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数学思想角度谈解三角形(教师)(提升类)

合集下载

三角形解题中的数学思想

三角形解题中的数学思想

三角形解题中思想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本质体现,是形成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的桥梁,是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技能的灵魂.因此,在解三角形题过程中准确快捷的关键是正确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这里对三角形解题时常用的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举例予以说明,以供同学们学习参考应用.一、分类讨论思想当被研究的问题包含多种可能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时,必须按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分别来讨论,得出各种情况下相应的结论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例如三角形的分类:①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腰和底边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②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例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1㎝,两条边长之差为3㎝,求各边的长。

分析 已知两边之差为3㎝,则较长的边有可能是腰也有可能是底,故应分两种财政部进行进行讨论。

解:设腰长为x ㎝,①当较长边为腰时,则有2(3)21x x +-=,解得8x =。

此时三边长分别为8㎝,8㎝,5㎝。

符合题意。

②当较长边为底时,则有2(3)21x x ++=,解得6x =。

此时三边长分别为6㎝,6㎝,9㎝。

符合题意。

所以三边为8㎝,8㎝,5㎝或6㎝,6㎝,9㎝。

例2 在等腰三角形中,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为15cm 和6cm 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分析:要注意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腰分成的两段相等.由于问题中未指明哪一段为15cm,哪一段为6cm,故需分类讨论. 解:设腰长为xcm,底边为ycm,即AB=x,则AD=CD=21x,BC=y ⑴ 若x+21x=6时,则y+21x=15. 由x+21x=6得x=4.把x=4代入y+21x=15得y=13. 因为4+4<13,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⑵ 若x+21x=15时,则y+21x=6. 由x+21x=15得x=10.把x=10代入y+21x=15得y=1. 10+1>10符合题意, 所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10cm 、10cm 、1cm.例3 已知非直角三角形ABC 中,∠A=45°,高BD 和CE 所在直线交于H,求∠BHC 的度AC BD 图1数.分析:三角形的形状不同,高的交点的位置也就不同.高的交点可能在三角形内部,也可能在三角形外部,故应分两种情况加以讨论.解:⑴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图2) ∵BD 、CE 是△ABC 的高, ∠A=45°, ∴∠ADB=∠BEH=90°. 在△ABD 中, ∠ABD=180°-90°-45°=45°. ∵∠BHC 是△BHE 的外角, ∴∠BHC=90°+45°=135°. ⑵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图3) ∵H 是△ABC 两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A=45°, ∴∠ABD=180°-90°-45°=45°. 在Rt △BEH 中, ∠BHC=180°-90°-45°=45°.∴∠BHC 的度数是135°或45°. 注意:涉及三角形高的问题,常常会因为高的位置而需要讨论,否则就会漏解.二、方程思想运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与图形有关的计算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解三角形题型中数学思想的运用

解三角形题型中数学思想的运用

解题篇经典题突破方法高考数学2021年1月付生細化解三南形题型中數学思醒的运闲■江苏省宿迁中学在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中,数学思想的应用同样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并且,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也可以见到它们熟悉的“身影”。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数学思想是怎样在解三角形问题中发挥作用的。

一、函数思想的应用!!若A A B C的内角满足A +/2sin B#2sin C,求cos C 的最小值。

解析:由 sin A* /2sin B #2sin C 及正弦定理可得a* 2^ # 2 c。

a2*b2~c2许丽由余弦定理知cos C2abl*b2~\*2b2ab8 !b "/ " 4 c 3a2*2b2— 2 2ab8ab设工#皆,则%c#8^+忐一孕,其中工10。

这样我们就构造了一^个cos C关于工的3 1 2函数cos— — 丁,工〉0。

8 4j c4然后,再用“对号”函数cos C求得最小值c〇s C#8工 *士一孕#(亙/^2—2.8 4 工 4 4—42*foe>1-2 *4一 4(-厂 1 \2,-2、—一 2 I t00—2〇"*4一当且仅当8」4*,即23,*—3时,等号成立。

所以c的最小值是-一2~~4^c点评:求解最值问题最常用的思路:首先构造函数,然后通过所构造的函数获取最值。

该题就是通过题设条件结合余弦定理构造了cos C关于* !其中*#a"的函数:cos C #3 1 2-**厂一丁,*〉0。

根据此函数利用基本4*不等式求得cos C的最小值。

这就是函数思想解答最值问题最为典型的应用。

二、方程思想的应用!"在A A B 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3,cos A#〇〇,B二A*.2a)求b的值;(2)求A A B C的面积。

解析:(1)由题意知sin A #/1一 cos2A/33由B#A *y,构造三角方程:sin B: sin f a*j),由此求sin B,即 sin Bs in f a*21s i n A co s ^—* cos A s i n ^co s A#3/。

《三角形》中数学思想方法简介

《三角形》中数学思想方法简介

《三角形》中数学思想方法简介三角形是几何学中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状。

它具有独特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对其性质和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简要介绍三角形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平面图形,其中任意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

根据三边的长度关系,三角形可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等不同类型。

三角形具有丰富的性质,如角的性质、边的性质和面积的性质等。

其中,角的性质包括内角和外角之和等于180度,且内角可以根据边的关系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

边的性质包括边长之间的关系和角边关系,如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

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长度和高的乘积除以2来计算,也可以通过海伦-秦九韶定理等公式计算。

二、三角形的基本构造在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进行三角形的基本构造。

其中,根据已知条件构造三角形的方法包括重心法和相似三角形法。

重心法是通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来构造三角形。

具体操作是,将三角形中任意一边的中点连接到它所对的顶点,然后将这条线段与其他两个顶点所在的边连接,最终得到一个新的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法是通过已知三角形的一些性质,判断和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关系来构造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具有相同的内角和边比例,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已知三角形的一些边的长度和角的大小,推导出其他角和边的长度。

三、三角形的应用三角形作为数学的基础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三角形在几何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方面的应用举例:1. 几何学: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平面几何中的角度关系和长度关系问题,如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等。

2. 物理学:三角形的三边和内角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物理学中的力的合成问题,如分解一个力为两个力的合力。

3. 工程学:三角形可以用于测量不可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或距离,如三角仪的使用。

解三角形的技巧与方法归纳

解三角形的技巧与方法归纳

解三角形的技巧与方法归纳三角形是几何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图形,研究三角形的性质和解三角形的方法对于拓展数学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关于解三角形的一些常用技巧和方法的归纳。

