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的历史资料 最佳答案
《七律·长征》参考资料:七律、长征经过
?七律·长征?参考资料:七律、长征经过七律: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
每首八行,每句七字。
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
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
七律·长征目录关于?长征?一诗的创作: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诗兴豪迈。
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和剧烈壮阔的战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令他的思绪自由弛骋。
他屡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屡次赋诗言志。
1935年9月28日,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即席朗诵了这首诗。
与?长征?诗相媲美的,也是对?长征?诗作出最好注解的还有一段同样出之于毛泽东笔端的美文,那就是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论及革命形势的一段: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长征又是宣言书。
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那么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
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不因此一举,那么广阔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七律长征的历史事件
七律长征的历史事件七律《长征的历史事件》一、毛泽东发起红军长征1927年,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发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战争。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捕,他带领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旅。
二、遵义会议确立了长征的战略方针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拥护中央、团结一致、为红军全力以赴”的战略方针,确立了长征的目标和战略策略。
三、红军长征途中遭受了许多艰难困苦在长征途中,红军面临了艰难困苦的环境和敌人的严密围剿。
长征途中,红军不仅面临了饥饿、寒冷、饥渴等物质上的困扰,还要应对敌人的疯狂追捕和狡猾的伏击。
四、红军长征中的创新战术与策略在长征途中,红军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战术与策略。
例如,他们采取了分散行动、游击战、地下活动等方式,成功躲过了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并最终完成了长征的任务。
五、红军长征的胜利与失败红军长征的胜利在于他们成功地保留了革命的力量,并在长征途中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与拥护。
然而,长征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许多革命者在长征途中因为疲劳、饥饿、战斗等原因牺牲。
六、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让中国共产党得以保留力量,也使得红军的声望大增。
长征过程中,红军与广大农民群众紧密联系,得到了人民的信任与支持,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七、长征的历史意义与价值长征是一次充满斗争与牺牲的伟大历程,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怕牺牲的精神。
长征的成功,使得中国共产党得以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和激励。
七律 长征
七律长征创作时间:长征,或称“七律·长征”,是毛泽东1935年10月创作的一首七律古体诗。
本诗写于1935年10月,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越过六盘山前。
创作背景: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后来,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1935 年1月,在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
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等十一个省。
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诗中生动、形象、概括地表现出红军战士那种不怕艰苦,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全诗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六年级上册第五课《七律长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课《七律· 长征》
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意思:岭山脉绵延千里,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
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情感: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意思: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只剩下十几根铁链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情感:“暖”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乐心情。
“寒”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与悲壮。
七律长征的历史资料__最佳答案
七律长征的历史资料最佳答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
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
这样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游戏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结尾这两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
“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这里的“三军”,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
但毛泽东希望并想信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
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长征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毛主席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七律长征全诗的意思及创作背景
七律长征全诗的意思及创作背景
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长征路上的⼀切艰难困苦,把千⼭万⽔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不过像翻腾着的细⼩波浪;乌蒙⼭⾼⼤雄伟,在红军眼⾥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七律·长征》
作者:⽑泽东
创作年代: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千⼭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泥丸。
