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题解题方法(经济生活)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二轮知识 经济生活图表类典型题整理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3)

高考政治二轮知识 经济生活图表类典型题整理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3)

高考政治二轮知识 经济生活图表类典型题整理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3)1.(南京二模)材料一:注:CPI 即消费者物价指数;PPI 即生产者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需采购品的物价状况。

材料二:2011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稳定物价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

(1)请你提取材料一中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稳定物价的必要性。

答案:(1)①图表1反映2010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1分)②图表2反映2010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和生产者物价指数总体都呈上升趋势,(1分)这说明价值决定价格,生产成本增加导致价格上涨;(1分)同时两个指数变动不完全一致,(1分),说明价格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1分)③图表1、2表明物价影响消费。

(1分)(2)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2分)②是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局限性的需要。

(2分)③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生活,提升消费者信心的需要。

(2分)④是减轻生产者负担,促进生产发展的需要。

(2分)2. 材料一:2010年1-10月份我国CPI 、PPI 走势图注:CPI 即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I 即生产价格指数。

2010年11月,CPI 再创新高,为5.1%;PPI 为6.1%。

材料二: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949698100102104106108110图表1:2010 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情况图表2:2010年中国CPI 和PPI 指数变化趋势 012345678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C P I (%)P P I (%)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PPI CPI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高中政治解答《经济生活》图表题的技巧

高中政治解答《经济生活》图表题的技巧

解答《经济生活》图表题的技巧《经济生活》图表题在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它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多种能力。

它往往以现实热点为背景,列举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数据,让学生解读试题的信息,归纳图表反映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类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在作答时有些忐忑不安,担心难以得高分。

本文拟以一道江苏省高考模拟试题为例,分析经济生活图表题的解题技巧。

例:〖江苏省2016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第35问〗35.材料一我国2001—2014 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图6注:⑴产能即生产能力,产能利用率即实际生产能力有多少在运转发挥生产作用。

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9-83%比较合理,低于75%即为严重过剩。

⑵目前,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量约一半,2014年我国出口钢材9378.38万吨,其中粗钢8408万吨。

同时我国一些特种钢材还要进口,如模具钢对外依存度高达50%左右。

进入2015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低迷不振,钢铁需求趋于萎缩。

材料二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核、增加税源、扩大就业等原因,不顾中央政府关于不得违规扩大钢铁产能的要求,默许、纵容甚至强令企业扩大钢铁产能,给予当地钢企大量财政补贴。

政府依法该管的有的却没有管住管好,如对本地企业违规排污放松监管。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获得哪些经济信息?(6分)(2)结合材料二,就如何解决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一、审设问审清设问,明确确题目要求。

学生在做题时,要先审设问,带着设问看图表,增强读题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节约时间,特别是在图表和材料较为复杂的情况下。

图表题的设问通常由1-2个小问组成。

第1问往往是图表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侧重考查学生把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

第2问则要求学生谈谈对图表反映现象的认识,或根据材料出现问题如何解决,侧重考查学生迁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经济生活图表类典型题

经济生活图表类典型题

《经济生活》图表类解题技巧一、图表题类型(1)表格型(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2)饼状图(注意比重大小)(3)柱状图(注意增长趋势和增长幅度)(4)线性图(注意变化趋势和变化中的关键点)二、图表类解题技巧(一)看1、看图表标题。

图表名称和标题中的中心词,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2、看图表内容。

看以上项目发生什么变化和差异,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

3、三看表注(备注)。

注释分为解释和标准数据。

(二)对比1、横向比较:与其他项目比较,强调空间或时间范围内不同项目之间的差距。

2、纵向比较:某中心词或某项目在不同时间或空间段发生了什么变化。

或跟不同时期的自己比较,看变化。

3、表间比较找关系:各表之间一般是因果或者并列关系居多。

三、组织答案(工整书写,分点作答)答案来源1、来自材料: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表间比较得出的结论2.、来自与注释的结合3、通过对以上两部分的现象的表述的理解,对现象加以总结概括或找出问题本质。