一、根据已知边长和角度解三角形1. 正弦定理:如果三角形的边长和夹角都已知,可以使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可以表示为: 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边长,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角度。

2. 余弦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或三边之间的关系已知,可以使用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余弦定理可以表示为:c² = a² + b² -2abcosC,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边长,C表示三角形的角度。

二、根据已知边长解直角三角形1.求斜边:如果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度。

勾股定理可以表示为:c²=a²+b²,其中a、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c表示斜边的长度。

2.求直角边:如果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个直角边,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

勾股定理可以表示为:a²=c²-b²或b²=c²-a²,其中a、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c表示斜边的长度。

三、利用特殊角度解三角形1.30-60-90三角形:当一个三角形的角度为30度、60度和90度时,称为30-60-90三角形。

在30-60-90三角形中,斜边的长度是短边的两倍,短边的长度是斜边的一半。

2.45-45-90三角形:当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都为45度时,称为45-45-90三角形。

在45-45-90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相等,斜边的长度是直角边的根号2倍。

四、利用相似三角形解三角形1.比较边长比例:如果两个三角形的相应边长比例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三角形的数学思想

三角形的数学思想

三角形的数学思想三角形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几何图形,其数学思想在几何学、代数学和应用数学等多个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三角形的数学思想。

一、三角形的组成和性质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闭合图形,其性质主要包括角度和边长。

首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这是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

其次,三角形的内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三种情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性质。

另外,三角形的边长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三角不等式。

二、三角形的分类和关系根据三边的长度和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进行分类。

其中,按边长可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按角度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如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为90度等。

三、三角形的重要定理和公式在三角形的研究中,存在一些重要的定理和公式。

欧拉定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它指出三角形的顶点、重心、外心和内心四个特殊点共线。

勾股定理则是三角形中最为著名和常用的定理,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度关系。

此外,海伦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面积,它利用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来求解。

四、三角形在几何学中的应用三角形的数学思想在几何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三角形是其他几何图形组成的基础,通过分解和组合三角形,可以得到其他多边形的面积和周长。

其次,三角形的相似性质可以用来解决高度和距离的测量问题。

例如,通过测量角度和边长,可以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建筑物的高度或者遥感影像中目标的距离等。

五、三角形在代数学中的应用三角形的数学思想也在代数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角函数是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角度和三角比值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各种周期现象。

三角函数在物理、工程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如描述振动、电磁波和图形旋转等。

六、三角形在应用数学中的应用除了几何学和代数学,三角形的数学思想在应用数学中也有许多应用。

解三角形题型中数字思想的运用

解三角形题型中数字思想的运用

解三角形题型中数字思想的运用作者:***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高考数学》2021年第01期
在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問题中,数学思想的应用同样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并且,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也可以见到它们熟悉的“身影”。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数学思想是怎样在解三角形问题中发挥作用的。

一、函数思想的应用
点评:该题的解题思路是:由正弦定理求sin B→判断∠B的范围→确定∠B的值(解决的途径是分类讨论)一求边c。

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若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进而求出其他的边和角时,就可能会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因为可能会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

应结合图形并根据“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来判断解的情况,作出正确取舍。

(责任编辑王福华)。

聚焦三角函数问题中的常用数学思想

聚焦三角函数问题中的常用数学思想

ʏ冉淑华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分类讨论思想㊁等价转化思想㊁函数与方程思想㊁换元思想㊁整体代换思想等㊂下面举例说明,供大家学习与提高㊂一㊁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的基本思路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或分割)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的思想策略㊂例1 已知函数f (x )=-s i n 2x +a s i n x -a 4+12(a ɪR )的最大值为2,则a 的值为㊂解:令t =s i n x ,t ɪ[-1,1],则原函数等价于y =-t 2+a t -a 4+12=-t -a2()2+14(a 2-a +2),其对称轴为t =a2㊂①当-1ɤa2ɤ1,即-2ɤa ɤ2时,由y m ax =14(a 2-a +2)=2,可得a =-2或a =3(舍去)㊂②当a2>1,即a >2时,y =-t -a2()2+14(a 2-a +2)在[-1,1]上单调递增,由y m a x =-1+a -a 4+12=2,可得a =103㊂③当a2<-1,即a <-2时,y =-t -a2()2+14(a 2-a +2)在[-1,1]上单调递减,由y m a x =-1-a -a 4+12=2,可得a =-2(舍去)㊂综上可得,a =-2或a =103㊂评析:题中函数y =-t -a2()2+14(a 2-a +2)图像的对称轴方程为t =a 2,需要对a2是否在区间[-1,1]上进行讨论㊂二㊁对称思想对称思想是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对称是一种美㊂数学中的对称美主要表现在几何图形的对称㊁式子的对称㊁解题方法的对称等方面㊂例2 函数y =3s i n 2x -c o s 2x 的图像向右平移φ0<φ<π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g (x )的图像,若函数g (x )为偶函数,则φ的值为( )㊂A .π12 B .π6 C .π4 D .π3解:函数y =3s i n 2x -c o s 2x =2s i n 2x -æèçπ6),其图像向右平移φ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g (x )=2s i n 2x -2φ-π6()的图像㊂因为g (x )为偶函数,所以2φ+π6=π2+k π,k ɪZ ,即φ=π6+k π2,k ɪZ ㊂又φɪ0,π2(),所以φ=π6㊂应选B ㊂评析: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㊂三㊁等价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离不开转化与化归思想,如未知向已知的转化㊁新知识向旧知识的转化㊁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的转化㊁不同数学问题之间的互相转化㊁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等㊂例3 若s i n 2α=55,s i n (β-α)=1010,且αɪπ4,π[],βɪπ,3π2[],则α+β的值是( )㊂21 数学部分㊃知识结构与拓展 高一使用 2021年12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A .7π4B .9π4C .5π4或7π4D .5π4或9π4解:由αɪπ4,π[],可得2αɪπ2,2π[]㊂因为s i n 2α=55>0,所以2αɪπ2,π[],所以αɪπ4,π2[],c o s 2α=-255㊂由s i n (β-α)=1010,βɪπ,3π2[],β-αɪπ2,5π4[],可得c o s (β-α)=-31010㊂所以c o s (α+β)=c o s [(β-α)+2α]=c o s (β-α)c o s2α-s i n (β-α)s i n2α=22㊂由上可得α+βɪ5π4,2π[],所以α+β=7π4㊂应选A ㊂评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角的转化与缩小,如α+β=(β-α)+2α,αɪπ4,π2[]㊂四㊁换元思想解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换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㊂换元法的实质是转化思想的应用㊂例4 函数f (x )=c o s 2x +s i n x |x |ɤæèçπ4)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㊂解:令t =s i n x ,由|x |ɤπ4,可得t ɪ-22,22éëêêùûúú㊂所以原函数等价于y =-t 2+t +1=-t -12()2+54,t ɪ-22,22éëêêùûúú㊂当t =12时,y m a x =54,当t =-22时,y mi n =1-22㊂故函数f (x )=c o s 2x +s i n x |x |ɤπ4()的最大值为54,最小值为1-22㊂评析:在三角恒等变换中,有时可把一个代数式整体视为一个 元 来参与计算和推理,这个 元 可以明确地设出来,但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㊂五㊁方程思想方程思想就是利用变量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㊁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㊂例5 若1+c o s αs i n α=2,则c o s α-3s i n α=( )㊂A.-3 B .3 C .-95 D .95解:因为1+c o s αs i n α=2,所以c o s α=2s i n α-1㊂又s i n 2α+c o s 2α=1,所以s i n 2α+(2s i n α-1)2=1,即5s i n 2α-4s i n α=0,解得s i n α=45或s i n α=0(舍去)㊂故c o s α-3s i n α=-s i n α-1=-95㊂应选C ㊂评析:由已知条件化简㊁变形,通过构造方程组求得结果㊂六㊁整体代换思想当已知的代数式中不能求出每个字母的值或求出的值比较烦琐时,往往通过对比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考虑在所求问题中把已知条件(或其变式)整体代入,从而使计算变得简洁㊂整体代换是换元思想的延伸㊂例6 已知函数f (x )=a s i n (πx +α)+b c o s (πx +β),且f (2020)=1,则f (2021)的值为( )㊂A.-1 B .1 C .3 D .-3解:因为f (2020)=a s i n (2020π+α)+b c o s (2020π+β)=a s i n α+b c o s β=1,所以f (2021)=a s i n (2021π+α)+b c o s (2021π+β)=a s i n (π+α)+b c o s (π+β)=-a s i n α-b c o s β=-(a s i n α+b c o s β)=-1,即f (2021)=-1㊂应选A ㊂评析:题中字母较多,不可能求出每个字母的值㊂利用f (2020)=1,得到a s i n α+b c o s β=1,从而可得f (2021)的值,这是整体代换思想的具体应用㊂作者单位:四川省苍溪中学校(责任编辑 郭正华)31数学部分㊃知识结构与拓展 高一使用 2021年12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灵活运用数学思想,高效解答三角函数问题

