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新课程高中数学三维目标认识的实现
对新课程高中数学三维目标,怎样认识,如何表达,如何体现在教学之中,是许多教师迷茫的问题.目标理解不清、定得太概括化,都难以使教学到位,难以实现新的教学理念.
《课标》中新课程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由于数学课标是先行确定的,三维目标就是从其中提练出来的,因此数学对三维目标的表述也不十分规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知识与技能”就与规范提法一致,而“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即是规范提法的“过程与方法”的具体表述,在“情感与态度”上发展为规范提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对高中数学三维目标的认识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学习后所需要固化的内容.
对于“过程与方法”,教学中教师的理解往往出入很大,如果只理解为教学中学生怎样学的过程和学习方法,这就与教学目标概念矛盾,故“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后所得到的能力和方法.当然,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所要求的内化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内容包括:1.学习策略类,如交流合作、参与探究、把握信息;2.解决问题类,如处理问题、拟定计划;3.抽象或表面化类,把握方法、经历过程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容包括:1.学生自身德育类,如热情乐观、主动进取、乐群合作、自信独立、严谨求实、持之以恒、健康高雅;2.学生对外部的认识类,如热爱祖国、关切社会、尊重多元、好奇求知、珍爱自然、崇尚科学、判断价值.
三维目标中,三个维度在各具体课中的地位或权重应不是恒定的。数学中大多数课应突出“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运用,用“过程与方法”尽力培养能力和方法,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合理渗透.也就是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在三维目标中是主体,其中“知识与技能”必须在该节课上达成,“过程与方法”中许多内容不是一课之功可以达成,而是应经历多课多次类似的数学活动来实现,通过不同区段时间(不同的课)、频次上的反复、场景的相似再现最终综合达成,因此,一节课的教学不能以全用活动代替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不能使“知识与技能”目标浮于表面,也不能过分强调实际意义不大的活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相同目标内容要求的达成,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才能较好的达成,因此单一的一节课只能是进行合理的渗透,而不是硬性应达成的指标.但于对某一学习内容的价值,可能通过一节课会较好的达成.
高中数学教学怎样落实“三维目标”
高中数学教学怎样落实“三维目标”
高中数学,能使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健全的人格素质,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我们必须重视高中数学教育。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新的课程改革目标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这一提法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在指导实践教学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何在高中数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是数学教师实践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我根据多年教学工作的经验积累和总结,提出一些较具操作性的实践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新课程下高中数学“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成果。一般地说,新课程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应该具有的感情体验;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一种对周围事物、事件的态度的形成;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对周围经济利益、金钱的看法。它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的一个整体。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二、高中数学课程三维目标教学的实践性探索
1.注重数学基本知识,掌握数学基本技能
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是,高中数学三维目标的核心目标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是数学课堂教育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常规的任务。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的体验和情感的提升。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而言,这些知识和技能包括:在教学环节中始终要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数学思想;要重视高中数学课程中针对运算、推理、处理数据等较严密的思维技能和对图表理解力、计算机或计算器等常用工具的基本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知识和技能也要与时俱进,毕竟时代在发展,高中数学知识也会发生变化,如概率统计、图论矩阵等日常生活接触也逐渐成为基本知识。
高中数学三维目标教案
高中数学三维目标教案
【教案名称】:三维几何体的性质及计算
【教学内容】: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空间中作直线及平面的方程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三维几何体的性质和特点;
2. 掌握在三维空间中方程的求解方法;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 三维几何体的性质;
2. 空间中作直线及平面的方程。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于三维空间的直观理解;
2. 三维空间中的方程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示范演练、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三维几何体的实物,引导学生对三维空间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讲解:教师讲解三维几何体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以及在空间中作直线和平面的方程。
3. 示例演练:教师对一些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练,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题目的训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5.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解决一些较难的问题。
6.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梳理知识点,巩固学习成果。
【课堂检测】:
1. 三维空间中直线和平面的方程解法;
2. 三维空间基础几何体的性质理解。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总结反馈,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通过三维空间的习题来巩固知识点,并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以上即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祝您的教学顺利!
