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2亲密关系与安全感(亲子和恋爱)
亲密关系中的情感共鸣与共情
亲密关系中的情感共鸣与共情亲密关系,无论是恋爱伴侣、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都是人们生
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些关系中,情感共鸣与共情扮演着至关重要
的角色。它们是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增进情感的
理解和沟通。本文将深入探讨亲密关系中情感共鸣与共情的定义、重
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保持它们。
1. 情感共鸣的定义与重要性
情感共鸣是指在亲密关系中,人们能够理解并分享对方的情感,在
情感上与对方产生共同体验。它涉及对他人感受的敏感和共情经验的
产生。情感共鸣能够增强关系的紧密度,促进双方的情感沟通和相互
理解。它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对方的情绪和需求,并以此为基础
进行积极的互动和支持。
在亲密关系中,情感共鸣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能够加深人与人之
间的联系,增强情感的亲近感。当我们能够理解和分享对方的情感时,会更加容易建立信任和安全感。情感共鸣也有助于促进相互间的情感
支持和共同成长,使亲密关系更加稳固。
2. 共情的定义与重要性
共情是指在亲密关系中,能够感受和理解对方的情感,并以同理心
作为基础产生类似的情感反应。共情是一种能力,可以让我们更好地
体会他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回应对方的需求和情感。共情是情
感共鸣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体现在语言、行为或者肢体上。
共情在亲密关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增进情感的理解和共鸣,加深互相间的感情联系。共情使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察觉对方的情绪
变化,并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关怀。共情还能够促进双方的情感发展和
成长,为亲密关系注入更多积极和健康的因素。
3. 如何培养和保持情感共鸣与共情
从爱情心理学的角度简述亲密关系的相处原则
从爱情心理学的角度简述亲密关系的相处原则摘要:从爱情心理学的角度,简述了恋爱的几个阶段和与此相关的心理过程。总结出来适合亲密关系相处的五大原则:接纳彼此的差异;给予彼此足够的空间;尊重彼此的隐私;认可彼此之间的情感;懂得表达爱意。
生活中很多人在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都无法拿捏分寸,恋爱一帆风顺固然好,但如果恋爱遇到了挫折,其实我们应该看看那些幸福的恋人,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呢?为什么有些人越谈恋爱就越觉得麻烦,甚至还动不动就提分手呢?因为这种在爱情中患得患失的情绪,使他们根本无法放松下来享受其中的美好。其实,要获得健康长久的恋爱关系,只需记住这五条原则: 1.做个真实的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能让对方更加全面地认识你、接纳你,而且愿意靠近你。 2.把握对方喜欢的相处模式。这就是你们之间存在共同点,所以才互相吸引。你们如果能在适当的时机,调整相处模式,也许会事半功倍哦!
1.做个真实的自己。你是真实的自己,你是完全独立的人,你没有任何必须讨好别人的责任,你也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来证明自己。
2.把握对方喜欢的相处模式。这就是你们之间存在共同点,所以才互相吸引。你们如果能在适当的时机,调整相处模式,也许会事半功倍哦!
3.懂得倾听。学会倾听,尤其是对方的倾诉。每个人内心都渴望被关注和认同,所以很容易就会把话说给别人听,哪怕别人不一定真正懂自己,只要对方用心,我们就会感受到爱意。
4.留有空间。在两性交往中,一定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对方想自由呼吸,我们却要
管着他,那是不现实的。所以,你要允许他有一定的“隐私权”。
安全感和依恋PPT课件
团体辅导 心花怒放﹡出品
安全感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
• 1.精神层面: • 当一个人在情感方面从对方身上得不到足够的安全感时,Ta便会
追求物质方面的安全感,来抵制精神/情感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 2.物质层面: • 当一个人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的时候,那么Ta的物质要求得不到
充分的满足的时候,安全感相对在下降,那么Ta便通过在精神方 面追求新的替代者,来满足Ta在物质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 情感与物质的安全感很难让一个人同时得到,而通过婚姻这种方 式来提升安全感,便是大多数人最乐意的方式。
案例分析:
1、这是属于婚外情导致的夫妻关系即将破裂,妻子没有 完全从丈夫第一次的婚外情的伤害中走出,再次遭受感情 背叛的重创,情绪极度低落;
2、妻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无视儿子,使儿子过 早地承担了来自母亲的精神压力;
3、夫妻双方的家庭背景,在家庭中出生排序都存在的极 大差异
4、女方原本强烈的安全感遭受严重打击,丈夫洒脱的个 性让妻子再受伤害。
不同类型 的依恋风格
不同类型的人对待爱情的特点不同,美国心理学家巴塞 洛缪认为,依恋风格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区分: 安全型:对人对己都抱有积极的看法,他们会快乐的地 寻求与他人的恋爱关系; 恐惧型:对人对己都抱有消极的看法,他们会对恋爱关 系产生最坏的预期; 多虑型:喜欢别人,却对自己充满怀疑,因此会过多地 依赖别人; 超脱型:喜欢自己,却不太会尊重他人。
幸福爱情系列亲密关系中的四种依恋风格全解析
幸福爱情系列亲密关系中的四种依恋风格全解析
他怎么好几天都没跟我联系?会不会和别人好上了?我要不要给他发个微信?可是凭什么他就不能主动联系?要不我找他朋友问问?......”