灵活运用数学思想,高效解答三角函数问题

备考指南三角函数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解答三角函数问题,不仅需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公式、图象,还需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如换元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整体代换思想来求解.本文主要谈一谈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高效解答三角函数问题.一、整体代换思想整体代换思想是指将某些式子看作一个整体,用新元进行代换.在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求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时,灵活运用整体代换思想,可使问题快速获解.在解题时,需将一些较为复杂的式子、频繁出现的式子进行代换,这样便于简化运算.例1.已知函数f ()x =A sin ()ωx +ϕ(A >0,ω>0,0<||ϕ<π2)部分图象如图1所示,若x 4-x 1=π,x 2=π6.(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求f æèöøπ6-x 的单调递增区间.图1O解:(1)f ()x =2sin æèöø2x -π6;(过程略)(2)由(1)可得,f æèöøπ6-x =2sin éëêùûú2æèöøπ6-x -π6=2sin æèöøπ6-2x =-2sin æèöø2x -π6,而2sin æèöø2x -π6的单调递增区间与函数y =2sin θ的单调递增区间一致,因为π2+2k π≤θ≤3π2+2k π()k ∈Z ,所以π2+2k π≤2x -π6≤3π2+2k π,k ∈Z ,解得π3+k π≤x ≤5π6+k π,k ∈Z ,则f æèöøπ6-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éëùûπ3+k π,5π6+k π,k ∈Z .我们需先用π6-x 替换f ()x =2sin æèöø2x -π6中的x ,通过整体代换求得函数f æèöøπ6-x 的解析式;然后将其与函数y =2sin θ的单调递增区间π2+2k π≤θ≤3π2+2k π()k ∈Z 相对应,于是将θ替换成2x -π6,通过整体代换求得x 的取值范围,即为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二、数形结合思想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均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形状.在解答三角函数问题时,可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借助三角函数的图象来分析问题.首先需根据题意和函数式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通过观察图象,确定函数的对称轴、最高点、最低点、零点,并明确函数的变化趋势;再根据题目的要求建立关系式.例2.已知函数f ()x =sin x +2||sin x ,x ∈[]0,2π的图象与直线y =k 有且仅有两个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解:由题意可得,f ()x =ìíî3sin x ()0≤x ≤π,-sin x ()π≤x ≤2π,画出函数的图象,如图2所示.图2当x ∈[]0,π时,f ()x 的最大值为3,当x ∈[]π,2π时,f ()x 的最大值为1,由图可知,要使f ()x 的图象与直线y =k 有且仅有两个交点,需使1<k <3.根据函数f ()x =sin x +2||sin x 的解析式,我们很容易画出函数的图象,于是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函数f ()x =sin x +2||sin x 和直线y =k 的图象,并移53动直线.通过观察图象,可以发现,只有在1<k <3时,函数f ()x 与直线y =k 有两个交点.这样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就能快速求得参数k 的取值范围.例3.已知函数f ()x =23sin ωx 2cosωx 2+2cos 2ωx 2-1(ω>0)的周期为π,当x ∈éëùû0,π2时,方程f ()x =m 恰好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x 1、x 2,则f ()x 1+x 2=_____.解:∵f ()x =23sin ωx 2cosωx 2+2cos 2ωx 2-1=3sin æèöøωx +π6,而函数的周期为π,∴T =2πω=π,ω=2,∴函数f ()x =3sin æèöø2x +π6,画出函数f ()x =3sin æèöø2x +π6和直线f ()x =m在éëùû0,π2上的图象,如图3所示.0图3由图可知,关于x 1、x 2,x 1+x 2=2×π6=π3,则f æèöøπ3=2sin æèöø2×π3+π6=2×12=1.将函数式f ()x 化简后,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f ()x =3sin æèöø2x +π6和直线f ()x =m 在éëùû0,π2上的图象,即可通过观察图象,发现当方程f ()x =m 有两个不同实数解时,函数f ()x 的对称轴为x =π6,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就能快速求得x 1+x 2的值.三、方程思想运用方程思想解答三角函数问题,需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选取合适的变量,建立关于变量的方程或者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得问题的答案.例4.已知sin θ+cos θ=15,θ∈()0,π,则cot θ=_____.解:将sin θ+cos θ=15平方,可得sin θcos θ=-1225,因为θ∈()0,π,所以sin θ>0,cos θ<0,且sin θ>||cos θ,将sin θ,cos θ看作方程x 2-15x -1225=0的两个根,则sin θ=45,cos θ=-35,可得cot θ=cos θsin θ=-34.已知关系式中含有sin θ、cos θ,而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商式关系式可知cot θ=cos θsin θ,于是将已知关系式平方,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式sin 2θ+cos 2θ=1,得到sin θcos θ=-1225,即可根据韦达定理,构造一元二次方程x 2-15x -1225=0,并将sin θ、cos θ看作方程的两个根,通过解方程,求得问题的答案.例5.若2sin 2x -cos 2x +sin x cos x -6sin x +3cos x=0,求2cos 2x +sin 2x 1+tan x 的值.解:2sin 2x -cos 2x +sin x cos x -6sin x +3cos x =2sin 2x +()cos x -6sin x +3cos x -cos 2x ,Δ=(cos x 22x =9()cos x -22,可得sin x =()6-cos x ±()6-3cos x 4,整理得sin x =3-cos x (舍去)或sin x =12cos x ,则tan x =12,所以2cos 2x +sin 2x 1+tan x =2cos x ()cos x +sin x sin x +cos xcos x=2cos 2x =2cos 2x sin 2x +cos 2x =2tan 2x +1=85.将已知关系式看作关于sin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通过解方程求得sin x 的表达式,进而求得tan x 的值.可见,灵活运用数学思想,能有效提升解答三角函数问题的效率.在解题的过程中,需根据题意,将已知关系式进行代换,将数形结合起来,构造出合适的方程或方程组,以便运用整体代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快速求得问题的答案.(作者单位:冯艳玲,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谢定亮,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备考指南54。

