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能力提升训练6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含答案)
D.Zr+CH4→CH—Zr···H3ΔH=+39.54kJ•mol-1
二、原理综合题
16.研究氨的合成和分解对工业生产和防治污染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N≡N
N—H
436
946
391
氨分解反应 的活化能 ,由此计算合成氨反应 的活化能 _______ 。
15.金属插入CH4的C—H键形成高氧化态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反应频繁出现在光分解作用、金属有机化学等领域,如图是CH4与Zr形成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整个反应快慢,由CH2—Zr···H2→状态2反应决定
B.Zr+CH4→CH3—Zr···H活化能为213.67kJ•mol-1
A.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B.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C.5NH4NO3 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D.反应N2(g)+3H2(g)⇌2NH3(g)△H=-92kJ/mol放出热量9.2kJ时,转移电子小于0.6NA
D.步骤①2Fe3+(aq) + 2I-(aq) = I2(aq) + 2Fe2+(aq) ΔH1;步骤②2Fe2+(aq) + (aq) = 2Fe3++ 2 (aq) ΔH2,则ΔH1> ΔH2
12.如图为氟利昂(如CFCl3)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 Mg =Mg2++ 2Ag+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Mg为电池的正极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C.Cl-移向负极D.电流由镁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2.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6A+3DB.反应进行到1s时,υ(A)=υ(D)C.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D.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s)−13.三元电池成为2019年我国电动汽车的新能源,其充电时总反应为:LiNi x Co y Mn z O2+6C(石墨)=Li1-a Ni x Co y Mn z O2+Li a C6,其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两极之间有一个允许特定的离子X通过的隔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允许离子X通过的隔膜属于阴离子交换膜B.充电时,A为阴极,Li+被氧化C.可从无法充电的废旧电池的石墨电极中回收金属锂D.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Li1-a Ni x Co y Mn z O2+aLi++ae-=LiNi x Co y Mn z O24.两电极用导线连接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不考虑溶液中溶解的氧气的影响),你认为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选项A B C D 电极材料Zn Fe Cu Al电极材料Cu Zn Ag Sn电解质溶液CuCl2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NaOH溶液A.A B.B C.C D.D5.运用DFT计算研究HCOOH在不同催化剂(Pd和Rh)表面分解产生H2的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COOH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是一个吸热过程B.HCOO*+H*═CO2+2H*是该历程的决速步骤C.该反应过程中存在C-H键的断裂和C=O键的生成D.Pd和Rh作催化剂时HCOOH分解产生H2的反应热相同6.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 -+H 2O=Cl -+Mg(OH)2↓,图乙是含Cr 2O 72-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发生的还原反应是Mg 2++ClO -+H 2O+2e -=Cl -+Mg(OH)2↓B .图乙中Cr 2O 72-向惰性电极移动,与该极附近的OH -结合,转化成Cr(OH)3除去C .图乙电解池中,若有0.84 g 阳极材料参与反应,则阴极会有168 mL (标准状况)的气体产生D .若图甲燃料电池消耗0.36 g 镁产生的电量用以图乙废水处理,理论上可产生1.07g 氢氧化铁沉淀 【答案】A 【详解】A .该原电池中,镁作负极,负极上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反应为Mg-2e -=Mg 2+,电池反应式为Mg+ClO -+H 2O=Cl -+Mg(OH)2↓,正极上次氯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可得正极还原反应为Mg 2++ClO -+H 2O+2e -=Cl -+Mg(OH)2↓,A 正确;B .图乙中惰性电极为阴极,Fe 电极为阳极,则Cr 2O 72-离子向金属铁电极移动,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与惰性电极附近的OH -结合转化成Cr(OH)3除去,B 错误;C .图乙的电解池中,阳极反应式是Fe-2e -=Fe 2+,阴极反应式是2H ++2e -=H 2↑,则n (Fe )=0.8456/gg mol=0.015mol ,阴极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0.015mol×22.4L/mol =0.336L ,C 错误;D .由电子守恒可知,Mg ~2e -~Fe 2+,由原子守恒可知Fe 2+~Fe(OH)3↓,则n (Mg )=0.3624/gg mol=0.015mol ,理论可产生氢氧化铁沉淀的质量为0.015mol×107g/mol=1.605g ,D错误; 答案选A 。
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概念辨析 反应热概念判断和比较类试题
[母题 1] 已知反应:①101 kPa 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大于 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 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的中和热 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放出 57.3 kJ 热量
6.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 ΔH 表示反应进行到底(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如:2SO2(g)+ O2(g)===2SO3(g) ΔH=-197 kJ/mol 是指 2 mol SO2(g)和 1 mol O2(g)完全转化为 2 mol SO3(g)时放出的能量。 若在相同 的温度和压强时,向某容器中加入 2 mol SO2(g)和 1 mol O2(g)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Q,因反应不能完全转化生成 2 mol SO3(g),故 Q<197 kJ。
答案:D
