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蒸汽井筒隔热油管接箍散热损失_赵海谦 (1)
隔热油管接箍对井筒热损失的影响与修正_刘红英
摘要 : 隔热油管接箍处没有隔热层 , 在此处形成热点 , 增大了热 损失 。为 了提高注汽效果 , 应 用 中需要对接箍采取隔热措施 , 因此 , 在简化的基础上 建立了隔热 油管接 箍处导 热的数学 模型 , 采用内点法对接箍区域进行了网格划分 , 通过有限体 积法对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化 , 并根据点 迭 代解法进行求解 , 得出了各节点的温度和研 究区域的热损失 。 计算表明 , 接箍热损失在整个 注 汽管热损失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 约为 30 % )。 关键词 : 注蒸汽 ; 隔热油管接箍 ; 有限体积法 ; 热损失 中图分类号 : TE973 1 文献 标识码 : A
[ 2~ 11] [ 1]
, 但是这些研究是基于 隔热油管性能沿井
[ 12]
深均匀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的, 忽略了接箍存在隔热 效果差的问题。丁文静 等虽然分析了接箍对井 筒散热的影响, 提出了三分之一等效法则 , 但算法 过于复杂, 未与传统计算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为 此 , 利用数值方法对接箍传热进行计算 , 并给出考 虑接箍散热的简化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井 筒传热计算的传统方法中 , 既提高了 计算的准确 度 , 又保留了传统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 为: 1 r r r t + r z t = 0 z ( 1)
前
言
注蒸汽是目前开发稠油资源的经济有效的方
简化为理想情形 (图 1) 。为便于计算, 考虑到对称 性, 取含有接箍的半根隔热油管作为计算单元。油 管内的热量传递方式为 导热, 假定 管内传热为稳 态, 忽略管内的周向导热 , 将隔热油管的钢管和保 温层视为均质常物性材料。 1 2 数学模型 以注汽管 内侧 与接箍 的 交接 处为 坐标 原点 ( 图 1), 沿径向为 r方向、 纵向为 z方向建立坐标 系。
考虑注汽井筒压力变化的热损失计算
王 霞 等 . 虑 注 汽 井筒 压 力 变 化 的 热 损 失 计 算 . 采 工 艺 ,0 6 2 ( )6 6 ,8 考 钻 2 0 ,9 3 :0 2 6
摘 要 :在 注 蒸 汽 热 采 过 程 中 , 简 中 压 力 的 变 化 必 然 导 致 井 筒 温 度 和 饱 和 蒸 汽 物性 参 数 的 变 化 。文 章 在 考 井 虑 注 汽 井 简 中压 力 变 化 的 基 础 一 建 立 了 井 简 综 合 传 热 数 学 模 型 , 井 筒 传 热 过 程 进 行 了计 算 。 计 算 结 果 表 明 , 卜, 对 为
、
j— 水 环
蒸 : l 汽
l ≥ :
・
; l ‘ 、
r 4 r r ^
r r l 2
、
数 学模 型 的 建 立
图 l 井 简 结 构 示 意 图
1 假设 条件 .
2 井简 传热 数 学模 型 . 2 1 油 管 中心 至 水泥 环外缘 的传热 . 从 图 1 以看 出 , 以油 管 外 半 径 r 为 基 准 , 可 若 2 热 阻[] 可 写为 : R
目前 国 内外 研 制 成 许 多 井 筒 热 传 递 的 计 算 软
件 , 是 所有计 算 软件 都 假定 井筒 内 为稳态 传热 , 但 地
油
隔 热 套
管
管 管
层 内则 为非 稳 态 导 热 , 且 一 般 不 考 虑井 筒 中压 力 并
的变化 导致 饱 和 蒸 汽 物性 参数 的变 化 , 成 了井 筒 造 、
E —ma l s i WX 1 6 11 i wp : @ 2 01 21
影响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因素及改进
影响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因素及改进【摘要】蒸汽吞吐是国内外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通常是作为油田规模蒸汽驱开发之前一个先驱开发方式,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对造成蒸汽吞吐井筒热损失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善井筒隔热效果的方法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关键词】稠油;蒸汽吞吐;热损失;井筒隔热一、问题的提出蒸汽吞吐是国内外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其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注入到井底的蒸汽干度。
研究采收率与井底干度的关系可以看出:要取得较高的采收率,井底蒸汽干度要保持在40%以上。
而国内普遍使用的“隔热管+伸缩补偿器+热敏金属封隔器+喇叭口”的注汽管柱形式在经过多轮次的蒸汽吞吐后,存在着隔热效果差,热损失严重等问题。
对辽河油田的部分油井进行了吸汽剖面测试,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油井在注汽时井筒热损率都在20%以上,井底的蒸汽干度仅有37.06%,从而严重影响了蒸汽吞吐的效果。
