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传热_南昌大学传热学复习资料(计算题)

合集下载

《传热学期末复习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期末复习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传热学数值计算

传热学数值计算

传热学数值计算作业

数值解程序:

tw1=40 %三边温度

tw2=100 %一边温度正弦变化幅度l1=40 %板长L1:40厘米

l2=20 %板宽L2:20厘米

m=41 %分划成40*20的网格

n=21

k=2

dx=l1/(m-1)

c=ones(n,m)

for i=1:m

a2(i)=tw1+tw2*sin(pi*dx*(i-1)/l1)

c(1,i)=tw1 ,c(n,i)=a2(i)

end

for j=1:n

c(j,1)=tw1

c(j,m)=tw1

end

while (abs(c(j,i)-k)>0.0001)

k=c(j,i)

for i=2:m-1

for j=2:n-1

c(j,i)=0.25*(c(j,i-1)+c(j,i+1)+c(j-1,i)+c(j+1,i)) end

end

end

数值解中各网格点的温度值:

数值二维温度分布图像:

解析解程序: tw1=40 tw2=100 l1=40 l2=20 p=40 q=20 x(1)=0 for i=1:p

x(i+1)=x(i)+1 end y(1)=0 for j=1:q

y(j+1)=y(j)+1 end

for i=1:p+1 for j=1:q+1

n(j,i)=tw1+tw2*sinh(pi*y(j)/l1)*sin(pi*x(i)/l1)/sinh(pi*l2/l1) end end

各网格点用解析式得到的温度值:

50

L1/cm

numerical calculation 2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L2/cm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e l s i u s d e g r e e

传热学第4章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重点习题

传热学第4章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重点习题


t1 t5 y t9 t5 x t 6 t5 1 y xy yh t5 t f 0 y 2 x 2 节点 5: y 2 ; t 2 t6 t7 t6 t10 t5 t5 t 6 x y x y xy 0 y x y x 节点 6: ;

t5 t9 x t10 t9 y 1 x y xy h t9 t f 0 x 2 4 2 2 节点 9: y 2 ;




10

t9 t10 y t11 t10 y t6 t10 1 x xy xh h10 t f 0 x 2 x 2 y 2 。 当 x y 以上诸式可简化为: hy 1 2 hy t5 t 2 t f 2 2 t1 y 0 2 节点 1: ; 2t6 t1 t3 4t2 y 2 0 节点 2: ; hy hy 2 2t6 t1 t9 2 t f 2 2 t5 y 0 节点 5: t7 t10 t5 t7 4t6 y 2 0 节点 6: ; 1 2 hy hy t5 t10 2 t f 2 1 t9 y 0 2 节点 9: ; hy hy 2 2t6 t9 t11 2 t f 2 2 t10 y 0 节点 10: 。

传热学复习题及其部分答案

传热学复习题及其部分答案

零、基本概念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外表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外表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 /(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 /(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 /(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11.温度场:某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的函数。12.等温面(线):由物体内温度相同的点所连成的面〔或线〕。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

第⼀早

⼀、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 热流密度:单位传热⾯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 (分

⼦、

原⼦或⾃由电⼦)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 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进⾏的热量传递,称为表⾯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数表⽰复合传热能⼒的⼤⼩。

数值上表⽰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式为 _、、。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流量是指 ________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流密度是指 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W ,单位传热⾯上的热流量, W/m )

数值传热学习题答案(汇总版)

数值传热学习题答案(汇总版)
当 f(x)< 成为负值会使 TP 的计算结果偏离实际值。 2—6:
解:查表 2-1,可得各阶导数的中心差分表达式如下:
n TEn − 2TPn + TW d 2T ( 2 ) P,n = dx x 2
(
dT T n −T n ) P ,n = E W dx 2x
n n
将上式代入原方程,得:
n T E −TW TE −2T Pn + TWn ( ) f x k + 2x +S=0 x 2


u 随 x 而变化的型线,这里取为阶梯式,即在控制容积内沿 x 方向不变, y
2
t +t
t

e w
u u t +t u u − dtdx = 2 x − dt t y y y n y s n s

aT = 2k − f ( x)x
− 2k 时, a E 会成为负值, x 2k 当 f(x)> 时, aW 会成为负值。 x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 空间与时间坐标上的邻点温度对 TP 都应有正的影响 (这与热量自动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相一致) , 也就是说这些系数都必须 大于零或等于零。若其中一个成为负值,就会出现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解。 习题 2-7 [解] 将 Ti , 2 、 Ti ,3 及 Ti , 4 对点 (i,1) 作 Taylor 展开,有:

