示的炉架上,忽略爪与锅之间的摩擦力,设锅为半径为R 的球面,则每个爪与锅之间的弹力( )A. 等于14mgB. R 越大,弹力越大C. 小于14mgD. R 越大,弹力越小典例2.如图所示,小球A 、B 大小相同,质量分别为m 、2m ,竖直悬挂在丝线下方.现整个装置受到水平向右的风力影响,则两球达到平衡后的位置可能是( )A B C D变式训练2.将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 点,如图所示.用力F 拉小球b ,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θ=30°,则F 的最小值为( )A.33mg B .mg C.32mg D .12mg 典例3.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上的M 、N 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固定的竖直杆上的P 点与M 点的连线水平且垂直MN ,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P 、N 两点,光滑小滑轮吊着一重物可在轻绳上滑动.先将轻绳右端沿直线缓慢移动至M 点,然后再沿墙面竖直向下缓慢移动至S 点,整个过程重物始终没落地.则整个过程轻绳张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减小后不变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用一轻绳将光滑小球P系于竖直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正方体物块Q,P、Q均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铅笔紧贴墙壁压在轻绳上从O点开始缓慢下移(该过程中,绳中张力处处相等),P、Q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在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 )A. P所受的合力增大B. Q受到墙壁的摩擦力不变C. P对Q的压力逐渐减小D. 绳的拉力逐渐减小例4.如图a,直导线MN被两等长且平行的绝缘轻绳悬挂于水平轴OO′上,其所在区域存在方向垂直指向OO′的磁场,与OO′距离相等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且不随时间变化,其截面图如图b所示。

物体的平衡复习的高三物理教案-学习文档

物体的平衡复习的高三物理教案-学习文档

物体的平衡复习的高三物理教案1、平衡状态、平衡力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这几个力互相叫做平衡力(或其中一个力叫其余几个力的平衡力)说明: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1)平衡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2)平衡力中的某个力发生变化或消失时,其他的力不一定变化或消失,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变化或消失;(3)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4)平衡力的效果使物体平衡,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分别产生各自效果。

2、哪些情况可作平衡来处理(1)静止:v=0,a=0;(2)匀速直线运动:v =恒量,a=0;(3)匀速转动:=恒量;3、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1)合外力为零,即:F=0或Fx=0 Fy=0(2)共点力平衡的几何条件根据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合成的多边形定则可知,共点力平衡的几何条件是:各力首尾相接自行构成封闭的力多边形(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推论物体受两个共点力作用平衡,这两个力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平衡,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相交于同一点。

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后,应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或者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等方法求解之。

三个以上力依次类推,而且三个以上的力最终都可归结为三个力的平衡。

所以三个力平衡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中具有典型性。

一个物体受三个共点力而平衡,若其中第一个力为恒力,第二个力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则当第三个力与第二个力垂直时最小.。

2020届物理二轮复习:物体的平衡导学案

2020届物理二轮复习:物体的平衡导学案

专题二、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的平衡一、知识结构(一).平衡物体的受力及相互关系1、物体的受力:重力大小:mg G =方向竖直向下,弹力(弹簧)kx F =,摩擦力N f μ=滑电场力Eq F = 洛仑兹力Bqv F =洛 安培力BIL F =2、.物体合外力为零的状态为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缓慢运动是平衡状态3、物体受三个力而平衡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和第三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处理方法:将三个共点力转换在一个三角形中,去分析各力的关系及当条件变化时各力的变化情况4、.物体受多个力时,①物体在某一方向平衡时,物体在该方向的力的效果平衡,②将力分成两组,两组的合力相互平衡。

5、当研究对象为物体系时,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的思想,一般先将对象整体化进行尝试分析。

二.解题的基本思路1、力与运动状态的统一的思想整体法确定平衡状态α=0 巧选研究对象 受力分析 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隔离法建立平衡方程(合成法或正交分解法) 求解讨论2、整体和部分相结合的思想:(1)整体法 (2)隔离法一般先将对象整体化进行尝试分析四、针对训练:课前训练1、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P 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 。

O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tan mg F =θB .F =mgtan θC .tan N mg F =θD .F N =mgtan θ2、如图所示,在一根水平的粗糙的直横梁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铁环,两铁环系有等长的细绳,共同栓着质量为M 的小球,两铁环和小球均保持静止,现使两铁环间的距离增加少许,系统仍保持静止,则水平横梁对铁环的支持力F 和摩擦力f 将( )A 、 F 增大,f 不变B 、F 增大,f 增大C 、 F 不变,f 不变D 、F 不变,f 增大当堂训练1、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导学案微专题2 力与直线运动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导学案微专题2 力与直线运动