对高中数学“三维目标”教学的几点认识
对高中数学“三维目标”教学的几点认识
“三维目标”教学理念是素质教育得以落实的操作基础,其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抽象而繁琐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任课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贯彻往往易顾此失彼,难以将三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面面俱到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教学设计有所侧重、重点突破方向又该如何选择?由此遭遇的尴尬成为任课教师推行课改的最大障碍。为了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构想,我校数学备课组做了以下三点要求。
一、备课重准备
备课就是“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课组针对教师备课环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很抓落实:
1、分析教材
首先把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顾该教学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在些基础上,再进一步吃透文本中的“十个着眼点”:
一是课标的着力点;二是内容的重难点;三是资源的开发点;四是落实的知识点;五是培养的技能点;六是情趣的激发点;七是思维的发散点;八是合作的讨论点;九是育人的渗透点;十是知识的引申点。
2、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些教师以为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没必要进行专门的了解,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的调查,力求做到“十知道”:一是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三是知道学生的学习环境;四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五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六是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七是知道学生的思维特点;八是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九是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异;十是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
3、知识重组
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回顾先前教学经验与反思的基础上,开发学习资源和运用教学媒体对教材的顺序、详略、深浅等作适当取舍、加工、提炼等处理,再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要求能做到“五个有利”:
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
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
教学设计是教师针对特定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的教学计划。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其中三维目标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探讨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及其重要性。
一、认知目标
认知目标是指学习者在认知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确定并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理解的概念以及能够运用的技能。认知目标的设定有助于教师明确课程内容的核心,并能够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教师的认知目标可能是让学生掌握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性质。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分析证明过程等方式,帮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通过明确认知目标,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二、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是指学习者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设计需要明确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目标。
以语文教学为例,教师的情感目标可能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学情操。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文学作品、分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通过明
确情感目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培养他们的审美
情趣和情感体验能力。
三、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指学习者在行为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学设计需要明
确学生应该具备的行为表现和技能。行为目标的设定有助于教师确定
教学任务和评估方式,以及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行为指导。
以体育教学为例,教师的行为目标可能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团
请阐述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划分
请阐述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划分。
回答:
数学教学三维目标具体内容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内容进行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界定,使数学教学目标设计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而不是形同虚设的一项设计。
(1)知识与技能: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它包含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基本知识是能力的前提;基本能力是基本知识再现,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
(2)过程与方法: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是学习的体验。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中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
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
【作业2】
从四个案例的课例观摩、反思提高中您得到了什么启示?
回答:
观摩了四节精彩的数学课,并听取了数学专家做的评课。收获甚大,名师的课堂教学,给人以鬼斧神工的感觉,有效的课堂、精辟的论述值得我们的欣赏与借鉴。
浅谈促进学生发展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促进学生发展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教师如果能采用恰当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正确的方向,那么学生就会在课堂的学习中获得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发展教学策略三角函数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内涵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可细化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思维的体操”的数学,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能力、夯实学养根基、培养优良个性品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广大教师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教学为例,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1、注重知识衔接,奠定学生发展的基础
同一知识模块或相关知识,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便成为了新教材编写的重要原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原则,充分注重知识的衔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案例1初、高中三角函数各自内容怎样?两者是如何衔接的?
