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案例:问题幼儿的问题行为
问题儿童不良行为的个案分析与应对策略
问题儿童不良行为的个案分析与应对策略作者:韦开丽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
但对于乡村孩子的教育来说,孩子监护人思想文化上的欠缺,加之父母外出务工没时间管理孩子,一般由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来照顾,于是多数孩子教育方面上存在了隔代教育。
对于农村隔代教育来说,长辈们思想还比较落后,又没有文化,照顾上只注重孩子身体健康,没有特别的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就出现了“问题儿童”。
所谓问题儿童存在性格孤僻,内向,呆滞,不爱说话,闷闷不乐,胆小怕事,总爱打别人甚至自残等现象。
于是这部分孩子入园时就很难适应幼儿园生活,所以应对这部分孩子的教育方法很重要。
目前就“问题儿童”的教育上已发展成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性问题,如果老师家长不给予良好的教育方式,那么孩子就难于适应社会。
应对“问题儿童”解决的方法。
家长提出的观点是:“问题儿童”在资助金方面应得到资助,那才能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
就家长提出的观点来说“问题儿童”得到资助金就是关爱他们,我对于这一观点并不赞成,因为资助金资助的对象是真正贫困的贫困生。
这个资助金对于问题孩子来说并不能解决他们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大家都知道“问题儿童”家庭里的孩子心理上形成特别的性格,那与他们自身的家庭教育有关。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如果“问题儿童”家庭很贫困的话,资助金只对他们的生活需要有帮助,但真正解决不了他们教育上的需要需要,也帮不了孩子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归根结底,他们缺少的是爱的问题,是心理健康问题,而不是金钱上的问题。
基于解决问题儿童的方法,从对工作经历总结的认识及孩子教育上来谈谈以下观点,首先要解决问题儿童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要对问题儿童形成的特殊行为进行分析。
其次,要深入的对问题儿童进行了解,通过了解及分析后才能合理的选择那份心去对待他们。
最后只有把问题儿童的不良行为给予特殊教育解决后,才能引导孩子步入正常的教育模式。
问题幼儿的行为解析
问题幼儿的行为解析幼儿是成长中的宝宝,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可能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有些行为可能会让家长们感到困扰和困惑。
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解析幼儿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幼儿的行为特点,探讨幼儿行为解析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幼儿的行为。
一、幼儿行为特点分析1. 渴望关注和关怀幼儿的行为特点之一就是渴望得到关注和关怀。
在家庭、幼儿园或其他环境中,幼儿通常会表现出各种方式来吸引大人的注意,比如嬉闹、闹腾、调皮等。
这种行为通常是因为幼儿渴望获得大人的喜爱和关注,对于幼儿而言,得到大人的关注和关怀是非常重要的。
2. 情绪表达不成熟由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他们的情绪表达通常比较不成熟。
幼儿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情绪化,流泪、大声哭喊或者发脾气。
这种行为并不是幼儿有意要捣乱或制造麻烦,而是因为他们尚未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3. 行为模仿和学习幼儿是非常好奇和活泼的,他们通常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和言谈。
家长和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言行举止,因为幼儿可能会模仿并学习到一些不好的行为。
4. 自我意识不强幼儿尚未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常常缺乏辨别能力。
幼儿可能会做一些不太合适的事情,但并不是出于恶意,只是因为他们还未建立起对于自己行为的准确认识。
二、幼儿行为解析的方法和技巧1. 善于观察善于观察是解析幼儿行为的第一步。
家长和老师应该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包括行为的时机、场景、频率等细节。
通过观察,可以探寻出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幼儿的行为。
2. 注意沟通和交流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解析幼儿行为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并且,通过积极的交流,可以加强和幼儿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幼儿。
3. 培养耐心和理解面对幼儿的行为,我们需要培养耐心和理解。
普通幼儿园问题儿童行为干预案例分析
( 二) 小 森在 幼 儿 园基 本 情 况
的压 力 , 以及 自身 知 识 经 验 等 的 限制 , 对 问题儿童常采 取 无 效教 育行 为 和 忽视 化 教 育 管 理 , 这 将 加 剧 问 题儿 童 的行 为 偏 差 ,为 学 龄 期 问题 儿 童 身 心 健 康 发 展 埋 下 隐 患 。本研 究 以普 通 幼儿 园一 名 问题 儿 童为 研 究 对 象 , 尝 试 通 过 改 善 家庭 和 幼 儿 园教 育 环 境 等行 为 干预 措 施 , 帮
圳 市 某 民办 幼 儿 园 。
( 一) 小森 的 个 人 及 家庭 情 况 小森 , 女, 2 0 0 9年 7月 出生 , 足 月 剖 腹 产 。大 班 , 小
特征 ” , 常 产 生各 种 影 响 其 品格 发 展 和 身 心健 康 的行 为 ,
包 括焦虑 、 不安 、 抑郁 、 退 缩 等 内 隐 问题 行 为 和 攻 击 性 、 反 抗性 、 反社会性 、 过 度 活 动 等外 显 问题行 为 。 这 些 问题 儿童的“ 行 为 的形 成 与 家 庭 环 境 、 学 校 环 境 不 良具 有 相
“ 用 吸管 吹” 的动作 , 当然 , 这成 果还 需要 很 多次 的练
习 才 能 巩 固 。教 师 和 家 长 都 需 要 以 平 和 心 态 , 发现学
生 的点滴进步 , 并 予 以充分 的肯定 。@
( 作者单位 : 北 京 市 海 淀 区培 智 中心 学校 , 1 0 0 0 8 6 )
托 入 园 。爸 爸 为 公 司高 管 、 妈妈为个体 商户 , 家庭经济