⾦沙⽔拍云崖暖,⼤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千⾥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全诗译⽂
红军并不害怕探险的困难和障碍;把经历过成千上万⼭峰和⽔域的艰⾟和艰⾟视为⼀件很普通的事情。
武陵⼭脉如此⾼低错落,它们是⽆穷⽆尽的,但在红军的眼中,它们就像波浪⼀样慢慢翻滚。
乌蒙⼭是如此的雄伟,⽓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拍击着两岸⾼耸⼊云的⼭崖,给⼈以温暖的感受。
⼤渡河上泸定桥横跨东西两边,眼看只有下⼗⼏条铁索,使⼈感到⼀点的寒意;更让红军⾼兴的是岷⼭,到处是⽩雪,红军翻过岷⼭后,⼤家⼼情开阔,每个⼈脸蛋都笑开了。
创作背景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下旬,10⽉定稿。
这⾸七律是作于红军战⼠越过岷⼭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作为红军的领导⼈,⽑泽东在经受了⽆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壮丽的诗篇。
写七律长征的背景资料
写七律长征的背景资料创作背景:《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一、《七律长征》的历史背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敌,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在这短短的一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十几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城。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二、《七律长征》原文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七律长征》表达主旨《七律长征》,从题目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受,诗人从正面挺身而出,运酣畅之笔朝四面八方抒写,一首八行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担当了一个庞大的包罗万象的主题。
表达了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和乐观的革命情怀,以及红军对远征中艰难险阻的无所畏惧。
四、诗句鉴赏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宗明义,统领全篇。
开头一句首先指明长征的主体——英雄的红军。
壮山河,豪情万丈,充分表现了红军“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藐视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是写山,却将其戏称为“泥丸”,这也是写红军万里远征,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
在红军看来,“五岭”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
《七律长征》的历史事件
《七律长征》的历史事件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 年10 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的历史事件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 年10 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 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 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 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 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 个省,翻越18 座大山,跨过24 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 年10 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 年10 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七律长征题目解析
七律长征题目解析摘要:一、七律长征背景介绍1.创作时间2.创作背景二、长征题目解析1.七律体裁的特点2.长征题目含义三、诗文内容分析1.逶迤五岭2.磅礴乌蒙3.细浪泥丸4.红军不怕远征难四、诗文意义总结1.赞扬红军长征精神2.表达对革命胜利的信念正文: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主席于1935 年创作的一首七言诗。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壮丽场景,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勇敢无畏的长征精神。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七律长征的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35 年,那时正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时期。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战士们面临着种种艰难险阻,但他们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带领下,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正是这段伟大的历史,激发了毛泽东创作七律长征的灵感。
接下来,我们来解析一下长征题目的含义。
七律是一种古典诗歌体裁,要求诗篇有七个字一句,共四句,形成七个音节的规律。
这种体裁富有节奏感,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诗歌的意境。
而长征则是指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剿,进行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转移。
这两个词语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七律长征这一题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
在诗文中,毛泽东主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长征途中的壮丽景色。
例如“逶迤五岭”,描绘了五岭山脉的曲折蜿蜒,形象地展示了红军长征的艰辛;“磅礴乌蒙”,形容乌蒙山的气势磅礴,展示了红军战士们的雄心壮志;“细浪泥丸”,通过对比大小,表现出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的顽强精神。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七律长征的诗文意义。
这首诗赞扬了红军长征的英勇壮举,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在诗中,毛泽东主席以豪迈的笔触,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激励着红军战士们为了革命事业,勇往直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七律 长征的意思
七律长征的意思
摘要:
一、前言
二、七律长征的背景与意义
三、七律长征的内容解析
四、七律长征的艺术特点
五、结语
正文:
一、前言
七律长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诗篇,是毛泽东同志于1935年创作的。
这首诗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丽场景,展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七律长征的背景与意义