一般以“说明.了..........”或“反映出.........”开头。

当堂练习1、某市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指标单位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388 2490 2656 2978 33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960 7756 8567 9488 1145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7.5 46.0 45.2 55.0 44.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8.9 37.9 36.9 36.5 35.4注:恩格尔系数是描述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之间是小康;40%~20%是富裕。

说明图表(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12分)。

2、3、材料一、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 增速情况(单位%)注:我国单位GDP 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美国的3.7倍,经济增长6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图表题

图表题

高考政治主观题“图表类”分析及解题方法“图表题”是多年来政治高考中的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试题形式,它以其外观的灵活性、形式的多样性、考查的全面性而深受命题者的青睐。

一、“图表题”的特点首先是形象、直观、生动。

“图”、“表”作为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的一种载体,是表达信息、反映变化发展趋势的一种重要形式。

特别是在经济生活领域,图表题以严谨、科学的方式,以数据和图表为载体来表现环境、资源、产业以及其他事物发展过程等信息,可全面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综合的能力。

它与单纯的文字材料比较更为直观、生动。

其次是其形式的多样性。

“图表题”从广义来讲有漫画、图片、图形、表格等形式;从狭义来讲,一般指的是图形和表格。

图形有柱形图、线状图、条形图、饼状图等;表格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再次是其考查功能的全面性。

教育部出台的新的《考试说明》中明确了政治高考的四种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要求学生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3、描述和阐释事物。

4、论证和探究问题。

“图表题”不论是作为选择题、简答题、还是论述题都可以不同程度地考查上述要求。

二、图表题的构成要素“图表题”是由图、表、注、文和问五个基本要素构成。

“图”是由标题和图形内容构成,“表”是由标题和表格内容构成,“注”即备注,“问”是指设问。

“图表题”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政治高考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和深入,“图表题”特有的考查功能在高考中会不断得到体现与发展。

因此,训练“图表题”显得很重要。

三、答题思路三审1、一审审问,做到准确把握题意和要求弄清题意和设问要求是我们正确解答图表题的前提和关键。

解答此类题先审设问,后审材料。

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可以增强回答问题的针对性。

(1)弄清设问所要求运用的理论知识的范围。

高考政治解题方法之表格题

高考政治解题方法之表格题

解题方法之表格题[题型特点]数据表格作为考查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能力的一种载体,是表达信息、反映当前经济工作变化发展趋势的一种重要形式。

主要有曲线图、扇形图、柱状图、表格等形式。

一般由表头提示语、表格材料、表脚注解、解答要求和设问五部分组成,可以说能否找出问题的答案就在于能否对各种文字和非文字信息源进行准确解读。

[典例]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2是2010-2013年A 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图材料2 表3是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部分相关数据表表3(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方法指导]第一步审设问。

首先宏观把握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

其次微观分析设问要求,对每一问都要咬文嚼字,把握范围、程度、本质等,根据设问组织答案。

如反映类试题的第(1)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分别反映了”还是“共同反映了”。

组织答案时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还要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及本质问题。

第(2)问一般是问两个图、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一般来说有四种情况: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分为二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以前两种关系为主。

第(3)问一般要求结合材料谈认识。

考生要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切忌漫天撒网。

此外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课本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脱节。

第二步审图、表。

首先审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和中心,把握住图、表的标题,分析图、表的内容时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同时图、表的标题又对作答起着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

其次审图、表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一般要进行“三比”,即横比(说明两者的差距)、纵比(说明变化:增长或者减少)、合比(前两者的结合),通过全方位比较图、表中的数据,从中得出变化的趋势。

再次提炼观点或结论,即从图、表给定的数据或信息中提炼出观点或结论,要注意坚持从数据到术语、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从成绩到问题等原则,做到规范表述。