二、造成井筒热损失的主要因素在蒸汽吞吐中影响井筒隔热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采用的注汽管柱在隔热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隔热管的影响隔热管是蒸汽吞吐中输送蒸汽到井下的主要井下工具,其在注汽时传输热量距离最长、热损失也最多。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隔热管双层预应力隔热管,隔层充惰性气体,随着隔热管长期的使用,其隔热效果自然变差。
另外,由于长期使用,丝扣的磨损,造成隔热管接箍处蒸汽泄漏,这也是造成井筒热损失的不利因素之一。
(二)封隔器的影响封隔器作为密封油套环形空间的工具,在注汽时防止油套环形空间进入高温蒸汽,保护套管不受高温热胀伸长而损坏,同时也是为了将热能最大限度输送到到油层当中去,要求有良好的密封性。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封隔器多为热敏金属封隔器,注汽时当达到一定温度时才能将油套环空密封。
热采封隔器又是在注汽管柱的最下端,在封隔器密封前,蒸汽将从注汽管柱下端返到环形空间一部分,举升油套环形空间的液体,当封隔器密封后,环形空间的液体无法排出,隔热效果差的隔热管柱加热油套环形空间液体,形成对流换热,消耗大量的热能。
陈家庄薄层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配套工艺推广应用
( 1 ) 对 直 斜 井 热 采防 砂 工 艺模 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 行 了补 充 、完 善 。针 对
陈南薄层稠油油藏特点,形成了以封隔高压一次充填为主 ,预充 填+ 高低压充填 、逆向充填 、二次补砂技术 ,先注汽后防砂等 多
种 工 艺 为辅 的机 械 防 砂方 式 ,适 应不 同条件 油 井 的防 砂需 求 ,有
技 术 创 新
肉 枉科 技 2 0 1 3 年第6 期
陈家 庄薄层稠 油油藏提 高采收 率配套工 艺推 广应 用
张 培 智 张 立 杰 李 华 玲 孙
中国 石 化 胜 利 油 田河 口采油 厂
强 田云 霞
2 5 7 0 0 0 山东 东 营
摘 要 针 对 陈庄 薄 层稠 油 油藏 层 薄 、油稠 、 出砂 严 重 、 天然 能量 不足 等 因素 ,导致 油 藏 注汽压 力高 、热损 失大 ,产 能
点 ,一 个 是从 4 1 / 2 真空 隔 热 管和 2 无 接 箍 油 管环 空 井 注到 水
1 2 0 0 ~ 1 5 0 0 L / mi n 、砂 比5 %一 3 5 % 有效提高 了防砂成功率与应用
效果。
1 . 2 注汽 工 艺的优 化 与 改进
平段A 点。通过地面流量调解 阀门进行流量控制 ,实现二个出汽
注汽工艺管柱对热采井套损的影响
摘要 针对多轮次蒸汽吞吐的情况下 , 胜利油田热采区块套损井数逐年增多的问题 , 分析了 不同隔热性能的隔热管对套管温度 、热应力分布的影响 , 表明提高隔热管的隔热性能可有效降低 套管温度和热应力 ; 对隔热管接箍区和封隔器附近套管的温度和热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 , 发现在 这两个区域套管壁的温度和热应力均大大高于管体区平均值 , 该段套管容易损坏 。在此基础上 , 提出采用新型注汽工艺管柱结构 、采用高真空隔热油管和改进接箍结构等防止套损技术措施 。
Ξ 中石化集团公司 “稠油热采井套损机理及预防技术”研究课题成果总结 。 ΞΞ 张 毅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生于 1963 年 , 1986 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 , 1997 年获石油大学 (华东) 油气田开发专业 硕士学位 , 现攻读博士学位 。任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院长 , 本刊编委 。地址 :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电话 : ( 0546) 8557288 。
3111 mm , 水泥环外为地层 。由图 2 可看出 , 用普 通隔热管注汽时套管内壁的 Mises 应力值为 376 MPa , 而用高真空隔热管注汽时套管内壁的 Mises 应力值为 111 MPa , 相差 265 MPa , 这说明高真空 隔热油管比普通隔热油管能更好地保护套管 。今后 热采区块上必须大面积推广应用高真空隔热油管 , 减小套管受损程度 , 延长油层套管使用寿命 。
图 11 注汽压力与套管应力的关系
防止套损技术措施
11 采用新型注汽工艺管柱结构 通过分析现场套损资料发现 , 胜利单家寺油田 由于出砂 , 该区块的注汽管柱结构中有 2 个封隔 器 , 一是热采封隔器 , 一个是丢手封隔器 , 在两个 封隔器间形成了一段裸套管注汽区域 , 这是发生套 损的主要部位[2 ] 。通过研究 , 笔者配套了新型注 汽管柱结构 (见图 12) , 防止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
蒸汽驱注蒸汽井筒热损失分析
三、 结语
综上所述 , 在对 蒸汽驱注蒸汽井 筒的热损失进 行分析时 , 需 要高度 重视 蒸汽注入 速度 、 蒸汽干 度和蒸汽 注入压 力等重要 因 到提 高蒸汽驱稠油开采效果的 目的。
热 损失逐渐减少 , 从而对稠油开采效果的影响不断降低。 下 面采 用 C MG — S T A R S 软件 中的井筒热损 失模 块 , 对 小洼油
在 使用 蒸汽 驱进 行采 油的过程 中, 蒸汽注入的热量和千度与 稠油降粘开采的效果有着紧密联系 , 本文主要通过采用数值模拟
的方式 , 对蒸汽驱 注蒸汽井筒热 损失情况进行分析 , 以为蒸汽驱
开 发提 供可 参考 依 据 。
一
小, 热利用率会 不断升 高 , 使井底和地层蒸汽干度得到可靠保证 , 从而使汽驱得到真正应用 , 大大提高汽 驱效果 。根据相关 曲线 图
定上述各项参数的数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 ] 师耀利, 杜 殿发, 刘庆梅, 陈如鹤, 王世朝. 考虑蒸 汽相 变的注
7 2 3—7 26 .