恋爱中的你遇到过类似状况吗?经常这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正是焦虑倾向者的常见心理。本文我们就了解一下亲密关系中的四种依恋风格,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以及每种风格的特点和调整方法是什么。
一、依恋类型
依恋(attachment)这个概念,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来的,原本用来解释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1978年,他的学生Mary Ainsworth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Secure)、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回避型(Avoidant)。
安全型依恋:当婴儿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总是及时回应的话,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表现得更爱笑,不拘谨,容易交往。面对新环境勇于探索,并会寻求养育者的支持。
焦虑-矛盾型依恋:当婴儿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是否回应是不确定的,婴儿会努力找寻,表现得更容易紧张和过度依赖。面对新环境大哭大闹,不敢面对。
回避型依恋:当婴儿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总不回应,态度冷漠,婴儿会陷入抑郁,表现得充满怀疑,无法信任他人。害怕也不会向养育者求助或寻找安慰。
后来研究者发现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也有类似表现,且与幼儿时期的依恋模式基本一致。到1990 年,人际关系专家巴塞洛缪(Bartholomew)在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的基础上,提出成年人的四种依恋类型。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亲密关系与心理依赖的关联研究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亲密关系与心理依赖的关
联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大学生的恋爱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大学生的恋爱观中,亲密关系和心理依赖是两个重要的因素。本文
旨在探究亲密关系与心理依赖在大学生恋爱观中的关联,并分析其对
恋爱关系的影响。
一、亲密关系在大学生恋爱观中的重要性
亲密关系是指人际关系中一种重要的情感纽带,可以带来情感上的
满足和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恋爱观中,亲密关系占有重要的地位。亲
密关系可以使双方更加了解对方,建立起信任和互相依赖的关系,为
恋爱关系的稳定和长久发展提供了基础。
大学生往往渴望与另一半建立亲密的关系,尤其是在追求和相处的
过程中,亲密关系的建立是他们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亲密关系不仅
体现在日常的谈话和交流中,还表现在对方的人格特点、价值观和人
生目标的了解与认同上。只有在与对方建立起亲密关系之后,大学生
才会愿意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困扰与对方分享。
二、心理依赖在大学生恋爱观中的表现
心理依赖指的是一个人对另一半的情感需求和依赖程度。在大学生
恋爱观中,心理依赖常常表现为对对方的信赖、依赖和依靠。当一个
人对另一半产生心理依赖时,他们会更加依赖对方的存在和支持,希
望对方能够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心理依赖在大学生的恋爱观中是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在恋爱中常常会把对方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对另一半的存在和关心产生强烈的需求。他们往往会依赖对方的存在来获得安全感和自尊心的满足。当心理依赖过高时,大学生可能会对另一半产生过度依赖,导致自身无法独立面对生活和情感问题。
三、亲密关系与心理依赖的关联研究
亲密关系读后感(精选10篇)
亲密关系读后感
《亲密关系》是由美国社交心理学家、作家、演说家罗伯特·C·克莱尔(Robert Cialdini)所著的一本畅销书。该书基于克莱尔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我们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阅读完这本书,我深切感受到了它所传达的深刻理念和实用价值。通过这本书的帮助,我不断加深了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如何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和实践方法。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首先,对我而言,这本书中最引人入胜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揭示了人类亲密关系的深层心理,即人们在亲近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一些行为和心理状态,背后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心理驱动力。通过克莱尔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心理驱动力的本质和特点,并且学会利用一些技巧和策略来促进这种心理驱动力的发展,从而更加轻松地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
其次,这本书的另一个重要之处就是它提供了许多具有实际意义的行动建议,这些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亲密关系(如爱情、友谊、家庭等)和不同的情境(如约会、沟通、争吵等),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技巧。我对其中一些策略和技巧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让我更加信任和珍惜这本书所传达的知识和智慧。