论图表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论图表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2 0 1 4 年1 月 刊( 总 第 9 7 期 )
。教育础代杜
论 图表 在 高 中 《 经 济生 活 》教 学 中的运 用
广东省 乐昌市第二 中学 谢燕斌
思想政治的内容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 , 为了帮助学生加 深对抽象概念 、 原理之 间的理解 ; 易混 、 易错知识点的区分及 记忆 ,在教学过程 中, 注重将其与图表进行嫁接与渗透 , 运用 图表帮助学生分析一定的原理 , 从而大大提高了思 想政治课教 学效果。图表有着 自身的表达特征,尤其对时间、 空间等概念 的表达和一些抽象思维 的表达具有文字和言辞无法取代的传 达效果。图表的特征归纳起来有以— L 个方面 : 首先具有表达 的准确性 , 对所示事物的内容、 性质或数量等处的表达应该准 确无 误; 第二是信息表达的可读性 , 即在图表认识 中应该通俗 易懂 , 尤其是用于大众传达的图表 ; 第三是图表设 计的艺术性, 图表是通过视觉的传递来完成, 必须考虑到人们的欣赏习惯和 审美情趣, 这也是区别于文字表达的艺术特性。图表一般由表 题 、图表 、备注三大部分组成 。图表题也成为历年 高考考查学 生的常规题型 , 深得出题者的偏爱 , 然而图表题的综合性和技 巧性都较强 , 学生对此类问题 的解答又欠缺 ,因而在课堂 中深 入图表 的运用 , 既帮助学生提高解答此类题 目的能力 , 又能使 课堂效果更明显 。 坐标式图表在教学中的运用 坐标式图表 已成为近年广东高考考查学生对 《 经济生活 》 掌握 『 青 况的常规题型 。 此类图表题在选择题 中较为常见 。 因此 在《 经济生活 》的教学 中可经常渗入此类图表。例如在 讲 “ 价 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 , 一股 睛况下, 价格的变动会引起 需求量的变动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人们会增加对它的 购买 ; 反之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价格变动与需求量是成 反方向变动 的, 为了清晰表示出相关概念之间的变化轨迹, 采 用学生熟悉 的数学中的坐枥 以 O为顶点 , 向上走的为价格 P 、 向右走的需求量 Q、抛物线呈现反比例状 )进行 讲解 。同样, 在—般情况下 ,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 不仅受该商品价格 变动的影响 , 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 互为替代品 的需求是成 同方 向变化 的, 对于互补商品的需求是成反方r 口 J 变 化 的。在前面讲解的基础上 ,请了两位学生上黑板作图 ( P为 价格 ,Q为需求量 ), 做 出抛物线呈现正比例状 ( 互为替代商 品需求量的变化 图 ) ;抛物线呈现反比例状 ( 互补商品需求量 的变化 图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加了趣味性。为了检 验效果 ,接着运用了 2 0 1 0年 山东高考题 1 9 、甲商品价格 ( P ) 与乙商品需求量 ( Q ) 之间存在如 图 ( 呈正比例 ) 所示关

高考政治图表题的解题方法

高考政治图表题的解题方法

图表题的解题方法图表分析题作为主观试题在历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尤其是山东省的高考中几乎是逢考必考。

图表分析题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侧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但是无论是在平时练习中还是在高考中都能发现学生对图表题的解答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表达术语不规范,对图表信息把握不完整,信息分析不到位,图表之间建立不起联系,也有存在答的过多以致淹没重点。

下面就针对图表题的解答做出几点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

1总体认识图表一般来讲,相对完整的图表由表头信息、图表本身内容和“注”三部分构成。

图表本身内容是最突出的,也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往往容易忽视“注”尤其是表头中的有效信息。

有的图表没有注,甚至有的图表的表头信息说的很简单。

无论怎样,只要是存在的部分,我们就应该仔细分析,关注里面是否有有价值的信息以及是否三个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2正确利用表头信息正确利用表头信息是规范化解答图表题的要求。

表头信息说明了图表所展示的问题是什么,这里也可能蕴含着问题的角度。

图表题中经常出现的一问:“描述图表的变化”或“说明图表表现的经济信息”,往往这时首先用到的就是表头信息。

以2009年28题第一问为例:(1)描述图9表明的变化。

变化:2005 -2008年我国税收入总量不断增加,2005 - 2007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不断提高,2008 增速下降。