数学解三角形技巧大全

数学解三角形技巧大全

数学解三角形技巧大全解三角形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数学中的一项基本知识。

掌握一些解三角形的技巧可以让我们更加方便地求解各种三角形的性质和关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学解三角形的技巧大全。

一、利用正弦定理求解三角形正弦定理是解三角形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ABC,假设它的三个角度分别为∠A,∠B,∠C,边长分别为a,b,c。

正弦定理可以表达为:$\dfrac{a}{\sin{\angle A}} = \dfrac{b}{\sin{\angle B}} =\dfrac{c}{\sin{\angle C}}$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轻松求解三角形的任意边长或角度,只需知道已知边长或角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可。

二、利用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余弦定理也是解三角形的重要方法之一。

当我们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时,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求解第三边的长度。

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ABC,假设它的三个角度分别为∠A,∠B,∠C,边长分别为a,b,c。

余弦定理可以表达为:$c^2=a^2+b^2-2ab\cos{\angle C}$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一些不规则的三角形,或者求解已知两边和一个角的三角形。

三、利用解析几何方法求解三角形解析几何是利用坐标系和代数方法来解决几何问题的一种方法。

对于三角形ABC,如果我们已知三个顶点的坐标,可以利用解析几何的方法来求解三角形的各种性质。

首先,假设点A的坐标为$(x_1,y_1)$,点B的坐标为$(x_2,y_2)$,点C的坐标为$(x_3,y_3)$。

我们可以利用距离公式来求解三边的长度,即:$a=\sqrt{(x_2-x_3)^2+(y_2-y_3)^2}$$b=\sqrt{(x_1-x_3)^2+(y_1-y_3)^2}$$c=\sqrt{(x_1-x_2)^2+(y_1-y_2)^2}$其中,$\sqrt{\cdot}$表示开根号运算。

通过解析几何方法,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求解三角形的各种性质,如边长、角度、重心、外心等。

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论

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论

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论三角形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论。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几何、代数和数论的角度来探讨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论。

在几何学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之一。

它由三条线段组成,其中每两条线段之间都有一个顶点。

三角形的性质和特征是几何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例如,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我们可以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我们可以根据三条边的关系来分类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此外,根据三角形的角度,我们还可以将其分类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几何学中的三角形也涉及到直线、平行和相似的概念。

我们可以使用三角形的相似性来解决各种问题,如测量无法直接测量的距离。

此外,三角形的垂足、外心和内心等特殊点也在几何学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在代数学中,三角函数是研究三角形的重要工具。

三角函数是基于三角形中不同角度的比例关系定义的。

著名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

三角函数在解决各类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测量高度、角速度和振动等。

此外,三角函数也与周期性和波动性相关联,因此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数论中的三角形与整数和分数的关系密切相关。

勾股定理是数论和三角形之间的一种重要联系。

勾股定理指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三元组是满足这一关系的整数解。

勾股三元组在数论中被广泛研究,并与诸如素数和模运算等重要的数学概念相关联。

除了以上提到的数学思想,三角形还涉及到证明、构造、推理和模式识别等一系列方法论。

证明是数学中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通过证明可以确保数学结果的正确性。

在三角形中,我们可以运用证明来证明一些性质和定理,如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定理和三条中线共点定理等。

构造是另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可以用来解决问题和生成几何图形。

在三角形中,我们可以通过构造来找到一些特殊点,如三角形的外心、内心和重心等。

推理和模式识别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方法之一。

感悟解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感悟解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感悟解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用来解决各种运算问题,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几何模型。

解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可以借助三角形的几何特性,以及其中的代数特性,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数学思维,来解决特定的有关三角形的数学问题。

由于三角形的特殊性,解三角形的数学思想方法也不尽相同。

通常来说,可以把三角形解析成两个方程,以解决特定的问题。

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几何性质,可以推出锐角、直角、平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关系。

