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中医基础知识正治与反治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2、证3、辨证治疗4、同病异治5、异病同治6、阴阳7、阴平阳秘8、阴血9、阳气10、阳胜则热11、阳胜则阴病12、阴胜则寒13、阴胜则阳病14、阳虚则寒15、阴虚则热16、重阴必阳17、重阳必阴18、阴损及阳19、阳损及阴20、热者寒之21、寒者热之22、阳病治阴23、阴病治阳24、五行25、五气26、五色27、五志28、五味29、五季30、五官31、五体32、五液33、相生34、相克35、相乘36、相侮37、制化38、母病及子39、子病犯母40、子盗母气41、虚则补其母42、实则泻其子43、滋水涵木44、益火补土45、培土生金46、金水相生47、抑木扶土48、培土制水49、佐金平木50、泻南补北问答题(一)简答题(只答要点,不必展开。

以下同)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地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8、简述五行的特性。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序如何?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二)轮述题(除答出要点外,还要求展开论述。

以下同)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接洽。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第三章藏象名词解释1、藏象2、藏象学说3、脏腑4、五脏5、六腑6、奇恒之府7、神8、血府9、汗血同源10、津血同源11、1肺朝百脉12、肺主治节13、肺主行水14、通调水道15、肺为水之上源16、气门7、肺为娇脏18、肺主宣发和肃降19、脾主运化20、脾胃为后天之本21、肾为先天之本22、先天之精23、后天之精24、天癸25、元阴26、元阳27、肾者,胃之关也28、髓海29、七冲门30、中精之府31、水谷之海32、三焦气化33、心肾相交34、心肾不交3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3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7、精血同源38、水气凌心。

中医的正治与反治

中医的正治与反治

中医的正治与反治1.正治的含义及内容正治的含义:所谓正治,就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故又称“逆治”。

逆,是指所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适用于疾病的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

正治的内容:由于疾病的性质有寒热虚实之别,所以正治法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寒者热之:是指寒证出现寒象,用温热药治疗。

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法,里寒证用温阳散寒法。

热者寒之:是指热证出现热象,用寒凉药治疗。

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法,里热证用苦寒攻里法。

虚则补之:是指虚证出现虚象,用补益法治疗。

如阳气虚证用温阳益气法,阴血虚证用滋阴养血法。

实则泻之:是指实证出现实象,用攻逐法治疗。

如食滞用消导法,水饮停聚用逐水法,血瘀证用活血祛瘀法等。

2.反治的含义及内容反治的含义:所谓反治,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即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故又称“从治”。

这种治法虽然顺从疾病的假象,事实上仍然是针对疾病本质的。

所以反治法适用于疾病的本质与某些现象相反的病证。

反治的内容:反治法用于临床,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四种方法。

热因热用:又称以热治热。

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内真寒外假热的证候。

这种证候多见于阴寒内盛,阳气极衰,造成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情况。

临床上既有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真寒之症,又反见身热、面赤等假热之象。

其本质是寒,热象是假,所以可用热因热用的方法治疗。

寒因寒用:又称以寒治寒。

是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内真热外假寒的证候。

这种证候多见于热邪深伏于里,阻遏阳气不能外达。

故既有高热、烦躁、神昏、口渴、舌红、脉数等真热之症,又反见四肢厥逆的假寒之象。

因其本质为热,而假象为寒,故可用寒因寒用的方法治疗。

塞因塞用:又称以补开塞。

指用补益的药物治疗闭塞不通的病证。

适用于因为虚弱而出现闭塞不通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这种证候多见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机升降失常而致的虚痞、虚胀;或肾气虚、气化无力而致的小便点滴难下等病证,治当以补开塞。