教学过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 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x=v0t+12at2,位移速度公式v2-v20=2ax,平均速度公式v=xt=v0+v2=v t2.(2) 任意两个相邻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Δx=aT2,可推广为x m -x n=(m-n)aT2.2.牛顿第二定律F合=ma.(1) F合=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2) F合≠0且与v共线,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①F合不变,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例: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v0=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v0≠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②F合大小变化,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考向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1.(2023·江苏卷)电梯上升过程中,某同学用智能记录了电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电梯加速上升的时段是()A.从20.0s到30.0sB.从30.0s到40.0sC.从40.0s到50.0sD.从50.0s到60.0s2.(2023·山东卷)如图所示,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连续经过R、S、T三点,已知ST间的距离是RS的两倍,RS段的平均速度是10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公交车经过T点时的瞬时速度为()A.3m/s B.2m/sC.1m/s D.0.5m/s考向二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3.(2022·江苏卷)高铁车厢里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本书,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若书不滑动,则高铁的最大加速度不超过()A.2.0 m/s2B.4.0 m/s2C.6.0 m/s2D.8.0 m/s24.(2023·北京卷)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两相同物块用细线相连,两物块质量均为1kg,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N.若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两物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F的最大值为()A.1N B.2NC.4N D.5N考向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2023·苏州八校适应性检测)一物块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物块速度v 随时间t、加速度a随速度v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2022·南京、盐城二模)广场喷泉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如图所示,喷口竖直向上喷水,已知喷管的直径为D,水在喷口处的速度为v0.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在离喷口高度为H时的水柱直径为()A.D B.D v0v20+2gHC.D2v0v20-2gHD.D2v0v20+2gH考向2动力学基本问题分析(2023·南京六校联考)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固定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一个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下,恰好能向右匀速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保持两木棍在同一水平面内,但将它们间的距离稍微减小一些后再固定.仍将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用同样的水平推力F向右推该工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右匀速运动B.向右加速运动C.可能静止不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如图甲所示,在升降机的顶部安装了一个能够显示拉力大小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上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升降机在匀速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并以此时为零时刻,在后面一段时间内传感器显示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为重力加速度,则()甲乙A.升降机停止运行前在向下运动B.t1~t3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t 1~t 2时间内小球处于超重状态D .t 3~t 4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速度一直增大 考向3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2023·镇江三模)如图所示,A 、B 叠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一根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A 、C ,滑轮左侧轻绳与桌面平行,A 、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4,A 、B 、C 质量分别为2m 、2m 和m ,各接触面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将C 由图示位置静止释放,要使A 、B 间发生相对滑动,则μ满足的条件是( )A .μ<12 B .μ≥12 C .μ<27D .μ≥27(2022·辅仁中学)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m 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恒力F 竖直向上拉着a ,使a 、b 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 1;当用大小仍为F 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 ,使a 、b 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 2,如图所示,则( )A .x 1一定等于x 2B .x 1一定大于x 2C .若m 1>m 2,则x 1<x 2D .若m 1<m 2,则x 1<x 2(2023·湖南卷改编)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m 的小车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加速运动.车厢内有质量均为m 的A 、B 两小球,两球用轻杆相连,A 球靠在光滑左壁上,B 球处在车厢水平底面上,且与底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杆与车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B球受到的摩擦力为零,则F=2mg tan θB.若推力F向左,且tan θ≤μ,则F的最大值为2mg tan θC.若推力F向左,且μ<tan θ≤2μ,则F的最大值为2mg(2μ-tan θ)D.若推力F向右,且tan θ>2μ,则F的范围为4mg(tan θ-2μ)≤F≤4mg(tan θ+2μ)1.(2023·南京三模)潜艇从海水高密度区域驶入低密度区域,浮力顿减,称之为“掉深”.如图甲所示,某潜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域沿水平方向缓慢航行.t=0时,该潜艇“掉深”,随后采取措施成功脱险,在0~30 s 时间内潜艇竖直方向的v-t 图像如图乙所示(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不计水的黏滞阻力,则()甲乙A.潜艇在“掉深”时的加速度为1 m/s2B.t=30 s潜艇回到初始高度C.潜艇竖直向下的最大位移为100 mD.潜艇在10~30 s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2.(2023·南京六校联考)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车,甲车超过乙车后两车位移x和时间t的比值xt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像只记录了3s 内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B.乙车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C.甲车在这2s内的位移为18mD.甲、乙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为9m3.图甲是某人站在接有传感器的力板上做下蹲、起跳和回落动作的示意图,图中的小黑点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力板所受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取g=10 m/s2.根据图像分析可知()甲乙A.人的重力可由b点读出,约为300 NB.b到c的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再处于失重状态C.人在双脚离开力板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人在b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于在c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4.(2022·常州5月模拟)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受到一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B始终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B.t0时刻,B速度最大C.2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D.2t0时刻,A、B位移最大5.(2023·金陵中学)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木块a、b、c质量均为m,a、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b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无论粘在哪块木块上面,系统的加速度一定减小B.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a、b间摩擦力一定都减小C.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a、b间摩擦力一定都减小D.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a、b间摩擦力一定都增大6.(2023·中华中学)如图甲所示为无人机,它具有4个旋翼,可以通过调整旋翼倾斜度而产生不同方向的升力.2020黄埔马拉松在12月27日拉开序幕,此次赛事无人机在拍摄、巡查、安保等方面大显身手.赛事开始,调整旋翼使无人机以竖直向上的恒定升力F=20N从地面静止升起,到达稳定速度过程中,其运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无人机质量为m=1kg,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成正比,即f=k v,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取g=10m/s2.(1) 求k值和1s末无人机的加速度大小.(2) 调整旋翼角度以改变升力,使无人机以v0=1m/s 水平飞行进行录像,求此时的升力大小和升力方向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θ的正切值.(答案允许含根号)甲乙7.(2022·海门中学)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长为L的圆管竖直放置,顶端塞有一个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M=4m,球和管间的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均为4mg.管从下端离地面距离为H处自由落下,运动过程中,管始终保持竖直,每次落地后向上弹起的速度与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 求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和球的加速度.(2) 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若球没有从管中滑出,求球与管刚达到相同速度时,管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3) 若管第二次弹起后球没有从管中滑出,求L应满足的条件.板书设计:。

最新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提优导学案: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平衡2_【能力呈现】

最新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提优导学案: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平衡2_【能力呈现】

能力呈现【考情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是高考中的热点,主要考查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平衡条件的应用。

以选择题形式呈现,难度相对较低,命题突出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考查,也有将受力分析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进行综合,题型为计算题.201220132014力与平衡问题T3:动态平衡T5:最大静摩擦力T3:力的合成T13:受力平衡【备考策略】高考仍会以选择题为主,以受力分析、动态平衡为考点。

其中拉力方向的变化、斜面倾角的变化、摩擦力的突变、细绳拉力的突变、弹簧弹力的变化都是动态平衡中常出现的类型.在平衡问题的分析中,摩擦力方向和大小的变化,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之间的转换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要求学生灵活、熟练运用平衡问题的常规解法,准确地进行判断与求解。

1。

(2014·广东)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

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 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D。

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解析:M处支持力方向与支持面(地面)垂直,即竖直向上,选项A正确;N处支持力方向与支持面(原木接触面)垂直,即垂直MN向上,故选项B错误;摩擦力与接触面平行,故选项C、D错误。

答案:A2. (2014·金陵中学)如图甲所示,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设置了四个卡位用来调节角度.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热底座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舒适度,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如图乙所示),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A. 电脑受到的支持力变小B。

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 散热底座对电脑作用力的合力不变D。

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解析:设底座倾角为θ,由平衡条件得f=mgsin θ,N=mgcos θ,由于θ减小,所以f减小,N增大,但合力始终为零,f与N的合力大小跟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两力的大小之和大于重力,故正确答案为C。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力与直线运动导学案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力与直线运动导学案