环 境 较 好 。家 中有 两 个 哥 哥 ,小 森 平 时 主 要 由妈 妈 照 顾 , 爸 爸工作较 忙陪伴 时间较少 , 与妈妈 关系较 亲密 。
问题幼儿的行为解析
问题幼儿的行为解析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会展现出许多特有的行为特征。
很多家长和教育者在面对幼儿的问题行为时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解析和处理。
本文将就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进行解析,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应对幼儿的行为问题。
1. 注意力不集中很多幼儿在课堂或者家庭环境中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这可能表现为幼儿无法专注于某项任务,或者经常在活动中分心。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包括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和环境因素。
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因此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
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到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针对这一问题,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幼儿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可以通过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可以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集中注意力的意愿。
合理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和学习任务,避免让幼儿面临过多的学习压力,也对提高注意力集中有帮助。
2. 情绪失控幼儿时期的孩子情绪较为脆弱,很容易陷入情绪失控的状态。
这可能表现为幼儿的情绪突然爆发,出现情绪激动、愤怒、或者哭闹的行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幼儿对情绪的认知和调节能力尚未完善,同时也可能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针对幼儿的情绪失控问题,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幼儿学会情绪调节。
可以通过与幼儿进行情绪沟通和情绪教育,让幼儿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
可以在幼儿出现情绪失控时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安慰,让幼儿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家长和教育者也可以逐步教会幼儿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数数等方法,帮助幼儿平复情绪。
3. 吵闹打闹幼儿时期的孩子往往有着比较活跃的天性,他们喜欢奔跑、跳跃、吵闹和打闹。
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的,但如果过度吵闹打闹则会给家长和教育者带来困扰。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幼儿对自身行为的认知尚未完善,同时也可能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活跃天性。
“问题儿童”违规行为中的师幼互动个案分析
“问题儿童”违规行为中的师幼互动个案分析作者:陈静爽宋梅来源:《早期教育·教育科研》 2018年第1期【摘要】幼儿园的规则对于幼儿园保教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儿童身心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探究教师眼中的“问题儿童”的“违规行为”的真实情境,发现存在着规则制定意图不当、规则内容有失偏颇以及规则执行形式化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应梳理正确的规则意图,尊重个别差异;反思规则的内容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规则;规训行为应以正面引导为主,切忌给幼儿“贴标签”等建议。
【关键词】问题儿童;违规行为;师幼互动【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8)01-0037-04【作者简介】陈静爽(1992-),女,浙江余姚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宋梅(1992-),女,安徽宣城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教师,硕士。
一、问题的提出规则是指制定出来供大家统一遵守的制度或规章,是协调人们之间关系和行为的社会标准。
幼儿园的规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常规,指的是儿童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的规则。
[1]必要的常规有助于保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问题儿童”屡屡打破规则,屡禁不止,让教师“头疼”。
值得说明的是,已有研究对于“问题儿童”的定义不一,本研究中的“问题儿童”指的是教师认为具有行为偏差、经常破坏规则的儿童。
鉴于此,本研究从教师眼中的“问题儿童”M的“违规”行为以及教师的反应、M的应对着手,探究孩子“违规”的背后原因,探讨规则的合理性以及规则执行的恰当性。
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根据目的性进行取样,选取了某幼儿园大班幼儿M(男,五岁十个月)。
M是教师眼中“经常违反规则”的“问题孩子”,教师尝试了许多策略,效果不明显,并为此深感头疼,应教师的要求,研究者对M进行记录、取样和观察。
《幼儿园里的“问题小孩”经典案例解析50例》
《幼儿园里的“问题小孩喳典案例解析50例》
【好书推荐】
在幼儿园里,总有一些存在''特殊〃行为表现的''问题小孩〃,他们可能是个''熊老大〃,可能有颗''玻璃心〃,可能生活难自理,可能学习有障碍。
针对这些''问题行为〃,幼儿教师该如何识别成因,有效应对?本书精选了50个''问题小孩〃的经典案例,问题涵盖幼儿行为素养、学习表现、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