除此之外,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它既有理论性的分析,又有生动的案例和实践经验。通过具体的例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领悟亲密关系的核心原理,并且更好地将这些原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最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并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实践,展现出诚挚、关爱且有耐性的品质。对于那些希望建立和维护更加美好的亲密关系的人,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必读之作。
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亲密关系模式与性满足的关系
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亲密关系模式与性满足的
关系
亲密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和情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亲密关系的形成与维系往往与性满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探讨亲密关系中的亲密关系模式与性满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个体和关系的影响。
一、亲密关系模式的概述
亲密关系模式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情感模式。根据研究,亲密关系模式主要包括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三种类型。安全型亲密关系模式的个体对于亲密关系有良好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回避型亲密关系模式的个体倾向于回避亲密关系,可能表现出独立和避免亲密接触;焦虑型亲密关系模式的个体对于亲密关系感到焦虑和不安,可能表现出担心被拒绝和追求亲密。
二、亲密关系模式与性满足的关系
1. 安全型亲密关系模式与性满足
安全型亲密关系模式的个体往往在性关系中能够表现出较高的满足感。由于信任和安全感的存在,他们更容易在亲密关系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与伴侣建立互相支持和理解的性关系。此外,安全型亲密关系模式的个体通常能够更好地理解伴侣的需求,增进彼此之间的性满足。
2. 回避型亲密关系模式与性满足
回避型亲密关系模式的个体可能会在性关系中体验到一定的困扰和不满足。由于他们倾向于回避亲密接触,可能会导致沟通不畅和缺乏情感连接,从而影响性满足的达成。对于这类个体来说,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模式和改善沟通是提升性满足的重要途径。
3. 焦虑型亲密关系模式与性满足
焦虑型亲密关系模式的个体在性关系中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干扰和困扰。由于担心被拒绝和追求亲密,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过度关注伴侣的态度和反应,导致性关系的紧张和压力。因此,焦虑型个体需要更多的情感安全感和信任来实现性满足的提升。
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亲密关系是指两个人之间建立起的深厚、稳定的情感联系,这种关系通常包括爱情、友情和亲情等多种形式。在亲密关系中,双方能够相互信任、支持和理解,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 信任:信任是亲密关系的基石。在亲密关系中,双方都应该相信对方会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会背叛自己。建立信任需要时间和努力,通过诚实、透明和忠诚的行为来逐渐积累。
2. 沟通:有效的沟通是维持亲密关系的关键。双方应该学会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更好地了解彼此。良好的沟通能够消除误解,增进感情。
3. 尊重:尊重对方意味着接受对方的优点和缺点,尊重对方的选择和决定。在亲密关系中,双方都应该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和个人空间,避免过度干涉对方的生活。
4. 支持:亲密关系中的双方应该在对方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对方实现个人目标和梦想。这种支持可以是情感上的安慰,也可以是实际行动上的帮助。
5. 成长:亲密关系应该是一个促使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可以互相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彼此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6. 包容:在亲密关系中,双方都应该学会包容对方的缺点和错误,给彼此机会去改正和改进。包容并不意味着纵容,而是表示愿意接受对方的不完美,共同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7. 安全感:亲密关系应该给双方带来安全感,让彼此感到舒适和放松。这意味着双方都应该努力维护关系的稳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总之,亲密关系是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维护和发展。通过建立信任、有效沟通、互相尊重、支持、成长、包容和提供安全感等方式,可以让亲密关系更加美好和持久。
亲密关系的总结
亲密关系的总结
亲密关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家庭、友情和
爱情等各个层面。通过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人们得以获得情感支持、安全感和满足感。然而,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也需要一定的努力和
技巧。在本文中,我将对亲密关系的重要性、如何建立和维护亲密关
系以及其带来的益处进行总结。
一、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亲密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它们提供情感
支持。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或者需要安慰时,亲密的家人、朋友或