力与直线运动【知识必备】(本专题对应学生用书第4-8页)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为:速度公式 v=v 0+at ,位移公式 x=v 0t+12at 2,位移速度公式 v 2-20v =2ax ,平均速度公式 v =02v v =2tv.任意两个相邻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Δx=aT 2.2. 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3. 典型运动的动力学特征:(1) F 合=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2) F 合≠0且与v 共线,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① F 合不变,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例: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v 0=0、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v 0≠0、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② F 合大小变化,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能力呈现】能力呈现【考情分析】高考对力与直线运动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运动图象问题;行车安全问题;物体在传送带(或平板车)上的运动问题;带电粒子(或带电体)在电场、磁场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分析.题型既有选择题又有计算题,题目新颖,与生活实际【备考策略】复习中,要灵活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强化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问题的思路和应用,重点抓住“两个分析”和“一个桥梁”.“两个分析”是指受力分析和运动情景或运动过程分析.“一个桥梁”是指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受力的桥梁.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1. (2015·连宿徐三模)如图所示,某跳伞运动员正减速下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B. 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C. 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小于运动员的重力D. 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对伞绳的作用力【解析】运动员减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上,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A项错误,B项正确;加速度方向向上,说明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C项错误;伞绳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与运动员对伞绳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项错误.【答案】 B2. (2015·广东)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 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解析】该题图象为位移—时间图象,图象斜率大小代表速度大小,分析各段甲、乙运动情况:00.2 h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相等,加速度均为0,选项A错误;在0.20.5 h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加速度均为0,选项B正确;在0.50.6 h内均静止,在0.60.8 h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加速度均为0,甲的位移是-5 km,大小是5 km,乙的位移是-3 km,大小为3 km,选项C错误;整个0.8 h内,甲的路程是15 km,乙的路程是13 km,选项D错误.【答案】 B3. (多选)(2015·海南)如图所示,物块a、b和c的质量相同,a和b、b和c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a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绳剪断,将物块a的加速度记为a1,S1和S2相对原长的伸长量分别为Δl1和Δ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瞬间( )A. a 1=3gB. a 1=0C. Δl 1=2Δl 2D. Δl 1=Δl 2【解析】 设物块的质量为m ,剪断细绳的瞬间,绳子的拉力消失,弹簧还没有来得及改变,所以剪断细绳的瞬间a 受到重力和弹簧S 1的拉力T 1,剪断前对bc 和弹簧组成的整体分析可知T 1=2mg ,故a 受到的合力F=mg+T 1=mg+2mg=3mg ,故加速度a 1=Fm =3g ,A 正确,B 错误;设弹簧S 2的拉力为T 2,则T 2=mg ,根据胡克定律F=k Δx 可得Δl 1=2Δl 2,C 正确,D 错误. 【答案】 AC4. (多选)(2015·新课标Ⅰ)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 图线如图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 0、v 1、t 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甲乙A. 斜面的倾角B. 物块的质量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解析】 小球滑上斜面的初速度v 0已知,向上滑行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0,那么平均速度即02v ,所以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s=02v t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上滑行过程01v t =gsin θ+μgcos θ,向下滑行11v t =gsin θ-μgcos θ,整理可得gsin θ=0112v v t +,从而可计算出斜面的倾斜角度θ以及动摩擦因数,选项A 、C 对;根据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ssin θ=02v t 1·0112v v gt +=v 0014v v g +,选项D 对;仅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无法求出物块质量,选项B 错. 【答案】 ACD【能力提升】能力提升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一般思路【例1】 (2015·吉林三模)航天飞机水平降落在平直跑道上,其减速过程可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航天飞机以水平速度v 0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 1,运动一段时间后减速为v ;随后在无阻力伞的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已知两个匀减速滑行过程的总时间为t.求:(1) 第二个减速阶段航天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 航天飞机降落后滑行的总路程. 思维轨迹:审题→画出示意图→选择运动过程→判断运动性质→选用公式列方程→求解方程 【解析】 如图,A 为飞机着陆点,AB 、BC 分别为两个匀减速运动过程,C 点停下,A 到B 过程,依据v=v 0+at 有:第一段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1=01--v v a =01-v v a , 则B 到C 过程的时间为t 2=t-t 1=t-01-v v a ,依据v=v 0+at 有:B 到C 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 2=2-B C v v t =1--vv vt a =110-a v a t v v +. (2) 根据v 2-20v =2ax 得:第一段匀减速的位移为x 1=2201--2v v a =2201-2v v a ,第二段匀减速的位移为x 2=220--2v a =21102-v a va t v v +=101(-)2v a t v v a +,所以航天飞机降落后滑行的总路程为x=x 1+x 2=21001-2va t vv v a +.【答案】 (1) 110-a va t v v + (2) 21001-2va t vv v a +【变式训练1】 (2015·江苏)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 和2 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 2由静止加速到2 m/s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 关卡2B. 关卡3C. 关卡4D. 关卡5【解析】 根据v=at 可得,2=2×t 1,所以加速的时间为t 1=1s ,加速的位移为x 1=12at 2=12×2×12m=1 m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72 s=3.5 s ,到达关卡2共用时4.5 s ,所以可以通过关卡2继续运动.到达关卡3的时间为t 3=82 s=4 s ,此时关卡3也是放行的,可以通过.到达关卡4的总时间为(1+3.5+4+4)s=12.5 s ,关卡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 和2 s ,此时关卡4是关闭的,所以最先挡住他前进的是关卡4,所以C 正确.故选C. 【答案】 C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 两类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思路2.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步骤【例2】 (2015·金陵中学)如图所示,一木箱静止在长平板车上,某时刻平板车以a=2.5 m/s 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向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9 m/s 时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25,木箱与平板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取g=10 m/s 2).求:(1) 车在加速过程中木箱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 木箱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和位移的大小.(3) 要使木箱不从平板车上滑落,木箱开始时距平板车右端的最小距离.思维轨迹: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木箱的最大加速度→比较平板车与木箱的最大加速度→得出木箱运动的加速度→选择运动学公式计算平板车和木箱速度相等时,运动的时间和位移→求出木箱与平板车的相对位移【解析】 (1) 设木箱的最大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μmg=ma',解得a'=2.25 m/s 2<2.5 m/s 2.则木箱与平板车存在相对运动,所以车在加速过程中木箱的加速度为2.25 m/s 2. (2) 设木箱的加速时间为t 1,加速位移为x 1.t 1='v a =29m/s2.25m/s =4 s ,x 1=22'v a =292 2.25⨯ m=18 m.(3) 设平板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 2,则t 2=v a =92.5 s=3.6 s ,达到共同速度时平板车的位移为x 2,则x 2=22v a +v(t 1-t 2)=292 2.5⨯ m+9×(4-3.6) m=19.8 m.要使木箱不从平板车上滑落,木箱距平板车末端的最小距离满足Δx=x2-x1=19.8 m-18 m=1.8 m.【答案】 (1) 2.25 m/s2(2) 4 s 18 m (3) 1.8 m【变式训练2】(多选)(2015·苏州一模)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正方体容器A内,球B 的直径恰好等于A的内边长.现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弹力B. 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弹力向下C. 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弹力向上D. 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弹力【解析】若不计空气阻力,A、B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管是上升还是下落过程,A、B间均无弹力,A项正确,D项错误;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整体法分析加速度大于g,对B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B所受合力大于自身重力,A对B的弹力向下,B项正确;下落过程中,整体法分析加速度小于g,对B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B所受合力小于自身重力,A对B的弹力向上, B对A的弹力向下,C项错误.【答案】 AB动力学图象问题求解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例3】(2015·淮安模拟)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个倾角为θ的光滑足够长斜面,斜面顶端有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轻细绳两端分别连接物块A和B(可看做质点),开始A、B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5 m,A的质量m0=0.8 kg.当B的质量m连续变化时,可以得到A的加速度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图中虚线为渐近线,设加速度沿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1) 斜面的倾角θ.(2) 图乙中a0的值.(3) 若m=1.2 kg,由静止同时释放A、B后,A上升离水平地面的最大高度(设B着地后不反弹).甲乙思维轨迹:(1) 由图乙可知,当m=0.4 kg时,二者的加速度是0→对A与B受力分析即可求出倾角θ(2) 用整体法或隔离法列式→求出A、B共同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当m无穷大时的加速度即为a0值(3) 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求出B物块到达地面时的二者的速度大小→B着地后,再对A受力分析,求出A的加速度→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A上升的总位移及高度【解析】 (1) 由题意得当m=0.4 kg时,a=0,设绳子的拉力为F,所以对B有F=mg,对A有m0gsin θ=F,代入数据解得θ=30°.(2) 当B物体的质量为任意值m时,对B进行受力分析得mg-F=ma,对A进行受力分析得F-m0gsin θ=m0a,联立得a=-sinm mm mθ+·g.可知当m→∞时,a0=g.(3) 若m=1.2 kg,由静止同时释放A、B后A与B整体的加速度大小a=-sinm mm mθ+·g,B着地时的速度接着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到达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得上升的高度mgh1=12mv2,代入数据得h1=22vg=0.2 m.A距离水平面最大高度h m=H+Hsin 30°+h1,代入数据得h m=0.95 m.【答案】(1) 30°(2) g (3) 0.95m【变式训练3】(多选)(2015·江苏)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A. t=2 s时最大B. t=2 s时最小C. t=8.5 s时最大D. t=8.5 s时最小【解析】电梯向上加速,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向上加速度最大,超重最大,A 项正确,B项错误;电梯向上减速,加速度方向向下,人处于失重状态,向下加速度最大,失重最大,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 AD滑块—木板问题滑块—木板问题的分析方法【例4】(2015·南通第一次调研)某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中,有一个拉板块的双人游戏,考验两人的默契度.如图所示,一长L=0.60 m、质量M=0.40 kg的木板靠在光滑竖直墙面上,木板右下方有一质量m=0.80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0,滑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一人用水平恒力F1向左作用在滑块上,另一人用竖直恒力F2向上拉动滑块,使滑块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1) 为使木板能向上运动,求F1必须满足什么条件?