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欣赏
《绝句》杜甫唐诗鉴赏
《绝句》杜甫唐诗鉴赏《绝句》杜甫唐诗鉴赏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绝句》杜甫唐诗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绝句》杜甫唐诗鉴赏篇1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诗鉴赏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
此时诗人正寓居成都。
由于严武重镇成都,诗人重返草堂,生活上稍稍平定,因此心情也就比较舒畅。
开头两句先以对偶句写景。
草堂位于锦江之滨,春来之后,江水显得特别碧绿透明。
碧波之上几只洁白的水鸟正在戏水。
屋后的青山,也显得更加清秀,在早晨阳光的映照下,山花鲜艳如火。
寥寥十个字勾画出一幅色彩绚丽意境优美的图画,它将一切山景物态在春日风光中所呈现出来的蓬勃的生机,生动的神态,传神地描绘出来了。
梁元帝《宫殿名诗》:“林间花欲然,竹径露初圆。
”此诗第二句改“林间”为“山青”,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两句中以江水的碧蓝来衬托水鸟的洁白,以青山的葱郁来映照山花的火红,对比极其强烈,着色极为鲜艳,描摹自然景物出神入化。
是以“画法为诗法”(《杜臆》),采用工笔描绘、对比衬托来取得其艺术效果的。
异乡优美的景色固然也能使人流连忘返,但对于长期漂泊异乡的诗人来说,却又容易触起他思乡的情怀;三、四两句表现的就是这种心情。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年的春天转眼又要过去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去呢?这里的“看”字和“又”字,都写得很有分量。
“看”,是指观看,观赏。
春色诱人,确实值得人流连欣赏,但是年复一年的而回乡的愿望却始终不能实现。
“又”字包含着诗人诸多感慨在内。
“何日是归年”,表达的是一种身不由己之感。
当时,由于国内战乱不已,诗人不得不长期流寓他乡,颠沛流离,因而,这里写怀乡之念,正是对和平安定生活的一种渴望。
全诗以问句结束,使我们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沉的痛苦。
杜甫《绝句》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杜甫《绝句》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绝句 (1)唐杜甫 (2)两个黄鹂鸣翠柳 (3) ,一行白鹭上青天 (4) 。
窗含西岭千秋雪 (5) ,门泊东吴万里船 (6) 。
【注释】(1)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暮春,安史之乱后杜甫重返成都浣花溪草堂,写了《绝句四首》,这是第三首。
诗生动地描绘了浣花溪畔草堂附近的优美景色,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残雪覆盖的巍峨岷山,有奔腾不息的长江,色彩绚丽,语言明快,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含蓄地表达出国家甫定后的喜悦。
(2)杜甫(712—770),字子美,其祖先为襄阳人,是杜审言嫡长孙,曾祖杜依艺为巩令,因居巩。
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自长安至灵武,拜左拾遗。
严武与杜甫为世交,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
杜甫在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靠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
晚年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元和年间,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为他写墓志。
在天宝年间,杜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
杜甫诗歌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用沉痛之笔记录“安史之乱”前后这段历史,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
(3)黄鹂(lí):黄莺。
(4)白鹭(lù):鹭鸶,羽毛纯白。
(5)窗含:窗户对着雪山,好像口含一样。
西岭:泛指岷山,在成都西。
岷山雪岭,积雪终年不化,故称“千秋雪”。
(6)东吴:今江浙一带,古称东吴。
万里船:来去江南的船只。
万里,虚指行程,非实际数字。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杜甫《绝句》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绝句》原文、译文、赏析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为“诗圣”。
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
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质朴通俗,寓意深远。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更显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
通过诗中生机勃勃的春景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
[注释]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
鸣翠柳: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窗含:就是从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
含:包含。
西岭:指岷山。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靠。
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
泛指現在江苏、浙江一帶。
万里:指东吴到成都相距遥远的路程。
[译诗]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 一行白鸳飞上了高高的蓝天。
窗口正对着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来自江苏的万里航船。
[赏析]杜甫诗作沉郁顿挫久为人所称颂,而其诗圣创作的艺术手法的多样对诗歌意境的开拓等方面更是为后者所重,诗学杜甫的难计其数,“诗圣”的影响至今不息。
杜甫的诗作,除真写关切人世社会的遭遇、变动外,还有不少是通过写景以达情景相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的,现在要赏析的这首《绝句》正属此例。
杜甫平生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但由于当朝李林甫等权奸的当道,再加上房官一事,使他的仕途寸步难行,从此永远离开了长安,离开了宫廷,历经飘泊,他始终关心着民生,关切朝廷,但却也长久地受着被投闲置散而愁闷满怀的煎熬。
乾元二年杜甫到成都翌年建草堂,使飘泊的生活有所安定。