其次,根据三角形的数学性质,可以写出等腰三角形的相似性质,以及任意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等。

最后,根据三角形的代数特性,可以写出解三角形的方程,或许能够用解三角形的数学方程式,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三角形的几何性质是解三角形方法的基础,它涉及到三角形形状特性、三角形面积以及三角法等。

这些三角形特性是比较重要的,可以用来解决三角形中特定的问题。

举例来说,可以应用三角函数关系来计算出三角形的实际面积;可以用三角法来求出三角形的高度;可以用余弦定理来解决特定的三角形问题,等等。

在解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中,使用三角形的数学性质也非常重要。

这些数学性质可以用来解决特定的三角形问题,也可以解决关于三角形的一般性问题。

举例来说,等腰三角形可以用他们的等价概念、公等角以及等面积的性质来解决;任意三角形可以用勾股定理或余弦定理来解决,等等。

另外,还可以使用三角形的数学表达式,来解决三角形的有关问题。

同时,三角形的代数特性也可以帮助解决特定的问题。

根据研究,可以确定三角形中的两个边长和一个锐角的角度,用一般的解三角形方程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解三角形方程求出三角形的面积,以及三角形的各个边的长度。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解三角形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用来解决特定的有关三角形的数学问题的。

可以充分利用三角形的几何性质、数学性质和代数性质,来解决特定的三角形问题。

三角形几何性质可以应用于计算出三角形的实际面积,也可以用三角法求出三角形的高度;而三角形的数学性质可以使用等腰三角形的公等角、等面积等概念,以及勾股定理等,来解决特定的三角形问题;而三角形的代数特性则可以使用解三角形方程,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解三角函数题时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三角函数题时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三角函数题时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厦门一中 廖献武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灵活地借助数学思想方法解题,往往可以避免复杂的运算,优化解题过程,降低解题难度,加快解题速度。

在教学中应加以归纳与训练,这样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解三角函数题时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就是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把变量之间的联系用方程的关系来反映,然后通过解方程或对方程进行讨论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例1 已知2cos 3sin =+αα求ααααcos sin cos sin +-的值.解:令x=+-ααααcos sin cos sin ,则0cos )1(sin )1(=++-ααx x ①又2cos 3sin =+αα ②由①、②解得21cos ,21sin --=-+=x x x x αα1)21()21(22=--+-+∴x x x x 即0242=-+x x解得62±-=x 62cos sin cos sin ±-=+-∴αααα.函数的思想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变量之间的关系抽象成函数关系,把具体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通过对函数相应问题的解决,便可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例2 已知x ,y ∈[4,4ππ-],且x 3+sin x -2a =0①,4y 3+sin y cos y +a =0②,求cos (x +2y )的值.解:设f (u )=u 3+sinu 。

由①式得f (x )=2a ,由②式得 f (2y )=-2a. 因为f (u )在区间[2,2ππ-]上是单调奇函数,所以f (x )=-f (2y )=f (-2y ). 又所因x ,-2y ∈[2,2ππ-],所以x =-2y ,即x +2y =0。

所以cos (x +2y )=1. 方程与函数是互相联系的,利用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能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3 试求方程80sin x x =的实根的个数以及所有实根的和. 解:解决这类问题宜从函数的角度来考虑.由80sin x x =得sin 80x x =.∴1180x-≤≤,即2626x ππ-<<.设()sin f x x =,()(2626)80xg x x ππ=-<<,方程80sin x x =的实根,即是以上两个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由于()sin f x x =,()80xg x =均为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因此只须画出[0,26)π内的图象.由于()sin f x x =和()80xg x =的单调性,可知在()sin f x x =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对称轴之间,这两个函数最多只能有一个交点(见图2),而()sin f x x =的对称轴方程为()2x k k Z ππ=+∈,当026x π<<时,两个函数图象共有25个交点,又由于两个图象均过原点,所以当2626x ππ-<<时,两个图象共有225151⨯+=个交点,即方程80sin x x =共有51个实根.由于这些实根关于原点对称,可知这51个实根之和为0. 二、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抽象的数和直观的形双向联系与沟通,使抽象思想与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形象,以期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函数中可利用的图形有两类,即函数图象和三角函数线(单位圆).例 4 若,a b R ∈,记,()max(,),()a a b a b b a b ≥⎧=⎨<⎩,对于函数()max(sin ,cos )f x x x =()x R ∈,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该函数的值域是[1,1]-;②当且仅当2()2x k k Z ππ=+∈时,该函数取得最大值1;③该函数是以π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④当且仅当322()2k x k k Z ππππ+<<+∈时,()0f x <.上述命题中正确的的命题是 .解:根据题意,已知函数即为sin ,(sin cos )()cos ,(sin cos )x x x f x x x x ≥⎧=⎨<⎩,由此图象可知,该函数值域是[2-;当2x k π=或2()2x k k Z ππ=+∈时,该函数取得最大值1;该函数是以2π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所以命题①、②、③都不正确,而命题④是正确的.图1三、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就是整体问题分解为几个部分问题来解决,它是逻辑划分思想在解数学题中的具体运用.它有三个重要的原则,即不越级、不重复、不遗漏.例5 求函数),20(1sin 2cos )(2R a x x a x x f ∈≤≤-+=π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x a x x a x x f sin 2sin 1sin 2cos )(22+-=-+=,设11,sin ≤≤-=t t x则11,)(2)()(222≤≤-+--=+-==t a a t at t t F x f⑴1-<a 时,)(t f 在]1,1[-上单调递减,a F t F x f a F t F x f 21)1()()(,21)1()()(min min max max +-===--=-==∴⑵01<≤-a 时,,)()()(2max max a a F t F x f === a F t F x f 21)1()()(min min +-==⑶10≤≤a 时,,)()()(2max max a a F t F x f === a F t F x f 21)1()()(min min --=-==⑷1>a 时, )(t f 在]1,1[-上为增函数, ,21)1()()(max max a F t F x f +-===a F t F x f 21)1()()(min min --=-==例6 已知函数()2sin(2)3f x a x b π=-+的定义域为[0,]2π,值域为[5,1]-,求a和b 的值.解:因为a 值与函数的单调性有关,所以对a 要分a >0,0a =,a <0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02x π≤≤,∴22333x πππ-≤-≤,∴sin(2)13x π≤-≤. 1)当0a >时,则21,5,a b b +=⎧⎪⎨+=-⎪⎩解得1223a b ⎧=-⎪⎨=-+⎪⎩2)当0a =时,()f x b =与值域为[5,1]-不符,故舍去.3)当0a <时,则25,1,a b b +=-⎧⎪⎨+=⎪⎩解得1219a b ⎧=-+⎪⎨=-⎪⎩在三角运算中,有关三角函数所在象限符号的选取常需要进行讨论,三角函数与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以及三角函数最值等问题也要注意讨论.四、化归(转化)思想化归思想在三角函数中应用非常普遍,主要体现在:①化多角的形式为单角的形式;②化多种函数名称为一种函数名称;③化未知角为已知角;④化高次为低次;⑤化特殊为一般。