这里我们都够看出答案中的有些内容就是表头信息,所以巧妙地合理地运用表头信息有利于增强答题的规范化和准确度。

3全面分析图表内容本身图表内容本身隐藏着大量的信息,所以分析好图表内容本身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从一般到个别以柱状(含曲线)图居多,用来表示发展的量的变化。

先总体上看变化的总趋势是增长还是下降,然后再对特殊的变化加以说明。

(可参考上图9的第一问的答案设置)其次找出不同主体,不同主体之间作对比图表内容本身常常会体现着一个主体以上的变化情况,要找出图表所设计的不同主体并加以对比,对比时既要找共性又要找各自的特点,而各自的特点恰恰会体现差距,而差距的出现则是问题的所在。

2025年中考道法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题型04 图表题专项训练(课件版)

2025年中考道法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题型04 图表题专项训练(课件版)

做法:重大事项小区公示; 将数据转化为学科术语;组织答
理由:①民主决策的过程,有利于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
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案的时科要学化分。层②次一,个有国要家和点社,会标民序主号生活的
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 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 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 证。③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④全过程人 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最广泛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本质特征。
中考复习 图表题技巧与方法
目录
content
01
图表题基本情况
图表类主观题具有形象具体、形式多样、信息量大等特 点。一般由“标题、图表、注释”三部分构成。常见图表 主要以表格、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示意图、思维导 图等形式呈现,表现为通过一定的数据或内容对比反映某 种问题或说明某些道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 息的能力,以及学生对知识、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
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连接,开启了中国信息时代的 大门,同年,中国第一部互联网的行政法规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历程开 始大踏步发展。请阅读下列图表,运用建说法治中国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请结合图表一,概括其反映的现象? (2)请根据图表二,分析“系列专项行动”产生的意义。
(1)我国已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40余部等反映了我国积极推动网络领 域治理体系现代化/我国网络领域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积极建立健全网络 法律体系;我国网络领域的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格局基本形成;科学立法; 良法之治等。

【政治】图表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政治】图表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图表题”解题方法与技巧近九年的高考,两个论述题中必定有一个图表题,所限定的知识要求一般都是经济常识的内容,所以特别要注意这一题型。

一、试题特点1、反映当年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体现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问题2、题型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一是设问。

材料一般由“表题,2~3个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图饼式三种)、注释”三部分组成。

3、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

第(1)问是: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第(2)问是:表一和表二有何内在联系?第(3)问要求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根据材料设定的其他问题。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解答图表题应做到三个“三”)1、三读:①读图表。

图表一般是表格、饼状图和柱状图,有标题、时间、项目、数据以及小字注等构成。

标题表明什么行业、什么部门、什么社会群体等单位的什么经济状态。

它总揽和规定着表格的基本内容。

项目则把各种数据按照一定的类别划分开来,按照一定关系有序地进行排列。

②读注文。

图表下的注文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

是图表式主观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文还对答题思路有提示作用。

③读设问。

图表是为设问服务的,设问是命题测试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

读设问,一要弄懂各问分别问的是什么,二要弄懂各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然要注意图表中具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如图表中出现1978年我们应联想到改革开放,1997年就联想到党的十五大。