伴侣会给予我们安慰、鼓励和支持,帮助我们度过难关。其次,亲密
关系也为我们提供了归属感和安全感。知道有人愿意倾听、理解和接
受我们,让我们感到被爱、被重视和被保护。最后,亲密关系还有助
于我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通过与他人的关系互动,我们能够更好
地了解自己,发展个人特质和建立自信心。
二、建立亲密关系的技巧
建立亲密关系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努力。以下是几点可行建议:
1. 诚实沟通:建立亲密关系需要真诚和坦率的沟通。通过分享自己
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与他人建立更深入的联结,同时也要倾听他人
的意见和感受。
2. 建立共同兴趣: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是建立亲密关系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共同参与活动、交流和分享经历,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和亲密感。
3. 尊重和支持:亲密关系需要相互尊重和支持。尊重他人的观点、
决定和空间,并且在他们需要帮助时提供支持和鼓励。
4. 处理冲突:冲突是任何关系中都无法避免的一部分。学会以积极
的方式处理冲突,例如通过平等对话、寻求妥协和尊重对方的意见,
有助于建立更加稳固的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中的爱情与浪漫
亲密关系中的爱情与浪漫
爱情与浪漫是亲密关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使得亲密关系得以持续发展。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爱情和浪漫的理解和追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本文将探讨亲密关系中的爱情与浪漫的含义、作用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与传递。
一、爱情的含义和作用
爱情是一种情感,它源自于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连接。在亲密关系中,爱情是维系双方感情的纽带,是构建健康和谐关系的基石。
首先,爱情为亲密关系提供了情感的支持。当人们相爱时,他们会互相关心、理解和包容对方。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爱情能够给予人们力量和勇气,使得他们能够共同克服困难,共同成长。
其次,爱情为亲密关系注入了温暖和幸福。在彼此相爱的前提下,双方可以分享喜悦和快乐,共同体验美好的时刻。爱情使得亲密关系中的每一天都充满了爱意和希望,为生活增添了色彩。
最后,爱情为亲密关系带来了安全感。爱情使得双方能够在一起感到安心和放心,不论是情感上还是物质上。相互依靠和支持的关系,使得他们能够共同面对生活的起伏和挑战。
二、浪漫的含义和作用
浪漫是亲密关系中的另一种美好体验,它是爱情的表达和传递方式。浪漫使得亲密关系充满了温馨和激情,增强了双方之间的吸引力和默
契程度。
首先,浪漫增加了亲密关系中的情趣和乐趣。浪漫的表达方式多种
多样,如情话、礼物和惊喜,使得亲密关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成为了
令人期待和愉快的时刻。浪漫的存在让双方不断感受到对方的爱和关怀,使得他们能够在互相付出和收获中共同成长。
其次,浪漫增强了情侣之间的默契和亲密感。通过浪漫的表达,双
方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喜好,增进彼此的情感连接。浪
大学生恋爱观的恋爱模式与亲密关系
大学生恋爱观的恋爱模式与亲密关系大学生时期正是青春年华,他们在这个阶段经历了许多新的事物与体验,而其中一个尤为重要的经历就是恋爱。恋爱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大学生恋爱观的形成过程中,恋爱模式和亲密关系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的恋爱模式与亲密关系的潜在因素。
一、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大学生恋爱观的形成不仅受到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还与其自身发展阶段和个人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完善个体认同。大学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大学生们逐渐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开始培养独立思考和主见的能力。他们更加注重个体的特点、情感需求和人生目标,恋爱观也因此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其次,追求浪漫和激情。大学生对恋爱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对异性的吸引,他们渴望体验到激情和爱情的快乐。相对于稳定和安全的关系,他们更倾向于追求新鲜刺激和激烈的爱情。
最后,重视交流与分享。大学生们在恋爱中更加注重与伴侣的沟通和分享,他们乐于通过言语和行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是大学生恋爱观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二、大学生恋爱的模式
在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下,大学生们形成了不同的恋爱模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大学生恋爱模式。
1. 自由恋爱模式
自由恋爱模式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自由选择权。大学生们鼓励彼此保持独立的思考和行动,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和自由。这种恋爱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但也可能导致交流不足和感情疏离。
2. 稳定关系模式
亲密爱人:《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亲密爱⼈:《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之前写过⼀篇,今天要分享的是另⼀本同名书籍,这本书也叫做《亲密关系》,这本书从⼼理学的⾓度探索了亲密朋友、伴侣之间的关系,有些章节有学术研究味道,有些有现实感悟味道,可以让我们更全⾯的对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理解、沟通、亲密、依恋、伴侣选择、嫉妒等各个⽅⾯有⼀个新的认识。
