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教案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树叶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树叶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树叶

【引言】

在幼儿教育中,科学教育是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而树叶作为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它的形状、颜色、纹理等都可以成为中班幼儿科学观察的好材料。本文将以中班科学教案为例,介绍如何利用树叶展开一堂奇妙的科学教学活动。

【主体】

1. 学习目标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让中班幼儿:

- 了解树叶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 学会观察、描述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 培养好奇心和科学思维。

2. 教学准备

为了成功展开这堂奇妙的科学教学活动,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

- 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最好是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 准备放大镜和贴画纸;

- 设置观察树叶的工作站;

- 制作树叶形状的纸板模板。

3. 课堂活动安排

(1) 导入

老师可以带着幼儿一起观察班级周围的树木和树叶,提出问题引发

幼儿的好奇心。例如:“树叶是怎么长出来的?”、“同一个树上的树叶

是不一样的吗?”。通过引导幼儿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观察树叶的外观

在观察树叶前,老师可以解释树叶是植物身上与阳光相结合的器官,它以特定的形状和颜色来进行光合作用。接下来,老师将不同种类的

树叶展示给幼儿,引导他们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并描述它

们的特点。

(3) 观察树叶的结构

老师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树叶的细节结构,如叶脉、叶缘和叶柄等。幼儿们可以亲自观察并尝试描述这些细节。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

将观察到的树叶特点绘制在贴画纸上,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探索树叶的形状

通过使用树叶形状的纸板模板,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去感知不同形状

2024年幼儿园课件中班科学观察《奇妙的树叶》.

2024年幼儿园课件中班科学观察《奇妙的树叶》.

2024年幼儿园课件中班科学观察《奇妙的树

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观察教材第四章《自然的奥秘》中的第二节《奇妙的树叶》。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通过触摸、闻、看等多种感官体验,让幼儿了解树叶的基本结构,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树叶的形状、颜色、纹理等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和探索自然界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让幼儿掌握树叶的基本特征,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激发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树叶标本、放大镜、投影仪、白板、彩色笔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去户外收集树叶,让幼儿在收集过程中初步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展示树叶标本,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纹理等,并讲解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描述其特征,并与同伴分享观察结果。

4. 课堂互动(10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树叶找家”游戏,让幼儿将树叶与相应的树木配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奇妙的树叶》

2. 内容:

树叶的形状:椭圆形、心形、针形等

树叶的颜色:绿色、黄色、红色等

树叶的纹理:光滑、粗糙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不同形状、颜色、纹理的树叶,并描述其特征。

神奇的树叶中班科学教案反思

神奇的树叶中班科学教案反思

神奇的树叶中班科学教案反思神奇的树叶是中班科学教案中的一项有趣的实验。这个实验旨在让

幼儿通过观察和探索,了解树叶的颜色变化以及树叶的生长过程。在

这个实验中,幼儿们需要收集一些树叶并将其放置在不同颜色的水中,然后观察树叶的变化。这个实验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

观察力和科学思维。

在我参与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教案中没有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如为什么树叶会变色以及这个实验

的科学原理。幼儿们只是被告知将树叶放置在不同颜色的水中,但他

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在教案中应该加入一些简单的科学解释。比如,可以告诉幼儿们树叶中含有一种叫做“叶绿素”的物质,它能够

帮助树叶吸收阳光能量进行光合作用。随着季节的变化,太阳的光线

逐渐减少,树叶中的叶绿素开始分解,导致树叶的颜色逐渐变化。当

我们将树叶放置在不同颜色的水中时,树叶会吸收水中的颜色,从而

改变树叶的颜色。

通过简单的科学解释,幼儿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原理。他们可

以明白树叶颜色变化的原因,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进行实验。

此外,我也认为在教案中应该加入一些问题,以帮助幼儿们思考和

观察。例如,我们可以问幼儿们在实验结束后,哪些树叶改变了颜色?为什么有些树叶没有改变颜色?这些问题能够鼓励幼儿们主动观察,

思考和探索,并且从中学到更多。

另一个需要改进的方面是实验的材料准备。在教案中只是简单地提

到需要准备树叶和不同颜色的水,但没有具体说明树叶的选择和水的

准备方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在教案中加入一些详细的指导。首先,

神奇的树叶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树叶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树叶中班科学教案

【引言】

在教育活动中,班主任是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创造有趣且有

效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创造出一份神奇的树

叶中班科学教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以班级科学教案的创作为主题,探讨如何设计一个让学生乐于参与和学习的树叶中班科学教案。