三角形在数学解题中的思维方法与技巧

三角形在数学解题中的思维方法与技巧

三角形在数学解题中的思维方法与技巧三角形是数学中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广泛应用于解题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三角形在数学解题中的思维方法与技巧,并给出相关实例来进一步说明。

在解三角形相关的问题时,常常需要运用几何知识和三角函数进行分析和计算。

以下是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与技巧。

1. 利用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三角形有一些基本的性质,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三边之间存在一些关系等。

在解题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性质来得出有用的结论。

例如,题目给出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要求求出第三个角度的大小。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第三个角度的大小为180度减去另外两个已知角度的和。

2. 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性质在解决与三角形相似性质有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推导出结论。

例如,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均相等,我们可以推测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相等。

3. 利用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研究三角形的一类重要工具,应用于解决各种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中。

例如,题目给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度和对边的长度,要求求出斜边的长度。

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函数将所给的已知量与待求的斜边的长度联系起来。

4. 利用三角形的特殊性质三角形有一些特殊的形态,例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这些特殊的三角形具有独特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在解题中找到更加简洁的解法。

例如,题目给出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要求求出该三角形的面积。

由于等边三角形的高与底边相等,且等边三角形的高与边长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性质来计算等边三角形的面积。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其他几何图形和概念来进一步分析和解决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实例,用来详细说明上述的思维方法与技巧。

实例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分别为30度和60度,求第三个角度的大小。

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性质,第三个角度的大小为180度减去30度和60度的和,即90度。

解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

解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

解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数学是一门既理论又实践的学科,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思考和应用。

其中,解三角形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解三角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数学思想的运用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围绕解三角形展开讨论,介绍其中的数学思想。

一、三角形的基本定义和性质解三角形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三角形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夹角构成的图形。

根据边长和角度的关系,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基于角度的关系,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这些基本的定义和性质将为解三角形问题的解答提供基础。

二、角度的计算解三角形的过程中,角度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已知的边长和已知的角度,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和正切)来计算其他未知角度的数值。

例如,已知一个角的正弦值和另一个角的角度,我们可以利用反正弦函数来计算另一个角的数值。

通过角度的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形状和属性。

三、边长的计算解三角形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边长的计算。

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我们只知道一些角度和对应的边长,需要通过推理和计算来确定未知边长的数值。

这时,我们可以运用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如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进行边长的计算。

正弦定理表示三角形中任意一边的长度与其对应角度的正弦值成比例。

余弦定理表示三角形中任意一边的平方与其他两边的平方之差成比例。

通过边长的计算,我们能够真实地还原出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

四、解实际问题解三角形不仅局限于理论的推导和计算,还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解三角形的思想来解决各种问题。

例如,通过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和角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斜塔的高度。

通过测量船舶在两个位置的角度和距离,我们可以计算出船舶的速度。

通过解实际问题,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思想的应用,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推理和证明解三角形的过程中,推理和证明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运用几何学知识和数学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已知条件推导和证明出未知关系。

高考数学题集,三角函数解答题,常用的5个数学思想方法技巧.doc

高考数学题集,三角函数解答题,常用的5个数学思想方法技巧.doc

高考数学题集,三角函数解答题,常用的5
个数学思想方法技巧
三角变换是运算化简过程中运用较多的变换, 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提高三角变换能力, 要学会变换条件, 灵活运用三角公式, 掌握运算、化简的方法和技能。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技巧如下:
1、角的变换:在三角化简、求值、证明中, 表达式往往出现较多的相异角, 可根据角与角之间的和差、倍半、互补、互余的关系, 运用角的变换, 沟通条件与结论中的差异, 使问题得解。

方法1求解cosα是比较巧妙的,根据角的范围继而解出si nα的值,所求式子的值就出来了。

联想是构造的基础,而这样长期积累,才能提高解题的灵活性,丰富自己的做题经验。

方法2直接正弦差角公式展开得到正余弦的差为3√2/5,再通过平方法,配凑技巧得到正余弦的和为4√2/5,再解方程组即可,比方法1稍微麻烦点基本技巧还有下面几个方面
2、函数名称变换:三角变形中, 常常需要变函数名称为同名函数. 如在三角函数中正余弦是基础, 通常化切、割为弦, 变异名为同名。

3、常数代换:在三角函数运算、求值、证明中, 有时需要将常数转化为三角函数值, 例如常数“1”的代换变形。

4、幂的变换:降幂是三角变换时常用方法, 对次数较高的三角函数式, 一般采用降幂处理的方法。

5、公式变形式:三角公式是变换的依据, 应熟练掌握三角公式的直接应用, 逆用以及变形式的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常有一些同学疑惑:“老师,你是如何想出解题思路的?”这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

下面就解直角三角形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举例说明,供同学参考。

一、转化思想所谓转化思想,就是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来解决。

1.将解斜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例1 如图1,在A B C 中,5A B =,7A C =,60B ∠= ,求BC 的长。

解:过A 点作A D B C ⊥于D 。

在R t A B D 中,sin 60522AD AB ==⨯=,5cos 602B D A B ==。

在R t A D C 中,112D C ===。

511822B C B D D C ∴=+=+=。

2.将梯形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例2 如图2,在梯形ABCD 中,//A B D C,AD =2D C B C ==,30A ∠= ,60B ∠=,求A B 。