数值传热学部分习题答案

数值传热学部分习题答案

习题4-2

一维稳态导热问题的控制方程:

022=+∂∂S x

T

λ 依据本题给定条件,对节点2

节点3采用第三类边界条件具有二阶精度的差分格式,最后得到各节点的离散方程: 节点1: 1001=T

节点2: 1505105321-=+-T T T 节点3:

75432=+-T T

求解结果:

852=T ,403=T

对整个控制容积作能量平衡,有:

02150)4020(15)(3=⨯--⨯=∆+-=∆+x S T T h x S q f f B

即:计算区域总体守恒要求满足

习题4-5

在4-2习题中,如果25

.03)(10f T T h -⨯=,则各节点离散方程如下:

节点1: 1001=T

节点2: 1505105321-=+-T T T

节点3:

25.03325.032)20(4015])20(21[-⨯+=-⨯++-T T T T

对于节点3中的相关项作局部线性化处理,然后迭代计算; 求解结果:

818.822=T ,635.353=T (迭代精度为10-4)

迭代计算的Matlab 程序如下: x=30; x1=20;

while abs(x1-x)>0.0001

a=[1 0 0;5 -10 5;0 -1 1+2*(x-20)^(0.25)]; b=[100;-150; 15+40*(x-20)^(0.25)]; t=a^(-1)*b; x1=x; x=t(3,1);

end

tcal=t

习题4-12的Matlab程序

%代数方程形式A i T i=C i T i+1+B i T i-1+D i

mdim=10;%计算的节点数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

第一早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 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 (分

子、

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 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 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_、 、 。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流量是指 ________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流密度是指 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W ,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W/m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过程是指 ________________,它的强烈程度用 来衡量。

数值传热学习题集

数值传热学习题集

简答题集锦

1.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把原来在时间域及空间域上连续的物理量的场,如速度场和压力场,用一系列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变量值的集合来代替,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建立起关于这些离散点上场变量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组,然后求解代数方程组获得场变量的近似值CFD可以看做是在流动基本方程(质量守恒方程飞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控制下对流动的数值模拟。通过这种数值模拟,我们可以得到极其复杂问题的流场内各个位置上的基本物理量(如速度、压力、温度、浓度等)的分布,以及这些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确定旋涡分布特性、空化特性及脱流区等。)

2.数值模拟过程如何实现,主要步骤是那些?

(建模、网格划分、坐标系、数学方程、求解、后处理)

a.建立反映工程问题或物理过程本质的数学模型;

b.选择与计算区域的边界相适应的坐标系;

c.建立网格;

d.建立离散方程;

e.求解代数方程组;

f.后处理,显示计算结果

3.建立离散方程有哪些主要方法?比较说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有限差分、有限体积、有限元、有限分析等)

4什么叫控制方程?常见的控制方程有哪几个?各用在什么场合?

5试写出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并说明通用形式中各项的意义?(写明通式,以及各个方程中通式的表达形式)

6推导x 方向的动量控制方程中的源项u S 的表达式。由此证明当密度

和黏度为常数时,u S 变为0。

X 方向N-S 方程:

Mx S x

w z u z x v y u y divu x u x x p Dt Du +∂∂+∂∂∂∂+∂∂+∂∂∂∂++∂∂∂∂+∂∂-=)][()]([)2(μμλμρ)()())()())())()()()()()][()]([)2(gradu div divu x

传热学 数值计算

传热学  数值计算

Fo x 2 / ;
⑵ 迭代公式:
t1
k 1
2Fo t 2 ( 1 2Fo)t1 ;
k
k
t2
t3
k 1
Fo (t 1
Fo (t 2

k 1
t 3 ) (1 - 2Fo)t 2 ;
t 4 ) (1 - 2Fo)t 3 ;
k
k
k
k 1
5 2
试计算进入正常情况阶段时壁内的最大温度差。 解: 一、 数学模型:
由题设得:一维大平壁,非稳态、常物性、无内热源;
t 2t 2 ; x
t | x 0 ) 0 ; x t ; x 0.2时,q w ( | x 0.2 ) h (t | x 0.2 t f ) x x 0时,q w (
k 1
k
k
t 11
k 1
k 1 2Fo (t 10 t f Bi ) (1 2Fo 2Bi Fo) t11 ;
⑶ 程序说明与流程图 变量标识符: N:节点数 i: 节点的坐标变量 j: 不同的 Fo 下的节点温度
T[j][i]: 某个 Fo 下, k+1 时刻 i 节点的温度 TT[j][i]: 某个 Fo 下, k 时刻 i 节点的温度 tf: 边界流体温度 tt: 时间间隔 a: 热扩散率 h: 表面传热系数 L: 无限大平壁厚度 NP: 控制打印各节点温度的时间间隔数 k: 控制打印的次数 IT:迭代次数

