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俄罗斯的历史发展特点
近代俄罗斯的帝制与革命
![近代俄罗斯的帝制与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3eb20c5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0.png)
近代俄罗斯的帝制与革命俄罗斯帝国于1721年建立,一直延续到1917年俄国革命。
在这近200年的历史中,俄罗斯共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社会变革: 彼得大帝的近代化改革、十九世纪中期的农奴制度改革和1917年的革命。
本文将从帝制与革命的角度出发,分析俄罗斯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一、彼得大帝的近代化改革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杰出的统治者之一。
他在位期间,致力于通过大规模的近代化改革来改善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
他推动了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对教育和科学进行了投资,建立了俄罗斯现代海军,并开辟了与欧洲的贸易。
然而,彼得大帝的改革并不是毫无代价的。
他采取了强制手段来推行改革,使得许多人在改革中遭受了苦难和不公。
他将俄罗斯定位为一个强大的欧洲列强,引起了国内各阶层的不满和反对,使得俄罗斯后来长期处于政治动荡状态。
尽管如此,他的近代化改革为俄罗斯帝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成为了未来的好几次改革的启示。
二、十九世纪中期的农奴制度改革在十九世纪初,俄罗斯仍然存在着封建领主和农奴的关系。
农奴制度的存在,使得俄罗斯在面对欧洲其他列强时处于劣势地位。
在亚历山大二世的统治下,俄罗斯开始了农奴制度的改革。
他通过农村自治和选择性的土地拍卖,使得农奴的地位逐渐提高。
然而,这场改革也遭遇到了许多阻力。
许多贵族和领主拒绝出售土地,并维护现有的制度。
同时,改革带来的更高的税收和土地购买费用,使得农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苦。
改革限制了大地主的利益,甚至是他们的财富,因此领主阶级的抵抗使得改革无法成功进行。
三、1917年俄国革命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自由主义革命。
在这次革命中,资本阶级和文化精英组成的临时政府取代了沙皇政府。
然而,这场革命并未解决工人阶级的需求。
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组成了苏维埃政府。
在这场革命中,俄罗斯社会被彻底改变了。
随着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无产阶级取代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沙俄政权的削弱之后,国内的革命氛围进一步加剧了。
近代俄罗斯的改革运动与社会变革
![近代俄罗斯的改革运动与社会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862aff3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2.png)
近代俄罗斯的改革运动与社会变革近代俄罗斯是一个经历了多次改革运动和社会变革的国家。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时期,俄罗斯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大规模的变革。
这一时期的改革运动和社会变革对俄罗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也塑造了俄罗斯人民的现代意识。
改革运动的推动者之一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自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以来,他就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1861年的农奴制度改革。
这一改革废除了俄罗斯农村地主对农奴的剥削关系,使农奴们获得自由。
农奴制度的废除不仅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为城市工业化的推进创造了条件。
这一改革不仅是俄罗斯社会结构变革的重要标志,也为后来的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农奴制度的废除虽然为俄罗斯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并没有带来普遍的幸福。
废除农奴制度后,农民们虽然获得了自由,但他们的土地仍然受到限制,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这一状况加深了农民对沙皇政府的不满,成为了后来俄罗斯革命的导火索之一。
除了农奴制度的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措施。
他在1870年代开始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城市工业化运动,兴建了一批现代化的工厂,引进了先进的工业技术。
这一运动使得俄罗斯的城市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
同时,城市的工人阶级也开始崛起,成为了俄罗斯社会的新力量。
然而,这一时期的改革运动并没有达到亚历山大二世的预期效果。
在城市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中,工人们面临着低工资、恶劣工作条件和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
这些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和罢工,工人们要求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和权益保护。
这些运动和罢工不仅动摇了沙皇统治的基础,也加深了俄罗斯社会的不稳定。
除了经济领域的改革运动,近代俄罗斯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1905年的第一次俄罗斯革命。
这一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工人和农民的不满情绪、民主运动的呼声以及对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对等。
近代俄罗斯的社会主义革命与苏维埃建设
![近代俄罗斯的社会主义革命与苏维埃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4ae5e6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0.png)
近代俄罗斯的社会主义革命与苏维埃建设近代俄罗斯的社会主义革命与苏维埃建设是20世纪初俄罗斯重要的历史事件,这场变革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
本文将以导火索、革命进程、苏维埃建设为主线,探讨近代俄罗斯的社会主义革命与苏维埃建设。
导火索20世纪初,沙皇俄国经济落后、社会矛盾激化,许多人对旧秩序失望。
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阶层,其中包括了工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这些社会阶层的代表不断呼吁改革,并寻求解决困境的方法。
革命进程1905年,俄国爆发了第一次革命浪潮。
社会民主工党、人民意志党等先锋组织充当了推动革命进程的主力军。
虽然这次革命最终以沙皇政权镇压告终,但它鼓舞了人们的斗争精神,并为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战场上的连绵惨烈战争为革命埋下了伏笔。
2月革命爆发后,叶尔钦斯基领导的临时政府接过了政权,但并未满足人们渴望变革的愿望。
随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起了无产阶级专政。