2002年应联系到党的十六大。

)2、三比①纵向比较。

对同一项目内的数据进行比较。

它反映的是一事物自身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横向比较。

发现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发现新问题。

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

③表与表之间的比较分析。

图表与图表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着一定联系。

经过细心的比较,抓住这个联系,我们就会产生新的认识。

前几年的表格论述题基本上是一个表反映成绩,另一个表明存在问题,两个表是互补关系。

经济生活的计算题与图表题分析

经济生活的计算题与图表题分析

• 例3:某商品去年的销售价格是10元,今年该商品的 售价是15元,请问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 10×(1+• 例4:某商品去年的销售价格是10元,今年该商品的 本币售价是是15元,请问今年本国货币贬值的幅度是 多少? • 10÷(1-x%)=15 • 求得x=33.3,该国货币贬值了33.3%。 • 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虽然性质相同,但幅度是不一样 的,计算时也应该根据各自的变量进行判断,不轻易 混同。
• 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 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 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 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 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 A.4元、4元、60万元 • B.6元、8元、90万元 • C.4元、6元、90万元 • D.8元、6元、120万元 • 个别劳动生产率变化:个别价值=6÷(1+50%)=4 • 价值总量:=数量×社会价格=10万×(1+50%)×6
• 如,2013年全国卷Ⅰ的第13题,首先学生要能 正确理解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列出签约时的利 润率和交货时的利润率,它们分别为 (24*6.32-144)/144和(24*6.27-144)/144 • 两者相差为(24*6.32-144)/144-(24*6.27144)/144。 • 运算能力较强的考生则可以把式子简化为24* (6.32-6.27)/144,进而演算为 24*0.05/144=12/144=0.083。 • 观察是否可推理或简化运算
• 我国2007年A玩具的人民币售价是21.6元,1美 元兑换7.2元人民币,今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50%,国内人民币升值了20%,同期美元对人民 币又升值了20%。请问该商品的美元售价是多少? • 劳动生产率提高后:21.6÷(1+50%)=14.4 • 考虑人民币升值:14.4 ÷(1+20%)=12元 • 考虑美元对人民币升值: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越 多 • =7.2×(1+20%)=8.64元 • 该商品的美元售价=12 ÷8.64=

高考政治二轮知识 经济生活图表类典型题整理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2)

高考政治二轮知识 经济生活图表类典型题整理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2)

高考政治二轮知识经济生活图表类典型题整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2)1.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资本形成率与最终消费率注:资本形成率亦称投资率,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占GD P的比重,该项指标的世界平均水平为20%左右;最终消费率指的是最终消费占CDP的比重,发达国家一般为70%左右。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一方面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要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怎样的问题?(2)结合材料一、二,就如何扩大内需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我国资本形成率小幅上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分)最终消费率则呈下降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过低。

(1分)表明我国投资过旺,消费不足,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

(2分)(2)要调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

(2分)要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2分)为此要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促进消费;(1分)要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分)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物价,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信心;(1分)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科学理性消费。

(1分)34.材料一:图1:2OO9年江苏省经济同比增长情况表1:2OO9年江苏省居民收入和消费品零售情况总额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2元l0.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004元9.4%城镇消费品零售8471.5亿元18.4%农村消费品零售3012.6亿元19%材料二:自2OO9年2月2目我省实施“家电下乡”以来,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十分踊跃,截至12月21日,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总额达到31.83亿元。

经济学小微专题:图表题答题技巧

经济学小微专题:图表题答题技巧

指出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
返回目录
[答案] ②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高于农产 品,表明我国进口结构趋于优化。机电产品、 机械设备出口总值远大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 增速低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表明我国出口结构 有待改善。对外投资领域中对外承包工程、对 外企业投资都有较快增长表明我国实施“走出 去”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返回目录
单元总结提升
注:2014年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向亚太地区提供 的贷款分别是168.47亿美元和85.42亿美元。中国倡议筹建 的亚投行,将向亚太地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概括材料中图(a)和图(b)反映的经济信息。
小 题 微 专
返回目录
单元总结提升
[答案] ①图(a)反映了2010—2020年亚洲国家基建投资 需求量大,图(b)反映了亚太地区国家在基建和清洁能源上 的投资需求年增长率将远远超过全球的年增长率。②世界 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向亚太地区提供的贷款有限,资金缺 口巨大,成立亚投行意义重大。 [解析] 此题考查对图表信息的解读。图(a)属于单个柱 形图。表明亚洲国家基建资金需求量大。图(b)属于两种类 型的柱形图。首先立足时间跨度看,亚洲和全球基建和能 源投资需求都在增长。从空间跨度看,亚洲基建和能源投 小 资需求年增长率高于全球。小注表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 题 微 银行向亚太地区提供的贷款有限,亚洲基建投资需求资金 专 紧缺。
返回目录
2014年1-10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引进外资和对外投 资增速同比增长率
小 题 微 专
指出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
返回目录
①2014年1-10月,我国出口增速明显高
于进口增速,引进外资增速呈负增长, 而对外投资呈高速增长,两者增速差距 大,表明我国当前进出口和引资、投资 均不平衡。