传热学复习资料

传热学复习资料

传热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热流量是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热流密度是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导热是指物体内部温度差或不同温度物体接触时,物质微粒的热运动传递热量的现象。对流传热是流体通过固体壁的热传递过程,包括表面对流传热和导热。辐射传热是物体向周围空间发出和接收热辐射能的过程。总传热过程是指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对流传热系数、辐射传热系数和复合传热系数分别表示对流传热能力、辐射传热能力和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总传热系数表示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单位为W;热流密度是指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单位为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

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表示它的强烈程度。

4.总传热系数是指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

位时间内的传热量,单位为W/(m2·K)。

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W/(m2·K),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

6.复合传热是指复合传热系数等于对流传热系数和辐射传

热系数之和,单位为W/(m2·K)。

7.单位面积热阻rt的单位是K/W,总面积热阻Rt的单位

是m2·K/W。

8.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可以表示为m2·K/W或K/W。

9.单位面积的对流传热热阻可以表示为1/h。

10.总传热系数K与单位面积传热热阻rt的关系为rt=1/K。

11.总传热系数K与总面积A的传热热阻Rt的关系为

数值传热学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数值传热学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2-4 [解]

1.先用控制容积积分法得出离散方程: 以r 乘式

01=+⎪⎭

⎝⎛S dr dT rk dr d r ,并对图2-2所示的控制容积P 作积分: w

e

w

e dr dT rk dr dT rk dr dr dT rk dr d r r

⎪⎭⎫

⎝⎛-⎪⎭⎫ ⎝⎛=⎪⎭⎫ ⎝⎛⎰

1 2-4-1 ()E P e e

T T dT dr r δ-⎛⎫=

⎪⎝⎭ 2-4-1-1 ()P W w w

T T dT dr r δ-⎛⎫= ⎪

⎝⎭

2-4-1-2

将式(2-4-1-1)、式(2-4-1-2)代入式(2-4-1)可以得到:

()()W P w

P E e e

w

T T x rk T T x rk dr dr dT rk dr d r r

-⎪⎭⎫

⎝⎛--⎪⎭⎫ ⎝⎛=⎪⎭⎫ ⎝⎛⎰

δδ1 2-4-2 22

2e

e w

P w r r rSdr S Sr r -==∆⎰

2-4-3

根据式(2-4-2)、式(2-4-3)可以得到:

P E W P e w e w rk rk rk rk T T T Sr r x x x x δδδδ⎡⎤⎛⎫⎛⎫⎛⎫⎛⎫

+=++∆ ⎪ ⎪ ⎪ ⎪⎢⎥⎝⎭⎝⎭⎝⎭⎝⎭⎣⎦

2-4-4

e E x rk a ⎪⎭⎫ ⎝⎛=δ,w

W x rk a ⎪⎭⎫

⎝⎛=δ,W E P a a a +=,P b Sr r =∆,

式(2-4-4)可以写成b T a T a T a W W E E P P ++=的形式。

2. 再用Taylor 展开法导出022=++S dr

dT

r k dr T d k

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传热学计算题

传热学计算题

传热学计算题

当涉及到传热学的计算题时,通常会涉及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传热方式。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题示例:

问题:一块厚度为2 cm,面积为0.5 m²的铝板,其表面温度为100°C,远离其他热源的环境温度为20°C。已知铝板的导热系数为 200 W/(m·K),求铝板上的热流量。

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铝板两侧的温度差ΔT。ΔT = 表面温度 - 环境温度 = (100°C - 20°C) = 80°C。

根据热传导的公式 Q = kAΔT/d,其中 Q 是热流量,k 是导热系数,A 是面积,ΔT 是温度差,d 是物体的厚度。

将已知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Q = (200 W/(m·K)) × (0.5 m²) × (80°C) / (0.02 m)

= 40000 W = 40 kW

因此,铝板上的热流量为 40 kW。这个计算结果表示在给定的温度差

下,铝板单位时间内从高温端传输的能量量。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计算示例,实际的传热问题可能会更加复杂,涉及更多的因素和传热方式。在解决具体的传热计算题时,需根据所给条件选择适当的公式,并注意单位的一致性。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

第一早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 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 (分

子、

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 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 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_、 、 。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流量是指 ________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流密度是指 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W ,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W/m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过程是指 ________________,它的强烈程度用 来衡量。

数值传热考试复习题(完成)【精选】

数值传热考试复习题(完成)【精选】

1.Taylor series and Finite Difference Accuracy(lecture 3)

Answer :

Error is a sign of its accuracy

2.Forward, Central and Backward differences(lecture 3)

a)truncation errors

Answer :showed in the problem1, error is the truncation error

3.