众所周知,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初步学习了三角函数知识,但只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会进行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计算和化简。在高一教材中则花了三个章节系统介绍了三角函数知识,并且角的范围扩大到任意角,教学要求明显提高,偏重于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研究及应用,内容丰富、抽象、概括性很强,它不是初中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延伸、拓展和提高。因此,我们说三角函数是初、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衔接内容,正确处理好初、高中三角函数的教学衔接,深入研究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三角函数概念,而且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了解:通过丰富实例让学生了解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一个对应;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抽象的函数符号)
f的意义;()
(x
f a(a为常数)与()
f x的区别与联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经历:让学生经历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函数的辨析过程,函数定义域的求解过程以及求函数值的过程;渗透归纳推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体验:通过经历以上过程,让学生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体验函数思想;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数学的抽象性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函数概念的形成,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
【教法选择】问题式教学法:本堂课的特点是概念教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采取问题式教学法;以问题串为主线,通过设置几个具体问题情景,发现问题中两个变量的关系,让学生归纳、概括出函数概念的本质,这也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学法选择】探究式学法: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结合本堂课的特点,我倡导的是探究式学法;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归纳概括出函数的概念,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熟练理解函数概念的目的,从而让学生由“被动学会”变成“主动会学”.
【教学媒体选择】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快捷、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材料,有助于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与黑板板书相结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
数学正是在演绎推理、合情推理中不断发展。
徐少贤,中学数学教学论,2006,P
④
运算求解能力
《标准》对运算求解能力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除 了原先对运算求解能力的一些要求之外(但是要避免繁杂 的运算和人为性过强的、技巧性过强的运算),还应包括 对估算能力、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的能力、求近似解 的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高中数学课程总目标是: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 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 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 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
(1) 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 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 体会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它们在后 继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 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 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 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增加了抽象概括、数据处理两大能力
推理论证不同于以往的逻辑推理
①
空间想象能力
几何学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直观的形象,通过对图形 的把握,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Biblioteka Baidu.
无论是在数学研究、数学学习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 都是一种基本能力。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就经常说,这种空间想象能力与他 们艺术上的想象能力、艺术创作能力有一种殊途同归的感 觉.
高一数学教案的三维目标5篇
高一数学教案的三维目标5篇最新
高一数学教案的三维目标1
有理数教案(三维目标,精讲预设,教学反思)
《有理数》教学开篇精讲稿
1.如果把数学比作一个成长中的生气勃勃的人,把问题比作人身体的一个重要的器官,那你将用什么器官比喻问题的重要性呢
2.“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一切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源泉.在数学学习中,明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有同等甚至是更高的价值.因此在进入初中数学学习的时候,同学们要重视发现和明确提出数学问题,把这看作是提升自身数学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