苏维埃建设革命胜利后,列宁迅速展开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俄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
1917年12月,列宁和他的同事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标志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苏维埃是基于工人和农民代表选举产生的权力组织,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推行社会主义制度。
在苏维埃建设过程中,列宁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如土地国有化、工业国有化以及新经济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解决土地问题、推动工业发展,同时平衡国内外矛盾,稳定苏维埃政权。
苏联建立后,列宁逝世,斯大林接手领导苏维埃联盟。
在他的领导下,苏联迅速工业化,并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然而,斯大林的统治也伴随着大规模的镇压和人权侵害,这引发了对苏维埃政权的质疑和批评。
结语近代俄罗斯的社会主义革命与苏维埃建设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
它改变了俄国的政治格局,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
然而,这场变革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其中包括对人权的侵害和集权主义的倾向。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历程”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1e4e8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0.png)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历程”
近代化是指在18 世纪后期至20 世纪初期,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历程,原因如下:
1.改革推动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工厂和手工业作坊,促进了俄国的工业化进程。
2.改革加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彼得一世改革实行了普遍兵役制,建立了现代化的陆军和海军,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之一。
3.改革推动了俄国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引进了西方文化和教育体系,创办了许多学校和科学院,培养了一批现代化的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
4.改革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
彼得一世改革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建立了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体系,为俄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历程,为俄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e33b0df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6e.png)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一、彼得一世改革:俄罗斯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国,钦察汗国解体后获得独立,领土不断扩张,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自称沙皇,标志着近代俄国的建立。
1、改革的背景:(1)西欧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尼德兰和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确立(2)17世纪的俄国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经济相比西欧还相当落后:(3)彼得一世希望获得良好的出海口,实现扩张的目的:彼得一世即位时的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内陆国,北边虽然后海岸线,但是基本上常年封冻,无法作为港口,彼得一世希望通过向西扩张,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向南扩张,获得黑海的出海口。
(4)俄国军队在向克里木的进攻中损失惨重,暴露了俄国军队的弱点:2、改革的主要内容:1697年彼得一世组织使团考察西欧国家,自己也化名前往,一年后回国,即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军事上,仿效西欧样式,建立新式海陆军:(2)经济上,鼓励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3)政治上,改革和健全国家近代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4)社会文化方面,重视教育改革,改变社会习俗:3、改革的影响:彼得一世改革并没有触动俄国的农奴制,但是经过改革,俄国的国力显著增强。
使俄国跟上了世界潮流,开始了其现代化的进程。
(1)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保证了俄国在北方战争中击败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瑞典,从而使“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了脚跟”,“进入强国的行列”。
到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
以前俄国没有海军,到彼得一世执政末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000人。
(2)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在俄国开创了近代议政制度。
(3)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列宁指出,俄国的欧化“甚至从彼得大帝时代就开始进行了”。
俄罗斯有多少年历史
![俄罗斯有多少年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de180a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9.png)
俄罗斯有多少年历史俄罗斯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九世纪。
在早期,俄罗斯民族分散在不同的地区,直到公元二世纪,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
从那时起,俄罗斯历史便有了一个长久而辉煌的发展过程。
在此,我们将探讨俄罗斯历史的漫长岁月。
最早探索俄罗斯历史,我们需要回溯到九世纪。
在这个时期,基辅罗斯的形成标志着俄罗斯历史的开端。
基辅罗斯是一个由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它的建立者是罗斯人族长里ュ里克。
他建立了基辅公国,并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基辅罗斯逐渐壮大,开始进行扩张,并与欧洲其他国家发生了接触和冲突。
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历史进入了中世纪。