杜甫《绝句》古诗词
杜甫《绝句》古诗词杜甫《绝句》古诗词原文:绝句唐代: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注释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赏析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赏析二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
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
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
《绝句》杜甫古诗赏析
《绝句》杜甫古诗赏析《绝句》杜甫古诗赏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绝句》杜甫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
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注释(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白话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绝句》创作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赏析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垸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杜甫《绝句》的意思及赏析
杜甫《绝句》的意思及赏析杜甫《绝句》的意思及赏析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①,门泊东吴万里船②。
①窗含:从室内远眺,仿佛窗外的景物都包含在窗中。
西岭:指岷山。
千秋雪:岷山山顶终年积雪。
②门泊:门外岸边停泊着一江一船。
东吴:指一江一苏、浙一江一一带。
两只黄鹂在翠柳上鸣叫;清朗的天空中一行白鹭飞过。
从窗口望去,是岷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边,停泊着从东吴不远万里而来的船只。
【借景之美】大自然有创造美景的鬼斧神工:两只黄鹂、一行白鹭,这既有万里一江一山的壮美,又有自然景色的秀丽;杜甫也是一个善于借景抒情的高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他以窗户和门框为画框,将自然中的美景收纳成一幅画像,岷山的积雪晶莹洁白,而近在眼前的船只则是风尘仆仆,一副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趣的美景就这样的诞生了。
【赏析】杜甫的这首诗每一句都用了一个量词:两个、一行、千秋、万里。
这实在数量上的逐渐上升,也是在情感上的次第增加。
确切的数据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而像杜甫这种明显是概括、想象的数据,则可以延伸读者的发挥空间。
我们也可以在文章中采用一些虚数,“万紫千红”、“千里冰封”等,来增加气势。
【启示】杜甫平生有着经世济国的志向,但他的仕途总是一路坎坷,远离长安宫廷。
乾元三年,杜甫到成都后建成草堂,刚刚安定下来。
谁知杜甫的朋友严武向朝廷举荐杜甫,这首诗就创作于此时。
远道而来的船只,带来的就是他被提用的消息。
从这首诗中,我们能体会到接到消息时的杜甫,内心是欢一愉的,任何时候出仕对他来说,都不会太晚,这是多么积极的人生啊!。
杜甫《绝句》翻译赏析
杜甫《绝句》翻译赏析杜甫《绝句》翻译赏析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
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绝句》翻译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杜甫《绝句》翻译赏析篇1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人们称春天的太阳为迟日,因为春天来了,日照时间长了,所以为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融:滋润。
飞燕子:燕子飞来飞去。
沙:沙滩。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译诗]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
湿软的泥土引来只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对对鸳鸯。
赏析: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杜甫《绝句》全诗翻译
杜甫《绝句》全诗翻译赏析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小学生必背古诗鉴赏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人们称春天的太阳为迟日,因为春天来了,日照时间长了,所以为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融:滋润。
飞燕子:燕子飞来飞去。
沙:沙滩。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译诗]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
湿软的泥土引来只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对对鸳鸯。
赏析: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唐诗原文及赏析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唐诗原文及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出自《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名句。
【全诗如下】《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杜甫(唐代)好朋友网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翻译赏析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文解释】1、成对的黄鹂在新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青天上自由飞翔。
凭窗望去,西山千秋雪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一幅画,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畅行万里的船只。
2、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一行白鸳飞上了高高的蓝天。
窗口正对着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来自江苏的万里航船。
【词语解释】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
鸣翠柳: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窗含:就是从窗子能够看到的意思。