解析:本题将燃烧热与反应热的计算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融合在一起,解答时要紧扣燃烧热的相关概念,注意热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乙醇与汽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9,即 1 mol 该混合物中含有 0.1 mol 乙醇和 0.9 mol CxHy。0.1 mol 乙 醇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1 366.8 kJ/mol×0.1 mol=136.68 kJ,又 知 1 mol 混合物完全燃烧共放出 Q kJ 热量,则普通汽油的燃 烧热为(Q-136.68)/0.9 kJ/mol,据此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原则可判断选项 D 正确。
2021年高三化学复习: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 含答案
2021年高三化学复习: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能发生D、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发生2. 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气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水煤气反应⑦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A.①④⑦B.②③⑥C. ①④⑤D.②④⑥⑦3.已知:H2(g)+F2(g) =2HF(g) △H=-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4.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436kJ 的能量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243kJ 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 HCl分子时释放 431kJ 的能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H2(g) + Cl2(g) = 2HCl(g)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kJ/mol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kJ/mol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1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kJ/mol5.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6.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均为正值):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Q1>Q2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生成1 mol HCl气体时放出Q1热量D. 1mol 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 HBr(1)具有的能量7. 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2A(g)+B(g) ===2C(g) △H<0B. 2A(g)+B(g) ===2C(g) △H>0C. 2A+B===2C △H<0D. 2C ===2A+B △H<08.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9.在烃分子中去掉2个氢原子变成碳碳双键是吸热反应,而1,3-环己二烯失去了2个氢原子,变成苯是放热反应,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问题正确的是( ).A.1,3-环己二烯比苯稳定B.苯比1,3-环己二烯稳定C.1,3-环己二烯加氢是吸热反应 D.苯加氢生成环己烷是吸热反应10.化学反应N2+3H2= 2NH3的能量变化如题13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3H2(g) = 2NH3(l);⊿H = 2(a—b—c)kJ·mol-1B. N2(g)+3H2(g) = 2NH3(g) ;⊿H = 2(b—a)kJ·mol-1C.N2(g)+H2(g) = NH3(l) ;⊿H = (b+c—a)kJ·mol-1D.N2(g)+H2(g) =NH3(g) ;⊿H = (a+b)kJ·mol-111.已知299 K时,合成氨反应 N2 (g ) + 3H2 ( g )2NH3 ( g ) △H =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A.一定大于92.0 kJ B. 一定等于92.0 kJ C. 一定小于92.0 kJ D. 不能确定12.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C.1 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 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 kJ二.填空题13.红磷 P (s)和 Cl2(g)发生反应生成 PCl3(g)和 PCl5(g)。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将5.6 g铁粉投入盛有100mL 2mol/L稀硫酸的烧杯中,经2min反应完全。
如果反应前后浓液的体积不变,则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A.v(Fe)=0.5mol/(L·min)B.v(H2SO4)=1mol/(L·min)C.v(FeSO4)=0.5mol/(L·min)D.v(H2)=0.5mol/(L·min)2.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分两步基元反应:H2O2+I- →H2O+IO- 慢 H2O2+IO- → H2O+O2+I- 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v (H2O2)=v (H2O)=v (O2) B.IO-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C.反应活化能为98 kJ·mol-1D.反应速率由IO-浓度决定3.一种以联氨(N2H4)为燃料的环保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显弱酸性,电池工作时产生稳定无污染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极M充入N2H4,每消耗1molN2H4,会有4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B.该燃料电池工作时,化学能只能转化为电能C.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电极总反应式为N2H4+O2=N2+2H2O,电解质溶液的pH始终不变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目的A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I-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氯水,然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Fe2+C在盛有漂白粉的试管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证明硫酸具有还原性D 将3 LSO2和1 LO2混合通过灼热的V2O5充分反应,产物先通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验证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A.A B.B C.C D.D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观察现象证明其中含有K+B 将等浓度等体积的KI溶液和FeCl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中存在平衡:3+-2+22Fe+2I2Fe+IC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CuSO4作反应的催化剂D蒸发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溶液制备无水AlCl3A.A B.B C.C D.D6.