【正文】

一、确定教学内容

在设计树叶中班科学教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的内容。可以选

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易于观察的科学现象作为教学主题,比如植物生长过程、水循环、天气变化等。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以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重要一步。教学

目标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能力要求,且具有递进性。例如,在植物生长过程的教学中,可以设定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植物不同生

长阶段的目标,然后逐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以培养他

们的思维能力。

三、确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帮助教师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在设计树叶

中班科学教案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例如情景模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四、设计教学活动

树叶中班科学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实践和操作,使学生能够亲自参

与并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在教学植物生长过程时,可以组织学生参

观植物园,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及它们的生长环境。此外,可以让

学生亲自种植植物,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这样的

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

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教案

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教案

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教案

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教案篇1

教学设计: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总会去捡许多树叶几个人一起玩,看到他们这么感兴趣,我就想能不能根据孩子的兴趣来生成一些课程呢,经过几天的研究实验,我设计了这一节活动。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观察、体验实验中两种物品的不同并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2、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制作美丽的纸手绢,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爱问、爱学、爱思考的兴趣。

教学准备

树叶(干、刚摘下的)各一筐、蒜臼、捣蒜锤、纸巾一人一张。

教学过程:

歌曲《小树叶》引出教学内容。出示实验物品。

1、通过各种感官去观察实验物品。

看:出示两筐树叶请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先说,说完后老师总结(总结:一筐黄黄的,看起来没有水分;一筐嫩嫩的,看起来很水嫩。)

摸:请幼儿来摸一摸,撕一撕、抓一抓、踩一踩两种树叶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老师总结:一筐干干的,一撕一抓一踩就碎了会响,一筐嫩嫩的,撕的时候不会响,抓和踩的时候不会碎不会响)捣一捣:将撕碎的树叶干,湿两种树叶分别放入蒜臼中请幼儿动手捣一捣并观察有什么不同,捣的时候说:“1234捣一捣,2234捣一捣”激发幼儿兴趣。(老师总结:干的没有水分,另一种有绿色的树

汁出来)

2、制作纸手绢: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叶子》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叶子》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叶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叶子是植物的一部分,并了解叶子的形状和颜色的多样性。

2. 探索叶子的功能和作用,培养观察和探索的能力。

3. 引导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保护和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4.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神奇的叶子》绘本或图片。

2. 不同种类的叶子,如梧桐叶、枫叶、荷叶等。

3. 彩色粉笔和纸张。

4. 水彩画颜料和画笔。

5. 叶子模板和剪刀。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绘本或图片《神奇的叶子》,激发幼儿对叶子的兴趣。

2. 引导幼儿回忆叶子的外形和颜色,并鼓励他们描述叶子的各种特点。

步骤二:观察叶子(10分钟)

1. 教师拿出不同种类的叶子,让幼儿观察叶子的形状和颜色,并进行比较。

2. 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不同形状的叶子?有哪些不同的颜色?”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互相交流意见。

步骤三:探索叶子的功能(15分钟)

1. 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向他们展示一片叶子,并在幼儿眼睛还闭着的时候将叶子放在他们的手上。

2. 引导幼儿用手触摸叶子,提出问题:“你们能感受到叶子的质地和形状吗?”

3. 随后,让幼儿睁开眼睛,观察自己手上的叶子,鼓励他们述说叶子的特点,并引导他们思考叶子的作用。

步骤四:手工制作叶子画(25分钟)

1. 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粉笔和纸张,让他们自由发挥,用粉笔在纸上画叶子。

2. 鼓励幼儿根据观察到的叶子特点,画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和颜色。

3. 教师适时提供一些叶子模板和剪刀,帮助幼儿剪下自己喜欢的叶子形状,并将其粘贴到画纸上。

神奇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第二节“神奇的叶子”。详细内容包括叶子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叶子的不同种类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掌握叶子的主要功能。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叶子的结构、功能及分类。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叶子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叶子标本、显微镜、PPT、实物投影仪。

学具:放大镜、画纸、彩笔、树叶。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树叶,激发幼儿对叶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展示叶子标本,讲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如叶柄、叶片、

叶脉等)和功能(如光合作用、呼吸等)。

通过PPT和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种类的叶子,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析。

3. 随堂练习(10分钟)

幼儿分组,用放大镜观察树叶的细节,画出叶子的结构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提问环节,引导幼儿思考叶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环保