汽干度和注入速度 , 将注汽温度保持在相应的恒定值 。一般情况 过热蒸汽 井筒压 降和热损 失计算模型【 J 1 . 新疆 石油地 质, 2 0 1 2 , 0 6 :
l1 1 7—11 1 9.
1 . 井筒热损失 、 井简和地层的相关参数
相关 的主要注汽 参数有注汽速 度 、 注 汽压 力、 蒸汽干 度和注 汽温 度等 , 根据相关研 究 , 在进 行蒸汽驱注 蒸汽 井筒热损 失的模 拟计算 时 , 需要分 别选 取三个井 口注 入压力 , 同时确定相应 的蒸 下, 井简和地层的主要相关参数有地表 温度 、 地温梯度 、 井筒油管 参数和 它的导热 系数 , 在进 行井筒热 损失的模拟计算 时 , 需 要确
油田注汽井氮气隔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海上稠油油田蒸汽驱高效隔热注热管柱设计
海上稠油油田蒸汽驱高效隔热注热管柱设计张卫行;孙玉豹;林珊珊;姬辉;梅伟【摘要】蒸汽驱是吞吐开发的主要接替技术之一,目前NB35-2油田稠油热采井已完成了第三轮次吞吐,地质油藏物性、地层压力状况、采出程度等已具备转驱条件,亟待转蒸汽驱开发,如何提高注热管柱整体隔热性能并准确预测井筒非稳态传热条件下沿程热损失是蒸汽驱方案设计的关键点.为此,首先分析了海上油田蒸汽驱注汽过程中井筒热损失主要影响因素,为高效隔热管柱设计指明方向;进而以NB35-2油田B36M井为例,结合海上油田注热管柱实践经验及隔热型工具试验进展,设计出\"高真空隔热油管+热流体驱封隔器+隔热型补偿器+隔热型接箍\"的蒸汽驱高效隔热注热管柱;采用专业软件计算了采用该注汽管柱的井筒热损失,井筒干度损失降低至9.8%,较简易式注汽管柱进一步降低17.2%,为NB35-2油田蒸汽驱方案设计奠定坚实基础.【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9(038)004【总页数】4页(P26-28,39)【关键词】蒸汽驱;高效隔热;海上油田;非稳态传热【作者】张卫行;孙玉豹;林珊珊;姬辉;梅伟【作者单位】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研究院,天津 300450;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研究院,天津 300450;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研究院,天津 300450;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研究院,天津300450;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研究院,天津 300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7海上稠油油田自2008年首次开展热采试验以来,稠油热采技术已累计应用30余井次,以多元热流体吞吐为主,多采用“高真空隔热油管+水平段均衡注热管柱”的简易式注热管柱,并采取环空连续注氮气隔热工艺,多元热流体吞吐技术在渤海普通稠油油田和特稠油油田开采中取得了显著增产效果[1-5]。
蒸汽驱是吞吐开发的主要接替技术之一,蒸汽驱在国内外陆地油田已实现规模化应用,是一项成熟技术。
注蒸汽井筒隔热油管接箍散热损失
2
2 1 井筒 内流 体 的能量 平衡 方 程 .
学第一 定律 , 能量平 衡方 程为 其
.
.