在这个时期,蒙古帝国的入侵对俄罗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237年,蒙古军队入侵了俄罗斯,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几乎摧毁了整个俄罗斯的基础设施。
这个时期被称为“蒙古统治时期”,俄罗斯沦为蒙古帝国的附庸国。
直到1380年,俄罗斯人民在库里科河畔取得了一次重要的胜利,脱离了蒙古的控制,俄罗斯开始恢复独立。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俄罗斯历史进入了近代时期。
在16世纪,沙皇伊凡四世统一了俄罗斯,并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他建立了专制制度,加强了君主的权力,俄罗斯开始走向强盛。
在17世纪,沙皇彼得大帝进行了西化改革,引入了欧洲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俄罗斯逐渐向现代化国家迈进。
18世纪是俄罗斯历史中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俄罗斯帝国成为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强大地位的超级大国。
叶卡捷琳娜女皇和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罗斯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俄罗斯逐渐走向强盛。
在19世纪,俄罗斯继续扩张领土,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大国。
20世纪是俄罗斯历史中一个动荡的世纪。
在这个时期,俄罗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革命。
1917年,沙皇制度被推翻,苏联成立,俄罗斯社会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变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人民英勇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战结束后,苏联与西方国家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
俄国近代史年表
![俄国近代史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700ee26548d7c1c708a14568.png)
俄罗斯17世纪下半叶,俄国工商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农奴制统制下农奴缺乏积极性,生产力低下,经济相对英荷落后,1689年,彼得一世亲政,1695年,彼德一世进攻克里木,获得通向黑海的基地,1697一1968年,彼得一世派使团前往西欧考察,1698年,彼德一世全面推进改革P120,俄由内陆国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走上近代化之路, 19世纪中期,农奴不断反抗,农奴制陷入深度危机,超义不断,1854-1856年,俄与英法克里木战争失败,农奴制腐朽性充分暴露,革命形势成熟.1861年2 月,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法令,自上而下改革.20世纪初,俄国已成为地跨欧亚的大帝国,带在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1904-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在中国国土上开战)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俄历二月)1917年11月,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列宁领导)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2,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927-1937年,苏农业集体化验运动,实现农业集体化1928-1937年,苏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工业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鱼晓夫上台,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与美争霸,(美攻苏守)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继续与美争霸(苏攻美守)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任总书记),提出改革的“新思维“1991年8月台19日,8.19事件加速了苏联社会的演变和国家的崩溃,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1992年,叶利钦实和"休克疗法"推行自由化和私有化.2000年,普京上台提出"有效经济"建立实现经济稳定和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制.。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ee62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f.png)
高二历史俄国(苏联)知识点1. 帝国俄国时期 (1721-1917)1.1 彼得大帝的改革彼得一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使俄国逐渐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他建立了圣彼得堡作为新首都,并推行了一系列的西化政策,包括西方服饰、习俗和教育制度。
此外,他还改革了军队和行政体系,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1.2 俄国的扩张和帝国主义俄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包括对波兰、土耳其和波罗的海地区的侵略。
这些扩张使得俄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并导致了俄罗斯帝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冲突。
1.3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度。
这一举措释放了约4000万农奴,但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他们仍面临贫困和剥削。
2. 二十世纪初的俄国革命2.1 1905年的“血腥星期日”1905年1月9日,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镇压一场和平示威。
成千上万的示威者被屠杀,引发了整个俄国的大规模抗议和暴乱。
这次事件被称为“血腥星期日”,成为1905年革命的导火索。
2.2 1917年的二月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军队的失败和对农民和工人困境的不满,导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成立了临时政府。
2.3 1917年的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10月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列宁成为了新政权的领导人。
这次革命标志着苏联的建立,后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 苏联的建立与发展3.1 新经济政策列宁在苏联建立初期,推行了新经济政策(NEP),以改善经济和恢复国家。
这一政策允许私人经济活动和小规模的资本主义经营,但仍保留了国家控制的主导地位。
3.2 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将农民强制集中在集体农庄中,以便更好地控制农业产出和实施计划经济。