意识。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神奇的叶子

2. 内容:

叶子的基本结构:叶柄、叶片、叶脉

叶子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

叶子的分类:根据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我眼中的叶子

描述自己收集到的树叶的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画出叶子的结构图,标注各部分名称。

神奇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叶子中班科学教案

叶子,作为植物的重要器官,拥有丰富的形态和功能。在幼儿园中班的科学课中,通过探索叶子的特点和功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培养观察和探索的能力,增强对自然界的兴趣。下面,我们来分享一节有趣并且富有启发性的叶子科学教案。

一、引入

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有关叶子的视频,激发孩子们对叶子的好奇心。视频中可以展示不同形态和颜色的叶子,并对叶子的功能进行简单介绍。这样,引入部分就完成了。

二、观察叶子的不同形态

接下来,教师可以分发几片不同形态的叶子给孩子们,鼓励他们仔细观察并叙述叶子的特点。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叶子的形状、颜色和纹路等。鼓励他们发散思维,提出更多关于叶子的问题,比如叶子为什么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三、探索叶子的功能

在本节课的重点中,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活动,来探索叶子的功能。比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带有叶子的植物,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叶子并感受叶子的光滑、柔软等特点。接着,教师可以问孩子们叶子的作用是什么,引导他们思考叶子的吸光、做光合作用等功能。

接下来,教师可以给孩子们准备一些盛水的玻璃杯,并请他们将几片不同形状的叶子放入其中。教师引导孩子们关注叶子的浮沉情况,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叶子能浮起来,有的叶子则会沉下去。通过讨论和实验,孩子们很可能会意识到叶子的形状和结构与浮沉的关系。

四、丰富讨论:叶子和季节的关系

在前面的探索过程中,孩子们对叶子的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教师可以

引导孩子们思考叶子与季节的关系。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回忆四季中树叶的变化,引导他们意识到叶子有生长、变色和脱落的特点。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叶子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叶子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叶子

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叶子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观察和描述叶子的外形、颜色和大小等特征;

2. 了解叶子的重要性和功能;

3. 探索叶子的不同形状和纹理。

二、教学准备:

1. 不同形状的叶子,例如椭圆形、心形、圆形等;

2. 不同颜色的叶子,例如绿色、黄色、红色等;

3. 放大镜;

4.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

1. 给孩子们展示一片普通的叶子,让他们观察叶子的外形、颜色和

大小。

2. 引导孩子们以自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叶子的感受和认知,例如:“这片叶子是什么形状的?”、“你觉得这片叶子的颜色是什么?”等问题。

步骤二:探索叶子的不同形状

1. 给孩子展示不同形状的叶子,例如椭圆形、心形、圆形等。

2. 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叶子的不同形状,并由他们自己

命名这些形状。

3. 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叶子有不同的形状?可能是因为不同的

树种,还是叶子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的结果?

步骤三:探索叶子的不同颜色

1. 给孩子展示不同颜色的叶子,例如绿色、黄色、红色等。

2. 让孩子观察并描述不同颜色叶子的特点,例如绿色叶子是最常见的,黄色叶子可能表示秋天到来了,红色叶子可能表示叶子即将枯萎。

3. 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叶子有不同的颜色?天气、季节和植物

类型是否会影响叶子的颜色?

步骤四:探索叶子的纹理

1. 给孩子们展示放大镜,并告诉他们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叶子的细节。

2. 让孩子们一起观察叶子的纹理,例如叶脉和叶子的表面纹理。

3. 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叶子有这样的纹理?这些纹理对叶子有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树叶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树叶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树叶

科学教案:神奇的树叶

导语: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堂中班科学课的教案,主题是“神奇的树叶”。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将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和功能,并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树叶的神奇之处。通过这样的科学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观察力、好奇心以及科学探索的意识。

一、背景介绍:

1.1 目标: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及其功能;

1.2 年龄适宜:中班儿童(3-4岁);

1.3 学科:科学。

二、教学目标:

2.1 认识树叶的形状: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孩子们认识树叶的不同形状;

2.2 认识树叶的颜色: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孩子们认识树叶的不同颜色;

2.3 了解树叶的功能: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树叶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三、教学准备:

3.1 树叶:收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保证每个孩子都有1-2片;

3.2 放大镜:为孩子提供观察树叶的工具;

3.3 盒子:为孩子们安置树叶的地方;

3.4 活动准备:为活动创设相应的环境,如桌子上放置图板、画笔、彩色纸等。

四、教学过程:

4.1 导入(5分钟):

老师可以用投影或者实物的方式展示各种树叶的形状和颜色,引起

孩子们的兴趣。比如,说出“树叶可以是很多的形状和颜色哦!有的是

长条形的,有的像小手掌一样”,同时展示相应的树叶形状。然后,问

孩子们是否见过这样的树叶,是否觉得树叶神奇?