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通过外电路从a极流向b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D.每转移0.2 mol电子,在负极上消耗标况下1.12 L的O27.如图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此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石墨电极的反应式:O2+2H2O+4e-=4OH-C.电子由石墨电极经导线流向Cu电极D.电池的总反应式:2Cu+O2+4HCl=2CuCl2+2H2O8.如图a为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X、Y、Z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提高卷(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该电池中电极a 是正极B .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a 通过导线流向电极bC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 2+4H ++4e -=2H 2OD .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 2+O 2=2H 2O2.对于反应A(g)+3B(g)2C(g)+2D(s),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 .v (A)=0.2mol/(L·s) B .v (B)=0.2mol/(L·s) C .v (C)=0.3mol/(L·s) D .v (D)=0.4mol/(L·s) 3.5.6 g 铁粉与100 mL 1mol/L 的稀盐酸反应时,为了使反应平缓进行且不改变H 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NaOH 溶液 ②改用200mL 0.5mol/L 的盐酸 ③加NaCl 溶液④CuSO 4固体 ⑤加CH 3COONa 固体 ⑥加NH 4Cl 固体A .②③⑤B .②⑤⑥C .①②⑥D .①②⑤4.100mL6mol•L -1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可向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A .碳酸钠固体B .加CH 3COONa 固体C .水D .硫酸锌溶液5.一定温度下,将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 2COONH 4)置于真空密闭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达到分解平衡:NH 2COONH 4(s)2NH 3(g)+CO 2(g)。
下列可以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B .NH 3与CO 2的质量比保持不变C .2v (NH 3)=v (CO 2)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6.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s)3B(g)2C(g)D(g)++,经2min 达到平衡状态,此时B 反应了1.2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充入2N (不参与反应)使压强增大可加快反应速率B .0~2min 内,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4mol L min --⋅⋅C .平衡状态时,B 、C 的反应速率相等D .0~2min 内,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2mol L min --⋅⋅7.2SO 2(g)+O 2(g)25V O Δ2SO 3(g) △H =-196.6KJ/mol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2020-2021化学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6)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6)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章末综合测评(六)化学反应与能量(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选项描述的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答案]D2.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图Ⅰ图ⅡA.有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B.图Ⅰ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图Ⅱ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B[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有新物质生成,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A项正确;图Ⅰ所示的装置不能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化学能不能转变为电能,B项错误;根据图像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项正确;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成键需要放出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D项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键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能量变化,所以能量变化也一定会引起化学变化B.所有化学变化的能量都可以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C.所有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D.化学变化一定会引起物质种类的变化,所以反应体系内物质种类变化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C[能量变化不一定会引起化学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A错误;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B错误;物质种类发生变化不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D错误.]4.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B.