Finite difference models for 1st and 2nd derivatives(lecture 3)

4.

Basis functions for deriving finite difference equations (lecture 3)

ξ

+±∂∂∆-+∂∂∆±∂∂∆+∂∂∆±=i n

n

n n i i i i i x T n x x T x x T x x T x T T !)1...(!3!23332221derivative 2nd x),O(error ...!2 2

212

1∆=+∂∂∆+∂∂=∆-≅∂∂++

i i i i i x T

x x T x T T x

T derivative 2nd x),O(error ...!2 2

212

1∆=+∂∂∆-∂∂=∆-≅∂∂--

i

i i i i x T x x T x T T x

T derivative 3rd ),x O(error ...!3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hP θ 0th ( mH ) m
其中
h = 17W / ( m 2 ⋅ K ) , P = π d = π × 12.5 ×10 −3 = 0.0393m m= hP 17 × 0.0393 = = 3.754, H = 0.15m π λ Ac 2 386 × × 0.0125 4
θ0 = t0 − t f = 200 − 38 = 162 ℃ 所以 Φ1 =
Bi =0.1=
hL (25W /(m2 ⋅ K )) L = k 206W /(m ⋅ K )

L = 0.824m
由 L= 可得 V l3 = 2 As 6l
l = 6 L = 6(0.824m) = 4.94m
8.试比较准则数 Nu 和 Bi 的异同。 hl hl )与 Bi 数( Bi = )完全相同,但二者物理意义却不同。 Nu 数 λ λ
即方腔内自然对流完全忽略时,依靠纯导热的 Nu 数将等于 1,即 Nu 数的最小值为 1,不会小于 1, 所以上述结果是不正确的。
10.一般情况下粘度大的流体其 Pr 数也较大。 由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Nu = C Rem Pr n 可知 ( m >0, n >0) , Pr 数越大, Nu 数也越大,从而 h 也越大。即粘度大的流体其表面传热系数也越高。这与 经验得出的结论相反,为什么? 解:粘度越高时, Pr 数越大,但 Re 数越小。由 ud ν Nu = C Re Pr = C e ∝ ν n − m 。一般情况下,对流换热 m > n ,即 n − m <0,所以粘 ν a
解:从形式上看, Nu 数( Nu =
中的 λ 为流体的导热系数,而一般 h 未知,因而 Nu 数一般是待定准则。 Nu 数的物理意义表示壁面 附近流体的无量纲温度梯度,它表示流体对流换热的强弱。而 Bi 数中的 λ 为导热物体的导热系数, 且一般情况下 h 已知, Bi 数一般是已定准则。 Bi 数的物理意义是导热体内部导热热阻( l / λ )与 外部对流热阻( l / h )的相对大小。
wk.baidu.com
相反。在木板和铝板同时长时间放在太阳光下时,哪个温度高?为什么?
解:波长小于 2 µ m 时,太阳光的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此波段,而对常温下的物体,其辐射波长一 般大于 2 µ m 。在同样的太阳条件下,铝板吸收的太阳能多,而在此同时,其向外辐射的能量却少 于木板(在长波范围内,铝板吸收比小于木板,由基尔霍夫定律,其发射率亦小于木板) 。因此, 铝板温度高。
1. 相距很近且彼此平行的两个黑体表面,若(1)两表面温度分别为 1800K 和 1500K; (2)两表面 温度分别为 400K 和 100K。试求两种情况下辐射换热量的比值。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解: (1)两表面温度分别为 1800K 和 1500K 时: q1 = σ (T14 − T24 ) = 5.67 ×10−8 × (18004 − 15004 ) = 308170W / m2 (2)两表面温度分别为 400K 和 100K 时: q2 = σ (T14 − T24 ) = 5.67 × 10−8 × (4004 − 1004 ) = 1446W / m2 二者比值: q1 / q2 = 308170 /1446 = 213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冷热表面温度都是相差 300K,但前者的换热量是后者的 213 倍。因此,辐射 在高温时更重要。
解: 先判断本题能否利用集总参数法。 hR 10 × 0.1× 10−3 Bi = = = 1.49 ×10 −5 <0.1 λ 67 可用集总参数法。
时间常数
τc =
ρ cV ρ c R 7310 × 228 0.1×10 −3 = = × = 5.56 s hA h 3 10 3