பைடு நூலகம்
2
+ z+ : g P
= 一 出+g z一出)+ 一 ( 出
+ () 1
图 2 井筒 内隔热管抽 真空 的传热热阻连接图
学、 热力学及 流体 力学等学科知识 , 建立 了井筒数值模 拟综合计算模 型 , 并进 行 了模 拟计算。所建模 型, 对接 箍散热量 的计 算
没有采用估算 的方式 , 而是采用接箍视导 热系数 的方法。计算结 果表 明, 级别 的隔热油管 , 简传 热 中接 箍散 热损失所 占 各 井
比例 差 别 较 大 , A 级 到 E级 , 热 损 失所 占比例 1 . % ~ 4 7 , 从 散 28 7 .% 因此 接 箍 散 热 损 失 按 3 % 估 算 是 不 合 理 的。 0
从 图 1中可 以看 出 , 入饱 和 湿 蒸 汽 的能 量有 注
一
1 2 传 热过 程分 析 .
井筒 中高 温 蒸 汽 的热 量 自蒸 汽 自发 地 传 向地 层, 整个传 热过 程包 括 以下环 节 : 1 )注入井 筒 的 高 温湿 饱 和 蒸 汽 与 隔热 油 管 内
管 内壁 之 间的凝 结换 热 。 2 )隔热 油 管 内管导热 。
递 由三 部分 组 成 : 过 玻 璃 丝 纤 维 的 导 热 、 过孔 通 通
第一作者简介 : 赵海谦( 9 1 ) 吉林 人, 18一 , 讲师 , 大庆石油学 院工程
热物理专业硕士 , 究方 向 : 程热物 理。Emald zahiin 研 工 - i:qhoaqa @
稠油热采注采系统的热能损失
稠油热采注采系统的热能损失
王勇相;樊庆海;杨国武;赵占锋
【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热能进入储层后,热损最严重的是储层出砂卡泵造成的热能间接损失。
随着井深的增加,井筒的热损失增大,井底的干度不断降低;不同管柱结构,其井筒热损失差别也很大,光油管的热损失最大,隔热油管井筒热损失最小,普通油管+封隔器气体辅助隔热的热损失介于二者之间。
应进一步优化不同油藏类型的隔热工艺,通过理论计算和井筒热力参数的测试分析,评价目前所用隔热工艺的适应性,完善现有隔热工艺,以形成不同油藏类型的隔热注汽技术。
【总页数】2页(P18-18,19)
【作者】王勇相;樊庆海;杨国武;赵占锋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考虑重力超覆及热损失的稠油热采两区试井新模型
2.降低不同油藏类型稠油热采热损失的方法
3.实施蒸汽热能优化,提高稠油热采效果
4.稠油热采三维比例物理模
型边界热损失模拟研究5.稠油热采垂直井筒热量损失计算模型与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中的井筒热损失分析
T h:
』 枣 一 、
厂 ) A ( + e
\ ( 2 / )
、
方 法研 究
的计 算
1 3 套 管温度 .
1井筒 总传 热 系数 .
当忽 略强迫 对 流热 阻 、 管及 套管 壁热 阻时 , 油 套
管 温度 计算 公式 为 :
r .n 。 I
蒸 汽沿 油管 向下 稳定 流 动 , 对 外做 功 ;2 油 管 、 不 () 隔 热 管 和套管 同 心 ;3 使 用 耐 热 封 隔器 , 汽 不窜 入 () 蒸 油套 环 空 ;4 不 考 虑接 箍 、 正器 等 的影 响 ;5 初 () 扶 ()
始 地层 温度 按地 温梯 度分 布 ;6 井筒 为一 维径 向稳 () 定 传热 , 地层 为一维稳 定 传热 。
1 1 求 R me . a y时 间函数 …
厂 £ =l( ( ) n2
. 一
02 .9
() 1
研究 证实 [ 当 t> 1 , 1d时 f( ) 度很 高 , t精 当
注汽 仅一 天时 误差 大约 为 1 %。 1
1 2 水泥环 外壁 温度 .
= T疗+0. f ; 5g H
在热 流体 注入 过 程 中 , 井筒 的径 向热 损失 量 , 即 由井 筒径 向流 向井 筒周 围地 层 的热 流量 。热 损失 计
算方 法是 先确 定具 体井 筒结 构 条件 下 的总传 热 系数 U,, 计算 环空 液 体 或 气 体 的热 对 流 、 传 导 以 及 o在 热 辐 射都 存在 的条 件 下 的环 空 传 热 系 数 是很 困难 的 ,
维普资讯
第2 9卷
第 4期
V0 . 9 1 2 No 4 .