书中讨论了⼀个⼈从童年就开始的⼼理成长过程,并⽤⼤量经过实际测量⽽得出的例⼦进⼀步讨论了基因和后天环境对⼀个⼈个性的影响和塑造。不过我对这些不太感冒,我相信每个⼈与过去肯定有必然关系,不过我不是研究⼈员和⼼理学⼈⼠,找到过去并作为⾃⼰现在所为的⼀个原因,我总觉得这只是⾃圆其说,我更愿意去看看书中哪些内容是我现在想接受和体会的。这本书⽐较厚,我只挑选了我感兴趣的话题看完了并分享⼀下,希望这⼀篇⽂字也同样能给追求幸福的亲密关系的朋友们带来⼀些启发和帮助。
亲密的关系
在我们低落的时候⼜可以寻求安慰的⼈,⽽在别⼈有需求的时候⼜可以提供帮助和关爱。我们受到⼀些⼈的吸引,喜欢或者爱上⼀些⼈,与⼀些⼈发⽣浪漫关系或者性关系,与伴侣结婚并给与伴侣⽀持和慰藉,⽽当这些关系不幸终结时,我们则会感到痛苦。在我们的整个⽣命中,各种关系常常是⽆价的欢乐和⽀持的源泉,有时却是压⼒和悲伤之源。爱与恨,赢与输,没有关系就都⽆从谈起了。
对⼤多数⼈来说,长时期的独处是⼀种难以忍受的压抑经历。我们需要亲密关系,如果没有亲密关系我们就会感到痛苦,但是焦虑和痛苦有时也来⾃我们与他⼈的关系。事实上,关系在很多⽅⾯都可能是让⼈失望的。有些⼈总是焦虑别⼈会拒绝他们,我们总是⽣活在担忧关系会破裂的边缘上。⽆论我们的担忧是过分或者是现实的,我们都有可能经历到我们的关系所带来的意外的、令⼈沮丧的伤害。那为什么还要冒这种建⽴亲密关系的风险呢?因为我们是⼀种社会动物,我们需要彼此。如果没有与别⼈的亲密关系我们真的可能受到伤害。亲密关系中有种⼈类的基本的归属需要,这是与朋友、亲密伴侣维持固定关系的驱动⼒。如果短期内这⼀需要没有得以满⾜,⼈们会变得呢抑郁或神思涣散。如果在⼀段时间内这⼀需要仍未得到满⾜,就会产⽣更加严重的后果,如⾝体或⼼理上的不健康。亲密关系能够满⾜⼈们对归属和关爱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意味着对他⼈的强烈的感情依恋,也常常会涉及与他⼈的相互依赖。我们的归属需要使得"我们和感觉与⾃⼰有关联的⼈的固定的交往变得必不可少"。为了满⾜这种需求,我们需要(不仅是想要)与他⼈建⽴和维持亲密的关系,只有与那些了解和关⼼我们的⼈交流和互动才会达到满⾜。当需要满⾜后,我们追求更多关系的欲望就会降低(这样,就关系⽽⾔,质量⽐数量更重要)。这种需要也与谁是我们的对象⽆关,只要他们能提供稳定的情感和包容,我们就很满⾜。
亲密关系的看法和理解
亲密关系通常指的是人际关系中特别亲密、紧密的关系,其中包括亲密的友谊、家庭关系、恋爱关系或婚姻关系。亲密关系在个体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个人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亲密关系的看法和理解:
1. 情感支持与安全感:亲密关系提供了情感支持和安全感,使个体能够在关系中表达真实的自我,分享内心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减轻生活中的压力。
2. 相互理解与尊重:亲密关系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倾听、分享和理解对方的需求,关系变得更加牢固和健康。
3. 共同成长:亲密关系不仅仅是关于过去和现在,还关涉到未来。在亲密关系中,人们有机会共同成长、实现个人目标,并支持对方的发展。
4. 沟通的重要性:亲密关系中的有效沟通是关系稳定和健康的关键。能够坦诚地交流、表达感受和解决冲突,有助于建立更加深入的连接。
5. 承诺与信任:亲密关系通常伴随着双方的承诺和信任。通过履行承诺,建立互信,关系得以巩固。
6. 独立性与亲密性的平衡:亲密关系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个体在关系中保留自己的空间和个性,同时也能够分享和融入对方的生活。
7. 应对挑战:亲密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挑战,如沟通问题、冲突、生活变化等。对于这些挑战,关键在于双方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以维持关系的稳定和成熟。
每个人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和理解都可能有所不同,因为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有独特的需求和价值观。理解并尊重彼此的差异,以及在关系中不断学习和成长,都是建立健康亲密关系的重要因素。
亲密关系 书籍推荐
亲密关系书籍推荐
前段时间在家里和几个朋友聊天,聊到很多人都在问:“我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给大家吗?”看完后,我发现身边的人也有这个问题,我是真的很好奇,就找了几本来看。看到好的书籍不推荐,因为感觉也不能完全读懂,所以就做了一些总结。其实这些书里面对男女关系很好指导。比如说一个男人,要和女生结婚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是我觉得两个人也并没有很远,如果可以做一辈子的话还是值得的。男女关系也好。很多书籍都是讲如何处理好这一系列复杂的情绪、以及两个人之间遇到的一些问题等等。有的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遇到这些问题或者一些状况。然后就感觉就是很难受这种关系不太好了。所以我们应该要通过各种办法处理。今天来推荐一些亲密关系方面书吧!!一起看看吧!
一、《在爱情中》
这本书讲了一个女人如何对待爱情,让她成为一个更好的女人。而且也不是一本关于恋爱的书,而是一本关于亲密关系、婚姻以及两性关系方面的书。而且他还是由作家和心理学专家写的。作者在书里说到:如果你在想你今天要结婚了,你一定不愿意,所以你必须得调整自己才可以。你会因为一些事情就放弃一段感情。但是有没有发现这些道理呢?所以呢?其实你还想拥有爱情吗?在情感里你还是没有改变一些吧?但是因为我自己也有同样的感觉吧!也能让你少受一些伤害吧!毕竟我们有自己的生活。
1、部分
就是从情感的角度来看的,他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的问题。在这里我们要清楚一点,爱情不是一个纯粹理性的东西,它还有很多其他情感方面都是在考虑的呢!我们并不是单纯的在跟某一个人谈恋爱。而且我们是有目的与这个人进行沟通,然后建立起信任和关系。所以我们会把自己生活中一些不好、不开心甚至是伤害到对方的事情,都告诉对方吧!让他们知道对我们有利无害,如果一个人真的爱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去爱对方,而且要有这种包容才能让感情变得更好。
亲密关系课件
l 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比安全型更容易改变
--
19
l 所有人都喜欢和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在一起!