(2) 若F1=22 N,为使滑块与木板能发生相对滑动,求F2必须满足什么条件?(3) 游戏中,如果滑块上移h=1.5 m时,滑块与木板没有分离,才算两人配合默契,游戏成功.现F1=24 N,F2=16 N,请通过计算判断游戏能否成功?思维轨迹:(1) 木板靠在光滑墙壁上,若使木板向上运动→滑块对木板的摩擦力应大于木板的重力→列出关系式即可求解(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滑块的加速度大于木板的加速度就能发生相对滑动→求得F2的范围(3)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根据各自的加速度求出各自的位移和相对位移→若相对位移大于0.6m→不成功→若相对位移小于0.6m→成功【解析】 (1) 滑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f=μF1,对木板应有f>Mg , 代入数据得F 1>20 N.(2) 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F 1-Mg=Ma 1, 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2-μF 1-mg=ma 2, 要能发生相对滑动应有a 2>a 1, 代入数据可得F 2>13.2 N. (3) 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2-μF 1-mg=ma 3,设滑块上升h 的时间为t ,则h=12a3t 2,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F 1-Mg=Ma 4,设木板在t 时间上升的高度为H ,则H=12a 4t 2,代入数据可得H=0.75 m.由于H+L<h ,滑块在上升到1.5 m 之前已经脱离了木板,游戏不能成功. 【答案】 (1) F 1>20 N (2) F 2>13.2 N (3) 游戏不能成功【变式训练4】 (2015·新课标Ⅱ)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35)的山坡C ,上面有一质量为m 的石板B ,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 和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38,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 、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s 末,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已知A 开始运动时,A 离B 下边缘的距离l=27 m ,C 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 2.求: (1) 在02 s 时间内A 和B 加速度的大小. (2) A 在B 上总的运动时间.【解析】 (1) 在02 s 时间内,A 和B 的受力如图所示,其中f 1、N 1是A 与B 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f 2、N 2是B 与C 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方向如图所示.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力的平衡条件 f 1=μ1N 1, N 1=mgcos θ,f 2=μ2N 2,N 2=N 1+mgcos θ,规定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设A 和B 的加速度分别为a 1和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θ-f 1=ma 1, mgsin θ-f 2+f 1=ma 2,联立各式,并代入题给条件得a 1=3 m/s 2,a 2=1 m/s 2.(2) 在t 1=2s 时,设A 和B 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则有 v 1=a 1t 1=6 m/s , v 2=a 2t 1=2 m/s.t >t 1时,设A 和B 的加速度分别为a 1'和a 2'.此时A 与B 之间摩擦力为零,同理可得a 1'=6 m/s 2,a 2'=-2 m/s 2.即B 做减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 2,B 的速度减为零,则有 v 2+a 2't 2=0,联立解得t 2=1 s.在t 1+t 2时间内,A 相对于B 运动的距离为s=2211121211'22a t v t a t ⎛⎫++ ⎪⎝⎭-2221222211'22a t v t a t ⎛⎫++ ⎪⎝⎭ =12 m<27 m ,此后B 静止不动.A 继续在B 上滑动.设再经过时间t 3后A 离开B ,则有L-s=(v 1+a'1t 2)t 3+12a'123t ,可得t 3=1 s(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设A 在B 上总的运动时间为t 总,有 t 总=t 1+t 2+t 3=4 s.(也可利用下面的速度图象求解)【答案】 (1) 3 m/s 21 m/s 2(2) 4 s应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传送带问题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斜面倾角、传送带速度、传送方向、滑块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传送带问题往往存在多种可能,因此对传送带问题做出准确的动力学过程分析,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例5】 (多选)(2015·盐城三模)如图所示,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 v 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乙的宽度足够大,速度为v 1.则 ()A. 在地面参考系中,工件做类平抛运动B. 在乙参考系中,工件在乙上滑动的轨迹是直线C. 工件在乙上滑动时,受到乙的摩擦力方向不变D. 工件沿垂直于乙的速度减小为0时,工件的速度等于v 1 思维轨迹:在地面参考系中→沿甲与乙的运动方向分析摩擦力方向→根据合外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分析工件的运动情况在乙参考系中→摩擦力的合力与合初速度方向相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解析】 在地面参考系中,沿甲运动的方向滑动摩擦力分力向左,沿乙运动的方向滑动摩擦力沿乙运动方向,则摩擦力的合力如图.合初速度沿甲运动的方向,则合力与初速度不垂直,所以工件做的不是类平抛运动,故A 错误;在乙参考系中,如右图所示,摩擦力的合力与合初速度方向相反,故工件在乙上滑动的轨迹是直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 正确;工件在乙上滑动时,在x 轴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y 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知两个方向摩擦力的分力不变,所以受到乙的摩擦力方向不变,故C 正确;设t=0时刻摩擦力与纵向的夹角为α,侧向(x 轴方向)、纵向(y 轴方向)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x 、a y ,则x ya a =tan α,很短的时间Δt 内,侧向、纵向的速度增量大小分别为Δv x =a x Δt ,Δv y =a y Δt ,解得ΔΔx yv v =tan α,由题意知 tan α=x y v v =01v v ,则ΔΔx y v v =01v v ,则当Δv x =v 0,Δv y =v 1,所以工件沿垂直于乙的速度减小为0时,工件的速度等于v 1.故D 正确. 【答案】 BCD【变式训练5】 (多选)(2015·盐城检测)如图甲所示,以速度v 逆时针匀速转动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现将一个质量为m 的小木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上端,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图乙中能够正确地描述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可能是( )甲A B CD乙【解析】木块放上后一定先向下加速,由于传送带足够长,所以一定有木块速度大小等于传送带速度大小的机会,此时若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大小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则之后木块继续加速,但加速度变小了;而若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大小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则木块将随传送带匀速运动;故C、D正确,A、B错误.【答案】 CD趁热打铁,事半功倍.请老师布置同学们根据要求及时完成《配套检测与评估》中的练习第3-4页.【检测与评估】专题二力与直线运动1. (2015·镇江模拟)质量为0.5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运动,如图所示,a、b 分别表示物体不受拉力和受到水平拉力作用的v-t图象,则拉力与摩擦力大小之比为( )A. 1∶2B. 2∶1C. 3∶1D. 3∶22. (多选)(2015·南京、淮安三模)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m的小球A,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固定在天花板上、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轮O,连接小球A和小球B,虚线OC水平,此时连接小球A的细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小球A恰能保持静止.现在小球B的下端再挂一个小球Q,小球A可从图示位置上升并恰好能到达C处.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小球B 的质量为3mB. 小球B 的质量为mC. 小球A 到达C 处时的加速度为0D. 小球A 到达C 处时的加速度为g3. (多选)(2015·海南)如图所示,升降机内有一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物体,开始时升降机做匀速运动,物块相对斜面匀速下滑,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 ( )A. 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减小B. 物块与斜面间的正压力增大C. 物块相对于斜面减速下滑D. 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4. (多选)(2015·新课标Ⅱ)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23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 A. 8 B. 10 C. 15 D. 185. (多选)(2015·苏州一模)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A 静止放置于水平面上,小物块B 以初速度v 0从木板左侧滑上木板.关于此后A 、B 两物体运动的v-t 图象可能是( )6. (2015·徐州一中)如图所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传送带BC与水平平台AB 的夹角θ=37°,其交接处由很小的圆弧平滑连接,平台左端A处一质量为m=30 kg的货物,在F=350 N水平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传送带运动,经时间t1=1.5 s 到达平台AB的中点,此时撤去外力F,货物继续向前运动,不计货物经过B处的机械能损失.已知货物与平台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B、C两端相距4.45 m,取g=10 m/s2,cos 37°=0.8,sin 37°=0.6.(1) 求货物到达B点时的速度.(2) 若传送带BC不运转,求货物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最大位移.(3) 若要货物能被送到C端,求传送带顺时针运转的最小速度.7. (2015·连宿徐三模)一根细绳绕过轻质定滑轮,右边穿上质量M=3 kg的物块A,左边穿过长L=2 m的固定细管后下端系着质量m=1 kg的小物块B,物块B距细管下端x=0.4 m 处,已知物块B通过细管时与管内壁间的滑动摩擦力F1=10 N,当绳中拉力超过F2=18 N 时物块A与绳之间就会出现相对滑动,且绳与A间的摩擦力恒为18 N.开始时A、B均静止,绳处于拉直状态,同时释放A和B.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取g=10 m/s2.(1) 求刚释放A、B时绳中的拉力.(2) 求B在管中上升的高度及B上升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3) 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A的质量,试通过计算说明B能否穿越细管.【检测与评估答案】专题二力与直线运动1. D 【解析】物体不受水平拉力时,加速度大小为a1=11ΔΔvt=1.5 m/s2.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作用时加速度大小为a2=22ΔΔvt=0.75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1,F-f=ma2,可得F∶f=3∶2,故选D.2. BD 【解析】设绳子拉力为T,对A球受力分析有Tsin 60°=mg,得出T=3mg;对B球分析有T=m B g,得出m B=m,A项错误,B项正确;A球到达C处时水平方向受力平衡,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C项错误,D项正确.3. BD 【解析】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物块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则物块与斜面间的正压力增大,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 f=μF N可知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增大,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增大,故A错误,B正确;设斜面的倾角为θ,物块的质量为m,当匀速运动时有mgsinθ=μmgcos θ,即sin θ=μcos θ,假设物块以加速度a向上运动时,有N=m(g+a)cos θ,f=μm(g+a)cos θ,因为sin θ=μcos θ,所以m(g+a)sin θ=μm(g+a)cos θ,故物块仍做匀速下滑运动,C错误,D正确.4. BC 【解析】设这列车厢的节数为n,P、Q挂钩东边有k节车厢,每节车厢的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km=23·(-)Fn k m,解得k=25n,k是正整数,n只能是5的倍数,故B、C正确,A、D错误.5. AD 【解析】若地面光滑,受力分析后知B减速A加速,当A、B速度相同时,AB间不存在摩擦力,一起匀速,A项正确;若地面粗糙,B开始减速的加速度由滑动摩擦力提供,AB一起减速时的加速度对B而言由AB间静摩擦力提供,则一起运动的加速度肯定小于B单独减速的加速度,B、C选项错误,D项正确.6. (1) 货物在AB 之间先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 1,得a 1=203 m/s 2.1.5 s 时的速度v 1=a 1t 1=203×1.5m/s=10 m/s.在1.5 s 内通过的位移为s 1=12a 121t =12×203×1.52 m=7.5 m.撤去力F 后物体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加速度a 2=mgm =-μg=-0.5×10 m/s 2=-5 m/s 2.设到达B 的速度为v 2,后半段的位移仍然等于s 1,则22v -21v =2a 2·s 1,代入数据得v 2=5 m/s.(2) 传送带不运动,货物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 3,则 mgsin θ+μmgcos θ=ma 3,设向上的位移为x ,则22v =2a 3x , 代入数据,联立得x=1.25 m.(3) 设BC 部分的速度为v 时货物恰好能到达C 端,设货物减速到v 之前的加速度为a 4,由于货物的速度大,则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下,则 mgsin θ+μmgcos θ=ma 4,货物到达速度v 后,滑动摩擦力小于重力的分力,所以物体将继续减速,设加速度为a 5,则 mgsin θ-μmgcos θ=ma 5,由运动学的公式得2224-2v v a +252v a =x BC ,代入数据,联立得v=4 m/s.7. (1) 释放后,对A 有Mg-T=Ma , 对B 有T-mg=ma ,得a=5 m/s 2,T=15 N.(2) B 刚进入管中时,此时B 速度为20v =2ax , v 0=2 m/s.由题意知,B 做减速运动,A 相对于绳出现滑动,对B 有 mg+F 1-F m =ma 1,a 1=2 m/s 2.对A 有Mg-F m =Ma 2,a 2=4 m/s 2.h=2012v a =1 m.t=01v a =1 s.x A=v0t+12a2t2=4 m.ΔE=F1h+F m(x A-h)=64 J.(3) 随着A的质量增大,B的加速度也增大,A、B出现相对滑动时,对A有Mg-F2=Ma m,对B有F m-mg=ma m,得a m=8 m/s2.M=9 kg即A的质量为9 kg时A、B出现相对滑动.故B 进入管中最大速度为2mv=2a m x,B进入管中运动距离为h m=2m12va=1.6m<2m.故B不能穿越细管.。

