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州
【 中图分类号】 3 . G6 2 2
23旬 I9 C4 0 月刊 S— N6 1 () S5 1 2 下 N0 1/ 年 ]7 1I 01 — 0 4
如 何 在 课 堂 教 学 中发 挥 学 生 的主 体 作 用
石 丽 霞
( 河北 省 肥 乡县 实 验 中 学 河 北 肥 乡 0 7 5 ) 5 5 0
针 对 教 学 的 重 点 和难 点 , 合 学 生 实 际 , 层 布 置 作 业 , 学 生 自 由 选 择 , 结 分 让 自主探究 。如这样设 计作业 : 1 有感 情 地 朗读课 文 , 抄优美 句 段 。( ) () 摘 2
向全 体学生 , 用真情 实感 激发学生 学习的热 情 。让 课堂成 为学生 表演 的大 舞台 , 教师 只起点拨 引导 的作 用 。中学生好 奇心强 , 知欲 旺 , 们敢不 敢 求 他 问, 愿不愿 问 , 不善 问 , 善 取决 于我 们教师教 学的成 败 。 新 时代提 出的素质教 育 的核心是学 生在积极 学 习的过程 中 , 开动 脑筋
树立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 念 , 立正 确 的教 育对象 观 , 正 自己与学 生 的关 树 摆 系, 放下架 子 , 松面孔 , 放 创造 和谐 融合的课 堂气氛 , 以民主 平等 的态度 面
小学教案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需要在教案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制定教案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
在目标的确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以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水平。
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出发,为他们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自身能力和知识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实际情况。
对于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做出差异化教学计划,让不同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经验,并考虑到如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发现知识的本质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问题导向、情境引导、探究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进行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探究能力。
四、评价机制的建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形式,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并通过评价制度的完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评价应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等多方面因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进步和成就,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五、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讨论交流,并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自主学习并提升自我能力。
在小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综合6在课堂教学中,把握老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掘学习潜力,是学生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所在,也是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的做法和粗浅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是最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
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有趣的开头,能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态中进入探求新知的阶段,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算术平方根这节课时,我这样引入:设大象重为x 千克,蚂蚁重y 千克,他们重量之和为2u 千克。
那么x-2u=-y x=2u-y①×②得:x 2-2xu=y 2-2uy,两边同时加上u 2得(x-u)2=(y-u)2,两边同时开方得x-u=y-u,∴x=y“这岂不是蚂蚁与大象一样重吗?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学生们感到非常奇怪,带着问题反复观察,一时也找不出原因。
这时,教师趁势提出今天所要学习的算术平方根的问题。
由于学生迫切想知道这个问题应怎样解决,注意力特别集中。
这样的实例引入法,就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有声有色,趣味盎然。
在新知识引入时,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要条件之一,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
二、诱导学生,学会探究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我们知道,有阅读教材能力的学生,学起来积极主动,比缺少这种能力的学生学习成绩要好,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兴趣和能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更加突出。
同时要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学习不仅要知道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和结论,更要掌握数学中的思想方法,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认真阅读课本就显得很重要。
首先,用事实形象地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
对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一般不急于纠正,而是指导他们认真阅读教材,从而找到错误的根源。
当学生通过阅读探究解决某个难题时,心情是很高兴的,从而无意识地把书上的注意点转化为自己作业中的注意点,学习就变得主动,也对阅读数学课本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若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作用首先应当转变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自己努力,教师无法包办代替。
所以教师不能把要讲的知识硬灌给学生,要想办法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学习知识,渴望知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其他任何人,包括家长和老师。
作为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等方面,要置于教学的动态过程中去考虑,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二、课堂教学方式也要相应地改变从现代教学理论的观点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学习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法。
“探究——研讨”教学法是在自然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设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讨论直接获取知识。
学生利用教师为他们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自己进行探究、进行研究,积极地去思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集体讨论,从而总结经验,发现规律。
三、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也起着重要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是主体性原则内涵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仅以最常见的课堂提问为例: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把简单的问题让学习较差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中等难度的问题由中等学生来回答,使他们的学习成果也得到认可,而难题可以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来回答,这样更能激发好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于同等难度的问题,正确的提问方式应是先给全体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从较差的学生问起,让中等以上的学生补充,最后再让好学生补充纠正或完善答案。
这样循序渐进地得出正确答案,让思维较缓慢、反应较迟钝的学生也有一个深入思考、充分表达的机会,并让他们将自己的回答与其他同学进行对照,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充实和改进自己的短处,在他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
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
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
传统守旧的那种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已不在适应时代的潮流了,应该彻底打破这种教学模式了。
我们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在允许说错、写错、思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创造此种境界。
例如: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无话不谈,尽量创设激烈争辩、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勇敢说“不”,让他们能勇于提出尖锐的、有独到见解的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
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尊重和亲近,这也正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的主体作用。
二、激发兴趣,调动激励机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圣人贤者为我们留下的最通俗但又最宝贵的教育经验。
但是我们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教学过程中不能教到学生的心坎上。
又加上语文学科是母语教学,学生都有相当的知识积累与体验积累,倘若这样教学的话,学生学起来便会索然无味,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那种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渴求,学生学起来只是疲于应付,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学不学都一个样的心理,这样也就激发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
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启动兴趣呢?我主要的是运用了这几个步骤:第一步:标新立异。
三、采用情境感染法情境感染即情感心理交流过程。
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又是教师、教材、学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学生,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成学生的动机与需要,使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好地交流在一起,这样也就更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主体性教学”的提出是顺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主体性是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供学习资料、资源。