分析:方法一,通过作梯形的两条高,可将梯形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和矩形。

方法二,因为90A B ∠+∠=,可通过延长梯形两腰AD 、BC 交于E ,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解R t E A B 、R t E D C 来求AB 。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例3 如图3,在两墙之间有一个底端为A 点的梯子,当它靠在一侧墙上时,梯子的顶端在B 点,当它靠在另一侧墙上时,梯子的顶端在D 点。

已知60BAC ∠=,45DAE ∠=,点D 到地面的垂直距离DE =,求点B 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分析:本题实际上就是如图3所示,A C B C ⊥,AE BE ⊥,AB AD =,DE =,60BAC ∠= ,45DAE ∠=,求BC 。

解:在R t D A E 中,图 1D CBA 60︒75图 2F E D CBA60︒30︒45︒60︒图 3EDCBA45DAE ∠=,DE =,sin 45D E A D=,6sin 45D E A D ∴==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化与归纳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在研究、解决数学问题中,当思维受阻时考虑寻求简单方法或从一种情形转化到另一种情形,也就是转化到另一种情境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是成功的思维方式.利用正、余弦定理,通过“边化角、角化边、切化弦等”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转化,转化为熟悉的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问题,再进行求解.1.(2015·江南十校联考)在三角形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23,c =22,1+tan A tan B =2c b,则C 等于( ) A .30°B .45°C .45°或135°D .60°【解析】由1+tan A tan B =2cb和正弦定理,得cos A sin B +sin A cos B =2sin C cos A ,即sin C =2sin C cosA ,∴cos A =60°.由正弦定理,得23sin A =22sin C ,则sin C =22.又c <a ,∴C <60°,故C =45°. 【答案】选C2.(2015·安徽合肥质检)在三角形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a 2=b 2+c 2+3bc .若a =3,S 为△ABC 的面积,则S +3cos B cos C 的最大值为( )A .3B . 2C .2D . 3【解析】由cos A =b 2+c 2-a 22bc =-3bc 2bc =-32,∴A =5π6,又a =3,故S =12bc sin A =12·a sin Bsin A ·a sinC =3sin B sin C ,因此S +3cos B cos C =3sin B sin C +3cos B cos C =3cos (B -C ),于是当B =C 时取得最大值3.【答案】选A3.(2015·四川德阳二诊)已知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最大的内角是最小内角的2倍,则最小内角的余弦值为( )A .34B .56C .710D .23【解析】依题意,不妨设三边长a =m -1,b =m ,c =m +1,其中m ≥2,m ∈N ,则有C =2A ,sin C =sin 2A =2sin A cos A ,由正、余弦定理得c =2a ·b 2+c 2-a 22bc ,则bc 2=a (b 2c 2-a 2),于是m (m +1)2=(m -1)(m 2+4m ),解得m =5,故cos A =b 2+c 2-a 22bc =52+62-422×5×6=34.【答案】选A4.(2015·安徽合肥模拟)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b a +a b=6cos C ,则tan C tan A +tan Ctan B的值是 . 【解析】由b a +a b =6cos C ,得b 2+a 2=6ab cos C .化简整理得2(a 2+b 2)=3c 2,将tan C tan A +tan Ctan B切化弦,得sin C cos C ·(cos A sin A +cos B sin B )=sin C cos C ·sin (A +B ) sin A sin B =sin C cos C ·sin C sin A sin B =sin 2Ccos C sin A sin B . 根据正、余弦定理得sin 2C cos C sin A sin B =c 2ab ·a 2+b 2-c 22ab =2c 2a 2+b 2-c 2=2c232c 2-c2=4. 【答案】45.在△ABC 中,B =60°,AC =3,则AB +2BC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由正弦定理知AB sin C =3sin 60°=BCsin A,∴AB =2sin C ,BC =2sin A .又A +C =120°,∴AB +2BC =2sin C +4sin(120°-C )=2(sin C +2sin 120°cos C -2cos 120°sin C ) =2(sin C +3cos C +sin C )=2(2sin C +3cos C )=27sin(C +α), 其中tan α=32,α是第一象限角,由于0°<C <120°,且α是第一象限角, 因此AB +2BC 有最大值27. 【答案】276.(2015·浙江高考) 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已知tan ⎝ ⎛⎭⎪⎫π4+A =2. (1)求sin 2Asin 2A +cos 2A的值;(2)若B =π4,a =3,求△ABC 的面积.【解】(1)由tan ⎝ ⎛⎭⎪⎫π4+A =2,得tan A =13,∴sin2A sin2A +cos 2A =2tan A 2tan A +1=25 (2)由tan A =13,A ∈(0,π),得sin A =1010,cos A =31010又由a =3,B =π4及正弦定理a sin A =bsin B,得b =3 5由sin C =sin (A +B )=sin (A +π4),得sin C =255,则△ABC 的面积S =12ab sin C =9.角度二:函数与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来使问题获解.有时,还通过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接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1.(2015·石家庄模拟)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且满足c sin A =3a cos C ,则sin A +sin B 的最大值是( )A .1B . 2C . 3D .3【解析】由c sin A =3a cos C ,得sin C sin A =3sin A cos C ,在△ABC 中sin A ≠0,所以sin C =3cos C ,tan C =3,C ∈(0,π),则C =π3. 所以sin A +sin B =sin A +sin ⎝ ⎛⎭⎪⎫π3+A =32sin A +32cos A =3sin ⎝ ⎛⎭⎪⎫A +π6,A ∈⎝ ⎛⎭⎪⎫0,2π3,所以当A =π3时,sin A +sin B 取得最大值3. 【答案】选C2.(2015·天津和平二模)在△ABC 中,D 为BC 边上一点,DC =2BD ,AD =2,∠ADC =45°,若AC =2AB ,则BD 等于( )A .2+ 3B .4C .2+ 5D .3+ 5【解析】在△ADC 中,AC 2=AD 2+DC 2-2AD ·DC ·cos 45°=2+DC 2-22·DC ·22=2+DC 2-2DC ;在△ABD 中,AB 2=BD 2+AD 2-2BD ·AD ·cos 135°=BD 2+2+22·BD ·22=2·(2+BD 2+2BD ),整理得BD 2-4BD -1=0,解得BD =2+5或2-5(舍去) .