l 如何提高自己的安全-吸引指数? l 增加自己的价值、人际价值、对他人的信任度 l 相信爱、善良、美的存在
--
20
l 真爱的特征有:
l 1. 两人世界 爱情的独特性就是一定是两人世界,这里讲的 也一定是异性之间的两人关系,第三者不能替代。
关心
信任
理解
接受
尊重
感激
专一 认同 许诺
崇拜 赞许 鼓励
l 六种爱中每一种对男人和女人都是重要。当然每个人最终 都需要全部十二种爱,但只有这六种爱满足了,他或她才 会感激其他六种的爱。
--
28
五 爱情的能力
l “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 ,一个突破把人和其他同 伴分离之围墙的能力 ,一种使人和他人相联合的能力; 爱使人克服了孤独和分离的感觉,但他允许他成为他 自己,允许他保持他的完整性。 ” —— 弗洛姆
--
34
• 大学生恋爱心理调适
• 中止恋爱关系
• 提出分手的一方,要 注意以下几点:一是 选择恰当的时机;二 是使用策略;三是艺 术地说明原因;四是 不逃避责任;五是不 拖泥带水。
--
35
五 爱的能力
l 承受失恋的能力 l 海伦·凯勒所言: “一扇幸福之门对你关闭的同时,
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保持安全感?
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保持安全感?
来源:
翻译:夏展颜
作者:Lisa Firestone Ph.D
英国心理学教授Lisa Firestone Ph.D在她的博客中发了这篇关于亲密关系中安全感的文章。她讨论了我们在亲密关系当中所感到的不安全感并不是真实的,我们幼年与看护者的互动模式,形成了我们习惯于自我否定的内在声音。所以想要在亲密关系中保持安全感,需要我们认清不安全感与当下无关,然后去挑战那个自我否定的声音。这让我们认识自己,也能帮助滋养我们爱与坚强的能力,这些时间都不是白费的。Professor Lisa Firestone posts thisessay about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security. She talks about the insecurity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is not rea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ur care keeperand us caused critical inner voice. Therefore, in order to keepsecurity feelings, we need to realize the insecurity feeling is not related bynow, and keep challenging the critical inner voice. It iswasted that taught us something about that or ourselves helped nourish ourcapacity to love and be vulnerabl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建设性
回避问题 报喜不报忧 寻求他人帮助,受阻放弃 事无巨细,父母包办
一切听父母的 如果父母违背自己想法,以断交方式威胁
建设性
寻求同伴帮助 寻求父母帮助
尝试理解孩子困扰 放心让孩子与同伴接触、交流 给予鼓励
第三节、依恋关系
家庭环境的亲密度、娱乐性和控制性这3个 因子对个体依恋类型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 响作用。
失恋与离婚 那些单身者中,男性报告比女性的孤独感更深。 婚姻使男性摆脱孤独感的可能性更大。
亲密关系的特点
1. 了解 2. 关心 3. 信赖 4. 互动 5. 信任 6. 承诺
持久的行为上的相互依存 经常地相互作用 情感依恋 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感
在狭义的亲密关系(夫妻、伴侣、恋人) 中,亲密既包括情感也包括性的接触,个 体的私密:情感、身体(性)
第二节、原始家庭
在创世记列祖的故事中,不难找到伤痛相传的例子,雅各 就是负面的例子。他生长在充满偏爱的原生家庭里,这偏 爱的负面影响就伴随着他。
雅各的母亲偏爱他,父亲偏爱兄长扫罗,以致兄弟不和, 日后成为世仇。当雅各建立家庭,面对一对姊妹时,他偏 爱妹妹拉结,使这对姊妹因忌妒而不断相争,连众多儿子 的名字都隐含着母亲的竞争战况(29:30-24)。
早期母婴关系的品质决定了人一生的幸福 感。
父母婚姻的不幸,造成家庭病态,影响了子女人 格难以健全成长。子女的心理创伤,又使他们成 长后,在择偶与爱情的路上,要比常人遭遇更多 的痛苦坎坷,使婚姻与家庭之病态,一代一代地 传下去。(女儿长大后恨我)
华博士长期追踪研究的离婚子女,呈现两个共同 的心理特征:
1. 阿德勒:自卑感(没有人能够没有在别人 的照顾下能生存下来)
2. 温尼科特:从来没有(单独的)婴儿。婴 儿总是和养育者地联接的。(孤儿院的实 验)
玛格丽特·马勒认为:
1. 分离是儿童能把自己与母亲和世界上的其 他人区分开。
2. 个体化:成为一个个体地感觉,包括内在 自主性的发展。
幼儿园的痛苦
雅各似乎仍然不明白偏爱的弊端和后果,在众多儿子中, 雅各爱约瑟过于爱其他的儿子,因为约瑟是他年老时生的 (也是他偏爱的妻子拉结生的)。他给约瑟造了一件彩色长 衣(通常是长子才有权拥有长衣)。约瑟的哥哥见父亲偏爱 约瑟,就恨他,不能与他和和气气地说话。(37:3-4)
哥哥的仇恨因此萌生,约瑟终于被哥哥卖到埃及。雅各不 是承受了父母偏爱留给他们兄弟相残的恶果吗?为什么他 不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自己却重蹈覆辙,偏爱某个妻子、 某个儿子,原生家庭的影响,就在人不知不觉间传递下去。
