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 溶解的快与慢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溶解的快与慢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溶解的快与慢》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他们的观察能力。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得出结果,指导学生探讨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分为三大部份,别离是:哪个溶解得快;加方糖溶解的研究;整理记录表。
在前几课的实验中,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什么因素影响的溶解的快慢。
通过实验,整理实验记录表。
教学目标
一、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善大小)、水的温度,和液体是不是被搅动。
二、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明”科学探讨进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
验的进程。:
3、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式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让学生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进程中,各类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材分析
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他们的观察能力。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得出结果,指导学生探讨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分为三大部份,别离是:哪个溶解得快;加方糖溶解的研究;整理记录表。
在前几课的实验中,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什么因素影响的溶解的快慢。
通过实验,整理实验记录表。
教学目标
一、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善大小)、水的温度,和液体是不是被搅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三、学情分析:
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些,学生很容易想到搅拌,因为前面几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玻璃棒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水果糖两颗、食盐、勺子1、
水槽1。
六、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在液体中看不见颗粒,看不见沉淀,分布均匀,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
离出来。
教师引入:我们都喝过牛奶,在冲牛奶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什么?
学生答:把奶粉放入杯子,然后倒开水,搅拌就可以喝了。
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搅拌?(因为可以让奶粉溶得快一些)
师:搅拌真的能让溶解加快吗?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那么要如何做呢?
让学生小组谈论,制定出实验计划。引导学生将试验计划补充完整,并将表格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课件
通过以上三组实验,我 们可以知道:( 搅拌)、 (加热 )、(颗粒越小) 可以加快溶解。
•(四)拓展延伸
冲
图片展示;
牛
奶
冲牛奶
Biblioteka Baidu
冲 咖 啡
搅拌 温度
}搅拌 影响溶解快 与慢的因素
颗粒大小
• ①教学重点:
• 溶解实验的研究
②教学难点: 对比实验中单个变量的控制
玻璃杯子,食盐,搅拌棒,冷水,热水 采用课件与课堂教学的相结合,准备了一系列材料,如:每组四个杯
子、每组一个量杯、搅拌棒、食盐、水槽、一块抹布、热水、洗衣粉、
(6糖0块摄。 氏度),方糖,筷子,勺子,水槽, 小铁锤,记录表。
(1)、科学概念 让学生了解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
慢与物质颗粒的大小(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 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学生经历“问题—— 猜测——验证——证实”的过程与方法,建立科学 概念,能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生活习惯。二是进
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认真负责,实事求是, 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
1、教材分析:
• 溶解的快与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 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溶解这一单元第五课 时的内容,它属于科学实验的目标系列, 是让学生了解了前面关于溶解的相关知识 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探讨影响溶解的快与慢 的因素。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1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到溶解快慢与搅拌.温度颗粒大小有关【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红糖.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杯水,请同学帮我尝尝是什么味道的.(请一位同学喝并问问是什么味道的) 生:没有味道
师:噢刚才老师忘了在里面加糖了(在里面加一块糖),现在老师在里面夹了一块糖,再请这位同学来尝一下是什么味道的. 生:还是没有味道
师:奇怪了,老师明明在水里加了一块糖为什么还是没味道呢? 生:因为糖还没有溶解.
师:那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帮老师快速的喝到糖水呢? 生:搅拌.加热.切碎??
师:同学们说到了很多种方法,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溶解的快与慢(板书:溶解的快与慢)
二.小组实验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加快溶解的方法,都还是我们的猜想,到底这些猜想正不正确呢,我们应该怎么验证? 生:实验
师:看来同学们都具备了成为小科学家的潜质,咱们要验证我们的猜想必须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刚才同学们列出了三个可能加速溶解的方法,现在我们就来一一验证一下.我们先来看看如何验证搅拌可以加快溶解,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实验用品有红糖,烧杯,搅拌棒,谁能说说用这些东西该怎么来验证搅拌能加快溶解.
小学科学教案:《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水果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水果糖3、食盐1、勺子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怎样才能加快溶解?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30ml),用玻璃棒搅拌其中的一个杯子,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热水约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水果糖:一块水果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水果糖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
更容易使水果糖溶解;将水果糖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水果糖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不同。
2.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程度。
3.理解到细致地观察、比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不同。
【教学难点】
讨论、设计比照实验。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装50毫升水的烧杯2只、细竹棍2根、食盐20克、小苏打20克、小纸片20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很快乐,因为老师理解到有很多孩子在做家庭实验,而且有的孩子还拍了实验照片。我们在课堂上也做过一些实验,用到了我们身边容易找到的食盐、小苏打、粉笔末、沙子
等。大家发现,不管是在课堂上做实验,还是在家里的厨房做实验,像食盐、小苏打等这些物质,它们可以溶解在水中。
假如取一杯水,把食盐或小苏打放进水中,那么能溶解在
这杯水中的食盐会多一些,还是小苏打会溶解的多一些?