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C.A与C的能量差为E4D.A B反应,反应时一定要加热A[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三种化合物中C的能量最低,则C 最稳定,故A正确;由图像可知,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第二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A与C的能量差ΔH=E1+E3-E2-E4,故C错误;A B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无关,即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故D错误.]5.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储存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 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已知键能是指断开1 mol化学键变为气态原子时所放出的能量,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N≡N F—F N—F键能/(kJ·mol-1)941。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6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含解析)
学习资料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例1.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 2++Br 2==2Fe 3++2Br − ②2Br −+Cl 2==Br 2+2Cl −③2Fe 3++2I −==2Fe 2++I 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 2>Br 2〉Fe 3+〉I 2B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 −〉Fe 2+〉Br −>Cl −C .②中当有1mol Cl 2被还原时,可生成1mol 氧化产物D .Br 2与I −不能反应 【解析】A .①2Fe 2++Br 2==2Fe 3++2Br −中Br 2的氧化性大于Fe 3+,②2Br −+Cl 2==Br 2+2Cl −中Cl 2的氧化性大于Br 2,③2Fe 3++2I −==2Fe 2++I 2中Fe 3+的氧化性大于I 2,所以氧化性大小顺序为:Cl 2>Br 2>Fe 3+>I 2,故A 正确;B .①2Fe 2++Br 2==2Fe 3++2Br −中还原性Fe 2+>Br −,②2Br −+Cl 2== Br 2+2Cl −中还原性Br −>Cl −,③2Fe 3++2I −==2Fe 2++I 2中的还原性I −〉Fe 2+,所以还原性大小顺序为:I −〉Fe 2+〉Br −〉Cl −,故B 正确;C.在②2Br −+Cl 2==Br 2+2Cl −中,氧化产物是Br 2,则根据方程式可知1mol Cl 2~1mol Br 2,所以当有1mol Cl 2被还原时,可生成1mol 氧化产物Br 2,故C 正确;D .根据A 项中的判断可知氧化性:Br 2>I 2,则可以发生2I −+Br 2==I 2+2Br −,故D 错误。
此题答案选D 。
【答案】D例2.实验室用下列方法制取氧气①4HCl(浓)+MnO 2错误!MnCl 2+Cl 2↑+2H 2O ;②4HCl(浓)+O 22Cl 2+2H 2O③2KMnO 4+16HCl=2KCl+2MnCl 2+5Cl 2↑+8H 2O试比较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氧化能力的强弱 . 1.应用①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2.应用② 依据化学反应条件和反应程度进行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几种方法【解析】根据方程式①4HCl(浓)+MnO 2错误!MnCl 2+Cl 2↑+2H 2O ;②4HCl(浓)+O 22Cl 2 +2H 2O ;③2KMnO 4+16HCl=2KCl+2MnCl 2+5Cl 2↑+8H 2O 知,③没有反应条件,①的反应条件是加热,②的反应条件是加热和催化剂,反应条件越少的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发生,越容易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所以氧化性最强的是高锰酸钾,其次是二氧化锰,最后是氧气,故为:KMnO 4〉MnO 2〉O 2。
2021届高三二轮化学总复习训练 化学反应与能量【有答案】
1.已知:
则 为()
A.
B.
C.
D.
2.用 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废旧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已知:
①
②
③
在 溶液中,1 mol 与 反应生成 的反应热 等于( )
A. B.
C. D.
3.依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与 所具有的总能量比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
C. D.
9. 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 的12000~2000倍。已知断开1mol 键吸收的能量为946kJ,断开1 mol F F键吸收的能量为154.8kJ,断开1molN F键吸收的能量为283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B. 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7.硅烷是一种易自燃的气体,用晶体硅和氢气合成硅烷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 均为正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成硅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总反应的活化能为
C.Si H键的键能为
D. 中C H键的键能小于 中Si H键的键能
8.在298K、101kPa时,已知:
则 与 和 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D.如果 吸收能量后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仍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
10.有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金刚石的燃烧热 =-395 ,则x的值为( )
化学键
C==O
O==O
C—C
键能/kJ·mol-1
x4Βιβλιοθήκη 8.8345.6A.619.7B.792.5C.1239.4D.1138.1