3.看到《有理数》这一章的标题,你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接下来你又会明确提出什么问题呢?
4.“有理数”这个名词有点怪,难道还有“无理数”吗?” 这个问题提得好!既然有“有理数”,当然会有“无理数”.要回答什么是“有理数”的问题,一个途径就是先回答“什么是无理数的问题”.
5.我们在小学所学的数中,就有无理数,那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大家想一想下面的问题:①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与分数是什么关系?②整数能不能化成分数的形式?
③由此你能不能联想出有理数的“理”是什么?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数是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会识别正数和负数,理解0表示的量的意义;学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
与方法:在形成负数概念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归纳与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重点难点重点:形成负数概念;学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
如何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设计底线性 目标 , 留有余地并保持适当弹性 , 强化弹 性 目标设计 , 可 以分成下 限 目标 、 上 限 目标 、 发展 目 标。 尽可能为所有学生预留 自主生成 的学习空 间, 真 正通过 目标的个性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生成 空间 的预设关 键在 于降低统一性 目标 ,明确提 出分 层 目标 , 同时提 出发展性 目标 , 在完成课 时 目标的基 础上着眼于素质教育 的总 目标。 教学 目标设计是否优化直接关 系到一节课的教 学结构是否优 化。高 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关注教学 高 中数 学 课 堂 “ 三 维 目标 ” 的优 化 整 合 目标设计优化 , 不仅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 而且 实现 “ 三维 目标 ”优化整合是新课程 实施 的关 应注意在“ 双基 ” 教 学中发展学生的主动学 习 、 合作 键, 其途径 是将 “ 三维 目标 ” 转化成具体 的、 可操作 的 学习 、 探究学习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 创新 的最好体现 课 堂教学 目标 ,通过一系列教学 目标的达成而最终 应反映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 。鼓励 学生提 出问 实现 “ 三维 目标 ” 。优化 的教学 目标与传统单纯知识 题 , 为学生 营造 一个积极思考 、 探索创新 的氛 围等 , 培养学生 的理性精神。 传授 目标不 同,应由若干 目标组成 ,应从知识和技 以提 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能、 过程 和方法 、 情感态度 和价值 观三个维度设计 , 数学课堂教学 目标设计优化应具备 三个特点 : 表现在要与时俱进地选择好教学 内容 ,扎 扎实实地 1 . 生本性 。“ 为学生学习服务” 、 “ 以学 生 发 展 为 , 课 堂教学应根据学生实 际的学习需求水平来确 为学生的基础知识 、 基本技能定好位 , 打好桩 , 让学 本” 生在认知上 , 从 不懂到懂 , 从少知到多知 , 从不会到 定活动 目标和整体方案。设计教学 目标 , 要 由“ 教 师 会; 并 以满 腔 的 热 情 、 智 慧的头脑 , 敏 锐 的 触 角 关 注 制订教学 目标 ” 向“ 师生共 同制订教学 目标” 过渡 , 要 学 生的学 习过程和学 习结果 , 唤起学生 的智慧 , 启迪 真正把学生 的发展放在 心中 , 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 对 学 生的思维 , 使学生不 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 、 方法 , 教材 、 学情 、 教学理念等具体分析 , 整体把握 , 统筹 安 列出知识体系 , 制订出总 目标和单元教学 目标 , 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 ; 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学 习热情 , 想 排 , 尽办法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 主动性 , 全力以赴地保护 并把它们分解到每一章节 , 每一课具体操作时 , 还要 好学生 的 自尊心 、 自信心 ,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 注 意 课 堂 教学 目标 的内 部结 构 和 排 列 顺 序 ,明 确 对 的价值 , 逐 步建立正确 的价值观 , 让学生在情感 上 , 认知 目标的理解 、 应用、 分析 、 综合 、 评价 的具体 要 从不喜欢到喜欢 , 从 不热爱到热爱 , 从不感兴趣 到感 求 。 兴趣。 2 . 层次性 。 在学生群体 活动或小组活动中 , 学生 例1 : “ 函数的单调性 ” 的教学 目标设计 。 的学 习水 平 、 个性特 征 、 兴趣爱好都 有很 大的差异 。 本节课要求学生理解函数在某 区间上单调的意 教师在数学课 堂教学 目标设计时 ,应根据不 同学生 义 ,掌握用函数 的单调性定义证 明函数在区间上具 知识 的最近发展区 ,考虑设置多层次 的 目标和有梯 有某种单调性 的方法 。 度 的目标 , 不 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 同的层次要求 , 目 个性化 ” , 针对不 同学生 , 有所体 现 , 让所有 ( 1 )要求能够 以具体的例子说 明函数wk.baidu.com某区间 标要有 “ 上具有某种单调性 ,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 学生都能达到成功 的彼岸。数学课堂教学 目标要适 ( 2 )能够举例说 明函数在定义域 的子集上具有 合不 同学习水平的学生 , 使 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 、 探 单调性 , 而 在 整 个 定 义域 上未 必 具 有 单 调性 , 说 明 函 究活动都能得到最佳 的发展 。 数 的单调性 是函数局部性质 ; 3 . 可测性。 检测 目标和结果是否一致。 