含:包含。
西岭:指岷山。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靠。
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
泛指?在江苏、浙江一?。
万里:指东吴到成都相距遥远的路程。
【赏析一】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他的情绪个性好,应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
“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及诗意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赏析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千古绝句:《绝句》原文及赏析
唐代诗⼈杜甫所作千古绝句:《绝句》原⽂及赏析 西岭雪⼭因唐代⼤诗⼈杜甫的千古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船”⽽得名。
下⾯历史头条⼩编就为⼤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起来看看吧!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船。
【诗⽂解释】 1、成对的黄鹂在新绿的柳枝上鸣叫,⼀⾏⽩鹭在青天上⾃由飞翔。
凭窗望去,西⼭千秋雪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幅画,门外停泊着来⾃东吴,畅⾏万⾥的船只。
2、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鸳飞上了⾼⾼的蓝天。
窗⼝正对着岷⼭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来⾃江苏的万⾥航船。
赏析 公元七六⼆年,成都尹严武⼊朝,蜀中发⽣动乱,杜甫⼀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年,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得知这位故⼈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他的⼼情特别好,⾯对这⽣⽓勃勃的景象,情不⾃禁,写下了这⼀组即景⼩诗。
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脆以“绝句”为题。
诗的上联是⼀组对仗句。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派愉悦景象,有声有⾊,构成了新鲜⽽优美的意境。
“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
“两个黄鹂鸣翠柳”,鸟⼉成双成对,呈现⼀⽚⽣机,具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鹭在⾃由飞翔。
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然成⾏。
晴空万⾥,⼀碧如洗,⽩鹭在“青天”映衬下,⾊彩极其鲜明。
两句中⼀连⽤了“黄”、“翠”、“⽩”、“青”四种鲜明的颜⾊,织成⼀幅绚丽的图景;⾸句还有声⾳的描写,传达出⽆⽐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
上句写凭窗远眺西⼭雪岭。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
⽽雪⼭在天⽓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清澄的晴⽇,它才清晰可见。
⽤⼀“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幅图画,近在⽬前。
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情的舒畅不⾔⽽喻。
下句再写向门外⼀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
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船”三字却意味深长。
杜甫《绝句》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绝句》全诗翻译赏析杜甫《绝句》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下面是全诗翻译赏析,一起看一下吧。
杜甫《绝句》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诗文解释:1、成对的黄鹂在新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青天上自由飞翔。
凭窗望去,西山千秋雪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一幅画,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畅行万里的船只。
2、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 一行白鸳飞上了高高的蓝天。
窗口正对着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来自江苏的万里航船。
杜甫《绝句》词语解释: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
鸣翠柳: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窗含:就是从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
含:包含。
西岭:指岷山。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靠。
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
泛指現在江苏、浙江一帶。
万里:指东吴到成都相距遥远的路程。
杜甫《绝句》诗文赏析: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严武入朝,安史之乱发生,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杜甫诗作沉郁顿挫久为人所称颂,而其诗圣创作的艺术手法的多样对诗歌意境的开拓等方面更是为后者所重,诗学杜甫的难计其数,“诗圣”的影响至今不息。
杜甫的诗作,除真写关切人世社会的遭遇、变动外,还有不少是通过写景以达情景相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的,现在要赏析的这首《绝句》正属此例。
杜甫平生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但由于当朝李林甫等权奸的当道,再加上房官一事,使他的仕途寸步难行,从此永远离开了长安,离开了宫廷,历经飘泊,他始终关心着民生,关切朝廷,但却也长久地受着被投闲置散而愁闷满怀的煎熬。