氮气隔热油管注汽技术在陈庄油田的应用
氮气隔热油管注汽技术在陈庄油田的应用【摘要】河口油田稠油油藏主要分布在陈庄油区,对于稠油热采工艺应用比较广泛。
而针对稠油油藏的开采,主要应用稠油热采工艺,采用蒸汽吞吐开采,随着稠油油藏多轮次的注气,隔热管注气逐渐显露疲态。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低成本、高效率的工艺被广泛应用,氮气隔热油管注气技术有效解决了作业中遇到的难题,大大较少了占井周期、降低了作业成本,为河口采油厂稠油油藏的开发开采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渤南稠油作业氮气隔热1 概述陈南稠油热采区块区域构造位置为济阳坳陷陈家庄凸起中部,含油系为上第三系NgX1-5砂层组,属高空、高渗砂岩储层;岩性为中细砂岩,其次为细砂岩、含砾砂岩;胶结疏松,出砂严重;储层无速敏、中等偏强水敏、中等酸敏、弱碱敏、润湿性为亲水型;地面脱气原油粘度12000-60000mPa.s,属超稠油油藏。
常规的稠油蒸汽吞吐开采要经过“注汽→焖井→放喷→洗压井→起注汽管柱→下泵→下杆→开抽”几个过程,转抽过程作业周期长,对稠油开采有诸多不利,主要表现为:一是放喷后不能尽快开抽,缩短高峰产油期;二是作业过程洗、压井等工序易对地层造成冷伤害,影响注汽效果;三是作业工序多,占井周期长,作业成本高;四是工人劳动强度大,并且不利于节能减排。
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油管一体化工艺技术,将原来的开采工艺缩减为“注汽→焖井→放喷→正压井→下杆式泵→开抽”。
大大减少了作业施工工作量,节约了作业成本。
2 稠油热采工艺的应用2.1 油管一体化工艺管柱设计对于稠油热采井:管柱结构为:∮76mmN80油管(带油管扶正器)+杆式泵泵座+∮76mmN80油管(带油管扶正器)+喇叭口。
对于水平井采用∮76mmN80油管(带油管扶正器)+杆式泵泵座+隔热管+喇叭口。
杆柱结构为:空心杆+杆式泵。
杆式泵上部结构:主要由上接头、拉杆、锁帽、限位卡簧、密封轴面组成。
杆式泵下井作业时,将空心杆与杆式泵相连,下至预定深度后,拉杆缩回泵筒,限位卡簧在泵座中自锁,以防止抽油时泵被提出,密封轴面与泵座支撑接头形成密封。
热采井注汽隔热油管接箍腐蚀原因分析
热 采 井注 汽 隔 热油 管 接 箍 腐蚀 原 因分 析
王 世 海
( 营 职 业 学 院 , 东 东 营 276 ) 东 山 50 1
摘 要 : 注蒸 汽 采 油 的 过 程 中 , 管接 箍 腐 蚀 是 各 油 田 急 需 解 决 的 问 题 。 笔 者 对 接 箍 腐 蚀 的 特 在 油
图 1 未腐 蚀 接 箍 有 限 元 计算 网格 图 (/ 型 ) 14模
( )隔 热 油 管 内 管 的 温 度 与 湿 蒸 汽 的 温 度 5
相等 ;
沿接 箍 母线 上 的轴 向 和径 向 的应 力 变化 曲线
如 图 4和图 5所示 , 中可以直 观地 看 出发生 应 力 从
( )注汽 时套管和 地层处 于平 面应 变状态 。 6 热采 井 井深 为 110m, 用 了 N 0的油 井 套 7 采 8
点 、 因和 规 律 等 问题 开展 了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力 突 变是 发 生腐 蚀 最 关 键 的 原 因 , 别 是 轴 向 应 力 原 应 特 占主 导作 用 。发 生 腐蚀 后 , 箍 形 状 不 规 则 更 容 易发 生 应 力 突 变 , 使 用寿 命 大 大 减 小。 分 析 结 果 可 接 其
隔热 油管在 注蒸 汽 的过程 中 , 到如 下力 的作 受 用: 内压力 、 向力 、 轴 预应 力 、 曲应力 和热应 力 。 弯 】
11 腐 蚀前 接箍数 值模 拟分 析 .