则 10 s 的相对过余温度 τ θ = exp − θ0 τc 10 = exp − = 16.6 % 5.56
15.试解释下列名词 (1)有效辐射; (2)表面辐射热阻; (3)重辐射面; (4)遮热板。
解: (1) 有效辐射——包括辐射表面的自身辐射 E 和该表面对投入辐射 G 的反射辐射 ρ G , 记为 J , 即 J = E + ρG 。 (2)表面辐射热阻——当物体表面不是黑体表面时,该表面不能全部吸收外来投射辐射能量, 这相当于表面存在热阻。该热阻称为表面辐射热阻。以 1− ε 表示,它取决于表面的辐射特性。 εA
14.选择太阳能集热器的表面涂层时,该涂料表面光谱吸收比随波长的变化最佳曲线是什么?有人 认为取暖用的辐射采暖片也需要涂上这种材料,你认为合适吗?
解:最佳的曲线应是在短波(如 λ <3 µ m )部分光谱吸收比 α (λ ) = 1 ,而在长波部分( λ >3 µ m ) , α (λ ) = 0 ,这样吸收太阳能最多,而向外辐射散热却为零。对于辐射采暖器,其表面温度不高,大 部分辐射位于长波范围,此时 α (λ ) = 0 ,由基尔霍夫定律, ε (λ ) = 0 ,反而阻碍其散热,因而涂上 这种材料不合适。
热电偶过余温度不大于初始过余温度 1%所需的时间,由题意 τ θ = exp − θ0 τc τ exp − ≤0.01 5.56 解得 τ ≥25.6 s ≤0.01
6. 一 个 20 cm × 16 cm × 80 cm 的 铁 块 ( k = 64 W /( m ⋅ K )) 突然置 于 平 均 对流 换热系数 h = 11.35 W / ( m 2 ⋅ K )( 2 Btu /(h ⋅ ft 2 ⋅ o F ) )的自然对流环境中。试确定其 Bi 数,并判断采用集总热容 法分析铁块的冷却过程是否合适(假设铁块的初始温度比环境高) 。
2. 如图所示的墙壁,其导热系数为 50 W /(m ⋅ K ) ,厚度为 50 mm ,在稳态情况下的墙壁内一维温 度分布为: t = 200 − 2000 x 2 式中 t 的单位为℃, x 的单位为 m 。试求:
(1)墙壁两侧表面的热流密度; (2)壁内单位体积的内热源生成热。
解: (1)由傅里叶定律: q = −λ dt = −λ (−4000 x) = 4000λ x dx
2
17 × 0.0393 ×162 × th ( 3.754 × 0.15 ) = 14.71 W 3.754
故整个杆的散热量 Φ = 2Φ 1 = 2 ×14.71 = 29.42 W
2
4.一块无限大平板,单侧表面积为 A ,初温为 t0 ,一侧表面受温度为 t∞ ,表面传热系数为 h 的气流 冷却,另一侧受到恒定热流密度 q w 的加热,内部热阻可以忽略。试列出物体内部的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微分方程式并求解之。设其他几何参数及物性参数已知。
3. 如图所示的长为 30 cm ,直径为 12.5 mm 的铜杆,导热系数为 386 W / ( m ⋅ K ) ,两端分别紧固地 连接在温度为 200℃的墙壁上。温度为 38℃的空气横向掠过铜杆,表面传热系数为 17 W / ( m2 ⋅ K ) 。 求杆散失给空气的热量是多少?
解:这是长为 15 cm 的等截面直肋的一维导热问题。由于物理问题对称,可取杆长的一半作研究对 象。由公式知: 一半热量: Φ 1 =
所以墙壁两侧表面的热流密度: q x =0 = −λ dt dx =0
x =0
q x =δ = 4000 λ x x =δ = 4000 × 50 × ( 0.05) = 10kW / m 2 (2)由导热微分方程: d 2t Φ + =0 dx 2 λ 得: Φ = −λ d 2t = −λ ( −4000 ) = 4000λ = 4000 × 50 = 2 ×105W / m3 2 dx
− hA ρ cV τ hA − qw ρ cV τ + 1 − e h − hA ρ cV τ
dt + hA ( t − t ∞ ) − Aqw = 0 dτ
+
qw h
B = θ0 −
qw h
5. 用 热 电偶测 量 气 罐 中 气 体的温度。热 电偶 的 初 始 温度为 20 ℃, 与 气 体的表面 传 热系数为 10W / ( m 2 ⋅ K ) 。热电偶近似为球形,直径为 0.2 mm 。试计算插入 10 s 后,热电偶的过余温度为初 始过余温度的百分之几?要使温度计过余温度不大于初始过余温度的 1%, 至少需要多长时间?已 知热电偶焊锡丝的 λ = 67W / ( m ⋅ K ) , ρ = 7310 kg / m3 , c = 228 J / ( kg ⋅ K ) 。
7.一个处于 100℃的立方体铝锭,置于对流环境中,平均对流换热系数 h =25 W /( m 2 ⋅ K ),如果要 求使用集总热容法所产生的误差小于 5%,试确定铝锭的最大临界边长。
解:对于这种形状的物体,只要 Bi 数小于 0.1,采用集总热容法的精度就可达到 ± 5%。从表 B-1
(SI)查得 k =206 W /( m ⋅ K )。这样,
9.对有限空间的自然对流换热,有人经过计算得出其 Nu 数为 0.5。请利用所学过的传热学知识判 断这一结果的正确性。
解:以下图所示的有限空间自然对流为例。如果方腔内的空气没有对流,仅存在导热,