4.2 观察不同形状的树叶(10分钟):

将不同形状的树叶分发给每个孩子,并给他们提供放大镜。让孩子

们观察树叶的形状,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树叶的形状。老师

可以提问:有没有看到长条形的树叶?还有什么样的形状?

神奇的叶子中班教案

神奇的叶子中班教案

神奇的叶子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认识叶子的各个部分。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叶子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制作叶脉书签。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叶子的基本结构及各个部分的功能。

2. 观察和描述叶子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3. 制作叶脉书签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叶子的结构及功能的理解。

2. 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1. 各种形状、颜色和纹理的叶子标本。

2. 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 制作叶脉书签的材料:树叶、酒精、氢氧化钠、染色剂等。

4. 教学课件和教案。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展示各种形状、颜色和纹理的叶子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叶子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 探究叶子结构:

教师带领学生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观察叶子的结构,引导学生认识叶子的各个部分,并讲解各部分的功能。

3. 观察叶子形状、颜色和纹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学会用语言描述。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

4. 制作叶脉书签:

教师讲解制作叶脉书签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叶脉书签的制作。

5.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并强调关注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6. 作业布置:

学生回家后,收集不同形状、颜色和纹理的叶子,观察并描述,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

幼儿园教案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

幼儿园教案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

幼儿园教案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奇妙的树叶》。教材共有五个章节,本节课将教学第二章《树叶的形状和颜色》和第三章《树叶的脉络》。具体内容包括:

1. 树叶的形状:椭圆形、长方形、心形、针形等;

2. 树叶的颜色:绿色、黄色、红色、橙色等;

3. 树叶的脉络:网状、平行、分叉等。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形状、颜色和脉络的树叶;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形状、颜色和脉络的树叶;

难点:让学生理解树叶脉络的分类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树叶标本、图片、PPT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树叶,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和脉络的树叶,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树叶的基本特征;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剪纸、拼贴,制作属于自己的树叶

作品;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讨论树叶的形状、颜色和

脉络的特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寻找身边的树叶,观察并记录其形状、颜色和脉络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树叶的形状、颜色、脉络

七、作业设计

1. 题目:观察身边的树叶,记录其形状、颜色和脉络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让学生对树叶的形状、颜色和脉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树叶脉络的分

中班科学《神奇的叶子》幼儿园教案

中班科学《神奇的叶子》幼儿园教案

中班科学《神奇的叶子》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神奇的叶子”。通过观察、探索和游戏,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认识不同植物的叶子,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不同叶子的特点,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叶子标本、PPT、叶子模型。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

(2)请幼儿观察手中的叶子,互相交流叶子的特点。

2. 新课导入(5分钟)

(1)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叶子,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2)教师讲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如:叶柄、叶片、叶脉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

(1)出示叶子模型,引导幼儿认识叶子的结构。

(2)通过观察叶子模型,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功能。

4. 随堂练习(10分钟)

(1)请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手中的叶子。

(2)用剪刀、胶水制作叶子贴画。

(1)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

1. 神奇的叶子

2. 叶子的结构:叶柄、叶片、叶脉

3. 叶子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找出叶子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叶子》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神奇的叶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认识不同植物的叶子,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幼儿能说出叶子的基本结构,如叶柄、叶片、叶脉等,并认识至少三种不同植物的叶子。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叶子的基本结构和不同植物叶子的特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认识叶子的基本结构和不同植物叶子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叶子模型、实物叶子、图片、PPT、放大镜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采集不同植物的叶子,让幼儿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2. 知识讲解(10分钟)

(1)教师展示叶子模型,讲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如叶柄、叶片、

叶脉等。

(2)通过PPT展示不同植物的叶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叶

子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叶子,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

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

(1)教师分发实物叶子,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的细节,如叶脉、叶片上的纹理等。

(2)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叶子贴画。

六、板书设计

1. 神奇的叶子

叶子的基本结构:叶柄、叶片、叶脉

不同植物的叶子特点

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教案

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教案

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并描述不同树叶的形状、颜色、纹路等特征。

2.能够理解树叶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3.能够通过手工制作树叶模型加深对树叶形态的认识。

教学准备

1.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色的纸和一支铅笔。

2.准备一些不同形状、颜色、纹路的树叶样本,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图片或挂图。

3.准备一张白色的大纸板、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用于制作树叶模型。

教学过程

1. 导入

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颜色、纹路的树叶样本。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树叶的形状有哪些?颜色有哪些?纹路有哪些?