二、设计:
1.如今请你说说看,你准备怎样做这个实验?(比照,用同
样多的水中食盐和小苏打溶解量的多少来比拟它们的溶解程度)
2.这个比照实验怎样做才比拟公平?哪些条件必须一
样?(两杯水一样多、都要搅拌、每次分别参加的`量要一样
多、等第一份完全溶解了再加第二份、都不能再溶解时停顿实验。)怎样取50毫升水?怎样判断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了?
3.你需要哪些实验材料?(水、食盐、小苏打、烧杯、搅拌棒)
4.老师还为大家提供了小纸片,你认为它们的作用是什
么?(平均分)
5.做实验,必须有记录,你打算怎样来记录。(老师提示)
6.你觉得我们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按照记录单中的要
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优秀课件
课后作业布置及要求
作业内容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如温度、搅拌速度等)物质溶解速度的变 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作业要求
实验设计要合理,操作规范,记录详细。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THANKS
感谢观看
学生提问环节
鼓励学生提出关于溶解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如:“为什么有的物质溶解得 快,有的溶解得慢?”、“温度对溶 解速度有什么影响?”等。
针对学生的提问,老师进行引导和解答, 加深学生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重点难点回顾总结
重点
回顾溶解的定义、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搅拌、颗粒大 小等)。
难点
解释不同物质溶解速度差异的原因,如分子间作用力、溶解度 等概念。
渍和油脂。
工业生产中溶解技术应用
化工生产
在化工生产中,溶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合成、分离和提纯等过程。例如,通过溶解和结晶的 方法可以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者将不同化学物质溶解在溶剂中进行反应。
制药工业
制药过程中,药物的合成和提纯经常涉及到溶解技术。药物原料需要在特定的溶剂中溶解, 以便进行化学反应或提取有效成分。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 理实验现场,将用过 的实验材料归位。
搅拌时动作要轻缓, 避免水溅出造成意外。
wenku.baidu.com3
观察记录与数据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与反思
1 科学知识: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相关。
2科学探究:设计“怎样加快方糖、药片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实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使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搅拌、碾碎、用热水能够加快溶解。
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的相同条件、不同条件的控制。
三教学准备
学生:食品袋装有:2袋精制白砂糖(每袋5克)、2片维生素B2(黄色)、2块速溶白方糖、半张硬纸。6个透明杯、1支筷子、一瓶凉水、一保温杯热水、溶解快与慢的记录表。(教师也有一份)
教师:水果糖、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设想
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点?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搅拌,因为前面几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鉴于学生的基础,本课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把“搅拌是否能加快溶解”作为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样本,重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控制单个变量实行对比实验的过程,突出如何控制变量和如何设计方案。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合作设计后两个实验方案,再实行验证。为了突出对比实验的效果,方便学生对变量的控制,使探究更具有科学的严谨性,在课堂的教学实施中用更容易操作、现象明显的袋装5克精制白砂糖做搅拌、维生素B2片做碾碎、速溶白方糖做用热水的溶解实验效果更好。使实验结果更真实可信,也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物质的溶解情况。
五教学过程
溶解的快与慢教案和说课稿
溶解的快与慢教案和说课稿
•课程介绍与目标
•溶解速度与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与操作目录
•学生实验操作与观察
•知识拓展与应用
•课程总结与反思
01课程介绍与目标
溶解是物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基础。溶解的快慢对于化学反应速率、
药物吸收、食品加工等方面都
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溶解的快慢,可以帮
助学生理解物质性质、化学反
应以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溶解现象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溶解的基本概念、影响溶解快慢
的因素以及加快溶解的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
素,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包括引入新课、知识讲解、实验探
究、课堂小结等环节。
时间安排
建议本课时长为45分钟,其中引入
新课5分钟,知识讲解15分钟,实
验探究20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
02溶解速度与影响
因素
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加快
溶解速度。
不同物质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一些物质的溶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而另
一些物质则变化不大。
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法,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来观察溶解速度的变
化。
搅拌还可以破坏溶液表面的张力,使溶质分子更容易进入溶剂中。实验中可以通过对比搅拌和不搅拌两种情况下的溶解速度来验证
搅拌的影响。
搅拌可以增加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加快溶
解速度。
颗粒越小,与溶剂接触的表面积越大,从而增加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加快溶解
速度。实验中可以通过对比不同颗粒大
《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5、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水果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水果糖3、食盐1、勺子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怎样才能加快溶解?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30ml),用玻璃棒搅拌其中的一个杯子,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热水约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水果糖:一块水果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水果糖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水果糖溶解;将水果糖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水果糖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溶解的快慢(详案)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曾保瑜
【教材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5课。本科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溶解的概念,知道一些固体、液体和气体能够溶于水,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科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探究哪一个溶解得快。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制定食盐计划,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的快慢的因素,为第二个环节的实验设计提供示范作用。第二个环节是吃糖比赛。整节课让学生自主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在经过前面四课的学习后,学生已经对溶解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会很自然的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根据前面几课的学习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搅拌会对溶解快慢产生影响。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猜测哪些因素会影响溶解的快与慢入手,通过师生交流研讨,设计科学的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运用对比实验研究科学问题,在三年级已经接触过,在本单元也已经开展过,有一定的基础。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教师让学生经历由扶到半扶半放的过程,降低难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水的温度等因素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科学探究过程。