呈现具体案例,分析问题行为成因,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法。
全书内容贴近实际,案例丰富,方法实用,对一线幼儿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日常行为
爱哭的小豆喜欢跷二郎腿的妤妤豪豪的攻击性行为诚诚,不要打人一个“调皮”孩子的转变“小霸王”变形记爱发脾气的冬冬赶跑“愤怒小精灵”偏执的哲哲喜欢撒谎的沐沐没有人打她倔强幼儿的转变
人际交往
不和小朋友交往沉默不语的涵涵孤独自闭的小女孩小朋友们叫他“呆子”难以自控的露露爱打断别人讲话的宇宇辰辰,笑一笑他总是不守规则我不咬人了一个转园生的微笑生活习惯不爱吃蔬菜的桓桓进餐交响曲不做肥胖小孩他又尿裤子了午睡困难户如厕问题的背后浪费的淘淘“偷拿”东西的小孩让幼儿做事不磨蹭
学习表现
不善言辞的默默
“什么都不会”的鸣鸣他总是表现得“一般般”森森可以了我不喜欢书写我不想当值日生自主入园并不难不喜欢上体育课对科学课不感兴趣让小班幼儿快乐游戏
心理疏导
戴眼镜的小男孩楠楠的“口吃”恐惧上幼儿园的戈戈被“赶”到幼儿园的豪豪有了妹妹以后解读“熊老大”幼儿的从众行为温暖守护“玻璃心”给叛逆小孩温暖的抱抱。
幼儿园常见的幼儿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
幼儿园常见的幼儿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摘要】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幼儿的问题行为是一种普遍现象。
幼儿园常见的问题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执拗任性、冷漠孤僻、说谎、异食癖、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等等。
幼儿期又是人生的奠基时期,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及早发现幼儿的问题行为,引导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教师、幼儿园及家庭出发,采用一致的教育态度、合理的班级管理、榜样的作用等对策有助于改善幼儿园幼儿常见问题行为。
【关键词】幼儿园;问题行为;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幼儿教育,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只看重幼儿的学习,而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幼教工作人员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交往能力、情绪情感当做主要目标,并注重幼儿的性格发展。
为了幼儿现在及未来的发展,必须研究幼儿的问题行为,及时做好预防和矫正工作。
一、幼儿园常见的幼儿问题行为1、攻击型问题行为又称为外向型的问题行为。
比如,在玩玩具时,他们所要玩的玩具被别人拿走,就会想马上拿回来,但较少用言语攻击对方,而是直接通过抢、打、推等方式来夺回玩具。
自我中心的阶段,由于社会交往经验的不足,二者产生矛盾冲突,最终就导致了攻击型问题行为。
2、道德方面的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说谎、顺手牵羊、不分享、害怕与人交往等等。
幼儿园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说谎现象。
例如:幼儿山山很喜欢班里的玩具,就偷偷带回家。
这是由于幼儿对事物的概念还模糊不清,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是自己的。
虽然这方面的问题行为虽不严重,但6—8岁是出现道德问题行为的高峰期,应该注意及时防治。
二、幼儿园常见幼儿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需要客观、理智的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而不是自己的主观判断。
幼儿问题行为的原因非常复杂,要考虑各方面因素。
不仅仅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幼儿本身的原因,应客观的分析幼儿问题行为的成因,对症下药。
(一)家庭因素很多家长忽略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没有真正的了解幼儿心里的需要,经常当着幼儿的面说脏话,不讲理、脾气粗暴。
问题幼儿的行为解析
问题幼儿的行为解析幼儿是处于成长期的孩子,他们的行为常常是受到内在需求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在观察和解析幼儿的行为时,需要考虑到他们年龄特点、性格特点以及所处环境的影响。
下面将从幼儿的行为特点、常见行为问题和解析幼儿行为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好奇心强: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会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周围的环境,这也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表现。
2.表达方式简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常常通过情绪表达和简单的言语来传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这也是他们尚未形成完整逻辑思维的表现。
3.情绪波动大:幼儿的情绪常常会有较大的波动,他们可能一会儿很高兴,一会儿又突然哭闹。
这是因为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尚未完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为敏感。
4.行为自我中心:幼儿在认知和情感上较为自我中心,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对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理解较少。
1. 撒娇和任性:幼儿常常会采用撒娇和任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可能会哭闹、耍赖或者不听话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或者引起他人的注意。
2. 打架争吵:幼儿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打架争吵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用言语来解决矛盾,只能通过肢体行为来表达自己。
3. 注意力不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他们可能会一会儿做这件事,一会儿又做那件事,缺乏持续专注的能力。