这一政策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村饥荒和农民的抗议。
3.3 大清洗和斯大林的独裁统治斯大林在193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迫害,被称为“大清洗”。
现代俄罗斯政治改革的历史经验
![现代俄罗斯政治改革的历史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74abbcd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9.png)
现代俄罗斯政治改革的历史经验俄罗斯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但其政治制度经历了很多波折,尤其在近现代的政治改革历程中,俄罗斯政治经历了很多大起大落的历史事件,这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沙皇时期的政治改革19世纪末,沙皇政权开始启动一系列政治改革,以弱化院内派别对政局的影响,加强了行政部门的权力,改善了司法制度,此举有助于俄罗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但这些改革丝毫没有解决农民和工人的诉求,也没有改变沙皇专制政治的根本性质,最终也未能避免无政府主义革命的爆发。
二、十月革命之后在苏维埃时期,大规模的国有化和重工业化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缺乏合理的财政政策和市场机制,苏维埃经济体系于20世纪70年代陷入了严重困境。
此外,对知识分子、异己分子和宗教信仰的打压以及鲁迅笔下的“铁饭碗”经济体制的形成,最终导致了人民心中的不满和政治选民的脱落。
三、普京时期的改革普京时期的俄罗斯,虽然在一些经济上有所发展,但却沉浸在腐败、官僚主义和权力集中等问题当中。
普京于2011年颁布了一份联邦立法,旨在推动政治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变地方选举的制度,提高选民的参与度,促进选民的代表性和责任性的提高。
此外,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预算和税收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官员的职业操守和明确的制度规定。
普京的这些举措,有望对俄罗斯的未来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俄罗斯政治改革的开始。
结论通过对俄罗斯政治改革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发现,要提高政治体制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政治改革必须是部门自我改革和国家整体改革的统一进程。
必须同时改革社会、经济和政治各个方面,加强社会和谐与稳定、提高政治制度的效能、深化经济和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政治改革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俄国近代化
![俄国近代化](https://img.taocdn.com/s3/m/cc4d7ef0941ea76e58fa04b9.png)
经济领域:工业化、全球化 政治结构:民主化、法制化 社会结构:城市化、都市化 思想观念:理性化、科学化
俄国的近代化是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 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启动于 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
2010江苏高考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 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 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 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 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 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 自由,生活有所改善。 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 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 结果:战败。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 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 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 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 》请回答: 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 (5分) 世的观点。(5分)
【2011年山东高考】(10分)下列是一组不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 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俄罗斯历史分为几个时期具体情况介绍(一)
![俄罗斯历史分为几个时期具体情况介绍(一)](https://img.taocdn.com/s3/m/ea46ecb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8.png)
俄罗斯历史分为几个时期具体情况介绍(一)引言概述:俄罗斯历史是一个丰富且漫长的历史,可以分为多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事件。
本文将概述俄罗斯历史的不同时期,并详细介绍每个时期的具体情况。
I. 原始社会时期1. 早期统一:俄罗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当时斯拉夫人开始在该地区定居,形成早期的政治团体。
2. 蒙古统治:在13世纪,蒙古帝国的入侵将俄罗斯各地统一起来,并迫使他们接受蒙古的统治,建立了金帐汗国。
3. 莫斯科公国的崛起:14世纪末,莫斯科公国开始崛起,成为反抗蒙古统治的中心。
4.伊凡雷帝的统一:在16世纪,伊凡雷帝成为第一个统一俄罗斯的君主,并建立了俄罗斯沙皇制度。
II. 沙皇时代1. 扩张与西方化:18世纪,沙皇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罗斯开始向西方看齐,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口岸扩张。
2. 出现了新的统治者:叶卡捷琳娜大帝成为沙皇时代的重要统治者,她继续改革并加强了俄罗斯的国力。
3. 田园改革:19世纪,亚历山大二世的田园改革试图改变俄罗斯农村经济,但效果甚微。
4. 社会动荡:19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经历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包括1905年的血腥星期日事件和1905年革命。
5. 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在1917年的俄国革命后,彼得格勒的名字被改为列宁格勒,以纪念革命领袖列宁。
III. 苏联时期1. 俄国内战:1917年至1923年,俄国内战爆发,布尔什维克党最终获胜,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 斯大林时代: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约瑟夫·斯大林担任总书记,苏联进行了集体化和工业化,但也导致了大规模的政治迫害和饥荒。
3. 二战胜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承受了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损失,但最终是与盟军一起赢得了胜利。