为 了弄清楚 腐蚀 的具体原 因, 过分 析油 管接箍 和 通
水质 资料 , 接箍 腐蚀 的特 点 、 因和 规 律 等 问题 对 原 进行研究 。
一
东 ) 现 任 东 营 职业 学 院 助 教 , , 主要 从 事 工 程 教 学 及 结 构 强
内连接隔热油管隔热性能分析及应用
箍的综合视导热系数 ;通过 Wellflo软件建立蒸汽吞吐模 型 ,输入综合视导热系数 0.173 W/(m·℃),计算 出井筒 的温度压力分 布 ,结合
现场注汽 中的实际测试数据 ,将 软件计算数据与实测数 据进行拟合度 ,拟合度高达 0.994 60论证 了试验得出的注汽 中隔热油管和接箍
的综合视导热系数 0.173 w/(m·℃ )符合现场实际 ,为 日后的渤海油 田规模 化提供 了现场工艺数据支撑 。
48
q 年} 辱} 牛亡 早 }牛拿 串 } } . 技 术 交流 8 }亭 辛 { .{旁弓 旁弓 DOh 10.3969/j.issn.1002—1639.2018.01.014
童 加 熟
INDUSTRIA HEATING
2018年 第 47卷 第 l期
Feb . 47 NO . 1 2018
ZHANG Jie ,LIU ZhiLong 一,WAN Fen’
(1.CNOOC EnerTech—Drilling&Production Co Ltol,Tianjin 300452,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ffshore 0il Explitation.Tianjin 300452。China)
超稠油油藏直井采用隔热油管注采经济性分析——以风城油田为例
超稠油油藏直井采用隔热油管注采经济性分析——以风城油田为例李景玲;王丽荣;石善志;李建民【摘要】以风城油田为例,对直井采用隔热油管注采的井筒热损失进行了计算,并将热损失折算成燃气成本,与采用隔热油管增加的投资成本相比较,对采用隔热油管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风城油田的注汽井和吞吐井推荐采用隔热油管,采油井不推荐采用.【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14(028)005【总页数】5页(P137-140,143)【关键词】风城油田;超稠油油藏;隔热油管;井筒热损失【作者】李景玲;王丽荣;石善志;李建民【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塘沽300452;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5稠油热采中影响井筒热损失的因素很多:地层传热系数、注汽速度、井筒结构、注汽压力、井筒材质等[1-2],井筒热损失产生大量的能量浪费,并导致稠油开采综合成本增大。
在稠油热采中如何使注采系统的井筒热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改善稠油热采效果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是许多稠油油田热采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使用隔热油管是减少注采系统井筒热损失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3-5]。
新疆油田稠油开采的规模逐年增大,为了减少注采系统中井筒的热损失,在风城油田部分区块进行了隔热油管的先导试验。
本文通过建立直井注采的井筒传热模型,对直井油管热损失进行计算。
1 计算模型井筒假设油管与套管轴同心,水泥环内侧(即井筒中)热传递是稳态的,而水泥环外侧(即地层中)热量传递则按非稳态处理,只考虑径向传热量[6-9],如图1所示。
图1 井筒径向传热示意图1.1 流动计算沿流线l建立微分方程。
l始终与流体速度方向相同。
对井筒注汽时,l向下;采油时,l向上。
(1)注汽过程中,湿蒸汽沿井筒向下为蒸汽、水的汽液两相流动。
基于不同接箍形式的隔热油管传热特性模拟分析
基于不同接箍形式的隔热油管传热特性模拟分析
秦晓凯;王志国;宋永臣;杨文哲;薛孟;张田震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
【年(卷),期】2024(53)1
【摘要】热力采油方法是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注蒸汽热采过程中,隔热油管可以有效减少井筒径向传热损失;常规隔热油管使用一段时间后,热损失明显增加,如何改进隔热油管结构,降低注汽过程热损失,需要进一步研究。
基于常规隔热油管,提出了2种改进隔热油管结构:接箍处含隔热衬套油管和直连式隔热油管;在对3种隔热油管物理结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热损分析模型,根据所建模型,利用COMSOL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给出了3种隔热油管结构的温度分布和热损失变化特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接箍处含隔热衬套油管热损失最小,直连式隔热油管热损失适中,建议对普通隔热油管接箍采取保温措施。
本研究为注蒸汽热采过程减少热损失、提高稠油采收效果提供一定支撑。
【总页数】8页(P192-199)
【作者】秦晓凯;王志国;宋永臣;杨文哲;薛孟;张田震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27
【相关文献】
1.热采井注汽隔热油管接箍腐蚀原因分析
2.无衬套真空隔热油管接箍视导热系数模拟计算
3.N80隔热油管接箍表面腐蚀原因分析
4.基于气凝胶绝热材料的隔热油管传热特性研究
5.真空隔热油管接箍传热实验与模拟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 ( m · K ) ;k 为总 式( 5 ) 中 λ e 为地层的导热系数, W / ( m ·K) 。 传热系数, t D = 0 . 808 186 + 0 . 291 013 ln τ D + 3 . 412 646 × 10 ( lnτ D ) - 1 . 218 956 × 10 ( lnτ D ) - 2 . 589 422 × 10 ( lnτ D ) - 1 . 006 206 × 10 ( lnτ D ) 式( 6 ) 中:τ D = aτ / r 。 2. 6 摩擦阻力功( 损失压力能) dZ 段内的蒸汽所作的推动功( 技术功) 为
第 10 卷 第 11 期 2010 年 4 月 1671-1815 ( 2010 ) 11-2723-05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Vol. 10 No. 11 Apr. 2010 2010 Sci. Tech. Engng.