高中物理 《力 物体的平衡》(一)导学案

高中物理 《力  物体的平衡》(一)导学案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力物体的平衡》复习案(一)【文本研读案】知识点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的相互作用2、力的基本特征(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而独立存在.(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的.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相互接触..........,也可以不接触(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 ,又有 . 力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_______。

3、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2)按力的作用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向心力、回复力.性质相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即性质力与效果力没有必然的决定关系..........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或使物体发生改变(即产生加速度.....).检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B、只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D、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作用力后,才会受到反作用力检测2、对力进行分类时通常按力的性质或作用效果来划分,在下列各组力中,按同一种划分标准来划分的是()A、重力、压力、摩擦力B、支持力、拉力、阻力C、弹力、支持力、磁力D、引力、弹力、动力知识点二、重力:1.重力的概念: 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

2.重力的产生原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3.重力的方向:总是的.4.重力的大小:G= ,其中g随高度的增加而 ,随纬度的增加而 .5.重心: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和有关,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 .(1)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2)薄板型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法测定.检测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的作用D、完全失重的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知识点三、弹力:1.概念:发生的物体,由于要 ,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产生条件(1) ,(2)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以下是几种情况下弹力的方向.(1)轻绳上的弹力:沿绳并指向绳的方向.(2)支撑面上的弹力: 于支撑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3)弹簧的弹力:沿中心轴线并指向弹簧的方向.4.弹力的大小(1)一般情况下弹力的大小需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弹簧的弹力遵从胡克定律,F= ,k为 ,x是 .4、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根据弹力的条件:物体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判断。

二轮复习-导学案2-物体的平衡-教师版

二轮复习-导学案2-物体的平衡-教师版

二轮复习-高三物理导学案1-教师版
第1页(共1页)
“东师学辅
” 导学练·高三物理二轮复习(1)
受力分析与物体的平衡
【考情分析】
一、请将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整理于此。

(概念,规律,公式,注意事项)
1. 请回顾下列各种力的大小、方向、产生条件所遵循的相关规律: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电场力 安培力 洛伦兹力
以上各种力在何种条件下为恒力,在何种条件下为变力?
二、方法总结
三、本节课还有哪些概念不理解?哪些地方没听懂?哪些方法还不会使用?
【典例1】在斜面上叠放着A 、B 两物体,若在B 物体上加一水平方向的推力F ,两物体均静止,则
【变式1】
1.
2014-2015学年上学期。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导学案:专题2++力与平衡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导学案:专题2++力与平衡

专题2:力与平衡知识点一:三大性质的力 1、重力①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

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②大小:G=mg 在两极最大,赤道最小 ③方向:总是竖直向下④重心:与物体质量分布及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

2、弹力①产生条件:接触,弹性形变②产生原因:弹力的施力物发生形变(支持力——由于桌面形变,压力--由于书形变) ③弹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与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 面面接触、点面接触、点点接触——垂直接触面或公切面▲ 轻绳弹力——沿着绳收缩方向 (死结,各段绳子拉力不一定等,活结,拉力等) ▲ 轻杆弹力---铰链(可转动),沿杆方向。