4. 高科技竞赛: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导致了一个科技竞赛,在太空竞赛和核武器领域,苏联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
5. 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9070a543c1ec5da50e2700a.png)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15世纪末,俄罗斯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6世纪中叶,在农奴制不断强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沙皇专制制度。
1689年,彼得一世掌权,效仿西欧国家,实行改革。
改革的作用:摆脱落后,近代化沙俄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强化19世纪,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明治维新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39年,幕府颁布“锁国令”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日本门户打开,结束闭关锁国1868年10月23日,改元明治,明治维新评价&影响:维新成功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修约运动,废除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70年代电机的发明与运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电力时代)材料上,是钢的时代汽车发明化学工业成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刮分世界扩张手段:资本输出英国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法、英随其后19世纪70年代后,西方列强掀起殖民扩张的高潮,非洲、中东、亚太是争夺的焦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英法德俄美日是最主要的殖民大国,英国是头号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直接原因:鸦片走私泛滥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导火线: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6月,战争爆发《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赔款割香港岛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鸦片战争的影响:社会性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革命任务社会经济思想观念: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原因:列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导火线: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战争爆发:1856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最多俄国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太平天国运动历史背景:外国资本主义压迫,本国封建主义压迫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运动经过:1851年,金田村起义永安封王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运动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组织北伐和西征,西征成功,北伐失败1856年,天京事变,由盛而衰转折点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李秀成和陈玉成负责军事洪仁gan总理朝政洪仁gan颁布《资政新篇》先后击溃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多次打败“洋枪队”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洋务运动历史背景: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日益成为历史潮流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1861年,总理衙门建立代表人物:奕忻(朝廷)李鸿章、曾国藩(地方)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1861年,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最早)1865年,上海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北洋水师建立以“求富”为名,兴办民用工业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培养人才奕忻京师同文馆李鸿章上海广方言馆留学生赴美英法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1894甲午年,战争爆发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日本掌握制海权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战争结束、洋务运动破产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开重庆等为通商口岸割让台湾允许日本设厂割让辽东半岛,德法俄逼还戊戌变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时务报上海梁启超办影响最大的维新报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898年光绪帝宣布变法仿明治维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史称百日维新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害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1898年德国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俄英发日等纷纷效仿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义和团扶清灭洋有局限及革命性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役:廊坊战役辛丑条约:赔款最多标志清政府完全沦为了洋人统治的工具。
俄罗斯的历史和现状(二)
![俄罗斯的历史和现状(二)](https://img.taocdn.com/s3/m/414e276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9.png)
俄罗斯的历史和现状(二)引言概述: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在全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继续探讨俄罗斯的历史和现状,着重涵盖了5个大点,包括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军事力量、社会发展和外交关系。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俄罗斯的现状,还可以揭示其对全球事务的影响和地位的演变。
正文:一、政治体制1. 俄罗斯的政治体制起源于沙皇制度,后经历了苏联时期的共产主义统治和社会主义体制的崩溃。