狭义的亲密关系:特指异性间,例如夫妻、伴侣、 恋人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亲密关系:指不限性别年龄的两人之间和 谐融洽的关系,如朋友关系、亲子关系等。
人是社会动物,有一种强烈而普遍的建立亲密关 系的欲望。
亲密关系的核心:彼此的互动及归属感的满足。
归属感的满足
如果我们想正常生活的话,我们就需要经常地、 愉快地与亲密的伙伴在长期的和充满爱心的关系 中进行互动。
亲密关系的质和量
只有与那些了解和关心我们的人交流和互 动才会达到满足。
亲密关系不需要很多,有一些基本的亲密 关系就足够。
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几种不同的亲密关系
1. 有交集也有各自 独立的部分。在 这样的关系里, 有亲密的交流, 也尊重对方独立 的一面。
2、寄生的关系,对寄 生的人而言,寄主 是他的全部;而对 寄主而言,寄生的 人只是他生活的一 小部分。
1. 在原生家庭外,个体有独立的生活空间。 2. 能自我决定能自我承担责任。 3. 能在原生家庭之外与其他人建立关系(友
情、爱情) 4. 能与原生家庭保持恰当的距离,也有连接
并彼此支持。
分离个体化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原生家庭重要人物:
父母,在两个分离与个体化的关键时期, 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功能。
坏母亲:放任他们 的孩子任意的活动 而没有给予保护; 拒绝照顾他们的孩 子;在身体上虐待 孩子。
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或性关系中乳房、阴部 被抚摸时会产生后叶加压素、后叶催产素 等激素,这些激素与依赖有关,使母婴产 生难以分割的亲情,使情侣产生依恋之情。
第三个亚阶段:和解
学步儿童的正在成熟的自我已经能发现与 母亲的分离。
能够了解没有母亲是无法真正独立的。
第四个亚阶段:情感客体恒定与个 体化
儿童需要对母亲形成恒定的内在表象,能 容忍与母亲在身体上的分离。
如果儿童没有形成客体的恒定,为了自身 的安全,他将继续紧随在母亲的身旁。
进入青春期的心理现象:
1. 进化心理学的观点 2. 使心理不失调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1、进化心理学的观点
1. 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婴儿显得格外弱 小,出生后完全依赖于成人全面的、稳定 的、长时间的照料。
2. 只有与照料者形成紧密的被照顾关系,才 能够生存。
狼孩的故事。
2、使心理不失调
1. 获得关爱、照顾 2. 安全感 3. 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 爱是世上最好的良药《美丽心灵》
(1)对亲密关系的爱情,又渴慕又害怕,对人容易 敏感,特别怕被人拒斥、背叛或抛弃。
(2)较缺乏承受失落(loss)的能力,在事业上或人 际上受挫时,特别容易受伤。
依恋的基础
依恋,是由小时候 与照料者形成的一 种特殊的关系,它 可以影响一个到青 春期甚至一生。它 是从“摇篮到坟墓” 的关系。
洛伦兹的印随实验 恒河猴实验
3、各自独立而无 交集。在这样 一种关系中, 常因彼此距离 拿捏不准而渐 行渐远。
彼此相爱,但不要铸成爱的镣铐: 让它在你们灵魂的海岸中间成为一
个流动的海。 …… 要站在一起,却不要彼此太近: 因为圣殿里的柱子也是分开站立, 橡树和柏树也不在彼此的阴影里生
长。
〔黎巴嫩〕 纪伯伦 《先知》
现代生活中几种特殊的“亲密关 系”
儿童3岁前的心理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出生-1个月):正常的孤独。 主要任务是睡,未分化的阶段,所有能量 投向自身。处于绝对的原发性自恋,对其 他人无任何感觉。
第二个阶段(2-4个月):正常的共生。 “婴儿行为和活动仿佛他与母亲是一个无 所不能的系统,也就是共同体中的两个人 组成的一个个体”。
闺蜜 红颜和蓝颜
建立亲密关系中的困扰
缺少知心朋友:有人际交往但不亲密 人际比较疏离:对深入进入彼此内心世界
有担心甚至恐惧。 期望高、投入少:难以投入时间、精力。 过度投入但容易受挫:方式不当,可能导
致亲密关系过于紧密或过快。
解决亲密的冲突
解决冲突的办法 1.认识到冲突不是坏事,压抑才是 2.不要争对错,每个人的看法不同 3.看到伤害对方后他的伤痛 4.吵架的时候学会暂停,安静下来才会思考 5.学习沟通技术 6.努力发现别人的优点
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指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出生并被 养育的家庭。
1. 啃老族 2. 大学生陪读现象 3. “父母皆祸害” 4. 父母与子女冲突的恶性事件(对抗)
原生家庭及其对子女的影响
原生家庭与亲密关系 1. 我们忘记的事情对我们
有深远的影响; 2. 在我们的生命中容易出
现强迫性重复; 3. 我们不是模仿父母的行
最理想的父母角色:安娜佛洛依德认为是 父母角色时进时退。有利于青少年发展事 业及人际关系。不是切断与父母的关系, 只是不再将父母作为自尊的来源。
同伴的作用
布罗斯认为同伴支持会影响青少年的分离 与个体化的发展,并能弥补第一次分离与 个体化过程中个体发展缺陷。
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时会导致的心理 困扰
心理健康的婴儿扩展了他们的世界,不再 只限于母亲,会对陌生人表示好奇并审视 他们。
心理不健康的婴儿则害怕陌生人而退缩。
第二个亚阶段:实践
儿童很容易区别自己的身体和母亲的身体。 开始自己行走,接触外面的世界,从中体
验到乐趣和兴奋。 鼓励儿童去分离探索并获得自主性的愉快,