【答案】选C 3.(2015·湖北武汉)在三角形ABC 中,2sin2A2=3sin A ,sin (B -C )=2cos B sin C ,则ACAB= .【解析】2sin2A2=3sin A ⇔1-cos A =3sin A ⇔sin (A +π6)=12.因为0<A <π,∴π6<A +π6<7π6,则A +π6=5π6,所以A =2π3.再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bc ,①;将sin (B -C )=2cos B sin C 展开得sin B cos C =3cos B sin C ,将其角化边,得b ·a 2+b 2-c 22ab =c ·a 2+c 2-b 22ac,即2b 2-2c 2=a 2,②;将①代入②,得b 2-3c 2-bc =0,左右两边同除以c 2,得⎝ ⎛⎭⎪⎫b c 2-b c-3=0,解得b c =1+132或b c =1-132(舍去),∴AC AB =b c =1+132.【答案】1+1324.(2015·浙江杭州月考) 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已知b cos C +3b sin C -a -c =0.(1)求B ;(2)若b =3,求2a +c 的取值范围.【解】(1)由正弦定理知sin B cos C +3sin B sin C -sin A -sin C =0,将sin A =sin (B +C )=sin B cos C +cos B sin C 代入上式, 得3sin B sin C -cos B sin C -sin C =0,在△ABC 中,sin C ≠0,则3sin B -cos B -1=0,即sin ⎝⎛⎭⎪⎫B -π6=12又0<B <π,则B =π3.(2)由(1)得b sin B =a sin A =csin C=2,∴2a +c =4sin A +2sin C =4sin A +2sin (2π3-A )=5sin A +3cos A =27sin(A +α),其中tan α=35,α是第一象限角, 由于0°<A <120°,且α是第一象限角,27sin(A +α)∈(3,27] 因此2a +c 的取值范围为(3,27]5.(2015·江西临川二联)凸四边形PABQ 中,其中A 、B 为定点,AB =3,P 、Q 为动点,满足AP =PQ =QB =1.(1)写出cos A 与cos Q 的关系式;(2)设三角形PAB 和三角形PQB 的面积分别为S 和T ,求S 2+T 2的最大值.【解】(1)在△PAB 中,由余弦定理知PB 2=PA 2+AB 2-2PA ·AB ·cos A =4-23cos A , 同理,在△PQB 中PB 2=2-2cos Q ,∴4-23cos A =2-2cos Q ,∴cos Q =3cos A -1(2)由已知得,S =12PA ·AB sin A =32sin A ,T =12PQ ·QB ·sin Q ,S 2+T 2=34sin 2A +14sin 2Q =34(1-cos 2A )+34(1-cos 2Q )=-32cos 2A +32cos A +34=-32⎝ ⎛⎭⎪⎫cos A -362+78,当cos A =76时,S 2+T 2有最大值为78.角度三:数形结合思想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将反映问题的抽象数量关系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也是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它是数学的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1.(2015·河南长葛模拟)在三角形ABC 中,已知A ︰B =1︰2,∠ACB 的平分线CD 把三角形分成面积为3︰2的两部分,则cos A 等于( )A .13 B .12 C .34D .0【解析】如图,S △ACD S △BCD =32=ADDB,B =2A ,∠ACD =∠BCD ,设AD =3k ,BD =2k (k >0),在△ACD 中,由正弦定理得CD sin A =3ksin ∠ACD,①;在△BCD 中,由正弦定理得CD sin B =2k sin ∠BCD =2k sin ∠ACD ,即CD 2sin A cos A =2ksin ∠ACD,②;由①②得2cos A =32,即cos A =34.【答案】选C2.(2015·吉林长春调研)在扇形AOB 中,圆心角∠AOB 等于60°,半径为2,在弧AB 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引平行于OB 的直线交OA 于点C ,设∠AOP =θ,则三角形POC 面积取最大值时θ的值为 .【解析】如图,∵CP //OB ,∴∠CPO =∠POB =60°-θ,∠OCP =120°,在△POC 中,由正弦定理得OP sin ∠PCO =CP sin θ,∴2sin120°=CP sin θ,∴CP =43sin θ,又OC sin(60°-θ)=2sin120°,∴OC =43sin(60°-θ), ∴三角形POC 面积为S (θ)=12CP ·OC sin120°=12·43sin θ·43sin(60°-θ) ·32=43sinθ·sin(60°-θ)=43sin θ(32cos θ-12sin θ)=43[sin(2θ+30°)-12],∵θ∈(0°,60°),∴2θ+30°∈(30°,150°),∴当θ=30°时,S (θ)取得最大值为33.【答案】30°角度四:分类讨论思想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如不能用同一标准、同一种运算、同一个定理或同一种方法去解决,因而会出现多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每一类的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的结论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策略.分类讨论时应注意理解和掌握分类的原则、方法与技巧,做到“确定对象的全体,明确分类的标准,不重复、不遗漏地分类讨论”.1.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c =3,S △ABC =334.(1)求B ;(2)若b =2,求△ABC 的周长.【解】(1)因为S △ABC =12ac sin B ,所以12×3sin B =334,即sin B =32.又因为0<B <π,所以B =π3或2π3. (2)由(1)可知,B =π3或2π3,当B =π3时,因为a 2+c 2-ac =(a +c )2-3ac =2,ac =3,所以a +c =11;当B =2π3时,因为a 2+c 2+ac =2,ac =3,所以a 2+c 2=-1(舍去),所以△ABC 的周长为a +c +b =11+ 2.2.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是a ,b ,c .(1)若c =2,C =π3,且△ABC 的面积为3,求a ,b 的值;(2)若sin C +sin(B -A )=sin 2A ,试判断△ABC 的形状.【解】(1)∵c =2,C =π3,∴由余弦定理c 2=a 2+b 2-2ab cos C 得a 2+b 2-ab =4.又∵△ABC 的面积为3,∴12ab sin C =3,ab =4.联立方程组⎩⎪⎨⎪⎧a 2+b 2-ab =4,ab =4,解得a =2,b =2.(2)由sin C +sin(B -A )=sin 2A ,得sin(A +B )+sin(B -A )=2sin A cos A , 即2sin B cos A =2sin A cos A ,∴cos A ·(sin A -sin B )=0, ∴cos A =0或sin A -sin B =0,当cos A =0时,∵0<A <π,∴A =π2,△ABC 为直角三角形;当sin A -sin B =0时,得sin B =sin A ,由正弦定理得a =b ,即△ABC 为等腰三角形. ∴△ABC 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