中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是考察综合应用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处理和解决药学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性科目,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中医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2.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民族医药基础知识3.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4.药学服务与咨询的基本内容5.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6.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知识7.常用非处方中成药知识8.中药的合理应用、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与中药不良反应知识9.中医药文献与信息以及医疗器械的有关知识;附注: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品种名单一、内科用药一解表剂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银翘解毒丸片感冒退热颗粒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丸玉屏风颗粒参苏丸二祛暑剂保济丸藿香正气水片、软胶囊暑热感冒颗粒清暑解毒颗粒十滴水软胶囊六和定中丸甘露消毒丸清暑益气丸三泻下剂复方芦荟胶囊当归龙荟丸清新宁胶囊清宁丸一清胶囊苁蓉通便口服液麻仁润肠丸麻仁丸麻仁滋脾丸通便灵胶囊通乐颗粒四清热剂牛黄解毒丸片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清胃黄连片双黄连口服液颗粒板蓝根颗粒银黄片抗病毒颗粒茵栀黄口服液利胆片茵陈五芩丸复方黄连素片香连丸五温里剂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良附丸温胃舒胶囊小建中颗粒六止咳平喘剂通宣理肺丸半夏露糖浆杏仁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橘红片丸养阴清肺丸参贝北瓜膏蛤蚧定喘丸桂龙咳喘宁胶囊固本咳喘片苏子降气丸七化痰剂二陈丸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液清气化痰丸强力枇杷露克咳胶囊牛黄蛇胆川贝散蛇胆陈皮胶囊止咳橘红丸川贝止咳露二母宁嗽丸清肺抑火丸治咳川贝枇杷露蜜炼川贝枇杷膏批把止咳颗粒小青龙合剂祛痰止咳颗粒杏苏止咳糖浆镇咳宁糖浆八开窍剂清开灵颗粒口服液安宫牛黄片紫雪散牛黄清心丸局方苏合香丸礞石滚痰丸九固涩剂缩泉丸金锁固精丸锁阳固精丸固本益肠片固肠止泻丸涩肠止泻散四神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十补虚剂补中益气丸参芩白术散参芪片香砂六君丸薯蓣丸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归脾丸十全大补膏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河车大造丸金匮肾气丸四神丸桂附地黄丸五子衍宗丸济生肾气丸消渴丸生脉饮十一安神剂天王补心丸柏子养心丸养血安神丸安神健脑液安神补脑丸安神补心丸枣仁安神丸解郁安神颗粒朱砂安神丸泻肝安神丸十二和解剂小柴胡颗粒逍遥丸加味消遥丸柴胡舒肝丸护肝片左金丸加味左金丸舒肝和胃口服液十三理气剂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越鞠丸胃逆康胶囊木香顺气丸舒肝平胃丸沉香舒气丸元胡止痛片三九胃康颗粒十四理血剂复方丹参片血府逐瘀丸麝香保心丸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胶囊通心络胶囊槐角丸三七胶囊十五消导化积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香砂枳术丸六味安消散沉香化滞丸槟榔四消丸健脾丸开胃山楂丸健胃消食片加味保和丸开胃健脾丸十六治风剂川芎茶调散颗粒正天丸通天口服液大活络丸都梁丸芎菊上清丸清眩丸天麻钩藤颗粒牛黄降压片脑立清丸全天麻胶囊脑血栓片华佗再造丸天麻头痛片眩晕宁片十七祛湿剂五芩散复方金钱草颗粒排石颗粒萆薢分清丸癃闭舒胶囊野菊花栓复方金钱草颗粒热淋清颗粒石淋通片血脂康胶囊二、外科用药消炎利胆片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消痔软膏地榆槐角丸季德胜蛇药片连翘败毒丸金花消痤丸当归苦参丸湿毒清胶囊如意金黄散溃疡散内消瘰丸疬三、妇科用药一理血剂妇科十味片加味消遥丸妇科得生丸益母草膏颗粒复方益母草膏安坤益母草膏调经活血片调经片七制香附丸固经丸痛经丸妇女痛经丸调经止痛丸二清热剂妇科千金片抗妇炎胶囊妇炎康片经带宁胶囊白带丸三金片千金止带丸三扶正剂艾附暖宫丸女金丸定坤丸四物合剂妇康宁片八珍益母丸胶囊乌鸡白凤丸当归养血丸更年安片更年宁心胶囊四散结剂乳癖消片四、眼科用药一清热剂明目上清片明目蒺藜丸拔云退翳丸麝珠明目滴眼液珍视明滴眼液二扶正剂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五、耳鼻喉科用药一耳病耳聋左慈丸二鼻病鼻炎康片藿丹片丸鼻炎滴剂辛夷鼻炎丸鼻炎片鼻窦炎口服液三咽喉病黄氏响声丸桂林西瓜霜胶囊、含片西瓜霜润喉片复方草珊瑚含片利咽解毒颗粒复方南板蓝根颗粒清咽丸铁笛丸金果含片六、骨伤科用药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酊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散舒筋活血丸经舒颗粒跌打丸狗皮膏红药气雾剂麝香壮骨膏仙灵骨葆胶囊养血荣筋丸强力天麻杜仲丸尪痹颗粒益肾蠲痹丸追风透骨丸独活寄生丸天麻片二妙丸七、儿科用药一治感冒类药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感冒宁糖浆小儿退热口服液小二热速清口服液金银花露二治咳嗽类药健儿清解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丸小儿止咳糖浆三治积滞类药小儿消食片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消食丸四治厌食症类药小儿化食口服液肥儿宝颗粒健儿口服液五治脾虚泄泻类药启脾丸龙牡壮骨颗粒说明:本大纲的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品种名单中,对处方相同,剂型不同的,原则上收载原创剂型的品种;对处方不同、剂型不同的同名品种如处方内容有饮片和提取物的差异,如藿胆丸片,收载多种剂型;对少数处方相同,剂型不同,且不同剂型的用法如日用次数等有差异的,也收载多种剂型;应考人员只需要掌握本名单所收载品种;。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45条必背知识!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45条必背知识!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45条必背知识!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消长平衡;④阴阳的相互转化。