固定杆--不一定沿杆方向 ④弹力大小:胡克定律F=KX(弹簧),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弹力大小通常通过状态方程求解:平衡--F 合=0,不平衡 F 合=ma3、摩擦力①产生条件: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②方向:与接触面相切(摩擦力与弹力垂直),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③大小:滑动摩擦力uN f =静摩擦力max 0f f ≤≤静动f f ≈m ax =uN▲ 静摩擦力通常通过状态法求,动摩擦可用定义式求,也可用状态法求知识点二:力的合成与分解①合力与分力--等效替代关系,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②二力合成:已知两分力大小,合力范围2121F F F F F +≤≤-合(求最大值或最小值) ③三力合成:已知三分力大小,最大值21F F F +=合+3F最小值,若21321F F F F F +≤≤-,0=合F ,否则)(213F F F F +-=合 ④特殊角的二力合成:090=θ,21F F F +=合21F F =(菱形),2cos 21θF F =合21F F =(菱形)且0120=θ,21F F F ==合⑤力的分解:正交分解、按作用效果分解、图解法分解(唯一解或多解) 知识点三 共点力平衡 1、受力分析:先重力、再弹摩2、共点力平衡: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高三物理科二轮复课导学案

高三物理科二轮复课导学案

高三物理科二轮复课导学案编号:04 使用时间:2015.03.19 编写人;张雯岚专题:力与物体的平衡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审核人:专题考点分析:本讲考查的重点和热点:1.物体受力分析和力的合成与分解。