动力技术
注蒸汽井筒隔热油管接箍散热损失
[ 4] 2 7 -5 5 -4 4 -4 3 -2 2
dW = -
) ∫ ( - [ RTln P + dP + 0 . 030 41dP ] P
Z +dZ Z
RT + 0 . 030 41 dp = P
为区分隔热油管外径半径 r4 , 接箍外径半径记 为 R′ 将通过接箍段的传热也看作是纯导热, 将接 4, 箍的传热性能参数定义为接箍视导热系数 λ jg 则接箍热阻为 r2 ln( r′ 4 / r1 ) λ jg
H z + dz 为 z 及 z - dz 处的焓, kJ;v z 、 v z - dz 为 式( 1 ) 中 H z 、 z 及 z - dz 处的速度, m / h; ρ z 、 ρ z - dz 为 z 及 z - dz 处的 kg / m3 。Q dz 为蒸汽散热量, kJ。 流体密度, 上式表示包括蒸汽焓、 势能和动能在 z 处的蒸 汽能量与 z - dz 处的蒸汽能量及蒸汽散热量的平衡 方程。 2. 2 井筒内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高温蒸 汽 在 油 管 内 流 动 时, 质量流量保持不 变, 因此满足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即 ρ z A z v z = ρ z + dz A z + dz v z + dz = m 0 2. 3 井筒内流体的动量平衡方程 把蒸汽在油管内的流动属于气液两相流的流 为描述其流动特性, 通常从两相流压力降的研 动, 究出发。 管 内 稳 态 均 质 两 相 流 满 足 动 量 平 衡 方 程
[ 3]
1. 3
基本假设 ( 1 ) 视井筒为若干同心圆管组成的结构, 如图
3 所示;( 2 ) 从油管内的蒸汽到水泥环外缘间的热 量传递为一维稳态传热, 由水泥环外缘到地层间的 传热为一维不稳态导热;( 3 ) 地层中的物理参数为 常数, 忽略其随温度和深度的变化;( 4 ) 视油管内的 蒸汽流为一维均质两相流;( 5 ) 隔热结构为双层隔 夹层抽真空或充入惰性气体;( 6 ) 油套管环空 热管, 无泄漏现象; 为低压空气;( 7 ) 管柱密封条件良好, ( 8 ) 整个井筒分成若干段, 每一段内蒸汽的物性参 数为常量。
图2 井筒内隔热管抽真空的传热热阻连接图
1 —凝结换热热阻,2 —隔热管壁导热热阻,3 —隔热管内隔热层换 4 —环空辐射换热热阻, 5 —环空对流热热阻, 6 —套管壁导 热热阻, 7 —水泥导热热阻 热热阻,
2
隔热油管井筒传热热力综合数学模型
v2 v2 z z - dz = Hz -dz + g( z - dz) + ρz -dz + Qdz 2 2 (1)
赵海谦 王忠华 刘晓燕 王志国 曹喜承
( 大庆石油学院,大庆 163318 )
摘
要
蒸汽沿井筒流动过程中 , 蒸汽参数 ( 压力、 温度及干度等 ) 、 径向散热损失和轴向压力 , 沿流动过程变化。 运用传热
学、 热力学及流体力学等学科知识 , 建立了井筒数值模拟综合计算模型 , 并进行了模拟计算。 所建模型, 对接箍散热量的计算 没有采用估算的方式, 而是采用接箍视导热系数的方法 。 计算结果表明, 各级别的隔热油管, 井筒传热中接箍散热损失所占 比例差别较大, 从 A 级到 E 级, 散热损失所占比例 12. 8% ~ 74. 7% , 因此接箍散热损失按 30% 估算是不合理的。 关键词 隔热油管 井筒 接箍 数值模拟
如下。
用长度加权平均的方法考虑接箍损失, 即按每 10 m 长井筒中有 9 m 隔热管和 1 m 的光管计算总 传热系数。有 k = 0. 1kh + 0. 9kg W / ( m2 ·K ) 。 为光管的传热系数, 接箍热损失约占隔热管热损失的 30 % 。 设 x 为考 虑 接 箍 热 损 失 后 总 传 热 系 数 增 加 的 百 分 比
式( 14 ) 中 h c 为环空内对流换热系数。
2726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10 卷
3. 2. 5
套管管壁导热热阻 R5 r2 ln( r6 / r5 ) λ cas
此可见目前在井筒散热损失计算均采用按油管散 热损失 30% 估算是不合理的。 ( 15 )
表1 井筒结构及计算所需物性参数
参数值 62. 0 73. 0 100. 3 114. 3 35. 0 247. 8 0. 4 0. 812 16 1. 745 28 1. 032 × 10 - 6 8. 6 2. 1