10.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1.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2.阴阳的消长平衡:“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13.阴阳的相互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4.“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常见病辩证施治—中医理论

常见病辩证施治—中医理论

常见病辩证施治第一节治则与治法 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疗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

一、治病求本 (一)(二)正治与反治1•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 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2反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

用注住药辆治疗耳 有假热症北的病证 舉因寒用用寒书药糊活行具 有假寒症状的病证反治:■、扶正与祛邪(一)扶正与祛邪的区别扶正L•扶助正u 捷商机体抗邪・扶正英屈扌卜山方袪>卜.•祛除病邪,便邪去正安•祛邪參用泻实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鼻(二)扶正祛邪的运用1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

2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

3•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而且两者同时兼用则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会伤正。

4•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为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则应先祛邪而后扶正5•先扶正后祛邪适用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

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三、调整阴阳对于阴阳啊衰.即阴液或阳气的一方虚篩丽蠡丁**阳中求阴-揭阴中求阳”I四、三因制宜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域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一)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二)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根据不同地域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疾病的发生,其根本即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三)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第二节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感冒感冒续表咳嗽续表喘证续表胸痹续表不寐续表胃痛续表续表泄泻续表便秘续表中风(一)半身不遂(二)语言不利头痛续表眩晕续表消渴续表淋证续表阳痿续表郁证虚劳续表痹证续表中暑续表乳癖痤疮续表痔疮续表续表跌打损伤续表续表月经不调续表续表痛经崩漏续表带下过多续表绝经前后诸症积滞厌食续表鼻渊口疮咽喉肿痛续表(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的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正治与正护:就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就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4.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

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就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

就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12.吐法:亦称涌吐法。

就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

就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与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就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就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就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就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理论中医基础知识:正治与反治

中医理论中医基础知识:正治与反治

1.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乂称逆治。

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

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

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由于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征象与其性质是相符的,如寒病即见寒象,热病即见热象,虚病即见虚象,实病即见实象等等,所以,正治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 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