经济生活计算题和图表题专项训练

经济生活计算题和图表题专项训练

经济生活计算题和图表题训练一、计算题(一)计算题考点:(1)关于价值量的计算: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原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百分比)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数量(2)关于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②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超发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100%=(现在价格-原来价格)÷原来价格。

③纸币贬值率=纸币超发量/纸币发行量*100%;纸币购买力=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货币的发行量*100%(3)关于股票的价格计算: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4)关于分配方式计算: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区分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

(5)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注意扣除基数3500元和理解累进税率。

(6)关于利率的计算: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注意:复利就是利滚利,把上期末的利息并入本金,利息又生利息。

)(7)关于汇率变化的计算题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二)适应性练习1.(2011 年高考上海卷)假设某企业2010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8 元,201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1 年的价格分别是A.40 元32 元B.40 元50 元C.30 元50 元D.45 元32 元2.(2011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10 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 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 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 1452 万元B. 1320 万元C. 1210 万元D. 1100 万3.(2012年高考海南卷)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

高考政治经济常识题的一些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经济常识题的一些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经济常识题的一些答题技巧高考xx经济常识题的一些答题技巧首先,它是什么?1.图表题(解释经济现象):概括材料(表头、表格横竖比、注释、关系因果关系、整体部分关系);(2)得出结论(问题在于当前的政治热点)。

2.用经济知识分析经济现象:联系经济学原理资料(要点)。

第二,为什么?1.一般类型:地位、作用、意义、现状(总结材料)。

2.有意义型:两个角度(国内和国际);三个主体(xx、企业、人工人、消费者)(1) xxa、国内经济:有利于社会公正的根本任务、社会公正的本质和社会公正生产的目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加强xx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体政治意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和谐社会、两型社会、科技进步自主创造xx、xx乡村建设)。

B.外国经济:A.母国: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四大功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对外贸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中国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B.世界: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2)交换需要的商品,调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xx秩序,促进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C.区域合作交流:有利于优势互补,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协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巩固拓展合作区市场,提升区域合作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等等(2)人: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调动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意识(市场和竞争等)。

)并树立正确的观念(消费观等。

);维护合法权益(生命财产安全)。

(3)企业:(1)国内: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争夺市场份额;提高技术、管理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效益;提高经济效益,走xx工业化道路。

经济生活曲线题专题

经济生活曲线题专题

(三)效率与公平关系曲线
❖ 【例题】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 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 更加注重公平”。 如图17所示,经济效率和 社会公平之间的组合模式有多种多样,你认 为比较恰当的组合应该在( )
❖ A.AA′区间之内 ❖ B.BB′区间之内 ❖ C.A′或B′点上 ❖ D.AB区间之内
涉及财政的作用、宏观调 控的相关知识等知识。
❖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 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手 段。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 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 【例题】(2010福建卷)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 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A.X轴为税率 Y轴为财政收入 B.X轴为居民收入 Y轴为商品房价格 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 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X轴为经济增长率 Y轴为失业率
图17
(四)股票价格与利率关系曲线
❖ 【例题】银行存款
利率和证券市场的
股票价格是相互影
响的关系,二者的
关系用曲线来表示
(如图18),应该
是( )
图18
分析: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率,可见预 期股息不变,股票价格与银行利率成反比关系。
(五)消费与储蓄关系曲线
❖ 【例题】在一国居民 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右边正确反映了消费 与储蓄之间关系的是 图( )
财 政