1. 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在解析幼儿的行为时,首先要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幼儿的行为往往是受到内在需要的驱动,比如他们可能因为渴了或者累了而表现得焦躁不安,这时候家长或者老师可以先满足他们的需求,再引导他们冷静下来。
2. 引导幼儿正确表达:幼儿缺乏成熟的言语和表达能力,往往会通过情绪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家长或者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用言语来表达需求和情感,比如教会他们说“我想要...”或者“我不喜欢...”,逐渐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幼儿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幼儿问题行为识别与应对》摘录
《幼儿问题行为识别与应对》摘录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幼儿的问题行为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
《幼儿问题行为识别与应对》这本书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识别和理解幼儿的问题行为,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书中首先对问题行为进行了分类,包括身体攻击、语言攻击、破坏性行为、退缩行为等。
这些行为可能表现为打架、骂人、毁坏物品、拒绝合作、情绪低落等。
对于每种问题行为,书中都详细描述了其表现形式、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幼儿的问题行为。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应对问题行为的策略和方法。
对于身体攻击和语言攻击,教师可以采取隔离、谈话和引导等方法来缓解冲突。
对于破坏性行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创造性的活动,提供适当的替代品,并建立规则和期望。
对于退缩行为,教师可以提供支持和鼓励,建立信任关系,并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
书中还强调了预防问题行为的重要性。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教师可以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
此外,教师还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和支持幼儿的成长。
总之,《幼儿问题行为识别与应对》这本书为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识别和理解幼儿的问题行为,并采取有效的应
对措施。
通过预防和应对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克服问题行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读书会活动方案
《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读书会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然而,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因此,提高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识别与应对能力,对于解决幼儿问题行为至关重要。
本次读书会旨在通过阅读《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一书,分享交流相关知识,提升参与者在这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对象
本次读书会面向家长、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及对幼儿教育感兴趣的各界人士。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XXXX年XX月XX日(周六)上午9:00-11:30
地点:XX社区图书馆
四、活动流程
1. 开场致辞(5分钟)
2.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与目标(5分钟)
3. 集体阅读《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选段(30分钟)
4. 分组讨论:如何识别幼儿的问题行为?(15分钟)
5. 茶歇交流(10分钟)
6. 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幼儿的问题行为?(15分钟)
7. 总结分享(15分钟)
8. 结束致辞(5分钟)
五、活动组织与分工
1. 主持人:负责活动流程的把控和氛围的调节。
2. 策划人员: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3. 宣传人员:负责活动的宣传,邀请参与者。
4. 物资准备人员:负责活动所需物资的采购与准备。
5. 现场服务人员:负责活动的现场布置、茶歇服务等。
六、注意事项
1. 活动期间请保持手机静音。
2. 请参与者按时到场并遵守秩序。
3. 分组讨论时,请积极发言分享,保持友好交流。
幼儿园行为观察家:儿童行为问题案例分析
作为你的文章写手,我会按照你的要求,对幼儿园行为观察家:儿童行为问题案例分析进行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让我们根据主题内容来分析和探讨。
作为幼儿园行为观察家,我们需要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
这包括但不限于儿童的情绪管理、社交行为、冲突解决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的观察。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家庭环境、成长背景等因素,以便更好地分析儿童行为问题的根源。
在文章中,我将从简到繁地讨论幼儿园行为观察的重要性,介绍观察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解决儿童行为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我会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向读者展示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观察、分析和解决儿童行为问题。
在全文的展开中,我会多次提及“幼儿园行为观察家”、“儿童行为问题案例”等词汇,以确保文章内容围绕主题展开,贯穿始终。