q=λ
th − tc δ
此时当量的对流换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q = h(th − tc ) 由以上两式: hδ = 1 ,即 Nu =1。 λ
m n m n
度增加时, Nu 数减少,即 h 减小。
11.如图所示的真空辐射炉,球心处有一黑体加热元件,试指出①,②,③3 处中何处定向辐射强 度最大?何处辐射热流最大?假设①,②,③处对球心所张立体角相同。
解:由黑体辐射的兰贝特定律知,定向辐射强度与方向无关。故 L1 = L2 = L3 。而三处对球心立体角 相当,但与法线方向夹角不同, cos ϕ1 > cos ϕ2 > cos ϕ3 。所以①处辐射热流最大,③处最小。
12.“善于发射的物体必善于吸收” ,即物体辐射力越大,其吸收比也越大。你认为对吗?
解:基尔霍夫定律对实际物体成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物体与辐射源处于热平衡,辐射源为黑体。 也即物体辐射力越大,其对同样温度的黑体辐射吸收比也越大,善于发射的物体,必善于吸收同温 度下的黑体辐射。所以上述说法不正确。
13.在波长 λ <2 µ m 的短波范围内,木板的光谱吸收比小于铝板,而在长波( λ >2 µ m )范围内则
(3)重辐射面——辐射换热系统中,表面的净辐射换热量为零的表面被称为重辐射面,或称 绝热表面。 (4)遮热板——插入两个辐射换热表面之间用以削弱辐射换热的薄板。
16.如图所示,直径为 d 的圆柱表面及平面 AB 在垂直纸面方向均为无限长。试求平面与圆柱外表 面间的角系数 X AB ,e O 。
解:由图 8-14 所示,按交叉线法 X AB ,e O = 而 所以 由图中几何关系 α = 2 β = 2 arctan( 而 故 » = d α = d 2 arctan( t ) CD 2 2 H t X AB ,e O = d arctan( ) 2t H t ) H
解:特征长度为 L = V / As ,而 As = 2(0.20 × 0.16 + 0.16 × 0.80 + 0.20 × 0.80) = 0.64 m 2 所以 L= (0.20 × 0.16 × 0.80)m3 = 0.04m 0.64m 2
由此, hL (11.35W / m 2 ⋅ K )(0.04m) Bi = = = 0.0071 k 64W / m ⋅ K 采用集总热容法计算瞬态温度可给出很好的结果。
解: 由题意,物体内部热阻可以忽略,温度仅为时间的函数,一侧的对流换热和另一侧恒热流加 热作为内热源处理,根据热平衡方程可得控制方程为 ρ cV 初始条件: t τ = 0 = t0 引入过余温度 θ = t − t ∞ ,则 dθ + hAθ − Aqw = 0 ρ cV dτ θ = t0 − t∞ = θ 0 τ =0 上述控制方程的通解为 θ = Be 由初始条件有 故温度分布: θ = t − t∞ = θ 0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