即以热药治寒证。

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方药,里寒证用辛热温里的方药等。

(2) 热者寒之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方药来治疗。

即以寒药治热证。

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苦寒活里的方药等。

(3) 虚则补之是指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来治疗。

即以补益药治虚证。

如阳虚用温阳的方药,阴虚用滋阴方药,气虚用益气的方药,血虚用补血的方药等。

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药来治疗。

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

如食滞用消食导滞的方药,水饮内停用逐水的方药,瘀血用活血化瘀的方药。

湿盛用祛湿的方药等。

2. 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乂称从治。

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究其实质,还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治疗的方法,故其实质上仍是“治病求本”。

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

(1) 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

例如《伤寒论》“少阴病下利活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 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扬主之”,就是热因热用的范例。

由于阳虚寒盛是其本质,故仍用温热药治其真寒,而假热就自然会消失。

(2) 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中医正治与反治的内容

中医正治与反治的内容

中医正治与反治的内容中医正治与反治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中医治疗疾病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正治是指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而反治则是通过调整人体外部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疾病发展的条件,达到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中医正治注重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息息相关。

当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时,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中医正治的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推拿等,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来恢复阴阳平衡,从而治愈疾病。

例如,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则是通过草药的药性,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

推拿则是通过按摩、拍打等手法,来刺激经络,调理脏腑功能。

中医反治则注重调整人体外部环境和生活方式。

中医认为,人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当环境不良时,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

所以中医反治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环境,来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

例如,中医认为饮食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所以在反治中,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调整饮食结构和食物的烹饪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外,中医反治还包括调整作息时间、锻炼身体、保持心情舒畅等方面。

例如,如果一个人经常加班熬夜,很容易导致体内阴阳失衡,引发各种疾病。

中医反治的方法就是通过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从而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

中医正治与反治相辅相成,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正治主要是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从内部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而中医反治则是针对疾病的症状和发展条件,从外部调整人体环境和生活方式,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

正治可以解决疾病的根本问题,而反治则可以减轻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两者相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正治与反治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中医治疗疾病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教育论文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教育论文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教育论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这里的“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即逆疾病征象而治,称“正治”,顺疾病征象而治,称“反治”。

正治法主要应用于疾病的本质和它的外在表现一致的情况,而反治法则主要应用于疾病的本质与它的外在表现相反的情况。

后进生的“诊治”也可采用中医的“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当后进生的不良行为表现与思想一致时,可首先治其标,进而治其本,即采取正治法。

现今的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严重,不懂得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凡事爱斤斤计较,为一点点小事就动手打架。

在当今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人本教育的大形势下,如何在不体罚学生的前提下更好地管理学生呢?我认为采用“不手术不打针”的中医疗法还是比较有成效的。

首先,教师摸清楚学生打架的原因后,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转化。

对这些动辄抬手打人的学生,尤其对于经常犯打架毛病的学生,要标本兼治,不要只治表不治本。

例如,我班有位学生刚进入一年级时就特别调皮,每天都有同学告他的状,可以说是“小架天天有,大架三五天。

”我三番五次地教育,他还是屡教不改,令我万分头痛。

后来我想到一个逆向教育的方法:当有同学报告他打人时,我把他叫过来,然后温柔地看着他,一句话也不说,看得他不好意思了。

等他站得不自在时,我对他说:“你知道老师为什么叫你来吗?”他说:“知道,我打了xx。

”我说:“要不要来场比武,老师当裁判?”他摇了摇头,我心里暗笑,再次问他:“真的不比了吗?同学们可喜欢看了!”他非常坚定地又摇了摇头。

我随即用特殊的方式告诫他:“你敢跟老师来个拥抱,表示再也不打架了吗?”他立马伸出双臂,很激动地与我来个拥抱,感觉到他抱得有点拘谨,我还是把他搂得紧紧的。

这之后,他打架的事少了,偶尔再犯时,我就和他拥抱来提醒他。

现在很少听到他打架的告状了。

当后进生的不良行为表现与思想不一致时,即不良行为不是主观愿望所致,可能是无意的,或力不能及时,教师切勿认为其是故意的,甚至从其不良行为表现武断认为其思想不良,继而小题大做,以免使问题恶化,损伤后进生的自尊心。