七律长征诞生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关键时刻。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长征。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剿,进行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转移。
七律长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它鼓舞了红军士气,坚定了信念,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七律长征的内容解析
七律长征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长征途中的艰苦历程。
诗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表现了红军战士面对艰难困苦的勇敢和坚定。
诗中还描绘了长征途中的壮丽景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通过对
自然景色的描绘,强调了红军战士在逆境中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四、七律长征的艺术特点
七律长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诗篇结构严谨,七言律诗的形式使诗篇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其次,诗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使读者身临其境。
最后,诗篇表达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五、结语
七律长征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诗篇,它展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律长征写作背景和诗
七律长征写作背景和诗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间进行的一次重要的战略行军。
长征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革命时期,这次行军被视为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转折点。
七律是一种固定格式的汉字诗体,由七句组成,每句七个字。
下面将介绍长征的背景以及长征题材下的七律诗。
长征背景:长征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27年至1937年的时期。
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与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
这些战争导致了中国共产党的失败,大批党员和红军士兵被杀害。
为了避免被国民党追捕和歼灭,中国共产党决定发起长征。
长征的目标是寻找战略转移的合适地点,重新组织红军并扩大共产党的势力范围。
长征的具体路线是在兵分多路的情况下进行,红军穿越高山、过河、渡湖、爬山、过沼泽等艰苦的地形,受到了艰苦的条件和国民党军队的追击。
长征题材下的七律诗:(下面是一个七律诗的例子)江山飞动正艰难,武士辗转国际间。
红河谷口风吹过,红岩崖下雨滂沱。
苦寻出梦魂痕迹远,数尺波涛刻骨留。
长征未了山云在,继往开来斗争高。
(下面是对这首七律诗的解读)这首七律诗描述了长征的艰难和中国红军的英勇。
首先,诗人通过“江山飞动正艰难”来形容战争时期国家的不安定和纷乱。
接着,他描述了红军士兵的艰辛和奋斗:“武士辗转国际间”,他们在长征中来回穿越。
下一句“红河谷口风吹过,红岩崖下雨滂沱。
”表达了长征过程中的恶劣天气和环境。
接下来的两句诗致敬了那些在长征中逝去的烈士:“苦寻出梦魂痕迹远,数尺波涛刻骨留。
”这表明长征是艰苦且危险的,但共产党和红军士兵为了实现理想和信仰,坚持不懈。
最后两句“长征未了山云在,继往开来斗争高。
”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士兵继续奋斗的决心,他们不会止步于长征,而是继续前进,推进中国革命。
以上的七律诗虽然只是一个例子,但能够准确的体现长征背景和题材所需表达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格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长征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同时,七律诗的规范格式和韵律美也能够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艺术性。
七律 长征
理解词意:
闲:1、没有事情做。
2、寻常;平常。
3、与正事无关。
吴起镇 岷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雪山
大渡河
红一方面军
五岭 金沙江
瑞金
25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 ),万水千山( )。
五岭( )腾( ),乌蒙( )走( ) 。 ( )水拍( 更喜( )( ),( ),( )桥横( )过后( )。 )。
25 七律 .长征
资料链接: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 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了战略大转 移,退出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 征。他们一方面要抵抗几十万的敌军疯狂围 追堵截,一方面又要不断地跋山涉水,在一 年的时间里,跨越了11个省,其间他们历经 无数次生死考验。终于,1935年10月,长征 即将胜利,毛主席回顾踏过的征程,激动地 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
《丰碑》
1935年5月,红军主力在毛主席率领 下,浩浩荡荡向云南进发。快到金沙江 畔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远远望去, 乌黑乌黑的一长列大山横在眼前,金沙 江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滚滚江水飞溅起 层层浪花,撞击着两岸的云崖,发出轰 轰的巨响。敌人为了阻挠红军北上,又 封锁各处海口,而且抢去了江面所有的 渡船。 但是红军战士按照灵活机动的战略 战术,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扰乱敌人 视线,同时又顺利地俘获了敌人侦察用 的两只船。结果,我军不费一枪一弹, 捉到俘虏六十多个,夺取了金沙江的主 要渡口。很快,红军所有大队人马,全 部胜利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 的包围圈,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 胜利。
岷山 泥丸
自读提示: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七律长征全解
七律长征全解摘要:一、前言二、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三、七律长征的内容解析1.红军不怕远征难2.万水千山只等闲3.五岭逶迤腾细浪4.乌蒙磅礴走泥丸5.金沙水拍云崖暖6.大渡桥横铁索寒7.更喜岷山千里雪8.三军过后尽开颜四、七律长征的艺术特点五、总结正文:【前言】《七律长征》是我国著名诗人毛泽东创作的一首描绘红军长征壮丽画卷的诗歌。
它以雄浑的笔力、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展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1934 年10 月,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举世闻名的长征。
长征历时一年多,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和生活。
1936 年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
【三、七律长征的内容解析】1.红军不怕远征难诗歌开篇即表达了红军面对艰难困苦的决心和勇气,强调红军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2.万水千山只等闲表现了红军长征途中,面对千山万水、艰难险阻,始终保持乐观态度和革命豪情。
3.五岭逶迤腾细浪描述了五岭山脉的壮美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红军的豪迈相互映衬。
4.乌蒙磅礴走泥丸描绘了乌蒙山的高大雄伟,红军战士如履平地,以坚强的意志征服自然的壮丽场景。