2.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
一、说课目标
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溶解现象,理解溶解的快与慢的影响因素,掌握溶解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的方式,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并养成认真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与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和探究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溶解现象,掌握溶解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溶解的快与慢的原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水杯、糖、盐、热水、冷水、计时器。
2. 实验步骤及要点:(1)准备小组实验所需器具;
(2)每组取三个小水杯,分别注入冷水、室温水和热水;
(3)将相同质量的糖和盐分别加入三个水杯中,观察其溶解速度;
(4)计时器计时,记录溶解的时间。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可用一段小故事或者一道趣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我们在炎热的夏天会喜欢喝冰镇饮料?”,“为什么我们要在冬天吃热的食物?”等。通过这样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实验演示(10分钟)
老师进行溶解实验演示,先取一个小水杯注入冷水,加入适量糖,搅拌一段时间后观察糖的溶解情况;然后取另一个小水杯注入室温水,同样加入适量的糖,搅拌观察;最后取第三个小水杯注入热水,同样加入适量的糖,搅拌观察。观察完毕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并记录实验结果。
溶解的快与慢5篇
溶解的快与慢5篇
第一篇:溶解的快与慢
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 问题—假设—验证—证实”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
3、食盐
1、勺子
1、水槽1。【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
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溶解的快与慢》评课稿
《溶解的快与慢》评课稿我听了张老师执教的《加速溶解》一课,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陈老师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以日常生活中具体、鲜明的事例作探究的基础,选择冰糖这个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依托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过程。
首先提出了能不能使糖块溶解加快的问题,接着让学生讨论糖块溶解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提出了碾碎、加热、搅拌等加快溶解的方法。
通过讨论作出假设,然后组织学生实验观察糖块在搅拌情况下的溶解速度,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快慢比对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一步明确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及要求。教学中教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究。
学生分小组完成搅拌能加快溶解的对比实验,各小组同学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积极性很高。教师在指导实验方法组织学生活动等方面措施具体方法多样。
这节课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我认为需要改进的有两点:首先教学课时明显不足,教学过程不够完整。我认为对比实验是学生首次尝试,教学中设计实验方案的教学难度应降低要求,教师以导为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验证,这样教学过程更加顺利高效,也能为学生实验活动留下充分的时间。另外,实验用的糖块偏大,学生课堂实验看不到实验结果,教学
效果欠佳,建议老师课前做好下水实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老师,我说课的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
一、教材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通过前几节有关食盐溶解的课以及平时的经验,学生们对溶解的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旨在通过搅拌和水温等条件改变的前提下,初步感受对比实验,从而启发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事物。教材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1.搅拌对于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
2.水温对于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
3.研究食盐溶解的方法。
细心研读教材后,我发现用食盐做溶解实验效果不太明显,起不了真正去探究学习的目的,故把食盐换成了肥皂,用肥皂作为溶解实验的材料便于学生观察。根据教学的内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物体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初步感受对比实验的意义,亲身经历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活动过程。
3.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感受对比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验中的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问题。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每组两个杯子、搅拌棒1根、肥皂一块、矿泉水1瓶、热水、溶解快慢记录表。
二、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本节课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测——验证——证实”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科学实验意识,从而在探究方法与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科学概念。同时,让学生亲历对比实验,指导学科实验的严谨性,提高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溶解的快与慢》溶解PPT说课教学课件
5
不 同
1
热水组
100毫升水 1克白糖 250毫升的烧杯 同时加入 不能晃动烧杯里的水
热水,水温约60度
凉水组
100毫升水 1克白糖
250毫升的烧杯 同时加入
不能晃动烧杯里的水
凉水,水温约18度
溶解的快与慢
小结论2
通过实验发现, 白糖在 热里水 溶解 比在 凉里水 溶解得 快。
课堂思考
溶解的快与慢
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溶解的快与慢
条件
1
相2
3
同4
5
不 同
热水组
100毫升水 1克白糖 250毫升的烧杯 同时加入 不能晃动烧杯里的水
凉水组
100毫升水 1克白糖 250毫升的烧杯 同时加入 不能晃动烧杯里的水
冷
热
水
水
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溶解的快与慢
条件
1
相2
3
同4
5
不 同
1
热水组
100毫升水 1克白糖 250毫升的烧杯 同时加入 不能晃动烧杯里的水
热水,水温约60度
凉水组
100毫升水 1克白糖
250毫升的烧杯 同时加入
不能晃动烧杯里的水
凉水,水温约18度
小结论2:
溶解的快与慢
通过实验发现,白 糖在热水里溶解比在 凉水里溶解得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水果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水果糖3、食盐1、勺子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怎样才能加快溶解?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30ml),用玻璃棒搅拌其中的一个杯子,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热水约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水果糖:一块水果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水果糖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水果糖溶解;将水果糖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水果糖溶解
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记录。
6、讨论;对实验做出解释。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