中医基础理论1—3试卷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1—3试卷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一)试题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2 分)1.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和相同的证,因而采取了相同的治疗方法。

2.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它们在形态上多为中空器官,因而类腑,但其功能类脏,主贮藏精气,与六腑转化水谷有别,故称为奇恒之腑。

3. 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控,适应环境,抗病祛邪和恢复自愈的能力。

4. 因人制宜:是指相同的疾病,因年龄,性别,体质等特点,制定适宜的方药的治疗原则。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 五行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 ,“土爰稼穑” 。

2.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3. 足三阳经的走向为从头走足4. 劳神过度可耗伤精血,损伤元气。

5. 标本理论在治疗上的应用有: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6. “治未病”包括预防和防变两个方面。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A )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2. 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C )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阴3. 大怒导致咳血,属于( D )A. 木克金B. 木乘金C.金克木D.木侮金4. 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是( C )A.解剖形态结构B.分布部位不同C.生理功能特点D.经脉阴阳属性5.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是因为( B )A.心主血脉B.心主藏神C.心为阳脏D.心脉相连6. 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 C )A. 脑B. 三焦C.胆D.脉7. 治疗多尿,常用益气之药的机理是( B )A.气能生津B.气能摄津C.气能行津D.津能载气8. 少阳经主要行于( B )A.面部B.侧头部C.面颊部D.头顶和头后部9. 孙络是指( B )A.十五别络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C.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D.十二皮部10. 饮食因素对体质有明显影响,嗜食肥甘厚味之品易形成( A )A.痰湿体质B.阴虚体质C.阳虚体质D.血瘀体质11 六淫中“易致疮痈”的邪气是( C )A.风邪B.寒邪C.火邪D.燥邪12. 湿邪的性质是( B )A.开泄B.重浊C.凝滞D.干涩13 .情志内伤,最易损伤哪三脏( D )A. 心肺脾B. 心脾肾C.脾肾肝D.心肝脾14 .疾病转归取决于( D )A.阴阳消长B.阴阳转化C.虚实转化D.邪正盛衰15.实证的病机是( B )A.邪盛正虚B.邪盛正不虚C.正虚邪不盛D.正胜邪退16 .风气内动与何脏关系较为密切( C )A. 心B. 脾C.肝D.肾17. 阴损及阳的病理状态是指( A )A.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B.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C.阴虚为主D.阳虚为主18.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用于( D )A. 实寒证B. 实热证C.虚寒证D.虚热证19 .男女异诊,老少异治是指( C )A.因时制宜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以上都是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什么是正治与反治

什么是正治与反治

什么是正治与反治
正治与反治都是中医对于疾病治疗的不同方法。

正治,也称为本位治疗,是指治疗疾病必须从病因、病机、病位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确定病因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方法,如针灸、中药等。

正治强调治疗本质,以根治疾病为目标。

反治,也称为对症治疗,是指根据疾病的表现和症状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疾病的表现和症状是疾病发生的反映,通过治疗这些反应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比如,感冒会引起发热、咳嗽等症状,中医在治疗时便会采用清热解毒、祛寒止咳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在很多情况下,正治与反治是相辅相成的。

在治疗时,必须根据病情和症状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

如必须用反治的方法缓解病人的急性症状,以便尽快达到正治的目的。

在实践中,医生们往往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正、反治方法,制订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基础理论表解-第九章防治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表解-第九章防治原则

第九章 防治原则【目的要求】1.掌握预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2.掌握治则、治病求本的概念,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等原则。

3.了解调理精气血津液等治则。

第一节 预 防【知识点表解】 预防——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含义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即调摄保养自身生命,达到防病、延缓衰老的目的。