目前,俄罗斯采取总统制,总统具有较大权力。
2. 俄罗斯的政党制度较为复杂,主要有统一俄罗斯党、共产党、自由民主党等。
然而,统一俄罗斯党在议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总统的权力得到相当程度的集中。
3. 俄罗斯政府在国内外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国家利益和稳定。
然而,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政府腐败问题、国内民主和人权的争议等。
二、经济发展1.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石油和天然气是其主要出口商品。
能源行业在俄罗斯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国家收入和就业起到关键作用。
2. 俄罗斯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国家经济结构,减少对能源行业的依赖,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然而,经济多元化仍面临许多挑战,如投资不足、市场竞争不充分等。
3. 在全球贸易中,俄罗斯是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与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实现外部均衡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军事力量1. 俄罗斯是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之一,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
其军费支出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为国家国防提供了坚实保障。
2. 俄罗斯军队在技术装备和作战能力上持续改进,实施现代化的军事改革,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
3. 俄罗斯对外军事行动频繁,如在乌克兰和叙利亚等地派遣军队参与冲突。
这些行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争议,对俄罗斯的地区影响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社会发展1. 俄罗斯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社会不公和民生问题等。
俄罗斯历史简介概况
![俄罗斯历史简介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d6ad2b5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5.png)
俄罗斯历史简介概况俄罗斯,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拥有着悠久而复杂的历史。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62年,当时维京人留里克在诺夫哥罗德建立了一个王朝,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国家经历了多个王朝和政权的更迭,包括蒙古帝国的统治和沙皇的专制。
在15世纪,莫斯科公国崛起,并最终在16世纪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被称为俄罗斯帝国。
这个帝国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统治下达到了鼎盛时期,但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革命中遭受重创。
1917年,俄罗斯帝国崩溃,苏联成立。
苏联时期的俄罗斯经历了数次政治和经济变革。
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成为了一个工业化国家,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独立。
独立后的俄罗斯经历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荡。
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逐渐恢复了稳定,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国际力量。
如今,俄罗斯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全球事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除了政治历史,俄罗斯在文化、艺术和科学等方面也有着辉煌的成就。
从普希金和托尔斯泰等文学巨匠,到柴可夫斯基和穆索尔斯基等音乐家,再到列宾和苏里科夫等画家,俄罗斯的文化艺术为世界所瞩目。
此外,俄罗斯在科学领域也有着卓越的贡献。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巴甫洛夫提出了条件反射理论,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等等。
这些科学成就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俄罗斯历史是一部充满着挑战、变革和成就的史诗。
这个国家经历了从维京人的建立起,到苏联解体的漫长历程,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如今,作为世界大国之一,俄罗斯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对俄罗斯历史的简要概述,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过去和现在。
俄罗斯文化(19世纪至今)
![俄罗斯文化(19世纪至今)](https://img.taocdn.com/s3/m/ad431e0da6c30c2259019e68.png)
自然以特殊的涵意。
弗拉基米尔卡
Владимирка
深渊
У омута
金秋 Золотая осень Холст, масло, 82х126
三月 (март)
夏天的傍晚 (Летний вечер)
பைடு நூலகம்
俄罗斯音乐巨人 ——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1840-1893)
第六交响曲(悲怆) 胡桃夹子花之圆舞曲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俄罗斯侨民文化
1922. 9 “哲学船”事件 20世纪发生在俄罗斯的三次流亡浪潮 -- 十月革命及苏维埃政权建立后 -- 二次世界大战后 -- 60-70年代 俄罗斯侨民文化是俄罗斯侨民知识分子在 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基于俄罗 斯民族精神创造出来的。
苏维埃文化
(1917-1991) 苏维埃文化的诞生 苏维埃文化的特征 苏维埃文化的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1917-1934) 多元化 -- 第二阶段(1934-1956) 一元化 -- 第三阶段(1956-1985) 多元化 (当代俄罗斯文化史学家 O. 米哈伊洛夫)
新时期俄罗斯文化
新时期俄罗斯文化发展的环境 政治、经济体制转轨的困难和痛苦对这 一时期的文化发展产生较大负面作用。 新时期俄罗斯文化发展的状况 文化发展的自由和多元 文化发展的困难和危机 新俄罗斯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发展延续性 新俄罗斯文化的发展中的两种“亚文化” 现象 “大众文化” “西方化文化”
十九世纪后期俄罗斯风景画 最后一位大师,俄国19世纪 下半期最杰出的风景画家; 出生在立陶宛山城基巴尔塔 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铁 路上的低级职员。列维坦幼 年时父母双亡,生活无着落。 12岁时进入莫斯科绘画雕刻
学校半工半读;
俄罗斯政府的发展历史论文