5.金沙水拍云崖暖描述了金沙江的波涛汹涌,红军战士英勇顽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6.大渡桥横铁索寒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展示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7.更喜岷山千里雪描绘了岷山雪景的美丽,红军战士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依然保持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
8.三军过后尽开颜展现了红军长征胜利后的喜悦心情,以及革命事业必将取得成功的信念。
【四、七律长征的艺术特点】《七律长征》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
诗歌内容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红军英勇精神的赞美,体现了诗歌的壮美风格。
七律长征全解
七律长征全解(原创版)目录1.七律长征的概述2.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3.七律长征的艺术特点4.七律长征的历史意义正文【七律长征的概述】《七律·长征》是一首描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程的诗歌,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毛泽东。
该诗通过七句律诗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全文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1934 年,中国工农红军为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艰苦的行军过程中,毛泽东目睹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风貌,深感红军的革命信念和英勇事迹值得赞颂,于是创作了这首《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的艺术特点】《七律·长征》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严谨。
全文分为七句,每句四字,共二十八个字,展现了律诗的严谨结构。
2.意境开阔。
诗中描绘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壮丽景色,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展现了自然景色与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完美结合。
3.抒情激昂。
诗中通过“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句,表达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无畏艰险的革命情怀。
【七律长征的历史意义】《七律·长征》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文学价值。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度的文学成就,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历史价值。
该诗通过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事件,对研究和传承长征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政治价值。
经典赏析:《七律·长征》
经典赏析:《七律·长征》《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经典赏析:《七律·长征》,欢迎大家阅读!《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⑶,万水千山只等闲⑷。
五岭⑸逶迤⑹腾细浪⑺,乌蒙⑻磅礴走泥丸⑼。
金沙⑽水拍云崖暖⑾,大渡桥⑿横铁索⒀寒⒁。
更喜岷山⒂千里雪,三军⒃过后尽开颜⒄。
词句注释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⑶难:艰难险阻。
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⑸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⑹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⑺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⑻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⑼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⑽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
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⑾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七律长征 解释
七律长征解释《七律长征》是中国现代作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七律诗。
该诗以长征为主题,描绘了中国红军长征的艰辛和英勇。
以下是对《七律长征》的详细解释:长征是指中国红军在1934年至1935年间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艰苦的徒步行军,最终到达陕北的一次伟大战役。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保卫革命根据地而进行的战略转移。
这次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之际的突围和胜利。
诗的开头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的决心和毫不畏惧的精神。
红军士兵经历了艰苦的徒步行军,跋山涉水,穿越险恶的地形和气候,但他们意志坚定,毫不退缩。
接下来的几句写道“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地理环境。
五岭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座连绵山脉,逶迤腾细浪形容山脉起伏曲折,如同波涛。
乌蒙是指贵州境内的大山,磅礴走泥丸形容山势险峻,道路艰难。
这些景物的描绘凸显了长征路上的艰辛和困难。
接下来的几句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自然环境。
金沙水是长江的支流,拍云崖暖形容阳光照射下的山崖。
大渡桥是长江上的一座重要桥梁,横铁索寒形容桥上的铁索凌空悬挂,寒意逼人。
这些景物的描绘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变幻莫测的气候和峻峭的地形。
最后几句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岷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大山,千里雪形容山上的积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形容红军战士们成功完成长征后的喜悦和胜利。
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长征胜利后的欢乐和红军战士们的豪情壮志。
《七律长征》通过描绘长征途中的艰辛和胜利,表达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和坚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的革命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传诵和赞颂。
七律长征时的写作背景
七律长征时的写作背景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为了追求革命胜利、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进行的一次艰苦卓越的历史远征。
在这段时期里,无数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坚定地站在人民的一边,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却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的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这一段革命史被许多文学家和文化艺术工作者所关注和描绘,他们以各种方式记录下这段伟大时代的历史瞬间。