11.已知: ; 。现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L 1 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 ,,则 、 和 的大小关系为()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达标练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选择题1.现代生产氨的工业方法是以天然气、水煤气、石油气中的氢与空气中的氮进行氨的直接合成,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并且要消耗大量的天然气等燃料。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电化学技术,他们在由氮气和水构成的原型太阳能电池内,实现常温常压下生产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种固氮方法,前者副产品为CO2,后者无副产品B.新的制氨方法可以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新的制氨方法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D.氮气极稳定,两种方法都需要催化剂以降低活化能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降低活化能B.废电池需回收,主要是要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C.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3.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H2==CH—CH==CH2(g)+2H2(g)―→CH3CH2CH2CH3(g)ΔH=-236.6 kJ·mol-1CH3—C≡C—CH3(g)+2H2(g)―→CH3CH2CH2CH3(g) ΔH=-272.7 kJ·mol-1由此不能判断()A.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B.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C.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D.一个碳碳三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的键能之和的大小4.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 O x-(x=0,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离子中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EB.上述离子中最稳定的是AC.C B+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l O O-(aq) Cl O O-(aq)+ClO-(aq)ΔH=-76 kJ·mol-1D.B A+D的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5.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202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已知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时发生反应: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Fe2+是还原剂,O2是还原产物B.4 mol Na2O2在反应中共得到8N A个电子C.Fe(OH)3是氧化产物,每生成4 mol Fe(OH)3反应过程中共转移电子6 mol D.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再转化为红褐色沉淀【答案】C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s)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B.ΔH=+(a-b) kJ·mol-1C.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小a、b的差值D.1 mol A2和1 mol B2完全分解为气态原子需吸收a kJ能量[答案] B3、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将乙醇滴入酸性K2Cr2O7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B.将SO2滴入盛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C.将H2C2O4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D.将葡萄糖溶液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至沸腾,出现红色沉淀【答案】B4、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
已知燃烧1 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 kJ,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ΔH为()A.3.8×104 kJ·mol-1B.-3.8×104 kJ·mol-1C.3.4×104 kJ·mol-1D.-3.4×104 kJ·mol-1【答案】D5、已知:Fe2O3(s)+32C(s)===32CO2(g)+2Fe(s)ΔH1=+234.1 kJ·mol-1①C(s)+O2(g)===CO2(g)ΔH2=-393.5 kJ·mol-1②则2Fe(s)+32O2(g)===Fe2O3(s)的ΔH是()A.-824.4 kJ·mol-1 B.-627.6 kJ·mol-1C.-744.7 kJ·mol-1 D.-169.4 kJ·mol-1【答案】A6、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 x(s)+yH2(g)MH x+2y(s)ΔH<0达到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1)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讲义及答案)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一定温度时,向2.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 2和1 mol O 2,发生反应:2SO 2(g)+O 2(g)2SO 3(g)。
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 / s 0 2 4 6 8 n(SO 3) / mol0.81.41.8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在前2 s 的平均速率v (O 2) = 0.4 mol·L -1·s -1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 L ,平衡常数将增大C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 mol SO 3,达到平衡时,SO 3的转化率小于10%D .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 mol SO 2、1 mol O 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32n SO n O 减小 【答案】C 【详解】A.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当n (SO 3)=1.8mol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在前2s 的平均速率v (SO 3)=0.8mol÷2L÷2s =0.2mol·L -1·s -1,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v (O 2)=0.5v (SO 3)=0.5×0.2mol·L -1·s -1=0.1mol·L -1·s -1,故A 错误; B.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与压强、物质浓度都无关,故B 错误;C.原平衡,SO 2的转化率为1.8mol÷2mol×100%=90%。
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SO 3时,将建立等效平衡,SO 3的转化率等于10%,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充入4 molSO 3,相当于对原平衡加压,SO 3的转化率减小,应小于10%,故C 正确;D.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molSO 2、1molO 2,相当于缩小容器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加,氧气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32n SO n O 增大,故D 错误。