为了支持学生学习和探索,教师要做到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同时,教师还要在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那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方面提供帮助。
4、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课堂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让课堂教学充满问题,由问题开头,由问题结束,中间是分析和解决问题。开头和中间出现问题、有问题大家都能理解,现在教学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要求:
5、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化。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师生互动和交流,实现了对学生多元性、多元化的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与有效的反馈,判断回答问题的对与错,并给与明确、积极的评价。教师的这个评价要有鼓励性,促进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也要很好的保存学生的自信心。
三、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探究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常用到的。要想探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探究的欲望。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探究。
二是要有探究的空间。教师要创设让学生能够进行探究一个问题的空间,然后学生在个体探究、合作探究与集体探究当中,也就是个别学习之后,通过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相互展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弥补自己理解上的缺欠,完善自己的想法,在班级交流中,评价他人与自己的思路,达到完成认知结构优化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改过程中常常提到这样一句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否则这将是一句空话。
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设计过分夸大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忽视学生的重要作用,不顾学生的心理要求和接受能力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
这种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只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更不可能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强迫学生学习,而是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学。
在讲每节课之前,我都先把自学提纲发给学生,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本节要学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课前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上课时可以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我常跟同学们说:“请你勇敢地把你的见解说出来,不论对与错。
”这样消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各抒己见,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不害怕教师。
亲其师就信其道。
二、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课程改革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主动参与。
一些学生不会参与,不习惯参与。
为了激励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和动脑的习惯,教师要发挥启发、点拨的主导作用,创设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学生对于镜子都很熟悉,我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再根据问题确定需要的器材,让学生自己试着进行实验,看会遇到什么问题,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让学生给同学们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
刚开始大部分学生都举棋不定,我就不断鼓励: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对错没关系。
在不断鼓励下各小组都有同学站起来说出本组的设计方法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想出的解决办法,最后得出的结论。
相信他们,让他们亲自经历实验过程,给他们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
学生会学,才能更主动地获得知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改进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为学生安排“读、思、议、说”这四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优化语文教学。
一、从整体入手反复读这是阅读教学的主线。
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
比如:我在教《小珊迪》一课时是这样来指导学生朗读的:首先,利用课前谈话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再自由读课文,并在把课文读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做一道检测题:小珊迪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不要求学生答得全面,只要能答对一两个方面就行。
)并从书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说明。
其次,我采用引读的方法,如:师:一个小男孩走过来,他身上……生:只穿着一件又簿又破的单衣。
师:瘦瘦的小脸……生:冻得发青。
师:一双赤着的脚……生:冻得通红。
使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刻地体会到小珊迪的贫苦和可怜。
最后,我又采用集体朗读,让学生再一次透彻地体会出情感,把课文读得淋漓尽致,领会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二、联系上下文点拨思古人云:“学起于思。
”可见,理解课文的关键是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究竟如何指导学生思维呢?做法是: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关键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句,抓住关键句理解全文。
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加以适时的点拨,促进学生及时排疑纠偏,打通思路,准确理解。
如:教《高大的皂荚树》一课时,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有障碍。
而学生只要能够懂这一句话的意思,也就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引导他们抓住“一颗种子”来理解句意。
上文作者沉思的一段话是赞扬了皂荚树有时时为他人着想的好思想。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师们一直在探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互动式课堂氛围、提倡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建立互动式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思考问题。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可以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促进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实现更加有效和积极的学习。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主体作用、兴趣、互动式、参与讨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引导、教学方法1. 引言1.1 引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更能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营造一个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设立有趣的问题、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建立互动式的课堂氛围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还应该提倡学生参与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角,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传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作为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全面发展,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激励学生的创造力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是指他们主动思考、自主决策和自主控制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机会。
首先,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和需求。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
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决策过程,让他们有机会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并与教师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的动力源泉。
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实物等,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开展小组合作、进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实践与体验的结合,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
三、激励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体现。
教师应该提供一个鼓励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新性思考。
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最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开放性的项目或任务,让学生有机会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励学生的创造力。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能得以体现,究其原因,是教师放不开手脚,对学生不放心。
总以为不讲得细致一些、透彻一些,学生就不能理解。
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教师细致、透彻的讲解养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养成了学生怕动脑筋的习惯,难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难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为弥补这一不足,不少教师施以课后的题海战术。
这种强化训练虽使学生有“事”可做,说不定也能获得一时的“高分”成绩,但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消化,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实在是遗害无穷。