为了达到 ( 3 ) 通 过 问题 探 究 法 的教 学 ,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课堂教学活动结果 与 目标达成的一致性 ,在确定课 数学的热情 ,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堂教学 目标时 , 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 者 , 应 例2 : “ 直线与圆的位 置关 系” 的教学 目标 。 结合实际 , 确立可测性较高的教学 目标。 ( 1 )从具体的事例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 例3 : “ 两角 差 的余 弦 公 式 ” 的 三 种 教学 目标 设 计 系, 并会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 系; 预设 。 ( 2 )探索圆心到直线 的距离与半径之 间的数量 方案 1 : 围绕知识落实设计 目标 : 注重公式 的应 关 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 用, 提高解题 的水平 , 强化应用能力。 ( 3 ) 通过直线与 圆的位置关 系的探究 , 向学生渗 方案2 : 注重能力提高设计 目标 : 暴 露知识 的发 透分类 、 数形结合 的思想 , 培养学生观察 、 分析 、 概括 生过程 ,再现公式的探索历程 ,培养创造性 思维能 力。 和合作 交流 的能力 ; ( 4 ) 使学生从运动 的观点来观察直线与 圆相交 、 方案3 : 突 出人文价值设计 目标 : 突出数学 的文 相切 、 相离的关系 , 培养学 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化底蕴 , 渗透人文教育 , 提高科学意识和培养科 学素 二、 “ 三 维 目标 ” 设 计 优 化 的 几 个 特 性 养。 通过前 面的论述可以看 出: 在数学课堂教学 中, 教学 目标设计是动态化呈现 的, 是在 “ 教学情境 的不确 定性 ” 、 “ 教学对象的复杂性 和差异性 ” 、 “ 教学 为 了展现数学 的价值 ,就应挖掘数学 中的最具 有教 决策的不可预见 和不可复制” 下设计的。 教学 目标不 育意义 的科 学内涵 , 应 注重精 神倡 导 、 美 育传播 、 人 是抽象的素质发展 目标 , 而是可观测的行 为性 目标 , 文教育 , 应促进人的品质发展 , 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 包括表现性 目标 和体验性 目标 。教学 目标设计优 化 培养具有科学 素养 的人的最有效途径 。 ( 作者单位: 安 徽 省 东至县 第三 中学 ) 要避免刚性统一 的传统思维 , 要避免“ 一刀切” , 重在
吴骏 教学目标的写法
• 一般地 , 对于根的判别式这样的重要数学概念 , 应 当对目标进行分解. 例如可以作如下表述 : ( 1) 在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过程 中 , 掌握判别式的结构和作用 ; ( 2) 能用判别式判断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解 ; ( 3) 能用判别式讨论一个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 程的解 ; ( 4) 能灵活应用判别式解决其他情境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这里的情感是指,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的比较稳定 的情绪体验。 数学态度是指,对数学活动、 数学 对象的心理倾向或立场。 表现出兴趣、 爱好、 喜欢与否、 看法立场。数学态度可以演变为数学 信念——对数学持有的较为稳定的总体看法、 观 念。数学态度包括对数学学科的态度(即数学信 念) 、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具体内容的态度。 这一维度目标的内容还包括宏观的价值观和数学 审美观,如: 对数学的科学价值、 应用价值和文 化价值的看法; 辩证法的观点; 数学的简洁整齐 之美、统一和谐之美、抽象概括之美、对称之美、 精确之美。
• 数学教学科学化 , 从制定教学目标上看 , 一 要全面 , 二要具有可操作性. 这是建立在对 教学内容 、学生数学学习规律的准确把握 基础上的 , 需要有对细节的不断追求. 制定 目标的水平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 标志.
• 当前 ,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 教学目标 “ 高大全” , 一堂数学课所承载的目标太 重. 有的甚至是目标 “ 远大” 、 空洞 , 形 同虚设. 例如 :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 式; •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 创新的个性品质 ; • 体验数学的魅力 , 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 等
关于教学三维目标的解读
关于教学三维目标的解读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学生在一定阶段内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应当掌握基本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阅读、写作、计算、观察、思考等基本技能。而在高中阶段,学生应当具备更高级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数学运算、实验操作等技能。
在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传授和训练。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因材施教。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掌握的方法和技能,包括学习策略、思维方法、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这些方法和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在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时,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等。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非常重要。
在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对新课程高中数学三维目标的认识
“ 三维 目标 ” 这一 理 念 真 正 化 为 行 动 具 体 实 施 , 还 是 一 个 这 值 得 广 大 教 学 工 作 者 探 讨 的 一个 问题 .