母亲的态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个内心充满恐惧、焦虑和无助的人是走不远的, 他会抓的更紧。没有理由去要求一个没有接受到 父母的爱的人去表达爱,去关爱别人。
获取爱是一种本能,表达爱却需要学习。
Leabharlann Baidu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 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 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 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 可爱。
亲密关系与安全感
李承宗 心理健康中心
第一节、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指伴侣间频繁的、多样的、有 影响的、持久的行为相互依赖。
安全感
安全感:指人在受到保护或摆脱危险情境 时体验的情感,是维持个人与社会生存所 不可缺少的心理需求。主要表现为确定感 和可控感。
特点: 1.精神层面 2.物质层面
个体化阶段
青少年完成个体化任务 建立一个内在稳固的个体性 自己选择升学志愿,做好准备离家读书 做好准备离家工作 稳定的同伴关系
乔瑟尔森:和解是分离与个体化能够顺利发展的 关键阶段,是四个亚阶段中,最艰难的阶段。是 亲子关系得以发展的主要动力。
独立过程中与父母的矛盾状态
得不到支持,导致挫败感。 父母全部安排,导致对父母的依赖。
1. 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无所不能的全能感。
2. 自恋的满足。影响长大后的自尊、自我价 值感。
第三个阶段(4-36个月):分离与个体化。 儿童在心理上开始和母亲分离,获得个体 感并开始形成个人同一感。(亚阶段:分 化、实践、和解、情感客体恒定)
第一个亚阶段:分化与躯体意象
婴儿的身体从母子共生体分离出来,婴儿 用微笑回应母亲,以表示他与某一特定的 人的关系。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父母婚姻质量不良 是儿童焦虑问题产生的危险性因素。
依恋关系理论认为,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对 日后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时候,使孩子也会 切身感到自己是一个可爱的人,同时也有足够的 力量就爱别人,爱的能力是可以传递的。才会有 信心,勇气和力量走向独立。
为模式就是反其道而行。 (向迫害者认同或向受 害者认同) 原生家庭影响我们如何 表达爱,感受爱
原生家庭与个体成长一些问题
原生家庭与子女之间的距离 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模式 父母如何对待子女成长中的困扰
分离与个体化的完成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从原生家庭中分离与成长过程
原生家庭与个体关系的健康状态
精神与物质的安全感很难让一个人同时得 到,而通过婚姻这种方式来提升安全感, 便是大多数人最乐意的方式。
依恋
依恋:指个体之间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 婴儿与照料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成人依恋:指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 久的情感联系,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 恋人、团队、组织或者抽象的形象。
为什么需要安全感和亲密关系
3、爱与归属的需要
1. 丧失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 2. 夫妻关系中有愤怒、指责的夫妻以及离婚
的配偶,容易患高血压和免疫功能衰退。 婚姻不幸的人容易压抑、酗酒、精神分裂。 3. 爱与归属感可以使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能够使人产生幸福感。
亲密关系
吸引我们的人,我们喜欢或爱的人,同我 们存在浪漫关系或性关系的人,我们获得 感情支持、与之相伴一生的人。
一方面面对失去客体联接的害怕和恐惧,希望 与母亲紧密结合。
另一方面又因害怕被控制,失去自主性,希望 和父母保持距离。
分化:
叛逆 独立
实践阶段
在言谈举止中,刻意地表现出于父母的不 同。
将生活重心转向自己的同伴,以此达到与 父母的心理分离。
遇到事情尝试自己解决,或者找同伴解决, 不断挣脱父母的管教。
身体上的亲密特指性的关系,彼此身体的 开放、身体的融合,满足时获得的快感、 喜悦与幸福。
情感上的亲密:相互的深刻认识、相互关 心,对同伴取得的成就表示自豪。
亲密关系的形成
时间:要发展一个亲密关系,需要耗去可 观的时间。
过程:通过很深的互相了解和认知形成。 能力:需要既懂得独处又懂得相处的能力。
男孩不愿意和母亲一起上街被同学看到。 房间贴着“未经允许,不能入内”。 父母说东,孩子说西。 锁上日记。
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失落。
第二次分离与个体化的主要任务
1. 不再被内化的价值观束缚 2. 青少年重新建构一个独立的自我。 3. 在家庭以外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布罗斯:青少年将早期的客体关系重现,回到 幼儿期依赖于独立的矛盾中去。完成独立与依 赖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