在总结和回顾性的部分,我会对观察家的工作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我会遵循知识文章格式,使用普通文本撰写,并使用序号标注来进行系统性的讨论和分析。
文章的总字数将超过3000字,以确保内容的全面和深入。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了解到幼儿园行为观察家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解决儿童行为问题。
我也会共享自己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让我们一起努力,撰写一篇有价值的、高质量的文章,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幼儿园行为观察家的工作和儿童行为问题的分析。
作为幼儿园行为观察家,要深入观察儿童的行为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
在观察和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留意儿童在面对挑战或者受到挫折时的情绪反应,比如是否能够自我调节、处理情绪、克服困难,或者是否表现出愤怒、焦虑或沮丧等负面情绪。
这些表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与此观察儿童的社交行为也是至关重要的。
反思“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
反思“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
王玉林
【期刊名称】《大众心理学》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幼儿园每个班里总有那么几个被老师认为是不合群的、爱攻击人、好动或任性的孩子,不仅老师对他们不满意,小同伴对他们也不满意,孩子家长更加不满意,担心这三四年的幼儿园生活下来孩子会变成乍样?文章明确地提出要改变孩子这种状况,除家庭外,幼儿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两个问题。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王玉林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
【相关文献】
1.学习问题儿童高发行为问题的调查分析 [J], 何定武
2.反思"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 [J], 王玉林
3.在赏识中实现问题儿童的转化——由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引发的反思 [J], 李婧慧
4.问题行为、问题儿童及其判定 [J], 陈敬朴
5.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问题儿童行为干预策略研究 [J], 周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案例-“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
案例:“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影响幼儿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规则,尤其在小班,建立规则意识,进行常规训练,是幼儿在园学习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是那些能遵守各种规则,听老师话的孩子,而丁丁恰恰是未被这些规则所驯服的孩子,喜欢自行其是而不愿听从老师的安排。
于是,在要求同一种声音,同一种行为的环境中,他总是不断出现问题,成为一个特殊人物。
张老师正在教小班小朋友一首新歌,大家都坐在椅子上不动,一边听老师弹琴一边学唱,只有丁丁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他一会儿推推旁边的佳佳,一会儿转过身来,趴在椅背上,看着后面的墙壁发呆,张老师看了看他,没理会,没多久,丁丁突然站起来,跑到老师身边在钢琴上用力敲了几下,钢琴发出一串杂乱的音。
小朋友都大笑起来,张老师生气地拉开丁丁,说:赶快回到座位上。
丁丁边笑边跑回座位,但没一会儿,丁丁又站起来跑到窗户下,拿起柜子上的串珠玩起来,几个小朋友齐喊:老师,丁丁又跑了。
张老师看了看他说:不要理他。
说完领着小朋友继续唱歌。
丁丁没有回头,自己专心的玩着。
从某个角度而言,丁丁的确是一个问题儿童,他会在学本领的时候突然跑开,专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也会因打人被其他孩子告状,他是班上令老师头疼的孩子,每天都要有一个专门老师看着他,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影响幼儿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规则,尤其在小班,建立规则意识,进行常规训练,是幼儿在园学习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是那些能遵守各种规则,听老师话的孩子,而丁丁恰恰是未被这些规则所驯服的孩子,喜欢自行其是而不愿听从老师的安排。
于是,在要求同一种声音,同一种行为的环境中,他总是不断出现问题,成为一个特殊人物。
问题幼儿行为教育个案分析
今天的早操他在爷爷不断的提醒下断断续续的做了几个不协调的动作,几个跳跃动作他都只做手的动作,脚步跳不起来,在四散跑时老师拉他的手慢跑了几圈,老师没拉他的手他又不跑了,懒散的站着.爷爷大声提醒他跑,但他跑了不到一圈,在无人推挤的情况下摔倒了,接下来,任爷爷怎样鼓动,他都站着不动,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案对象的基本资料
超超是我们中班一位五岁的孩子,他长在知识分子家庭(一家子有五位教师),能认几百个字,对繁体字很感兴趣,能背诵多首古诗,从家长、电视等途径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是大家手心里的宝,但他动作迟缓,行为怪异,不合群,是全园皆知的“问题”儿童.
二、半日行为实录
8点10分:
爷爷带他到幼儿园,他走到晨检老师的跟前,伸手让老师检查,爷爷在身后提醒说:“怎么没有叫老师?”他叫了声老师,爷爷又提醒说:“要问老师好.”他就跟了声:“老师好.”接过晨检老师的红牌,爷爷拉着他的手上楼了,刚走了几级楼梯,他就软倒在楼梯上.
8点12分:
小朋友们都在操场上参加户外活动,他在爷爷的带领下也来到操场上,爷爷说他每天都不做操,今天要留下来看他做完操才回家.他不参加活动,一直站在爷爷的身边,在爷爷的鼓动下他想尝试走高跷,他自己不会上高跷,在爷爷的帮助下上了高跷,走了几步就掉下来.接着他对小朋友做单腿站立的动作发生兴趣,他说他要学“神舟六号”飞行,双手侧平举,单腿战立,但左腿刚收起来,马上掉下去,怎么也做不好.
9点10分:
教师组织活动时,他忽然手做持枪状,跑到中强的前面一番猛射,一边笑嘻嘻的说:“挽弓(中)当挽强.”老师批评他根本不听,反而微笑着更加猛烈的射击;骗打110抓他,他不怕;老师装做没看见,想冷处理让他自己收手,他依然不停的扫射,搅得老师无法正常上课.