![俄罗斯政府的发展历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f3503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1.png)
俄罗斯政府的发展历史论文俄罗斯政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的基辅罗斯,当时的政治体制是基于封建制度的公国和城邦。
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政治体制也不断发生变化。
在公元向前的16世纪,伊凡四世成为了第一个自称沙皇的俄罗斯统治者。
他建立了一个集权式的政治体制,实行封建制度,推行强大的专制主义。
之后,彼得大帝在18世纪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俄罗斯帝国带入近代化的道路。
他建立了圣彼得堡作为新的首都,推行了西化政策,加强了军队和行政机构的管理。
这些举措奠定了俄罗斯帝国的基础,使其成为一个欧洲强国。
19世纪初,亚历山大一世继承了沙皇的王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图实现现代化和自由化。
然而,他的努力最终未能实现,俄罗斯政府依然保持着专制统治的传统。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俄罗斯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在国内蔓延。
二十世纪初,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
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成为了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人,推行了国有化和集体化的政策。
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继任领袖,实行了一系列集权主义的措施,使得国家体制更加集中,政府权力更加扩大。
二战结束后,苏联成为了世界两极格局中的一个中心力量。
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对抗使得俄罗斯政府保持高度集中的特点。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经历了一段混乱的时期,但随着普京上台,政府逐渐恢复了秩序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总的来说,俄罗斯政府的发展历程充满曲折,不断经历着变革和困难。
但其自古以来传承的集权主义传统使得政府始终保持着高度中央集权的特点,这也是俄罗斯政治体制的独特之处。
简述俄罗斯历史
![简述俄罗斯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37dd82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5.png)
俄罗斯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当时有东斯拉夫部落在今天的乌克兰地区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部落逐渐统一,并在公元988年接受基督教东正教的影响。
在13世纪初期,蒙古帝国入侵了俄罗斯地区,建立了金帐汗国(蒙古统治下的俄罗斯)。
这个时期被称为“蒙古统治时期”,持续到15世纪中期。
然而,在这段时间里,俄罗斯的领导阶层和文化保留了很大程度的独立性。
16世纪末,伊凡雷帝(伊凡四世)加强了俄罗斯的中央集权,将它转变为一个大规模的封建国家。
他被尊称为“可怕的伊凡”(Ivan the Terrible),并通过对外战争扩大了俄罗斯的领土。
17世纪是俄罗斯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在波兰干涉和军阀统治之后,彼得大帝(彼得一世)于18世纪初继位,并开始了俄罗斯现代化的努力。
他将首都从莫斯科迁至圣彼得堡,并通过改革军队、教育和行政制度等方面,使俄罗斯成为一个强大的欧洲国家。
19世纪是俄罗斯帝国的扩张时期,它在亚洲和北美洲获得了广阔的领土。
然而,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社会不满情绪和政治动荡逐渐增加,最终爆发了1905年和1917年的两次革命。
这导致了沙皇制度的崩溃,建立了苏维埃俄罗斯(即苏联)。
苏联在20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经历了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治镇压和计划经济的时期。
苏联还在二战期间扮演了关键角色,对纳粹德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作为它的继任者崛起。
自那以后,俄罗斯经历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俄罗斯仍然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遗产和重要地缘政治地位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以来的俄罗斯逐步从一个边缘化的国家变成一个地域广阔、军事强大、政治高度专制的封建国家,起对欧洲近代政治、国际关系等都有重大影响。
本专题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特征:国家理论和国家政策居中心地位是近代俄罗斯的国家特征。
国家理论为东正教、沙皇专制制度和国民一致性。
三者的美妙的结合是俄罗斯发展和力量的源泉。
它使俄罗斯长期处于自然的合理的状态,没有任何动荡。
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争夺出海口成为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主要集中在一个问题上。
这是彼得大帝时期为俄罗斯定下的国策,被历代沙皇继承,包括斯大林。
2、同一性:俄罗斯帝国的同一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信仰的同一性,东正教自传入俄国后,基本没有多大的变革。
第二是经济同一性,俄罗斯的经济尤其是帝国主义阶段,有两个大特点,一个是高度的垄断,另一个是严重依赖沙皇的优惠政策和外来的投资。
第三就是政治同一性,这是经过长期考验的俄罗斯政治制度。
3、地区特征:近代以来俄罗斯的地区特征可包括本部的地区特征和非俄罗斯的地区特征。
总体上,俄罗斯本部与西部边区比,相对落后,在俄罗斯本部,也只有少数几个地区比较先进。
非俄罗斯本部的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波兰和乌克兰。
此外,白俄罗斯、立陶宛在许多方面都比俄罗斯本部发达。
参考文献
1、改良的命运——俄国地方自治改革史,邵丽英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俄国东正教会改革(1861-1917),戴桂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俄国东部移民开发问题研究,王晓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和俄国、中国社会性质转变时期的经济思想,蒋自强、张旭、王如芳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5、论近代俄罗斯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祝政宏,世界历史,2004/05
6、彼得一世时期的俄中交往对俄国的影响,赵相群,甘肃农业,2006/10
7、俄罗斯西化历史的反思,焦统骞,欧洲,1995/06
8、俄日两国近代化的历史启示,张广翔,长白学刊,1996/01
9、俄罗斯国家的形成与民族主义,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2
10、略论新疆俄罗斯族的形成,江梅,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01
11、中、日、俄3国文化近代转型比较,雷丽平,东北亚论坛,2004/04
12、16—19世纪西伯利亚地区英国人活动探微, 王继庆, 西伯利亚研究,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