2. 静态平衡问题。

3. 动态平衡相关问题.热点一:物体的受力分析命题规律:该热点为每年高考的重点,分析近几年高考,考查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1)考查对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断.(2)受力分析结合平衡知识进行考查.(3)整体法、隔离法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典例分析1.(多选)(原创题)如图所示,一物块与弹簧连接叠放在粗糙斜面体上,两者始终相对静止.关于下列不同情况下对物块受力的判断正确的是()A.若斜面体保持静止,则物块一定受到3个力B.若斜面体向右匀速运动,则物块一定受到4个力C.若斜面体向右加速运动,则物块可能受到4个力D.若斜面体向左加速运动,则物块可能受到2个力方法技巧:(1)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2)采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各个物体的状态应该相同.(3)当直接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不方便时,可转换研究对象,先分析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该物体的受力,此法叫“转换研究对象法”.)热点二静态平衡问题命题规律:静态平衡问题在近几年高考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方向主要有:(1)受力分析及力的合成和分解.(2)平衡条件的应用.(3)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典例分析2.(2013·高考山东卷)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A.3∶4 B.4∶ 3C.1∶2 D.2∶1方法技巧:1)在处理连接体问题中,分析外界对系统的作用力时用整体法,分析系统内物体间的作用力时用隔离法.(2)在三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中,常用合成法分析.在多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中,常用正交分解法分析.热点三动态平衡问题命题规律:该热点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命题方向有以下几点:(1)考查解析法、图解法的灵活运用.(2)带电体在电场中的受力分析往往也会涉及动态平衡问题,尤其是涉及库仑定律的考查.典例分析3.(2014·长沙模拟)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 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 和环对小球的弹力F N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F 减小,F N 不变B .F 不变,F N 减小C .F 不变,F N 增大D .F 增大,F N 减小方法技巧: 求解三力动态平衡的三个常用方法(1)解析法:一般把力进行正交分解,两个方向上列平衡方程,写出所要分析的力与变化角度的关系,然后判断各力的变化趋势.(2)图解法:如果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求解第三个力的变化时可用图解法.(3)相似三角形法:如果其中的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外两个力的方向都发生变化,可以用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求解.)课堂训练1.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的木块a 上放置一铁块b ,三角形木块竖直边靠在竖直且粗糙的墙面上,现用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 ,推动木块与铁块一起向上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铁块与木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a 与铁块b 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 .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水平弹力C .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D .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 大小一定大于铁块与木块的重力之和2..(多选)(2014·高考浙江卷)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 ,细线与斜面平行.小球A 的质量为m 、电量为q .小球A 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B ,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d .静电力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A 静止在斜面上,则( )A .小球A 与B 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kq 2d 2 B .当q d = mg sin θk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 C .当q d = mg tan θk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 D .当q d = mg k tan θ时,斜面对小球A 的支持力为0 3.(多选)(2014·平顶山模拟)如图所示,形状和质量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体a 、b 靠在一起,表面光滑,重力为G ,其中b 的下半部刚好固定在水平面MN 的下方,上边露出另一半,a 静止在平面上.现过a 的轴心施以水平作用力F ,可缓慢地将a 拉离平面一直滑到b 的顶端,对该过程分析,则应有( )A .拉力F 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是GB .开始时拉力F 最大为3G ,以后逐渐减小为0C.a、b间的压力开始最大为2G,以后逐渐减小到G D.a、b间的压力由0逐渐增大,最大为G。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与物体的平衡【知识必备】(本专题对应学生用书第1-3页)1. 把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大小、方向和作用效果;掌握力的基本特征:力的物质性,力的相互性,力的矢量性,力的独立性.2.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在保证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时进行的,遵从矢量运算的基本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3. 共点力的平衡(1) 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物体平衡的特征是a地=0,而不是v地=0.(2)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F合=0.(3) 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常用解法.① 正交分解法:常用于三力及三力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或已知力的夹角时常用此法.② 相似三角形法:利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几何三角形,且已知线段大小或比例关系时常用此法.③ 正弦(或余弦)定理法.④ 图解法:一般用于三力动态平衡.【能力呈现】能力呈现【考情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是高考中的热点,主要考查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平衡条件的应用.以选择题形式呈现,难度相对较低,命题突出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备考策略】高考仍会以选择题为主,以受力分析、动态平衡为考点.要深刻理解各种性质力的特点,如拉力方向的变化、摩擦力的突变、细绳拉力的突变、弹簧弹力的变化等.要熟练掌握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主要物理方法和思想,如整体法和隔离法、假设法、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等效思想、分解思想.1. (2015·南京、盐城一模)减速带是交叉路口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车辆驶过减速带时要减速,以保障行人的安全. 当汽车前轮刚爬上减速带时,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为F,下列图中弹力F画法正确且分解合理的是( )A BC D【解析】根据点点接触转化成点面接触,减速带对车轮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线,A、C选项错误;这个弹力产生把车轮往上抬的效果和阻碍车轮前行的效果,B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B2. (2015·扬州模拟)如图所示,恒力F垂直作用在倾角为α、质量为m的三角滑块上,滑块没被推动,则滑块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A. Fsin αB. Fcos αC. mgsin αD. mgcos α【解析】分析滑块的受力情况: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N和静摩擦力f、力F,作出受力图,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f=Fsinα,故选项A正确.【答案】 A3. (2015·海门模拟)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加速游动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方向合理的是( )A. B. C. D.【解析】鱼在水中受水的浮力保持鱼在竖直方向的平衡,由于水平方向向左加速,故鱼受水平方向向左的外力,水对鱼的作用力应是浮力与向左推动力的合力,应斜向左上方,故选D.【答案】 D4. (2015·江苏)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各选项所示的载流线圈匝数相同,边长MN相等,将它们分别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是( )A BC D【解析】假设载流线圈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根据左手定则得出载流线圈各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如图所示,C、D选项中各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类似于B图,根据受力分析图结合力的合成可以发现A图中载流线圈各边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最大,所以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是A图天平.故选A.【答案】 A【能力提升】能力提升受力分析(1) 受力分析的思路(2) 运用整体法、隔离法求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例1】 (2015·山东)如图所示,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A. 121μμB.12121-μμμμ C. 12121μμμμ+ D. 12122μμμμ+思维轨迹:【解析】 物体A 、B 整体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则有F=μ2(m A +m B )g ;对于物体B 在竖直方向平衡有μ1F=m B g ,联立解得A B m m =12121-μμμμ,选项B 正确.【答案】 B方法点评:(1) 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2) 采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各个物体的状态应该相同.(3) 当直接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不方便时,可转移研究对象,先分析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该物体的受力.【变式训练1】 (2015·江苏模拟)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紧靠着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 、B 间接触面光滑.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物体A 恰好不离开地面,则物体A 的受力个数为()A. 3B. 4C. 5D. 6【解析】物体A恰好不离开地面,地面对A没有支持力,也没有摩擦力,则A受到重力、推力和B对A的支持力共3个力作用,故选A.【答案】 A平衡条件的应用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例2】(2015·南通二模)如图所示,高层住宅外安装空调主机时,电机通过缆绳牵引主机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为避免主机与阳台、窗户碰撞,通常会用一根拉绳拽着主机,地面上拽拉绳的人通过移动位置,使拉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保持不变.则在提升主机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缆绳拉力F1和拉绳拉力F2都增大B. 缆绳拉力F1和拉绳拉力F2都不变C. 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可能大于角βD. 缆绳拉力F1的功率保持不变思维轨迹:以空调主机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直角坐标系→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分析讨论【解析】物体离墙的距离不变,随着物体的上升,α逐渐变大,物体在F1、F2和重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合力为0,有F1cos α=F2cos β+mg,水平方向合力为0,有F1sin α=F2sin β,两式联立得F2sin (β-α)=mgsin α,可以看出β>α,C错;由于β-α减小,sin(β-α)减小,根据F2sin (β-α)=mgsin α知F2增大,B错;由F1cos α=F2cosβ+mg知,F1增大,A正确;由F1cos α=F2cos β+mg知,F1cos α变大,缆绳拉力F1的功率P=F1vcos α=F1cos α·v,功率变大,D错.【答案】 A点拨:题中的α和β不可能相等,若相等,两条绳子的拉力共线,该两力合成后仍然在原直线上,其与重力的合力不可能为0.【变式训练2】(2015·泰州一模)水上滑板是滑水和冲浪这两项水上运动的结合体,摩托艇通过水平牵引绳使运动员在水面上乘风破浪匀速滑行,如图所示.设水平牵引力恒定,水对滑板的作用力与滑板垂直,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滑行速度成正比,运动员必须使滑板前端抬起一个角度α才能不下沉.则()A. 滑行的速度越大,角度α越大B. 滑行的速度越大,角度α越小C. 角度α与运动员的质量无关D. 角度α随运动员的质量增大而增大【解析】对运动员和滑板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正交分解可得F=kv+F N sin α,F N cos α=mg,联立解得F=kv+mgtan α,在F和重力一定时,滑行的速度越大,角度α越小,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F=kv+mgtan α得出tan α=-F kvmg,角度α随运动员的质量减小而增大,C、D选项错误.【答案】 B动态平衡求解动态平衡问题的方法(1) 解析法: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2) 图解法【例3】(2015·苏南二模)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着一个钩码,使之处于静止状态.若保持甲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不变,缓慢地调节乙弹簧测力计,使两细线之间的夹角增大一些,则( )A. 两拉力的合力可能增大B. 两拉力的合力可能减小C. 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减小D. 