2021届高考人教化学二轮固基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
2021届高考人教化学二轮固基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固基练:化学反应与能量1、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s, 单斜)=S(s,正交)ΔH=+0.33 kJ/mol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C.①式表示断裂1 mol O2(g)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g)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D.②式表示一个正交硫分子和一个O2分子反应生成一个SO2分子放出296.83 kJ的能量2、(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C.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2SO2(g)+O2(g)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B.已知2C(s)+2O2(g)===2CO2(g)ΔH1,2C(s)+O2(g)===2CO(g)ΔH2,则ΔH1<ΔH2C.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数值均为57.3 kJ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4、合理利用燃料,减少污染,符合“绿色奥运”理念。
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B.氢气是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的燃料C.乙醇是比汽油更环保、不可再生的燃料D.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可再生的化石燃料5、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ΔH1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ΔH2③Sn(s、灰)Sn(s、白)ΔH3=+2.1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1>Δ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6、已知: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12H2O(l)===2H2(g)+O2(g)ΔH=+571.6 kJ·mol-1那么,1 g H2与1 g CH4分别完全燃烧后,放出热量的数值之比约是() A.1∶3.4 B.1∶1.7C.2.6∶1 D.4.6∶17、已知在25 ℃、101 kPa下,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2+O2===2H2OΔH=-142.9 kJ/molB.2H2(g)+O2(g)===2H2O(l)ΔH=-142.9 kJ/molC.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D.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8、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CO(g)+12O2(g)===CO2(g) ΔH=-282.9 kJ/mol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 kJ热量,同时生成3.6 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 B.1∶2C.1∶1 D.2∶39、在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 2S(g)+32O 2(g)===SO 2(g)+H 2O(g) ΔH 12H 2S(g)+SO 2(g)===32S 2(g)+2H 2O(g) ΔH 2H 2S(g)+12O 2(g)===S(g)+H 2O(g) ΔH 32S(g)===S 2(g) ΔH 4则ΔH 4的正确表达式为( )A .ΔH 4=23(ΔH 1+ΔH 2-3ΔH 3)B .ΔH 4=23(3ΔH 3-ΔH 1-ΔH 2)C .ΔH 4=32(ΔH 1+ΔH 2-3ΔH 3)D .ΔH 4=32(ΔH 1-ΔH 2-3ΔH 3)10、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 .白磷比红磷稳定C .S(g)+O 2(g)===SO 2(g) ΔH 1,S(s)+O 2(g)===SO 2(g) ΔH 2,则ΔH 1>ΔH 2D .CO(g)+H 2O(g)===CO 2(g)+H 2(g) ΔH 1>011、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烯气体时生成1 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 ,则乙烯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 2H 4(g)+3O 2(g)===2CO 2(g)+2H 2O(l) ΔH =-2b kJ/molB.C2H4(g)+3O2(g)===2CO2(g)+2H2O(l) ΔH=+2b kJ/molC.2C2H4(g)+6O2(g)===4CO2(g)+4H2O(l) ΔH=-2b kJ/molD.2C2H4(g)+6O2(g)===4CO2(g)+4H2O(l) ΔH=+b kJ/mol1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2(g)===CO2(g)ΔH1C(s)+12O2(g)===CO(g)ΔH2②S(s)+O2(g)===SO2(g)ΔH3 S(g)+O2(g)===SO2(g)ΔH4③H2(g)+12O2(g)===H2O(l)ΔH52H2(g)+O2(g)===2H2O(l)ΔH6④CaCO3(s)===CaO(s)+CO2(g)ΔH7CaO(s)+H2O(l)===Ca(OH)2(s)ΔH8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13、一定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关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ΔH1>ΔH2 B.ΔH2<ΔH3C.-ΔH1=ΔH2+ΔH3 D.ΔH1+ΔH3>ΔH214、氮氧化物污染日益严重,请分析下列与NO、NO2有关的试题,然后填空。
2021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 全国II卷—化学反应与能量
2021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 全国II 卷—化学反应与能量1.硅烷是一种易自燃的气体,用晶体硅和氢气合成硅烷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a b c 、、均为正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成硅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43Si(s)2H (g)SiH (g)ΔkJ mol H c -+==-⋅B.总反应的活化能为1()kJ mol a b -+⋅C.Si —H 键的键能为1kJ mol 4a b c -++⋅D.4CH 中C —H 键的键能小于4SiH 中Si —H 键的键能2.2BeCl 是有机反应的催化剂。