《绝句》杜甫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绝句》杜甫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绝句》杜甫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绝句》杜甫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绝句》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绝句》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诗人经过一段较长时的东川漂流,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此时他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不禁欣然命笔,将所见所感,随意收入诗篇,是杜诗中寓情于景的佳作。
曾作为唐诗名篇选入了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作品原文: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词句注释:1、黄鹂:黄莺。
2、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3、窗含。
是说由窗往外望西岭,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日窗含。
4、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
这是想象之词。
5、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
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长江万里船。
白话译文: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
创作背景: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杜甫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其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诗人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这四首诗就是杜甫初归草堂时所写的一些绝句诗,包括其中的《绝句四首》。
明末王嗣奭《杜臆》说“是自适语”,“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
”作品鉴赏:这组诗一开始写草堂的春色,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此诗两两对杖,写法非常精致考究,读起来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雕琢,十分自然流畅。
把读者由眼前景观引向广远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引入对历史和人生的哲思理趣之中。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杜甫古诗赏析
《绝句》杜甫古诗赏析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中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和情感,其中《绝句》是他的一首古诗,本文将对该诗进行赏析。
《绝句》共四句,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复杂的思想和感情。
杜甫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触动。
首先,让我们来看诗的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这句诗以自然景象作为插入,在读者心中勾起美好的图景。
黄鹂鸣叫的动作被描述得非常真实,而翠柳则展示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通过描述这样美好的景象,杜甫呈现了自己激动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接着,第二句诗写道:“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句诗通过对白鹭的描绘,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白鹭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纯洁和高尚的象征意义,它们在青天之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展现了生命的美好和自由。
通过这样一幅图景的描绘,杜甫传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然而,诗的第三句是一个转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对人生的思考与担忧。
他通过描述自己想要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愿望,抒发了对未知、对未来的渴望。
与此同时,他又暗示了自己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和痛苦。
这句诗揭示了杜甫对人生道路上无尽困境的触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前途的希望。
最后,诗的最后一句写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句诗带有强烈的哲理意味。
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历了磨砺和困苦,才能变得坚强、尖锐和敏锐。
正如宝剑经过磨砺才能锋利一样,梅花也需要苦寒的环境才能散发出芬芳。
杜甫通过这种对比来表达一个深刻的真理: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美好。
通过对《绝句》的赏析,我们能感受到杜甫作品中深沉的思想和情感。
他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和希望。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杜甫的才华和他对人类生活的洞察力,它仍然在今天饱含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古诗赏析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古诗赏析《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
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注释(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白话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绝句》创作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赏析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垸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及赏析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及赏析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及赏析导语: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及赏析,希望有所帮助!原文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一《绝句·迟日江山丽》是唐代诗人杜甫诗集《杜工部集》中的一首,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