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减小思维轨迹:【解析】由平衡条件得知,甲、乙两个拉力F1和F2的合力与重力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保持不变,作出甲、乙两个在三个不同位置时力的合成图,如图,在乙从1→2→3三个位置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当甲、乙两个方向相互垂直时,F2最小,可见,F1逐渐增大,F2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甲的拉力逐渐增大,乙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故选D.【答案】 D点评:本题采用图解法研究动态平衡问题.图解法形象、直观,能直接反映力的变化情况.作图时要抓住张力F1和F2的合力不变、甲的方向不变,再由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变式训练3】(2015·宿迁三校联考)如图所示,用OA、OB两根轻绳将花盆悬于两竖直墙之间,开始时OB绳水平.现保持O点位置不变,改变OB绳长使绳右端由B点缓慢上移至B'点,此时OB'与OA之间的夹角θ<90°.设此过程中OA、OB绳的拉力分别为F OA、F O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OA一直减小B. F OA一直增大C. F OB一直减小D. F OB先增大后减小【解析】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重力G、绳OA的拉力F OA和绳BO的拉力F OB,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知,两根绳子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轻绳OB在两个位置时力的合成图如图,由图看出,F OA 逐渐减小,F OB 先减小后增大,当θ=90°时,F OB 最小.故选A.【答案】 A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平衡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平衡问题除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之外,还涉及电磁学中的静电力、安培力和洛伦兹力.带电体的平衡问题也遵从平衡条件,既要服从力学规律又要服从电磁学规律,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两条主线.处理电学中的平衡问题的方法:【例4】 (2015·启东中学)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 、b 和c 分别位于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 ,c 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A. 3kqB. 3kqC. 23kq l D. 23kq思维轨迹: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选择解题方法→列方程计算、讨论【解析】 根据c 球受力情况,可判断电场方向.分析a 球受力:b 对a 的排斥力F 1、c 对a 的吸引力F 2和匀强电场对a 的电场力F 3=qE.根据a 受力平衡可知,a 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利用正交分解法:F2cos 60°=F1=k22ql,F2sin 60°=qE,解得E=2l.【答案】 B【变式训练4】(2015·南师附中)如图所示,两根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质量为m、长为L的金属杆ab垂直导轨放置,整个装置处于垂直ab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当金属杆ab中通有从a到b的恒定电流I时,金属杆ab保持静止.则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可能为()A. 竖直向上,cot mgILθB. 平行导轨向上,cos mgILθC. 水平向右,mg ILD. 水平向左,mg IL【解析】金属导轨光滑,所以没有摩擦力,则金属杆只受重力、支持力和安培力,根据平衡条件,支持力和安培力的合力应与重力等大反向,根据矢量三角形合成法则作出三种情况的合成图如图:由图可以看出当安培力F与支持力垂直时有最小值:F min=mgsin θ,即:BIL=mgsin θ,则B min=sinmgILθ.选项A,磁场方向竖直向上时,B=tanmgILθ,故A错误;选项B、C中,金属杆受力不能平衡,故B、C错误;选项D,磁场的方向水平向左,金属杆不受支持力,故D正确.【答案】 D趁热打铁,事半功倍.请老师布置同学们及时完成《配套检测与评估》中的练习第1-2页.【检测与评估】专题一力与物体的平衡1. (2015·姜堰模拟)如图所示,一只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倒扣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的蚂蚁在离桌面高度45R时恰能停在碗上.则蚂蚁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A. 0.6mgB. 0.8mgC. 0.4mgD. 0.75mg2. (2015·海安中学)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弹簧、地面水平.A、B是物块能保持静止的位置中离墙壁最近和最远的两点,A、B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是x1、x2.则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A. k(x2-x1)B. k(x2+x1)C.21(-)2k x xD.21()2k x x3. (2015·常州一模)逢年过节,路上挂满喜庆的红灯笼.如图所示,在风的吹拂下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设每个红灯笼的质量均为m,相邻的红灯笼之间用绳子相连接.自上往下数,第一个红灯笼对第二个红灯笼的拉力为()A. mgB. mgC. 4mgD. 2mg4. (多选)(2015·盐城三模)某老师用图示装置探究库仑力与电荷量的关系.A、B是可视为点电荷的两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将A悬挂,实验中在改变电荷量时,移动B并保持A、B连线与细线垂直.用Q和q表示A、B的电荷量,d表示A、B间的距离,θ(θ不是很小)表示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x表示A偏离O点的水平距离.实验中 ( )A. d应保持不变B. B的位置在同一圆弧上C. x与电荷量乘积Qq成正比D. tanθ与A、B间库仑力成正比5. (多选)(2015·广东)如图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B. 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C. 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D. 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6. (2015·南京二模)目前,我市每个社区均已配备了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图示器材为一秋千,用两根等长轻绳将一座椅悬挂在竖直支架上等高的两点.由于长期使用,导致两根支架向内发生了稍小倾斜,如图中虚线所示,但两悬挂点仍等高.座椅静止时用F表示所受合力的大小,F1表示单根轻绳对座椅拉力的大小,与倾斜前相比( )A. F不变,F1变小B. F不变,F1变大C. F变小,F1变小D. F变大,F1变大7. (2015·苏州一模)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通过轻绳悬挂,结点为O.人沿水平方向拉着OB绳,物体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若人的拉力方向不变,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A绳中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 OB绳中的拉力不变C. 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D. 地面给人的摩擦力逐渐增大8. (2015·沭阳中学)将一光滑轻杆固定在地面上,杆与地面间夹角为θ,一光滑轻环套在杆上.一个大小和质量都不计的滑轮用轻绳OP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另一轻绳通过滑轮系在轻环上,用手拉住轻绳另一端并使OP恰好在竖直方向,如图所示.现水平向右拉绳,当轻环重新静止不动时,OP绳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 )A. 90°B. 45°C. θD. 45°+29. (多选)(2015·兴化中学)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光滑.小球被轻质细线系住放在斜面上,细线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力拉细线使小球沿斜面缓慢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斜面体始终静止.则移动过程中( )A.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变大B.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大C. 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变大D.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变小10. (2015·泰州二模)如图甲所示,匀质链条悬挂在天花板等高的A、B两点.现将链条中点也拉至AB中间位置C悬挂,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天花板对链条的作用力变大B. 天花板在A点对链条的作用力不变C. 乙图中链条最低点的张力为甲图的1 2D. 链条的重力势能不变11. (2015·海安中学)如图所示,穿在一根光滑的固定杆上的两个小球A、B连接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杆与水平面成θ=37°角,不计所有摩擦.当两球静止时,OA绳与杆的夹角为θ,OB绳沿竖直方向,则球A、B的质量之比为()A. 4∶3B. 3∶4C. 3∶5D. 5∶812. (2015·广东七校联考)如图所示,三根横截面完全相同的圆木材A、B、C按图示方法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所受的合力大于A受的合力B. B、C对A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C. B与C之间一定存在弹力D. 如果水平面光滑,它们也能保持图示的平衡【检测与评估答案】高考总复习二轮课后限时训练案配套检测与评估物理详解详析专题一力与物体的平衡1. A 【解析】蚂蚁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处于平衡,摩擦力与水平方向所成的夹角为θ,根据平衡有f=mgsin θ=μN=μmgcos θ,而cos θ=45RR=0.8,所以μ=tan θ=34.故最大静摩擦力为f=μmgcos θ=0.6mg,故选A.2. C 【解析】 水平方向上,物块在A 点受弹簧弹力和地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反,根据平衡条件有k(x 0-x 1)=f.同理,在B 点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有k(x 2-x 0)=f ,联立解得最大静摩擦力为f=21(-)2k x x ,故选C.3. B 【解析】 取下面两个灯笼整体分析,受水平向左的风力,重力2mg 和第一个灯笼的拉力T ,根据几何关系有cos 30°=2mg T ,得出T=02cos30mg=mg ,B 项正确.4. ABC 【解析】 因此实验要探究库仑力与电荷量的关系,故两电荷间距d 应保持不变,选项A 正确;因要保持A 、B 连线与细线垂直且AB 距离总保持d 不变,故B 的位置在同一圆弧上,选项B 正确;对A 球由平衡知识可知F 库=mgsin θ,即k 2qQ d =mg xL ,可知x 与电荷量乘积Qq 成正比,选项C 正确,D 错误.5. BC 【解析】 选绳子和杆的结点为研究对象,由受力平衡,三条绳子张力在水平面上分力的合力为零,选项C 正确;由于三条绳子长度不同,绳子方向也不确定,所以不能确定三条绳子中的张力是否相同,选项A 错误; 选择杆为研究对象,杆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地面向上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有地面对杆的支持力等于重力G 加上绳子拉力竖直向下方向的分力之和,大于杆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杆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杆的支持力,选项B 正确;绳子拉力的合力和杆的重力方向均竖直向下,不可能是平衡力,选项D 错误.6. A 【解析】 座椅仍然静止,说明座椅受到的合力始终为零.两根支架向内倾斜时,两根绳子拉力延长线的夹角变小,由平衡条件知两根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与座椅重力平衡,方向竖直向上,根据合力一定时,两等大分力夹角越小,两分力越小,得出F 1将变小,A 项正确.7. D 【解析】 设OA 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对O 点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合成有cosθ=OA mg T ,得出T OA =cos mg,人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θ变大,T OA 变大,A 项错误;由几何关系有tan θ=OBT mg ,得出T OB =mgtan θ,OB 绳中拉力变大,B 项错误;OB 绳中拉力与地面给人的摩擦力平衡,地面给人的摩擦力将变大,D 项正确;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C 项错误.8.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当轻环重新静止不动时,环受绳子的拉力F 、重力mg 、轻杆对其弹力N 三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定滑轮P 受OP 绳拉力、和绳子水平拉力F 、滑轮P 与环间绳子拉力F 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设此时OP 绳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α,由几何知识和力的合成与分解,可得α=90°-β=45°+2,故D 正确,ABC 错误.9. AD 【解析】 设小球和斜面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绳子与斜面的夹角为θ.取小球作为研究对象:小球受到重力mg 、斜面的支持力N 和绳子的拉力T ,则由平衡条件得: 斜面方向mgsin α=Tcos θ,垂直斜面方向N+Tsin θ=mgcos α;使小球沿斜面缓慢移动时,θ增大,其他量不变,T 增大,N 变小,故A 正确,B 错误;对斜面和小球整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M+m)g 、地面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 、绳子拉力T ,由平衡条件得 f=Nsin α,N 变小,则f 变小,故D 正确;N'=(M+m)g+Ncos α,N 变小,则N'变小,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斜面对地面的压力也变小,故C 错误.10. C 【解析】 对链条整体分析,受重力和天花板对链条的力,两个力平衡,故天花板对链条的作用力不变,A 项错误;可以认为A 点天花板对链条的作用力方向不变,设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成θ,链条的质量为m.对两图分别取图示部分链条分析,竖直方向有F 1cosθ=12mg ,F 2cos θ=14mg ,得出12F F =2,天花板在A 点对链条的作用力变为原来的一半,B 项错误;链条最低点的张力T=Fsin θ,F 变成一半,张力也变为一半,C 项正确;链条的重心上升,重力势能变大,D 项错误.11. A 【解析】 分别对A 、B 两球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对球B 得T=m B g ;对球A ,根据正弦定理可得sin Tθ=0sin(90)A m g θ+,解得m A ∶m B =1∶tan θ=1∶34=4∶3.12. B 【解析】 三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外力都是0,故A 错误;以物体A 为研究的对象,受力如左图,B 、C 对A 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故B 正确;以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右图,可知B 与C 之间不一定存在弹力,故C 错误;以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沿水平方向F 'sin 30°=f,所以如果水平面光滑,它们将不能保持图示的平衡,故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