治未病——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预防与养生养生:可通过调摄保养,增强体质,提高正气,从而减少和治未病与养 避免疾病的发生。

相互交融生的关系 治未病:可促进养生,维持体内阴阳平衡,增强对外界环境 相互补充的适应能力和抗御外邪的能力,从而延缓衰老。

相互为用一、未病先防(一)养生以增强正气加强文化思想修养。

提高对情志疾病的耐受性。

心静则神安、气调,不病。

不过分压抑——以防精气郁滞 不有意放纵——以防耗竭肾精精足则气旺,气旺则神全, 神全则身健,身健则少病。

作用—促进气血流畅,调节精神情志。

1.运动量适度,因人而宜,形劳而不倦。

要点2.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

3.持之以恒,方可收效。

5.调摄饮食① 饮食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

②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或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家畜。

(1)注意饮食宜忌 ③ 据体质而调配④ 对某些病忌食“发物”。

(2)药膳保健:因时制宜,药食结合,辨证施膳,以达防病健身作用。

6.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含义:通过药物的作用以补益正气,调理脏腑功能的养生方法。

(1)药物养生 基本法则——补益扶正,中心环节是调补肾脾。

含义:通过各种手法,推拿、以及针刺、灸法等,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效果和保健强身的一种方法。

(2)推拿针灸 一是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运用原则——辨证施术原理 二是调整体内气血阴阳,使之恢复平衡。

三是调整脏腑系统功能。

(二)防止病邪侵害1.避其邪气含义:谨慎躲避外邪的侵害。

夏防暑,秋防燥,冬防寒等避其邪气 方法 避疫毒,防疠气之染易虚邪贼风, 讲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等 避之有时。

中医正治法和反治法

中医正治法和反治法

“正治法与反治法”是《内经》最重要的治疗法则,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论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

”张介宾注曰:“以寒治热,以热治寒,逆其病者,谓之正治。

以寒治寒,以热治热,从其病者,谓之反治。

”正治法与反治法是治病求本的两种表面相反而实则归一的表现形式,正治法逆其表象而治,反治法顺其表象而治。

《内经》中特意提及反治法并非无的放矢,实为提醒后世医家临证采集资料时必须重视疾病的表象,并且需要明辨表象与疾病本质的关系,才能透过表象抓住本质。

可见,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疗法则的总纲。

“正治法与反治法”治疗法则正治法正治法又名“逆治”法,是指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逆着病证表象而治的一种常用治则,所谓“逆者正治”。

适用于病情轻浅而单纯,疾病性质与所表现的病象相一致的病证。

举例如下。

寒者热之寒性病证表现为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即以温热药治疗寒证。

例如采用辛温解表的方药治疗表寒证,使用辛热温里散寒的方药治疗里寒证等。

热者寒之热性病证表现为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即以寒凉药治疗热证。

例如用辛凉解表的方药治疗表热证,采用苦寒清热或者泄热的方药治疗里热证等。

虚则补之虚劳之病的表现为虚象,需用补养类方药进行治疗,即以补益药治疗虚证。

例如阳气虚衰用温阳益气的方药,阴血不足用滋阴养血的方药等。

实则泻之邪实之病的表现为实象,需用攻邪泻实类方药进行治疗,即以泻实药治疗实证。

例如采用消食导滞的方药治疗食滞,采用活血化瘀的方药消除瘀血,采用祛痰除湿的方药化痰利湿等。

此外,如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等均属正治法范畴。

反治法反治法又名“从治”法,是指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顺从病证的某些表象而治的一种治则,所谓“从者反治”。

适用于病情复杂、表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

正由于表象与本质不一致,顺从病证的表现则逆其本质,故反治法亦为治病求本精神的贯彻运用,其中又包含着知常达变的观念。

中医基本治则

中医基本治则

中医基本治则(一)早治防变早治防变,是指在既病之后,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截断疾病的传变,扭转病势,以防止其深入传变或恶化。