前两句是对环境进行外部描写,后两句则是对环境进行细节描写,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
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动静结合,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赏析二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日光下,浣花溪一带明丽绚烂的春景。
“迟日”突出了初春的阳光,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林木葱茏、溪水潺潺的秀美景色。
杜甫《绝句》赏析
杜甫《绝句》赏析【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彼苍.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诗作沉郁顿挫久为人所称颂,而其诗圣创作的艺术手段的多样对诗歌意境的开辟等方面更是为后者所重,诗学杜甫的难计其数,“诗圣”的影响至今不息.杜甫的诗作,除真写关怀人世社会的遭受.变动外,还有不少是经由过程写景以达情景相生,以抒发本身的情怀的,如今要赏析的这首《绝句》正属此例.杜甫生平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气淳”的志向,但因为当朝李林甫等权奸的当道,再加上房官一事,使他的宦途寸步难行,从此永久分开了长安,分开了宫廷,历经流散,他始终关怀着平易近生,关怀朝廷,但却也长久地受着被投闲置散而愁闷满怀的煎熬.乾元二年杜甫到成都翌年建草堂,使流散的生涯有所安定.文德二年,杜甫故人严武向朝廷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谏检校工部员外郎.这首绝句就写在这一时代.诗歌以一副富有活力的天然美景切入,仿佛给人营造出一个清爽轻松的情调气氛.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描绘.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苏醒,萌产活力时的色彩.以“鸣”发,黄鹂的啼叫,仿佛给人一种轻脆,刺耳之感.初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好一片具有喜庆气味的活力!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活力,下句则以更显著的动势写大天然的朝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此清爽的天际中飞行,这不仅是一种自由安闲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发奋,此着一“上”字之妙.此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光鲜,更托出初春的活力初发的气味.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对这幅活力盎然,壮丽多彩的初春图象就分离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划,而这种有条有理的手段,就加增了活力之盎然.再者,首句的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上句写白鹭的飞行上天,前间的空间坦荡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能感触感染到的活力充盈着全部情况,如许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初春活力之盛.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一说凭窗远眺,因初春空气清澄,好天丽日故可睹西山雪岭.但我却认为此说不甚如意.能否这般懂得更好一点:上两句已点明,当时节满是初春之际,冬季的秋雪精确恰是欲融未融,这给人就有一处潮湿的感触感染,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字,使人生出雪初融之际湿气滋润了冬冻过的窗棂,仿如润含了感触感染,这不更能写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初春活力的感触感染吗?而“西岭”则不妨懂得为诗人看到带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草拟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继而以那西岭上千秋的雪代在窗上所见之雪.但诗工资何故这“千秋雪”代窗上这上年的残雪呢?诗人掉落多年的应用,使所表达的意境更广远.上文我已简略述了杜甫写作此诗的处境,当年,杜甫已久离朝廷流散多年,而忽而又有用率之机.这是诗人不雅物寄情时物物相融之手段,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气淳”的少年志向历数十年的重重阻扼后终有重展的机遇,多年战乱得以平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人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但同时,以生此顽雪可融之感,以另一角度来说也表明一种艰苦,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功,况且要融此千年秋之雪?于是,在那淡淡的愿望之中却有着更深的放心.故我认为,这句就不仅仅是对窗前雪的描述了,它有着更深的寄意,而这种对景物的体察,其实早在一二句中就暗含个中了.“两个”.“一行”,数量历历分明,不雅察细心,不是因为心坎的轻松高兴,而是要排遣心内那久受的投闲置散的愁闷意绪和百无聊赖的心境.这与《小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出,轻风燕子斜”与《曲江》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对景物的体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以清爽自由之气象以心中百无聊赖的心境.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庞杂心境.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惦念家乡.此解也似不够妥当.着一“泊”字,实有深意.泊“有逗留不开”义,杜甫用的应恰是此义.杜甫的多年流散无着.固然贰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毕竟已大大消去了.他对本身一展抱负的信念,他本身应当知道本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气淳”的幻想在当时实难实现,并且在严武向朝廷推举他之前,他刚因成都少尹徐的兵变而在梓州.阆州一带历了一番亡命生涯而归,连偏于一隅的草堂也不能安居,杜甫当时心境可知,怀着如许强烈迷惘不定的心绪,又有着如许无着无依和对朝廷虽有所望但却又极感愿望迷茫的人生体验,杜甫对严武的推举是否成功,而即使成功后本身是否真可一展抱负,实在百抱望不大的,“泊”,正好写出此种处于愿望与掉望之间的庞杂心境.而“万里”则暗示了目标达到的远难,这与三句中千秋并举,一从时光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标之难,以示愿望之不大.此其一.其二,这只停泊门前的东吴船并非自东吴来,而是到东吴去的.东吴,恰是杜甫心中那点希冀的象征.不直言长安而云东吴,原因安在?一则如上述,以成都.东吴间相距之远,路径之难暗示诗人抱负得展.。