铍和氯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E 是正反应的活化能B.该反应的0H ∆<C.加入催化剂,H ∆减小D.21E -E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2(,)O (g)CO (g)C s +石墨 11393.5kJ mol H -∆=-⋅②2222H (g)O (g)2H O(l)+ 12571.6kJ mol H -∆=-⋅③4222CH (g)2O (g)CO (g)2H O(l)++ 13890.3kJ mol H -∆=-⋅则242C(s,)4H (g)2CH (g)H +∆=石墨( )A.174.8kJ mol -+⋅B.1159.6kJ mol --⋅C.174.8kJ mol --⋅D.1149.6kJ mol --⋅4.向23Na CO 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322HCO aq H (aq)CO (g)H O(l)-++=+为放热反应B.2322CO (aq)2H (aq)CO (g)H O(1)-++=+123H H H H ∆=∆+∆+∆C.12H H ∆>∆,23H H ∆<∆D.2322H CO (aq)CO (g)H O(1)=+,若使用催化剂,则3H ∆变小 5.用4CH 催化还原2NO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14222CH (g)4NO (g)4NO(g)CO (g)2H O(g)574kJ mol H -+=++∆=-⋅②14222CH (g)4NO(g)2N (g)CO (g)2H O(g)1160kJ mol 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反应①可知14222CH (g)4NO (g)4NO(g)CO (g)2H O(1)574kJ mol H -+=++∆>-⋅B.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C.若用标准状况下44.48L CH 还原2NO 至2N ,放出的热量为173.4kJD.若用标准状况下44.48L CH 还原2NO 至2N ,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物质的量为1.6mol 6.已知:①12222H (g)O (g)2H O(1)571.6kJ mol H -+=∆=-⋅②132222CH OH(1)3O (g)2CO (g)4H O(1)1452kJ mol H -+=+∆=-⋅③12H (aq)OH (aq)H O(1)57.3kJ mol 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H (g)的摩尔燃烧焓为1571.6kJ mol -⋅B.124242111H SO (aq)Ba(OH)(aq)BaSO (s)H O(1)57.3kJ mol 222H -+=+∆=-⋅C.等质量的2H (g)和3CH OH(l)完全燃烧生成2CO 和液态水,2H (g)放出的热量多D.22mol H (g) 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571.6kJ 7.用4CH 催化还原NO x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能力提升训练(6) 1.(2019·潍坊统考)已知:1 g C(s)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2 kJ 的热量;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 .碳[C(s)]的燃烧热ΔH 为-110.4 kJ·mol -1B .1 mol CuO 分解生成Cu 2O 放出73 kJ 的热量C .反应2Cu 2O(s)+O 2(g)===4CuO(s)的活化能为292 kJ·mol -1D .足量炭粉与CuO 反应生成Cu 2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CuO(s)===Cu 2O(s)+CO(g) ΔH =35.6 kJ·mol -1解析:根据题意,C(s)+12O 2(g)===CO(g) ΔH =-9.2×12 kJ·mol -1=-110.4 kJ·mol -1,而C(s)的燃烧热是指1 mol C(s)完全燃烧生成CO 2时所放出的热量,A 项错误;根据图示,2Cu 2O(s)+O 2(g)===4CuO(s)ΔH =(348-640) kJ·mol -1=-292 kJ·mol -1,则1 mol CuO分解生成Cu 2O 吸收的热量为2924kJ =73 kJ ,B 项错误;2Cu 2O(s)+O 2(g)===4CuO(s)的反应热为-292 kJ·mol -1,活化能为348 kJ·mol -1,C 项错误;①C(s)+12O 2(g)===CO(g) ΔH =-110.4 kJ·mol -1,②2Cu 2O(s)+O 2(g)===4CuO(s) ΔH =-292 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12,可得:C(s)+2CuO(s)===Cu 2O(s)+CO(g) ΔH =-110.4 kJ·mol -1-(-292 kJ·mol -1)×12=+35.6 kJ·mol -1,D 项正确。
2.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 ΔH ]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过程Ⅰ、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B .过程Ⅲ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H 2、CO 2C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D .图示过程中的H 2O 均参与了反应过程解析:A.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过程Ⅰ中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为吸热过程,故A 错误;B.过程Ⅲ中CO 、氢氧原子团和氢原子形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氢气,H 2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故B 错误;C.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ΔH ,故C 错误;D.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过程Ⅰ中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过程Ⅱ也是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的过程,过程Ⅲ中形成了水分子,因此H 2O 均参与了反应过程,故D 正确。
3.金属铝分别和O 2、O 3发生反应生成Al 2O 3,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 表示生成1 mol 产物的数据)。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Al(s)与O 3(g)反应生成Al 2O 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l(s)+O 3(g)===Al 2O 3(s) ΔH =-1 559.5 kJ·mol -1B .等质量的O 2比O 3的能量低C .1 mol O 2完全转化为O 3,需吸收142 kJ 的热量D .给3O 2(g)2O 3(g)的平衡体系加热,有利于O 3的生成 解析:32O 2(g)===O 3(g) ΔH =+142 kJ·mol -1,故C 项错误。