[ 3]
3
3. 1
接箍传热的处理方法
传统井筒传热接箍散热损失处理方法 以往在解决井筒传热问题时, 接箍传热往往被
。
R′ 2 =
( 12 )
பைடு நூலகம்
忽略或者采用总传热系数修正法, 将接箍传热修正 到隔热油管的传热中去。 总传热系数修正法具体 做法
[ 3]
W / ( m·K) 。 式( 12 ) 中:λ jg 为接箍视导热系数, 3. 2. 3 环空中介质( 低压空气) 的辐射换热热阻 R′ 3 油套环空中介质 ( 低压空气 ) 的辐射换热热阻 R′ 3 可表示为 R′ 3 = r2 r′ 4 hr ( 13 )
[ 1]
(8)
h r 为环空内辐射换热系数。 式( 13 ) 中, 3. 2. 4 环空介质对流换热热阻 R′ 4 r2 r′ 4 hc 环空介质对流换热热阻 R′ 4 可表示为 R′ 4 = ( 14 )
W / ( m2 · K ) ; k g 式( 8 ) 中:k h 为隔热管的传热系数,
, 为
层, 整个传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1 ) 注入井筒的高温湿饱和蒸汽与隔热油管内 管内壁之间的凝结换热。 2 ) 隔热油管内管导热。 3 ) 隔热层内的传热。在隔热层内部, 热量的传 递由三部分组成: 通过玻璃丝纤维的导热、 通过孔 隙的辐射换热以及通过孔隙内空气的传热 。 4 ) 隔热油管外管导热。
套管管壁导热热阻 R5 可表示为 R5 =
W / ( m·K) 。 式( 15 ) 中 λ cas 为套管导热系数, 3. 2. 6 水泥环导热热阻 R6 r2 ln( r7 / r6 ) R6 = λ cem 接箍总传热系数 k′为 k′ = 水泥环导热热阻 R6 可表示为 ( 16 )
井筒结构参数及物性参数 隔热油管内管内径 / mm 隔热油管内管外径 / mm 套管内径 / mm 套管外径 / mm 水泥环壁厚 / mm 水泥环外径 / mm 接箍视导热系数 / W( m·K - 1 ) 水泥环导热系数 / W( m·K - 1 )
1
1. 1
井筒结构及传热过程分析
图1 井筒结构示意简图
井筒结构 井筒结构( 简称井筒 ) 主要是由 ( 双层 ) 隔热油 1. 2
1 —隔热管内壁, 2 —隔热管外壁, 3 —隔热层, 4 —套管, 5 —水泥层, 6 —环空, 7 —封隔器, 8 —油层, 9 —地层
管、 套管、 水泥环、 封隔器、 接箍、 伸缩管等几部分组 成。其结构如图 1 所示
总传热系数修正法无疑会使计算以及程序的 (5) 编制得到简化, 但由于接箍传热占总传热的比重比 这种简单的修正带来的误差得不到有效的控 较大, 制。因此, 采用分别计算隔热油管总传热系数和接 箍总传热系数的方法, 计算出接箍的传热量, 详细 步骤如下: 3. 2 3. 2. 1 (6) 采用接箍视导热系数计算接箍散热损失 注入蒸汽与接箍衬管内壁之间的对流换热 热阻 R′ 1 当以隔热管内管外 表 面 为 基 准 ( 下 文 不 作 说 均为以隔热管内管外表面为基准 ) 时, 注入蒸汽 明, 与接箍衬管内壁之间的对流换热热阻 R′ 1 可表示为 R′ 1 = 3. 2. 2 (7) 接箍热阻 R′ 2 r2 r1 h f ( 11 )
(2)
2
A z + dz 为 z 及 z + dz 处的横截面积, m ; 式 ( 2 ) 中 :A z 、
, 即 dP = ρ m gdz - f ρ m v2 d z - ρ m vd v 2 d1 (3)
MPa;ρ m 为湿饱和 式( 3 ) 中:dP 为 dz 段内的压力降, kg / m3 ; f 为摩阻系数; d1 为井筒内径, m。 蒸汽密度, fρ m v2 dz 表示 dz 段内 ρ m gdz 表示 dz 段内的势能变化, 2d 的摩擦损失, ρ m vdv 表示 dz 段内的动能变化。 也就 是说管内两相流的压力降是摩擦损失、 势能变化和 动能变化的综合结果。 2. 4
[ 1]
传热过程分析 井筒中高温蒸汽的热量自蒸汽自发地传向地
。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 注入饱和湿蒸汽的能量有 一部分会沿径向通过隔热油管、 套管、 水泥环传至 地层, 造成径向热量损失。 而蒸汽沿井筒纵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