杜甫《绝句》简析精选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浅注]黄鹂:又称黄鸟,雄鸟羽毛金黄色,雌鸟黄中带绿,名声婉转,栖于高枝。
白鹭:羽毛雪白、双腿细长的能够捕食鱼虾的一种水鸟。
千秋:千年,谓年代久远。
东吴: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简析]绝句是诗体名。
绝句、律诗为唐代的今体林诗〔后世称为近体诗〕,以区别于古体诗。
这首诗以绝句写入诗题,又因同时有同体诗四首,所以合题为?绝句四首?,不令立体目。
这首绝句为四首中的第三首。
这首七言绝句每一句各写一种眼前的景物。
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本栖息高枝,此时鸣与翠柳之上,古代诗词中于字长被省略,如果补进去就是鸣于翠柳。
翠柳说明柳叶新绿春意渐浓,黄鹂在柳叶新绿的枝头婉转的发出呖呖的声,显示了春日风光。
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飞上高空,随着春暖而更有勃勃生机。
窗含西岭千秋雪,从窗框中望出去,西岭的久积未消的雪清晰可见,好似就包含在窗框中一样。
门泊东吴万里船门前停泊的是万里航行的东吴船,是驶向长江下游地区的,还是由下游驶下来的?长江虽长,航程虽远,但江上船只总是往返行驶,无论是驶来的、驶去的,都使诗人想到沿长江而下,可至中游地区的襄阳,转道可至故地洛阳;正因为如此,他系情于门前停泊的东吴船,对它产生遐想。
四句尽管都写景物,但前两句写的景物以色彩〔绿柳、黄鹂、白鹭、青天〕、声音〔鸣、飞〕、动静显示春光明丽,后两句那么以静景〔远景、近景〕暗示动意;禽鸟在春暖时节如此活泼,自己不能无动于衷的心思也得到映示。
诗人的眼前景物当然不止这些,他把它们摄入诗中是有选择的,因景生情、以情取景,这就是他的选择准那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绝句》赏析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背景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为“诗圣”。
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
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质朴通俗,寓意深远。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更显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
通过诗中生机勃勃的春景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点评
【主持人】并称为“诗圣”的李白和杜甫,即为朋友又风格迥异,您能给我们分析一下吗?
【杨义】杜甫是公元八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生活的年代是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这么一个历史大变动时期。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杜甫的诗都是写了很多时事,写了很多个人的经历,他忧国忧民,所以他写出来的诗被后人尊为“诗圣”。
他和李白是齐名的,李白是很飘逸的,他是代表着盛唐的前期。
那时候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峰,中国当时是最强大的、最富有的这么一个国家。
李白是面对着苍天放声高歌的,杜甫是面对着血迹斑斑的土地来去苦吟的,所以杜甫的诗歌是沉郁顿挫,人家形容他的诗的风格是沉郁顿挫,因而他的诗还有“诗史”之称。
【主持人】杜诗风格沉郁顿挫,而这首诗歌却带有强烈喜悦的田园牧歌情调,且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后,这里的背景请您给我们加以分析。
【杨义】这首《绝句》是1200多年前的一首绝句了,那么那个时候是唐代的由盛变衰的时候,发生了“安史之乱”。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就到处去流浪、漂泊,后来他到了成都。
那么杜甫是48岁入川,在57岁离开重庆奉节,在四川呆了整整10年。
这个时候有一度时间,他的生活是比较安定的。
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浣花溪的旁边盖了一个草堂,甚至就是我们现在到成都去参观的时候还可以看到这杜甫草堂。
那么在这个草堂中,生活安定下来了,心灵也获得了宁静,所以写了一批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诗篇,这首《绝句》就是这些诗篇中的一首。
那么当时他的生活情况是怎么样的?他有一首诗叫《客至》,里面就说“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这个房子的北边南边都是春水环绕着,那么每一天都有鸥鸟、白鸥跟他相亲相近。
那么这个时候他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呢?他说“老妻画纸为棋局”,他的妻子把纸画成棋盘;“稚子敲针作钓钩”,他的儿子把那个针打弯了变成钓鱼的钩子——他就过着下棋和钓鱼的这么一种生活。
这种情况下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面,他看到他的草堂附近的景色,就吟出了这首《绝句》。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评析一下这首诗吧!
【杨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
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这个窗户里面看过去是岷山,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
“门泊东吴万里船”门口停泊着往下游走的到东吴那边去的航船。
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
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
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
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
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它所有的四句话写了四个景色,像四扇屏风,看似完全是写景,但在这么一种明媚的自然景色实际上折射的是诗人内心的感觉。
他感觉到喜悦,感觉到舒畅,感觉到人和自然融洽在一起的这么一种美。
四句对仗这么工整的诗能够包容这么灵动的心灵空间,这就是杜甫作为“诗圣”的能力所在。
首诗千锤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