一
运算 、 理 、 理 数 据 等 较 严 密 的 思 维 技 能 和 对 罔 表 理 解 推 处
力 、 算 机 或 计 算 器 等 常 用 工 具 的 基 本 训 练 , 学 生 掌 握 一 计 让 些 基 本技 能 ; 识 和 技 能 也 要 与 时 俱 进 , 竟 时 代 在 发 展 , 知 毕 高 中 数 学 知识 也 会 发 生 变 化 , 概 率 统 计 等 日常 生 活 接 触 如
载体 ; 教育 的基 本 内容 , 是 是学 生发 展 的基本 条件. 其 次 , 感 态度 和价 值 观 是 掌 握 相 应 的 知 识 与 技 能 、 情 方 法 , 步形 成 实 效性 过 程 和科 学 性 方 法 的动 力 , 对 前 两 个 逐 它
2 注 重 “ 程 与 方 法 ” 实 施 与 落 实 . 过 的
是 更 多 地 注 重 知 识 目标 的 落 实 , 视 了 其 他 方 面 目标 的 实 忽 现 , 以 说 整个 数学 教 学 目标 的 实 现 并 不 尽 如 人 意. 何 将 可 如
师 要 通 过 各 种 方 式 完 成 或 达 到 新 课 程 标 准 的 要 求 , 时 也 同
要 注 意 学 生 能 力 的 发展 、 程 的 体 验 和 情 感 的 提 升 . 学 教 过 数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整体解读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整体解读
一、十年课改中的经验与问题
十年课改的基本经验
1. 一维目标:知识技能→ 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 突出五大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
是思考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
3. 课程内容增加了数学建模和统计
4. 课程结构增加了选择性
5. 教科书实现了特色与多样性
继承与发展
十年课改的突出问题
1. 课程与高考不衔接
2. 内容主线不突出
3. 必修内容过多
4. 初高中内容不衔接
5. 选修Ⅱ与大学内容不接轨
问题1. 课程标准与高考不衔接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充分注意到“未来数学高考文理不分科”。为此,课程标准设置了“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了“考试命题建议”。
学业质量标准是数学内容标准与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机结合,是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是数学教科书编写、教学与评价活动的指导性标准,也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将替代考纲
问题2. 内容主线不突出
取消了原有“模块”
突出内容主线:函数、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
强调数学应用:数学建模、数学探究
注意数学文化:数学文化贯穿始终
问题3. 必修内容过多
修订后必修内容是高中毕业要求,是学业水平考试内容。10学分→ 8学分(减少36学时)
问题4. 初高中内容不衔接
设置了“预备知识”: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一元二次函数与方程(一共19学时)
问题5. 选修与大学内容不接轨
选修课程分A、B、C、D、E 五类,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高中数学全套精品教案有三维目标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1.2.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课时)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画出简单几何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1.2.2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1.知识与技能:(1)掌握斜二测画法画水平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
(2)采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在平行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与在中心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类比,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空间想象力与直观感受,体会对比在学习中的作用,感受几何作图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设计的
技巧分析
一、数学课堂“三维目标”设计缺失的表现
课程强调“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人为分割.在课堂教学设计实践中,由于对“三维目标”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目标概念化和相互割裂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然而,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课堂上,最应该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失或者变得含糊.“双基”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也是形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和收获.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现象.由于“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往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有些教师是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和方法目标的价值丧失殆尽.