4.已知:C(s)+O 2(g)===CO 2(g) ΔH 1CO 2(g)+C(s)===2CO(g) ΔH 22CO(g)+O 2(g)===2CO 2(g) ΔH 34Fe(s)+3O 2(g)===2Fe 2O 3(s) ΔH 43CO(g)+Fe 2O 3(s)===3CO 2(g)+2Fe(s) ΔH 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C )A .ΔH 1>0,ΔH 3<0B .ΔH 2>0,ΔH 4>0C .ΔH 1=ΔH 2+ΔH 3D .ΔH 3=ΔH 4+ΔH 5解析:C 、CO 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故ΔH 1<0、ΔH 3<0,A 项错误;CO 2与C 生成CO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则ΔH 2>0,铁的氧化为放热反应,则ΔH 4<0,B 项错误;将第二、三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可得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C 项正确;将第五个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同时乘以2后与第四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再将化学计量数同时除以3可得第三个热化学方程式,故ΔH 3=ΔH 4+2ΔH 53,D 项错误。
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D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由C(金刚石,s)===C(石墨,s) ΔH =-1.90 kJ·mol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O 2(g)===2H 2O(l) ΔH =-285.8 kJ·mol -1D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加热,反应物的总键能高于生成物的总键能解析:等质量的硫固体和硫蒸气相比,硫蒸气所具有的能量高,所以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A 错误;由C(金刚石,s)===C(石墨,s) ΔH =-1.9 kJ·mol -1可知,金刚石能量高,石墨更稳定,B 错误;1 mol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285.8 kJ ,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C 错误;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键能高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 正确。
6.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 -、ClO -x (x =1,2,3,4)的能量相对大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a、b、c、d、e中,c最稳定B.b→a+c反应的活化能为反应物能量减生成物能量C.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 ΔH=+116 kJ·mol-1D.一定温度下,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有a、b、d,溶液中a、b、d的浓度之比可能为11∶1∶2解析: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a、b、c、d、e依次代表Cl-、ClO-、ClO-2、ClO-3、ClO-4。
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由图可得a、b、c、d、e中,a最稳定,c最不稳定,A错误;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ΔH,依据图中数据无法判断b→a+c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a为Cl-、b为ClO-、d为ClO-3,b→a+d的方程式为3ClO-===ClO-3+2Cl-,结合曲线提供的数据,反应热ΔH=64 kJ·mol-1+2×0 kJ·mol-1-3×60 kJ·mol-1=-116 kJ·mol-1,C错误;氧化还原反应遵循得失电子守恒,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有a(Clb(ClO-)、d(ClO-3),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为-1价、升为+1价和+5价,由得失电子守恒得n(Cl-)=n(ClO-)+5n(ClO-3),当溶液中a、b、d的浓度之比为11∶1∶2时上述得失电子守恒式成立,D正确。
7.利用图(a)和(b)中的信息,按图(c)装置(连通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B )A.2H2O2(l)2H2O(l)+O2(g) ΔH>0B.N2O4(g)2NO2(g) ΔH>0C.烧瓶A中气体颜色比烧瓶B中的深D.2 mol NO2(g)的总能量低于1 mol N2O4(g)的总能量解析:由图(a)可知,H2O2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ΔH<0,A项错误;由图(b)知,NO2生成N2O4时放出热量,则N2O4分解时吸收热量,B项正确;对于图(c),因为NO2呈红棕色,B对应烧杯中水的温度较高,促进平衡2NO2(g)N2O4(g)ΔH<0向左移动,故烧瓶B 中气体颜色加深,C项错误;根据图(b)知,2 mol NO2(g)的总能量高于1 mol N2O4(g)的总能量,D项错误。
8.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和热化学方程式如下:化学键H—N N—N Cl—Cl N≡N H—Cl 键能/(kJ·mol-1) 391 193 243 946 432N2H4(g)+2Cl2(g)===N2(g)+4HCl(g) ΔH。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C )A.H(g)+Cl(g)===HCl(g) ΔH=+432 kJ·mol-1B.断裂1 mol Cl—Cl键吸收能量比断裂1 mol N≡N键多703 kJC.上述反应中,ΔH=-431 kJ·mol-1D.上述反应中,断裂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只形成极性键解析:形成化学键时放出能量,A项错误;根据表格数据知,氯氯键的键能小于氮氮三键键能,B项错误;反应热等于断裂化学键的总键能与形成化学键的总键能之差,ΔH=(391×4+193+243×2-946-432×4) kJ·mol-1=-431 kJ·mol-1,C项正确;反应物N2H4中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氯气中含非极性键,产物氮气中含非极性键,氯化氢中含极性键,所以该反应中断裂和形成的化学键都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D项错误。
9.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是制取可溶性钡盐的重要原料,工业可用重晶石制备BaS。
BaS是可溶盐,在工业生产中,它是制备其他钡盐的中间产物。
已知:①BaSO4(s)+4C(s)===BaS(s)+4CO(g)ΔH=+571 kJ·mol-1②C(s)+O2(g)===CO2(g)ΔH=-393.5 kJ·mol-1③2C(s)+O2(g)===2CO(g)ΔH=-221 kJ·mol-1由此推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C )A.BaSO4(s)+2C(s)===BaS(s)+2CO2(g)ΔH=+226 kJ·mol-1B.C(s)+CO2(g)===2CO(g)C.C(g)+CO2(g)===2CO(g)ΔH>+172.5 kJ·mol-1D.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碳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同时还要通入空气解析:由盖斯定律①+②×2-③×2可知,A项正确;由盖斯定律③-②可知,B项正确;C(g)+CO2(g)===2CO(g)的反应热小于172.5 kJ·mol-1,C项错误;过量的碳不仅有利于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而且可与通入的空气反应放出热量,维持反应进行,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