减少
增加



量 一 定
国家 过少
影响国家职能 的发挥
企业的发 展
个人收入
的 减 少
增加
结论 :国家应该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例题】
❖ 例1:辨析下列观点
(1)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2)增加财政收入就能更好地发挥财政 的作用。 (3)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税率越高 越好。

图表题

图表题

(2)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 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该商品的价 格上涨,消费者会增加对其替代品的 需求量(2分)。
②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对 其需求量不会有太大变化;高档耐用 消费品价格上涨消费者会减少其购买 量(2分)。 ③树立正确消费观,要节约资源,保 护环境,绿色消费。(1分)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分析“当前的物价上涨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既 有推动物价上行的原因,也有存在抑制物价继续上 涨因素的影响”。(5分) (2)广大消费者如何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5分) 1.(1)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生 产资料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会可能会传导到消 费价格。(2分)②供求影响价格,现在农产品价格 变化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随着国际小麦等粮 食的减产,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会产生一定的 刺激。(2分)③国家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对物价上 涨起到抑制作用。(1分)
例二:(北京文科综合试卷第38题) 为了提升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 济、政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 国悠久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发展国内文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精 神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文 化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的 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但同时也出现了一 些人过度消费和文化素质低俗化的倾向,必 须予以警惕。回答: (2)根据材料,阐明在国内文化消费中人们 应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
.下笔 下笔书写答案必须做到三个统一: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由图表式材料概括归纳 出其反映的经济现象,用理论知识对这些经 济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揭示其所体现的本质。 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理论(教材知识)与实际(材料所涉及的问 题)的统一。

高中经济学图表题解题思路与方法探讨

高中经济学图表题解题思路与方法探讨

高中经济学图表题解题思路与方法探讨【摘要】浙江选考政治学科《经济生活》选择题,历次考试中多次出现经济数据的图表题,这是很多学生感觉容易失分的题型。

本文从经济学图表题的分类入手,探讨关于这一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以期更好的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能力提升。

【关键词】现象与原因纵向与横向增长率与数值纵观2015年浙江施行“七选三”选考以来,累计十一次选考,其中九次出现了经济学数据的图表题。

这是很多学生感觉容易失分的题型。

本文从经济学图表题的分类入手,探讨关于这一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以期更好的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能力提升。

根据图表题的设问角度,可以将图表题分为两类题型:一是分析图表数据呈现出的变化,即图表的数据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称为“现象类”,这一类题型占据高考中的多数;二是在“现象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经济数据的变化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称为“原因类”,这一类题型难度较“现象类”有较深层次的逻辑思考,对学生的知识要求更高,难度较大,在选考中是少数题型。

本文以“现象类”和“原因类”两道浙江选考真题为例,探讨解题思路与方法。

例题1:下表为2013-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A.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B.劳动报酬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C.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D.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从本题的设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该题属于“现象类”,也就是要分析图表中的两组数据“2013年--2016年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增速、人均GDP实际增速”的纵向变化以及这两个实际增速的数据之间的横向对比。

从图表的数据项目“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增速(%)、人均GDP实际增速(%)”可以看出,本题要比较的是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而不是两项收入的数值。

解决经济数据图表题解题要遵循“三看”的思路与过程:一看标题,确定图表的主题是什么;二看图表,对图表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作纵向与横向对比;三看备注,备注是对图表的补充说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答:材料一反映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增长速
度逐步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消耗依然过高,经济增长主
要靠物力和人力的投入。表明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
变。(4分)
16
饼状型(注意比重大小)
[典型示例3]图1. 广东省的劳动报酬、企业营业盈余、政府生产税净额
占GDP比重
1978年
政府生产税净额15%
政府生产税净额17%
2007年
企业营业盈余 16%
企业营业盈余 38% 劳动报酬69%
劳动报酬 45%
注:① 劳动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
资、奖金、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
积金等。企业营业盈余指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
结合材料二,请你对A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作出简要评价。(4分) 答:(材料二反映了2008-2010年)_A__市__G_D__P_增__加__(1分),而 _单__位__G_D__P_能__耗__、__污__染__物__排__放__量__降__低___(1分),说明了该市贯彻 _落__实__科__学__发__展__观__,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2分)
决胜高考 科学做题
《经济生活》图表题 解题方法及强化训练
一、规律方法:
1、三看图表,全面获取信息
解 答 图
(1)看标题,明方向; (2)看内容,明内容; (3)看注释,明扩展。
表 2、三重比较,描述有关现象
题 的
(1)纵向比,看变化;