本文将介绍长征时期的写作背景,探讨文学艺术在长征中的作用,以及留下的经典作品。
长征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深重困境中。
国共内战愈演愈烈,民族危机愈发严峻,社会百姓遭受着巨大的苦难。
共产党内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使得红军在毛泽东领导下被迫踏上了艰辛的长征之路。
这段长征之路,饱含着民族振兴的期望和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同时也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血泪和热血。
在这种特殊背景下,许多文学家积极投身其中,以文艺照亮长征的道路,为长征精神注入新的动力。
在长征时期,文学艺术对于革命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众多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都是文化人,其中包括了许多文学家和诗人。
他们在艰苦的长征环境中,踏着行军的步伐,用诗歌、文言文、小说、连环画等形式,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和对革命的热爱。
这些文学作品以鲜明的立场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长征途中的艰险与困苦,更传递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除了红军战士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外,还有部分文化工作者积极参与到长征事业中,并创作了一些经典作品。
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和朱自清的《长征》。
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向广大人民解释了长征的意义和背后的历史背景,使人们对这段伟大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一首以长征为主题的七律诗。
整首诗描绘了红军在长征中的艰辛、坚韧与英勇,抒发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
诗中展示出红军坚持长征的理念和对中华民族解放最终胜利的信念,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和启示。
七律长征的意思和注释
七律长征的意思和注释七律是一种七句的律诗,每句五个字,且有规定的押韵方式。
《长征》是毛泽东所作的一首七律,描写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必胜的信念。
本文将从长征的背景、长征的意义、七律的结构和诗句的解读四个方面来解释《长征》这首诗的意思。
一、长征的背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中的一次重要事件,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
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国民党政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后,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长征。
红军先后经过湘江、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地,最后到达陕北,与当地的抗日力量汇合。
长征中,红军遭受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最终成功完成了长征的任务。
二、长征的意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壮举,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长征的成功实现了红军的转移,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长征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最后,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典范,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三、七律的结构《长征》这首诗是一首七律,每句五个字,共七句。
按照七律的结构,每句的押韵方式为“aabbccd”。
“a”、“b”、“c”三种韵脚交替出现,使得整首诗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四、诗句的解读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句话表达了红军不惧艰难险阻的信念,也表现了共产党人的不屈不挠精神。
在长征中,红军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但他们依然坚定不移地前进。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句话描绘了红军在长征中跋涉的艰辛,五岭山脉和乌蒙山脉都是险峻的地形,红军不得不面对大大小小的山川。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句话描绘了长征中的两个重要场景,金沙江和大渡河。
金沙江是一个激流险滩,红军必须要冒着生命危险才能渡过。
大渡河则是一个长长的铁索桥,红军必须要在冰天雪地之中过桥。
七律长征讲解
七律长征讲解
摘要:
一、七律长征的概述
二、七律长征的历史背景
三、七律长征的文学价值
四、七律长征的当代意义
正文:
一、七律长征的概述
七律长征是一首描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程的七言律诗,作者为毛泽东。
全文共八句,六十四个字,简洁明了地勾勒出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
这首诗既表现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的斗志,又展示了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堪称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七律长征的历史背景
1934 年,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红军在战斗中损失惨重,党中央决定实施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战士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在1936 年与陕北红军会师,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
三、七律长征的文学价值
七律长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现代诗歌的典范之作。
首先,它以七言律诗的形式,严谨押韵,对仗工整,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其次,全文主题鲜明,描绘了长征的生动画面,展现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最后,七律长征具有极高的思想性,深刻反映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
义,成为激励后人继续奋斗的强大动力。
四、七律长征的当代意义
时至今日,七律长征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其次,它激励我们学习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最后,它教育我们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七律长征》知识点
《七律长征》知识点《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有关七律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二、创作背景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其他红军部队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