一般地说,对于老师的课堂讲解,学生能百分之百的听的恐怕没有,能百分之百听懂的,则恐怕更是不可能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也不是都能认真、独立地完成的。
这说明,学生有一部分,甚至是相当一部分,学习是被动的。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要为学生服务。
学生为主体,不是不要老师的“主导”作用。
一般说来,教师的认识先于学生、高于学生。
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明确教学目标上起主导作用。
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每一课教学时,都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
②在设计训练技巧上起主导作用。
教学是门艺术,新鲜有趣。
不同凡响的教学环节,独具匠心的技巧设计,不仅使学生爱学、乐学,而且可以化知识为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训练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把握要领,提高读、说、写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运用技巧,教师要抓住训练中的点点滴滴加以归纳、综合、提炼,并在总结中渗透学习的本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在精讲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讲解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在学生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做些升华性的讲述,以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讲解一定要做到精当、简捷、明了,其作用多半具有引导性和示范性。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主导作用。
学生是理解活动的主体和学习主体,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如果没有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任何教育都无法落实。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发扬民主师生关系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工作水平不但取决于教师完成工作角色的任务水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热爱,取决了师生关系的质量和水平。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热爱,学生对教师尊重敬佩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
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从心底发出的对教师的这种神圣感和信任感。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赢得学生的热爱与信任,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保证。
为此,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要拥有一颗爱心。
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
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建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个性奠定基础。
同时,教师还必须把权威建立在长期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主动关心学生,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任的知心人,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促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要营造一个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向他们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某些方面,学生也会比老师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在学习中好的见解,新的方法,教师要即时加以肯定和鼓励,要耐心听取学生的积极发言,对准确的回答给以肯定,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满足其好胜心,点燃智慧的火花。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
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
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会学习。
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
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
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创设情境,激励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实践证明,多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成功。
2、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
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
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21世纪呼唤着人的主体性。
因此,教育家们一致认为: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把这些对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落实在课堂,是基础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很多老师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根据这些经验,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几点简单做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教育是一种旨在引起学生学习的师生间互感互助的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动态因素。
学生不仅是教育过程中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
”由此可见,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在课堂上,如果师生是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高涨,他们就能参与到教学中来,独立进行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就被调动出来了。
主体地位基本上也就确立了。
因此,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和谐,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在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深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
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课外不愉快的心情带到课堂上来。
要利用“微笑效应”展开教学活动,同时要做到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时刻记住学生是学习学生的主体。
可以采取以下几点作法:1.耐心细听。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怪问题和答非所问,教师一般应不生硬的给予否定,而是耐心听,引导学生在讨论与知识再现时自悟,自我否定。
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
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
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
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二、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
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
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
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
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
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
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
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
三、教师妙用非智,学生激活课堂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谈谈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就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所作的尝试。
一、营造和谐课堂,送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的双向交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摈弃所谓“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平等、互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呈现在课堂上的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而不应是教师强制学生被动学习。
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观能动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2、用爱心召唤、感染学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催化剂。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奉献一片爱心,生活中关心,学习上鼓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这样学生就会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激发自己主体作用的发挥。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强烈的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地关注它、探究它,学生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激发学习兴趣的途径有多种,比如,运用媒体技术,化学实验,化学中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事实、现象等。
教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
比如在“盐类的水解”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开始先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显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大多数学生凭感觉回答显中性;抓住学生的这一错误认识,演示碳酸钠溶液使酚酞变红色的实验,使学生感到惊奇,充满了疑问。
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钻研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技艺,促使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追求知识的探索者。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在文章的结尾给出总结。