问题幼儿的行为解析
问题幼儿的行为解析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对于幼儿的行为解析需要结合其心理特点,全面分析其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准确把握其需求和情绪状态,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常见幼儿行为问题的解析。
1.叛逆行为叛逆行为是一种反抗和挑战性的行为,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候会表现出一些不合群或者无法控制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包括违抗父母的规定、无视约束、不听从指挥等。
解析:叛逆行为往往是幼儿在处理意见分歧和权力关系时的一种表现,也可能是对长期压抑和忽视的一种反应。
当幼儿遭遇到太多的限制和压力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叛逆情绪。
首先家长需要理解并倾听幼儿的心理,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需要建立起明确的规则和限制,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
2.焦虑情绪幼儿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当有一些变化和不安的情况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一些焦虑和担忧的情绪,如拒绝离开妈妈、留守情绪、无法入睡等。
解析:幼儿的焦虑情绪往往源于对未知、不确定和不可控的事物和情况的恐惧。
家长们需要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幼儿的不安情绪背后的原因,对幼儿的担忧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安抚。
家长可以为幼儿制定一个稳定的作息时间表,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同时适当支持、引导和正面鼓励幼儿,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抗压能力。
3.攻击行为有些幼儿表现出攻击行为,如推搡、拳脚相向、打人等,这些行为可能会给其他人带来伤害和威胁。
解析:攻击行为往往源于幼儿的情绪和心理压力,也可能是因为感受到其他人的威胁和排挤。
对于攻击行为,家长需要在及时制止之外,对幼儿进行积极引导和调遣情绪,让幼儿学会说话表达情感的方式,创造轻松、平和的家庭氛围,启发幼儿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技能,反思和分析攻击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以此引导他们树立正面的情感价值观。
4.极端逆反行为有些幼儿表现出极端逆反情绪,会对周围的人产生极度的压力,对于幼儿自己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解析:幼儿的极端逆反情绪往往是长时间的累积,家长和老师需要认真分析其行为的原因,是促发其行为的信号和原因,既可以从家庭方面入手,也可以从幼儿教育层面进行指导。
问题幼儿的行为解析
问题幼儿的行为解析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行为举止往往会让家长和老师感到困惑和头疼。
幼儿的行为常常充满了矛盾性,既有天真可爱的一面,也有让人头疼的时候。
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并且进行正确的解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幼儿行为的背后原因和常见问题进行解析,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应对幼儿的行为问题。
一、幼儿行为的背后原因1. 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环境对幼儿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家庭环境如果缺乏温馨和稳定,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情绪不稳定和焦虑等问题;学校环境如果缺乏合适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幼儿产生学习厌倦和逆反心理等问题;社会环境如果充斥着暴力和不良信息,可能会影响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生理发育幼儿生理发育不完全,大脑功能尚未充分发育,这使得幼儿在行为上表现出了许多特点。
幼儿常常表现出冲动、自私和缺乏分辨能力等行为特点,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前额叶功能发育不完善所导致的。
3. 社会认知幼儿正处于社会认知发展的阶段,他们对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认识尚不完善,容易出现一些偏差行为。
幼儿可能对于分享和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认识不到位,容易出现抢玩具和打闹等问题。
二、常见的幼儿行为问题及解析1. 注意力不集中幼儿在学前阶段的注意力发展并不完善,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这会表现为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走神、做事不尽心等问题。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训练,帮助幼儿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可以给予幼儿适当的奖励,激励他们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2. 冲动行为幼儿的前额叶功能不完善,容易表现出冲动的行为。
幼儿可能打破东西、抢夺玩具等。
家长和老师应该适当引导和规范幼儿的行为,教导他们遇到问题要冷静处理,不要轻易做出冲动的行为。
3. 不愿分享幼儿在社交方面的道德认识尚不完善,对于分享和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也认识不到位。
这会导致幼儿不愿意分享东西,容易产生争执和矛盾。
家长和老师应该通过榜样示范和耐心教导,引导幼儿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养成分享的习惯。
正确看待幼儿的破坏行为
正确看待幼儿的破坏行为
李凡
【期刊名称】《早期教育:教师版》
【年(卷),期】1989(000)007
【摘要】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幼儿的破坏行为:书本撕烂了,积木踢翻了,饭碗打碎了,甚至电子表、电视机也失灵了……年轻的父母望着这情景,不禁忿然:这孩子,尽搞破坏! 孩子果真是在“破坏”吗? 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可分为动机、进行和后果。
无疑,幼儿上述行为的后果是破坏性的,至少在成人看来是这样,但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李凡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1
【相关文献】
1.浅谈幼儿破坏行为的应对策略 [J], 沈文娟
2.思捣乱,寻成因,议对策——正确看待幼儿的捣乱行为 [J], 蒋霜
3.浅谈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和指导幼儿图画书阅读 [J], 王赛
4.如何正确看待游戏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J], 郭梦俊