2. 探究

1.以一个树叶样本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树叶,询问学生对树叶的形状、颜色、纹路等特征的观察结果,鼓励他们进行描述和探究。

2.提问:你们知道树叶的作用吗?可以在树叶上观察到什么?通过什么作用?

3. 实践

1.让学生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一片树叶,并以自己的手模拟造树叶的过程。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现树叶的形态,让他们观察、描绘和模拟树叶的形态特征。

2.提问:你们画树叶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有哪些特点需要注意?

4. 创作

1.引导学生围绕树叶展开创作,让他们用彩色纸将自己所想的树叶形态剪出来,并用胶水将它们粘在白色大纸板上制作成一幅树叶模型图。

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鼓励和肯定。

教学后记

通过观察、探究、实践和创作的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树叶的形态特征、光合作用等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手工制作树叶模型,可以让学生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手工技能。因此,这样的活动对于中班科学课的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班科学神奇的叶子教案

中班科学神奇的叶子教案

中班科学神奇的叶子教案

中班科学《神奇的叶子》教案

活动目标:

运用“寻找、观察、比较”等方法发现叶子的多样性。根据叶子特征,进行分类游戏。

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观察的乐趣。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各种叶子。

三种不同特征的叶子(如:梧桐叶、银杏叶、枫叶)分类盒(三种不同特征的叶子标记)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秋天到了,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飘到了地上,你们找到了吗?你们找到了几种不同的树叶?我们来数一数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的形状及颜色等特征。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些树叶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可以用手摸一摸,看看它们的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

三、叶子的分类。

师:老师这里有三片树叶,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看看它们应该住进哪个房间?为什么?

四、幼儿操作:喂树叶宝宝吃水果。

师:小朋友们看看篮子里有什么?这些水果可以吃吗?请小朋友挑一个水果喂树叶宝宝吃水果吧!要注意把树叶宝宝喂到和水果相同颜色的房间里哦!

五、活动结束,整理场地。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整理场地。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家长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树叶的不同之处,并作记录。

活动反思: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如果说秋天是一本书,那么书中一定有数不尽的叶子。这色彩斑斓的叶子是秋天的精灵,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无尽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孩子们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的过程中对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使他们对叶子的形状特征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并尝试根据树叶的特征进行分类。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而且还发展了他们的观察、比较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奇妙的树叶》教案教案设计: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总会去捡许多树叶几个人一起玩,看到他们这么感兴趣,我就想能不能根据孩子的兴趣来生成一些课程呢,经过几天的研究实验,我设计了这一节活动。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观察、体验实验中两种物品的不同并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2、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制作美丽的纸手绢,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爱问、爱学、爱思考的兴趣。

教学准备

树叶(干、刚摘下的)各一筐、蒜臼、捣蒜锤、纸巾一人一张。

教学过程:

歌曲《小树叶》引出教学内容。出示实验物品。

1、通过各种感官去观察实验物品。

看:出示两筐树叶请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先说,说完后老师总结(总结:一筐黄黄的,看起来没有水分;一筐嫩嫩的,看起来很水嫩。)

摸:请幼儿来摸一摸,撕一撕、抓一抓、踩一踩两种树叶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老师总结:一筐干干的,

一撕一抓一踩就碎了会响,一筐嫩嫩的,撕的时候不会响,抓和踩的时候不会碎不会响)

捣一捣:将撕碎的树叶干,湿两种树叶分别放入蒜臼中请幼儿动手捣一捣并观察有什么不同,捣的时候说:1234捣一捣,2234捣一捣激发幼儿兴趣。(老师总结:干的没有水分,另一种有绿色的树汁出来)

2、制作纸手绢:

人手一张纸巾,幼儿自由折叠,叠好以后沾树汁做成各不相同的手绢。

3、活动结束:今天我们和树叶一起做实验,小树叶不仅让我们学到了东西也给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纸手绢,我们一起去外边再捡些树叶,看还可以和树叶怎么玩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