(2)横向比,看差距;
三 个 三
(3)综合比,看关系。
3、三位一体,准确组织答案

5
• 2、对于表格(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 系?类问题,要注意不能仅仅在显性信 息的层面上揭示其关系,还应进行概 括,上升到本质、制度或理论的高度。 此外,我们平时所涉及到的此类问题, 基本上是一种因果关系,但也不能教 条化、定式化,要因题而异。
6
• 3、谈谈对某一现象的认识这类问 题,要从这一现象是什么(包括揭 示出其本质)、为什么会出现(或要 解决)这一现象(或问题)、怎么办 (怎样处理或对待这一现象。即措 施)。视问题不同,回答的侧重点 可能有所不同。
典例精析
答案 ①与 2001 年相比,2011 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大幅增 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明显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 占比重明显上升。②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转变 外贸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进出口 贸易平衡发展,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基础﹢审题= 成功
1、三看:看标题,看内容;看注释
14
表格型(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
[典型示例1]材料二、下表为A市2008-2010年能耗与排放状况:
2008年与2007年同比 2008-2010年累计
单位GDP消耗
下降4.59%
下降10.08%
化学需氧量
减少4.42%
减少6.61%
二氧化硫排放量
减少5.95%
减少8.95%
注:该市2008年-2010年GDP同比增长9%-12%。
• 2、横(空间)向比较(通常比差距):中外、 城乡、找不同点
• 3、综合比: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 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 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
4
三位一体
1、对于材料(图表)说明了什么现象? 这类问题,要扣住指定的材料或图 表(含注)作答;答案不仅写出图表表 明的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 语言),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 本质性问题。从现象到本质。
15
线性图(注意变化趋势和变化中的关键点) [典型示例2]材料一、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情况 (单位%)
25
20
中国能源消耗增长速度
15
10
中国GDP增长速度
5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注: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美国的3.7倍,经济增长
6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 (1)是什么,现象到本质;
(2)为什么,书本到时政;
(3)怎么办,问题到对策。
2
三看
• 一、看标题(题眼):表格名称中的 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 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 二、看图表内容:三比 • 三、看图表的注释。 •
3
三比较
• 1、纵(时间)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从- -年到---年有什么变化,找相同点
2、三比:纵向比;横向比;综合比 3. 组织答案的模式:表(图)反映从×× 年到××年,××(中心词)发生了什么 变化和存在什么程度的变化。(纵比和横 比), 这说明了××或这影响了××。
13
三、图表题类型
1、表格型(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饼状图(注意比重大小) 3、柱状图(注意增长趋势和增长幅度) 4、线性图(注意变化趋势和变化中的关键点)
7
五忌
• 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 知图表所云,
• 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 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
• 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点不全,观点 不准。四、忌词多意少,言语罗嗦。
• 五、忌字迹潦草,概念出错。
8
二、组织答案的模式:
• 第一部分(现象):表(图)××反 映从××年到××年,×× (即比 较对象,往往是标题的或图表内容的 标题)发生了什么变化和存在什么差 异、问题(用惯用的语言概括纵向比 较和横向比较的结果)格式:时间+主 语(关系)+谓语(变化)+补语(趋 势)
• 第二部分(本质): 这说明了××或 这影响了××。
9
例 (2012·山东文综)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 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 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 2001 年和 2011 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
图。
典例精析
材料二 2012 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 定发展: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 进口促进平台等等。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 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 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 料二中国家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采取的经济措施有何 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