5.正确看待幼儿教育问题 [J], 刁随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决幼儿行为问题的个案分析
解决幼儿行为问题的个案分析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的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
弗洛依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告呼我们,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
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因素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
尽管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质的原因,也有幼儿园和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但犯罪学家在研究青少年不法行为及其增长原因时,常常都追溯到幼儿时期家庭因素的影响。
因此探讨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为探讨幼儿行为问题的家庭成因,笔者深入幼儿园、家庭进行观察和调研,选择两个有明显行为问题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对研究对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一、案例介绍案例一某男孩,6周岁,有严重的自闭症。
在幼儿园一整天的活动中,几乎从不开口说话,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提问他,并对问题答案给予许多明显的语言和动作提示,他也一声不吭。
课间,很少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外面玩,从不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手脚协作能力很差,跳绳从未成功跳过一下。
一些小朋友悄悄对笔者说:"老师,他是'哑巴',从来不说话的。
"笔者试探地问其他小朋友:"你们请他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小朋友说:"以前我们请过他一起玩游戏,但是他每次都不理人,现在我们都不喜欢跟他玩了。
"笔者友好地尝试跟他接近,主动跟他一起玩,逗他说话,小男孩并没有怕生的表现,没有排斥表现,甚至有时抬头对笔者笑,但从来不与笔者说话。
班里的老师说,这位小男孩有语言障碍,说话模糊不清,刚进幼儿园时,不但不说话,也不听教师的指令,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憋尿憋急了,也只是发出哼哼的响声,而不会用言语表达出来,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在小男孩可以按教师的指令行动了,有时候在教师的耐心教导下,还可以说几个单词,但很少成句。
问题幼儿的行为解析
问题幼儿的行为解析幼儿阶段的儿童因为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尚未成熟,因此经常会表现出一些不太符合成人习惯和观念的行为,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用耐心和方法来解析幼儿的行为,帮助他们理解和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
1.幼儿经常打闹,怎么办?打闹是幼儿的常见行为,因为它们有丰富的精力和好奇心,希望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但是,如果打闹过于激烈,就可能导致意外伤害和冲突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告诉他们打闹可能会受伤,并引导他们学会自我保护。
-创造一个安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环境,鼓励幼儿在这里进行探索,而不是在不安全的地方进行打闹。
-鼓励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以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来鼓励他们相互尊重和理解。
说谎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因为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诚实和懂得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
但是,如果说谎成为了一种常见行为,则需要家长和老师做出积极的反应。
-家长和老师应该让幼儿理解诚实的重要性,并且强调谎言可能带来的后果。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帮助他们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幼儿感到能够接受和信任,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加坦诚和诚实。
幼儿经常叫喊是因为他们尚未完全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如果家长或老师对此表示不满,则可能会导致幼儿更加情绪激动或沮丧。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给幼儿在家和学校中一个安静的地方,让他们可以在那里放松和冷静下来。
-引导幼儿识别自己的情绪,教他们如何表达情绪和情感。
-给予幼儿大量的正面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这将减少他们叫喊的频率。
咬人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方式之一,通常是因为他们没有适当的言语或自我控制能力。
但是,如果咬人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行为,则需要家长和老师采取措施来解决。
-给幼儿提供适当的口腔游戏和咀嚼的物品,以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口腔行为。
-监督幼儿的行为,一旦发现他们即将咬人或正在咬人,就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比如分散注意力或引导他们到其他活动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问题幼儿”的“问题行为”
一、关注问题幼儿的问题行为
情境一:在户外活动时候,小朋友都在开心的玩耍。
这时候突然有孩子来跟我告状老师:“老师月月从滑滑梯上摔下来了,是吴信宥推的。
”这个时候,我看到月月跌倒在地上,哭的很伤心。
接着我立马把月月扶起来,然后询问她哪里跌得疼?腿能不能走路?她哭着对我说:“就是吴信宥推的,他推我了。
”在了解到月月并无大碍以后,我把吴信宥喊了过来。
他磨磨蹭蹭的跑过来说:“就是她不滑,她不滑下去。
我要滑滑滑梯。
”
情境二:教育活动的时候,班级里正进行着美术教学。
大家都在安静的画,就在这时我发现有一个小朋友不见了,我很紧张。
刚刚孩子还在画画怎么一眨眼就没了呢?我问孩子们:你们有没有看到郑旭。
小朋友说:老师郑旭去厕所了。
我去厕所果然发现了他,吓了我一跳。
他拿着画笔蘸着水池里的水,在墙上创作呢!一看他的脸已经被彩笔画的五颜六色。
情境三:放学后,家长们都陆续的来接孩子了。
由于刚刚进行了歌唱活动,我的琴没有关。
这个时候我听到了,乱起八糟的声音。
小朋友和我告状:老师!史中琪在按你的琴,我发现史中琪慌乱的跑上前,用手在按琴键。
看到我看到了他,又迅速的跑回了自己的座位。
当她的家人来接时候她对我说:“刚刚不是我弹的,是他们弹得。
”情境四:课间餐开始了,我请小朋友们去排队洗手。