早治防变,既是基本治则,又是治未病观念的具体体现。

1.早期诊治大多数疾病都有由轻浅到重笃,从较单纯到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

在疾病的初期阶段,一般病位较浅,病情多轻,病邪伤正程度轻浅,正气抗邪、抗损伤和康复能力均较强,疾病易于治疗、康复;若疾病发展到后期,则对机体损害程度较重,不仅不易治疗,恢复健康缓慢,甚至会丧失治疗时机而留下后遗症,甚或死亡。

因此,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疾病的早日痊愈就至关重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即强调对于外感病,要根据其发生、发展规律,及早做出诊断和治疗,以驱邪外出而治愈疾病。

不仅外感病如此,对于内伤杂病,包括许多棘手重病、难病,也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如中风病,若能防治于眩晕、手指麻木等先兆症状出现之际,则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要做到早期诊治,一方面要求医者应掌握各种疾病的临床征兆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病变苗头;另一方面,还需普及医学知识,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和完善的保健体制,促使患者及早就医。

正如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所说:“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

此则凡人所当深省,而医者亦必询明其得病之故,更加意体察也。

”2.截断病传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指出:“善医者,知病势之盛而必传也,预为之防,无使结聚,无使泛滥,无使并合,此上工治未病之说也。

”患病后,疾病常会发生传变,而且多数情况下会使病证趋于深重复杂。

因此,应掌握各种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相应措施,以截断病传,扶助正气,调整邪正比势和病体动态,扭转病势,迅速纠正病理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1)祛邪截断:清·吴师机说:“凡病所结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处,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

中医基础理论(正治与反治)

中医基础理论(正治与反治)

正治与反治一、正治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证候性质相逆,如热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

正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实际上,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外在征象与其病变本质是相一致的,如热证见热象与其病变本质是相一致的,如热证见热象、寒证见寒象等,故正治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原则。

正治主要包括: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1.寒者热之寒者热之是指针对寒性病证而采用温热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具体运用时,还要分清寒证的表、里、虚、实属性,表寒证多为表实证,治用辛温解表法;里寒证则当根据具体病证分别采取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或温经散寒法予以治疗。

2.热者寒之热者寒之是指针对热性病证而采用寒凉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具体运用时,亦应分清热证的表、里、虚、实属性,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法;里热证则当根据具体病证分别采取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等方法治疗。

3.虚则补之虚则补之是指针对虚性的病证而采用补益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具体运用此原则时,要根据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证候,分别给予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方法治疗。

4.实则泻之实则泻之是指针对实性的病证而采用攻泻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具体运用,要分清邪气的性质及其所在的部位,例如,瘀阻经脉则用化瘀通经法,痰热蕴肺则用清肺化痰法,里热积滞则用寒下法,宿食壅滞胸脘则用涌吐法等。

二、反治反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中假象的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

反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证。

由于这类情况较少见,故反治的应用相对也较少。

究其实质,用药虽然是顺从病证的假象,却是逆反病证的本质,故仍然是在治病求本思想指导下针对疾病的本质而进行的治疗。

反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

1.热因热用热因热用是针对真寒假热证而采用温热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1《中医基础理论》考核大纲

1《中医基础理论》考核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考核大纲前言《中医基础理论》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考核总体要求:掌握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养生与治疗的原则,即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考核目的要求和具体内容第一章绪论【考核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考核内容】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第二章阴阳五行【考核目的要求】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2.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3.熟悉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考核内容】第一节阴阳学说l.阴阳的基本概念。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五行学说l.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五行的生克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藏象【考核目的要求】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

2.熟悉中医对内脏的分类方法;五脏、六腑功能的共同特点。

3.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4.掌握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5.掌握脑和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6.熟悉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7.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8.了解五脏和形、窍、液、志之间的特定关系。

【考核内容】概说1.藏象的概念2.中医学对内脏的分类:分为脏、腑和奇恒之府。

3.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第一节五脏1.心(l)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