一、明确教育的目标教师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教育的目标。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有价值的人才。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鼓励学生的思考和提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鼓励学生的思考和提问。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寻找答案。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研究。
四、提供适应学生的学习环境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需要提供适应学生的学习环境。
学生需要一个温馨、安全、宽松的学习环境,来保障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等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机会。
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六、引导学生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引导他们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决策权,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责任和成就感。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面对问题,并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仅是个体的发挥,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团队中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怎样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 , 使学生学有所乐 , 学有所获。
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台” 给 学 生 把 舞 让
在课 堂教学 中 , 教师 是主角 , 时间往往被教师 占有 了 , 发 使 挥学生主体作用成为了一句空话 ,而且学生 自主活动的时间也 都被 教师 的讲解和提问挤掉了。因此 , 了学生学习 , 为 教师必须
就需要教 师适 当地 指导一下 。我就 引导学生从句与句之问 、 句
与段之 间 、 段与篇之间 的关 系去质疑。例如 , 有个 孩子叫咪 在《 奚落陶罐 的话 。为 了指导学生读 好铁 罐的这些话 ,我再让学生 咪乔 》 一课 中, 我让学生 自己朗读课 文 , 自己从 文中寻找疑难问 画出描写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 ,想象铁罐说话的神情。学生 题 , 学 生 带 着 自己 的 问题 , 入 课 文 。 让 进 对课 文 语 言 文 字 的 质 疑 ,
在课堂上 , 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是发挥 学生 主体作用 , 也是提 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任何一篇课文 ,对于学 生来说 , 都是新知 与旧知 的统一体 , 中的许多问题对 于学生来 文 说, 完全可 以自己提 出、 自己分析 、 自己解决 , 作为教师 , 就应该
给学生 比较充足的独立思考 和组织语言的时间 ,提倡用 “ 我认 为” “ 、我觉得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当然 , , 学生的质疑不可 能都是那 么有 意义 、 有价值 的 , 的问题 也不可能恰到好处 , 提 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周静西安尚稷路学校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都是以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学习为主,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应该将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课堂教学的实践,讲述分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课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学生;政治课;主动参与;教学改革
教学的本质是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的本质是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正如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那么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现其主体性。
1.1、树立新的教师角色理念,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已不再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学也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的机械叠加,而是一个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有可能主动进入角色,参与课程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才能激发求知欲望。
因此,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将自己从权威者,控制者和教材的代言人中解放出来,相信、尊重、宽容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扮演好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培养者、欣赏者的角色。
在这样新的角色理念下主动走近学生生活,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帮助其化解学习、生活中的疑惑、困难;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读思议;肯定鼓励学生,激励其不断进取的勇气尊重。
只有学生信任、接纳老师,才会乐于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教学实践证明,民主、平等、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要扮演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合作者,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自由的,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其乐于参与,敢思,敢讲,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参与意识,参与能力。
1.2更新传统教材观念,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
因此,政治课堂应该以生活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关注社会生活现象,着眼于学生在生活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学会生存。
但是,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往往过于追求理性化,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单纯的说理教育使教学显得空洞、乏味,学生不爱听,缺乏兴趣,因而参与度不高。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抛下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教师要更新传
统教材观念,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有创造性用教材的意识与能力。
我们要学会利用手中的教材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走进社会生活的大舞台,对教材资源进行重组、整合、筛选、补充,做到不唯书,不尽信书。
使教材走近学生生活,融入社会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不陌生,不枯燥,有意义。
让他们感觉到上政治课就好像是在感悟人生,体味成长,了解社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生活化的课堂中来。
1.3优化教学方法,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高课堂参与度,将课本知识化为学生的认知,这需要我们依据课本教学内容,课程目标的要求,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形式。
教师首先要精心研读课本课标,结合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
如:以讨论为主,以自主探究为主,或者是情境感受,案例分析等,恰当的教学形式将会大大地增进课程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地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例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的遗产分配问题时,我主要采取案例分析,学生互相讨论,得到结论的方法。
首先,基础的概念由老师提出,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明确概念,对不懂的地方向老师提问,老师进一步解疑,从而全面掌握基本概念。
接着,教师针对授课内容列出几个不同的案例,让学生根据掌握的基本概念小组讨论,商讨解决方案。
最后,老师归纳总结、评价。
这样的教学形式,将学生置于探究的主体地位,老师、教材是他们解决问题的帮手,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效果非常好。
1.4加强学法指导,增强参与自信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学习效果往往会对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产生影响。
学习实效高,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强,反之,自主参与意识弱。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实效,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
2、教师应以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2.1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
泛读: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对每课主要内容有初步认识,作好预习,提出问题,找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细读,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点、线、圈等划出基本概念、观点、关键词等,理出基本知识结构。
2.2指导学生学会分层次思考问题。
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思维层次教会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握思想政治学科的思维逻辑和规律。
2.3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在学完每节、每课、每章后,让学生整理出重要概念观点,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有效提升,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
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地学习,从而在自信中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3.结论
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真
诚地给予其学习的指导与帮助,让每个学生愿意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在自己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在知识的积累,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更自信的参与学习。
参考文献:
[1]卢广平。
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与养成[J].职业技术,2009(06)
[2]刘聃。
影响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因素与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2010(04)
[3]王晓琴。
浅谈水电职院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9(02)
[4] 陈丽萍, 浅谈高职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 知识经济2010(20).
[5] 王本陆. 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