这时候,有小朋友和我说:“老师,罗佳佳哭了,就是徐美惠子打的。
这个时候我发现
罗佳佳捂着脸对我说:“老师徐美惠子打我,她还插队。
”我看着徐美惠子她说:“你怎么可以打人呢?”惠子说:“她一直不过来,我要洗手。
”
二、重视问题幼儿的心理教育
这些孩子从每个角度说,的确可以算是问题幼儿。
他们的行为常常随心所欲,表现为不受约束、爱攻击别人、自私、以自我为中心。
对于班级这样的幼儿真的会让人一个头两个大,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对于这样的问题幼儿我们不能忽略其行为或者一味的指责。
我认为试图分析积极发现问题之源,努力寻求适当的解决措施才是促进问题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作为孩子集体生活的场所,制约孩子行为的重要因素就是“规则和秩序”。
由于吴信宥是一个插班生,他以前没有接受过幼儿园教育。
刚来幼儿园,他并不会和别的孩子相处。
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于是他出现了把别的小朋友推下滑滑梯的情况。
在他的眼里只有我要玩,别人阻拦我玩。
我就要把她给推下去,这样我就能玩了。
但是他完全考虑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别人的安全所在。
把他当作一个特殊的人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他的种种“问题行为”集中反映了许多孩子所具有的特征,任性、自我、不会分享合作和耐心等待。
此外,他还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好强、敏感、自尊心强、自制力差、喜欢攻击别人等。
造成这些孩子的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因素、遗传因素、父母的教养、大众传媒的影响等。
还有一个潜在的因素就是像吴信宥这类的问题儿童在幼儿园这样的环境中心
理素质的发展,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他的意识和行为。
个人的行为最初来自于他的心理活动,因此重视问题幼儿的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使之形成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已成为幼儿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从情感入手,缓解“问题幼儿”的心理问题
人都有一种先天的行为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
幼儿也是如此,他们对爱和安全的需求是最强烈的,他们渴望被赞赏、被喜爱、即使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
所以要缓解幼儿的“问题心理”,可以从情感入手,走进他们的世界,以多种途径的方式来寻求疗救。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幼儿园,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对幼儿的情感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师幼关系最为明显。
它不仅牵连着幼儿间的同伴关系,甚至可能成为影响幼儿发展的的决定性因素。
如:“得到老师的夸奖,就会得到同班的接纳和喜爱。
”因而对于幼儿来说,对同伴的评价情感更多来源于老师,这些都有助于强化良好的师幼关系,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与这些问题幼儿更应该注重感情交流,细心观察,从他们的立场出发,间接性地引导和评价,尽量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从而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建立友善、宽松、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关注这些“问题幼儿”的“问题行为”,对于他们的“问题行为”认真分析,耐心引导,积极教育,逐步让他认识到自我的不足。
对于他们积极的表现应该及时的加以表
扬,使其形成“正强化”,让这些“问题幼儿”了解,我不是一无是处的,我做的好老师也会表扬我,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二)游戏可以对幼儿进行心理诊断
游戏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游戏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从平时的游戏中入手,通过游戏活动来矫治他们的“问题行为”。
我请吴信宥来玩小医院的游戏,通过让他当小医生。
观察他是否能履行到自己的职责,与同伴的交流等。
对他的言行做一定的记录,再进行分析。
再进行讲评,每次游戏以后的讲评,也是促进幼儿成长的过程。
通过特定的情境,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行为,以及在游戏中的表现。
以更好的调整自我和适应环境,因此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如何与人交往的机会。
让他们慢慢学会与人相处,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交流。
不断规范自身行为,逐步缓解消除其心理问题。
还应该长期坚持下去,进而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三)做好家园联系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家庭作为幼儿的重要生长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
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来自与对成人的模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很多言行对孩子会有直接的影响,现阶段,很多父母迫于生计都会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孩子丢给爷爷奶奶。
隔代教养孩子存在种种弊端,他们多半溺爱孩子。
当孩子犯错时,不去管教。
只是觉得孩子还小,等长大了在教育也不迟等错误观念。
就养成了孩子自私、任性、不合作、恣意妄为等不好的习惯。
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多来自模仿,所以
在家庭中要多给孩子正面积极的教育,不要让孩子看有暴力和攻击性的影片等等。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多花时间陪陪孩子,而不是一味的物质满足。
为此我特意在幼儿接送环节和这些“问题幼儿”多多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
让家长多加配合和引导,我发现家长基本上是比较配合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转变。
(四)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幼儿成长每一天
在如今的幼儿成长过程中,由于幼儿自身、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会导致幼儿心理发生偏离。
引起“问题行为”的出现,对此,作为教育者应该用心去接纳问题幼儿的“问题行为”。
寻求积极有效的措施,重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以适宜的方式给于关注和培育,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坚信你的付出总会有收获,每一颗幼苗都会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