(2)心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2.肺(l)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2)肺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3.脾(1)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2)脾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其华在唇;在窍为口。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 。

,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 .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

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

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

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7、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的一种发病形式。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治则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治则

⼀、治则的概念(⼀)治则的含义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称“治之⼤则”。

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进⾏全⾯地分析、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对临床⽴法、处⽅、遣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

(⼆)治则与治法的关系治则是⽤以指导治疗⽅法的总则,⽽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法,它从属于⼀定治疗原则。

例如,各种疾病从邪正关系来说,不外乎邪正⽃争、消长、盛衰的变化。

因此,在治疗上,扶正祛邪就成为治疗的基本原则。

在这⼀总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所采取的益⽓、养⾎、滋阴、补阳等⽅法,就是扶正的具体⽅法,⽽发汗、吐下等⽅法,则是祛邪的具体⽅法。

(三)治疗原则祖国医学认为:“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论》)。

本,本质、本原、根本、根源之渭。

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治疗。

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中最基本的原则。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乖戾,疾病乃起。

阴阳失调是⼈体失去⽣理状态⽽发⽣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就是要解决阴阳失调——偏胜偏衰的⽭盾,使之重归于新的动态平衡。

所以,治病求本,本者本于阴阳之谓,即治病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审察疾病的阴阳逆从,⽽确定治疗⽅法。

“故凡治病者,在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知病之所由⽣⽽直取之,乃为善治。

若不知根本,则茫如望洋,⽆可问津矣”(《医门法律·申明内经法律》)。

阴阳失衡是疾病的根本⽭盾。

治本的基本原则就是调整阴阳,“谨察阴阳之所在⽽调之,以平为期”(《素问·⾄真要⼤论》)。

解决⼈体阴阳两⽅⾯所发⽣的⾃⾝不能解决的⽭盾,使机体重新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

但应该知道,疾病的病理变化是极为复杂的,病变过程亦有轻重缓急,所以,临床治疗,尚须知常以达变,灵活运⽤治疗法则,切忌墨守⼀则,刻遵⼀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正治
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

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

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由于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征象与其性质是相符的,如寒病即见寒象,热病即见热象,虚病即见虚象,实病即见实象等等,所以,正治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寒者热之
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

即以热药治寒证。

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方药,里寒证用辛热温里的方药等。

(2)热者寒之
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方药来治疗。

即以寒药治热证。

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苦寒清里的方药等。

(3)虚则补之
是指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来治疗。

即以补益药治虚证。

如阳虚用温阳的方药,阴虚用滋阴方药,气虚用益气的方药,血虚用补血的方药等。

(4)实则泻之
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药来治疗。

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

如食滞用消食导滞的方药,水饮内停用逐水的方药,瘀血用活血化瘀的方药。

湿盛用祛湿的方药等。

2.反治
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

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究其实质,还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治疗的方法,故其实质上仍是“治病求本”。

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

(1)热因热用
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

例如《伤寒论》“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扬主之”,就是热因热用的范例。

由于阳虚寒盛是其本质,故仍用温热药治其真寒,而假热就自然会消失。

(2)寒因寒用
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例如热厥证,因阳盛于内,格阴于外,出现四肢厥冷,脉沉,很似寒证,但有壮热心烦,口渴而喜冷饮,小便短赤等,因为热盛是其本质,须用寒凉药治其真热,而假象方能消失。

这就叫“寒因寒用”。

(3)塞因塞用
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虚性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

例如脾虚病人,常出现脘腹胀满,时胀时减,不拒按,纳呆,舌质淡,脉虚无力,且并无水湿、食积留滞等征象可循,故以健脾益气治之,脾气健运,则腹胀自消。

此外,如久病精血不足的便闭,血枯、冲任亏损的闭经等,都应采取补益药治疗。

这种以补开塞的治疗方法,叫“塞因塞用”。

(4)通因通用
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泻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

治疗可分别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法,都属于通因通用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