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见线路图)。
在整个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诗兴豪迈。
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和激烈壮阔的战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令他的思绪自由驰骋。
他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志。
1935年9月28日,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即席朗诵了这首诗。
三、《七律长征》解释《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律长征的历史资料最佳答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
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
这样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游戏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结尾这两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
“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这里的“三军”,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
但毛泽东希望并想信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
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长征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毛主席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诗人就长征的题材写过《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这些诗都是写一景一地,并以此来表达心情,着重在于侧写。
而这首《长征》,从题目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受,诗人从正面挺身而出,运酣畅之笔朝四面八方抒写,景致转换向前,一首八行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担当了一个庞大的包罗万象的主题。
如今“长征”这个词语已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频频使用的一个词语(含有丰富的引伸意义),它是毛主席毕身提倡的一个主题——继续革命的主题。
那就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要不停步,要前进,前进,更前进。
即便在邓小平时代改革开放的草创时期,就曾提出出自“长征”的一个口号: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全国青年争当“新长征的突击手”,它的意义是重大的。
犹如诗人毛泽东在夺取江山后也说过类似的话,万里长征只迈开了第一步,同志们任重而道远。
打了江山还要建设江山,这些都真正形同长征。
而且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长征也比喻一个人应一生奋斗,自强不息,冲锋不止,直到生命的尽头。
再推而广之于全人类,任何一个人的一生不正好就是各自的一场长征吗?由此可以想见这个词语的幅射面,及博大丰富的意义了。
在我们中国更是如此,不仅有“新长征的突击手”,还有任何新的领导人出来都要提出新时期及新时期的任务,而新时期就意味着新长征,新长征就是指新奋斗。
我在此仅举一真实的例子,说明“长征”在我们生活中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文化语境的魅力。
那是1988年初春,我同重庆的一个好朋友李光来往密切,据他说,他的父亲是杨尚昆过世的夫人李伯钊的哥哥。
因此杨尚昆来重庆时(当时他任国家主席),李光作为亲威拜见了长辈。
当他对我谈起此事时,他说(形象是坚定傲气的):“他们(指杨尚昆及老一辈革命家)是老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而我们(指他自己)都正在经历新长征,靠自己在新时期闯出一条路来。
”的确李光当时正轰轰烈烈地开办公司,同时也是一个抒情的吉它手和艺术歌曲的热爱者,他对美有一种感受和向往,当他想把这种让我们再慢一点进入《七律·长征》这首诗具体的美境吧,让我们重温一遍诗人自己对长征之美的解释:“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
长征又是宣言书。
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
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引自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这首诗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一开场就道出红军不怕艰难,视万水千山的漫漫征途为小事一桩。
在此不仅写了红军不惧自然界的困难,也明显地暗示了围追堵截的敌军更不值一提,对于红军来说,他们只是等闲之辈,不堪一击。
接着颔联、颈联四句从首联所营造的浩大的外在与内在的空间中脱颖而至,进入具象的细部勾勒,诗人从容地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是“万水千山”。
诗人开始习惯自然地运用他精湛的典型毛氏诗艺的剑法,优美而具神奇效果的地理名称以及动词。
连继出现“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这一连串的地理名词递进(毛诗特点,前面论及,此不赘述)不仅是交待了故事的递进,也交待了心理感受所引起的层层情绪递进。
艺术造型上也显得极为工整,从山再到水。
是什么山呢?“逶迤”、“磅礴”之崇山高岭,但在诗人的眼里却如小小细浪以及小小的泥丸,不足挂齿也,其实质是艺术地再现了红军不屑于万般艰难险阻,视之为小事。
这个再现的艺术过程中通过行云流水般的对比及夸张来达成的,得来并不费功夫,全仗经年历月的生活观察及艺术修养。
那么又是什么水呢?金沙江水拍打温暖的悬崖,意境美妙绝伦,风景本身就如诗如画,作者在此没有正面描写巧渡金沙江的战斗,因当时情况亦是紧急的。
1935年5月3日,中央红军干部团在后有强大敌军的追击下在云南禄功绞车渡,仅用七只小船,经过九天九夜偷渡过了金沙江,全歼对岸守敌,甩掉了追兵,突破了重围。
对于这次如此惊险的胜利,诗人运用象征主义的通感艺术手法把严酷的战斗隐了下去,却把寒冷的江水写得温暖如春,它正怀以从容不迫的欣喜之气缓缓拍打着夹江的悬崖,诗人得以在江畔流露出胜利的宛若春水般的欢悦。
紧接着是冰冷的铁索桥横跨在大渡河上。
红军抢夺泸定桥是长征中最英勇、最不可思议的激战,虽不是大规模的人海战,却是显现单独个人的天才精兵之战,铁血亡命之战,旋风般的理想之战,真正堪称红军之鹰飞过了泸定桥。
那时,红军刚过了金沙江,“跳出了数十万敌人围追堵击的圈子,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刘伯承《回顾长征》)。
随即而至的强渡大渡河谈何容易。
连太平天国时的一代名将石达开也身败于大渡河,竟是英雄末路,可悲可叹。
但红军在大诗人毛泽东的率领下,一举冲桥成功,那就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十八勇士全身武装,攀踏着悬空的寒冷铁索,拿了敌人的桥头堡。
后继部队才得以跟进踏桥过了大渡河。
对于这一次惊天动地的恶战,诗人仅用“铁索寒”三字便已使场面栩栩如生、英勇激烈了。
这二句中的一“暖”一“寒”二字,含有不尽之意味,张弛奔竞,起落生姿,不露拔工而又有天然之光辉。
最后二行(即尾联),诗人终于发出出自肺腑的赢得长征胜利后的喜悦之情,二万五千里转战的目的地已经到达,三军大会师近在眼前,全军上下都在喜笑颜开。
按毛主席1958年12月21日的批注:“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晋国所说的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
”“更喜”二字用得好,有婉转回肠之意,喜上加喜之概;“三军”用得妙,这个词语本来就是自然带有古汉语之美,加上按前面毛主席自己的说法是指当时的红一、二、四方面军,这古意盎然的“三军”又凭添了当代汉语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