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现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并不是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当前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
目前的教学目标设计“只能看到数学的技术层面、文化层面、生活层面、知识层面的事或要求,看不到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用于人的高素质培养的科学思想及方法的表述”.“今天,学生学习数学往往只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考试,为了上个好学校,奔个好前程,数学和其他必考学科一样是升学的踏板;另一个是生活需要,有用得上的实惠.但‘用数学’谈何容易,因此难以推行,这个目标难提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基本是空目标.”(方运加《数学教育,科学是纲》)教学目标多样化及对“三维目标”不当分解,致使教师教学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也就不能给教学行为带来正确的指向,在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方面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对教学的定向作用.
从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之初,应关注的是“使学生获得怎样的数学”,“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还要关注学生“怎么学”和教师“怎么教”的问题,教学目标设计优化几乎成了全部教学设计的依据.
二、数学课堂“三维目标”的优化整合
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
因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系统化、具体化,是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设计者希望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达到的理想状态,是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活动的结果,更是数学教学设计的起点.
实现“三维目标”优化整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其途径是将“三维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通过一系列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三维目标”.优化的教学目标与传统单纯知识传授目标不同,应由若干目标组成,应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表现在要与时俱进地选择好教学内容,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定好位,打好桩,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知识技能);要以满腔的热情、智慧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唤起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方法);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学习热情,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以赴地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逐步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贡献,即是由唯一强调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过渡到了所谓的‘三维目标’,也即认为数学教育不仅应当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也应帮助学生初步的学会数学地思维,并逐步养成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郑毓信《展望后课标时代——写在数学新课改实施8周年之际》)在教学目标设计优化中,“三维目标”要互相联系,融为一体,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例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目标:
(1)从具体的事例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并会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探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向学生渗透分类、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从运动的观点来观察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例2:“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目标设计
本节课要求学生理解函数在某区间上单调的意义,掌握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在区间上具有某种单调性的方法(步骤).
(1)要求能够以具体的例子(一次或二次函数或其他函数图象)说明函数在某区间上具有某种单调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能够举例说明函数在定义域的子集(区间)上具有单调性,而在整个定义域上未必具有单调性,说明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4)通过问题探究法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三维目标”设计优化的几个特性
教学目标设计是动态化呈现的,是在“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和不可复制”下设计的([加拿大]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教学目标不是抽象的素质发展目标,而是可观测的行为性目标,包括表现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教学目标设计优化要避免刚性统一的传统思维,要避免“一刀切”,重在设计底线性目标,留有余地并保持适当弹性,强化弹性目标设计,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尽可能为所有学生预留自主生成的学习空间,真正通过目标的个性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生成空间的预设关键在于降低统一性目标,明确提出分层目标,同时提出发展性目标,在完成课时目标的基础上着眼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结构是否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关注教学目标设计优化,不仅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应注意在“双基”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创新的最好体现应反映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思考、探索创新的氛围等等,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科学观下的数学教学目标可以教会学生用数学家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眼光洞察数学本质,点燃数学美与真的光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优化应具备四个特点:
1.生本性.“为学生学习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活动是针对学习者个体发展、培养目标而确立的,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水平来确定活动目标和整体方案.设计教学目标,要由“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向“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过渡,要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中,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对教材、学情、教学理念等具体分析,整体把握,统筹安排,列出知识体系,制定出总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并把它们分解到每一章节,每一课.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部结构和排列顺序,明确对认知目标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具体要求.
2.层次性.在学生群体活动或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都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活动状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考虑设置多层次的目标和有梯度的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层次要求,目标要有“个性化”,针对不同学生,有所体现,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进步,达到成功的彼岸.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要适合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即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的层次要求,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应有不同的学习要求,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探究活动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3.可测性.检测目标和结果是否一致.为了达到课堂教学活动结果与目标达成的一致性,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目标)时,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结合实际,确立可测性较高的教学目标.
4.生成性.立足校情、教情、学情,使每一项都具有可操作性,“生成”与“预设”是一对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体,其对立性体现在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与“动态性和开放性”上,二者统一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发展是多方面多维性、多元化的,应该充分利用预设与生成二者的互补性,促使二者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标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